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生活污水處理廠碳氮比控制在多少合理
就是原子個數比。由於污水中各種有機物成分比較復雜,因此將它們簡化為碳原子與氮原子的比例,只有比例合適時,活性污泥才能有效發揮作用。
Ⅱ 污水處理中碳氮磷的計算公式
說到污水處理指標中碳氮磷比例,首先要明確生化處理中的營養比是根據污泥/生物膜中微生物需求來確定的。自然界中各類微生物需求的碳氮比是不同的,但是對於活性污泥這個微生物群體而言有一個經驗的值,好氧條件下是100:5:1而厭氧條件下則是200:5:1。
其次,各參數的含義:碳氮磷都要以可生物吸收的量計算,因此,碳以BOD5表示;N一般指總凱氏氮(TKN),包括有機氮和氨氮,但不包括亞硝氮和硝態氮,因為除了反硝化細菌以外,大部分微生物都不能直接以亞硝氮和硝態氮作為氮源,而有機氮和氨氮則可被絕大多數微生物用做氮源;磷一般為磷酸鹽。
碳氮磷比例的來源:
說法一:Mc Carty於1970年將細菌原生質分子式定為C5H7O2N,若包括磷為C60H87N12O23P,其中C、N、P所佔的百分數分別為52.4%、12.2%、2.3%.對於好氧生物處理過程來說,在被降解的BOD5中,約有20%的物質被用於細胞物質的合成,80%被用來進行能量代謝所以進水中BOD:N:P=(52.4%/20%):12.2%;2.3%=100:5:1。
說法二:細菌C:N=4-5,真菌C:N=10,活性污泥系統中的C:N=8(介於二者之間),同時由於只有40%的碳源進入到細胞中,所以這個比例就是20,即100:5.磷的比例參照一。
活性污泥系統是個微生物生態系統,不僅是細菌,還存在大量真菌和其他微生物。這個比例我想不完全是細菌的組成,而是整個活性污泥微生物系統的營養需求平均值,因此我給出了說法二。個人也覺得說法二更符合具說服力,同時對於活性污泥系統而言,這個比例在工程中也未必是一定的,生物總是有一定的適應范圍,因此,理論如此,實際操作接近即可。
Ⅲ 如何計算「碳氮比」
(1)在食用菌栽培中,碳氮比(C/N)是指培養料中碳源與氮源含量的比值。在食用菌分解過程中,食用菌細胞碳氮比是8~12:1,在食用菌生長過程中50%碳供給呼吸的能量,50%的碳組成食用菌細胞,所以培養基碳氮比是16:1~24:1,有足夠的碳供給食用菌全部利用氮。不同食用菌及同一種食用菌的不同發育階段所需的碳氮比有所不同。菌絲生長階段所需碳氮比以20:1左右為宜,出菇階段以30~40:1為宜。也就是說,子實體生長發育期所需碳氮比高於營養生長期的碳氮比。
(2)在對一種長期使用的培養基配方中個別原料進行更換時,一般根據二者營養成分稍加調整即可。在試驗一種新配方並且要准確知道其碳氮比時,必須先進行計算,計算方法如下:
用稻草和豆餅各需配製碳氮比為40:1的培養料100千克,試問稻草和豆餅各需多少?
查閱食用菌栽培書籍附表,得知稻草含碳量為45.58%,含氮量為0.63%;豆餅含碳量為47.46%,含氮量為7%。設配製所規定碳氮比的培養料100千克需稻草X千克,則豆餅用量為(100-X)千克,根據100千克培養料中含碳量與含氮量之比為40:1,得下式:
0.4558X+0.4746×(100-X)/0.0063X+0.07×(100-X)=40/1
解上式得稻草用量X=91.95千克,豆餅用量=100-X=8.05千克。
Ⅳ 如何確定污水中的碳氮磷比
投配污水的碳氮比怎麼計算
污水的碳氮磷比值=100:5:1
碳源的簡單計算;
尿素的投加量計算:氮的內計容算(*0.05)磷的計算(*0.01)
尿素(0.46)
日處理水量m3
*
進入生化池cod的值*
b/c值
/1000*
碳氮磷比值
/100
/尿素的含量
較復雜的計算:
較復雜計算—簡單計算的原cod的值=標准添加量(節約了成本)
Ⅳ 廢水的生化處理中營養比碳氮磷之比為100:5:1.
1 首先必須明確,生化處理中的營養比是根據污泥/生物膜中微生物需求來確定的。自然界中,各類微生物需求的碳氮比是不同的,但是對於活性污泥這個微生物群體而言有一個經驗的值,好氧條件下是100:5:1,厭氧條件下是200:5:1.
