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孵化機內低濕怎麼辦
1、孵化機內代濕和您的外界空氣有關,如果外界空氣較干,可以適當提高室內濕度。
2、如果是小型的孵化機,除了提高室內濕度,可以適當的加熱水,這樣可以提高孵化機內的濕度。
3、如果是大型的孵化機,去商場裡面買個加濕器就可以。
4、如果濕度還是內,那就要檢測一下您的濕度感應器是不是壞掉了。
B. 在孵化過程中,怎樣掌握孵化濕度
濕度也是導化的一個重要條件,雖然家離胚胎對濕度的適應范圍較廣,要求不像對溫度那麼嚴格,但孵化器和孵化室內必須維持一定的濕度,才能保證胚胎的正常發育。如果濕度過大,會阻止蛋內水分的正常蒸發,影響胚胎的發育,孵出的雛雞肚子大,沒精神,也不易成活,若濕度不夠,蛋內水分蒸發過多,胚胎和胎膜容易粘在一起,影響新陳代謝的正常進行和胚胎的正常發育,並影響出雛,雛禽體小而乾瘦,毛短,毛稍發焦,難以飼養。因此,在孵化過程中,根據胚胎發育階段施加不同的濕度,總的原則是「兩頭高,中間低」,孵化初期(雞在孵化1~6天)。胚胎形成羊水和尿囊液,需要較高的溫度;同時濕度也要偏高,相對濕度宜維持在65%~70%;中期(雞在孵化7~19天),為便於羊水和尿囊液的排除,相對濕度應降至50%~55%;後期(雞在孵化20~21天),為便於雛禽出殼,防止絨毛粘在蛋殼上出雛困難,濕度應增加到65%~70%為宜。 濕度大小,可通過增減水盤和水溫來調節。孵化室的空氣濕度也會影響到孵化器內的濕度,孵化室內相對濕度應保持在60%左右。濕度不夠時,在地面酒水,冬天灑溫水,夏天灑涼水;濕度過高時,加強室內通風,使水分散發。
C. 種蛋孵化技術,具體調節溫濕度怎麼調
種蛋孵化技術,具體調節溫濕度
1、溫度是孵化的重要因素,在實際生產中有恆溫和變溫兩種施溫方案。恆溫1天~19天37.8℃,20天~21天36.5℃~37.2℃;變溫孵化則採用前高後低的用溫方式,如1天~4天38.2℃,5天~7天38.0℃,8天~12天37.8℃,13天~15天37.6℃,16天~19天37.4℃,20
天~21天36.5℃~37.2℃。兩種方法區別在於降溫法必須是整批孵化時間,符合胚蛋對溫度前高後低的要求。恆溫法適合巷道式孵化器和箱體機分批孵化方式,能省電。對於雞前期產的種蛋,孵化溫度要高0.15℃或提前6小時~8小時入孵。20天~21天37℃,產蛋中期(35周~50周)種蛋理化特性優良,孵化用37.8℃,出雛用36.5℃~37.1℃,孵化期正好是21天;產蛋後期(50周以後)盡量減少儲存時間,提前4小時~6小時入孵,孵化溫度低0.1℃,出雛時37.2℃左右。溫度是否合適可通過「看胎施溫」方式來檢驗。
2、適宜的濕度,初期使胚胎受熱均勻,後期利用散熱和啄殼出雛。一般來說,入孵器濕度為50%~60%,出雛器濕度為65%~75%。對產蛋前期種蛋1
天~19天降低孵化濕度為3%~5%,20天~21天濕度為70%;產蛋中期用正常濕度;產蛋後期1天~19天濕度調高3%~5%,20天~21天出雛濕度為65%~70%為好。檢查濕度是否合適,測量種蛋孵化過程中的失重量為11%~13.5%。
D. 孵化器濕度低怎麼解決
控濕系統人為斷開加濕水銀導電表或調高數顯定濕值,發出加濕信號後,檢查加濕電熱管或加濕電機是否工作。如果控濕探頭為導電表水銀探頭,要檢查探頭下的水盒是否有水,包探頭的紗布是否板結。另要檢查浮球閥是否關閉靈敏,能否將水位控制在規定的高度上(水位一般調整到距水盤口15~20毫米處),水盤是否漏水。
E. 孵化機內濕度太大怎麼處理
孵化機內濕度太大,可以將孵化機內的濕度調節的低一些,加強照明就可以了。操作步驟如下:將電源開關打開。打開照明開關,增加孵化機的乾燥度。按一下設置按鈕。按下設置鍵後屏幕出現hh。按下濕度按鈕降低濕度。最後按一下設置按鈕,保存當前的濕度就操作完畢了。這些知識網上都有,你可以查一下。
F. 現在這個季節,我的是全自動孵化機,但濕度過高,如何處理
摘要 您好!由我為您解答這個問題~
G. 孵化蛋雞孵化時濕度升不上去該怎麼做
