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污水處理中污泥迴流比一般是多少
迴流比約為25%~75%。
⑵ 在污水處理工藝中,二沉池的污泥如何迴流
從高程上來講,曝氣池高於二沉池
二沉池的泥要迴流的話,必須藉助泵
一般是二沉池的泥斗,和一個集泥池底部聯通,集泥池內設迴流泵,迴流泵排出的泥一部分迴流到曝氣池進水端,多餘的泥打到污泥濃縮池。
二沉池的出水是堰多一些,堰內一般做一個比較深的槽,接二沉池出水管,防止二沉池的堰被出水的水頭淹沒。
⑶ 生活污水的處理方法有什麼
生活污水處理方案(1m3/h)
1、總工藝流程
由於生活污水有機污染物濃度較低,污水BOD5/CODcr≥0.45,可生化性較好,因此處理工藝以生化處理為主,選用A/ O+MBR工藝,用污水提升泵提升至厭氧池,利用厭氧菌的作用,使有機物發生水解、酸化,去除廢水中的有機物,並提高了污水的可生化性,厭氧池出水進入好氧池,氧化池內進行鼓風曝氣,進行硝化、吸收磷、去除BOD(或COD)等,出水進入MBR池生化的同時高效泥水分離。MBR池出水消毒池處理後達標排放。
MBR膜工藝由於膜片的高效截留作用,使MBR膜池內活性污泥濃度升高,高效泥水分離的同時又進行充分有效地生化反應,保證出水的達標,利用MBR膜工藝出水穩定性較好。
2、工藝流程圖
更多詳情 請點擊!!
3、一體化特點
(1)便利性:設備在工廠整體組裝調試完成,省去了現場煩雜的施工,安裝及調試過程。
(2)高度集成一體化:設備內包含了厭氧池、好氧池、MBR池各個污水處理的環節,方便安裝運輸。
(3)高效率:設備採用低雜訊鼓風機,曝氣效率高,運行穩定,雜訊低。採用高效生物填料,填料外部生長好氧菌,生個處理過程中有機物去除效率高。新型生物填料具有高的比表面積,單位容積內生物量高,提高設備容積負荷1.5倍,設備出水依然穩定達標。
(4)低成本
①土建成本低:因採用一體化設計,無需做任何鋼筋混凝土池體。
②設備成本低:採用碳鋼模塊化設計,工廠規模化生產,速度快,生產工期短。
③運行費用低:創新的工藝,優良的設計,價值採用高效的生物填料,使整套污水處理系統高效運行。
④管理費用低:自動化程度高,自動控制櫃可根據污水液位全自動控制水泵、風機運行。當污水斷流時,風機能自動間歇運行,以保護生物膜的正常生長。自動控制櫃有過流,缺相、過壓、欠壓等故障的自動保護功能,無需專人管理。
4、工藝流程說明
4.1格柵
用來去除可能堵塞水泵機組及管道閥門的較粗大懸浮物,保證後續設施能正常運行。
格柵採用不銹鋼人工格柵,型號500*500mm。
格柵需設置格柵渠,格柵渠規格為1000*500*800mm。
4.2調節池
污水的水質和水量在24h之內都有波動變化。這種變化對廢水處理設備,尤其是生物處理設備正常發揮其凈化功能是不利的,甚至可能造成破壞。同樣,對於物化處理設備,水質和水量的波動越大,過程參數越難以控制,處理效果越不穩定;反之,波動越小,效果就越穩定。因此,應在廢水處理系統之前,設置均化調節池,用以進行水量的調節和水質的均化,以保證廢水處理的正常運行。
調節池內放置污水提升泵,採用液位控制,高開低關。
調節池為用戶土建項目,建議採用鋼砼結構,建議調節池尺寸為3.0m×2.0m×2.5m。
4.3厭氧池-好氧池
