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在膜生物反應器mbr 工藝中,影響廢水處理效果的影響因素有哪些
有哪些因素影響MBR膜處理能力?
污泥濃度(MLSS)的影響:蔡嵐嵐等對污水處理廠好氧池與膜池中MLSS的變化及同期COD和NH3-N的去除效果的研究表明,盡管進水水質波動較大,但是MBR處理系統的出水水質非常穩定,對COD和NH3-N的平均去除率分別為91.9%和98.1%。這是因為MBR反應池內維持了較高的污泥濃度,好氧池的平均MLSS為8.4g/L,膜池的平均MLSS可高達10.23g/L以上。隨著MLSS的增高,微生物量也就增加,對水質水量的變化適應能力加強,抗沖擊負荷能力變強。
COD負荷的影響:由於MBR出水水質穩定,所以其動力學參數COD污泥負荷和容積負荷隨進、出水的COD濃度變化而變化。鄭祥等對毛紡廢水處理的實驗研究表明,在系統運行初期MLSS僅為0.32g/L,污泥負荷高達3.71g/(kg·d),系統出水COD在15~45mg/L之間,對COD的平均去除率達90%左右;系統運行10d後,MLSS升至0.9g/L,COD污泥負荷降至1.40kg/(kg·d);系統進入穩定運行期,COD污泥負荷一般在0.60~1.80kg/(kg·d)之間,此時出水的COD值<25mg/L,對COD的平均去除率92%。在系統的穩定運行期,由於進水COD的波動而污泥負荷曾一度升至5.85kg/(kg·d),但出水水質和各項指標的去除率並無大的變化,表明MBR系統具有較強的抗沖擊負荷的能力。
溫度的影響:溫度對微生物及其酶的活性都有很大的影響,溫度的改變不僅影響生化反應的速度和平衡等,而且還影響微生物及其酶系統的種類,從而產生不同類型的生化反應。邵文妹對MBR運行效果的影響因素的實驗研究表明,膜生物反應器中,只要污泥濃度在3600mg/L以上,污泥濃度的高低不再是緩沖低溫對MBR處理效果的影響因素,反而高污泥濃度的反應器,當溫度由低溫恢復到25℃左右時,NH3-N和TN的去除率下降,並且NH3-N的去除率恢復也很慢。溫度對有機物的去除影響不是很大,因為城市污水處理中一個基本的基質去除機理,是活性污泥對懸浮狀態和膠體狀態的有機物的「捕集作用」,它是一個一般不受溫度影響的物理現象。低溫下的氨氮去除率為41.63%~61.86%,說明低溫對氨氮的去除有很大的影響,這是因為在低溫下,硝化細菌和亞硝化細菌的活性很低,硝化能力不強造成的。
pH的影響:在MBR工藝中,pH的降低,對COD的去除率影響不是很大,但對NH3-N的去除率影響很大。江軍對制葯、製革混合廢水的脫氮效果研究表明,在活性污泥正常生理活動的pH指范圍內(6.5~8.5),當MBR膜池的pH控制在7.0~8.5之間時,好氧硝化菌與異養硝化菌的生長受到抑制;當pH控制在6.0~7.0之間時,這兩種硝化細菌生長良好,特別是當pH控制在6.0~6.5之間時,這2種硝化細菌生長最為旺盛,氨氮的去除效果最好。
B. 污水可空轉提升泵中AAO污水處理法是什麼處理方法
AAO工藝是厭氧-缺氧-好氧組合工藝的簡稱,是由三段生物處理裝置所構成。它與單級AO工藝的不同之處在於前段設置一厭氧反應器,旨在通過厭氧過程使廢水中的部分難降解有機物得以降解去除,進而改善廢水的可生化性,並為後續的缺氧段提供適合於反硝化過程的碳源,最終達到高效去除COD、BOD、N、P的目的。
AAO系統的工藝流程是:廢水經預處理後進入厭氧反應器,使高COD物質在該段得到部分分解,然後進入缺氧段,進行反硝化過程,而後是進行氧化降解有機物和進行硝化反應的好氧段。為確保反硝化的效率,好氧段出水一部分通過迴流而進入缺氧階段,並與厭氧段的出水混合,以便充分利用廢水中的碳源。另一部分出水進入二沉池,分離活性污泥後作為出水,污泥直接迴流到厭氧段。
