導航:首頁 > 廢水知識 > 污水處理硝化菌影響因素

污水處理硝化菌影響因素

發布時間:2023-07-21 02:32:52

污水處理生化池系統細菌死亡原因分析及如何防控

水處理生化池系統細菌死亡有各種各樣原因,PH值、高濃度廢水流入、水溫等等。

當污水系統中PH值小於6或大於9的時候對微生物就有毒害作用,越酸或越鹼其毒害作用越大。某些微生物對PH要求極其嚴格,如厭氧系統中產甲烷菌,其適合PH為6.8~7.2,好氧系統中硝化菌在PH低於7時會受到抑制。

微生物生長的適宜溫度在15℃~35℃。當系統中水溫低於15度,微生物的活性下降情況明顯,其中對於硝化菌影響更為明顯。當溫度高於40℃時,有部分細菌已經開始死亡,硝化菌高於38℃就開始失活,高於45℃大多數細菌開始失活。

一般通過市政污水從污泥接種的微生物,其耐鹽度0.7%左右,當鹽度超過1%有明顯的抑制或致死的情況。細菌有很強的變異性,在環境慢慢改變,細菌會慢慢適應。有較長時間培養馴化,系統可以慢慢提高鹽度來使該系統細菌適應較高的鹽度,但其培養時間較長,培養難度較大。

常見污水中重金屬為銅、鉻、鎳、汞、銀、砷等,其主要對菌體的蛋白質產生變異影響菌體生存。當這些重金屬含量過高,也會造成細菌死亡,不同的重金屬影響細菌的濃度不一樣,需經過實際情況而定。

對於好氧細菌,DO低於1細菌受到一定程度的抑制,DO低於0.5好氧細菌受到抑制情況明顯或死亡。對於厭氧細菌,DO大於0.5厭氧細菌抑制明顯,所以DO控制不好,也會導致細菌死亡或者被抑制。

芳香族有機物如苯酚在一定濃度下對生物有強烈的抑制和毒害作用,厭氧和好氧的承受能力有所不同。

污水中含有大量的油,會導致大量的油污會附著覆蓋在活性污泥或生物膜上,導致溶解氧和營養物質不易進入活性污泥和生物膜內,進而導致細菌缺少營養或溶解氧死亡。

污水處理生化池系統細菌死亡原因分析及如何防控?(甘 度 提供)

Ⅱ 有哪些因素影響反硝化速率

影響反硝化的因素:(1)溫度反硝化細菌的最適合生長溫度為20-401;低於151時,反硝化速率明顯降低。因此,在冬季低溫季節,為了保持一定的反硝化速率,需要提高污泥停留時間,同時降低負荷或提高污水的停留時間。
  (2)溶解氧必須保持嚴格的缺氧狀態,保持氧化還原電位為-110--50mV;為使反硝化反應正常進行,懸浮型活性污泥系統中的溶解氧應保持在0。  2mg/L以下;附著型生物處理系統可以容許較高的溶解氧濃度(一般低於lmg/L)。
  (3)pH值硝化反應的最佳pH值范圍是6。5-7。5。(4)碳源有機物質反硝化反應需要提供足夠的碳源,碳源物質不同,反硝化速率也將有區別。實驗表明甲醇、乙酸、丙酸、丁酸、葡萄糖等均能作為反硝化脫氮的碳源,但反硝化速率有所不同,其中甲醇和乙酸作為碳源時反硝化最快,工程應用最多的是甲醇、乙酸。
    (5)碳氮比污水8005與TN的比值一般應維持在5-7左右,這樣既不會使反硝化所需碳源太少,也不會使硝化所要求的碳源太多。(6)有毒物質鎳濃度大於0。5mg/L、亞硝酸鹽氮含量超過30mg/L或鹽度高於0。
  63%時,都會抑制反硝化作用。

Ⅲ 灌水排水對硝化作用和反硝化作用的影響

污水廠影響硝化反應與反硝化反應的主要因素

發布時間:2021-05-08
(1)pH值
硝化菌對pH值的變化非常敏感,最佳pH值為8.0 ~ 8.4。在此最佳pH條件下,硝化細菌的最大比例可能達到最大增殖速度。如果PH值小於6或大於9.6,硝化將停止。反硝化菌,污水處理菌種,總氮超標 反硝化菌的最佳pH值為6.5 ~ 7.5,在此pH條件下,反硝化速度最高,pH值高於8或低於6,反硝化速度下降得非常快。

(2)溶解氧(DO)
氧在硝化過程中是電子受體,在反應器中溶解氧的高低一定會影響硝化過程。在硝化的曝氣池內,測試結果表明DO含量必須小於1mg/L,通常為1 ~ 2 mg/l。 反硝化菌只有在沒有分子性氧氣,同時有NO3-和NO2-的情況下,才能利用這些離子的氧氣呼吸,還原硝酸鹽。有溶解氧時,反硝化菌首先利用溶解氧。這妨礙了反硝化的進行。但是,當水中有少量溶解氧時,污泥絮體內部仍然處於厭氧狀態,因此反硝化反應並不要求DO嚴格為零。反硝化菌最好生活在厭氧、好氧替代的所謂「同時氧」環境下,DO應控制在0.5mg/L以下。

