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污水處理過程中影響COD降解的因素有哪些
污水處理是一個非常嚴峻的長期工作,每天有大量的生產、生活污水源源不斷著產生,這些污水中含有氨氮,總氮外,COD,BOD等污染指標。。COD越高,說明水體受有機物的污染越嚴重。不僅危害水體的生物如魚類,而且還可經過食物鏈的富集,最終進入人體,引起慢性中毒。今天小編簡單介紹以下,COD降解菌種如何使用的。
污水處理中需要用到哪些菌種?
COD降解菌主要應用范圍:
1,COD降解菌主要針對電鍍、染坊、養殖場、造紙廠、餐館等廢水中COD的去除難而開發一種新型菌種,對COD去除有明顯的效果,COD降解菌的處理有機物濃度一般建議進入生化池COD的濃度8000mg/L以下較好。
污水處理菌種
污水處理COD降解菌種介紹
注意事項
污水處理COD指標高度與生產有很大的關系
B. 污水處理系統啟動用什麼菌種選擇什麼培養方法
污水處理新系統啟動常用菌種:甘度- 復合菌種
甘度--培養方法:
將生化池進出水閥門內關掉,缺氧池有容攪拌需要開著攪拌裝置,好氧池曝氣設備需要提前預曝氣2小時,使得水中溶解氧能達到2-4mg/L,厭氧(缺氧)溶解氧控制在0.5mg/L以下;生化池PH控制在6-9的數值,好氧池PH控制在7-8.5之間較佳。生化池中的溫度建議控制在10°-35°之間合適。
固體粉末菌種在投加前需要與生化池的污水溶解,菌種與水的溶解比例為1:10溶解,溶解後的細菌溶解分別投加到之前已經攪拌和曝氣的好氧氧和缺氧池子中。
進出水關閉兩天中水中的有機物有限,細菌繁殖過程中需要消耗大量有機物,通過人工外部投加營養源,如葡萄糖,尿素和磷酸二氫等。
持續曝氣24小時,使微生物激活,附著菌床並進行繁殖,達到活躍狀態。
建議採用階段式調適進水,以減小對已經培養起來的細菌的沖擊,運行第一天打開正常進水量的1/5,第二天是正常進水量的2/5,第三天是正常進水量的3/5……
C. 污水處理設備菌種怎麼培養,附菌種的保存方法
1、生活污水培菌法:選在溫暖的季節,往曝氣池裡注入污水並悶曝曝氣池數十小時,隨後再往裡面開始進水,水量由小到大,一般連續運行一段時間後便可以看見活性污泥了。2、干泥接種培菌法:先把干污泥作為菌種源,隨後用適量的水將干泥搗爛之後再加入工業廢水和糞便水,接著再過段時間便能看見活性污泥。
一、污水處理設備菌種怎麼培養
1、生活污水培菌法
(1)在溫暖的季節,先悶曝(曝氣卻不進污水)有污水的曝氣池數十小時。
(2)隨後再開始進水,進水量是由小到大慢慢的進行調節,連續操作一段時間之後,就可以看見活性污泥。需注意,因為在培菌的初期,還未能形成大量的污泥,污泥的濃度比較低,因此需要控制曝氣量。
2、干泥接種培菌法
(1)針對已經正常運行的污水系統,將經過脫水處理之後留下來的干污泥作為菌種源進行接種配種。
(2)用適量水將適量的干泥弄爛,隨後再加入適量的工業廢水和糞便水,過一段時間一般就能夠形成濃度比較高的活性污泥。
二、菌種的保存方法
1、甘油管保存法
(1)先准備80%甘油並做好高壓蒸汽滅菌處理,隨後將菌種培養在合適的斜面培養基上並注入無菌水,將其製成高濃度的菌懸液。
(2)接著將1ml的甘油與菌液混合均勻,使得甘油的濃度變成10-30%左右,然後便可以保存在溫度為零下70℃的環境中。
2、冷凍乾燥保存法
(1)首先把微生物放在零下70℃左右的環境中,使其快速冷凍。
(2)隨後把它放在真空條件下進行乾燥,停止微生物的生長。
3、液體石蠟覆蓋保藏法
(1)首先准備三角燒瓶中並將液體石蠟裝在裡面,用棉塞塞好之後,再用牛皮紙包紮。
(2)隨後把它放在0.1MPa、121.3℃的環境中進行滅菌,時間約為30分鍾,滅菌完成後,再放在溫度為40℃的恆溫箱中,使水汽蒸發掉。
(3)用合適的斜面培養基培養需要保藏的菌種,並得到健壯的孢子或者菌體。
(4)接著用吸管(已滅菌)吸出液體石蠟並弄在斜面上,液體石蠟的用量以高出斜面頂端1cm左右為宜。
