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污水處理廠高程布置時,局部水頭損失能按照沿程水頭損失的50%計算嗎
局部水頭損失不能按照郾城水頭損失的%計算的。
污水廠的高程
污水處理廠污水處理高程布置的主要任務是: 確定各構築物和泵房的標高確 定處理構築物之間連接管(渠)的尺寸及其標高,通過計算確定各部位的水位標 高,從而能夠使污水沿處理流程在處理構築物之間通暢的流動,保證污水處理廠的正常運行。
污水廠的高程布置 為了降低運行費用和便於管理, 污水在處理構築物之間的流動按重力流考慮 為宜(污泥流動不在此例) 。為此,必須精確地計算污水流動中的水頭損失。 水頭損失包括[2]: (1)污水經各處理構築物的內部水頭損失; (2)污水經連接前後兩構築物管渠的水頭損失,包括沿程水頭損失和局部 水頭損失; (3)局部水頭損失按沿程水頭損失的 0.3 倍計。 6.2.3 高程計算 沿程水頭損失按: h = iL 計算,i 為管渠的坡度; 局部水頭損失按: h = ξ v2/ 2g 計算,ξ 為局部水頭損失系數。
污水處理廠高程布置應考慮事項
(1)選擇一條最長、水頭損失最大的流程進行水力計算,並應適當留有餘 地,以保證任何情況下,處理系統都能夠運行正常;
(2) 計算水頭損失時一般以近期最大的流程作為構築物和管渠的設計流量; 計算涉及遠期流量的管渠和設備時,應以遠期最大流量為設計流量,並酌加擴建 時的備用水頭; (3)在做高程布置時應注意污水流程與污泥流程的配合,盡量減少需抽升 的污泥量。
㈡ 污水處理提升泵站進水管管低標高怎麼算
1、確定相抄對標高0.00(一般以地襲面為0.00)
2、進水管底標高是整個工藝高程的關鍵,如果你設計的流程重力流,只有一次提升,那麼根據你最後出水標高,依次遞推算出你的進水管標高。例如:工藝是調節池+初沉池+生化池+沉澱池+消毒池,那麼消毒池出水排入河流至少需要高於當地河流高度,假設地面標高0.00,附近排水河流河面標高-1.00,那麼你的消毒池出水至少要大於-1.00,這樣你結合消毒池水頭損失算出沉澱池出水標高、算出生化池出水標高、算出初沉池出水標高、算出初沉池進水標高,如果你的提升泵是從調節池到初沉池,那麼你的提升泵站進水管管底標高不能低於初沉池進水標高。(注意水頭損失和流速、揚程、高程相關)。
按照以上最終得出了你的提升泵站進水管底標高。
㈢ 如何進行污水處理廠的高程計算及平面、高程布置
污水處理廠
平面布置及高程布置
一、污水處理廠的平面布置
污水處理廠的平面布置應包括:
處理構築物的布置污水處理廠的主體是各種處理構築物。作平面布置時,要根據各構築物(及其附屬輔助建築物,如泵房、鼓風機房等)的功能要求和流程的水力要求,結合廠址地形、地質條件,確定它們在平面圖上的位置。在這一工作中,應使:聯系各構築物的管、渠簡單而便捷,避免遷回曲折,運行時工人的巡迴路線簡短和方便;在作高程布置時土方量能基本平衡;並使構築物避開劣質土壤。布置應盡量緊湊,縮短管線,以節約用地,但也必須有一定間距,這一間距主要考慮管、渠敷設的要求,施工時地基的相互影響,以及遠期發展的可能性。構築物之間如需布置管道時,其間距一般可取5-8m,某些有特殊要求的構築物(如消化池、消化氣罐等)的間距則按有關規定確定。
廠內管線的布置污水處理廠中有各種管線,最主要的是聯系各處理構築物的污水、污泥管、渠。管、渠的布置應使各處理構築物或各處理單元能獨立運行,當某一處理構築物或某處理單元因故停止運行時,也不致影響其他構築物的正常運行,若構築物分期施工,則管、渠在布置上也應滿足分期施工的要求;必須敷設接連人廠污水管和出流尾渠的超越管,在不得已情況下可通過此超越管將污水直接排人水體,但有毒廢水不得任意排放。廠內尚有給水管、輸電線、空氣管、消化氣管和蒸氣管等。所有管線的安排,既要有一定的施工位置,又要緊湊,並應盡可能平行布置和不穿越空地,以節約用地。這些管線都要易於檢查和維修。
