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制漿造紙專業中的損紙是什麼意思
損紙分為干損和濕損。干損是指在紙機幹部及以後產生的損紙,包括在紙機斷紙時幹部產生的廢紙,和軟壓後、復卷裁下的紙邊,以及卷紙拍世、復卷、包裝時產生的廢紙,和有質量問題的次品等。一般經過干損碎漿機後在經過知檔疏解磨漿回抄。
濕損是指在濕部(網部、壓榨部)產生的損紙,一般直接進入搭賀亂濕損池,經過濕損池下的碎漿機後調濃回抄。
『貳』 如何提高損紙利用率,減少浪費。 希望懂造紙的高手解答,字數有多越好,我要寫論文的,呵呵
打漿,磨漿,減少切斷,造紙過程中添加助留劑,留住細小纖維.我是專業做衛生紙,工藝流程設計安裝調試生產磨凳巧管粗培理的,瞎鍵
『叄』 紙和紙板的抄造有什麼區別
紙料通過水稀釋,先經成型網濾水,纖維相互交織,形成均勻的濕紙頁,再經壓榨脫水、烘乾成片狀纖維製品(即紙和紙板)的方法。
造紙方法分為機械法和手工法。
機械造紙法
分為打漿、配漿、調料、凈化、篩選、抄造、完成整理等幾個工序(圖1)。
打漿
用打漿設備處理纖維,使之適合於紙機抄造,並使成紙達到質量要求。打漿除對纖維疏解、揉搓、壓漬以外,主要引起細胞壁產生位移和變形,渣宴初生壁和次生壁外層的破除,潤脹,細纖維化和橫向切斷等作用。打漿後的纖維變得柔軟可塑,比表面積增加,表面游離出大量羥基。當水分蒸發時,相鄰纖維間的羥基形成氫鍵互相結合,這是紙張強度增加的主要原因。打漿使纖維之間的結合力增加,可以增加紙張的抗張強度、耐破度、耐折度、平滑度、緊度和收縮率,但撕裂度、不透明度和透氣性降低。打漿也使纖維平均長度減小,以提高紙張勻度。添加合成樹脂、改性澱粉或植物膠等干強助劑可以增加纖維結合力,提高紙張強度。打漿設備有打漿機、圓柱精漿機、錐形精漿機、圓盤磨漿機等。
圖1配漿
為改善紙的性質,增加濕紙幅強度以適應紙機車速的要求,節約長纖維原料,降低成本,往往採用兩種或兩種以上不同的紙漿配合抄紙。
調料
向紙漿中加入施膠劑、填料、染料或化學助劑,以改善紙的性能。為提高紙的抗水性,向紙漿中加入施膠劑稱為內部施膠,簡稱施膠。施膠後紙張的抗水性以施膠度表示。常用的施膠劑為松香膠,用鹼皂化松香製得,經乳化稀釋後使用。施膠量取決於要求的施膠度與施膠效率,多為0.5~2.0%(對絕干漿),並加入1.5~3倍的硫酸鋁,使松香膠定著於纖維表面。其他施膠劑有石蠟松香膠、強化松香膠與中性施膠劑等。表面施膠是在半乾的紙頁表面塗上一薄層膠料,形成光滑的覆膜,可以提高紙的表面強度、平滑度、挺度及其他物理強度、抗水性和耐摩擦性等。為提高紙的白度、不透明度、平滑度以及吸油墨性,需向紙漿中加入滑石粉、碳酸鈣、高嶺土或二氧化鈦等填料。但紙的強度略有降低,需控制填料用量。另外,生產有色紙時需添加染料染色。生產白紙時,往往添加少量染料進行調色,以便消除雜色,提高紙的白度。20世紀60年代以來,造紙工業較多地使用化學助劑,如干強助劑、濕強助劑、助留劑、助濾劑、防腐劑和消泡劑等,分別提高紙張干強度、濕強度、填料與細小纖維的留著率,改善紙料濾水性能,防止產生腐漿,以及消除泡沫。宏梁啟
凈化與篩選
為提高紙張質量、降低塵埃度,紙料在抄紙前必須經過凈化、篩選處理。凈化是利用比重不同的原理從紙料中除去砂礫等雜質,主要設備為錐形除渣器。篩選是利用形狀差異從紙料中除去漿團及纖維束,常用旋翼篩。
抄造
