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小區為什麼要加中水處理站
規定就是淡水資源缺乏。。。要提高水的利用率。。。節約用水。福及子孫。。。
丫的。。干凈水讓你糟敗完了。。。子孫以後還活不活了。。。
B. 大於多少平米的住宅小區需設中水處理站
你好!根據《建築中水設計規范》GB50366-2002中推薦大於2萬平方米或者回收水量大於100立方米/天的住宅小區配套建設中應設中水處理。
C. 中水處理設施是否應算作水污染治理設施有哪些法律依據
當然是水污染治抄理設施。如江蘇省《江蘇省太湖水污染治理工作方案》規定:「積極推進污水處理廠尾水生態處理和中水回用,加強污泥規范化和無害化處置。2010年,城鎮污水處理廠中水回用率達到10%以上,污泥規范化處理率達到100%。」。
不過國家沒有明文規定哪些設施屬於水污染治理設施,你可以去當地環保部門咨詢,尋求支持。我相信是可以得到支持的,也會給你適當的依據。而且當地環保部門的說法最有效,所謂「縣官不如現管」么。
D. 中水系統的工藝流程
中水處理流程應根據中水原水的水質、水量及回用對水質的要求進行選擇。進行方案比較時還應考慮場地狀況、環境要求、投資條件、缺水背景、管理水平等因素,經過綜合經濟 技術比較確定。
由於中水處理范圍多為小區和單獨建築物分散設置類型,在流程選擇上不宜過於復雜,宜按下列要求進行:
(1)盡量選用定型成套的綜合處理設備。這樣可以做到簡化設計,布置緊湊、節省佔地、使用可靠、減少投資。
(2)對於中小型規模的中水處理站,不可能配置較多的運行操作人員。為了便於管理和維護,在處理工藝的選擇上,宜採用既可靠又簡便的流程,以減少運行人員。
(3)中水處理設施一般設在人員較為集中的生活區(如居住小區、建築物內部),在設置地點的選擇上要考慮臭味、雜訊等對周圍環境的影響。故一般中水處理站多設在地下室、自成獨立的建築物或採用地埋式處理設備。
(4)中水處理工程的投資效益是普遍關注的問題。使用不夠廣泛的主要原因除了節水意識較差以外,主要是初期投資和處理成本較高。因此,原水水源選擇,可以根據回用要求,盡量選擇優質雜排水或雜排水,以便簡化流程減少一次投資,降低處理成本。另外還要考慮處理後的回用水能夠充分利用以避免無效投資。
E. 什麼是中水站
中水站是一來個可以把廢水回源收再利用的一套設施,中水站採用了生物處理工藝。
基本流程為:
污水由污水控制口進入調節池中,經提升泵提升至厭氧池進行反應,依次進入缺氧池→兩級氧化池→二次沉澱池→中間水池。
再經過濾增壓泵加壓至過濾罐中,經石英砂(二氧化硅)和活性炭吸附,再經消毒之後進入中水池,這樣就得到了中水。
(5)中水處理站能不建嗎擴展閱讀:
中水的作用:
中水是生活污水經過適當的處理後,達到一定的水質指標,可以進行有益使用的水。中水的利用相對於雨水和海水,具有水量大、水質穩定、受季節和氣候影響小,處理成本低等多種優點。
中水可以廣泛應用於地下水回灌用水,工業用水,農、林、牧業用水,城市非飲用水,景觀環境用水等低質用水,是解決城市水資源短缺的重要途徑。
F. 你好,請問新建的生活小區是不是必須配套建設污水處理站,小區污水一定要經過處理才能排入城市管網嗎
這個沒有國家法律規定,只是有一些地方性的政策,規定具有一定規模的小區要有中水回用設施,前幾年出台的這個政策了,不過現在都是自願的,可有可無。一般小區污水若是拍到污水管網的話就是污水排入城市下水道標准了,這個標准只要是生活污水都能達到。
G. 住宅小區必須設置中水系統嗎
不一定。
以長春市為例,長春市要求建築面積2萬平方米以上的賓館、飯店和規劃建築面積5萬平方米以上的住宅小區同期配套中水設施,並計劃在洗浴業建立中水系統,強制要求洗車業使用中水,以解決水資源危機。
中水系統:
中水系統,是指將各類建築或建築小區使用後的排水,經處理達到中水水質要求後,而回用於廁所便器沖洗、綠化、洗車、清掃等各用水點的一整套工程設施。
中水:
中水是由上水(給水)和下水(排水)派生出來的,是指各種排水經過物理、化學或生物處理,達到規定的水質標准,可在生活、市政、環境等范圍內雜用的非飲用水,如用來沖洗便器、沖洗汽車、綠化和澆灑道路等。因其標准低於生活飲用水水質標准,所以稱為中水。