(3)碳源
硝化細菌是滋養型細菌,有機物濃度不是生長限制因素,所以含碳有機物的濃度不能太高,一般BOD值必須低於20mg/L。如果BOD的濃度太高,從屬營養細菌會迅速繁殖,自養分型硝酸桿菌無法佔優勢,不能成為優勢,硝化更困難。 反硝化過程中BOD/N是控制反硝化效果的重要因素。可用於反硝化細菌的碳源分為污水中包含的碳源和附加碳源。這可以直接用於反硝化過程。一般認為,污水中有BOD5/TN > 3 ~ 5表示碳源充足,不需要碳源。低於此值,需要補充所需的外來碳源,通常需要補充甲醇、乙醛等生化性好的物質。

(4)溫度
適合硝化的溫度為20 ~ 30 ,15 以下,硝化速度下降,5 完全停止。 反硝化反應可發生在15 ~ 35 的溫度范圍內,溫度低於10或超過30 ,反硝化速度明顯降低。溫度在3 以下時,脫硝作用停止。

(5)生物固體的平均停留時間
生物脫氮工藝的生物固體平均停留時間(SRT)主要由亞硝酸鹽一代控制。一般生物脫氮工藝的污泥齡為2 ~ 4d,有時可達10 ~ 15d或30d。污泥年齡長,生物硝化能力提高,有毒物質抑制減少,但污泥年齡長,污泥活性降低,影響處理效果。SRT值與溫度密切相關,如果溫度低,則需要顯著提高SRT值。

(6)有毒物質
不僅是重金屬,對硝化有抑製作用的物質也是高濃度NH4 -N,高濃度NO2-n和NO3-n,有機物,復合量。

Ⅳ 硝化作用的影響因素

土壤硝化作用受很多因素的影響,Haynes(1986)把這些因素分為3組:(1)環境因素:底物和產物、pH值、水分和氧氣含量及溫度等;(2)生態因素:拮抗物質、生物對NH4的競爭等;(3)人為因素:重金屬毒害、殘留農葯和特定抑制劑等。
底物和產物亞硝化細菌和硝化細菌都是以NH4+或N02為唯一底物的,所以NH4+或N02的濃度是影響硝化作用的重要因素。研究表明,向土壤中加入NH4+可增加亞硝化細菌和硝化細菌的數量,從而提高硝化作用能力。但NH4濃度達到400mg kg後,反而會抑制硝化作用(Malhi and Mcgill,1982)。
高濃度NH4抑制硝化作用的原因可能是由於pH值過高,NH3達到毒害水平(Broadbett,1957)。硝化細菌比亞硝化細菌對高濃度NH4更敏感,因此在高濃度NH4下易造成N02積累(Jones and Hedlin,1970)。
此外,最終產物NO3-濃度過高也會抑制亞硝化細菌和硝化細菌的活性(Painter,1977; Boon, and Laudelout,1962)。
硝化作用的副產物是氧化亞氮(N2O),是重要的溫室氣體,其綜合增溫潛勢(Global Warming Potential, GWP)是二氧化碳(CO2)的296倍(IPCC,2007)
土壤pH值土壤pH值是影響土壤硝化作用的重要因素,中性或鹼性土壤最適宜硝化作用的進行。培養條件下,亞硝化細菌和硝化細菌的最適pH值為7-9。一般認為,土壤自養硝化作用pH的下限為4.5,而異養硝化作用能在較低的pH下進行(Haynes,1986)。
土壤水分和通氣狀況土壤中水分與氧氣的平衡狀況對硝化細菌的活動影響較大。當土壤水分含量達到限制氧氣傳輸的臨界點之前,好氧的硝化細菌硝化能力隨含水量的增加而增強。許多研究表明,土壤含水量為田間持水量的60%左右時,硝化細菌活動最為旺盛,硝化作用進行最快(Doran et al.,1990)。從具體的土壤水分指標來看,一般最大硝化速率發生在-10~-33KPa之間(Miller and Johnson,1964; Malhi and McGill, 1982)。在0KPa,因為缺氧,硝化作用停止或速率很低。但在永久萎蔫點-1500KPa仍可發生明顯的硝化作用(Miller and Johnson,1964)。干濕交替能夠引起氨化的突然加強,同時伴隨著硝化的倏然加強和NO3的暫時積累(Campbell and Biederbeck,1982)。
土壤溫度土壤硝化作用最適宜溫度一般在25-35℃之間(Haynes 1986)。高溫和低溫都能抑制硝化作用的進行,一般化能自養硝化作用在0-40℃都能發生;異養硝化作用可在較高的溫度下進行,在溫度大於40℃甚至到50-60℃時還可存在異養硝化作用(Focht and Verstraete,1977)。
化感作用化感作用是指一種生物通過分泌化學物質而對其周圍生物的活動產生影響。一些實驗證明,硝化作用受植物根系分泌物的影響,一般表現為抑製作用(Moore and Waid,1971;Kholdebarin,1994)。
生物對NH4+的競爭NH4濃度是制約硝化作用的重要因素。在有植被的情況下,土壤中植物根系、硝化細菌和其他菌類共同競爭土壤溶液中有限的NH4,而在這三者中,硝化細菌是最弱的競爭者,所以有植被的情況下,如果土壤NH4濃度過低,硝化作用勢必會受到抑制。
重金屬和殘留農葯毒害土壤受到Cr、Cd、Cu、Zn、Pb、Ag、As等重金屬污染和土壤農葯殘留量過高時,土壤硝化作用會受到抑制(Dusek,1995)。
此外,由於硝化作用的基質(銨)有的來自周期地向土壤中施入的銨態肥料,有的來自土壤中固有的有機氨化物經氨化作用形成的銨,基質來源的這種差異也會對硝化作用產生影響。