污水處理廠內應有完善的雨水管道系統,以免積水而影響處理廠的運行。
輔助建築物的布置輔助建築物包括泵房、鼓風機房、辦公室、集中控制室、化驗室、變電所、機修、倉庫、食堂等。它們是污水處理廠設計不可缺少的組成部分。其建築面積大小應按具體情況與條件而定。有可能時,可設立試驗車間,以不斷研究與改進污水處理方法。輔助建築物的位置應根據方便、安全等原則確定。如鼓風機房應設於曝氣池附近以節省管道與動力;變電所宜設於耗電量大的構築物附近等。化驗室應遠離機器間和污泥干化場,以保證良好的工作條件。辦公室、化驗室等均應與處理構築物保持適當距離,並應位於處理構築物的夏季主風向的上風向處。操作工人的值班室應盡量布置在使工人能夠便於觀察各處理構築物運行情況的位置。
此外,處理廠內的道路應合理布置以方便運輸;並應大力植樹綠化以改善衛生條件。
應當指出:在工藝設計計算時,就應考慮它和平面布置的關系,而在進行平面布置時,也可根據情況調整構築物的數目,修改工藝設計。
總平面布置圖可根據污水廠的規模採用1∶200~1∶1000比例尺的地形圖繪制,常用的比例尺為l:500。
圖1為某甲市污水處理廠總平面布置圖、主要處理構築物有:機械除污物格柵井、曝氣沉砂池、初次沉澱池與二次沉澱池(均設斜板)、鼓風式深水中層曝氣池、消化池等及若干輔助建築物。
該廠平面布置特點為:流線清楚,布置緊湊。鼓風機房和迴流污泥泵房位於暖氣池和二次沉澱池一側,節約了管道與動力費用,便於操作管理。污泥消化系統構築物靠近四氯化碳製造廠(即在處理廠西側),使消化氣、蒸氣輸送管較短。節約了基建投資。辦公室。生活住房與處理構築物、鼓風機房、泵房、消化池等保持一定距離,衛生條件與工作條件均較好。在管線布置上,盡量一管多用,如超越管、處理水出廠管都借道雨水管泄入附近水體,而剩餘污泥、污泥水、各構築物放空管等,又都與廠內污水管合並流人泵房集水井。但因受用地限制(廠東西兩惻均為河浜),遠期發展餘地尚感不足。
圖2為乙市污水廠的平面布置圖,泵站設於廠外。主要構築物有:格柵、曝氣沉砂池、初次沉澱池、曝氣池、二次沉澱池及迴流污泥泵房等一些輔助建築物。濕污泥池設於廠外便於農民運輸之處。
該廠平面布置的特點是:布置整齊、緊湊。兩期工程各自成系統,對設計與運行相互干擾較少。辦公室等建築物均位於常年主風向的上風向,且與處理構築物有一定距離,衛生、工作條件較好。在污水流人初次沉澱池、曝氣池與二次沉澱池時,先後經三次計量,為分析構築物的運行情況創造了條件。利用構築物本身的管渠設立超越管線,既節省了管道,運行又較靈活。
第二期工程預留地設在一期工程與廠前區之間,若二期工程改用別的工藝流程或另選池型時,在平面布置上將受一定限制。泵站與濕污泥池均設於廠外,管理不甚方便。此外,三次計量增加了水頭損失。
二、污水處理廠的高程布置
污水處理廠高程布置的任務是:確定各處理構築物和泵房等的標高,選定各連接管渠的尺寸並決定其標高。計算決定各部分的水面標高,以使污水能按處理流程在處理構築物之間通暢地流動,保證污水處理廠的正常運行。
污水處理廠的水流常依靠重力流動,以減少運行費用。為此,必須精確計算其水頭損失(初步設計或擴初設計時,精度要求可較低)。水頭損失包括:
(1)水流流過各處理構築物的水頭損失,包括從進池到出池的所有水頭損失在內;在作初步設計時可按表1估算。
表1 處理構築物的水頭水損失
構築物名稱 水頭損失(cm) 構築物名稱 水頭損失(cm)
格柵 10~25 生物濾池(工作高度為2m時):
沉砂池 10~25
沉澱池: 平流
豎流
輻流 20~40 1)裝有旋轉式布水器 270~280
40~50 2)裝有固定噴灑布水器 450~475
50~60 混合池或接觸池 10~30
雙層沉澱池 10~20 污泥干化場 200~350
曝氣池:污水潛流入池 25~50
