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廢水知識 > 林西污水處理廠

林西污水處理廠

發布時間:2022-04-26 02:57:40

① 煤的水分、灰分、揮發分和發熱量對燃燒性能的影響

人們通常把開發煤炭資源的企業稱作煤礦,把開采出來的煤礦產品稱為煤炭。我國古代曾稱煤炭為石涅,或稱石炭。它是植物遺體埋藏在地下經過漫長復雜的生物化學、地球化學和物理化學作用轉化而成的一種固體可燃礦產。它不僅是工農業和人民生活不可缺少的主要燃料,而且還是冶金、化工、醫葯等部門的重要原料。據統計,在我國能源生產和消費構成中,煤炭一直居於主導地位,1995年,生產佔75.5%,消費佔75.0%。在國民經濟中,工業、農業、交通運輸的發展都離不開煤炭。隨著近代科學技術的發展和新工藝、新方法的應用,煤炭的用途和綜合利用價值將會越來越大。可以預計,在未來相當長的時期內,煤炭在我國國民經濟中都將佔有相當重要的地位。

一、礦物原料特點

(一) 煤的物理性質
煤的物理性質是煤的一定化學組成和分子結構的外部表現。它是由成煤的原始物質及其聚積條件、轉化過程、煤化程度和風、氧化程度等因素所決定。包括顏色、光澤、粉色、比重和容重、硬度、脆度、斷口及導電性等。其中,除了比重和導電性需要在實驗室測定外,其他根據肉眼觀察就可以確定。煤的物理性質可以作為初步評價煤質的依據,並用以研究煤的成因、變質機理和解決煤層對比等地質問題。
1.顏色
是指新鮮煤表面的自然色彩,是煤對不同波長的光波吸收的結果。呈褐色—黑色,一般隨煤化程度的提高而逐漸加深。
2.光澤
是指煤的表面在普通光下的反光能力。一般呈瀝青、玻璃和金剛光澤。煤化程度越高,光澤越強;礦物質含量越多,光澤越暗;風、氧化程度越深,光澤越暗,直到完全消失。
3.粉色
指將煤研成粉末的顏色或煤在抹上釉的瓷板上刻劃時留下的痕跡,所以又稱為條痕色。呈淺棕色—黑色。一般是煤化程度越高,粉色越深。
4.比重和容重
煤的比重又稱煤的密度,它是不包括孔隙在內的一定體積的煤的重量與同溫度、同體積的水的重量之比。煤的容重又稱煤的體重或假比重,它是包括孔隙在內的一定體積的煤的重量與同溫度、同體積的水的重量之比。煤的容重是計算煤層儲量的重要指標。褐煤的容重一般為1.05~1.2,煙煤為1.2~1.4,無煙煤變化范圍較大,可由1.35~1.8。煤岩組成、煤化程度、煤中礦物質的成分和含量是影響比重和容重的主要因素。在礦物質含量相同的情況下,煤的比重隨煤化程度的加深而增大。
5.硬度
是指煤抵抗外來機械作用的能力。根據外來機械力作用方式的不同,可進一步將煤的硬度分為刻劃硬度、壓痕硬度和抗磨硬度三類。煤的硬度與煤化程度有關,褐煤和焦煤的硬度最小,約2~2.5;無煙煤的硬度最大,接近4。
6.脆度
是煤受外力作用而破碎的程度。成煤的原始物質、煤岩成分、煤化程度等都對煤的脆度有影響。在不同變質程度的煤中,長焰煤和氣煤的脆度較小,肥煤、焦煤和瘦煤的脆度最大,無煙煤的脆度最小。
7.斷口
是指煤受外力打擊後形成的斷面的形狀。在煤中常見的斷口有貝殼狀斷口、參差狀斷口等。煤的原始物質組成和煤化程度不同,斷口形狀各異。
8.導電性
是指煤傳導電流的能力,通常用電阻率來表示。褐煤電阻率低。褐煤向煙煤過渡時,電阻率劇增。煙煤是不良導體,隨著煤化程度增高,電阻率減小,至無煙煤時急劇下降,而具良好的導電性。

(二) 煤的化學組成
煤的化學組成很復雜,但歸納起來可分為有機質和無機質兩大類,以有機質為主體。
煤中的有機質主要由碳、氫、氧、氮和有機硫等五種元素組成。其中,碳、氫、氧佔有機質的95%以上。此外,還有極少量的磷和其他元素。煤中有機質的元素組成,隨煤化程度的變化而有規律地變化。一般來講,煤化程度越深,碳的含量越高,氫和氧的含量越低,氮的含量也稍有降低。唯硫的含量則與煤的成因類型有關。碳和氫是煤炭燃燒過程中產生熱量的重要元素,氧是助燃元素,三者構成了有機質的主體。煤炭燃燒時,氮不產生熱量,常以游離狀態析出,但在高溫條件下,一部分氮轉變成氨及其他含氮化合物,可以回收製造硫酸氨、尿素及氮肥。硫、磷、氟、氯、砷等是煤中的有害元素。含硫多的煤在燃燒時生成硫化物氣體,不僅腐蝕金屬設備,與空氣中的水反應形成酸雨,污染環境,危害植物生產,而且將含有硫和磷的煤用作冶金煉焦時,煤中的硫和磷大部分轉入焦炭中,冶煉時又轉入鋼鐵中,嚴重影響焦炭和鋼鐵質量,不利於鋼鐵的鑄造和機械加工。用含有氟和氯的煤燃燒或煉焦時,各種管道和爐壁會遭到強烈腐蝕。將含有砷的煤用於釀造和食品工業作燃料,砷含量過高,會增加產品毒性,危及人民身體健康。
煤中的無機質主要是水分和礦物質,它們的存在降低了煤的質量和利用價值,其中絕大多數是煤中的有害成分。
另外,還有一些稀有、分散和放射性元素,例如,鍺、鎵、銦、釷、釩、鈦、鈾……等,它們分別以有機或無機化合物的形態存在於煤中。其中某些元素的含量,一旦達到工業品位或可綜合利用時,就是重要的礦產資源。
通過元素分析可以了解煤的化學組成及其含量,通過工業分析可以初步了解煤的性質,大致判斷煤的種類和用途。煤的工業分析包括對水分、灰分、揮發分的測定和固定碳的計算四項內容。
1.水分
指單位重量的煤中水的含量。煤中的水分有外在水分、內在水分和結晶水三種存在狀態。一般以煤的內在水分作為評定煤質的指標。煤化程度越低,煤的內部表面積越大,水分含量越高。水分對煤的加工利用是有害物質。在煤的貯存過程中,它能加速風化、破裂,甚至自燃;在運輸時,會增加運量,浪費運力,增加運費;煉焦時,消耗熱量,降低爐溫,延長煉焦時間,降低生產效率;燃燒時,降低有效發熱量;在高寒地區的冬季,還會使煤凍結,造成裝卸困難。只有在壓制煤磚和煤球時,需要適量的水分才能成型。
2.灰分
是指煤在規定條件下完全燃燒後剩下的固體殘渣。它是煤中的礦物質經過氧化、分解而來。灰分對煤的加工利用極為不利。灰分越高,熱效率越低;燃燒時,熔化的灰分還會在爐內結成爐渣,影響煤的氣化和燃燒,同時造成排渣困難;煉焦時,全部轉入焦炭,降低了焦炭的強度,嚴重影響焦炭質量。煤灰成分十分復雜,成分不同直接影響到灰分的熔點。灰熔點低的煤,燃燒和氣化時,會給生產操作帶來許多困難。為此,在評價煤的工業用途時,必須分析灰成分,測定灰熔點。
3.揮發分
指煤中的有機物質受熱分解產生的可燃性氣體。它是對煤進行分類的主要指標,並被用來初步確定煤的加工利用性質。煤的揮發分產率與煤化程度有密切關系,煤化程度越低,揮發分越高,隨著煤化程度加深,揮發分逐漸降低。
4.固定碳
測定煤的揮發分時,剩下的不揮發物稱為焦渣。焦渣減去灰分稱為固定碳。它是煤中不揮發的固體可燃物,可以用計算方法算出。焦渣的外觀與煤中有機質的性質有密切關系,因此,根據焦渣的外觀特徵,可以定性地判斷煤的粘結性和工業用途。

(三)煤的工藝性質
為了提高煤的綜合利用價值,必須了解、研究煤的工藝性質,以滿足各方面對煤質的要求。煤的工藝性質主要包括:粘結性和結焦性、發熱量、化學反應性、熱穩定性、透光率、機械強度和可選性等。
1.粘結性和結焦性
粘結性是指煤在干餾過程中,由於煤中有機質分解,熔融而使煤粒能夠相互粘結成塊的性能。結焦性是指煤在干餾時能夠結成焦炭的性能。煤的粘結性是結焦性的必要條件,結焦性好的煤必須具有良好的粘結性,但粘結性好的煤不一定能單獨煉出質量好的焦炭。這就是為什麼要進行配煤煉焦的道理。粘結性是進行煤的工業分類的主要指標,一般用煤中有機質受熱分解、軟化形成的膠質體的厚度來表示,常稱膠質層厚度。膠質層越厚,粘結性越好。測定粘結性和結焦性的方法很多,除膠質層測定法外,還有羅加指數法、奧亞膨脹度試驗等等。粘結性受煤化程度、煤岩成分、氧化程度和礦物質含量等多種因素的影響。煤化程度最高和最低的煤,一般都沒有粘結性,膠質層厚度也很小。
2.發熱量
是指單位重量的煤在完全燃燒時所產生的熱量,亦稱熱值,常用106J/kg表示。它是評價煤炭質量,尤其是評價動力用煤的重要指標。國際市場上動力用煤以熱值計價。我國自1985年6月起,改革沿用了幾十年的以灰分計價為以熱值計價。發熱量主要與煤中的可燃元素含量和煤化程度有關。為便於比較耗煤量,在工業生產中,常常將實際消耗的煤量摺合成發熱量為2.930368×107J/kg的標准煤來進行計算。
3.化學反應性
又稱活性。是指煤在一定溫度下與二氧化碳、氧和水蒸汽相互作用的反應能力。它是評價氣化用煤和動力用煤的一項重要指標。反應性強弱直接影響到耗煤量和煤氣的有效成分。煤的活性一般隨煤化程度加深而減弱。
4.熱穩定性
又稱耐熱性。是指煤在高溫作用下保持原來粒度的性能。它是評價氣化用煤和動力用煤的又一項重要指標。熱穩定性的好壞,直接影響爐內能否正常生產以及煤的氣化和燃燒效率。
5.透光率
指低煤化程度的煤(褐煤、長焰煤等),在規定條件下用硝酸與磷酸的混合液處理後,所得溶液對光的透過率稱為透光率。隨著煤化程度加深,透光率逐漸加大。因此,它是區別褐煤、長焰煤和氣煤的重要指標。
6.機械強度
是指塊煤受外力作用而破碎的難易程度。機械強度低的煤投入氣化爐時,容易碎成小塊和粉末,影響氣化爐正常操作。因此,氣化用煤必須具備較高的機械強度。
7.可選性
是指煤通過洗選,除去其中的夾矸和礦物質的難易程度。我國現行的選煤方法,詳見第四節。

二、用途與技術經濟指標

(一) 煤的工業分類
1958年,國家頒布了以煉焦用煤為主的分類方案,為工業部門合理使用煤炭資源創造了有利條件,但在實踐中也出現了一些問題。在認真分析研究和吸收國外先進分類方法的基礎上,為了使各項分類的技術經濟指標最能反映煤的質量特點,達到更加合理地利用煤炭資源的目的,1986年,國家重新頒布了從褐煤到無煙煤的全面技術分類標准,將自然界中的煤劃分為14大類,其中,褐煤和無煙煤又分別劃分為2個和3個小類(表2.2.1)。這就是我國現行的煤炭分類國家標准。
表 2.2.1中國煤炭分類國家標准 (GB5751-86)

(1) 分類指標及其符號Vr為乾燥無灰基揮發分(%);Hr為乾燥無灰基氫含量(%);GR.I(簡記G)為煙煤的粘結指數;Y為煙煤的膠質層最大厚度;PM為煤樣的透光率(%);b為煙煤的奧亞膨脹度(%);Q-A.GNGW為煤的恆濕無灰基高位發熱量(MJ/kg)。
(2) 煤類的編碼各類煤用兩位阿拉伯數碼表示。10位表示煤的揮發分,個位數在無煙煤及褐煤表示煤化程度,在煙煤表示結粘性。

(二) 各煤類的主要特徵和用途

1.褐煤
它是煤化程度最低的煤。其特點是水分高、比重小、揮發分高、不粘結、化學反應性強、熱穩定性差、發熱量低,含有不同數量的腐殖酸。多被用作燃料、氣化或低溫干餾的原料,也可用來提取褐煤蠟、腐殖酸,製造磺化煤或活性炭。一號褐煤還可以作農田、果園的有機肥料。
2.長焰煤
它的揮發分含量很高,沒有或只有很小的粘結性,膠質層厚度不超過5mm,易燃燒,燃燒時有很長的火焰,故得名長焰煤。可作為氣化和低溫干餾的原料,也可作民用和動力燃料。
3.不粘煤
它水分大,沒有粘結性,加熱時基本上不產生膠質體,燃燒時發熱量較小,含有一定的次生腐殖酸。主要用作製造煤氣和民用或動力燃料。
4.弱粘煤
水分大,粘結性較弱,揮發分較高,加熱時能產生較少的膠質體,能單獨結焦,但結成的焦塊小而易碎,粉焦率高。這種煤主要用作氣化原料和動力燃料。
5. 1/2中粘煤
它具有中等粘結性和中高揮發分。可以作為配煤煉焦的原料,也可以作為氣化用煤和動力燃料。
6.氣煤
揮發分高,膠質層較厚,熱穩定性差。能單獨結焦,但煉出的焦炭細長易碎,收縮率大,且縱裂紋多,抗碎和耐磨性較差。故只能用作配煤煉焦,還可用來煉油、製造煤氣、生產氮肥或作動力燃料。
7.氣肥煤
它的揮發分和粘結性都很高,結焦性介於氣煤和肥煤之間,單獨煉焦時能產生大量的氣體和液體化學物質。最適合高溫干餾製造煤氣,更是配煤煉焦的好原料。
8.肥煤
具有很好的粘結性和中等及中高等揮發分,加熱時能產生大量的膠質體,形成大於25mm的膠質層,結焦性最強。用這種煤來煉焦,可以煉出熔融性和耐磨性都很好的焦炭,但這種焦炭橫裂紋多,且焦根部分常有蜂焦,易碎成小塊。由於粘結性強,因此,它是配煤煉焦中的主要成分。
9. 1/3焦煤
它是介於焦煤、肥煤和氣煤之間的過渡煤,具有很強的粘結性和中高等揮發分,單獨用來煉焦時,可以形成熔融性良好、強度較大的焦炭。因此,它是良好的配煤煉焦的基礎煤。
10.焦煤
具有中低等揮發分和中高等粘結性,加熱時可形成穩定性很好的膠質體,單獨用來煉焦,能形成結構緻密、塊度大、強度高、耐磨性好、裂紋少、不易破碎的焦炭。但因其膨脹壓力大,易造成推焦困難,損壞爐體,故一般都作為煉焦配煤使用。
11.瘦煤
具有較低揮發分和中等粘結性。單獨煉焦時,能形成塊度大、裂紋少、抗碎強度較好,但耐磨性較差的焦炭。因此,用它加入配煤煉焦,可以增加焦炭的塊度和強度。
12.貧瘦煤
揮發分低,粘結性較弱,結焦性較差。單獨煉焦時,生成的焦粉很多。但它能起到瘦化劑的作用。故可作煉焦配煤使用,同時,也是民用和動力的好燃料。
13.貧煤
具有一定的揮發分,加熱時不產生膠質體,沒有粘結性或只有微弱的粘結性,燃燒火焰短,煉焦時不結焦。主要用於動力和民用燃料。在缺乏瘦料的地區,也可充當配煤煉焦的瘦化劑。
14.無煙煤
它是煤化程度最高的煤。揮發分低、比重大、硬度高、燃燒時煙少火苗短、火力強。通常作民用和動力燃料。質量好的無煙煤可作氣化原料、高爐噴吹和燒結鐵礦石的燃料,以及製造電石、電極和炭素材料等。