生化處理的主要單元,將大顆粒有機物分解為易被生化的小顆粒物質,提高污水的可生化性,接觸氧化池利用好氧菌種的作用,極大效率的降低了污水中各種成分的含量。水解酸化池及接觸氧化池均採用生物組合填料,該填料比表面積大,處理負荷高,是一般填料的5-10倍,污水在生化池內不斷循環,充分的於填料上的生物膜相接觸,達到有機物迅速降解的作用。生化池內的曝氣設備採用微孔曝氣器,氧的利用率為30%以上,有效地節約了運行費用。
填料系統:
組合式填料φ150,採用填料支架進行固定。
組合填料是在軟性填料和半軟性填料的基礎上發展而成的,它兼有兩者的優點。其結構是將塑料圓片壓扣改成雙圈大塑料環,將醛化纖維或滌綸絲壓在環的環圈上,使纖維束均勻分布;內圈是雪花狀塑料枝條,既能掛膜,又能有效切割氣泡,提高氧的轉移速率和利用率。使水氣生物膜得到充分交換,使水中的有機物得到高效處理。具有比表面積大、氧利用率高、孔隙可變、不堵塞、適用范圍廣等優點。
曝氣採用曝氣風機配合微孔曝氣器進行曝氣。
4.4 MBR膜池
污水經過MBR池進行高效固液分離,同時利用膜的高效截留作用使微生物截留在生物反應器內,泥齡時間長,大大提高有機物的降解速率。
選用膜片為PVDF(聚偏氟乙烯)膜,可實現自動反沖洗。
1) 對污染物的去除率高,抗污泥膨脹能力強,出水水質穩定可靠,出水中沒有懸浮物;
2 ) 膜生物反應器實現了反應器污泥齡STR和水力停留時間HRT的分別控制,因而其設計和操作大大簡化;
3 ) 膜的機械截留作用避免了微生物的流失,生物反應器內可保持高的污泥濃度,從而能提高體積負荷,降低污泥負荷,具有極強的抗沖擊能力;
4 ) 由於SRT很長,生物反應器又起到了「污泥硝化池」的作用,從而顯著減少污泥產量,剩餘污泥產量低,污泥處理費用低;
5 ) 由於膜的截流作用使SRT延長,營造了有利於增殖緩慢的微生物。如硝化細菌生長的環境,可以提高系統的硝化能力,同時有利於提高難降解大分子有機物的處理效率和促使其徹底的分解;
6 ) MBR曝氣池的活性污泥不會隨出水流失,在運行過程中,活性污泥會因進入有機物濃度的變化而變化,並達到一種動態平衡,這使系統出水穩定並有耐沖擊負荷的特點;
7 ) 膜生物反應器易於一體化,易於實現自動控制,操作管理方便。
配套設備:
MBR膜採用PVDF膜片,運行維護簡單,使用壽命長。
MBR膜架採用全不銹鋼膜架。
4.5清水池
用於MBR出水的收集及反沖洗用水。
4.6消毒池
用於消除污水中的大腸桿菌,採用二氧化氯投加器進行消毒。
消毒池為用戶土建池體,建議消毒池尺寸為1.5×1.5×1.5m。
⑷ 污水處理沉澱池污泥迴流大小如何控制謝謝!
1:大部分在正常運行工藝的情況下一般都在在保證沉澱池不翻泥,也就是說沉澱池的水利負荷不過高地前提下盡量提高迴流比。2:但在實際運行過程中還需要考慮到污泥性狀,污泥活性等。這方面的操作主要是看污泥的顏色和鬆散情況來反映,在做SV30的時候反映的會比較明顯。3:整個好氧段污泥濃度和進水COD濃度等。這方面可以看好氧段DO含量,當污泥濃度過高時或者進水濃度過高時都會造成DO過低,然而在進水濃度不變的情況下,通過控制迴流污泥量可以控制好氧池參加好氧的污泥量,當迴流過高時即可通過控制污泥迴流比來調節好氧段DO含量。
當然以上都是些基本的操作方式,在實際運行過程中還要考慮到生物相等。但這三點在運行過程中對於控制迴流比的參考應該會很充足了!