(5)然後直立試管,就可以放在低溫環境中進行保存。
D. 污水處理菌種怎樣培養
污水處理廠活性污泥的培養,就是為形成活性污泥的微生物提供一定的生長條件,在這種條件下,經過一段時間,就會有活性污泥形成,並且在數量上逐漸增長,並最後達到處理廢水所需的污泥濃度。
為達到污水中污染物質降解的目的,遴選、培養、組合針對污水特別降解能力的微生物菌形成菌群,成為專門的污水處理菌種,是目前污水處理技術中最先進的幾種方式之一。
菌種源自於大自然,加以人工培育馴化,最終回歸大自然,擔任修復水體氮循環的使命,符合無毒、無公害、無二次污染、對人體無害的原則。能有效去除氨氮、BOD、COD、SS、硝酸根、硫酸根、色度、臭味、毒性物質、化合污染物等,而不需化學混凝、助凝的過程。
第一代的生物處理技術利用污水或污泥中的自發性細菌進行硝化與反硝化作用將有機污染物降解,使水體恢復氮循環的自凈能力,由於菌種不全或數量不足,已經應付不了現代化高濃度與高復雜的污水;
第二代生物處理技術則是利用專業的微生物菌劑結合好氧、缺氧、厭氧等各種手段與設施來處理特定污水,由於環境適應能力與配方不全,不易全面解決污水中的高復雜污染成分與頑劣性的污水;
第三代污水處理菌技術是新一代的復合性微生物菌群,結合污水處理菌微生物研發經驗與全球先進微生物基因工程培植技術,遴選萃取多種微生物中對水體污染物具有優秀降解性的菌種基因。
培育成新一代更具降解污染能力的微生物,經過嚴格的篩選與馴化,再運用專用配方將多種微生物構成生物鏈,最終馴養成為專治復雜污水的復合菌群,使能處理各種高難度的廢水。
(4)污水處理菌的圖片擴展閱讀:
好氧性微生物污水處理菌種利用水中的溶氧(DO),將有機污染物質分解成水和二氧化碳,或轉化為污水處理微生物的營養物質,並利用這些養分進行繁殖,其過程正好可以降解污染物質,達到除污除臭的目的,此種處理法稱為好氧性處理,利用最多的就是活性污泥法。
通用厭氧性污水處理微生物是在沒有溶氧的環境下將硝酸鹽還原(利用硝酸鹽中的氧),進行脫氮反應,使其產生氮氣,此種方廣泛運用於含有氮氣的廢水處理。而酸生成菌(通用厭氧性微生物)常用於絕對厭氧微生物污水處理工法中的前期酸化反應。
硝化反硝化復合菌種:具備硝化和反硝化雙重作用的復合菌種,在污水處理環境日益復雜的情況下,單一使用硝化或反硝化菌種越來越難達成菌種平衡,硝化反硝化的配比多數企業對污此的掌握也並非准確,造成大量菌種資源浪費或不足,難以達成理想的污水處理效果。復合菌種可根據水質情況自我擴繁,達到菌種平衡,讓污水處理工作更簡單、高效。
E. 污水處理設備處理污水時經常用到的菌種有哪些呢
說到污水處理設備,就不得不說能夠強效降解污水中污染物質的污水處理菌了,常見的污水處理中的菌種有哪些呢?
首先我們了解下它的概念,大量的多種類的污水菌種通過人工篩選出的優質菌種,然後經過一系列的馴化、培養而得到耐鹽、耐沖擊、穩定性強的污水處理菌種,只有這樣的微生物菌才可以用做污水處理。
常見的污水處理菌種共有四類,分別是:硝化細菌、反硝化細菌、復合型污水處理菌種和COD降解菌種。
硝化細菌是一種好氧性細菌,存在於好氧池或者接觸氧化池,主要是為了將廢水中的氨氮轉化成硝酸鹽。而反硝化細菌和硝化細菌是很好的「合作夥伴」,可以對好氧池迴流過來的混合液進行脫氮處理。
復合菌種主要應對污水新系統啟動,幫助污水生化池能快速培養微生物菌種,具有降解COD、BOD、氨氮、總氮的作用,它的適應能力強,抗沖擊能力強,穩定性比較好,對於復雜的工業化廢水有一定的去除能力,菌種經馴化後耐鹽度可達2%。
最後說下COD降解菌,COD降解菌主要使用在生化池中,它的常見作用共有4個,分別是:提高COD的去除率、提高處理系統穩定性、提升抗沖擊能力和縮短調試或重啟周期。
F. 污水處理菌種培養方法
開始少量進水 悶曝 然後 逐步加大水量 控制好 DO 做好鏡鑒 SV MLSS 等常規測量 培養過程 視情況適當排泥!