2 其次,各參數的含義。碳氮磷都要以可生物吸收的量計算,因此,碳以BOD5表示;N一般指總凱氏氮(TKN),包括有機氮和氨氮,但不包括亞硝氮和硝態氮,因為除了反硝化細菌以外,大部分微生物都不能直接以亞硝氮和硝態氮作為氮源,而有機氮和氨氮則可被絕大多數微生物用做氮源;磷一般為磷酸鹽。
3 最後我來解釋一下這個比例的來源:
說法一:Mc Carty於1970年將細菌原生質分子式定為C5H7O2N,若包括磷為C60H87N12O23P,其中C、N、P所佔的百分數分別為52.4%、12.2%、2.3%。對於好氧生物處理過程來說,在被降解的BOD5中,約有20%的物質被用於細胞物質的合成,80%被用來進行能量代謝所以進水中BOD:N:P=(52.4%/20%):12.2%;2.3%=100:5:1。
說法二:細菌C:N=4-5,真菌C:N=10,活性污泥系統中的C:N=8(介於二者之間),同時由於只有40%的碳源進入到細胞中,所以這個比例就是20,即100:5.磷的比例參照一。
4還想提點個人看法:活性污泥系統是個微生物生態系統,不僅是細菌,還存在大量真菌和其他微生物。這個比例我想不完全是細菌的組成,而是整個活性污泥微生物系統的營養需求平均值,因此我給出了說法二,個人也覺得說法二更符合具說服力。同時,對於活性污泥系統而言,這個比例在工程中也未必是一定的,生物總是有一定的適應范圍的,因此,理論如此,實際操作接近即可。
Ⅵ 在污水處理領域,碳氮比是指什麼碳比上什麼氮(比如是COD比上總氮還是什麼)
碳氮比,是指有機物中碳的總含量與氮的總含量的比叫做碳氮比
Ⅶ 污水處理c/n比小於多少需要補加葡萄糖
碳氮比:(C/N)
有機物中碳的總含量與氮的總含量的比叫做碳氮比.碳氮比是分子個數比而非質量比。
碳氮比大的有機物分解礦化較困難或速度很慢。原因是當微生物分解有機物時,同化5份碳時約需要同化1份氮來構成它自身細胞體,因為微生物自身的碳氮比大約是5:1。
碳氮比5:1比較好,太高或太低 對廢水生物處理過程都不利。
Ⅷ 污水C/N比是什麼意思
意思來是碳氮比。
C是指自碳,carbon的簡稱;N是指氮,nitrogen的簡稱。
碳氮比,是指有機物中碳的總含量與氮的總含量的比值。一般用「C/N」表示。如果碳氮比過大,微生物的分解作用就慢,而且要消耗土壤中的有效態氮素。所以在施用碳氮比大的有機肥(如稻草等)或用碳氮比大的材料作堆漚肥時,都應該補充含氮多的肥料以調節碳氮比。
(8)污水處理所需碳氮比計算擴展閱讀
污水化學性指標:
1、化學需氧量(COD):指用強化學氧化劑(中國法定用重鉻酸鉀)在酸性條件下,將有機物氧化成CO2與H2O所消耗的氧量(mg/L),用CODcr表示,簡寫為COD。化學需氧量越高,表示水中有機污染物越多,污染越嚴重。
2、生化需氧量(BOD):水中有機污染物被好氧微生物分解時所需的氧量稱為生化需氧量(mg/L)。
如果污水成分相對穩定,則一般來說,COD> BOD5。一般BOD5/COD大於0.3,認為適宜採用生化處理。
3、總需氧量(TOD):有機物主要元素是C、H、O、N、S等,當有機物被全部氧化時,將分別產生CO2、H2O、NO、SO2等,此時需氧量稱為總需氧量(TOD)。
Ⅸ 如何計算人工配製污水中的碳氮比呢
污水的碳氮磷比值=100:5:1
碳源的簡單計算;
尿素的投加量計回算:氮的計算(答*0.05)磷的計算(*0.01) 尿素(0.46)
日處理水量m3 * 進入生化池COD的值* B/C值 /1000* 碳氮磷比值 /100 /尿素的含量
較復雜的計算:
較復雜計算—簡單計算的原cod的值=標准添加量
Ⅹ 投配污水的碳氮比怎麼計算
污水的碳氮磷比值=100:5:1
碳源的簡單計算;
尿素的投加量計算: 氮的計算(*0.05)磷回的計算(*0.01) 尿素(0.46)
日處理水答量m3 * 進入生化池COD的值* B/C值 /1000* 碳氮磷比值 /100 /尿素的含量
較復雜的計算:
較復雜計算—簡單計算的原cod的值=標准添加量(節約了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