污水跌水入池 50~150
(2)水流流過連接前後兩構築物的管道(包括配水設備)的水頭損失,包括沿程與局部水頭損失。
(3)水流流過量水設備的水頭損失。
水力計算時,應選擇一條距離最長、水頭損失最大的流程進行計算,並應適當留有餘地;以使實際運行時能有一定的靈活性。
計算水頭損失時,一般應以近期最大流量(或泵的最大出水量)作為構築物和管渠的設計流量,計算涉及遠期流量的管渠和設備時,應以遠期最大流量為設計流量,並酌加擴建時的備用水頭。
設置終點泵站的污水處理廠,水力計算常以接受處理後污水水體的最高水位作為起點,逆污水處理流程向上倒推計算,以使處理後污水在洪水季節也能自流排出,而水泵需要的揚程則較小,運行費用也較低。但同時應考慮到構築物的挖土深度不宜過大,以免土建投資過大和增加施工上的困難。還應考慮到因維修等原因需將池水放空而在高程上提出的要求。
在作高程布置時還應注意污水流程與污泥流程的配合,盡量減少需抽升的污泥量。污泥干化場、污泥濃縮池(濕污泥池),消化池等構築物高程的決定,應注意它們的污泥水能自動排人污水人流干管或其他構築物的可能性。
在繪制總平面圖的同時,應繪制污水與污泥的縱斷面圖或工藝流程圖。繪制縱斷面圖時採用的比例尺:橫向與總平面圖同,縱向為1∶50-1∶100。
現以圖2所示的乙市污水處理廠為例說明高程計算過程。該廠初次沉澱池和二次沉澱池均為方形,周邊均勻出水,曝氣池為四座方形池,表面機械曝氣器充氧,完全混合型,也可按推流式吸附再生法運行。污水在入初沉池、曝氣池和二沉池之前;分別設立了薄壁計量堰(、為矩形堰,堰寬0.7m,為梯形堰,底寬0.5m)。該廠設計流量如下:
近期 =174L/s 遠期 =348L/s
=300L/s =600L/s
迴流污泥量以污水量的100%計算。
各構築物間連接管渠的水力計算見表2。
處理後的污水排人農田灌溉渠道以供農田灌溉,農田不需水時排人某江。由於某江水位遠低於渠道水位,故構築物高程受灌溉渠水位控制,計算時,以灌溉渠水位作為起點,逆流程向上推算各水面標高。考慮到二次沉澱池挖土太深時不利於施工,故排水總管的管底標高與灌溉渠中的設計水位平接(跌水0.8m)。
污水處理廠的設計地面高程為50.00m。
高程計算中,溝管的沿程水頭損失按表2所定的坡度計算,局部水頭損失按流速水頭的倍數計算。堰上水頭按有關堰流公式計算,沉澱池、曝氣池集水槽系底,且為均勻集水,自由跌水出流,故按下列公式計算:
B= (1)
=1.25B (2)
式中Q--集水槽設計流量,為確保安全,常對設計流量再乘以1.2~1.5的安全系數();
B--集水槽寬(m);
h0--集水槽起端水深(m)。
高程計算:
高程(m)
灌溉渠道(點8)水位 49.25
排水總管(點7)水位
跌水0.8m 50.05
窨井6後水位
沿程損失=0.001×390 50.44
窨井6前水位
管頂平接,兩端水位差0.05m 50.49
二次沉澱池出水井水位
沿程損失=0.0035×100=0.35m 50.84
二次沉澱池出水總渠起端水位
沿程損失=0.35-0.25=0.10m 50.94
二次沉澱池中水位
集水槽起端水深 =0.38m
自由跌落=0.10m
堰上水頭(計算或查表)=0.02m
合計 0.50m 51.44
堰F3後水位
沿程損失=0.002810=0.03m
局部損失==0.28m
合計 0.31m 51.75
堰F3前水位
堰上水頭=0.26m
自由跌落=0.15m
合計 0.41m 52.16
曝氣池出水總渠起端水位
沿程損失=0.64-0.42=0.22m 52.38
曝氣池中水位
集水槽中水位=0.26m 52.64
堰F2前水位
堰上水頭=0.38m
自由跌落=0.20m
合計 0.58m 53.22
點3水位
沿程損失=0.62-0.54=0.08m
局部損失=5.85×=0.14m
合計 0.22m 53.44