(三) 工業用煤的質量要求
煤的工業用途非常廣泛,歸納起來主要是冶金、化工和動力三個方面。同時,在煉油、醫葯、精密鑄造和航空航天工業等領域也有廣闊的利用前景。各工業部門對所用的煤都有特定的質量要求和技術標准。簡要介紹如下:
1.煉焦用煤
煉焦是將煤放在干餾爐中加熱,隨著溫度的升高(最終達到1 000℃左右),煤中有機質逐漸分解,其中,揮發性物質呈氣態或蒸汽狀態逸出,成為煤氣和煤焦油,殘留下的不揮發性產物就是焦炭。焦炭在煉鐵爐中起著還原、熔化礦石,提供熱能和支撐爐料,保持爐料透氣性能良好的作用。因此,煉焦用煤的質量要求,是以能得到機械強度高、塊度均勻、灰分和硫分低的優質冶金焦為目的。國家對冶金焦用煤有專門的質量標准,見表2.2.2。
表 2.2.2冶金焦用煤質量標准 (GB397-65)見上圖
2氣化用煤
煤的氣化是以氧、水、二氧化碳、氫等為氣體介質,經過熱化學處理過程,把煤轉變為各種用途的煤氣。煤氣化所得的氣體產物可作工業和民用燃料以及化工合成原料。常用的制氣方法有兩種:①固定床氣化法。目前國內主要用無煙煤和焦炭作氣化原料,製造合成氨原料氣。要求作為原料煤的固定碳>80%,灰分(Ag)<25%,硫分(SgQ)≤2%,要求粒度要均勻,25~75mm,或19~50mm,或13~25mm,機械強度>65%,熱穩定性S+13>60%,灰熔點(T2)>1 250℃,揮發分不高於9%,化學反應性愈強愈好。②沸騰層氣化法。對原料煤的質量要求是:化學反應性要大於60%,不粘結或弱粘結,灰分(Ag)<25%,硫分(SgQ)<2%,水分(WQ)<10%,灰熔點(T2)>1 200℃,粒度<10mm,主要使用褐煤、長焰煤和弱粘煤等。
3.煉油用煤
一般以褐煤、長焰煤為主,弱粘煤和氣煤也可以使用,其要求取決於煉油方法。①低溫干餾法,是將煤置於550℃左右的溫度下進行干餾,以製取低溫焦油,同時還可以得到半焦和低溫焦爐煤氣。煤種為褐煤、長焰煤、不粘煤或弱粘煤、氣煤。對原料煤的質量要求是:焦油產率(Tf)>7%,膠質層厚度<9mm,熱穩定性S+13>40%,粒度6~13mm,最好為20~80mm 。②加氫液化法,是將煤、催化劑和重油混合在一起,在高溫高壓下使煤中有機質破壞,與氫作用轉化成低分子液態或氣態產物,進一步加工可得到汽油、柴油等燃料。原料煤主要為褐煤、長焰煤及氣煤。要求煤的碳氫化(C/H)<16,揮發分>35%,灰分(Ag)<5%,煤岩的絲炭含量<2%。
4.燃料用煤
任何一種煤都可以作為工業和民用的燃料。不同工業部門對燃料用煤的質量要求不一樣。蒸汽機車用煤要求較高,國家規定是:揮發分(Vr)≥20%,灰分(Ag)≤24%,灰熔點(T2)≥1 200℃,硫分(SgQ)長隧道及隧道群區段≤1%,低位發熱量2.09312×107~2.51174×107J/kg以上。發電廠一般應盡量用灰分(Ag)>30%的劣質煤,少數大型鍋爐可用灰分(Ag)20%左右的煤。為了將優質煤用於發展冶金和化學工業,近年來,我國在開展低熱值煤的應用方面取得了較快的進展,不少發熱量僅有8 372.5J/ kg左右的劣質煤和煤矸石也能用於一般工廠,有的發電廠已摻燒煤矸石達30%。
煤的其他用途還很多。如,褐煤和氧化煤可以生產腐殖酸類肥料;從褐煤中可以提取褐煤蠟供電氣、印刷、精密鑄造、化工等部門使用;用優質無煙煤可以製造碳化硅、碳粒砂、人造剛玉、人造石墨、電極、電石和供高爐噴吹或作鑄造燃料;用煤瀝青製成的碳素纖維,其抗拉強度比鋼材大千倍,且重量輕、耐高溫,是發展太空技術的重要材料;用煤瀝青還可以製成針狀焦,生產新型的電爐電極,可提高電爐煉鋼的生產效率等等。總之,隨著現代科學技術的不斷進步,煤炭的綜合利用技術也在迅速發展,煤炭的綜合利用領域必將繼續擴大。

三、礦業簡史

(一) 古代煤礦業簡史
我國是世界上發現、利用煤炭最早的國家。1973年,在遼寧省沈陽市北陵附近新石器時代的新樂遺址下層發現了為數不少的精煤製品。其中有:圓泡形飾25件,耳(王當)形飾6件,圓珠15件,和這些煤製品同時出土的還有碎煤精、精煤半成品和煤塊97塊。這些煤製品,經過前遼寧省煤田地質勘探公司科研所鑒定,「呈弱油脂光澤,均一狀結構,硬度、韌性均很大為其特點」,很容易用火柴點燃,燃燒時發出明亮而帶黑煙的火焰,並發出一種燒橡皮的氣味。經過工業分析和元素分析證明,其原料就是燭煤。這是世界上用煤最早的確鑿證據,也是說明我國早在六七千年前就已發現並開始利用煤炭的歷史見證。
50年代中期和70年代中期,考古工作者先後在陝西省4處西周墓中出土了煤雕製品,其中,寶雞市茹家莊一處就出土了200餘枚之多。據此可以判斷,早在西周時期,作為當時全國政治、經濟中心的陝西地區,煤炭已經被開采利用。
戰國時期,除繼續利用煤炭雕刻生活用品外,還在當時的著作中出現了關於煤的記載。先秦時期的地理著作《山海經》就有3處有關石涅的記載:一處見於該書的《西山經》,「女床之山,其陽多赤銅,其陰多石涅」;另二處見於《中山經》,「岷山之首,曰女幾之山,其上多石涅」,「又東一百五十里,曰風雨之山,其上多白金,其下多石涅」。據有關專家考證,女床之山,女幾之山,風雨之山,分別位於今陝西鳳翔、四川雙流、什邡和通江、南江、巴中一帶。古今對照,以上各地均有煤炭產出,證明《山海經》的記載基本是對的,同時,說明當時這些地方的煤炭已被發現,而且已積累了一些找煤的初步地質知識。
西漢至魏晉南北朝,出現了一定規模的煤井和相應的採煤技術,煤的用途,不僅用作生產燃料,而且還用於冶鐵;不僅能夠利用原煤,而且還把粉煤進行成型加工成煤餅,從而提高了煤炭的使用價值。煤的產地不僅在北方,而且在南方,甚至新疆也都有了產煤的記載。同時,煤雕工藝在這時已初步普及。
隋、唐至元代,煤炭開發更為普遍,用途更加廣泛,冶金、陶瓷等行業均以煤作燃料,煤炭成了市場上的主要商品,地位日益重要,人們對煤的認識更加深化。特別應該指出的是,唐代用煤煉焦開始萌芽,到宋代,煉焦技術已臻成熟。1978年秋和1979年冬,山西考古研究所曾在山西省稷山縣馬村金代磚墓中發掘出大量焦炭。1957年冬至 1958年4月,河北省文化局文物工作隊在河北峰峰礦區的硯台鎮發掘出3座宋、元時期的煉焦爐遺址。焦炭的出現和煉焦技術的發明,標志著煤炭的加工利用已進入了一個嶄新的階段。
從明朝到清道光20年(1840年)的時間里,當時的封建統治者比較重視煤炭的開發,對發展煤炭生產採取了一些措施,礦業管理政策也發生了某些利於煤業的變化,煤炭行業的各個環節,比以前都有較大的進步。煤炭開發技術得到了發展,形成了豐富多彩的中國古代煤炭科學技術。盡管當時都是手工作業煤窯,但因其開采利用早於其他國家,因此,17世紀以前,中國煤炭技術和管理許多方面都處於世界領先地位,這是值得我們自豪的。但是,日益衰敗腐朽的封建制度終於阻礙了古代煤業的繼續前進,這就導致了中國近代煤礦的誕生。

(二) 近代煤礦業簡史

1840年鴉片戰爭以後,中國的門戶被迫開放,進入了半封建半殖民地社會,開始出現近代航運業和機器工業,需要大量煤炭,而舊式手工煤窯生產已遠遠不能適應需要,因此,清廷洋務派積極醞釀引進西方先進的採煤技術和設備,於是近代煤礦開始出現。近代煤礦的主要標志,一是資本主義經營方式;二是在提升、通風、排水三個生產環節上使用以蒸汽為動力的提升機、通風機和排水機,其他生產環節仍然靠人力和畜力。這種技術狀況差不多一直延續到1949年,其中即或有所變化,也只是局部的、微小的。這是近代煤礦區別於古代手工煤窯和現代機械化礦井的主要技術特徵。
我國最早的近代煤礦是台灣的基隆煤礦和河北的開平煤礦。基隆煤礦是清政府兩江總督沈葆禎僱用英國煤師開辦的,1876年興建,1878年出煤,年產量約3~5萬t,因經營管理不善,投產不久產量就日漸下降,1884年中法戰爭時,礦井被炸,停止生產。開平煤礦是直隸總督李鴻章1876年命唐廷樞等籌建的,1877年籌辦,1881年建成唐山礦,以後又建成林西、西山等礦,到1894年,平均日產達到1 500t,最高日產達2 000t。這期間還先後開辦了規模大小不同、壽命長短不一的近代煤礦14個,或官辦,或官商合辦,或官督商辦,都有官僚資本主義性質。因管理不善、資金不足、規模很小,大多數都歸於失敗。
1894年中日甲午戰爭之後,中國國勢益衰,列強乘勢接踵而來,外國資本大量侵入中國煤礦。1898年4月,中德簽訂的《膠澳租借條約》規定:「德國在山東境內自膠州灣修築南北兩條鐵路,鐵路沿線兩旁各三十華里(15km)以內的礦產,德商有開采權。」此後,英、俄、法、日相繼攫得了類似的權利。據不完全統計,從1895~1912年間,帝國主義攫取中國煤礦權的條約、協定和合同共42項(包括其他礦藏),涉及遼、吉、黑、滇、桂、川、皖、閩、黔、魯、浙、晉、冀、熱、豫、鄂、藏、新等19省。開辦了開平、灤州、焦作、孟縣、平定州(現平定縣)、潞安、澤州、平陽府屬煤礦、本溪湖、臨城等規模較大的煤礦。外資煤礦的產量佔中國當時近代煤礦總產量的83.2%,基本上控制了中國的煤炭工業。帝國主義的侵略激起了中國人民的反抗,從1903年起,掀起了收回礦權運動,1911年達到高潮。中國的愛國紳商,不滿利源外流,在人民開展收回礦權的斗爭的運動中,集資開辦了一批煤礦。官僚買辦見開煤礦有利可圖,不願坐失良機,亦想方設法開辦煤礦。於是,從1895~1936年中國近代煤礦呈現出發展的趨勢。
1937年「七·七」事變後,日本帝國主義侵佔了我國的絕大多數煤礦,包括外資經營的,都陸續被其霸佔,開采方式完全是掠奪性的。從1931~1945年,日本共霸佔我國大小煤礦200多處,掠奪煤炭4.2億t,被其破壞的煤炭資源不計其數。
抗日戰爭時期,國民政府資源委員會直轄煤礦29處,還採取資助經費等辦法,鼓勵私人開辦煤礦,共59處,年總產量約為600多萬t。在解放區,也辦了一些小煤窯,供當地軍民作燃料。據戰後統計,晉、察、冀邊區共有小煤窯473個,日產煤炭共計2 739t。
1945年抗日戰爭勝利後,日本霸佔的煤礦小部分由解放區人民政府接管,大部分被國民黨政權接管。解放戰爭初期,受政治、軍事形勢多變的影響,有些煤礦幾經易手,處於停產或半停產狀態。1947年以後,國民政府逐步崩潰,直到1949年新中國誕生,這些煤礦才陸續回到人民政府手中,但已遭到嚴重的破壞。

(三) 現代煤礦業簡史

據不完全統計,新中國建國時,各地人民政府從舊中國共接收了約40個煤礦企業,200處礦井和少數幾個露天礦。它們主要分布在東北、華北和華東的山東、安徽兩省,除少數幾處外,規模都很小,設備簡陋,技術落後,加上長期戰爭的破壞,已是千瘡百孔,一片衰微破敗的景象。例如,山西大同煤礦9對礦井全部被水淹沒,機器設備破壞無遺,井下沒有一個完好的工作面,地面沒有一間完整的廠房,沒有一部機器可以正常運轉,沒有一條巷道可以正常通車,生產完全停頓;遼寧撫順煤礦的西露天礦和龍鳳礦井已被水淹,基本停產;河南焦作煤礦18個坑口中11個完全破壞,7個僅剩井架,已完全停產;山東淄博、棗庄,山西陽泉等較大的煤礦也是一片廢墟。新中國的煤礦業就是在這樣一個爛攤子上起步的。
建國伊

② 請問無錫錫山區明天停電嗎

停電開始結束時間: 2012年06月14日 04:00~2012年06月14日 21:00
停電區縣: 無錫市錫山區
停電范圍: 賓館(五),浦巷(六),大通,東前隊,朱巷(七),江蘇德康物業管理公司,江蘇德康物業管理公司,朱巷2,萬壩2#,萬壩1#,斗山花園1號站,中匯線纜有限公司,萬壩,楊樹單,糧管所(七),朝輝新村,金威永磁,朝輝貳,通輝,茂豐電器,向陽村(三),市鎮變染色廠,無錫夏利達漂染有限公司,張巷西,東房後辛巷,春風村斗山,前辛(2),前辛巷,辛巷,宏天塑業環衛設備有限公司,東房村西宅,無錫夏利達漂染有限公司(筒子車間),夏利達漂染有限公司,山小村,西下腳北,烈士墓,文八燈1,文八燈2,後北庄變,斗北村,前上山變,水渠里,謝家塘,斗北村龍潭浜,斗北村陸家,龍潭浜2,斗山北,采礦,水渠北,牛塘庵,楊園里,杜家貳,斗山基建,杜家壩(二),華巷西,西河頭明,辛界山,斗中村邵介村,西河2,萬佳達紡織,邵家2,李台,華巷南,陸水庄,陸庄,河南,河南2 英特宜家置業有限公司,錫山經濟開發公司,路燈甲,錢家莊3,華方建築工程有限公司,長盪殷巷,雲林苑西區1號站,雲林苑西區2號站,漁業村委,江蘇省錫山經濟開發區開發總公司,灣東,漁業(十),倉下中學,長大廈1,雲林北區,江蘇信息職業技術學院,裕峰裝飾材料有限公司,無錫和榮科技有限公司,無錫和榮科技有限公司,雲林苑一期1號站,雲林苑一期2號站,大周巷1,雲林苑5#站,雲林苑6#站,雲林苑7#站,索立得機械設計製造有限公司,錢家莊,三五傳動膠帶 江蘇德康物業管理有限公司,第五建築工程有限公司,錫山區人民政府雲林街道辦事處,北雲林,長大廈3,長大廈2,周二橋3,錢家莊肆,錢家莊陸,雲林苑中區1號站,雲林苑中區2號站,雲林苑南區2號站,錢家莊伍,雲林新村,雲林(2),雲林苑南區1號站,長大廈,雲林西,中通紡織品有限公司,雲林(3),江蘇省望虞河錫山管理所,豐業運動器材,顧巷,中通紡織,污水處理廠,長大廈1#箱變五洲,無錫阿科力化工有限公司,江蘇德康物業管理公司,東亭銀幕,北鄧,北鄧單2,北鄧單1,利保矽膠,太湖銅材,春鑫,周巷(2),周巷單3,周巷單4,聯鑫汽配廠,下岸,江蘇德康物業管理公司
停電線路: 10kV大通線,10kV明輝線,10kV竹輝線,10kV長大廈線,10kV下岸線
停電區域: 10kV大通線,10kV明輝線,10kV竹輝線,10kV長大廈線,10kV下岸線

停電開始結束時間: 2012年06月14日 04:00~2012年06月14日 21:00
停電區縣: 無錫市錫山區
停電范圍: 卜冠電器,三洋電梯(無錫)有限公司,嘉旺包裝,上浜巷(一),億泰滑導電器有限公司,楊亭企業(1),江蘇能訊光纖科技有限公司,雲林路,高鄧村乙,志強2#箱變,志強1#箱變,楊仙橋3,楊仙橋2,楊仙橋,楊亭 年年旺物資有限公司,春象減震器,無錫守金模具製作有限公司,無錫揚旺塑膠材料有限公司,華亭塑料薄膜,錫山區龍鼎快餐店,紅源五金廠,巷庄一隊,巷庄一隊1,無錫廣澤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無錫高前錦金屬材料有限公司,春暉東路 振發鋁鎂科技有限公司,中鐵快運無錫物流有限公司,芙蓉3,無錫鴻源祥五金製品有限公司,無錫波士頓光學有限公司,大山機械廠,江蘇賽福天鋼繩有限公司三壩村,雙橋村電站,三壩電站,蔣東村,徐家橋,徐家,無錫華璞商品混凝土有限公司,村委三壩,村委二,三壩村1,全生噴塗,無錫佳辰化工建材有限公司,新蔣,萬安新村(二),殷巷(四) 後五二變,陳巷(五),南新村響墩上,協新實業公司,南鳳,錢四房,無錫照明管理處,張涇機械電工配件廠,采礦廠,膠山,山峰村周巷(2),山峰村林更巷,旗桿下村梅元,包巷,景泰盛工貿易有限公司,黃泥,林東變,費家塘,東黃泥,旗峰水渠,黃泥西,鑄件廠,雙涇橋,山峰鍍鋅廠,和尚橋(一),膠山電站,錢更巷,單更巷,南新,半棵下,安西路,紅星變,唐巷,孫巷,南光明(2),周巷,朱村頭,南新陸北,周巷甲,南光明(1),周巷3,周後,無錫嘉億鍛造有限公司,中交一公局第二工程有限公司,毛條2,陸介庄,毛條1,響前,費巷
停電線路: 10kV志強線,10kV春象線,10kV船浜線,10kV三壩線電氣後段,10kV勝利線凱旋後段
停電區域: 10kV志強線,10kV春象線,10kV船浜線,10kV三壩線電氣後段,10kV勝利線凱旋後段

③ 河北唐山的地質情況

您查詢的關鍵詞是:河北 唐山 的地質 。如果打開速度慢,可以嘗試快速版;如果想保存快照,可以添加到搜藏。
(網路和網頁http://old.cgs.gov.cn/NEWS/Geology%20News/2007/20070307/19.pdf的作者無關,不對其內容負責。網路快照謹為網路故障時之索引,不代表被搜索網站的即時頁面。)

--------------------------------------------------------------------------------

唐山市環境地質調查評價
王欣寶1, 王昕州, 趙雄英
(河北省地質環境監測總站,石家莊,050021)
摘要: 唐山市是河北省環渤海地區經濟發達的地區,是河北省最大的重工業城市,而且也是
地下水污染,地下水下降漏斗,地裂縫,采空塌陷,岩溶塌陷,地震,固體廢棄物等環境地
質問題較為頻發的地區.通過對唐山市主要環境地質問題的調查,以及對其發展趨勢的分析
研究,選擇了岩土體結構類型,構造分布,地下水污染,地下水下降速率,采空塌陷,岩溶
塌陷,固體廢棄物和地裂縫共8個指標.基於環境地質問題發育程度四個邏輯等級取值:微
弱,輕度,中等和嚴重,對評價指標進行了相應地量化分級取值和標准化處理,採用模糊數
學綜合評判法對唐山市環境地質問題發育程度進行了評價,並對唐山市環境地質問題的發展
趨勢進行了預測,為唐山市地質環境管理和地質災害防治提供科學依據.
關鍵詞: 環境地質問題;模糊數學;綜合評判法
中圖分類號: 文獻標識碼: 文章編號:
1 前言