組成與型式:
建築中水系統由中水原水收集系統、處理系統和中水供水系統三部分組成。
中水原水收集系統是指收集、輸送中水原水到中水處理設施的管道系統和一些附屬構築物。根據中水原水的水質,中水原水集水系統有合流集水系統和分流集水系統兩類。
中水系統不僅緩解水資源危機,而且經濟可行。按照系統的規模可分為建築中水系統和區域性循環中水系統。應用較多的是建築中水系統,其規模小,投資大,運行費用高,管理分散,不能有效地解決城市缺水問題。因此,需要擴大中水系統的規模,進行統一的規劃和管理。
再生水是城市的第二水源。城市污水再生利用是提高水資源綜合利用率,減輕水體污染的有效途徑之一。再生水合理回用既能減少水環境污染,又可以緩解水資源緊缺的矛盾,是貫徹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措施。污水的再生利用和資源化具有可觀的社會效益,環境效益和經濟效益,已經成為世界各國解決水問題的必選。
H. 新建的生活小區是不是必須配套建設污水處理站
現在基本上小區來都會要求自建污水處自理站的,居民生活污水集中手機然後采經過污水處理設備處理,最後再排放到市政管道。小區生活污水主要來源是:廚房用水、洗滌污水、廁所污水等等。污水含有的污染物比較單一,需要處理的主要是污水中有機物。一般採用A2O工藝就可以。如果你需要這方面的設備可以具體去咨詢相關公司。
I. 中水設計方案
一、工程概況和用水水源
某小區規劃近期新建5幢28層住宅,827戶,居住總人口數3105人 ,總建築面積約12萬平方米。使用市政自來水作為水源。符合《關於加強中水設施建設管 理的通告》中規定的第一條第
(三)項要求,必須建設中水設施。本著「中水設施必須與主體 工程同時設計,同時施工,同時使用」的規定,設計了中水設施。
二、設計中考慮的主要問題
(1)新建住宅一律安裝6L水坐便器,配兩檔式節水配件,配水 龍頭採用節水型。
(2)分流排水、分質供水。
分流排水:將糞便污水及廚房用水單獨排出,進化糞池後 排入市政污水系統。將洗浴用水、洗衣用水單獨排出,收集後作為中水水源。分質供水:住宅內設中水供水系統,用於住宅內沖洗便器 。
(3)集中建設中水處理站。
三、用水量計算
(1)居民生活最高日用水標准取160L/每人每日,總人口數310 5。
用水量=3105×160=496800L/日,取500m3/日
(2)綠化用水量取4L/m2/日,綠地面積4700m2
用水量=4×4700=18800L/日,取19m3/日
(3)洗汽車用水量取10L/每次每量,每日洗100輛
用水量=10×100=1000L/日=1m3/日
總用水量=500+19+1=520m3/日
(4)依據《建築中水設計規范》進行如下計算:
住宅內最高日總用水量=500m3。
廁所用水32%=500×32%=160m3/日
廚房用水23%=500×23%=115m3/日
可回收水量=500-160-115=225m3/日
中水站小時處理水量=225/24,約取10m3/小時
中水站調節水池=225×40%=90m3
中水站貯水池=225×30%,約取80m3
設施自耗水量=225×15=34m3
(5)水量平衡
經處理後的水用於沖洗汽車、綠化、住宅內沖洗便器。
可收集處理水量225m3
沖洗便器用水量160+沖洗汽車/噸、綠化用水量
19+自耗水量34=214m3
基本平衡略有富裕。
四、中水處理工藝流程
原水——格柵——預曝氣調節池——提升泵——毛發過濾 器——生化沉澱過濾一體化設備
——投葯消毒反應池——中水池——供水泵組
污泥處置:污泥經消化池(標准化糞池)消化後,作農用。
進水水質:本工程收集住宅內優質雜排水,BOD5:70~120mmg /L,SS:50~90mmg/L。
出水水質:達到建築中水規范要求。
五、設備選型
(1)自動細格柵。
降低勞動強度,提高效率,選擇電動設備。
(2)曝氣調節池,90m3,1座,混凝土。
