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造紙廠的污水處理
造紙廠污來水散發出的臭味源一般是硫化氫和氨類氣體,毒性比較大。當天氣炎熱時,池內污水酸化所致,帶有酸化氣味的污水蒸發後彌漫在空氣中,並隨風飄散。一股酸臭味時常彌漫在小區內,氣味時濃時淡,居民們難抵惡臭無不屏氣掩鼻。 138億2558特8916造紙廠污水除臭劑、造紙污水除臭液採用多種植物提取液,應用現代技術製成的高效除臭劑,不僅有高含量殺菌消毒物質,更具有特強的殺菌、消毒和除臭功能。該污水除臭劑與臭味源接觸後迅速發生聚合分解反應,抑制菌類物質的蛋白質合成過程,從而將微生物及細菌、病毒殺滅分解。從而達到消除異味的目的,保持清新的空氣。
㈡ 造紙廠的污水處理不達標怎麼辦,如何降低污水對土壤河流的影響
應該採取積極的措施來減少污水的排放,包括建立合理的污水處理系統、改善生產工藝、減少污染源的排放量等。
2.在處理污水時,應盡可能採用最低的處理成本,並遵守各種環境標准,如污水中的污染物總量、單體污染物濃度等等。
3.檢查污水處理設備是否正常運行,定期更換污水處理設備,建立完善的維護檢修制度,保證設備運行可靠性。
4.應採取有效的措施減少污水對土壤和河流的影響,如採取農田排水技術,將污水進行深度處理,使其有利於土壤和河流環境;還可以利用污水中的有機物,如細菌、藻類等,將污染物吸附在其上並進行生物降解,以改善污水對土壤和河流的污染。
㈢ 工廠造紙的時候,對水的污染究竟有多大
造紙廢水水質造紙工業既是水污染大戶又是用水大戶。據不完全統計,其廢水排放量達20多億噸,佔全國工業廢水排放量的11%以上,COD排放量更是多達300多萬噸,佔全國 COD排放量的42%,居第一位。近年來,由於水資源的匱乏、經濟的持續增長,導致水資源價格的不斷提高以及面對嚴峻的環境污染形式,國家對環保執法力度的進一步加大,要求造紙企業尋求一種符合國家環保政策要求的新工藝、新技術,來實現造紙廢水的循環利用。
造紙工業所產生的廢水具有種類繁多、水量大、有機污染物含量高特點,屬難處理的工業廢水之一,廢水來源於制漿及造紙各個工藝環節中,其物理性質及有機污染物的濃度各不相同,針對廢水的特徵確定有效的處理工藝,當前用於造紙工業廢水處理的主要方法有沉澱、氣浮、吸附、膜分離、好氧生物、厭氧生物等處理方法以及幾種工藝結合的處理方法。
㈣ 污水處理廠排放標准
為貫徹《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污染防治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海洋環境保護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大氣污染防治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固體廢物污染環境防治法》,促進城鎮污水處理廠的建設和管理,加強城鎮污水處理廠污染物的排放控制和污水資源化利用,保障人體健康,維護良好的生態環境,結合我國《城市污水處理及污染防治技術政策》,制定本標准。本標准分年限規定了城鎮污水處理廠出水、廢氣和污泥中污染物的控制項目和標准值。本標准自實施之日起,城鎮污水處理廠水污染物、大氣污染物的排放和污泥的控制一律執行本標准。排入城鎮污水處理廠的工業廢水和醫院污水,應達到《污水綜合排放標准》(GB8978-1996)、相關行業的國家排放標准、地方排放標準的相應規定限值及地方總量控制的要求。居民小區和工業企業內獨立的生活污水處理設施污染物的排放管理,也按本標准執行。本標准為首次發布。1、范圍
本標准規定了城鎮污水處理廠出水、廢氣排放和污泥處置(控制)的污染物限值。
本標准適用於城鎮污水處理廠出水、廢氣排放和污泥處置(控制)的管理。
居民小區和工業企業內獨立的生活污水處理設施污染物的排放管理,也按本標准執行。