Ⅳ 污水處理工程,氨氮不變化或變化很小,有沒有可以解答的,什麼原因導致的

這要看你這個處理工藝裡面有沒有針對除氨氮的工藝啊,要是都沒有怎麼去除呢,氨回氮在50ppm以下,且答是南方地區(冬天溫度高點)可以考慮用鹼性吹脫法。如果廢水可生化性比較好可以用生化工藝處理氨氮、COD、BOD、磷。

Ⅵ 影響污水處理去除氨氮反硝化的因素有哪些

影響污水處理抄去除氨氮襲反硝化的因素:
(1)溫度。 溫度對反硝化的影響比對其它廢水生物處理過程要大些。一般,以維持20~40℃為宜。苦在氣溫過低的冬季,可採取增加污泥停留時間、降低負荷等措施,以保持良好的反硝化效果;
(2)pH值。 反硝化過程的pH值控制在7.0~8.0;
(3)溶解氧。 氧對反硝化脫氮有抑製作用。一般在反硝化反應器內溶解氧應控制在0.5mg/L以下(活性污泥法)或1mg/L以下(生物膜法);
(4)有機碳源。 當廢水中含足夠的有機碳源,BOD5/TN>(3~5)時,可無需外加碳源。當廢水所含的碳、氮比低於這個比值時,就需另外投加有機碳。外加有機碳多採用甲醇。

Ⅶ 影響污水處理硝化菌硝化的因素有哪些

對的。硝化細菌是一種好氣性細菌,能有氧的水中或砂 層中生長 ,並在氮循環以及回水質凈化過程中扮答演著很重要的角色。它們包括形態互異類型的一種桿菌、球菌或螺旋菌。屬於自營性細菌的一類,包括兩個細菌亞群,一類是亞硝酸細菌(又稱氨氧化菌),將氨氧化成亞硝酸,另一類是硝酸細菌(又稱硝化細菌),將亞硝酸氧化成硝酸。

Ⅷ 污水處理生化處理過程中,生物硝化過程的主要影響因素有哪些

在污水復生化處理過程中,影制響微生物活性的因素可分為基質類和環境類兩大類:
一、基質類包括營養物質,如以碳元素為主的有機化合物即碳源物質、氮源、磷源等營養物質、以及鐵、鋅、錳等微量元素;另外,還包括一些有毒有害化學物質如酚類、苯類等化合物、也包括一些重金屬離子如銅、鎘、鉛離子等。
二、環境類影響因素
(1)溫度。
(2)PH值。活性污泥系統微生物最適宜的PH值范圍是6.5-8.5,酸性或鹼性過強的環境均不利於微生物的生存和生長,嚴重時會使污泥絮體遭到破壞,菌膠團解體,處理效果急劇惡化。
(3)溶解氧。

閱讀全文

與污水處理硝化菌影響因素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lsc500樹脂 瀏覽:182
污水處理電費占運行費用比 瀏覽:164
曝氣生物濾池污水廠 瀏覽:53
天津工業廢水治理企業 瀏覽:44
用什麼洗空調濾芯 瀏覽:257
老式泰山25拖拉機提升器總成 瀏覽:965
污水泵空氣開關跳閘為什麼 瀏覽:235
sbs樹脂可剝漆 瀏覽:961
溫江凈水過濾 瀏覽:13
小區飲水機廢水能用嗎 瀏覽:889
過濾網廠家58同城 瀏覽:112
廣州醫用超純水器供水設備多少錢 瀏覽:952
大金空調室內機提升泵 瀏覽:172
正規濾芯怎麼用 瀏覽:2
樹脂包清洗 瀏覽:506
超濾膜凈水器需要清洗一次 瀏覽:750
汽油濾芯螺絲滑絲了怎麼辦 瀏覽:274
臨湘污水處理哪裡有賣的 瀏覽:970
wl型立式污水泵多少錢一台 瀏覽:537
馬鈴薯澱粉廢水廠處理工藝 瀏覽:8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