唐山市轄五區,十縣(市)及兩農場,面積802km2(不含蘆台,漢沽農場),總人口156.16
萬.唐山市是河北省環渤海地區三個地級城市之一, 是首批國民經濟收入突破百億元大關的
25 個城市之一,也是河北省最大的重工業城市.建有曹妃甸港,京唐港等港群,還建有王
灘經濟開發區和南堡經濟開發區等重點經濟區,以及石臼坨等島群,是河北省最具潛力的經
濟區之一,也是京津唐,環渤海經濟帶的重要組成部分,在河北省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
但是,在自然和人為兩種因素長期作用下,使唐山市地質環境發生了很大變化,產生了
地地下水污染,地下水下降漏斗,地裂縫,采空塌陷,岩溶塌陷,地震,固體廢棄物等環境
地質問題,這些環境地質問題直接威脅和破壞著生態環境,影響著人民的生命財產安全;嚴
重影響和制約著當地的經濟社會發展.因此,加強地質環境管理和防治地質災害已成為唐山
市乃至河北省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的一項重要工作.
本文採用模糊數學綜合評判法[1],定量或半定量地評價了唐山市環境地質問題發育程
度,並對其發展趨勢進行預測研究,為唐山市地質環境管理,土地規劃和地質災害防治提供
科學依據.
2 環境地質條件
2.1 地質條件
地處燕山南麓,地勢北高南低,北部為低山丘陵區,海撥高程 50~530m,地形波狀起
伏,侵蝕較強,沖溝發育;南部為沖洪積傾斜平原區,是本區主體地貌形態,由灤河改道形
成的多期沖洪積扇構成,高程 5~50m,地形平坦,河流兩岸斷續發育Ⅰ,Ⅱ級階地;市區
東部,南部有多處採煤塌陷坑和矸石山,塌陷坑成積水窪地;東南部沿河兩岸有砂丘分布;
市區內零星出露剝蝕殘丘.
地層有薊縣系,青白口系,寒武系,奧陶系,石炭系,二疊系和第四系.基岩大部被第
四系所覆蓋,在北部山區和市區局部裸露地表.
2.2構造條件
收稿日期:2004-09-24
基金項目:中國地質調查局地質調查項目,環渤海地區(河北部分)地下水資源與環境地質調查
評價,項目編號:200112400004
作者簡介:王欣寶(1972-),男,工程師,主要從事水文地質,工程地質和環境地質工作,E-mail:
[email protected]..
1
唐山市位於燕山褶皺帶東段南緣與華北坳陷區黃驊坳陷的交界地帶,構造活動異常活
躍.區內主要褶皺是開平復向斜,由一系列軸向北東,軸面北西傾,大致平行排列的背向斜
隱伏構造組成,自西向東依次為車軸山向斜,碑子院背斜,開平向斜.其中開平向斜規模最
大,長約50km,寬15~20km,總體軸向為北東40°,自開平向東漸轉成近東西方向.唐山
市區位於開平向斜西北翼的狹長型地壘構造帶上,主要有大八里庄斷層,陡河斷層和唐山斷
層三條規模較大斷層.唐山市區區域穩定性較差,屬不穩定區,地震基本烈度為Ⅷ度.
3,主要的環境地質問題
3.1岩溶塌陷
(1)岩溶塌陷現狀
岩溶塌陷是唐山市嚴重的地質災害之一,致災形式有建築物破裂,倒塌,路基坍塌及農
田破壞等.唐山市區岩溶塌陷有100多處,現已查明中心區岩溶塌陷20處,塌陷呈圓形,
筒狀,碟狀,直徑3~50m,可見深度1~6m; 任信屯—鄭莊子岩溶塌陷2處,塌陷呈圓形,
直徑 30~40m,可見深度 8~10m;東礦區林西—范各庄一帶岩溶塌陷 100 多處,塌陷呈圓
形,橢圓形,筒狀,碟狀,直徑5~30m,可見深度3~10m.
岩溶塌陷具有一定的分布規律,主要分布於水位下降漏斗范圍內的碳酸鹽岩淺埋區(小
於50m)及構造斷裂帶附近;設有液流管道和排水暗溝的馬路兩側及地表水體沿邊最為常見.
主要分布在唐山市中心區淺埋岩溶區,中心區北部任信屯—鄭莊子及東礦區唐家莊—范各庄
一帶淺埋岩溶區.唐山市主要岩溶塌陷狀況見表1.
表1 唐山市主要岩溶塌陷特徵表
Tabal.1 the characteristic of the main karstic sinks in TangShan
一般規模 編

塌陷位置
發生時間
(年月日)
塌陷坑
形狀 直徑
可見
深度
對建築物破壞程度 備注
1 十口院內 1979-10-6 圓形 40 10 操場下陷 岩溶引起
2 建陶城子庄河西樓 1984-1985 樓傾斜向西北下降0.13m 岩溶引起
3 新華道開灤招待所東側 1984-1985 路面塌陷電桿傾倒 岩溶引起
4 北新道與新華岩路叉口 1987.9-10 橢圓形 6 6 自來水管反復破裂 岩溶引起
5 鳳凰公園中心區蓮魚池 1991-9-6 圓形 13 6 池壁破壞池水漏光 岩溶引起
6 體育場田徑訓練館 1988-6-6 圓形 8 6 建築物塌落 岩溶引起
7 地震陳列館北側路旁 1988-8 圓形 5 2 地面塌陷電桿傾倒 岩溶引起
8 工人醫院門診大樓 近期 牆體裂縫 岩溶引起
9 69號小區熱力站 近期 院內樓東南角附近房屋裂縫 不明
(2)岩溶塌陷發展趨勢
近年來唐山市區地下水開采量受到控制,岩溶水位有所回升,市區現有的地下水漏斗面
積趨於穩定,個別地段岩溶水略有回升,岩溶塌陷的發生率得到緩解.但由於導致岩溶塌陷
的一些主要條件並未得到根本改變,因此仍然不斷發現岩溶塌陷的現象.據連續幾年的實地
勘查,唐山市體育場主樓牆壁的"S"型裂縫及圍牆上的張性裂縫仍有逐年擴大的跡象,證
明本區的岩溶塌陷活動尚未停息.
3.2 地下水水位下降漏斗
3.2.1地下水水位下降漏斗現狀
(1) 唐山市第四系淺層水水位下降漏斗
唐山市第四系淺層水水位下降漏斗出現在1974年的枯水期,隨著地下水開采量逐年增
大,漏斗不斷加深,范圍不斷擴大.1978年至1981年,唐山市地震後恢復生產,地下水開
采量急劇增加,使地下水水位急劇下降,1982年以後由於城市和農業開采量受到控制,漏
2
斗進入相對穩定的階段.據低水位期統計,漏斗區平均面積為320.07Km2,1991—1995年平
均面積301.03Km2,1996—2000年平均面積為284.26Km2,各階段平均面積分別縮小19.04
Km2和16.77Km2.其中2000年低水位期漏斗面積343.3 Km2,10年間面積最大,與1999,
2000年降水偏少,地下水補給不足密切相關.
漏斗中心北部在北郊水廠,南部在大洪橋水廠,其水位埋深在1991—1995年北郊水廠
平均水位埋深47.40m,在2000年北郊水廠,.大洪橋水廠分別為47.70m和23.90m,與1995
年同比,北郊水廠水位上升3.00m,大洪橋水廠水位下降0.09m,說明漏斗已處於相對穩定
狀態.
從1990年—1995年及1995年—1999可以看出 漏斗區面積具有逐年減小,中心水位略有
回升的趨勢,表明該區遏制開采以初見成效.唯2000年由於乾旱少雨,地下水補給不足,致
使漏斗區面積增大,水位加深,屬枯水年的正常現象,因此可以認為該漏斗目前處於穩定狀
態,如保持目前開采水平,今後漏斗面積將不會擴大,地下水位將保持穩定.
表2 唐山市第四系淺層地下水水位下降漏斗要素一覽表
Tabal.2 the basic schele of the depression cone of shallow groundwater of
the Quaternary Period in TangShan
地下水水位下降漏斗要素一覽表
漏斗
名稱
時 間 中心
位置
綜合計算
面 積
(Km2)
邊緣等
水位線
(m)
封閉面積
(Km2)
封閉等水
位線(m)
中心水位
埋深(m)
中心水 位
標 高(m)
91.6.30
北:北郊水廠
南:大洪橋水廠
301.3
地下水
分水嶺
87 4
49.56
23.58
-29.70
-9.17
93.5.25
—6.10
北:北郊水廠
南:大洪橋水廠
299.3
地下水
分水嶺
126.8 4
40.15
24.11
-20.29
-9.70
95.5.25
—6.10
北:北郊水廠
南:大洪橋水廠
319.3
地下水
分水嶺
103.1 4
50.70
23.81
-30.84
-9.40
98. 6.15
北:北郊水廠
南:大洪橋水廠
243.2
地下水
分水嶺
62.33 2
42.7
22.6
-22.84
-8.19
唐山
市淺
層地
下水
位下
降漏

20006.30
北:北郊水廠
南:大洪橋水廠
343.3
地下水
分水嶺
132.9 4
47.7
23.90
-27.84
-9.49
(2) 古冶區第四系淺層水位下降漏斗
1975年開始形成以黑鴨子為中心的地下水位下降漏斗,當時漏斗中心水位埋深12.25m,
水位標高17.59m.1980年以後,雖然第四系地下水開采量無明顯的增加,但由於開灤唐家
庄礦徐家樓礦井投產及巍峰山水源地的開采,增大了第四系地下水對石炭一二疊系裂隙水和
奧陶系岩溶水的越流補給量,形成以前張亭為中心的又一個漏斗中心,兩個漏鬥合稱古冶區
第四系淺層水水位下降漏斗.漏斗北部以山區為界,南部以小馬庄至范各庄一線的地下水分
水嶺為界,東界雷庄,西到刁家套至前殷庄與唐庄漏斗相接.
分析漏斗特徵可以看出,1996年到1999年漏斗面積具有逐年縮小,中心水位埋深逐年變
淺的趨勢,1999年到2000年出現漏斗面積擴大,中心水位加深的狀況,顯然與近兩年乾旱少
雨具有密切的關系.但從多年動態變化來看,該漏斗仍處於穩定狀態.
(3)唐山市深層水水位下降漏斗
受礦井疏水的影響,第四系深層水急劇下降,形成以礦區為中心的深層水水位下降漏斗,
由於該含水組觀測點少,不能繪製成圖,漏斗形成,范圍很難確定.但開灤個各礦內,深層
水位均低於淺層水位34.24—42.15m.其中開平向斜西北翼深層地下水水位低於淺層地下水
3
水位34.24m.在漏斗中心區,深層地下水水位低於奧陶系岩溶水水位4.25—15.73m.
(4)奧陶系岩溶水水位降落漏斗
主要分布於開平向斜西北翼,1974年形成,漏斗沿奧陶系灰岩地層走向展布,呈不規
則條帶狀,漏斗邊界與水文地質單元一致,由於過量開采地下水,1978—1981年間岩溶水
位以每年6.0m的速度下降,漏斗中心人民公園1982年低水位期水位埋深53.28m,水位標
高--28.48m,從1982年起唐山市控制了岩溶水的開采量,水位下降緩慢.到1992年為為控
制唐山市岩溶塌陷的發生及發展,較大幅度的減少了開平向斜西北翼奧陶系岩溶水開采量,
1992年比1991年減少1243.8×104m3,岩溶水位上升3.34m.
漏斗區1990年末平均水位埋深44.72m,1995年末37.66m,1996,1997,1998年末為
39.29m,41.71m及39.78m,1999年及2000年末平均水位埋深分別為44.65m和45.45m,與
1990年水位相近,雖然地下水開采量逐年減少,因1999年及2000年天旱少雨,地下水補
給不足,漏斗區中心水位又處於下降狀態.
漏斗中心人民公園,1995年低水位期水位埋深56.61m,2000年為57.07m.雖然漏斗中
心水位有所下降,但總的看來該漏斗還是處於穩定狀態.
3.2.2 地下水水位下降漏斗發展趨勢預測
根據1986—2000年漏斗中心水位埋深及綜合計算面積,在充分考慮政府部門對超采區
地下水開采量進行遏制的條件下,採用灰色理論GM(1,1)模型數列,對2010年,2015
年地下水位下降漏斗面積,中心水位埋深進行預測.
預測唐山市第四系淺層水水位下降漏斗面積2010年,2015年漏斗面積分別為300Km2,
280 Km2,比2000年分別縮小43.3 Km2及63.3 Km2;2010年中心水位埋深44.40m,比2000
年回升3.10m,2015年維持在2010年的水平,水位處於穩定狀態.
預測古冶區第四系淺層水水位下降漏斗面積2010年,2015年分別為170 Km2及160
Km2,比2000年分別縮小16. Km29及17.9 Km2;2010年及2015年中心水位埋深將控制在
24.00m左右,比2000年回升1.50左右,處於穩定狀態(見表3).
表3 唐山市地下水位下降漏斗預測成果表
Tabal.3 the forecast proction of the depression cone of groundwater level in TangShan
漏斗面積(Km2) 中心水位埋深(m)
漏斗名 稱
2000年 2010年 2015年 2010年 2015年
唐山市第四系淺層地
下水水位下降漏斗
343.3 300.0 280.0 44.40 44.40
古冶區第四系淺層地
下水水位下降漏斗
186.9 170 160 24.00 24.00
3.3 含水層疏干
唐山市區地下水位降落漏斗區內被疏乾的含水層主要為第二含水組,在基岩淺埋區內除
第二含水組上部細砂層外,第二含水組中部砂礫卵石層同時被疏干.以陡河,沙河和小青龍
河兩岸分布的全新統第一含水組細砂含水層,由於補給條件較好,含水層並未被疏干.
疏干含水層厚度的計算是以1976年末水位埋深作為初始水位,唐山地震後地下水位基
本恢復到原來水位,以2000年未水位埋深時段末期水位,據鑽孔機井地層資料計算各井被
疏干含水層厚度.
計算結果表明:1976-1995年19年間,唐山市區含水層疏干體積為482.37 ×104m3,疏干
量為22497.48×104m3/a.其中唐山漏斗疏干體積為306.77×104m3,東礦區漏斗疏干體積為
175.60×104m3;唐山漏斗疏乾量為18180.11×104m3/a,東礦區漏斗疏乾量為4317.37×
104m3/a.1995-1996年,唐山市區含水層疏乾麵積為39830km2,疏干體積為147464 ×104m3,
4
疏干儲存量為18433×104m3/a.
3.4 地下水污染
3.4.1 地下水污染源
唐山市區地下水污染源主要為工礦企業廢水,廢氣,廢渣的排放及生活污水,生活垃圾,
農葯化肥等.據唐山市環保局1998年統計資料,唐山市區182個"三廢"排放企業共排放工
業廢水5710.96萬噸,排放達標量為5163.12萬噸,其中處理排放達標量為3190. 19萬噸.廢
水中污染物六價鉻為0.14噸,揮發酚總量為2.43噸,氰化物為0.99噸,化學需氧量8231.69
噸,石油類176.03噸,懸浮物6596.30噸,硫化物13.16噸.全市區工業廢氣排放總量13144380
萬標立方米, 其中二氧化硫排放量為140013噸,煙塵排放量106029噸.工業固體廢物產生
量為1213.9萬噸,歷年累計貯存量已達8179萬噸.
另外,居民生活污水排放量為2856.14萬立方米,唐山市14個垃圾堆放場的垃圾(包括工
業垃圾)排放量51.9萬噸.
3.4.2 地下水污染現狀及發展趨勢
由污染源排出的污染質主要有"五毒","三氮",有機質,細菌和石油類共約20餘
種.污染質通過滲透和滲漏兩種方式污染地下水環境.滲坑(井)滲透和渣堆淋滲,造成點狀
污染;河流與溝渠滲漏造成線狀污染;施於田間的農葯,化肥隨灌溉水或雨水下滲,造成面
狀污染.
唐山市區地下水水質目前基本達到飲用水水質標准,但局部地區污染較為嚴重,主要超
標項目是六價鉻,硝酸鹽氮,亞硝酸鹽氮,細菌等.比較典型的地下水污染為唐山市路南區
南劉屯—老岳各庄六價鉻污染,路北區釣魚台岩溶水六價鉻污染及小梁山儲灰場,李家峪儲
灰場對地下水的氟污染.
(1),南劉屯—老岳各庄污染區
南劉屯—老岳各庄一帶第四系淺層水受到六價鉻嚴重污染,鉻渣污染物分布面積
3350m2,重量為4881噸,含六價鉻總量為5.947噸.該污染區1983 年發現第四系淺層水受六
價鉻污染,1991~1993年污染面積達1.78 km2,地下水中Cr6+ 最高含量3.40mg/L,超標67倍.
1995年污染面積(檢出)1.595 km2,超標面積0.645 km2,Cr6+最高含量 1.80mg/L,超標35倍.
從1994年以後Cr6+含量逐年減少,個別井的污染已消失.污染范圍也有逐年縮小的趨勢,其
原因是唐山市環保局1983年曾進行了局部的開挖治理,以及污染區連年不斷地抽取污染的水
體所致.
(2),路北區釣魚台岩溶水六價鉻污染區
受原文化路電鍍廠廢水的污染,路北區奧陶系岩溶水自1987年以來六價鉻含量超標,污
染面積5.56 km2,至1995 年污染面積縮小至3.33 km2.1999年檢測,鳳北井污染已消失,唐
陶井Cr6+含量0.14mg/L,自1995年以來含量已逐年減少.
(3)小梁山儲灰場沖灰水對地下水的氟污染
由於唐山發電廠小梁山沖灰場沖灰水沿灰岩溶洞裂隙下滲,1986年冶里—徐莊子奧陶系
岩溶水曾形成面積2km2的氟污染區,氟含量達3.2mg/L.1988年沖灰場停用並覆土改造,原
污染范圍大大減少,原污染井水中氟含量明顯降低,僅為0.5~1mg/L,均達到飲用水質標准
並接近天然背景值.預測該污染區氟污染將逐年衰減直至消失.
(4)李家峪儲灰場對地下水的氟污染
由於唐山發電總廠陡河電廠沖灰水的滲漏,使附近岩溶裂隙水受到污染,地下水中氟含
5
量逐年升高,由1988年的0.37mg/L升至1995年的5.80mg/L,之後逐年降低,但1999年仍為
4.0mg/L,由此預測該污染尚未停止,如灰場繼續使用,其污染仍將持續下去,並有擴大污
染范圍的可能.
3.5 礦山環境地質問題
唐山礦業以煤礦為主,長期大量開掘地下煤層及圍岩,改變乃至破壞了岩土體的自然平
衡,導致地質環境日趨惡化,引發出一系列礦山環境地質問題.
(1) 采空塌陷
1984年范各庄礦突水後附近出現11個岩溶塌陷坑,在以突水點為中心的10km2范圍內,
水位普降20~30m,水井吊泵懸空,供水系統失靈.其後,採煤塌陷災害更為嚴重,截止1995
年整個開灤形成60多平方公里的采空區,波及面積達100 多平方公里,地面塌陷19504.01
公頃,產生15個塌陷坑,最大坑深20.42m,53個積水坑最大積水深度8.70m.這些塌陷,積
水坑主要分布在市中心區南部京山鐵路兩側,使大面積農田被毀,建築物遭到破壞, 100
多個村莊被迫搬遷,使城市建設受到嚴重影響.
(2) 礦井突水
開平煤田為奧陶系灰岩所包圍,岩溶發育,富水性強,隨著開采層段不斷加深,強排深
層地下水產生了巨大的水頭差,嚴重威脅著礦井和礦工的生命財產安全.1984年6月2日,范
各庄礦井下突水, 突水原因是奧陶系灰岩陷落柱潰入礦井,使奧陶系岩溶水大量湧入礦井,
高峰期11個小時平均突水量達2053噸/分,淹沒了范各庄礦井,呂家坨礦,林西三礦,直接
經濟損失5.6億元.而且其餘的礦也有不同程度的突水事故,是煤礦開采時一個主要地質災
害.
(3) 礦渣堆放
市區內共有煤矸石山16座,1998年煤矸石產生量4640500噸,年儲存量為672100噸,歷年
累計貯存量37194200噸,歷年累計貯存佔地面積1763300m2.由於礦渣堆存, 不但佔用大量
土地,散發有害氣體,而且可污染土體和淺層地下水,有的煤矸山發生自燃,釋放出SO2,
CO2等氣體,污染大氣,嚴重時還會發生爆炸,危及人民的生命和財產.
3.6 地震災害
1976年7月28日發生的唐山7.8級地震是震驚世界的一次大地震,震中地震烈度達11度,
使一個上百萬人口的城市毀於一旦,死亡人數達24萬,造成市區各民用建築嚴重破壞和倒塌
的達1116.95×104m2,占原房總數的95.53%.唐山市廠房倒塌及破壞無法使用的182.2×
104m2,占原有總數的55.6%.
唐山7.8級地震發震斷層為唐山礦Ⅴ號斷層, 分布在唐山市路南區禮尚庄—豐南安機寨
—小山東口—29中學,成北東25°走向,斷裂帶寬為50~300m,長10km,左旋扭距最大1.53m.
向北東循陡河斷裂北段,延伸20km, 向南西方向延伸50km.
除地震構造地裂縫外,非構造地裂縫在地震區普遍出現,主要發生在河渠,河岸和古河
道坑窪地帶[2].
此外,唐山7.8級地震引起的地面垂直變形, 不論是范圍和幅度都是很大的,強裂變形
帶主要分布在地震斷層兩側,垂直錯距1.0m左右;唐山7.8級地震加大了煤礦采空塌陷.由
於地震效應,使原開灤煤礦采空塌陷區進一步擴大加深.
4,環境地質問題發育程度及其發展趨勢評價
4.1環境地質問題發育程度
根據唐山市環境地質問題的發育特徵,選取土體結構類型,構造分布,地下水水位下降速率,
地下水污染,岩溶塌陷,采空塌陷,固體廢棄物和地裂縫共 8 個指標(見表 4).採用綜合
評價法對唐山市環境地質問題發育程度進行了分區評價,共分四個級別(見表5).
其公式[3]-[4]為:
6

