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廢水知識 > A處理器提升

A處理器提升

發布時間:2023-01-20 05:04:35

『壹』 製程工藝再先進也沒用,蘋果A系列晶元性能提升逐年下滑

蘋果A系列晶元,一直被譽為「地表最強的手機處理器」。那麼蘋果A系列晶元性能到底有多強呢?從下方圖片可以看出,蘋果的A系列晶元性能,至少領先友商1年半。



在相同製程工藝下,蘋果A系列晶元的理論性能,友商看了也不得不服氣。究竟是什麼原因使得蘋果A系列晶元性能這么強呢?其實,這與蘋果多年來自研晶元有關。


從A4晶元開始,蘋果便走上了自研晶元的道路。嚴格意義上來講,A4不能算是蘋果真正的自研晶元,因為該晶元的研發思路參考了三星S5PC110。


A5,它是蘋果首款自主設計的雙核晶元,CPU性能是上代的兩倍,GPU性能是上代的9倍,可以說是有史以來蘋果A系列晶元性能提升最大的一代。


A6用上了蘋果第一代自研CPU核心,性能是上代的兩倍。而A7是蘋果首款基於ARM V8架構處理器,並加入了協助處理器M7,性能相較於上代提升兩倍。 A7對於蘋果來說意義非凡,同時也為手機處理器開啟了64位時代的大門。



之後的A8、A9和A9,進一步提升了核心數和製程工藝,CPU和GPU性能逐年增強,具體如下:


A8:CPU提升25%,GPU提升50%;A9:CPU提升70%,GPU提升90%;A10 Fusion(融合):CPU提升40%,GPU提升50%。


A11仿生晶元不僅加入了神經網路引擎,還帶來了蘋果自研GPU核心,與A10相比, A11 CPU大核性能提升25%,4顆小核性能提升70%,多處理性能提升75% ,GPU性能提升30%。



A12~A14仿生,晶元性能沒有以往提升那麼明顯。 比如A12仿生相較於上一代,CPU性能提升15%,GPU比A11仿生快了50%;再比如相比A12仿生,A13仿生CPU快了20%,GPU速度提升20%; 而A14仿生,對比A13仿生,CPU性能提高16.67%,GPU性能提高8.3%。


至於A15仿生,近日有消息人士透露,在新一代iPhone樣機中,A15仿生跑分得到了不錯的成績。其中GFXBench Manhattan 3.1場景,A15仿生跑分成績為198 FPS。比較遺憾的是,A15仿生在第二輪測試中,可能由於機身過熱導致GPU降頻,最終成績只有140~150 FPS。


作為對比,目前手機端性能最強的A14仿生,在GFXBench Manhattan 3.1基準測試中的最高成績為137 FPS。這樣折算下來,A15仿生的GPU提升了約44%。不過,有網友表示,在特定場景下,A14仿生可以跑到170.7 FPS。 如果消息屬實,那麼也就意味著相比A14仿生,A15仿生GPU性能僅提升16%。



CPU方面,在GeekBench的跑分中,A15仿生單核成績1724分,多核成績4320分。 與A14仿生相比,A15仿生單核性能只提升7%,多核性能僅提升1%。 也就說,A15仿生和A14仿生的CPU性能差距並不大,甚至基本可以忽略不計。


從A4~A14仿生(由於A15仿生處於曝光階段,所以不計算在內),我們可以發現一個很明顯的規律,每次蘋果A系列晶元迎來性能大幅升級的時候,基本上都是蘋果開始採用自研晶元架構、CPU核心、GPU核心,以及加入一些新東西(M7協助處理器、64位、單核變雙核,甚至是多核)的時候。當然,這也包括更先進的晶元製程工藝,所帶來的更低功耗和更好的性能釋放。


然而,有不少網友認為,蘋果A系列晶元性能提升一年不如一年,是因為5nm製程工藝的鍋。換句話來說,就是以後製程工藝提升至3nm、2nm、1nm等,也不會給手機晶元性能帶來大幅度的提升。




事情真的是這樣嗎?其實不然,以蘋果M1晶元為例,它與A14仿生在晶元架構上非常相似,而且它們都採用了台積電5nm製程工藝。


從半導體公司Techlnsights公布的兩款晶元分析圖可以看出,M1晶元擁有4個性能核心和4個能效核心,CPU總共加起來有8個核心。相較之下,A14仿生少了兩個核心,CPU總核心數為6個,包括兩個性能核心和4個能效核心。


此外,M1晶元的GPU核心與內存通道數量均為A14仿生的兩倍,但NPU核心數兩者相同。而且M1晶元還加入了一些A14仿生沒有的功能性模塊,比如T2安全晶元、DisplayPort輸出、Thunderblt介面等,這些額外的功能模塊,使得M1晶元的尺寸比A14仿生要大37%。


