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黃河水怎麼處理成飲用水有知道的嗎
一般黃河水濁度在500mg/L以下,部分水中的氨、氮、COD、鐵、錳、藻類、病菌、濁度等含量超過飲用水標准,水質濁度大,藻類增多,水質渾濁發黃,無法飲用。
君浩環保專注生活飲用水處理11年,推薦使用一體化凈水設備進行處理,集混合反應、絮凝沉澱、過濾出水為一體,通過設備自身的特殊裝置結合電氣控制自動完成加葯、配水、排污泥、反沖、排污等運行程序,自動化運行,使處理後的水質優良穩定。
不過不同的水質要求還需要不同的處理過程和處理深度。
❷ 水處理中超濾出水濁度大怎麼處理
超濾系統運行一段時間後,由於超濾組件通水能力過負荷或其他的顆粒劃傷而導致超濾斷絲,回使超濾系統進水答、產水間出現短路,進而引發超濾產水量升高、出水濁度增加。建議檢查每個膜組件的進出水情況以及外觀,更換有問題的膜組件。這類問題可以到像環保通之類的平台看看,主要是關於水處理方面的,希望對您有幫助。
❸ 大家說說方案用什麼設備可以把黃河水處理成生活用水 達到自來水標准就可以了!
第一步:初級沉澱,設計沉澱池將可物理沉澱的泥沙分離出去。
第二布:物理化學沉澱處理,使用絮凝劑,將溶解狀態的懸浮物質沉澱分離。
經過以上處理的水,依據飲用水標准進行分析,如果依然達不到飲用要求,就需要使用多級處理了。
以上步驟對於上游水--未受到化學污染的水應該很有效果,而中下游的,就可能需要進一步做處理了,具體處理方法和常規自來水廠一樣。
❹ 水處理工藝流程是什麼
一、常用的給水處理方法(見表1K414021-1)
常用的給水處理方法 表1K414021-1 來源:考試大
自然沉澱 用以去除水中粗大顆粒雜質
混凝沉澱 使用混凝葯劑沉澱或澄清去除水中膠體和懸浮雜質等
過濾 使水通過細孔性濾料層,截流去除經沉澱或澄清後剩餘的細微雜質;或不經過沉澱,原水直接加葯、混凝、過濾去除水中膠體和懸浮雜質
消毒 去除水中病毒和細菌,保證飲水衛生和生產用水安全
軟化 降低水中鈣、鎂離子含量,使硬水軟化 來源:考試大
除鐵除錳 去除地下水中所含過量的鐵和錳,使水質符合飲用水要求
二、給水處理工藝流程及適用條件(見表1K414021-2)
常用處理工藝流程及適用條件 表1K414021-2
工藝流程 適 用 條 件
原水一簡單處理(如篩網隔濾或消毒) 水質螞汪較好
原水一接觸過濾——消毒 一般用於處理濁度和色度較低的湖泊水和水庫水,進水懸浮物一般小於l00mg/L,水質陸物臘穩定、變化小且無藻類繁殖
原水一混凝、沉澱或澄清一過濾一消毒 一般地表水處理廠廣泛採用的常規處理流程,適用於濁度小於3mg/L河流水。河流小溪水濁度經常較低,洪水時含砂量大,早滑可採用此流程對低濁度無污染的水不加凝聚劑或跨越沉澱直接過濾
原水一調蓄預沉——自然預沉澱或混凝沉澱一混凝沉澱或澄清一過濾一消毒 高濁度水二級沉澱,適用於含砂量大,砂峰持續時間長,預沉後原水含砂量應降低到1000mg/L以下,黃河中上游的中小型水廠和長江上游高濁度水處理多採用二級沉澱(澄清)工藝,適用於中小型水廠,有時在濾池後建造清水調蓄池
三、預處理和深度處理
為了進一步發揮給水處理工藝的整體作用,提高對污染物的去除效果,改善和提高飲用水水質,除了常規處理工藝之外,還有預處理和深度處理工藝。
1.按照對污染物的去除途徑不同,預處理方法可分為氧化法和吸附法,其中氧化法又可分為化學氧化法和生物氧化法。化學氧化法預處理技術主要有氯氣預氧化及高錳酸鉀氧化、紫外光氧化、臭氧氧化等預處理;生物氧化預處理技術主要採用生物膜法,其形式主要是淹沒式生物濾池,如進行TOC生物降解、氮去除、鐵錳去除等。吸附預處理技術,如用粉末活性炭吸附、黏土吸附等。
2.深度處理。目前,應用較廣泛的深度處理技術主要有活性炭吸附法、臭氧氧化法、臭氧活性炭法、生物活性炭法、光催化氧化法、吹脫法等。
❺ 古代人怎麼凈化水質,你知道嗎
古人雲:「飲水潔凈,不得瘟病」。《調疾飲食辨》中記載:「春夏大雨,山水暴漲,有毒。山居別無他水可汲者,宜搗蒜或白礬少許,投入水缸中,以使水沉澱凈化」。
古人常用的水處理方法有過濾凈化法和沉澱凈化法 。
過濾凈化法就是讓水通過砂石等過濾物料,濾去水中混懸物,使之澄清。(在木桶底板鑿洞,桶內實以稻草、石塊等過濾飲水的方法。)
沉澱凈化法則是在水中加入一定的葯物,使水中的混懸物沉澱。古人常用鍾乳石、磁石、榆樹皮、木芙蓉、杏仁、桃仁等物品凈化飲用水。
「炭洗法」:干土、木炭具有吸附能力,可吸附水中塵土等臟東西,凈水作用十分明顯。 此方法可以說是現代凈水器的前身。
1982年,在浙江嘉善新港,發現一口四百多年前的水井,井底墊有一層厚10厘米的河蜆貝殼,河蜆殼層上豎立木質井筒。這是我國最早用來過濾、凈化井水的凈水裝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