=
=
n
i
i
pp
1
式中:p--環境地質問題發育程度分區系數
p
i--第i因子的評價指數
其中
p
i= ×A
p
i
*
i Ai= =∑
8**
/
ii
pp
=1i
式中:為第i個因子的給定指數;A
p
i
*
i為第i個因子的權重,n為評價因子數量.
表4 唐山市環境地質問題發育程度判別指標及給定指數表
Tabal.4 the distinguishable indexes of the develop degree of the geoenvironmental problem in TangShan
分級 微弱 較輕 中等 嚴重

號 因子
環境地質問
題發育程度
給定
指數
環境地質問題
發育程度
給定
指數
環境地質問題
發育程度
給定
指數
環境地質問題
發育程度
給定
指數
1
岩土
體結
構類

出露基岩;砂
性土,多層,
相變小.
1
粘性土或砂性
土,多層,相變
大,特殊土零星
分布
2
粘性土或砂性土,多
層,相變大,分布有
特殊土
3
粘性土或砂性
土,多層結構,
相變大,特殊土
發育.
4
2 構造
分布 0條/50km21 1條/5km22 2條/5km23 ≥3 條/5km24
3
地下
水污

無 1 個別地段有污染2 局部地段有污染 3 污染點較多 4
4
地下
水水
位下
降速

1 m/a 4
5 岩溶
塌陷 0個/50km21 1處/5km22 2處/5km23 ≥3 處/5km24
6 采空
塌陷 0個/50km21 1處/5km22 2處/5km23 ≥3 處/5km24
7
固體
廢棄

0處/50km21 1處/5km22 2處/5km23 ≥3 處/5km24
8 地裂
縫 0處/50km21 1處/5km22 2處/5km23 ≥3 處/5km24
表5 環境地質問題發育程度分區系數
Tabal.5 the subarea coefficient of the geoenvironmental problem
級別 微弱發育區 輕度發育區 中等發育區 嚴重發育區
p 1-1.5 1.5-2.5 2.5-3.5 3.5-4

評價結果如下(見圖1):
環境地質問題微弱發育區主要分布在西部和西北部,主要環境地質問題僅是零星分布城
市廢棄物;環境地質問題輕度發育區主要分布在東部的羅各庄,大豐谷庄,夏庄和魏峰山水
廠一帶,主要環境地質問題是地下水超采,局部地段有地下水污染和地裂縫,零星分布固體
廢棄物;環境地質問題中度發育區主要分布在開平區呂家坨,趙各庄一帶,主要環境地質問
題是礦山固體廢棄物和城市廢棄物較多,局部地段有地下水污染和采空塌陷,分布有地下水
漏斗;環境地質問題嚴重發育區,主要環境地質問題是地下水嚴重超采,礦山固體廢棄物和
城市固體廢物較多,局部地段有地下水污染和礦山采空塌陷.
8
其主要內容為:環境地質問題緩慢發育區要分布於城市的西部,主要是由於近幾年唐山
市有關部門已經加強了對城市廢物的處理,使該區本就不多的城市垃圾得到有效的處理;較
慢發育區主要分布於城區的東部大豐谷各庄,羅各庄,夏庄一帶,主要是該區的點狀污染得
到有效治理,而該區的地下水開采量也已經大大減少;較快發育區主要分布於城區和東部的
范各庄,呂家坨和魏峰水廠,主要是該區大量的固體廢棄物部分已經處理,地下水開采量也
在不斷的降低,礦山采空塌陷和岩溶塌陷也已經部分進行治理;快速發育區主要分布於城市
新區的東北部的趙各庄和唐家莊一帶,主要是由於該區目前是唐山市的重點發展區,地下水
將大量的開采,地下水下降將加快,而且污染也在不斷加重.
5,結論
(1) 通過對唐山市主要環境地質問題的調查,在分析環境地質問題的影響因素,發育特
征和其發展趨勢的基礎上,指標體系由選取土體結構類型,構造分布,地下水水位下降速率,地
下水污染,岩溶塌陷,采空塌陷,固體廢棄物和地裂縫8個指標構成.在將唐山市環境地質
問題發育強度劃分為四個等級:微弱發育區,輕度發育區,中等發育區和嚴重發育區的基礎上,對
各評價指標相應的四級量化取值和標准化處理.採用模糊數學綜合評判法對唐山市環境地質
問題發育程度進行了評價.結果表明,評價結果與唐山市地質環境態勢基本吻合.
(2) 基於模糊數學綜合評價結果,將唐山市環境地質問題發育程度劃分為四級.其中環境
地質問題微弱發育區主要分布在西部和西北部;環境地質問題輕度發育區主要分布在東部的
羅各庄,大豐谷庄,夏庄和魏峰山水廠一帶;環境地質問題中度發育區主要分布在開平區呂
家坨,趙各庄一帶,主要環境地質問題是礦山固體廢棄物和城市廢棄物較多,局部地段有地
下水污染和采空塌陷,分布有地下水漏斗;環境地質問題嚴重發育區主要環境地質問題是地
下水嚴重超采,礦山固體廢棄物和城市固體廢物較多,局部地段有地下水污染和礦山采空塌
陷.
(3) 根據對唐山市主要環境地質問題發展趨勢的分析,對唐山市環境地質問題發展趨勢
進行了預測:環境地質問題緩慢發育區要分布於城市的西部;較慢發育區主要分布於城區的
東部大豐谷各庄,羅各庄,夏庄一帶;較快發育區主要分布於城區和東部的范各庄,呂家坨
和魏峰水廠;快速發育區主要分布於城市新區的東北部的趙各庄和唐家莊一帶.

④ 唐山馬路·環境的變化

馬路的變化
1、布局上有變化,如北新道,以前是人車混行,現在是機動車、公交車、人行道、盲道,依次排列
2、寬度有變化,如友誼路,以前是是雙向4車道,現在是雙向6車道
3、安全性較高,更具人性化。中間設了隔離帶,安全通道,以前沒有
4、在主要交通路口設置電子警察(全市78個),時刻警示司機遵守法規
5、更加人性化,表現在增設盲道,路牌、標語口號等(如司機一滴酒,親人兩行淚等)
6、更加清潔、干凈啦!
7、更加方便啦,建成了環城高速網(即 O+X 型),其交通便利條件相當與國際大都市。

環境的變化
1.1大氣環境
1.1.1狀況
2005年,全市大氣環境質量呈好轉趨勢。大氣污染物的主要成分為顆粒物、二氧化硫和二氧化氮,其中二氧化硫和顆粒物占的比重較大,污染物主要來自燃煤設施排放的廢氣、汽車尾氣和城市道路、建築工地的二次揚塵。市中心區空氣環境質量仍為三級,2005年各縣市區環境空氣主要污染物均為總懸浮顆粒物,其中灤縣和樂亭縣達到國家環境空氣質量二級標准,灤南縣、新區、唐海縣、豐潤區、遷安市、玉田縣、遷西縣和遵化市達到三級標准。見圖1-1。

1.1.2 大氣污染物排放狀況
2005年,全市煙塵、工業粉塵、二氧化硫排放達標率分別為98.63%、97.98%和98.24%,均比上年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全市煙塵、工業粉塵和二氧化硫排放量分別為18.37萬噸、23.65萬噸、31.13萬噸。

1.2水環境
1.2.1 狀況
本市境內80多條河流中,陡河、灤河、黎河、淋河、還鄉河、沙河為其中的六條主要河流。2005年對6條主要河流進行了12次常規監測,共設監測斷面13個,監測項目達30餘項。結果表明,河流的上游水庫斷面水質普遍較好,可達到Ⅱ類水質,而水庫壩址以下河段流經城鎮後,受生活污水和工業廢水的污染,水質普遍較差。
2005年我市各縣級監測站共監測河流16條,16.7%的斷面為Ⅱ類水質,20.8%的斷面為Ⅲ類水質,6.2%的斷面為Ⅳ類水質,14.6%的斷面為Ⅴ類水質,37.5%的斷面為劣Ⅴ類水質,4.2%的斷面斷流。

1.2.2 水污染物排放狀況
2005年,全市廢水排放總量為38499.45萬噸。其中,生活廢水排放量為9826萬噸,工業廢水排放量為28673.45萬噸。工業廢水排放達標率為96.39%。廢水中化學需氧量排放量為92078.65噸,其中,工業排放量為72370.45噸,生活排放量為19708.2噸。
1.3 固體廢物
1.3.1工業固體廢物排放情況
2005年全市工業固體產生量為6203.02萬噸,排放量為26.12萬噸,工業固廢綜合利用量4166.36萬噸,綜合利用率為66.29%。
1.3.2城市生活垃圾
2005市區生活垃圾產生量為71萬噸,其中無害化處理量71萬噸,全部為安全、衛生填埋。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率達100%,比去年增長7個百分點。
1.3.3主要控制措施
全市大力開展社區垃圾袋裝化處理,加強和規范垃圾清運管理,有效避免垃圾積存和隨意飄灑,保證了日產日清;在全市集中小區全部建立封閉型垃圾轉運站,購置密閉化垃圾運輸車,實行密閉化收運,所有生活垃圾全部進入垃圾處理場實施安全填埋。加強醫療垃圾的監管,市區范圍內的醫療垃圾全部運至保潔醫療垃圾處理公司實施無害化處理。
1.4城市市區環境
1.4.1地下水環境
全年對市區地下水飲用水源地10處進行了監測,包括,北郊水廠、大洪橋水廠、西郊水廠,龍王廟水廠、林西水廠、卑家店水廠、豐南區第一水廠、豐潤區供水管理所、豐潤區供水公司、海港開發區供水處,共取水9683萬噸,水質較好,全部達到集中式生活飲用水水源標准。
1.4.2 大氣環境
1986年唐山市區建成環境空氣質量自動監測系統,目前正在運行的有:供銷社(商業區)點位,雷達站(清潔區)點位和物資局(交通區)點位,環境空氣質量主要監測項目為可吸入顆粒物、二氧化硫和二氧化氮。見圖1-5
市中心區空氣質量總體狀況
2005年唐山市區環境空氣中可吸入顆粒物的年均濃度值為0.095mg/Nm3 ,較上年下降0.017mg/Nm3;二氧化硫年均濃度值為0.085 mg/Nm3,與上年基本持平,但仍超過國家二級標准0.42倍;二氧化氮的年均值為0.043 mg/Nm3,較上年基本持平,達到國家二級標准。(見表1-4)

1.4.3 城市聲環境質量
雜訊總體狀況
城市區域環境雜訊和交通環境雜訊與上年基本持平,功能區環境雜訊晝間全部達標,夜間各類功能區均超標。
區域環境雜訊:
監測網格數為208個,年監測均值為55.1分貝,與上年基本持平,達到省考核指標(56.0分貝)。
達標網格數占總數的79.7%,監測值在56.1-60.0分貝之間的佔17.9%,60.1分貝以上的佔2.4%。
1.5 森林資源
1.5.1 現狀
唐山市森林資源總量不足,且分布不均。全市有林地面積550萬畝,森林覆蓋率22.22%,森林蓄積量800萬立方米。森林資源主要集中在北部山區,南部沿海相對較少。
1.5.2 蟲鼠害與火災
全市森林病蟲害預測預報准確,防治科學,效果顯著。美國白蛾和松毛蟲危害得到有效控制,呈現有蟲無災,自然制約的良好態勢。
全年未發生森林火災。
1.5.3 措施與行動、
積極推進重點林業工程建設項目,全市已經開展了首都周圍綠化工程、治沙工程、平原防護工程、沿海防護林工程、退耕還林(還草)工程、山地水土保持工程和封山育林工程。全年完成合格造林面積23萬畝,是年度任務的100%。
1.6 生物多樣性與自然保護
1.6.1 現狀
據不完全統計,全市共有野生動物440多種,其中鳥類400多種,獸類40多種,國家和省重點保護的野生動物共有40多種,其中國家一級保護動物有丹頂鶴、大鴇等14種,二類保護動物有灰鶴、鷹類等30多種。
1.6.2 措施與行動
為使我市的野生動物資源得到有效保護,我市已經先後建立了2個國家級森林公園,2個省級森林公園。同時深入開展打擊亂捕濫獵野生動物,亂砍濫伐林木資源的違法犯罪活動。2005年,全市共受理森林案件246起,辦結234起,處罰各類違法人員218人,收繳罰款101萬元,為國家和個人挽回經濟損失350多萬元,有力地保護了我市的森林資源。
1.7 氣候變化
2005年,我市年平均氣溫11.6℃,較常年偏高0.6℃,年最高氣溫37.5℃,年最低氣溫-16.2℃。各月平均氣溫,除冬季的2月和12月較常年偏低1-2℃外,其餘月份較常年偏高,特別是秋季的11月偏高2-4℃。
2005年年降水量在514.8(灤縣)-767.5(唐山)毫米之間,全市年平均614.5毫米,比常年偏少1成。年內雨量時空分布不均,其中市區偏多2.5成,是20年來的次高值,南部沿海接近常年略少,其它地區偏少1-2成。5-8月間出現8次暴雨,其中全區性暴雨3次,其他5次在6月初和月未,7月初和月未,均為1-2個站的暴雨。
冬季(2004年12月至2005年2月),我市平均氣溫-1.5℃,較常年偏高2.4℃,降水量9.6毫米,比常年偏少2-3成;春季(2005年3-5月),平均氣溫與常年持平11.8℃,降水量140.8毫米,是常年的1倍;夏季(2005年6-8月),平均溫度25℃,較常年偏高0.7℃,降水量426毫米,較常年偏少1成;秋季(2005年9-11月)我市平均氣溫13.6℃,較常年偏高1.9℃,降水量36毫米,比常年偏少6成。
1.8 耕地狀況
據農業部門資料,2005年全市施用化肥總量(折純量)387869噸,農膜使用量11898噸(其中地膜使用量6781噸),地膜覆蓋面積118625公頃。由於大量使用農葯、化肥,造成地下水污染,地表水富營養化,土壤板結。