2、規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標准中的條文通過本標準的引用即成為本標準的條文,與本標准同效。
GB3838 地表水環境質量標准
GB3097 海水水質標准
GB3095 環境空氣質量標准
GB4284 農用污泥中污染物控制標准
GB8978 污水綜合排放標准
GB12348 工業企業廠界雜訊標准
GB16297 大氣污染物綜合排放標准
HJ/T55 大氣污染物無組織排放監測技術導則
當上述標准被修訂時,應使用最新版本。
㈤ 污水處理廠惡臭排放標准_城市污水處理廠惡臭影響及對策分析
摘 要:本文介紹了城市污水廠惡臭主要產生部位、產生原因,惡臭源強的確定方法,惡臭產生的影響,以及污水處理廠選址、布局、綠化、生物除臭、管理等惡臭對策分析關鍵詞:污水處理廠 惡臭影響 對策研究
1.前言
近幾年隨著經濟發展及公眾環保意識的提高,城市污水處理廠發展較為迅速,大中城市市區及縣域建成區污水處理設施已較為完善,城市近郊及建制鎮污水處理設施也正在規劃建設中。污水處理廠作為一項環保工程,在其運營過程中亦產生廢水、廢氣、污泥等二次污染,而其中主要廢氣源惡臭,由於成份復雜,對構築物及管道存在一定的腐蝕作用,且對周圍居民生活環境影響較大,若相應措施及管理不到位,將直接影響到污水處理廠的正常運行及周邊群眾的生活質量。採取合理、可行、有效的惡臭污染防治措施,消除二次污染提高人居環境,已成為污水處理廠建設過程中的一項重要舉措。
2.惡臭產生部位及產生原因分析
2.1城市污水性質分析
城市污水以生活污水為主,另有部分處理達標的工業廢水進入,生活污水一般占城市污水量50-70%左右。由於生活污水含有大量的澱粉、蛋白質、氨基酸等碳水化合物,極易引起污水的發酵。上述物質發酵的主要產物是低分子量的有機物質,如硫化氫、氨氣、甲硫醇、甲硫醚、甲胺、二甲胺等,其中主要惡臭源為硫化氫、氨氣。
2.2中小城市污水處理工藝
城市污水中由於生活污水含量高,廢水中主要污染物為BOD5、COD、SS、NH3-N、總P等,可生化性較強,適易生化處理。根據《城市污水處理及污染防治技術政策》要求,城市污水常用生化處理工藝主要有活性污泥法、氧化溝法、SBR法和AB法、水解好氧法、AB兩段活性污泥法、生物濾池法等,上述生化處理均以厭氧、好氧原理分解有機物,因此在其發酵過程中均有惡臭氣體產生。
2.3惡臭主要產生部位及原因分析
根據對污水處理廠的調查,惡臭源主要產生於格柵、沉砂池、初沉池、生化池、污泥處理系統等。
(1)格柵間
格柵間一般與進水泵房合建,是整個污水處理設施的進水區,用於水質均衡穩定,是主要的惡臭產生部位,由於格柵間內各污染物濃度較高,且整個進水區處於缺氧狀態,在厭氧菌的作用下會產生臭氣物質。
(2)沉砂池和初沉池
沉砂池和初沉池主要用於去除顆粒較大且較易沉降的襲陸顆粒物,水質與進水區水質接近,也是主要的惡臭源。
(3)生化池
生化處理系統常採用的厭氧及好氧過程,厭氧工藝惡臭氣體的發生量較大,好氧處理由於曝氣量小或停留時間短時存在缺氧狀態,亦發生厭氧過程,產生惡臭氣體。
(4)污泥處理系統
污泥在濃縮、壓濾、堆置過程中易進一步發酵,有惡臭氣體的釋放。
2.4惡臭氣體性質分析
城市污水處理廠逸出的氣體主要有兩類:第一類為含硫化合物,如硫化氫、硫醇類和噻吩類,具有代表性的為硫化氫;第二類是含氮化合物,如氨、胺類、醯胺類以及吲哚類,具有代表性的為硫化氫。另外也有部分揮發酸和硫醇類。
惡臭氣體具有易揮發、沸點低、氣味強度大的特點,臭氣中主要污染源為氨,其次為硫化氫。氨氣是一種無色有強烈刺激氣味的氣體,嗅覺閾值為0.037ppm;硫化氫是一種有惡臭和毒性的無色氣體,嗅覺閾值為0.0005ppm,具有臭雞蛋味。硫化氫是腐蝕性氣體,會嚴重腐蝕廠內設備,縮短其使用壽命。嚴重污染、惡化工作環境,並對近距離居民產生影響。
3.惡臭源強分析