初次沉澱池出水井(點2)水位
沿程損失=0.0024×27=0.07m
局部損失=2.46×=0.15m
合計 0.22m 53.66
初次沉澱池中水位
出水總渠沿程損失=0.35-0.25=0.10m
集水槽起端水深 =0.44m
自由跌落 =0.10m
堰上水頭=0.03m
合計 0.67m 54.33
堰F1後水位
沿程損失=0.0028×11=0.04m
局部損失==0.28m
合計 0.32m 54.65
堰F1前水位
堰上水頭=0.30m
自由跌落=0.15m
合計 0.45m 55.10
沉砂池起端水位
沿程損失=0.48-0.46=0.02m
沉砂池出口局部損失=0.05m
沉砂池中水頭損失=0.20m
合計 0.27m 55.37
格柵前(A點)水位
過柵水頭損失0.15m 55.52m
總水頭損失 6.27m
上述計算中,沉澱池集水槽中的水頭損失由堰上水頭、自由跌落和槽起端水深三部分組成,見圖3。計算結果表明:終點泵站應將污水提升至標高55.52m處才能滿足流程的水力要求。根據計算結果繪制了流程圖,見圖4。
圖3 集水槽水頭損失計算示意
-堰上水頭;-自由跌落;-集水槽起端水深;-總渠起端水深
圖4 污水處理流程
污泥流程的高程計算以圖1所示的甲市污水處理廠為例。該廠污泥處理流程為:
二次沉澱池--污水泵站--初次沉澱池--污泥投配(預熱)池--污泥泵站--消化池--貯泥池--運泥船外運
高程計算順序與污水流程同,即從控制性標高點開始計算。
甲市處理廠設計地面標高為4.2m,初次沉澱池水面標高為6.7m。二次沉澱池剩餘活性污泥系利用廠內下水道排至污水泵站,計算從略。從初次沉澱池排出污泥的含水率為97%,污泥消化後經靜澄、撤去上清液,其含水率為96%。初次沉澱池至污泥投配池的管道用鑄鐵管,長150m,管徑300mm。設管內流速為15m/s,按式(3)
式中—輸泥管道沿程壓力損失(m)
L—輸泥管道長度(m)
D—輸泥管管徑(m)
v—污泥流速(m/s)
—海森-威廉(Haren-Williams)系數,其值決定於污泥濃度,見下表:
污泥濃度(%) 值
0.0 100
2.0 81
4.0 61
6.0 45
8.5 32
10.1 25
可求得其水頭損失為:
m
自由水頭1.5m,則管道中心標高為:
6.7-(1.20+1.50)=4.0m
流入污泥投配池的管底標高為:
4.0-0.15=3.85m
圖5 投配池及標高
污泥投配池的標高可據此確定,投配池及標高見圖5。
消化池至貯泥池的各點標高受河水位的影響(即受河中運泥船高程的影響),故以此向上推算。設要求貯泥池排泥管管中心標高至少應為3.0m才能向運泥船排盡池中污泥,貯泥池有效深2.0m。已知消化池至貯泥池的鑄鐵管管徑為200mm,管長70m,並設管內流速為1.5m/s,則根據式(1)可求得水頭損失為1.20m,自由水頭設為1.5m。又,消化池採用間歇式排泥運行方式,根據排泥量計算,一次排泥後池內泥面下降0.5m。則排泥結束時消化池內泥面標高至少應為:
3.0+2.0+0.1+1.2+1.5=7.8m
開始排泥時的泥面標高:
7.8+0.5=8.3m
式中0.1為管道半徑,即貯泥池中泥面與入流管管底平。
應當注意的是:當採用在消化池內撇去上清液的運行方式時,此標高是撇去上清液後的泥面標高,而不是消化池正常運行時的池內泥面標高。
當需排除消化池中下面的污泥時,需用排泥泵排除。
據此繪制的污泥高程圖見圖8-5。
㈣ 做畢業設計,污水處理的,水頭損失和高程怎麼算啊
水頭損失有三類:
一種是管路中的滿管流,你可以查范寧公式,計算水的粘度專,雷諾系屬數,還有管件數量,管線長度等,代入公式即可。
一種是水渠的非滿流,可以查謝才公式,計算坡度,水力半徑等。
另一種是濾料床的阻力計算,應按達西滲流公式。
這些資料,找個水力學的書上,都有。實在不行,我發你個管道的水力計算軟體,自己編的。