分紙的抄造和紙板抄造。①紙的抄造是在造紙機上進行的。造紙機是多台設備組成的聯動機,分濕部和幹部。濕部包括流漿箱、網部和壓榨部;幹部包括乾燥部、壓光機、卷紙機。造紙機類型按網部形式可分為長網造紙機、圓網造紙機和夾網造紙機三大類;按烘缸數量又可分為單缸造紙機、雙缸造紙機和多缸造紙機。長網造紙機生產效率高、產品質量好,質量要求高的紙都用長網造紙機(圖2)抄造。紙料以0.3~1.0%的濃度由流漿箱流送上網,逐步濾水、沉積,形成組織均勻的濕紙頁。網部設有案輥(或案板)、真空吸水箱、伏輥等成型脫水元件。濕紙頁脫水至干度為14~22%時,從網面剝離送壓榨部繼續脫水。壓榨部由若干組壓榨輥組成,濕紙頁由壓榨毛毯承托,受壓榨輥的擠壓作用脫水至干度為30~40%或更高。在乾燥部,濕紙頁的兩面輪流與用蒸汽加熱的烘缸接觸,並被干毯壓緊貼於烘缸表面乾燥至干度為92~95%。乾燥的紙頁經壓光,提高平滑度、光澤度、緊度與厚度均一性,最後捲成紙卷。紙頁成型時,由於紙料上網流速與網速不一致,纖維沿紙機縱橫向排蔽如列程度有差異紙頁乾燥時,縱向受牽引力,收縮受到限制,而橫向收縮程度較大,使紙頁縱橫向物理性能產生差別。又因網部脫水系單面脫水,造成紙頁兩面組成與性質的差別(兩面差)。造紙機網部排出大量白水,其中含有較多的細小纖維與填料等,可回用於稀釋紙料,餘下的予以回收,以減少流失和污染。抄紙過程中產生的干濕損紙應予回抄。圓網造紙機結構簡單,中國小型造紙廠廣泛採用,生產質量要求不高的紙。圓網造紙機可分為單網單缸紙機和雙網雙缸紙機(圖3)。進入網槽的紙料受圓網內外水位差的作用,在回轉的網面上逐漸過濾、沉積為連續的濕紙頁,至伏輥處被毛毯揭離網面,附著於毛毯的下表面運行,至第二個圓網的伏輥處,兩層濕紙頁粘疊,由毛毯託附通過壓榨輥脫水,並轉移至上毛毯,經烘缸乾燥後捲成紙卷。②紙板抄造。採用多層抄造,所用紙漿隨紙板種類與使用要求而異,大多採用高得率漿。紙板的多層抄造分為間歇與連續兩種方式。厚度1毫米以下,定量不超過800克/平方米的紙板,大多在連續式紙板機上抄造,由若干個圓網、長網、短網或夾網成型器分別抄造出若干單層濕紙頁,並在一定條件下結合成為濕紙板,經預壓榨初步脫水後,進入與造紙機類似的主壓榨和多烘缸進一步脫水、乾燥。厚度1毫米以上的紙板多採用與纖維板生產相似的間歇生產方式,即濕紙頁在濕抄機的圓網或長網成型以後,纏繞在成型輥上至規定厚度割下,經液壓機加壓脫水後,進洞道式乾燥室乾燥。
圖2
圖3完成整理
包括超級壓光、復卷、切紙、選紙、數紙和打包等過程。根據需要,紙卷或分切成一定規格的平版紙,或復捲成一定規格的捲筒紙,包裝入庫。平滑度要求高的紙在分切或復卷前需經超級壓光處理。
根據使用要求,某些紙或紙板還需進行各種方式加工,如塗料覆蓋、浸漬吸收、變性加工、貼合加工以及機械成型等,加工後的製品稱為加工紙或加工紙板。
除濕法造紙外,尚有干法造紙。它與濕法造紙的不同之處,是在纖維制備與紙幅成型中以空氣代替水作為載體,並需向紙幅施加膠粘劑,使纖維粘結產生強度。干法造紙多限於抄制特殊紙種。
手工造紙法
中國的手工造紙法以稻草、麥草、竹子、檀皮、桑皮等為原料。經過選料、浸泡、發酵、蒸煮、洗漿、堆曬、碾漿、抄簾、壓榨、焙乾等一系列操作工序。抄簾工序是漿料在紙槽中用水稀釋後利用竹簾撈紙。宣紙等傳統手工紙,是中國特有的名貴書畫文化用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