污水處理廠的惡臭源強與污水水質、處理工藝、各構築物尺寸、污泥處理方式、風速、氣溫等因素存在較大關系。在污水水質濃度高、缺氧狀態、處理設施曝露面積大、風速小、氣溫高時惡臭氣體較易逸出。惡臭源強常採用類比監測進行確定,通常可按產生惡臭設施的構築物尺寸進行粗算。污水廠主要處理設施產生強度見表1。
表1 污水廠主要處理設施NH3和H2S產生強度
由表1中各構築物面積及產生強度可計算出污水處理廠惡臭源強。
4.惡臭影響分析
污水處理廠惡臭對人體健康危害較大,在強臭強度達到4級(即NH3濃度10mg/m3,H2S濃度0.7mg/m3)時能感覺到強烈氣味,在強臭強度達到5級(即NH3濃度40mg/m3,H2S濃度拍備頃3mg/m3)時將產生無法忍受的極強氣味。
污水處理廠的惡臭大多以無組織面滾吵源方式擴散,臭氣濃度隨擴散距離的增大而衰減。根據洛陽市區2家污水處理廠調查,惡臭影響范圍一般在200米左右,300米以外基本無影響。
5.污水處理廠惡臭常用措施分析
為降低惡臭對周圍居民的影響,常採用的應對措施主要有從污水廠選址、廠區布局、綠化、惡臭設施集中處理、加強管理等方式。
(1)污水處理廠選址
污水處理廠選址時應考慮建於城市主導風向的下風向,另外選址時應根據確定的污染源強計算或按類比方法劃定衛生防護距離,在劃定的衛生防護距離內不得建設居民、醫院、學校等敏感點。以避免對上述敏感地區造成影響。
(2)廠區布局
通過合理布局,將主要產生惡臭的區域,如進水區、預處理區、污泥系統等構築物集中布置,平面布置時將其面置於遠離規劃或已建的居民區和廠生活區。
(3)綠化
加大污水處理廠綠化是降低惡臭的一項主要措施,特別是主要惡臭源進水區、厭氧區、污泥處理區和污水處理廠四周廠界。主要惡臭源周圍易種植抗害性強的喬灌木如夾竹桃、棕櫚,廠界四周種植綜合抗污能力強的喬木,如榕樹、麻楝、女貞等,綠化樹種以高大喬木為主,並輔以低矮的灌木,廠界四周的綠化帶要控制到5-20m。
(4)惡臭治理設施
惡臭治理措施主要是採取一定的措施將惡臭氣體收集後進行處理,變無組織排放為集中排放。除臭常用生物濾池,該裝置將惡臭氣體收集後通入生物濾料填充床,在濾池內惡臭物質被微生物細胞吸收,並在其代謝過程中降解、轉化成簡單的CO2和H2O無機物或細胞組成物質,實現高效臭氣凈化。生物脫臭凈化效果好,除臭效率可穩定在70~80%之間,但需增加一定的環保投資及運行管理費用。
另外對於污水處理廠主要處理設施進水池、沉砂池、污泥濃縮池進行加蓋處理,污泥系統位於車間內及時通風換氣,以減少惡臭氣體排放量。
(5)加強管理
加強污水處理廠各處理系統管理,污泥脫水後及時清運減少污泥堆存,廠內臨時堆放場用漂白粉液定時沖洗和噴灑,減少污泥堆放過程產生的惡臭污染物。
6. 惡臭防治對策分析
上述污水處理廠常用處理措施在一定程度上均能降低惡臭對外界特別是周圍居民的影響,其中生物濾池除臭效果最為明顯,可大大減少惡臭外排量,但其增加了收集及處理措施,一次投資較高,佔地面積較大,需增加運行及管理費用,其它除臭措施投資較低,且易於實施。因此在選擇惡臭措施時,應將上述除臭措施進行排序,優先選擇投資低、運行管理方便的除臭措施。
污水處理廠設計階段應優先考慮選址,將污水處理廠建於遠離居民區的區域,然後在布局時盡可能將主要惡臭源集中布設,並將其置於遠離居民區的位置,同時輔以綠化隔離措施降低對外界的影響,合理設置衛生防護距離。若收於污水處理廠受選址局限距敏感點較近時,則必須增設除臭措施,以保證周圍居民不受影響。
總之,污水處理廠因地制宜合理選擇除臭措施。即保證周圍居民不受影響,又同是考慮經濟效益,做到環境效益和經濟效益的統一。
參考文獻
1郭靜等污水處理廠惡臭污染狀況分析與評價中國給水排水,2002,18(2)
2聶福勝.污水行業除臭技術及其應用[J].環境工程,2003,21(2):70-71.
3徐曉軍,官磊,楊虹,等.惡臭氣體生物凈化理論與技術[M].北京:化學工業出版社,2005.
