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請問污泥迴流中氣提泵的工作原理是什麼有什麼特點謝謝
污泥泵以扭葉橡膠凸輪轉子泵為核心,採用同步齒輪驅動下的不斷旋轉的兩個螺旋形凸輪轉子,從泵的進口將輸送介質推送到泵的出口,由於轉子橡膠葉輪與泵體之間具有完美的密封性,泵的進出口腔室完全隔斷,具有很強的真空抽吸能力,因此泵的自吸能力遠遠超出其他結構形式的泵。因採用三葉60°螺旋轉子,泵在旋轉一周內每個時刻的瞬時設計流量都是恆定的,幾乎沒有脈動和擾動。
特點:
1、污泥泵轉動平穩自如,無卡死、停滯、振動等現象。
2、污泥泵作密封氣壓試驗,試驗壓力為0.2Mpa。
3、污泥泵採用雙機械密封結構和唇形密封結構,機械密封保證在10000小時內可靠運行而不需更換。
4、污泥泵引出電纜採用YZW型橡膠套軟電纜或性能相同的其它電纜,電纜密封頭採用特殊硫化處理,以防電纜外皮破損而滲水至電機。
5、污泥泵油室內設有密封泄漏保護裝置。
6、污泥泵引出電纜中雙色線(黃/綠)規定為接地線,聯接可靠。接地標志明顯,在使用期內不易磨滅。
7、污泥泵電機轉子採用動平衡試驗,平衡精度為G6.3。
8、污泥泵電機定子繞組內設有熱保護開關。
9、污泥泵運行期間,電源電壓、頻率與額定值的偏差及對電機性能和溫升的影響符合GB755的規定,電機的電氣性能符合JB/T8092、JB/Z346、GB5013.4中的規定。
10、污泥泵在導軌支架上自由升降,可與預埋迴流管快速耦合,運行平穩、可靠。
B. 請問污泥迴流中氣提泵的工作原理是什麼有什麼特點謝謝
氣提泵的原理是利用升液管內外液體的密度差,使液體得到提升的方法。氣提泵沒有轉動部件,結構簡單、工作可靠,在現場可以根據需要使用管材就地裝配。氣提泵的缺點是需要有壓縮空氣為動力源,而且效率較低,一般只有30%左右。
氣提泵由壓縮空氣管、布氣器、升液管和氣液分離箱等四部分組成,壓縮空氣經布氣器與污水或污泥混合後,形成的混合液密度比原液密度要低,密度差形成升液管內外液體的液面高度變化,密度小的混合液升高隨升液管排出。為減少混合液在氣提泵後渠道內的流動阻力,在升液管的最高處設置氣液分離箱,將混合液中的空氣釋放出來。
當用氣提泵提升迴流污泥時,為避免相互干擾,一座污泥迴流井應當只設一條升液管,而且只與一座二沉池相連,以免造成不同二沉池排泥量的相互干擾。污泥迴流量可通過調節進氣閥調整進氣量來控制。理論上,壓縮空氣管的入水深度約等於污泥的提升高度,但考慮到摩擦損失,一般空氣壓力應大於浸沒深度30cm以上,空氣管的最小管徑為25mm,升液管最小管徑為75mm。當壓縮空氣壓力為O.02MPa(約2m水頭)時,如果要求污泥的提升高度為1.5m,壓縮空氣管人水深度應為1.6~1.8m,升泥管直徑等於壓縮空氣管直徑的3~4倍時效果最好。
C. 汽提塔的作用及原理是什麼
汽提是的作用:用來回收被吸收的溶質、並使吸收劑與溶質分離獲得再生的單元操作。
汽提塔的原理:利用蒸發器和蒸煮裝置的污冷凝水中含有甲醇和降解了的比水更易揮發的有機硫化物,使在汽提塔里,污冷凝水與蒸汽在塔板上接觸,冷凝水沿塔板水平流動,蒸汽通過塔板上的孔垂直向上流動在離開塔板的蒸汽巾,易揮發化合物的濃度較高。相應地,離開塔板的冷凝水中易揮發的組分濃度比進入塔板時的低污冷凝水汽提裝置包括一個汽提塔、進料預熱器、塔頂冷凝器和平衡冷凝器。
D. 工廠污水處理有哪些工藝流程
物理法:
1.沉澱法:主要去除廢水中無機顆粒及SS
2.過濾法:主要去除廢水中SS和油類物質等
3.隔油:去除可浮油和分散油
4.氣浮法:油水分離、有用物質的回收及相對密度接近於1(水的密度近似1)的懸浮固體
5.離心分離:微小SS的去除
6.磁力分離:去除沉澱法難以去除的SS和膠體等