左:M1;右:A14仿生


這些多出的核心數和功能模塊,使得M1的性能更強於A14仿生。在GeekBench 5.3基準測試中,M1單核跑分1714,多核6802分。折算下來,M1多核處理性能比A14仿生強70%。


A14仿生整體性能提升與上代沒有拉開太大差距,可能是因為蘋果考慮到手機功耗和續航,特意對A14仿生性能調教的比較保守。這就好比A12Z,蘋果解鎖了A12X的一顆GPU核心,就能讓GPU性能提升7%。


又或者是A12和A12X,同為台積電7nm工藝,後者要比A12性能高出不少。也就是說,製程工藝只是占據了晶元性能提升的一小部分,想要晶元獲得更強的性能,還要看核心數、功能模塊等硬體參數。




說實話,蘋果A系列晶元性能雖然很強,但是實際表現卻不盡如人意。看過歷代iPhone拆解視頻的朋友應該知道,蘋果從來不會對手機內部元件進行散熱處理。


哪怕是iPhone 12系列,你也看不到手機有任何的散熱措施。根據iFixit發布的iPhone 12拆解報告,我們可以看到,iPhone 12內部延續了蘋果一貫整潔排列的作風,但你卻看不到與散熱相關的材料,所有元件都是「全裸上陣」,這或許就是蘋果對自家晶元功耗控制的自信吧。



而安卓這邊,以三星Galaxy S20 UItra為例,可以看到,散熱銅箔幾乎覆蓋了整個蓋板,主板部分也覆蓋了一層石墨烯散熱膜,以此來確保手機的性能釋放可以達到最佳狀態。



我們都知道,隨著晶元性能的提升,功耗和發熱量也會隨之增加。如果晶元過熱,會導致CPU降頻,從而使得手機畫面出現卡頓、掉幀的情況。無論是高通驍龍系列還是蘋果A系列晶元,它們都無法完全避免晶元過熱的問題。


不過,由於安卓手機內部都有做散熱處理,所以晶元性能的釋放要優於蘋果的iPhone。這也就意味著即便蘋果A系列性能再強,在手機內部沒有做任何散熱措施的條件下,也無法讓晶元達到最佳狀態。同時,無法滿血運行的蘋果A系列晶元,帶給用戶的產品體驗可能會有不好的影響,尤其是玩 游戲 的時候。




雖然A15仿生採用了5nm+工藝,但是蘋果依舊可以進一步壓榨出晶元的性能,或許是工藝的升級,帶給了蘋果更多的晶元性能提升空間,也可能是蘋果對晶元性能的調教偏保守。


不過,未來蘋果A系列晶元性能可能無法像以前那樣大幅提升了,畢竟蘋果自研晶元技術已經相當成熟。簡單點來講,盡管蘋果可以通過提升核心數和更多的功能模塊來換取晶元更強的性能,但是這樣做會打破手機的平衡性,肯定會犧牲手機的續航能力,除非蘋果想到更好的解決方案。

『貳』 A14處理器能在2025年流暢運行嗎

完全可以.

A14處理器是在2020年9月16日發布,而且採用的是採用台積電5nm工藝。性能較A12處理器提升了40%,而後者的發布時間是在2018年,採用的是7納米工藝。值得一提的是,A12處理器放到現在也依然能夠流暢運行。所以A14處理器完全能夠在2025年依然發揮穩定的性能,雖然在未來一定有比他更好的處理器,但是A14完全能夠在多年以後依然流暢運行。

1. A14處理器採用的是台積電5納米工藝,這是目前最頂尖的晶元技術。

蘋果公司生產的a系列處理器,在每一年都以絕對的優勢領先各大晶元廠商。 A14和A15處理器已經領先同一時期,其他晶元很大一截,並且在短時間內其他廠商也無法完全突破。從目前的手機整體性能來看,a14處理器完全能夠繼續使用。