C. 污水處理工藝進\出水方式
1.連續式培養:連續式培養是指在連續進水、連續出水的情況下進行的活性污泥培養方式。選擇該種培養方式的條件是要有足夠的進水,即日進水量至少可以滿足一台進水泵24小時的水量,連續式培養的優點是培養時間短,微生物所需馴化時間短。其具體操作方法是根據來水量的大小確定進水泵開機台數和生物池開啟組數,格柵機、沉砂池、二沉池全開,開啟外迴流泵(若有內迴流泵,選擇不開),迴流量控制在大於100%,曝氣區溶解氧大於2mg/l,生物池流速平均不小於0.3m/s,絕對流速不小於0.2m/s,連續運行。在此過程中,每天做好各項水質指標和控制參數的測定。當sv%達到10%以上時,活性污泥培養即告成功,此時的出水BOD5、SS、COD等指標一般可達到設計要求。
2.間歇式培養:間歇式培養是按進水、曝氣、沉澱、撇除上清液等四個階段往復循環的培養方式,是在進水量小不能滿足連續運行的一種培養方式。其特點是微生物積累周期長,馴化時間長,操作工作量大。其具體操作方法是同時開啟進水泵、格柵機、沉砂池,待生物池充滿水後開始曝氣,同時停止進水,定時測量生物池,當COD、SS明顯小於進水時停止曝氣,沉澱2小時後再進水,同時撇除上清液。在此過程中的水質指標和控制參數的測定及完成的標志同連續式培養。
改良型AO工藝
污泥迴流至缺氧池之前,污泥迴流比根據運行調試控制在20-80之間
D. A2O污水處理的工藝流程是怎麼樣的
AAO工藝流程主要在厭氧、缺氧、好氧。以前的工藝運行這么多年。但存在不足。厭氧(除磷)缺氧(脫氮)好氧(硝化)。
厭氧達不到厭氧條件(溶解氧偏高)缺氧也難達到條件(溶解氧問題),要厭氧,後面缺氧差;重缺氧,厭氧條件差。
現在有一種改良型倒置式AAO工藝。先缺氧,再厭氧,最後好氧。採用兩點進水,三點迴流。十分合理的結合在一起。不但除磷、脫氮都達到了十分滿意的結果。
工作原理
生物池通過曝氣裝置、推進器(厭氧段和缺氧段)及迴流渠道的布置分成厭氧段、缺氧段、好氧段。
在該工藝流程內,BOD5、SS和以各種形式存在的氮和磷將一一被去除。A2O生物脫氮除磷系統的活性污泥中,菌群主要由硝化菌和反硝化菌、聚磷菌組成。
在好氧段,硝化細菌將入流中的氨氮及有機氮氨化成的氨氮,通過生物硝化作用,轉化成硝酸鹽;在缺氧段,反硝化細菌將內迴流帶入的硝酸鹽通過生物反硝化作用,轉化成氮氣逸入到大氣中,從而達到脫氮的目的。
在厭氧段,聚磷菌釋放磷,並吸收低級脂肪酸等易降解的有機物;而在好氧段,聚磷菌超量吸收磷,並通過剩餘污泥的排放,將磷除去。
工藝特點
(1)厭氧、缺氧、好氧三種不同的環境條件和種類微生物菌群的有機配合,能同時具有去除有機物、脫氮除磷的功能。
(2)在同時脫氧除磷去除有機物的工藝中,該工藝流程最為簡單,總的水力停留時間也少於同類其他工藝。
(3)在厭氧—缺氧—好氧交替運行下,絲狀菌不會大量繁殖,SVI一般小於100,不會發生污泥膨脹。
(4)污泥中磷含量高,一般為2.5%以上。
(4)ZWFAGS污水處理反應器擴展閱讀:
各反應器單元功
1、厭氧反應器,原污水與從沉澱池排出的含磷迴流污泥同步進入,本反應器主要功能是釋放磷,同時部分有機物進行氨化;
2、缺氧反應器,首要功能是脫氮,硝態氮是通過內循環由好氧反應器送來的,循環的混合液量較大,一般為2Q(Q為原污水流量);
3、好氧反應器——曝氣池,這一反應單元是多功能的,去除BOD,硝化和吸收磷等均在此處進行。流量為2Q的混合液從這里迴流到缺氧反應器。
4、沉澱池,功能是泥水分離,污泥一部分迴流至厭氧反應器,上清液作為處理水排放。
特點:
1、本工藝在系統上可以稱為最簡單的同步脫氮除磷工藝,總水力停留時間少於其他類工藝;
2、在厭氧(缺氧)、好氧交替運行條件下,絲狀菌不能大量增殖,不易發生污泥絲狀膨脹,SVI值一般小於100;