㈥ 造紙廠污水對環境的影響
我國造紙行業長期執行的是污水濃度不超過450mg/L的老標准,其實執行這一標準的污水對環境的影響還是非常嚴重的。從2003年5月1日起,山東省制定實施了全國最嚴格的造紙行業污染物排放標准,主動將污水排放標准確定為COD濃度420mg/L,到2007年1月1日將降低到300mg/L,到2010年1月1日將降低到120mg/L,力爭到2020年基本解決山東全省的水環境問題。
請參考:http://www.google.com/search?q=%E9%80%A0%E7%BA%B8%E5%8E%82%E6%B1%A1%E6%B0%B4%E5%AF%B9%E7%8E%AF%E5%A2%83%E7%9A%84%E5%BD%B1%E5%93%8D
㈦ 造紙廠污染多大
造紙工業是我國污染環境的主要行業之一。國務院要求,到 2000 年底以前,全國所有工業污染源都必須達標排放。解決中國造紙工業的污染已成為十分緊迫的任務。
目前我國制漿造紙工業污水排放量約佔全國污水排放總量的 10—12%,居第三位;排放污水中化學耗氧量約佔全國排放總量的 40—45%,居第一位。造紙工業已成為我國污染環境的主要行業之一。
制漿造紙生產中的廢水主要是蒸煮廢液、中段廢水和造紙白水三部分。蒸煮廢液的污染負荷約佔全部制漿造紙廢水的 80%,是最主要的污染源,其次是中段廢水。造紙白水回改技術,在我國已普遍推廣。大型紙機一般都採用了多園盤過濾機,中小企業則採用氣浮池或多園盤過濾機進行白水回收,使造紙白水得到了充分的回用,有的已實現封閉循環。造紙白水的污染治理在技術上已沒有障礙。蒸煮廢液和中段廢水的污染治理是我國造紙工業污染防治的重點和難點。
木材制漿造紙蒸煮衫歷廢液的污染治理,無論是鹼法或酸法制漿,在國際上,技術都已成熟。我國造紙原料中,木材原料品占很小的比重或配搜,在自製漿中,木漿比例不足 10%。國內以木材為原料的化學漿廠基本均已配套了鹼回收系統,鹼回收率可達 90% 以上。盡管回收率仍低於國際先進水平,但運行良好。少量生產漂白木漿的中段廢水,由於採用傳統的 CEH 三段漂,雖然還沒有解決二惡英的污染問題,但經兩級處理,還可以達標排放。
我國以非木材為原料的制漿造紙企業普遍規模小,裝備比較落後,其廢水的污染治理程度遠遠落後於世界平均水平,存在的問題多,是最主要的污染源。
我國造紙原料以非木原料為主,非木原料中又以麥草為主。制漿方法以鹼法為主,其他還有很少量的酸法制漿和亞銨法制漿。非木原料蒸煮廢液的特性與木材原料相比有很大的不同。據測算我國麥草鹼法化學漿年產量約 340 萬噸左右,每年用鹼量約 100 萬噸。目前,大多數企業沒有配套的鹼回收系統。通過鹼回收系統回收的鹼不到 5%,95% 以上的燒鹼連同被溶解的有機物被排入水體。全國麥草漿 CODcr 的排放量約占整個造紙工業排放總量的 74% 以上。
早期的麥草漿鹼回收設計,大都參照和沿用了木漿的設計參數,結果使鹼回收系統難以正常運行。油耗高、成本高,鹼回收率很低,運行故障多。由於鹼回收率低,部分污染負荷被轉移到中段廢水來處理,使得中段廢水的處理費用居高難下,進而影響整個企業的經濟效益。對麥草制漿廢水還不能實現經濟有效的治理,這是我國造紙工業污染防治面臨的一大難題。
針對麥草漿鹼回收的問題和難點,國內曾有一些研究人員進行了其他污染治理技術的研究,方法達十多種。諸如通過超濾和電滲析法分別回收木素和鹼,還有通過裂解法回收燒鹼以及醋酸等多種裂解產品;還有的通過酸析木素,然後對澄清液進行生化處理等等。這些探索和實踐也使造紙工作者進一步認識到傳統的鹼回收方法仍然是治理麥草鹼法化學漿蒸煮黑液污染問題比較適宜的方法。對麥草漿鹼回收一些技術難題,如黑液的降粘、除硅、提高提取率和鹼回收率,還需要繼續進行攻關。 徹底解決中國造紙工業污染問題,必須結合造紙行業結構調整的整體要求,從原料結構、裝備水平、企業規模等方面採取綜合措施。 