環境的變化

1.1大氣環境
1.1.1狀況
2005年,全市大氣環境質量呈好轉趨勢。大氣污染物的主要成分為顆粒物、二氧化硫和二氧化氮,其中二氧化硫和顆粒物占的比重較大,污染物主要來自燃煤設施排放的廢氣、汽車尾氣和城市道路、建築工地的二次揚塵。市中心區空氣環境質量仍為三級,2005年各縣市區環境空氣主要污染物均為總懸浮顆粒物,其中灤縣和樂亭縣達到國家環境空氣質量二級標准,灤南縣、新區、唐海縣、豐潤區、遷安市、玉田縣、遷西縣和遵化市達到三級標准。見圖1-1。

1.1.2 大氣污染物排放狀況
2005年,全市煙塵、工業粉塵、二氧化硫排放達標率分別為98.63%、97.98%和98.24%,均比上年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全市煙塵、工業粉塵和二氧化硫排放量分別為18.37萬噸、23.65萬噸、31.13萬噸。

1.2水環境
1.2.1 狀況
本市境內80多條河流中,陡河、灤河、黎河、淋河、還鄉河、沙河為其中的六條主要河流。2005年對6條主要河流進行了12次常規監測,共設監測斷面13個,監測項目達30餘項。結果表明,河流的上游水庫斷面水質普遍較好,可達到Ⅱ類水質,而水庫壩址以下河段流經城鎮後,受生活污水和工業廢水的污染,水質普遍較差。
2005年我市各縣級監測站共監測河流16條,16.7%的斷面為Ⅱ類水質,20.8%的斷面為Ⅲ類水質,6.2%的斷面為Ⅳ類水質,14.6%的斷面為Ⅴ類水質,37.5%的斷面為劣Ⅴ類水質,4.2%的斷面斷流。

1.2.2 水污染物排放狀況
2005年,全市廢水排放總量為38499.45萬噸。其中,生活廢水排放量為9826萬噸,工業廢水排放量為28673.45萬噸。工業廢水排放達標率為96.39%。廢水中化學需氧量排放量為92078.65噸,其中,工業排放量為72370.45噸,生活排放量為19708.2噸。
1.3 固體廢物
1.3.1工業固體廢物排放情況
2005年全市工業固體產生量為6203.02萬噸,排放量為26.12萬噸,工業固廢綜合利用量4166.36萬噸,綜合利用率為66.29%。
1.3.2城市生活垃圾
2005市區生活垃圾產生量為71萬噸,其中無害化處理量71萬噸,全部為安全、衛生填埋。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率達100%,比去年增長7個百分點。
1.3.3主要控制措施
全市大力開展社區垃圾袋裝化處理,加強和規范垃圾清運管理,有效避免垃圾積存和隨意飄灑,保證了日產日清;在全市集中小區全部建立封閉型垃圾轉運站,購置密閉化垃圾運輸車,實行密閉化收運,所有生活垃圾全部進入垃圾處理場實施安全填埋。加強醫療垃圾的監管,市區范圍內的醫療垃圾全部運至保潔醫療垃圾處理公司實施無害化處理。
1.4城市市區環境
1.4.1地下水環境
全年對市區地下水飲用水源地10處進行了監測,包括,北郊水廠、大洪橋水廠、西郊水廠,龍王廟水廠、林西水廠、卑家店水廠、豐南區第一水廠、豐潤區供水管理所、豐潤區供水公司、海港開發區供水處,共取水9683萬噸,水質較好,全部達到集中式生活飲用水水源標准。
1.4.2 大氣環境
1986年唐山市區建成環境空氣質量自動監測系統,目前正在運行的有:供銷社(商業區)點位,雷達站(清潔區)點位和物資局(交通區)點位,環境空氣質量主要監測項目為可吸入顆粒物、二氧化硫和二氧化氮。見圖1-5
市中心區空氣質量總體狀況
2005年唐山市區環境空氣中可吸入顆粒物的年均濃度值為0.095mg/Nm3 ,較上年下降0.017mg/Nm3;二氧化硫年均濃度值為0.085 mg/Nm3,與上年基本持平,但仍超過國家二級標准0.42倍;二氧化氮的年均值為0.043 mg/Nm3,較上年基本持平,達到國家二級標准。(見表1-4)

1.4.3 城市聲環境質量
雜訊總體狀況
城市區域環境雜訊和交通環境雜訊與上年基本持平,功能區環境雜訊晝間全部達標,夜間各類功能區均超標。
區域環境雜訊:
監測網格數為208個,年監測均值為55.1分貝,與上年基本持平,達到省考核指標(56.0分貝)。
達標網格數占總數的79.7%,監測值在56.1-60.0分貝之間的佔17.9%,60.1分貝以上的佔2.4%。
1.5 森林資源
1.5.1 現狀
唐山市森林資源總量不足,且分布不均。全市有林地面積550萬畝,森林覆蓋率22.22%,森林蓄積量800萬立方米。森林資源主要集中在北部山區,南部沿海相對較少。
1.5.2 蟲鼠害與火災
全市森林病蟲害預測預報准確,防治科學,效果顯著。美國白蛾和松毛蟲危害得到有效控制,呈現有蟲無災,自然制約的良好態勢。
全年未發生森林火災。
1.5.3 措施與行動、
積極推進重點林業工程建設項目,全市已經開展了首都周圍綠化工程、治沙工程、平原防護工程、沿海防護林工程、退耕還林(還草)工程、山地水土保持工程和封山育林工程。全年完成合格造林面積23萬畝,是年度任務的100%。
1.6 生物多樣性與自然保護
1.6.1 現狀
據不完全統計,全市共有野生動物440多種,其中鳥類400多種,獸類40多種,國家和省重點保護的野生動物共有40多種,其中國家一級保護動物有丹頂鶴、大鴇等14種,二類保護動物有灰鶴、鷹類等30多種。
1.6.2 措施與行動
為使我市的野生動物資源得到有效保護,我市已經先後建立了2個國家級森林公園,2個省級森林公園。同時深入開展打擊亂捕濫獵野生動物,亂砍濫伐林木資源的違法犯罪活動。2005年,全市共受理森林案件246起,辦結234起,處罰各類違法人員218人,收繳罰款101萬元,為國家和個人挽回經濟損失350多萬元,有力地保護了我市的森林資源。
1.7 氣候變化
2005年,我市年平均氣溫11.6℃,較常年偏高0.6℃,年最高氣溫37.5℃,年最低氣溫-16.2℃。各月平均氣溫,除冬季的2月和12月較常年偏低1-2℃外,其餘月份較常年偏高,特別是秋季的11月偏高2-4℃。
2005年年降水量在514.8(灤縣)-767.5(唐山)毫米之間,全市年平均614.5毫米,比常年偏少1成。年內雨量時空分布不均,其中市區偏多2.5成,是20年來的次高值,南部沿海接近常年略少,其它地區偏少1-2成。5-8月間出現8次暴雨,其中全區性暴雨3次,其他5次在6月初和月未,7月初和月未,均為1-2個站的暴雨。
冬季(2004年12月至2005年2月),我市平均氣溫-1.5℃,較常年偏高2.4℃,降水量9.6毫米,比常年偏少2-3成;春季(2005年3-5月),平均氣溫與常年持平11.8℃,降水量140.8毫米,是常年的1倍;夏季(2005年6-8月),平均溫度25℃,較常年偏高0.7℃,降水量426毫米,較常年偏少1成;秋季(2005年9-11月)我市平均氣溫13.6℃,較常年偏高1.9℃,降水量36毫米,比常年偏少6成。
1.8 耕地狀況
據農業部門資料,2005年全市施用化肥總量(折純量)387869噸,農膜使用量11898噸(其中地膜使用量6781噸),地膜覆蓋面積118625公頃。由於大量使用農葯、化肥,造成地下水污染,地表水富營養化,土壤板結。

⑤ 煤礦水文地質模擬的重要意義

據有關數據表明,自2002年起到2008年,一次性能源消費連續增長,其增幅超過2.4%。而國際石油價格也在一路攀升,許多國家不得不調整能源使用結構,逐漸降低石油消費比例,轉而提高煤炭比重。

煤炭行業是我國國民經濟的支柱產業,是關系國計民生的基礎性行業,在國民經濟中具有重要的戰略地位。煤炭作為中國工業化進程的主要能源基礎,對整個國家的經濟發展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進入「十一五」規劃期,中國的「富煤貧油少氣」的能源儲備特徵和進入「重化工業主導型」經濟發展階段的特點,決定了在較長時期內,煤炭是我國一次能源消費結構中佔主導地位的格局將長期保持不變。結合中國經濟發展的實際情況和國際形勢,國家發改委在《能源發展「十一五」規劃》中進一步決定和明確了「堅持節約優先、立足國內、煤為基礎、多元發展」的能源方針,提出「2010年中國煤炭消費量佔一次能源消費總量的66%」。

據國家統計局的數據,2008年煤炭一次消費增長5.8%,佔全球增長的2/3以上。為此我國不斷加大投入,增加煤炭產量,到2008年原煤產量達到了27.93億噸,同比增長10.6%。

圖1 我國煤炭生產與消費情況

如此巨大的需求,就需要不斷加大煤炭資源勘探和開發。我國各省、市、自治區,除上海和香港、澳門特別行政區外,都有煤炭產出,但分布不均。特點是西多東少、北富南貧,相對集中。煤炭資源總量中,分布在大興安嶺太行山雪峰山一線以西的12個省(市、自治區)佔有總資源的89%,保有儲量的87%;而該線以東的20個省(市,自治區),僅占總資源量的11%,總保有儲量的13%。按各省(市,自治區)統計,資源量最多的前十名依次是新疆(16210億t)、內蒙古(12053億t)、山西(6830億t)、陝西(2922億t)、寧夏(1991億t)、甘肅(1905億t)、貴州(1866億t),共計47108億t,占總資源量的93.11%。依保有探明儲量排序,前十名依次為山西(2578億t)、內蒙古(2247億t)、陝西(1619億t)、新疆(952億t)、貴州(524億t)、寧夏(309億t)、安徽(245億t)、雲南(242億t)、河南(227億t)和山東(227億t),共計9558億t,占保有儲量的95.34%。

我國煤的種類齊全,從褐煤到無煙煤,各個煤化階段的煤都有賦存,能為各工業部門提供冶金、化工、氣化和動力等各種用途的煤源。其中煉焦用煤佔25.4%,無煙煤和貧煤佔17.2%,褐煤佔13%。低變質的煙煤(長焰煤,不黏煤,弱黏煤等)佔42.5%,低變質煙煤不僅數量大,且煤質好,是煤炭資源中的一大優勢煤類。其中大同的弱黏煤,神府和東勝的不黏煤,灰分、硫分很小,被譽為天然精煤。

在開采實踐中,我國煤礦生產中事故頻發,百萬噸死亡率是美國的近200倍,是南非的30倍,是印度的12倍。煤礦突水是礦井五大災害之一,嚴重影響生產安全並造成重大的經濟損失。例如1984年6月2日,范各庄礦2171綜采工作面,揭露隱伏導水陷落柱,奧陶系岩溶強含水層的高壓水經陷落柱潰入礦井,高峰期突水量達2053m3/min,造成范各庄、呂家坨二礦淹沒,林西停產,唐家莊、趙各庄礦減產,直接經濟損失數億元。據國家煤礦安全監察局的資料統計顯示,受當時煤炭市場低迷影響,1995~2000年全國煤礦水害事故總體上呈逐年下降的趨勢;而2000~2005年,水害事故總體上呈現逐年上升的趨勢(如表1)。突水僅次於瓦斯事故,已成為名副其實的煤礦第二殺手。並且,突水造成的直接經濟損失一直列在各類煤礦災害之首;過去20年間,有250多對礦井被水淹沒,直接經濟損失高達350多億元。

表1 2000~2006年間煤礦重特大突水事故統計

注:引自「973計劃」:煤礦突水機理與防治基礎理論研究。

嚴重的水害和復雜的水文地質條件還使大量的煤炭儲量無法開采。據統計,北方石炭系—二疊系是我國主要含煤岩系之一,其預測儲量佔全國預測儲量的26%,保有儲量4097億t,佔全國保有儲量53.8%。但北方一些主要煤礦區,受岩溶水威脅的煤炭資源達160億t以上,僅河北、河南、山東、江蘇、安徽及渭北等地區,礦井保有儲量384.5億t中受水威脅的煤炭儲量達149.71億t,佔37%(武強等,1995)。受水威脅的礦井中煤炭大多煤質好,在國民經濟建設中具有重要的戰略地位。因此對礦井水文地質規律、礦井地下水運動模擬的研究,對於解放我國東部受水威脅的煤炭資源,提高資源回收率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

隨著煤礦生產技術的發展,資源開采強度增強、礦井深度不斷延伸,多數礦井面臨更為復雜的水文地質條件,煤礦水害威脅日趨嚴重,產生了一系列的水環境問題,具體如下:

1.采礦對區域地下水位及流場的影響

對我國來講,煤炭生產以深部開采佔大多數。為了維持采礦的正常進行,採煤工作面的橫向和縱向的發展以及工業城市生活用水的迅猛增加,必須大量開采地下水或將工作面周圍的水、潛在的水排出,這導致礦井排水量逐年加大,排水費用也逐年增多,地下水位急劇下降。相應地,所形成的地下水降落漏斗范圍和幅度越來越大,地下水的流場也發生了明顯的變化。作為我國特殊現象的汲水井也因為地下水位的大幅度下降而基本消失。自1975~1995年間,河北省煤礦開采區的地下水位急劇下降,其中淺層地下水位由平均5.88m降至11.88m,而深層地下水位則由平均7.37m下降到30.25m,形成了十餘個大小不等的降落漏斗。

在我國典型的大水礦區如焦作、峰峰和開灤等,這種情況尤其嚴重。例如在焦作礦區,1952年排水量僅1.501m3/s,地下水位為105m;1965年礦坑排水量為4.96m3/s,地下水位為93m,地下水位比1952年下降了12m;1978年礦坑排水量增加到5.55m3/s,地下水水位大約在85m左右;1982年礦坑排水量為8.463m3/s,地下水位為83m,並在電廠崗庄水源地大規模集中開采區形成多邊形枕狀漏斗;1993年礦坑排水量增加,使得地下水位急劇下降,平均地下水位為71m,最低水位位於崗庄水源地,為62.08m。在短短的40年時間里,地下水位下降幅度達43m左右,大大增加了取水的費用,也加速了生態環境的惡化。由於礦坑排水改變了孔隙水的補、徑、排方式,目前孔隙水主要接受大氣降水、城市排污及礦坑排水滲漏補給,而礦坑排水近山前地段孔隙水基本疏干,其埋深在60m以下,形成了空前的疏干區。作為焦作礦區的大礦之一,九里山礦附近形成了孔隙水降落漏斗,焦作市城區造紙廠、化工一廠及平原光學儀器廠等單位單井涌水量減少,化工一廠有多口井報廢,其造紙廠用水量急劇下降,生產用水緊張。

2.采礦對周圍河川徑流的影響

由於煤層淺埋藏區煤礦采空范圍擴大,采空區星羅棋布,其引發的裂縫(董兆祥,1997),甚至地面塌陷范圍也逐漸擴大,造成了周邊河川徑流量大量減小,在個別區域甚至出現河流斷流的情況,農業灌溉和部分城市的生活用水受到嚴重影響。西山礦區的西山冶峪溝董茹站以上的流域,面積達18.9km2,在不同時段流域平均降水量與實測河川徑流量的關系見圖2所示。

圖2 西山礦區流域不同時段流域平均降水量與實測河川徑流量的關系

3.煤礦排渣對水源的污染

采礦的排渣主要是各種矸石。對煤礦來說,煤矸石是煤礦採掘和洗選加工過程中排出的廢渣。它的排放量與煤的埋藏條件、開采方式等因素有關。煤矸石是由灰分高、發熱量低的炭質煤岩和少量煤塊組成,其主要成分為碳、氫、氧、硫、鐵、鋁、硅、鈣等常量元素和鎘、鉻、砷、鉛、汞、銅、錳、氟等痕量有毒元素(劉國昌,1998;張憶晉,1990;國家環保局監督理司,1992;程勝高,1999;中國環境科學學會,1984)。目前,由於利益的驅使,小煤窯這個頑疾屢禁不止,礦山千瘡百孔,烏煙繚繞。在採掘和洗煤過程中排出的煤矸石都未經過處理,直接排放在水溝、山坡和平川。煤矸石長期露天堆放,經日曬雨淋、風化侵蝕,天長日久便發生自燃,釋放出大量的有害氣體,嚴重地影響了礦區及周圍的大氣質量,進而污染了大氣降水。一部分有害元素經雨水或地表水的淋濾作用,給地下水造成嚴重污染。在我國大型露天煤田———神木的石圪台礦區,這種情況更為嚴重。在對該礦的環境調查過程中,發現在該礦周圍分布著許多大小不一的小煤窯。這些煤窯只追求效益,對煤層不全采(留有大量不好採的煤),大大浪費了煤炭資源,同時其分選更是浪費驚人,將其認為賺不了錢的許多可利用的煤塊丟在道路兩旁和河道里。經過長期的風吹日曬,淋濾的水直接排到河道和滲到地下含水層中,使地表水和地下水受到嚴重的污染。據群眾反映,以前河裡的水非常清澈,可以直接飲用,而現在卻變成了黑乎乎的污水。

煤矸石自燃是一種普遍現象,這在神木的石圪台礦區也非常典型。青煙縷縷隨處可見,對環境的污染相當嚴重,主要是硫、碳、氮、氧化物和煙塵對大氣的污染。被污染的大氣通過降水,間接地污染靠大氣降水補給的地表水和地下水。

4.采礦對礦區外圍水源的影響

隨著煤礦開采深度的不斷增大,排水量也在不斷增加。疏干區形成相對低壓帶,破壞了原來的地下水系統循環和存儲條件,在一定的水文地質條件下,地下水有可能穿透原有的相對隔水層而發生突水災害。

資料表明,太原西山地區岩溶水在構造裂隙的綜合作用下,形成統一的水動力系統,具有一致的補給徑流和排泄條件。一旦發生突水,勢必要影響整個系統的補、徑、排條件,從而使原有的排泄點流量減少,礦區外水源受到嚴重威脅。根據晉祠水源保護辦公室調查的結果,風峪溝內鄉鎮小煤窯採煤排水很大程度地影響著晉泉出水量。