『叄』 a15比a11強多少

我們比較了兩個手機CPU處理器:蘋果 A15 Bionic (Apple GPU)和蘋果 A11 Bionic(Apple GPU)。目蘋果 A15 Bionic 在CPU天梯排行榜中的綜合得分是97,而蘋果 A11 Bionic處理器的綜合得分是97。通過對比兩個CPU在AnTuTu和Geekbench等基準測試中跑分差異和基本參數信息,可以得出以下結論:
蘋果 A15 Bionic處理器的Geekbench 5單核跑分高0.51倍
蘋果 A15 Bionic處理器的Geekbench 5多核跑分高0.51倍
蘋果 A15 Bionic處理器的安兔兔基準測試跑分高0.41倍
蘋果 A15 Bionic處理器的CPU核心數多0個 (6核 vs 6核)
蘋果 A15 Bionic處理器的CPU主頻提高74.71% (3200 MHz vs 2390 MHz)
蘋果 A15 Bionic處理器的製程工藝採用更小(5 nanometers VS 10 nanometers)
蘋果 A15 Bionic處理器的CPU晶體管數少34.91% (15 billion vs 4.3 billion)
蘋果 A15 Bionic處理器的擁有更好的指令集架構(ARMv8.5-A VS ARMv8-A)
蘋果 A15 Bionic處理器的內存頻率更高(2750 MHz VS 1866 MHz)
蘋果 A15 Bionic處理器的內存類型更差 (N/A VS LPDDR4)

得分差異
各晶元的主要區別和優勢
CPU性能得分
單核和多核的綜合基準跑分
蘋果 A15 Bionic
99
蘋果 A11 Bionic
56
游戲性能得分
GPU在游戲和OpenCL/Vulcan中的表現
蘋果 A15 Bionic
96
蘋果 A11 Bionic
35
電池壽命得分
電池消耗效率
蘋果 A15 Bionic
93
蘋果 A11 Bionic
60
晶元得分
晶元製程參數的總分
蘋果 A15 Bionic
97
蘋果 A11 Bionic
50

Benchmarks(基準跑分)
目前主流基準性能測試軟體跑分結果
Geekbench 5 (單核)跑分
蘋果 A15 Bionic
1746
蘋果 A11 Bionic
930
Geekbench 5 (多核)跑分
蘋果 A15 Bionic
4772
蘋果 A11 Bionic
2369
安兔兔v8 跑分
蘋果 A15 Bionic
810986
蘋果 A11 Bionic
348333

處理器基本參數對比
相關信息收集自互聯網,僅供參考
處理器名稱 蘋果 A15 Bionic 蘋果 A11 Bionic
CPU睿頻 2x 3.223 GHz – Avalanche4x 1.82 GHz – Blizzard 2x 2.39 GHz – Monsoon4x 2.39 GHz – Mistral
核心 6 6
CPU睿頻 3200 MHz 2390 MHz
架構 ARMv8.5-A ARMv8-A
三級緩存 N/A N/A
製程工藝 5 nanometers 10 nanometers
晶體數量 count 15 billion 4.3 billion

圖像處理器參數對比
相關信息收集自互聯網,僅供參考
處理器名稱 蘋果 A15 Bionic 蘋果 A11 Bionic
GPU名稱 Apple GPU Apple GPU
CPU睿頻 2x 3.223 GHz – Avalanche4x 1.82 GHz – Blizzard 2x 2.39 GHz – Monsoon4x 2.39 GHz – Mistral
GPU frequency 1511 MHz N/A
核心 6 6
FLOPS N/A 325 Gigaflops

處理器存儲參數對比
相關信息收集自互聯網,僅供參考
處理器名稱 蘋果 A15 Bionic 蘋果 A11 Bionic
內存類型 N/A LPDDR4
內存頻率 2750 MHz 1866 MHz
Bus N/A 2x 16 Bit
最大帶寬 N/A 14.9 Gbit/s
最大值 8 GB 3 GB

多媒體參數對比
相關信息收集自互聯網,僅供參考
處理器名稱 蘋果 A15 Bionic 蘋果 A11 Bionic
Neural processor (NPU Neural Engine Neural Engine
存儲類型 NVMe NVMe
屏幕解析度 N/A 2436 x 1125
相機最大解析度 N/A 2x 12MP
視頻錄制 4K at 60FPS 4K at 60FPS
視頻播放 4K at 60FPS 4K at 60FPS
視頻編碼支持 H.264, H.265, Motion JPEG H.264, H.265, Motion JPEG
音頻編碼支持 AAC, AIFF, CAF, MP3, MP4, WAV, AC-3, E-AC-3, AAX, AAX+ AAC, AIFF, CAF, MP3, MP4, WAV

網路與連接參數對比
相關信息收集自互聯網,僅供參考
處理器名稱 蘋果 A15 Bionic 蘋果 A11 Bionic
基帶 N/A N/A
5G網路支持 Yes No
下行速度 N/A Up to 600 Mbps
上行速度 N/A Up to 150 Mbps
Wi-Fi 6 5
藍牙 5.0 5.0
定位系統支持 GPS, GLONASS, Beidou, Galileo, QZSS GPS, GLONASS, Beidou, Galileo