我國造紙工業較為嚴重的污染狀況是多種原因造成的。非木材原料比例過大、企業規模過小、裝備落後造成對污染較難實現經濟有效的治理,是最重要的原因。當前要積極採取一些措施,如:擴大使用商品木漿和二次纖維,充分回收利用廢紙,積極推進林紙一體化,加快發展造紙速生豐產林基地,努力提高木材原料比重;支持一批重點企業通過技術改造達到比較合理的生產規模,實現裝備技術水平的跨越,並徹底解決污染問題;支持 3.4 萬噸/年以上規模的麥草化學漿生產線通過建設鹼回收和中段水處理系統,實現達標排放;加強造紙工業環境保護領域新技術、新設備的研究與開發,學習、借鑒、賣帆引進國際先進技術、裝備,逐步提高造紙工業污染防治和環境保護的水平,實現我國造紙工業持續穩定發展。 QQ1075032707
㈧ 污水處理廠臭氣排放速率怎麼確定
可以查到一些污水處理廠的惡臭污染物廠界濃度(mg/m3),為了計算大氣環境防回護距離,是需要惡臭污答染物排放速率(kg/h),也就是整個污水處理廠某污染物單位時間內的全部排放量。
具體的演算法,號稱說用廠界的實測污染物進行反推(就是用看多大的排放速率會在廠界產生這么高的濃度)。
㈨ 污水處理廠裡面污水池散發臭氣的量(每平方米散發的量)大約是多少有相關的計算公式嗎
表1 臭氣濃度控制參考值
序號 控制項目 一級標准 二級標准
1 氨 1.5 4.0
2 硫化氫 .06 .32
3 甲硫醇 .007 .02
4 甲硫醚 .07 .55
5 臭氣濃度(倍數) 20 60
6 甲烷氣(廠區最高濃度) 5 5
7 氯氣 .4 .6
表2 污水處理廠構築物脫臭通量
設施名稱 通風量 備注
沉沙池 二層蓋板作業空間 3~5次/小時
非作業空間 1~3次/小時
廠房式蓋板作業空間 5~10次/小時 在漏鬥上加蓋辦事為3~5次/小時
泵房 3~5次/小時或根據發熱量計算 考慮內燃機用氣
鼓風機房 3~5次/小時或根據發熱量計算
電氣室 根據發熱量計算
發電機房 3~5次/小時 考慮內燃機用氣
初沉池 二層蓋板作業空間 3~5次/小時
非作業空間 1~3次/小時
廠房式蓋板作業空間 5~10次/小時
曝氣池 二層蓋板作業空間 3~5次/小時
非作業空間 1.2×曝氣空氣量
廠房式蓋板作業空間 3~5次/小時
加氯機房 5~7次/小時
污泥濃縮池 二層蓋板作業空間 3~5次/小時+1.5×曝氣空氣量
非作業空間 1~3次/小時
廠房式蓋板作業空間 5~10次/小時
污泥濃縮機房 3~10次/小時 熱處理時採用其他方法
一般機械室 3~5次/小時
管廊 3~5次/小時
2.1 土壤脫臭技術
2.1.1土壤脫臭原理及特點
土壤脫臭機理主要可分為物理吸附和生物分解兩類,惡臭氣體-如胺類、硫化氫、低級脂肪酸等水溶性臭氣類,被土壤中的水分吸收去除,而非溶性臭氣則被土壤表面物理吸附繼而被土壤中微生物分解。土壤脫臭法特點:① 維護管理費用低,效果與活性炭脫臭同等,② 處理1m2的臭氣需2.5~3.3 m2土地;③ 但不適於降暴雨、下大雪地區;對於高溫、高濕和水分、塵土、微塵等氣體須予處理。
2.1.2 土壤和參數
設計土壤脫臭時選擇的土壤指標應是:腐殖土為好,亞粘土等紅土需摻入雞糞、垃圾和污泥肥料進行改良後使用;礦質土和粘土不宜。土壤水分40~70%為宜。過於乾燥的土壤需裝設水噴淋器。種植草坪土壤表面保持傾斜,作為防降暴雨的措施。
日本經驗得出:
臭氣通過土壤中速度:2mm ~17mm/s;
設計一般選為5mm/s;
有效土壤厚度為50 cm;
臭氣與土壤接觸時間為1分40秒;
臭氣通過活性炭速度:30cm~40cm/s;
有效厚度為40cm;
臭氣與活性碳接觸時間為1秒。
2.1.3 工程範例
(1)日本某處土壤脫臭床
臭氣風量:600m3/min
臭氣與土壤接觸時間:2.7m3/m2min
需土壤面積:1580m2
(2)我國某處污泥脫水機房土壤脫臭床