㈤ 污水提升泵的流量揚程如何計算
目錄
一.、區別
二、污水提升設備主要部件
三、選型要點
四、如何選擇匹配節能的污水提升器
一、 區別
現代住宅里,地下室的應用越來越普遍,而地下室排水管路又低於市政管網,所以大家通過地下室污水提升器來解決污水提升排放問題。下面我們給大家簡單總結了一下污水提升器與污水提升泵的區別:
從廣義來講 :污水提升器和污水提升泵是一種產品,只是叫法不同,沒有區別。對污水提升器和污水提升泵並未做明顯的區分。
從狹義來講 : 污水提升器/污水提升設備, 是全自動、一體化的成套污水提升設備。主要由ABS材質箱體,污水提升泵,高硬度合金刀頭攪碎裝置以及各種管路閥門組成的成套設備等。在使用時可以直接與地下室排水管相連接,該設備內的高硬度合金刀頭攪碎裝置可以攪碎大便等雜物,解決了易堵塞、易纏繞的弊端。 所以從狹義上講污水提升泵是污水提升器的一部分 。
二、 污水提升設備主要部件
1、集水箱
依據用戶生活污水排量的大小設定設備的外形尺寸與有效容積,也可根據現場情況客戶的須求做出相應的調整。本專用設備的流量范圍在(10~100m3/h)可供客戶選擇。
2、清陶池
當污水與廚余雜物進入集水箱時,清陶池將充分的過濾出直徑大於5mm的雜物留存在淸掏池內,確保了其它系統的正常運行。
3、氣浮裝置
全自動隔油式污水排放設備內設有氣浮裝置。氣浮發出的微小氣泡可幫助油脂迅速上浮。
4、提升泵
當提升泵為集水箱內置式或外置式設置時,採用的污水泵型號也有所不同。
5、止回閥及管路
管路及止回閥均採用UPVC化工級系列專用材質,止回閥為旋啟式止回閥。
三、選型要點
1、密閉性
確保設備不會漏氣是很重要的,否則惡臭氣體泄漏到室內空間;另外,停電或者設備故障,很可能發生水滿了而沒有排放,那裡面的臟水也會泄漏出來。
2、粉碎功能
普通的切割刀盤,只是會破碎大塊的糞便,如果有毛巾、絲襪、紙尿褲、女性用品、抹布等,那就需要高強度的研磨級別的水泵,把雜質粉碎到毫米級別(2~3mm以下)再排放,才是最保險的,特別是使用中多而雜的地方,比如:會所、商場、車站、醫院,更應該使用具有強勁切割粉碎功能的污水提升器。水泵進口處的切割刀盤的硬度和切割效果,決定了粉碎功能的優劣。當然也有例外情況:如果私人別墅,使用很謹慎的情況下,不丟件大件的雜質,選用配備大通道污水泵的的污水提升器也可,但水泵葉輪流道的過污能力必須不小於:可通過固體顆粒5CM。
3、抗變形性能
容器長期裝污水,如果是方形的箱體,難免會往側面凸起,必須確保:蓋子的開口處夠穩定,不會變形;如果有圓形的,盡量選擇圓形筒體。
4、抗浮性能
大部分情況,污水提升器是安裝在集水坑裡的,難免會有地面或地下滲透水進入坑裡,由於提升器內部水位很低,會被外部的積水浮起來,從而造成設備連接管路會斷裂或脫離,解決辦法有兩種:其一、集水坑加裝一台水泵排積水;其二、設備能固定在坑底,或者直接用砂石把箱體下半部掩埋固定。
5、安裝的簡易性
1、最便捷的設備自帶進、出水管和排氣管,只要用卡捁或膠水接上即可;2、其次是箱體帶有法蘭連接的設備;3、另外,在箱體上開孔的,容易因震動而錯位,從而漏水跑氣。
6、整套設備的防水性能
如果是安裝在基坑內,千萬不要選擇控制面板在箱體上的產品,否則基坑泡水的話,設備就壞了。
7、維修的便捷性
蓋子的緊密,管路的易裝,易拆,浮球及水泵從設備拆出的便捷等等方面,盡量在不接觸污水的情況下就能吧設備提出來,且不把污水帶到箱體外。
四、如何選擇匹配節能的污水提升器:
1、流量
統計排污點的分鍾排水量,如:座便器、洗手盆、淋雨頭、小便斗等排污點的數量,根據潔具排水當量計算:每分鍾的最大排水量Q0,只要污水提升器配備的水泵每分鍾排水量Qb Q0,就足夠了,否則會引起水泵頻繁啟動。
特別說明一點:給排水規范中,生活排水管設計秒流量公式:
Q = 0.12a N+ Qmax,