3、污泥含磷高,具有較高肥效;
4、運行中勿需投葯,兩個A段只用輕輕攪拌,以不增加溶解氧為度,運行費用低;
存在的問題:
1、除磷效果難再提高,污泥增長有一定限度,不易提高,特別是P/BOD值高時更甚;
2、脫氮效果也難再進一步提高,內循環量一般以2Q為限,不宜太高;
3、進入沉澱池的處理水要保持一定濃度的溶解氧,減少停留時間,防止產生厭氧狀態和污泥釋放磷的現象出現,但溶解氧濃度也不宜過高,以防循環混合液對缺氧反應器的干擾。
E. mbr膜生物反應器對廢水處理有什麼作用
MBR膜生物反應器是一種將高效膜分離技術與傳統活性污泥相結合的高效污水處理工藝。
膜生物反應器的作用就是實現固液分離,用膜組件代替二沉池,大大提高了固液分離的能力,容積負荷大幅提高,出水水質好。
優點詳見: www.china-membrane.com 或電子郵件聯系:[email protected]
F. 求污水處理廠工藝流程
污水處理廠工藝流程:
1、先進行污水一級處理:機械處理(預處理階段),處理粗格柵及細格柵、沉砂池、初沉池、氣浮池、調節池;
調節池的作用:為了保證後續處理構築物或設備的正常運行,需對污水的水量和水質進行調節。酸性污水和鹼性污水在調節池內進行混合,可達到中和的目的。短期排出的高溫污水也可用調節的辦法來平衡水溫。
(6)ZWFAGS污水處理反應器擴展閱讀:
根據城市市政規劃或環境保護部門要求,分析項目建設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本階段以確定項目為中心,一般由建設單位或其委託的設計研究單位編制項目建議書和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
通過國家計劃部門、投資銀行或企業計劃部門論證便可獲得立項,對於某些小規模項目,只編制污水處理工程方案設計,並通過投資部門的論證便可立項。
從污水中分離密度較大的無機顆粒,保護水泵和管道免受磨損,縮小污泥處理構築物容積,提高污泥有機組分的含率,提高污泥作為肥料的價值。
G. 原位污水處理是怎麼一回事情
我在大學課本里也沒有找到原位污水處理定義,按我的理解,在污水發生處進行處理,或者是在反應過程中進行處理。
多在專利中使用原位這個詞。
參考化學上的原位預處理:當預處理是在催化反應器中進行,或者是在測量催化劑物性的儀器中進行時,稱為原位預處理。使用原位預處理的目的是為了操作方便,或者是使所檢測的結果更接近實際使用條件。
纖維束水體原位處理漂浮柵http://www.patent-cn.com/2007aug/CN200940105.shtml
對生活污水和糞便污水進行原位處理的工藝方法http://search.cnpat.com.cn/Search/CNViewSearch?wd=vdkvgwkey=200510099341&jsk=search_gb
H. 泓濟環保UC污水處理工藝包主要用在哪方面污水
UC污水處理工藝來,即上流式耦合水解反源應器,主要用於厭氧預處理反應。水解酸化的目的是將原水中的非溶性有機物轉化為可溶性有機物,將其中難生物降解的有機物轉變為易生物降解的有機物,將膠態物質轉化為可溶性物質、大分子物質變為小分子物質,提高廢水的可生化性,以利於後續的好氧處理。
主要用在市政污水和工業廢水處理。一些工業園區進水的COD不是很高(500mg/L以下),但可生化性比較差、難以降解。這種情況下,需要考慮在好氧池前面增加UC水解酸化池,將難分解的大分子水解成小分子,這樣酸化性比較好,來提高後續的處理效果。在UC工藝包里,填料在這里也是傾斜布置的,兩個作用,一個是作為生物的載體,另一個是其起到斜板分離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