一、只需在電孵機底部放四個水盤,總面積為孵化機底部的四分之三或三分之二,經常保持水盤內有水就行了。天冷時加溫水,天熱時加冷水。
二、在氣候特別乾燥的地區,要增大水盤面積或加高水溫,以增加蒸發量,必要時還可定時補加噴施措施。濕度對孵化率有影響,但它遠不如溫度對孵化率的影響大。
三、雞蛋人工孵化對濕度的要求
1、在一般的情況下,孵化期間的相對濕度要求第一至第七天為60%左右,第八至第十六天為50~55%,第十八天後為65~70%。初生雛雞的體重,由於品種、季節、孵化條件的不差異較大,多數在68+2%,范圍為60~75%。
2、 濕度過高,阻礙雞胚尿裹液的蒸發排除,而造成雛雞大肚皮,雞體組織、蛋黃含水分過多,身體顯得笨重遲鈍。濕度過低時,則引起蛋內水分過量的蒸發,雛雞乾瘦,肌肉不豐滿,羽毛過分緊湊,個體小。
H. 孵化機濕度大怎麼辦
首先要看孵化機有抄幾根加濕管或幾套加濕系統,如果有兩根加濕管和兩套加濕襲系統的話可以關閉其中一套或一根如果只有一根加濕管的話,濕度還是過高,那可以把孵化機的風門打開。另外孵化機的使用環境是要乾燥通風的室內環境,可定時的開門或開窗,保持室度內的空氣和濕度的流通。
胚胎的發育對濕度適應范圍較寬,一半在50-70%之間,1-7天為前期。相對濕度應為 60%,8-17天為中期,相對濕度應為50%,18-21天為後期,相對濕度為70%。這是因為前要生成羊水,中期要排除尿液,後期有利於出殼的緣故。
所有孵化機都有「熱點」和「冷點」,且在孵化16-18天檢查熱點的胚胎沒有遭受熱應激是很重要的。理想的蛋殼溫度為 37.8°C (100°F) ,但是到孵化末期,蛋殼溫度增加到38.3°C (101°F)是很正常的,且基本沒有影響。
注意事項:
1、使用前應反復閱讀說明書。
2、檢查風機是否打開,水盆里是否加水。
3、停止翻蛋時,檢查翻蛋電機,翻蛋的程式控制開關,是否可用。
4、加熱器及接頭要牢固,以防燙傷管理人員。
5、使用爐火家溫時,水盤上面應放隔溫層,如果蛋架上蛋盤不滿,近水盤盡量不放。
6、注意:濕度探頭不用時最好從孵房取出來,要保持乾燥,嚴防掛露水,嚴禁用嘴喝氣實驗探頭,可用手握探頭,利用手掌握蒸發的濕度觀察顯示升高。
I. 孵化機溫度已夠而濕度不夠如何修理
可以採取斷開主控板、加熱板單獨供電,如果濕度上去,就是主控板壞了。如果還沒濕度,就是加熱板壞了。也可通過增加加濕管解決。
J. 在孵化過程中,怎樣掌握孵化濕度
溫度是胚胎發育的首要條件,只有保持適宜的孵化溫度才能確保胚胎正常的物質代謝和生長發育。適宜的孵化溫度是37.0~39.5℃,孵化溫度過高或過低都會影響胚胎發育,嚴重時造成胚胎死亡。孵化溫度高,則胚胎發育快,出殼時間提前,雛雞軟弱,如果孵化溫度高於42℃,經過2~3小時則造成胚胎的全部死亡。溫度不足胚胎發育遲緩,如果低於24℃,經30小時胚胎即全部死亡。在孵化過程中,除根據孵化設備、入孵日齡和溫度計顯示外還要按照胚胎的發育規律,通過照蛋對孵蛋進行生物學檢查。根據胚胎的實際發育情況,適當調整孵化溫度,這就是「看胎施溫」。例如,在正常情況下,在孵化5天照蛋可以看出明顯的「眼點」,血管布滿蛋整個正面的4/5。如果第5天照蛋還看不清胚胎的眼點,血管范圍僅占蛋正面的3/4以下,則說明溫度偏低。反之,胚胎的眼點第4天抽查驗蛋清晰可見,第5天血管幾乎布滿整個蛋正面,則說明溫度偏高。再如,孵化10~11天時,在適宜的溫度等條件下,正常的種蛋尿囊血管顏色加深,並在蛋的銳端匯合,俗稱「合攏」。在第10~11天驗蛋,如果有70%的胚胎尿囊血管已合攏,則說明胚胎發育正常。如果在第9天抽查驗蛋,大部分雞胚的尿囊血管已合攏,則說明溫度偏高,若不採取降溫措施,將會提前出雛,但出雛的時間拖長,弱雛較多,有些胚胎呈現「白屁股」(胚胎局部蛋白質變性)。反之,如果在第12天抽查驗蛋,大部分雞胚尿囊血管還未合攏,則說明溫度偏低,若不提高溫度,孵化結果是孵化期延長,雛雞體大腹軟,四肢無力,死胚增加。因此,在孵化過程中,應隨時掌握胚胎發育情況,及時調整孵化溫度,看胎施溫,這樣才能確保21天孵出好的雞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