在這里並不適用,因為這個公式計算出來的排水量是 偏大很多 的,且沒有考慮污水提升器的緩存功能;比如一個衛生間配備配備1個小便斗+1個座便器+1個洗手盆,Qmax=2L/s,那麼,水泵流量如果選擇到2L/s以上的話,就顯得非常浪費了。
個人認為污水提升器的分鍾排水量,採用以下方法計算更為准確適用:一次性沖水的潔具部分,均採用單次排水量來考慮,然後根據排水時間來平均計算排水分鍾流量;持續性排水的潔具部分,
採用公式 Q = 0.12a N+ Qmax。
例如:一個會所有6個座便器,12個淋浴噴頭,4個洗手盆,3個小便斗。
座便器與小便斗,一分鍾之內最多沖一次,每分鍾排水量約為:
4.8L/次*6+2L/s*3=34.8L
洗手盆+淋浴分鍾排水量約為:
0.12*2.2 (12*0.45+4*1)+0.33L/s 1.137L/s=68.22L
則總的分鍾排水量=103L/min=6.18 m3/h,
所以污水提升器水泵流量Q=6.18 m3/h即可。
2、揚程
即水泵的揚程,別墅地下一層落差一般在3~4米,選擇5~7米的揚程足夠了。地下二層,住宅的一般落差在6米,選擇10米左右的揚程;商場的一般在8~10米,且排污管路比較長,選型時候,單獨計算排水管損和高程差,作為實際需要揚程
㈥ 家用污水提升泵作用
1、 採用獨特的單片或雙片葉輪結構,大大提高了污物通過能力內,能有效的通容過泵口徑5倍纖維物質與直徑為泵口徑約50%的固體顆粒。
2、機械密封採用新型硬質耐腐的鈦化鎢材料,可使泵安全連續運行8000小時以上。
3、 整體結構緊湊、體積小、噪音小、節能效果顯著,檢修方便、無需建泵房,潛入水中即可工作,大大減少工程造價。
4、 該泵密封油室內設置有高精度抗干擾漏水檢測感測器,定子繞組內預埋了熱敏元件,對水泵電機自動保護。
5、 可根據用戶需要配備全自動控制櫃,對泵的漏水、漏電、過載及超溫等進行自動保護,提高了產品的安全性與可靠性。
6、浮球開關可根據所需液位變化,自動控制泵的起動與停止,不需專人看管,使用極為方便。
7、 可根據用戶需要配備雙導軌自動耦合安裝系統,它給安裝、維修帶來更大方便,人可不必為此而進入污水坑。
8、 能夠在全揚程內使用,而保證電機不會過載。
9、 有兩種不同的安裝方式,固定式自動耦合安裝系統,移動自由安裝。
㈦ 污水泵站是干什麼用的 一般用在什麼地方
我之前待的污水廠泵站,收集周邊村居廢水,然後提升到鎮上的下水道管網流進污水廠
㈧ 污水提升泵技術參數
1 污水提升泵技術參數是評估泵類產品的依據。
2 污水提升泵是一種集泵、電機、殼回體、控制系答統於一體的泵類產品,它可以用於家庭、別墅、中小型商業場所的污水提升,可以在地上或者液下工作。
3 參數,也叫參變數,是一個變數。 我們在研究當前問題的時候,關心某幾個變數的變化以及它們之間的相互關系,其中有一個或一些叫自變數,另一個或另一些叫因變數。如果我們引入一個或一些另外的變數來描述自變數與因變數的變化,引入的變數本來並不是當前問題必須研究的變數,我們把這樣的變數叫做參變數或參數。
㈨ 污水提升泵的主要用途
1、一般在市政方面,對於低勢地帶,例如地道橋等易於發生內澇的場景中,用污水提升回器可以減少環境答破幻,避免經濟損失,減少不必要的損失。
2、保證雨水的排放也是污水提升泵的重要功能和作用,利用勢能和壓能,將流入泵站的雨水提升水位,然後加壓輸送,保證雨水及時排放,不對管道造成淤泥堵塞。
3、有效排污能力的潛污泵,能夠螺旋式有效攪勻,去除淤泥、顆粒等雜質,保證管道通暢、無臭氣。值得注意的是,不同類型的污水提升泵,作用上會有所差異。一類是設置於污水管道系統中,用以抽升城市污水的泵站,作用是提升污水的高程;另一類是設置於污水處理廠內用來提升污水的泵站,作用是為後續的工藝提供水流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