在我國有著悠久采礦歷史的唐山,其問題就更加明顯。據有關資料,唐山市的大部分礦坑排水、生活污水以及工業廢水沒有經過處理或處理不達標就直接排放,對周圍水質造成較為嚴重的污染。比較突出的是陡河市區段,其酚含量超過國家標準的173倍,氰化物含量超標6倍,而且還出現了鎘和氟的污染區。

隨著西部大開發政策的實施,在西部國民經濟中占重要地位的神府煤田的煤炭生產對生態環境的影響也被逐漸重視起來。特別是在缺水的西部,如何保護好水源已成為最迫切的問題。經測定在沿烏蘭木倫河上游和下游分布的補連、大柳塔和敏蓋兔3個礦點中CODMn,NO3-N等成分的含量呈遞增趨勢。另外從各河、溝、川大量的水分析結果看,無論是枯水期和平水期,其水質幾乎都超出地表水二級標准。經分析認為,產生以上後果的原因主要歸結為烏蘭木倫河兩岸及溝岔分布有比較密集的煤礦點,礦坑排水、工業設施附屬廠及生活排污對烏蘭木倫河造成重復污染。盡管有些有害元素和離子未超標,卻已經有超標的發展趨勢。

多年來礦業工作者一直致力於地下水方面的研究工作,但由於我國煤礦地質條件(尤其是構造條件)非常復雜,開采方式各異,再加上生產技術、探測技術、監測技術水平的限制,礦井突水事故時有發生。因此,煤礦地下水模擬技術的研究是我國乃至世界的重大難題,對其研究將對我國受水威脅的煤礦安全開采和水環境的保護有著重要的意義。

⑥ 在某地區擬建一垃圾處理廠,需要怎樣做環境影響評價

垃圾電站對周邊居民生活有的影響是有的,因為焚燒發電焚燒不可避免產生以二惡英類為主的嚴重空氣污染。 二惡英是國際上公認的劇毒物質,國際癌症研究中心已將其列為一級致癌物,它具有強致癌致畸性,而且具有極強的生殖毒性、免疫毒性和內分泌毒性。具有持久性、生物積累性和放大性。不管在歐洲還是日本,焚燒爐周圍民眾都出現了癌症高發區。
關於焚燒垃圾發,在選址上是有要求的,國家環境保護總局、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聯合印發了「關於加強生物質發電項目環境影響評價管理工作的通知」(環發【2006】82號)附件中規定:「生物質發電項目環境影響評價文件審查的技術要點」中規定:「以下區域一般不得新建生活垃圾焚燒發電類項目:(1)大中城市建成區和城市規劃區;(2)城鎮或大的集中居民區主導風向的上風向;(3)可能造成敏感區環境保護目標不能達到相應標准要求的區域。」

⑦ 伊春-鶴崗多金屬礦產開發產業集群

1.鉬鋅鎢鐵多金屬產業集群

發展原則和目標是以金和有色金屬的開發為支撐,以煤、珍珠岩為輔助,以有色金屬的初加工、深加工為延續;使用俄羅斯的電力資源,建成黑龍江省北部有色金屬礦產開采及加工基地,並為今後利用俄羅斯礦產資源進行礦產品加工創造有利條件。

產業集群礦業布局:規劃建設東安岩金采選聯合企業、翠宏山鉬鋅鎢鐵多金屬采選聯合企業、庫濱鉛鋅采選聯合企業、高松山—富強岩金采選企業、石麻子大崗珍珠岩采選加工企業、紅綉溝煤礦企業和油氣開采企業。

規劃投入礦山、選礦廠、加工廠建設和資源勘查資金17.285 億元。預測到2010年,年產金1900千克、年采鐵礦石200萬噸、年產鐵精粉100萬噸、年產鉛鋅鎢鉬精礦4.05萬噸、年冶煉有色金屬2.2萬噸、年加工有色合金1.1萬噸、年采珍珠岩7萬噸、年產珍珠岩製品5萬立方米、年產原煤10萬噸。預測年產值達到27.135億元,年利稅3.252億元。

(1)東安岩金產業基地

東安岩金礦業基地包括東安金礦、富強金礦及高松山金礦。

①東安金礦:東安金礦床是近年來新發現的大型岩金礦床,現有資源儲量24.3噸(僅5號礦體),銀資源儲量208噸,預測岩金遠景資源量大於50噸。

規劃礦山佔地面積控制在1平方千米之內,包括采場、料場、選礦廠、尾礦庫、變電所、冶煉廠、礦山管理部、職工生活區等建築群和佔地工程。

規劃礦山建設一處,年采礦石25萬噸;選礦廠建設一處,年處理礦石25萬噸,礦山服務年限20年。2009年完成礦山基本建設與設備安裝調試,2010年投入生產。

礦產勘查:在主礦體的周圍繼續進行找礦勘查,擴大礦區的資源儲量,為礦山長遠發展奠定資源儲量基礎。對礦山的低級資源量地段進行勘探,提高資源儲量級別,為礦山的後續生產提供可靠的基礎儲量和儲量。勘查期為2007~2010年,擬投入資金3000萬元。

資源產業經濟效益概算:礦山建設與勘查投資2.3億元,預計年產值2.52億元,年利稅3024萬元。主要用於采場、選礦廠、污水處理廠、尾礦庫等的建設及其他相關設施和費用。礦山建設採取招商引資取吸引社會資金,外部環境建設由政府籌集資金解決。預期年產黃金1680kg,預計礦山年產值2.52億元,年利稅3024萬元。

②高松山岩金礦:現有岩金資源儲量3000千克,預測資源量2000千克。規劃建設礦山采場一處,年生產礦石5萬噸;建設選礦廠一處,年處理礦石5萬噸,礦山服務年限20年。2009年完成礦山基本建設,2010年投產。

規劃礦山佔地面積控制在0.4平方千米之內,包括采場、料場、選礦廠、尾礦庫、變電所、職工生活區等建築群和佔地工程。

概算礦山建設投資5000萬元,主要包括采場、選礦廠、尾礦庫及其他相關輔助設施建設。礦山建設採取招商引資方式吸引社會資金,外部環境建設由政府籌集資金解決。預期年產黃金220千克,礦山年產值可達3300萬元,實現年利稅396萬元。

(2)翠宏山鉬鋅鐵多金屬產業基地

包括城市鉬鋅鐵多金屬礦山企業及庫濱鉛鋅礦山企業。

①翠宏山鉬鋅鐵多金屬礦山企業:由西林鋼鐵集團有限公司控股,建龍鋼鐵集團、省第六地質勘察院、伊春林業管理局參股組成。

現有鐵資源儲量6478萬噸,鋅資源儲量51.34萬噸,鉛資源儲量19.43萬噸,鎢資源儲量12.21萬噸,鉬資源儲量9.39萬噸,銅資源儲量3.21萬噸,硫鐵礦資源儲量93.9萬噸。目前補充勘探工作仍在進行中。

規劃綜合性開采礦山建設一處。以開采鋅鐵礦石為載體,同時對共生、伴生和獨立的其他有色金屬礦體進行開采。年采鐵礦石200萬5噸,礦山服務年限30~50年。

規劃選礦廠建設一處。採用先磁選後浮選聯合生產工藝流程。首先對鐵進行,然後對有色金屬進行浮選。設計年處理鐵礦石200萬噸。年產鐵精粉100萬噸;含有色金屬礦石總量按鐵礦石總量的25%計算,有色金屬選礦回收率按80%計算,年產鋅精礦1.7萬噸、鉛精礦1萬噸、鎢精礦0.5萬噸、鉬精礦0.3萬噸。2009年完成礦山和選礦廠的基本建設及設備安裝調試,2010年投產。

規劃建設有色金屬冶煉廠一處,廠址設在遜克縣。對鉛鋅鎢鉬銅進行冶煉,設計年冶煉鉛、鋅、鎢、鉬等精礦4萬噸。2009年完成冶煉廠的基本建設與設備安裝調試,2010年投產。

規劃建設一處有色金屬產品加工廠,設在遜克縣,對冶煉廠生產出的有色金屬進行深加工,年加工有色金屬合金及製品22000萬噸,2009年完成加工廠的基本建設與設備安裝調試,2010年投入生產。

規劃礦山佔地面積控制在1平方千米之內,包括采場、料場、選礦廠、污水處理廠、尾礦庫、變電所、礦山管理部、職工生活區等建築群和佔地工程。規劃建設水源地一處,引水工程一處,供礦山生產用水,水源地佔地面積1平方千米。規劃輸電線路一條,由庫爾濱電站至翠宏山。

資源產業經濟效益概算:礦山總投資約13億元,預期的年總產值可達23.765億元,年總利稅2.86億元。礦山總投資約13億元,主要包括礦山建設、工廠建設及勘查資金等(到2010年)。其中礦山建設需投資4.7億元,主要用於礦山水源地與引水工程、輸電線路及變電所、采場、料場、選礦廠建設及設備安裝、污水處理廠、尾礦庫等方面;冶煉廠建設及設備安裝調試的投資約4億元,鉛鋅鎢鉬產品加工廠建設及設備安裝的投資約3.5億元;生產管理、職工生活區及礦山內道路建設等0.5億元。繼續勘查投資為0.3億元。礦山與工廠建設採取招商引資方式吸引社會資金,外部環境建設由政府籌措資金解決。

此外,對翠宏山鐵多金屬礦的低級別資源量地段進行勘探,提高資源儲量級別,為礦山開采提供可靠的基礎儲量或儲量;在礦區周邊繼續開展有色金屬勘查工作,擴大可供礦山利用的資源儲量。勘查期為2007~2010年,擬投入資金3000萬元,預期提交各類有色資源儲量30萬噸。

到2010年,達產後,礦山開采鐵礦石200萬噸,年產鐵精粉100萬噸,年產值5億元;年產鋅精礦1.7萬噸,年產值1.36億元;年產鉛精礦1萬噸,年產值0.48億元;年產鎢精礦0.6萬噸,年產值5億元;年產鉬精礦0.3萬噸,年產值4億元。預計礦山年產值總計可達15.76億元,實現年利稅1.9億元。

有色金屬冶煉增加值按金屬價格與精礦的差值計算,年冶煉鋅0.9萬噸,年冶煉增加產值0.9億元;年產鉛0.7萬噸,年冶煉增加產值0.21億元;年產鎢0.42萬噸,年冶煉增加產值1.5億元;年產鉬0.16噸,年冶煉增加產值1.5億萬元。預計年冶煉增加總產值4.5億元,年利稅增加0.54億元。

有色產品加工總量可達2.2萬噸,加工產值按鋅鎢鉬金屬總價值的25%計算,鋅、鎢、鉬等的年加工附加值增值可達3.565億元,年利稅4278萬元。預期的年總產值可達23.765億元,年總利稅2.86億元。

②庫濱鉛鋅礦

現有探明資源儲量為:鉛1.69萬噸,鋅2.26萬噸,進一步勘查工作未作。規劃建設一處礦山,年采礦石5萬噸,2009年完成礦山基本建設,2010年達產。礦山服務年限13年。礦石直接送往翠宏山選礦廠進行選礦。

年產鋅精礦3000噸,年產值2400萬元,年利稅288萬元;年產鉛精礦1500噸,年產值600萬元,年利稅72萬元。概算礦山建設投資500萬元,規劃礦山佔地面積0.2平方千米,主要設施為采礦工程、礦石場地和采礦設備。

(3)石麻子大崗珍珠岩礦

現有探明資源儲量1004萬噸。礦山開發方向是以生產憎水保溫板、阻燃板、助濾劑、添加劑、礦砂為主導產品。

規劃礦山佔地面積控制在1平方千米之內,包括采場、料場、礦山管理部、職工生活區等建築群和佔地工程。規劃珍珠岩膨化廠佔地面積控制在0.3平方千米之內,包括料場、膨化生產車間,倉庫、工廠管理部、職工生活區等建築群和佔地工程。

規劃建設礦山一處,珍珠岩膨化廠一座,膨化廠建在遜克縣。2008年完成礦山與膨化廠基本建設,2009年投產。礦山年生產礦石7萬噸,礦山服務年限100年以上。珍珠岩膨化廠年產膨化珍珠岩系列產品5萬立方米。

資源產業經濟效益概算:概算建設總投資4350萬元,預計年總產值3000萬元,年總利稅360萬元。

建設總投資4350萬元,其中礦山建設需要約850萬元,主要用於水源地與引水工程建設、礦山用電、采場、料場、采礦設備、礦山管理、職工生活區及礦山內道路建設等方面;膨化廠建設資金約3500萬元,主要為水源地、引水工程與水循環利用設施建設、料場、生產車間與成品倉庫、輸電線路及變電所、生產管理、設備購置及安裝調試、職工生活區、其他廠區基礎設施建設等用途。

礦山開采與膨化廠建設均以招商引資方式吸引社會資金,外部環境由政府籌措資金解決。達產後,年采礦石7萬噸,預期年產值500萬元;年生產膨化珍珠岩產品5萬立方米,預計年產值2500萬元。預計年總產值3000萬元,年總利稅360萬元。

(4)紅綉溝煤礦

現有探明煤炭資源儲量412萬噸,目前資源沒有利用。規劃建設一處年產原煤10萬噸礦山,2008年完成礦山基本建設,2009年達產。礦山服務年限30年。

概算礦山建設投資3000萬元,預期年產值2000萬元。本礦區勘查程度較低,勘查前景非常樂觀,需要進一步礦產勘查,勘查期為2008~2010年,擬投入勘查資金2000萬元,預期提交資源儲量5000萬噸。

(5)油氣礦產勘查

2005年大慶油田在遜克盆地開展了石油的初步勘查,證實存在一定資源量,初步預測1.8億噸,為進一步擴大資源儲量,擬投入勘查資金5000萬元,勘查期為2008~2010年,預測提交資源儲量2億噸。力爭於2012年前建設1~2口油井。

2.嘉蔭岩金礦業集群

嘉蔭岩金礦業集群地處伊春市北部,包括嘉蔭縣和烏伊嶺、湯旺河區東北部分區域,面積為6759平方千米。區內金礦資源為全省優勢礦產,著名的團結構(烏拉嘎)金礦為全省唯一的超大型金礦床,探明資源儲量74442千克,保有資源儲量33288千克,具有多年的開發歷史,為地方經濟發展做出過重要貢獻。此外區內還稟賦有平頂山中型金礦、連珠山金銻鎢礦、馬蓮金礦及砂金礦等。現有岩金資源儲量41384千克,煤炭資源儲量498.8萬噸。

以開發利用岩金為主,包括烏拉嘎型金礦、平頂山金礦、連珠山金銻鎢礦、馬蓮金礦等,集中技術研究和財力投入開發這些資源,變資源存量為經濟增量,形成新的經濟增長點。同時繼續尋找岩金、銅、有色金屬等礦產。

依託烏拉嘎金礦的豐富金礦資源,以烏拉嘎金礦為主,充分利用附近金礦資源,也可利用「兩種資源、兩個市場」進行調解,積極尋找後備資源,發揮烏拉嘎金礦的優勢地位,推動產業基地穩步、健康的發展。

3.伊春鉬多金屬礦業集群

區內鉬、鉛、鋅、鐵等金屬礦產為區內優勢礦產。截至2008年底,保有鉛資源儲量26萬噸,保有鋅儲量71萬噸,鉬資源儲量1.52萬噸(鹿鳴鉬礦資源儲量進列入1.01萬噸,實際探明儲量遠超過10萬噸,達到大型規模),鐵資源儲量26萬噸。主要礦床包括安慶縣徐老九溝鉛鋅礦、鐵力市二股西山地段鐵多金屬礦、鐵力市二股響水河礦段鐵多金屬礦、伊春市西林鉛鋅礦區二段鉛鋅礦、伊春小西林鉛鋅礦、伊春市昆侖氣鉛鋅礦、伊春市五營區五星鉛鋅礦、伊春市西林區老道廟溝鉛山鉛鋅礦和鐵力市鹿鳴鉬礦等,鉛、鋅、鉬超過萬噸的多金屬礦床,鐵力市二股西山地段鐵、多金屬礦鐵資源儲量11340千噸。

以開發利用鉬、鉛、鋅、鐵等金屬礦產為主,重點規劃開發鹿鳴鉬礦、二股西山鐵多金屬礦床、響水河多金屬礦及五星鉛鋅礦床,做好小西林鉛鋅礦的資源利用。集中技術研究和財力投入開發這些資源,變資源存量為經濟增量,形成新的經濟增長點。同時繼續尋找岩鉬、銅、鉛、鋅有色金屬和富鐵礦等資源。

產業集群開發規劃:以大西林及附近的鐵礦循環經濟產業和小西林及附近的鉛鋅經濟產業、二股—鹿鳴一帶的鉬、鉛、鋅、鐵經濟產業為核心,以大西林鐵礦、五星石灰岩礦、小西林鉛鋅礦、二股鉛鋅鐵礦、鹿鳴鉬礦等為核心企業,形成有色金屬、鐵等的綜合開發,把中部礦業經濟區建立一個有色金屬和鐵開采加工循環產業開發區,構建大西林鋼鐵生產基地和小西林有色金屬生產基地。

產業集群構成及點軸結構(礦業布局):規劃建設二股—鹿鳴鉬多金屬產業區、紅旗山-對青鐵多金屬產業區、五星鉛鋅鐵非金屬產業區、撫育河多金屬產業區、翠欒煤礦產業區、西林金屬非金屬產業區和豐茂多金屬產業區。

針對二股—鹿鳴產業區鉬礦資源集中分布的特點,重點建設鹿鳴鉬業基地;針對西林礦區鉛鋅資源及礦山選冶條件等,建立小西林鉛鋅礦業基地;由於大西林鋼鐵公司成型的礦山生產采選業基礎,重點建設大西林鋼鐵基地。規劃建設伊春鉬多金屬礦業中心。