脫水機房容積:V=450m3
設換氣周期:每小時3次(20min)
換臭氣量:22.5m3/min(450m3/20min)
脫臭負荷:設2.7m3(臭氣)/m2(土)min
需土壤面積(計算值):8.3m2
(設計值):25m2
結構設計(自土壤表層向下)
2.3 高能離子脫臭技術
2.3.1 技術簡介及工作原理
高能離子凈化系統是瑞典的高新技術,它能有效地清除空氣中的細菌、可吸入顆粒物、硫化合物等有害物質。使人的嗅覺感受到模擬自然的清新空氣。它的核心裝置是BENTAX離子空氣凈化系統,其工作原理是置於室內的離子發生裝置發射出高能正、負離子,它可以與室內空氣當中的有機揮發性氣體分子(VOC)接觸,打開VOC分子化學鍵,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對硫化氫、氨同樣具有分解作用;離子發生裝置發射離子與空氣中塵埃粒子及固體顆粒碰撞,使顆粒荷電產生聚合作用,形成較大顆粒靠自身重力沉降下來,達到凈化目的;發射離子還可以與室內靜電、異味等相互發生作用,同時有效地破壞空氣中細菌生存的環境,降低室內細菌濃度,並將其完全消除。最終的效果是使室內空氣變得象雨後森林般的純凈。
高能離子凈化系統在歐洲諸國應用於醫院、辦公樓、公眾大廳等,以空氣凈化以致達到模擬自然森林空氣清新的效果。近些年逐步開發應用於污水處理廠和污水提升泵房的脫臭方面,法國、英國、蘇格蘭、瑞典等國的應用實例很多。
2.3.2 天津市某污水廠試驗效果
(1)試驗場地
脫臭中試場地選擇在天津市某污水處理廠污泥處置實驗室內,臭源是脫水污泥處置過程中產生的臭氣。
(2)試驗條件:
①污泥中試實驗室
總容積:30m3 (3×4×2.5m3) ;
污泥發酵倉直徑φ600mm,長3m;
臭氣測試點與發酵倉的水平距離為1m;
高能離子凈化系統主機及通風系統置於室內。
②臭氣源
260kg脫水污泥投入到回轉式污泥發酵倉中;
為了加強臭氣強度,污泥採用了太陽能加熱。
③高能離子凈化系統
離子機規格型號:2—E—S氣流:0.42m3/s
空氣處理量:1500m3/h 功率:22w
為離子發射系統配套的通風系統;
④ 測試項目
負離子濃度;VOC(有機污染)氣體總量;
H2S、O2、CO、CH4濃度。
⑤ 試驗數據分析及評價
9小時連續運行,臭源VOC濃度周期性變化從25~100ppm,室內則從15~16.7ppm逐漸衰減到0~1ppm;室內測點離子濃度始終保持在160~170Ions/cm3;H2S氣體濃度也保持為0。
試驗結果變化曲線見圖1及2。
⑥ 試驗結果評價
A試驗所採用的VOC測定儀,離子檢測計和有毒有害氣體測定儀都是先進的攜帶型儀器,靈敏度很高,能保證數據的可靠性;
B試運行是污泥發酵倉及太陽能加熱後的污泥臭氣,臭氣強度高,通過BENTAX離子空氣凈化系統凈化,僅1小時後,VOC濃度降低至零,離子濃度升高,H2S氣體由4.0ppm減小到0,人員嗅覺感覺臭味明顯下降。負載試驗是在脫水污泥處置臭源條件下進行的,臭源VOC濃度從25~100ppm,室內測點則從15~16.7ppm逐漸衰減到0~1ppm;離子濃度始終保持在160~170 Ions/cm3;H2S氣體濃度也保持為0。
技術結論意見為:通過利用高能離子除臭,在上述試驗條件下,除臭效果技術上是可行的。
C 經濟分析
在本實驗條件下,高能離子凈化系統對污水廠脫水污泥臭氣的凈化效果較顯著,運行成本分析如下:
24小時運行耗電量僅為0.53kwh;
單位空間耗電量為0.018 kwh/m3.d;
按每度電0.45元計算
凈化1立方米臭氣的成本約為0.0081元/m3.d;
污泥脫水車間以1000 m3為計;
則運行成本直接耗電費用為8.1元/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