調節池的調節容積按日處理水量的35%~50%計算。
(3)一體化中水處理設備10噸/小時。
專利產品,型號:WHCZ-I-10,該設備適用原水范圍比較廣 ,BOD5:50~200mmg/L,裝
置分為左右兩組,每組均由生物接觸氧化池、斜板沉澱池和多 格雙層濾料池以及有關設備組
成一體,具有如下特點:
生物接觸氧化採用高效新型填料,有效表面積大,負荷能 力高,使用壽命長;氧化池充氧
採用高效的新型射流曝氣器,吸氣量大、工作壓力低、雜訊低 、設備佔地少;採用了日本引
進的低雜訊回轉式風機,能耗和處理成本低;採用雙層濾料, 截污能力強,其濾池分格,可
相互反沖洗,省去了專用的反沖洗泵和水箱等設施,簡化了工 藝流程;運行靈活,裝置兩邊
能同時運行,能互為備用,可實現維修時不停水,還可實現水 少時只運行其中一組,以節省
運行費用;當原水有機物濃度較高時,還可以按中水設計規范 要求的,將兩組串聯成二級生
物法運行。
(4)原水提升泵,50GW-20-7,2台,一用一備,流量11噸/小時 ,揚程10m,功率0.75千
瓦。
(5)發過濾器。
選用上向流XM型毛發過濾器優於普通型。
(6)低雜訊回轉式鼓風機,4台,三用一備。
(7)自動加葯計量泵,2台,一備一用,功率370瓦。
投加次氯酸鈉液體,次氯酸鈉可市售,來源方便安全。
(8)中水池80m3,混凝土。
調節容積按日用水量的25%~35%計算。
(9)變頻回供泵,80DL50-20X6,2台,一用一備,流量50噸/小 時,揚程120m,功率30千
瓦。
(10)計量裝置自來水補水管上設水表,處理後的中水供水管 上設水表。
六、流程描述
生活優質雜排水經管道收集,進中水處理站,經格柵去除 大顆粒雜物後,在調節池內均衡
水質水量,經預曝氣防止污水腐化發臭,通過好氧接觸氧化去 除水中溶解性及部分膠體有機
物,90%以上的BOD5及85%以上的COD由附著在填料上及少量懸浮 生長的微生物,通過生物氧
化、合成、吸附加以去除,填料上脫落下來的微生物經沉澱去 除,作為剩餘污泥排掉,再經
過濾處理進一步除去沉澱出水殘留下來的懸浮物(SS),過濾出 水後加氯消毒,即可得到合格
中水。
七、設計中應注意的問題
(1)先按設計規范要求,確定處理水量和處理站的規模。
(2)由於層高往往成了中水站設計中的限制因素,因而一般 是將流程設計和高程設計同時進
行。
(3)根據室內空間高度,確定構築物的高程,水池上空應有7 00~900mm的空間。
(4)水池的有效深度,是水池實際深度減去上部保護高和底 部的死水區,如有集水坑,可免
去死水區。
(5)調節池的有效水深應在來水管的管底標高以下,如果來 水管的管底以下的高度太少,必
須設提升池和一次提升泵,向調節池提升。
(6)對於消毒反應池的設計,要注意避免水流短路,將進水 引到反應池的底部,池內設導流
隔牆,由水池的上部出水。
(7)中水池的設計也要防止死水區,採取措施,
拉開進出水口的距離。
(8)水池的設計均應注意,方便清理和放空,有條件時,應 盡量高於排水地溝。
(9)對於構築物的平面面積,依據水池的所需體積除以有效 水深取得,而實際尺寸要在平面
設計時確定。
(10)平面布置時,水池盡量集中布置,以減少佔地和混凝土 隔牆的工程量。
(11)為操作方便,在一體化設備和格柵部位,應設置平台或 樓梯。
(12)室內應設排水地溝和排水坑,向室外排放水池的溢流水 和濾池反沖洗水及事故排水等
。
(13)設備的上空應有700mm以上的操作空間。設備的平面位置 應盡量避開在大梁下。
(14)與一般情況不同,XM型毛發聚集器應設在提升泵的出水 端,而為防污水提升泵堵塞,
應採用無堵塞泵。
(15)設備的備用系數,一般情況下為一用一備,預曝氣風機 可不設備用,污水提升的管道
泵,由於裝卸方便,為節省面積,也可備而不裝。接觸氧化池 風機應該是一用一備,在水量
變化大,備用要求較高的情況下,也可採用二用一備。中水供 水泵一般是採用一用一備。考
慮夜間流量小,也可增設小流量水泵,以節省能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