伊春鉬多金屬礦業中心:根據銅、鉬、鉛、鋅、鋼、鐵等金屬礦業發展需要,在伊春市設立鉬、鉛、鋅、鋼、鐵高新技術開發園區。根據伊春市特殊的地理位置,高新技術開發園區建設,以培育和發展鉬、鉛、鋅、鋼、鐵等金屬深加工為特色的骨幹企業為主要任務,努力整合各種科技資源,鼓勵和協調高等院校、科研院所與企業間的密切合作,打造一批產業特色鮮明、核心技術領先、服務平台完善、管理模式先進、基礎功能完備、國內一流的現代化、國際化銅鉬、鉛鋅、鋼鐵等金屬加工企業,發揮高新技術集聚效應,帶動伊春市經濟又好又快、更好更快發展。優先發展鉬、鉛、鋅、鋼、鐵等金屬加工產業,以伊春市對俄外向型經濟建設為重點,搭建科技平台,充分利用大學的資源優勢,推動科技產業園的建設與發展。

鹿鳴鉬礦業生產基地全力以赴爭取開發鹿鳴鉬礦,壯大全市礦產經濟。 充分利用國家確定的林業資源型城市經濟轉型試點和省確定的生態功能區建設以及省政府支持伊春開發鐵力鉬礦的政策和有利條件,爭取國家在鉬礦資源開發上給予支持,盡早開發鐵力鉬礦,使之成為全國最大的鉬礦之一,成為全市工業經濟的支柱。

伊春大西林鋼鐵生產基地依託大西林鐵礦及其附近的鐵礦資源,積極開發利用,同時加大對相鄰的遜克縣翠宏山鐵礦和俄羅斯阿穆爾州俄基姆坎鐵礦開發利用力度。規劃期內繼續壯大冶金企業,支持西林鋼鐵集團加快技術改革步伐,實現產量和效益大幅度增加,鞏固西林鋼鐵集團在全省冶金行業的龍頭地位。

伊春小西林有色金屬非金屬生產基地西林鉛鋅礦雖經長期的開采,資源優勢不明顯,所剩餘的低品位礦、邊角礦、燃燒礦,還可維持改組後的西林鉛鋅礦生產10年。在加大尋找後續資源的基礎上,可依託本區小西林西大坡白雲岩、苔青水泥用大理岩、熔煉水晶、硅石的開發,積極推動改組後西林鉛鋅礦健康發展。

⑧ 江西有色地質勘查局的局屬單位

(江西金源地質工程有限公司)駐鷹潭市南站路46號。該隊(司)現有在冊職工756人,各類專業技術人員368人,具有高級專業技術職務28人,其中,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的專家1人,教授級高級工程師4人;擁有各類專業施工設備100餘台套;持有地質鑽探甲級、固體礦產勘查乙級、地基與基礎工程施工、工程勘察、水文地質、地質災害治理等專項資質,並已通過ISO9001-2000質量管理體系認證。
該隊(司)先後發現並探明目前亞洲最大的橫峰葛源特大型鈮鉭礦、德興銀山隱伏半隱伏大型銅硫(金)礦、華東地區規模最大的樂華大型錳(鉛鋅銀)礦、江西省惟一一處硅石礦——貴溪硬石嶺大型硅石礦、弋陽鐵砂街銅礦、萬年大源特大型熔劑灰岩白雲岩礦等一大批礦床,獲省部級以上找礦成果獎12項。完成「德興地區隱伏半隱伏斑岩銅礦找礦方向研究」、「應用綜合指標評價銀山九區銅硫金礦床」、「江西信江南側航空彩紅外遙感地質解釋成礦預測」、「江西信江—北武夷成礦帶找礦靶區優選與開發調研」、「贛東北重點成礦區帶地質找礦研究成果總結報告」等地質科研課題。
改革開放以來,該隊(司)堅持「找礦為主,多種經營」的方針,由單一從事礦產勘查到全面走向市場,業務范圍涉及地質找礦、岩芯鑽探、公路橋梁、房屋建築、市政工程、各類地基處理、工程勘查、地質災害治理等。先後轉戰上海、廣東、浙江、福建、湖南、內蒙等地,完成了廣深高速、梨溫高速、井泰高速、南昌老福山立交、向莆鐵路蘆坑特大橋樁基工程;浙江瑞安飛雲江特大橋、湖南長沙三汊磯湘江大橋水中鑽孔樁;上海解放日報社彩印中心基坑圍護樁;廣東西部沿海高速公路K21段右側滑坡整治工程;國家危機礦山西華山、巋美山、滸坑等礦山岩芯鑽探等百餘項工程,工程優良率達96%以上。該隊(司)在岩芯鑽探、大口徑超深孔樁施工、復雜地層鑽井施工方面積累了豐富的經驗,創造了優異的成績,以其較強的施工能力和良好的信譽獲得業主的好評,贏得良好的口碑。 駐贛州市章貢區紅旗大道72號,是經江西省事業單位登記管理局注冊登記、具獨立法人資格的勘查單位。二隊實行在隊領導下的公司治理架構,下設江西金鵬地質礦業有限公司、江西金鵬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江西金元物業管理有限公司等3個有限責任公司和贛州鴻發機械廠、贛州冶勘大酒店、贛滬化學試劑供應部3個股份合作制企業。
二隊建隊歷史悠久,是我國成立最早的鎢礦勘查專業隊伍,其前身201、203、207隊組建於1953年。從建國初期至今,在地質找礦及科研中取得了輝煌的成就。累計探明的黑鎢礦儲量佔全國儲量的70%,探明的著名資源地有全南大吉山特大型鎢鉭鈮鈹礦、崇義縣茅坪特大型鎢錫礦、於都縣盤古山特大型鎢鉍礦、於都縣黃沙特大型鎢礦、大余縣西華山大型鎢礦、大余縣石雷大型鎢錫礦、興國畫眉坳大型鎢鈹礦、定南縣巋美山中型鎢礦、泰和小龍中型鎢礦、大余縣樟斗中型鎢礦、大余縣樟東坑中型鎢礦、崇義縣新安子中型鎢錫礦、崇義縣寶山茅草溝銀白鎢礦等22處特大型、大中型礦床。提交了各類地質、科研報告332份,其中多項獲得省(部)級地質找礦、勘探項目成果獎。1991年和1993年分別獲得中國有色金屬工業總公司授予的「功勛地質隊」和江西省人民政府授予的「地質勘查功勛單位」榮譽稱號。1991年承擔的《江西於都黃沙鎢礦深部礦床》、《江西於都盤古山鎢礦深部礦床》分別獲得中國有色金屬工業總公司授予的「七五」期間有色金屬地質找礦成果二等獎和三等獎,1996年承擔的《江西省崇義縣寶山礦區茅草溝區段銀多金屬礦勘探報告》獲全國礦產資源委員會三等獎。2008年,二隊地勘院承擔的江西省崇義縣茅坪鎢錫礦儲量勘查項目《江西省崇義縣茅坪鎢錫礦資源儲量地質報告》獲中國有色金屬地質找礦成果二等獎,並獲得局科技進步二等獎,西華山鎢礦鑽探施工項目《PAA無固相聚合物鑽井液在西華山鎢礦鑽探施工中的應用》獲得了2008年有色局科技進步三等獎。
二隊擁有先進的勘查技術裝備和與固體礦產勘查、勘查工程施工、水工環地質調查等專業配套的儀器和車輛。具備高標準的硬體配置,計算機、寬幅面列印機、掃描儀、復印機等配備齊全,引進和購置了適用於相關專業的正版軟體,具有系統強大的項目成果資料計算機處理能力和資料庫的建庫能力。管理機構健全,管理制度完善,崗位職責明確,有健全的質量管理體系,並在有效運行。於2002年12月4日通過了ISO9001:2000質量體系認證,其質量方針、質量目標明確,確保了項目成果質量。
二隊下設的江西金鵬地質礦業有限公司主要經營金屬、非金屬礦產資源勘查及開發,農業地質、旅遊地質調查、水文、工程、環境地質勘察、地質災害治理等。具有鎢礦及稀土礦勘查技術專長優勢,機械岩芯鑽探深孔施工和窿內一室多孔定向鑽進工藝具有同行業領先水平。德興銀山礦區深孔施工工藝曾分獲冶金工業部、中國有色金屬工業總公司科技進步獎。現公司持有國家國土資源部頒發的固體礦產勘查、地質鑽探甲級資質,江西省國土資源廳頒發的水文地質、工程地質、環境地質調查丙級資質,地質災害危險性評估丙級資質,礦山資源儲量地質測量資格,江西省建設廳頒發的岩土工程勘察丙級證書和江西省安全生產監督管理局頒發的安全生產許可證。公司現為江西省礦業聯合會的會員單位。
江西金鵬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成立於2001年4月,於2002年3月通過了ISO9001國際質量管理體系認證,持有省頒發的房地產開發乙級資質。歷經近十年市場風雨的考驗,公司實力日益強大,發展日臻穩健。公司技術力量雄厚,擁有一支高素質工程技術隊伍和一流的管理人才隊伍,先後成功開發了金鵬小區、清水園小區、雅典園小區和金鵬·怡和園項目,取得了良好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公司獲得2004年、2005年贛州市房地產開發優秀企業稱號,2006年贛州市十大營運商稱號。 坐落在江西省新余市,地理位置優越,處贛西要道,銜接汀贛;交通便利,贛粵高速公路、浙贛鐵路縱橫交錯;環境優美,毗鄰美麗的仙女湖。為中國金屬工業總公司和江西省人民政府授予的「功勛地質隊」和「地質勘查功勛單位」。下設江西金新勘測工程有限公司、江西有色地質測繪院和基地管理處。
在長達半個多世紀的發展歷程中,該隊先後發現並探明宜春四一四特大型鉭鈮礦、分宜下桐嶺特大型鎢鉬鉍礦、豐城徐山大型鎢礦、安福滸坑大型鎢礦、上高太陽腦特大型熔劑灰岩白雲岩等一大批大型、特大型礦床及新余鐵山金銀多金屬礦等中型礦床。特別是1969年發現宜春鉭鈮礦,經勘探使之成為當時亞洲最大的鉭鈮礦,解決了國家對鉭鈮原料需求的燃眉之急,為國防工業和高新技術產業發展做出重大貢獻。受到冶金工業部的表彰。
江西金新勘測工程有限公司,主要從事工程測量、地籍測量、房產測量、工程地質、水文地質、岩土治理、各類地基與基礎施工以及金屬、非金屬礦床勘查和開發。在有色、稀有金屬礦勘查及非金屬礦勘查開發、城鎮地籍測量、靜壓樁托換技術、工程地質勘察等領域具有專長優勢。公司擁有甲級測繪資質、乙級工程勘察資質、地基與基礎專業承包貳級資質,地質勘查水、工、環甲級、固體礦產勘查乙級、勘查工程施工丙級資質,地質災害危險評估丙級、地質災害治理工程勘查丙級、地質災害治理工程施工丙級資質等,具備非煤礦山安全許可證和建築類安全許可證,並通過ISO9001-2000質量體系認證。
20世紀90年代以來,該隊以市場為導向,積極能與市場競爭,在勘察鑽探、建築施工、測繪等領域取得長足的發展。進入21世紀,公司多元化生產經營行到拓展和穩固,鑽探、地質勘察、測繪等傳統產業不斷得到發展壯大,同時開展了生態工程等新興業務,取得了輝煌的成績,獲得了眾多榮譽。該人連續三屆獲得新余市文明單位稱號,獲得江西省園林化單位稱號;勘察設計項目多次獲得省、市獎項;江西有色地質測繪院承攬的浙江省衢州市及外圍GPS控制測量項目和十里豐千分之一數安化地籍地形測量項目分別獲得江西省優秀測量工程項目三等獎和江西有色地質勘查局科學進步二等獎,被江西省人事廳、測繪局評為先進集體;工勘處承攬的分宜縣新村一組綜合樓基礎加固工程榮獲2008年度全省工程勘察設計行業優秀岩土工程三等獎,等等。
傳承江西紅土地的優良革命傳統,發揚江勘精神,在新時代新形勢的要求下,江西有色地質勘查三隊以「求真務實、追求卓越」為服務宗旨,以「以人為本、共創雙贏」為發展理念,立足今天,放眼未來,竭誠與社會各界攜手合作,再創輝煌的明天。 駐景德鎮市黃泥頭。下設江西金達地礦工程有限公司。
該隊七十年代發現江西省德興富家塢特大型銅鉬礦,八十年代在全省率先開展黃金找礦,金山蝕變岩型金礦和臧灣砂金礦的找礦突破,帶動全省金礦勘查開發熱潮。1993年完成江南最大的岩金礦—德興金山特大型金礦床的勘探,隨後又相繼探明德興朱林、西蔣、石塢等大中型金礦床。與此同時,發現並探明景德鎮市臧灣、古銅橋~高沙、樂平官莊等中型砂金礦床。提交的岩金及砂金儲量分別佔全省探明岩金、砂金總儲量的62.45%和38.87%。 「十五」以前,累計向國家提交了礦產資源儲量(金屬量):銅263.8萬噸,鎢4.3萬噸,鉬16.8萬噸,砂金15噸,岩金136.8噸。為國家有色金屬工業和江西社會經濟發展做出了重大貢獻。為此,在「七五」、「八五」期間被國務院黃金工作領導小組、全國儲委、地質礦產部、中國有色金屬工業總公司和江西省黃金領導小組分別授予「為黃金工業發展做出突出貢獻先進單位」、「全國黃金承包先進單位」、 「 』金山金礦地質勘查工作』一等功」、「金山金礦一等獎」、「景德鎮砂金二等獎」、「『八·五』重大找礦成果獎」、江西「『七·五』、『八·五』期間黃金工作先進集體」等光榮稱號。「十·五」以來,完成大小地勘項目100多項,探明或初步控制的資源儲量(金屬量):岩金近60噸,銅4萬噸,編制提交各種地質報告、設計等100餘份。先後完成了石塢金礦詳查、金山金礦全國危機礦山接替資源勘查項目等,先後獲「國土資源部科學技術二等獎(江西省德興市石塢金礦詳查報告)」、「全國危礦辦優秀報告(金山金礦資源潛力調查項目)」、國土資源部授予「全國地質資料管理先進集體」、「全國地質勘查行業先進集體」、景德鎮市第九屆文明單位、景德鎮市第十屆文明單位、江西省第十一屆文明單位、省直機關黨建紅旗單位等榮譽稱號。
江西金達地礦工程有限公司,主要從事金屬與非金屬礦產地質勘查與開發、礦山技術咨詢、工程測量與地籍測量、地基與基礎處理、工程地質勘察、礦山尾砂庫治理等。持有國土資源部頒發的「固體礦產勘查、地質鑽探」甲級資質;省頒發的「水文地質、工程地質、環境地質」、「地質災害治理工程勘查」和「地質災害危險性評估」 乙級資質;建築企業「地基與基礎工程」專業承包貳級資質。並通過ISO9000-2000質量管理體系認證。
九十年代以來先後完成了號稱亞洲「第一尾礦壩」江西德興銅礦2#尾礦庫壩、永平銅礦尾礦庫、浙江省遂昌金礦等尾礦庫、4#尾礦庫排滲斜槽滑坡體、景德鎮市污水處理廠及管網、景德鎮市垃圾填埋場、浙江省天台垃圾填埋、29層的景德鎮市電信大樓、21層的景德鎮煙草大樓、景德鎮市白鷺大橋、景德鎮市昌南大道邊坡穩定性評價、景德鎮市陶瓷博物館邊坡穩定性評價等各種類型的工程勘察。完成20層的上海中歐大廈、26層南京國稅大廈、上海外環線212標等樁基施工工程;完成了號稱亞洲「第一尾礦壩」2號庫排滲輻射井工程項目,其中輻射井深、排滲孔長創全國之最。近年來還完成景德鎮市陶瓷博物館邊坡支護設計及施工、景德鎮城市名都基坑支護設計及施工。
進入新世紀來,隊黨政確立了「地質立隊 礦業興司 和諧發展」的戰略目標,在努力打造一支在全國黃金礦產資源勘查和礦山技術服務領域有影響力的隊伍的同時,還先後成立了「浮梁縣金豐礦業開發有限公司」和「江西德興金海礦業有限責任公司」,現企業正朝著找礦——勘查——開發一體化發展道路前進。 組建於1963年,組建初期的名稱是江西冶金地質勘探公司物探隊。40多年來,是江西有色地質系統的地質、物探、化探多種方法綜合勘查的專業隊伍,主要在江西省大部、福建省西南部、廣東省北部從事綜合地質勘查工作。
40多年來,江西有色地質勘查五隊先後完成省內外物化探普(詳)查工作面積7萬余平方公里,提交各類地質物化探工作報告180餘份,圈定出數千個物化探成礦區帶及礦化異常點。在斑岩銅礦、金山式金礦、卡林型金礦、火山岩型金礦地球化學找礦與勘查模式研究、重磁數據處理與隱伏礦床成礦預測等領域具有國內領先水平。
在上世紀七十年代至九十年代,根據國家找礦方向,在物探勘查工作領域,帶著科研課題,結合工作實際,多次開展科研攻關項目的課題研究,如:《物化探綜合方法在德興—樂平成礦帶尋找隱伏礦床的應用研究》(75-55-02-11-5),《贛東北銀山多金屬礦田及其外圍找礦信息綜合處理及應用研究》(75-55-05-10-3)、《大比例尺重力測量在有色金屬礦區應用研究》(75-55-05-06-1)、《樂德成礦帶重磁數據深度開發利用》(85-901-03-03-5)。
在找礦工作中, 江西有色地質勘查五隊有多項工作成果獲得部級找礦成果獎,如:「江西北武夷山、贛西地區物化探工作」,獲中國有色金屬工業總公司1991年度物化探找礦成果獎;「重磁數據處理在贛東北地區的初步應用」、「北武夷山地區航磁數據處理及成礦預測」、「景德鎮——德興地區航磁、航放數據處理及成礦預測」和「江西銀山銅鉛鋅銀多金屬礦床地球物理地球化學異常模式」等項目,獲中國有色金屬工業總公司科技成果三等獎。 「婺源縣山棗嶺金礦區金礦普查」和「黎川縣會仙峰地區金、鈮鉭礦概查」等項目,分別獲江西有色地質勘查局科技成果三等獎和勘查基地獎。
2001年,江西有色地質勘查五隊建立了《區域化探資料庫業務管理系統》,包括江西省大部和福建省西部主要成礦區帶物化探資料庫管理系統,實現了物、化探勘查技術資料的系統科學的管理。編著了《江西金礦地球化學勘查模式》。江西有色地質勘查五隊現有綜合地質勘查儀器設備129台套,其中,主要用於地球物理勘查的有32台套、主要用於地球化學勘查的有7台套、主要用於固體礦產勘查的有20多台套。擁有現代化辦公的計算機50餘台(其中有手提電腦22台),寬幅面(A0)工程掃描儀、繪圖儀(B0)等圖件輸入/輸出系統配備齊全,引進和開發了地質化探成圖軟體、激電中梯處理軟體和普通電法、磁法、大地電磁法、重力的正版軟體, OFFIC、MAPGIS、MAPCAD、AUTOCAD、PHOTOSHOP、RDMS、EPSCAN、MAGS2.0、SCS2D,具有應用計算機處理重大項目成果資料與建庫能力。
2006年6月1日至2007年12月31日,江西有色地質勘查五隊先後在福建省武夷山和江西省大余盪坪鎢礦接替資源勘查等15個項目,開展了物探、化探、地質勘查工作。主要工作特色有:
1.採用高精度磁法、井中激電、大功率激電、CSAMT、激電測深法、高精度磁法等地球物理勘查方法,開展老礦山邊部深部接替資源物探勘查施工;
2.採用化探分散流(取樣)方法,開展區域地質找礦,採用1/萬比例尺的溝系資生暈(取樣)方法,開展金銀銅鉛鋅鉬等多金屬礦的勘查工作;
3.以大比例尺的地質填圖和岩芯鑽探、槽探、實測地質剖面|等方法,開展固體礦產勘查找礦。2007年底,江西有色地質勘查五隊走出國門,出境剛果(金)從事物化探勘查測量工作,五隊實力在國際地質物化探綜合勘查市場得到檢驗。單位的技術質量管理水平、礦產勘查能力、地質市場前景等均呈良好的發展勢頭。
今年,新疆辦事處在新疆沙爾湖銅金礦地質勘查項目成果顯著,為五隊今後在新疆開拓地質鑽探、物化探綜合勘查市場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江西有色地質勘查五隊,堅持「以質量爭信譽,以技術求發展,以管理創效益」的經營理念,取得了驕人的成績;堅持以誠信為根本,倡導「做一個項目,交一方朋友」的工作準則,竭誠為社會各界朋友服務,在廣泛的社會地質市場中贏得了社會各界的好評。 (江西金地勘查有限責任公司) 駐江西省南昌市井岡山大道361號。以原江西有色地質研究所為基礎,人員來自局屬五個地質隊和研究所中地質、化探、測繪、采選礦、計算機以及數字制圖等專業的部分技術骨乾和地質院校畢業生。其中教授級高工2人、高級工程師29人、工程師56人、助工14人。具有固體礦產勘查甲級、地球化學勘查甲級、水工環地質調查乙級、礦產資源儲量核查檢測(5位評審專家)及地質災害危險性評估等相關資質和《安全生產許可證》。2002年3月通過了ISO9000質量體系認證並獲得中質協質量保證中心的質量管理體系證書。
地質研究所長期從事金屬及非金屬礦產地質科研、實驗測試等。主編《江西冶金地質》、《華東冶金地質》、《華東有色地質》刊物,館藏圖書資料近4萬冊。先後完成國家科研課題「江西西華山—楊眉寺地區鎢錫礦成礦預測」、「中國東部重要有色金屬礦床中伴(共)生金(銀)賦存規律、成礦條件及遠景研究」、「贛東北銅鉛鋅(金銀)成礦規律及成礦預測研究」、「贛東北—浙東南金銀礦床類型及成礦預測」、「贛東北銅多金屬隱伏礦床大比例尺成礦預測及靶區優選」等,數十次榮獲國家科委、冶金工業部、地質礦產部和有色總公司獎勵。先後組織編寫《華南鎢礦》、《江西銀山銅鉛鋅金銀礦床》、《贛東北隱伏礦床大比例尺成礦預測》等專著。建立了德興銀山、金山礦床的成礦模式。在礦產勘查,水文、工程和環境地質調查,地球化學和信息技術等專業具有雄厚的技術實力和良好的市場信譽。所屬數字制圖中心擁有一批先進的設備儀器和軟體,能承擔計算機數字成圖和大幅彩色圖噴繪等業務。
近10年來,該院共承擔國家地質大調查、中央財務補助、礦產資源補償費、礦山接替資源勘查、市場地質勘查、局內項目及研究專題報告共200餘項,貨幣工作量超過億元,業務遍及江西、福建、廣東、湖南、浙江、新疆及非洲、東南西亞等國外。主要完成 「江西省德興市金山金礦田金山礦區金礦勘探」、 「江西省德興市金山礦田朱林礦區金礦普查」 、「江西省德興市銀山礦區銅金礦勘查」 、「江西省東鄉縣銀峰尖礦區金礦詳查」、「江西省橫峰縣葛源礦區鉭鈮礦詳查」、「江西省安福縣滸坑鎢礦接替資源勘查」、 「江西省定南縣巋美山鎢礦接替資源勘查」、 「江西省興國縣畫眉坳鎢礦接替資源勘查」「湖南省東安縣大瓜沖銻礦詳查」和土耳其伊滋美爾鎳礦、菲律賓鎳礦,安哥拉鐵礦,尚比亞銅礦,印度尼西亞、蘇丹、奈及利亞扎姆發拉金礦等40餘項大、中型地質勘(調)查項目及《江西省樂平市樂華錳鉛鋅礦儲量地質報告》、《江西省宜春市豐頂山礦區金礦普查地質報告》、《江西德興金山金礦田外圍金礦評價報告》、江西省安福縣滸坑鎢礦資源/儲量核實等20多份報告,發現並勘查德興金山金礦田茅嶺中型金礦床、黎川縣會仙峰鈮鉭(錫)礦床; 用MineSight軟體建立了葛源鉭鈮礦床資源儲量地質模型;《江西省重要金屬礦產資源遠景測及戰略選區研究》促使江西省累計獲得國家危機礦山接替資源勘查批復項目9項,投入接替資源勘查資金近1.4億元;《江西省主要固體礦產礦山資源潛力調查匯總報告》、《江西省礦產資源供需形勢分析研究》在江西省地質找礦工作戰略部署宏觀決策上取到十分重要的積極作用。《稀有金屬礦產勘查規范》和《稀土礦產勘查規范評為省科學技術進步三等獎;《江西省橫峰縣葛源礦區鈮鉭礦詳查》項目獲中國有色金屬工業科學技術一等獎;《江西省德興市朱林西礦區金礦普查》項目被國土資源部評為全國地質勘查行業優秀地質找礦項目二等獎。