⑸ 污泥迴流比定義請問污水處理中的迴流比的定義是什麼
指 曝氣池中迴流污泥的流量與進水流量的比值。一般用百分數表示,符號為R。
計算公式版:①迴流污泥權量Qr=污泥迴流比R*污水流量Q
②R·Q·Xr = (R·Q + Q)·X
式中:Xr——迴流污泥的懸浮固體濃度,mg/L。
R——污泥迴流比。
X——混合液污泥濃度,mg/L。
Q——污水流量
⑹ 給排水,污水處理方面,氧化溝污泥迴流的作用是什麼
污泥迴流主要是為了確保污水處理池中有足夠數量和穩定的污泥存在,可提高污水處理效率,同時在污泥迴流時,增加了池內的攪拌,污泥與污水的接觸均勻,提高了污水處理效果。
⑺ 污水處理中污泥迴流需要幾天一次,每次多長時間
你可以看下新技術--磁技術
載入絮凝磁分離(簡稱BFMS)工藝原理和優勢
BFMS技術是在傳統的絮凝工藝中,加入磁粉,以增強絮凝的效果,形成高密度的絮體和加大絮體的比重,達到高效除污和快速沉降的目的。磁粉的離子極性和金屬特性,作為絮體的核體,大大地強化了對水中懸浮污染物的絮凝結合能力,減少絮凝劑用量,在去除懸浮物,特別是在去除磷、細菌、病毒、油、重金屬等方面的效果比傳統工藝要好。由於磁粉的比重高達5.0×10³kg/m³,大約是砂子的兩倍,混有磁粉的絮體比重增大,絮體快速沉降,速度可達20米/時以上,整個水處理從進水到出水可在10分鍾左右完成。污泥中的磁粉,利用磁粉本身的特性使用磁鼓進行分離後回收並在系統中循環使用。高梯度磁過濾器捕集流過水中的殘余微小顆粒,磁過濾器依照設定的要求被自動清洗,以達到高度凈化出水的目的。根據在美國採用BFMS作深度水處理的報告,磁過濾器可達到去除26納米病菌的結果。下面圖示說明了BFMS工藝的處理過程。
BFMS Process 載入絮凝磁分離工藝
絮凝/ + 載入絮凝+ 沉澱分離+磁過濾
Coagulation+Baiiasted Flocculation+Solids Separation+Magnetic Separation
該工藝以前在工程中應用很少,原因是磁種的回收技術一直沒有很好的解決,而現在這一技術難點已成功地被突破,磁種的回收率達到99%以上,該工藝技術在美國也進行了項目示範和商業項目運行。我們公司已在國內申請多項專利,形成了公司的自主知識產權。在過去三年中,我們公司用250噸/日的中試車已在城市污水處理、中水回用、地表水和地下水以及自來水處理、江水、湖水、河道水處理、高磷廢水處理、造紙廢水處理、采礦廢水處理、煉油和油田廢水處理方面成功的做了多項不同運行參數的試驗,取得很好的結果;10000噸/日的中試車已於2007年5月在青島李村河入海口的城市污水投入運行一個月,運行良好。在北京金源經開污水處理廠的出水進行除高磷深度處理運行月余,處理效果佳。作為奧運會應急城市污水處理工程,在北京清河污水廠安裝了4×10000噸/日和2×5000噸/日共6組BFMS系統,綜合處理效果好。該技術在勝利油田應用於處理採油廢水的東營勝利油田一期工程(5000噸/日)已經投入使用,油田500噸/日地下水BFMS項目和30000噸/日採油水BFMS項目也在實施中。
與其他工藝相比,磁分離技術具有以下優點:
1) BFMS工藝能應用於城市污水的一級、二級、三級、中水和各種工業污水以及飲用水。