化學法:
1.混凝沉澱法:去除膠體及細微SS
2.中和法:酸鹼廢水的處理
3.氧化還原法:有毒物質、難生物降解物質的去除
4.化學沉澱法:重金屬離子、硫離子、硫酸根離子、磷酸根、銨根等的去除
物理化學法:
1.吸附法:少量重金屬離子、難生物降解有機物、脫色除臭等
2.離子交換法:回收貴重金屬,放射性廢水、有機廢水等
3.萃取法:難生物降解有機物、重金屬離子等
4.吹脫和汽提:溶解性和易揮發物質的去除。
生物法:
1.活性污泥法:廢水生物處理中微生物(micro-organism)懸浮在水中的各種方法的統稱。
(1)SBR法
序列間歇式活性污泥法(Sequencing Batch Reactor Activated Sludge Process)的簡稱,是一種按間歇曝氣方式來運行的活性污泥污水處理技術,又稱序批式活性污泥法。
(2)CASS法
CASS法是SBR法的改進型,特點是佔地小、運行費用低、技術成熟、工藝穩定。
CASS法是在CASS反應池前部設置生物選擇區,後部設置可升降的自動潷水裝置。
(3)AO法
AO工藝法也叫厭氧好氧工藝法,A(Anacrobic)是厭氧段,用與脫氮除磷;O(Oxic)是好氧段,用於除水中的有機物。
E. 一個日處理10噸生活污水的人工濕地,裡面是怎麼設置布水和集水的
進出水系統的布置:濕地床的進水系統應保證配水的均勻性,一般採用多孔管和三角堰等配水裝置。進水管應比濕地床高出0.5m。濕地的出水系統一般根據對床中水位調節的要求,出水區的末端的礫石填料層的底部設置穿孔集水管,並設置旋轉彎頭和控制閥門以調節床內的水位。
填料的使用:濕地床由三層組成表層土層、中層礫石、下層小豆石。表層土鈣含量在2~2.5kg/100kg為好;礫石層粒徑在5~50mm,鋪設厚度0.4~0.7m。
潛流式濕地床的水位控制:當接納最大設計流量時,進水端不能出現雍水現象;當接納最小流量時,出水端不能出現填料床面的淹沒現象;有利於植物生長,床中水面浸沒植物根系的深度應盡可能均勻。
下面簡要介紹一下比較常見的幾種生物膜污水處理工藝
1、顆粒型生物膜反應器
1.1上流式污泥床(USB)
上
流式污泥床(USB)是20世紀70年代末由荷蘭Lettinga開發的又一項新的顆粒型生物膜反應器,主要用於厭氧生物處理系統中,即UASB。它主要
由配水系統、污泥床、三相分離器等組成。反應過程中產生的氣體將污泥和污水進行充分混合,三相分離器將顆粒污泥、氣體和污水進行分離,污泥保留在反應器
中,氣體和處理後的出水排出反應器,其結構示意見圖1。
4.2無泡曝氣的特點:
與常規曝氣相比,採用中空纖維膜進行無泡曝氣具有如下優點:
①由於曝氣不產生氣泡,氧直接以分子狀態擴散進入生物膜,幾乎百分之百地被吸收,傳質效率可高達100%,因此溶解氧不再是限制微生物生長的決定因素。
②由於生物膜生長在中空纖維膜的外表面,所以在供氧過程中,生物膜不會受到氣體摩擦,不易脫落。
F. 污水處理需要哪些設備
主要有以下設備:
1
容器(塔)設備:填料及其支承裝置、布水布氣裝置
2
攪拌設備
3
曝氣設備
4
污泥處置設備
5
計量和投葯設備
G. 沉澱池中的中心筒有什麼用圖片上是什麼氣提設備嗎誰能幫我解答一下,謝謝!!!
你的這個抄圖是豎流式沉澱池襲,中心位置的設備是為了使水流在池中均勻分不用的,以下為參考資料。
池體平面為圓形或方形。廢水由設在沉澱池中心的進水管自上而下排入池中,進水的
出口下設傘形擋板,使廢水在池中均勻分布,然後沿池的整個斷面緩慢上升。懸浮物
在重力作用下沉降入池底錐形污泥斗中,澄清水從池上端周圍的溢流堰中排出。溢流
堰前也可設浮渣槽和擋板,保證出水水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