G. 污水處理培養中需要用到哪些菌種
污水處理是一個看是簡單實際做起來非常復雜的事情,在污水生化細菌培養中,雖然就是去除COD,降解氨氮,去除總氮,降總磷,但是實際操作中如果有一項操作出現問題就會導致出水指標不達標,而且尋找到問題也是非常的困難。今天甘度小編就簡單介紹一些污水處理中都需要用到哪些菌種,這些菌種投加都需要注意什麼?污水處理菌種有哪些內容來自於網路經驗
甘度-GANDEW-NI 氨氮去除菌:
硝化作用分為兩個階段,即亞硝化(氨氧化)和硝化(亞硝酸氧化),分別由兩類化能自養微生物完成,亞硝化細菌進行氨的氧化,硝化細菌完成亞硝酸氧化。由5個屬共27種不同的硝化細菌組成的復合菌系,所以可以在不同的污水水質中選擇性的篩選馴化出合適的硝化污泥,適用面及其廣闊。主要去除水中氨氮,通過硝化反應把氨氮轉為亞硝酸鹽和硝酸鹽。
更多污水疑問咨詢甘度龍工
H. 污水處理設備項目中經常用到的菌種有什麼作用啊
污水處理設備運行中用到的菌種優勢主要有以下五個方面:
第一,種類多樣,覆蓋面范圍廣。採用不同的污水處理菌種分別能有效的去除廢水中的BOD、COD、氨氮等指標。
第二,穩定性強,運圓培養周期短,具有很強的適應性。固體粉末菌種對水質高低負荷的適應能力較強,能很好的培養繁殖,並且降解污水中的有機物。
第三,具有除臭、凈化水體、促進生態平衡的作用。
第四,投放簡單,繁殖能力強。大部分菌種從第一代繁殖到第二、第三周期逗歷非常短,對高負荷水質造成的沖擊的恢復能力也比較強。其中,生物接觸氧化法培菌旁指塌能3-7天快速掛膜。
第五,對於低濃度重金屬污染,能夠通過富集作用去除。
I. 污水處理菌種如何選去除氨氮,COD,總氮指標用什麼菌種比較好
COD: 化學需氧量,(COD或CODcr)是指在一定嚴格的條件下,水中的還原性物質在外加的強氧化劑的作用下,被氧化分解時所消耗氧化劑的數量,以氧的mg/L表示。化學需氧量反映了水中受還原性物質污染的程度,這些物質包括有機物、亞硝酸鹽、亞鐵鹽、硫化物等,但一般水及廢水中無機還原性物質的數量相對不大,而被有機物污染是很普遍的,因此,COD可作為有機物質相對含量的一項綜合性指標。 BOD:生化需氧量,即是一種用微生物代謝作用所消耗的溶解氧量來間接表示水體被有機物污染程度的一個重要指標。其定義是:在有氧條件下,好氧微生物氧化分解單位體積水中有機物所消耗的游離氧的數量,表示單位為氧的毫克/升(O2,mg/l)。 氨氮:是指水中以游離氨(NH3)和銨離子(NH4)形式存在的氮。氨氮是水體中的營養素,可導致水富營養化現象產生,是水體中的主要耗氧污染物,對魚類及某些水生生物有毒害。總氮: 水中各種形態無機和有機氮的總量。包括NO3-、NO2-和NH4+等無機氮和蛋白質、氨基酸和有機胺等有機氮,以每升水含氮毫克數計算。常被用來表示水體受營養物質污染的程度。 參考資料:網路可知
J. 農村污水處理設施項目中使用菌種要注意什麼呢有了解的嗎
農村污水處理設施項目中菌種硝化細菌最為適宜的PH值使用范圍是6.5-7.5之間,溫度控制在22℃-35℃最為合適,如果溫度高於60℃或者低於10℃時,細菌就可能變性或者失活,這也是為什麼北方的污水處理設備冬季要注意保溫的原因之一。
溶解氧也是影響細菌繁殖的重要因素,對於好孝余改氧細菌,充足的氧毀喚氣能保證微生物高效降解污染物能力,一般來說好氧區溶氧量應保持在3-6毫克/升。
鹽度方面,一般來說污水處理菌種硝化細菌在海水和淡水中都有應用,分別具有不同的鹽度適用范圍。鹽度過高或過低都會影響細菌的生長繁殖、生化作用等巧判。
最後,日常儲存時我們需要菌種密封放置在陰涼乾燥的地方,尤其不要和有毒物品一起存放。當然了,如果我們處理的污水裡含有有毒物質,一定要注意提前對污水進行預處理,毒性對微生物具有較強的抑製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