2) 處理效果好,其出水質與超濾膜出水相媲美,BFMS工藝能有效地從水中除去微粒污染物、微生物污染物和部分已溶解於水中的污染物,如:COD、BOD、懸浮物、總磷、色度、濁度等,特別是對磷有強大的去除效果。也能結合生物工藝非常有效和經濟地脫氮。
3) 耐沖擊負荷能力強,對水質的沖擊有獨特的耐沖擊能力。當前段工序出現故障時,或其他有害金屬離子進入污水處理系統,污水可直接進入磁分離系統,系統仍然能夠保持較高的去除效果,大幅度去除水中污染物。
4) 佔地極小,20000噸/日BFMS系統的佔地約為400㎡左右,另加走道、加葯及操作設施總佔地約700㎡左右。
5) 投資低,比膜處理有明顯的優勢。
6) 運行成本低,設備使用壽命長,除了正常的維護外,不用更換部件而造成高昂的二次投資。
7) 運行管理方便,啟動快捷,運行管理簡單。
⑻ 什麼是污泥迴流
污泥迴流能夠促進澄清作用,主要體現在二個方面:
反應工藝段的接觸絮凝——污泥中的礬花顆粒是一種吸附劑、能夠吸附水中的懸浮物和反應生成的沉澱物,使其與水分離。同時,反應生成的沉澱物又起著結晶核心作用,促使沉聚物逐漸長大,加速沉降分離;
凈水的污泥迴流
預沉—澄清工藝段的架橋過濾和碰撞混凝——由於泥渣中含有較多的礬花,該礬花在形成過程中構成許多網眼,這時的泥渣層好象是一層過濾網,能夠阻留微小懸浮物和沉聚物的通過,從而產生了架橋過濾作用。
污水的污泥迴流目有以下幾點:
1、
首先明確活性污泥法與生物膜法的區別,生物膜法是靠填料作為生物載體的,而活性污泥法是靠活性污泥膠團作為生物載體的。生物膜法因為有固定的填料作為生物載體,生物菌不易流失。而活性污泥法生物菌較易流失,所以必須要迴流部分污泥繼續擔當載體的作用,另一方面也可以找回部分流失出去的活性污泥菌落,補充失去的碳源,多餘的污泥可以排掉。
2、
污泥的泥齡並不是20天,也有很短或很長的,盡管泥齡有的較短,已變成泥渣,但並不影響泥渣繼續擔當載體並補充失去的碳源作用。
3、
對活性污泥法而言,適當地保持一定的污泥量,是相當的重要,因為它能保正生物菌著床的條件。也可根據池水中足量污泥成絮的形狀,觀察判斷裝置運行狀態。
4、
生物膜法一般是不需要作污泥迴流的,因為生物菌有一個穩定的著床條件,活性污泥不易流失。但也有列外,一旦因操作不當,發生著床的生物菌意外脫落,就必須要進行污泥迴流,也可以另外重新投加外援的活性污泥。
5、
污泥迴流還有更重要的一點,就是對氨氮的去除,有著不可小覷的作用
⑼ 污水處理中的污泥迴流比指的是迴流的污泥量與進水量之比,這里迴流的污泥是從二沉池底部抽出來的嗎單位
先上圖
Q是進水流量,單位m3/d;Qr是迴流污泥量,單位m3/d;迴流比R=Qr/Q,無量綱,上圖下部的RQ就等於內Qr。
由於系統整體呈流動容態,因此流量的單位以體積計(而非質量),即立方米/天。
從圖中可以看出,典型的活性污泥工藝二沉池的底泥去向有二,①作為剩餘污泥Qw排出進入污泥處理設施;②作為迴流污泥Qr返回至曝氣池,以維持其污泥濃度的穩定(其損失主要來自曝氣池向二沉池的輸送過程)。
更進一步,污水中的污染物去向也有二:①在曝氣池中被活性污泥(即微生物)生化降解;②難降解物質轉移富集到剩餘污泥中,進一步處置。
⑽ 生活污水處理污泥迴流量怎麼確定
什麼工藝?哪部分迴流量啊?
如果是生化部分的污泥迴流是300%左右,也有用200%和400%的!具體要看實際效果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