『肆』 高通驍龍處理器和蘋果的「A」系列處理器相比,哪個更強

隨著高通驍龍手機的正式問世,關於它和蘋果A9處理器的爭論就沒有了休止,那麼驍龍820作為該系列的頂級旗艦,它跟蘋果公司的A9處理器哪個更好一些呢?接下來我們就通過多方面對比分析看結果吧。

使用測試的機器分別是 iPhone 6s Plus(Apple A9)、S7 edge(驍龍 820)、Note 5(Exynos 7420)、Moto X Prue(驍龍 808)、Nexus 6P(驍龍 810)和 HTC One M9(驍龍 810)這六台機器。

CPU 的測試因為測試機器包括了 Android 和 iOS 兩個平台,所以統一使用 GeekBench 進行跨平台跑分測試,連續進行 8 次,記錄成績如上圖所示。

在這些測試中,能明顯看到驍龍 820 在 S7 上表現令人驚訝,從最開始到最後的測試分數相差不大,沒有像搭載 810 的 Nexus 6P 或者 HTC OneM9 一樣明顯性能下降;Note 5 繼續了此前的穩定發揮,Exynos 7420 再一次證明了自己的實力。820 這次不僅在性能上的有提升,還能持續保持優勢到測試結束。

而對手機進行測溫,一字排開:最左開始分別是 iPhone 6s Plus、S7 edge、Note 5、Moto X Pure、Nexus 6P。測試結果符合預期,iPhone 6s Plus 和 Note 5 表現最好,大約是 28.3 攝氏度;6P 的溫度最高,達到了35 攝氏度,排在 Moto X Pure 的 31.1 攝氏度後面;S7 edge 這次很好維持了性能與發熱之間的平衡,以 28.9 攝氏度排在 Note 5 和 iPhone 之後,對比 810 表現優異很多。
GPU

官方宣稱最新的 Adreno 530 讓驍龍 820 有 40% 以上的圖像性能提升,通過 3DMark 的測試也能看到對比 Nexus 6P 或 Note 5,S7 edge 性能提升的確很大。只是和 CPU 測試不一樣,820 在測試中性能下降明顯,雖然分數還是高於對比機型。
值得一提的是,測試前已經在室溫 24.5 攝氏度的房間內讓所有機器冷卻 30 分鍾,不過初始溫度還是沒能保持一致,或許會對測試有所影響,結果僅供參考。

搭載驍龍 820 的 S7 edge 從開始到結束一直在 Android 機型里領先,如同承諾一樣 GPU 性能有了大幅度的增長。不過各款機型都出現了不同程度的下降,其中 HTC One M9 從 1041 降到了 1082,實在慘不忍睹。

測試後進行測溫,出乎意料的是這回最高溫度的是 iPhone 6s Plus,S7 edge 排在第二高溫,與 S7 edge 初始溫度相同的 Note 5 稍微低一點。而讓人驚奇的是 Nexus 6P 整輪測試中僅僅升高了 2 華氏度,原因並不清楚,或許是因為測試 GPU,其架構將 CPU 和 Adreno 430 區分開了,從而證明 Adreno 430 單獨來看還是一個強大的移動 GPU。
這里 XDA 再次重申了這次測試不能代表驍龍 820 的完整水平,只能代表 S7 edge 這台設備本身,畢竟定製軟體、後台服務、內部硬體配置等變數太多,這次的測試僅供參考。

『伍』 蘋果a12比a8強多少

蘋果的a12處理器比a8強的太多了,蘋果xsmax和蘋果6plus的差距,光是跑分就大概差了近三十萬,沒有可比性。

閱讀全文

與A處理器提升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污水管網試驗有哪些 瀏覽:848
沁園凈水器為什麼 瀏覽:660
空氣凈化器濾網外包裝怎麼拆 瀏覽:648
企業污水排放口設置 瀏覽:846
經典福克斯膨脹閥過濾芯怎麼更換 瀏覽:203
生產RO膜膜殼的企業 瀏覽:825
管式超濾膜反沖 瀏覽:894
過濾環有顏色 瀏覽:409
固體粉狀除垢劑 瀏覽:290
凈水器超濾膜濾芯怎麼拆 瀏覽:180
凈水器RO膜怎麼看好壞 瀏覽:210
一杯凈水有多少廢水 瀏覽:723
玻璃膽水垢用白醋 瀏覽:712
反滲透一噸多少廢水 瀏覽:572
鋼廠廢水處理後怎麼澆地 瀏覽:873
01mpbs離子交換 瀏覽:416
反滲透sdi超標怎麼處理 瀏覽:521
常用凈水方法有什麼 瀏覽:209
脲醛樹脂與氯化銨 瀏覽:285
新生兒凈水器哪個牌子好 瀏覽:6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