⑨ 環境地質問題

一、區域地下水位持續下降

由於地下水長期超量開采,地下水位呈現出持續下降的趨勢(表8-1)。1995~1999年地下水位平均累計下降3.52m,年下降速率為0.7m/a。其中唐山市平均累計下降最大,為5.36m;灤南縣最小,為1.73m。

表8-1 地下水位年變幅表(單位:m)

超量集中開采地下水,形成大面積地下水位降落漏斗。

(一)地下水位降落漏斗的分布

截至2000年末,工作區內共形成地下水水位降落漏斗3個。它們分別是:由唐山市區第四系淺層地下水水位降落漏斗、深層地下水水位降落漏斗和奧陶系岩溶水城市開采型水位降落漏斗共同組成唐山多層復合降落漏斗;豐南-唐海第四系淺層地下水水位降落漏斗;漢沽開采型有鹹水區深層承壓水水位降落漏斗等。

(二)地下水位降落漏斗的特徵及變化趨勢

1.唐山市多層復合降落漏斗

唐山市是一個重工業城市,地下水需求量較大。自1974年以來,唐山市枯水期就開始出現漏斗跡象,之後地下水水位不斷下降,漏斗不斷擴大、加深,1978~1982年為急劇下降階段,1982年以後由於城市和農業開采量受到控制,漏斗進入相對穩定階段,且有逐漸縮小的趨勢。1991~1995年枯水期漏斗區綜合計算面積為272.25~319.3km2,平均面積301.03km2,2000年枯水期漏斗區綜合計算面積270.85km2,面積縮小10%,且等水位線圍繞兩個中心獨自封閉。在豐水期兩個漏斗中心連成一片,在等水位線-15m處封閉。漏斗中心位置:北部在北郊水廠,封閉等水位線-10m;南部在定福庄,封閉等水位線-15m。漏斗中心水位埋深:北郊水廠1996~2000年枯水期平均水位埋深42.83m,5年中最低水位埋深出現在2000年,為47.50m;最高水位出現在1997年,為37.24m,這種水位與1996年為豐水年有關。5年平均水位1996~2000年比1991~1995年上升4.57m,說明漏斗中心水位已處於相對穩定且略有回升狀態。但是從1996~2000年5年的變化中,水位埋深仍然在逐漸增大。平均開采模數:1996年為21.89萬m3/(km2·a),2000年為24.0萬m3/(km2·a),2000年比1996年增加了9.6%,2000年水位比1996年下降了10.24m,這仍然是一個不可忽視的數據。

唐山漏斗影響范圍橫跨還鄉河陡河流域水文地質亞區和沙河流域水文地質亞區,漏斗呈北東向展布,西南部漏斗面積大於東北部,漏斗中心基本呈圓形,中間被北東向基岩淺埋區分割,四周邊界不對稱。等水位線在北部山前閉合,向南逐漸向兩端開放。該漏斗主要是城市工業及城鎮居民生活用水開采和農業開采地下水形成。唐山第四系淺層水水位降落漏斗處於相對穩定階段,綜合計算面積略有縮小,漏斗中心水位埋深略有回升。

2.豐南-唐海地下水水位降落漏斗

豐南-唐海地下水水位降落漏斗位於本區南部,東西界線已超出研究區范圍,北至鹹淡水界線,南到渤海灣,已形成了區域性沉降區。該沉降區處於濱海平原水文地質區,開采層為深部承壓淡水,鹹水底板在40~120m之間。開采層為Ⅱ、Ⅲ含水組,開采深度120~360m,個別地區超過400m。含水層岩性顆粒較細,地下水補給徑流緩慢。區內主要農作物為水稻,除唐海縣部分地區用地表水灌溉外,其餘均為地下水灌溉。由於近年來持續乾旱,地表水的來水量減少,地下水的用水量增大,機井灌溉期加長,在區內形成了以-30m等水位線圈閉的一個漏斗(見表8-2)。在漏斗范圍內有三個集中開采區,對應形成了三個漏斗中心,分別位於唐海縣城、豐南西葛庄和南堡鹽場。各集中開采區的開采強度、開采范圍及水位埋深不盡相同。

(1)西葛庄漏斗中心:位於豐南市東南,地下水開采主要供稻田灌溉用水和西葛庄一帶的多家陶瓷廠用水。2000年低水位期,漏斗中心水位埋深41.20m,水位標高-35.63m;豐水期水位埋深42.90m,水位標高-37.33m。此地區的地下水仍處於下降階段,漏斗仍在繼續擴大。

(2)唐海縣城漏斗中心:位於唐海縣城,主要為縣城工業和生活用水。2000年低水位期,水位最低點位於唐海縣城中的墾豐造紙廠,漏斗中心水位埋深為39.70m,水位標高-37.79m。

(3)南堡鹽場漏斗中心:南堡鹽場作為本區沿海地帶最大的曬鹽場,又是當地的經濟開發區之一,具有人口密集、工業較發達、用水量較大的特點,而且當地無較大的地表水源可供利用,因此,在本區形成了水位下降漏斗,漏斗中心水位埋深為47.30m,水位標高-45.00m。

3.漢沽農場地下水水位降落漏斗

主要為漢沽農場的工業及城鎮生活用水和稻田灌溉用水超量開采形成的。由於該漏斗的范圍超出了研究區的范圍,因此等水位線在研究區內沒有封閉,漏斗繼續向西、向南延伸。2000年低水位期,區內量低水位埋深75.00m,水位標高-74.50m,位於漢沽農場陡沽村(表8-2)。

表8-2 漏斗要素一覽表

二、地質環境污染

隨著唐山市工農業的飛速發展,污染物質排放量不斷增加。由於表層土體防護能力低,加之認識不足、管理不善或措施不利,所以形成了具有相當規模的唐山市污染體系,導致該市地質環境污染日趨嚴重。

(一)污染的形成與分布

污染來源主要有工業「三廢」、生活污水、垃圾、農肥和農葯污染等。據調查,僅唐山市能夠造成污染的企業就有270多家,每年排放工業廢水8315.94萬m3,廢氣10984.42萬m3,廢渣658.78萬t。居民生活污水排放量為2856.14萬m3/a,垃圾排放量51.9萬t/a。農業每年施用有機肥11.40萬t,化肥1.61萬t,各種農葯22t。

(二)污染的條件與類型

由污染源排出的污染質主要有「五毒」、「三氮」、有機質等共約20餘種。污染質通過滲透和滲漏兩種方式污染環境。滲坑滲透和渣堆淋滲,造成點狀污染;河流與溝渠滲漏造成線狀污染;施於田間的農肥農葯隨雨水或農灌水下滲,造成面狀污染。

1.地下水水質污染

地下水污染主要包括各種離子含量超標、硬度超標、有毒有害元素污染等。

(1)淺層第四系孔隙水污染。的污染區域主要分布在豐南市的錢營和豐潤縣的偏坨等煤礦開采區,但污染面積並不大,與煤矸石的堆放有關,唐山東礦區污染並不嚴重;唐海縣第四農場場部一帶亦有的污染,是受工業污染所致。

(2)淺層第四系孔隙水污染。僅在豐南市的宣庄、侉子庄和唐坊三鎮之間達到污染水平,其他地區沒有污染,這里的污染與鋼鐵廠有關。

(3)Mn2+含量具污染普遍性,大部分地區Mn2+含量都超過飲用水水質標准2~3倍;其他離子基本在正常含量范圍內。

(4)其他工業對水的污染。本課題在野外實地調查中,發現一些小型企業對地下水的污染是不容忽視的,如造紙廠、煉鋼廠等。例如豐潤縣韓城造紙廠,該廠排出的廢水未經任何處理就直接排到岔河,流入油葫蘆泊水庫中,烏黑的污水不僅污染了空氣,而且還污染了地下水,實地調查得知,該河兩岩10m范圍內的淺層水均被污染,已不能再飲用。

2.地面點源污染

唐山市的點源污染主要指唐山市區、各縣(市)、鄉鎮企業的工業污染源,如沖灰廠、垃圾廠、小造紙廠、小煤礦、小鋼鐵廠以及開採煤礦所形成的矸石堆等,這些工業企業治污能力差,其產生的「三廢」是最重要的污染源,並形成了具有一定污染規模的點污染源。

(1)垃圾廠的污染。據資料顯示:唐山市共有垃圾廠14個,存入垃圾總量約為150萬t,而且多利用采礦塌陷坑和基岩采礦坑,垃圾廠包氣帶土體原狀結構遭到破壞,防護能力差,嚴重污染著周圍的地質環境,其他城市也存在這一問題。據生活垃圾成分分析報告,垃圾發酵後,Cl-含量為 794mg/kg,Na+含量為 534mg/kg,含量為 368mg/kg,含量為16.1mg/kg,給當地自然環境和地質環境造成很大的危害。

(2)酚氰污染。酚氰污染主要產生於煉焦制氣工業,這里主要指唐山鋼鐵公司煉焦制氣廠。該廠共分布有7個污染源,污染物質主要為酚、氰。廠區事故廢水和生活污水主要排入泥河。據1992年水質監測,污水中酚含量0.31~6.32mg/L,超出地面三級環境水質標准(≤0.01mg/L)30~631倍;氰含量0.13~2.047mg/L,超出地面三級環境水質標准(≤0.1mg/L)0.3~19.5倍;化學耗氧量150.69mg/L;水的臭味很大。

(3)小造紙廠的污染。小造紙廠一直是國家重點治理的對象,但由於利益的驅使,小造紙廠一直不能絕跡,如豐潤縣韓城造紙廠等。

不過,由於點污染源影響范圍相對較小,危害較輕,故把點污染源作為最輕的一種影響因素。

三、地面塌陷

(一)岩溶塌陷

唐山市岩溶塌陷歷史悠久,早在20世紀20年代,由於煤礦岩溶水突水就發生過嚴重地面塌陷事故,造成重大損失。新中國成立以後,嚴重的岩溶塌陷集中發生在兩個時期。第一個時期是1976年唐山大地震以後,共發生塌陷120多處。其主要分布在市區的鳳凰山西麓,即現在的17號居民小區以及郊區的趙各庄中學、林西、黑鴨 子、大庄坨、信任坨、小屯、沙河等地。它的塌陷規模大小不一,大的塌陷坑直徑達100m以上。第二個時期是1983~1988年,其規模較大,造成危害的塌陷共約19處,陷坑多為不規則的圓形,一般直徑5~10m,最大達30~50m;一般深1~3m,最大5~7m。岩溶塌陷主要分布在路北區的西部和路南區的北部,集中發育在以下兩個地帶:一是西部的張各庄(6號居民小區)-體育場-啤酒廠一帶,以中段的體育場-興隆區附近最為嚴重。主要塌陷有體育場塌陷、熱力公司塌陷、京劇團塌陷、衛國路富強樓塌陷及房管所塌陷。這些塌陷集中發生在1988年前後。二是東部的大城山-鳳凰山-人民公園一帶,以中段的西北井-地震陳列館附近最嚴重。主要塌陷有唐山十中塌陷、地震陳列館塌陷等,主要發生在1984~1986年和1988年前後。除以上兩個密集塌陷帶外,在龍華小區、王謝庄大街等地亦有零星塌陷分布。

據我們在野外實地調查和訪問城建部門有關人士,唐山的岩溶塌陷已處於一個相對穩定階段,沒有發現新的岩溶塌陷,這與20世紀90年代以來唐山市控制岩溶水開采有關。

(二)采空塌陷

開灤煤礦已有百年的開采歷史,在670km2的煤田上分布著開灤礦務局所轄的11座煤礦和29座地方煤礦。長期開采造成的地面塌陷影響面積目前已達196.55km2,占唐山市區總面積的24.5%。據調查,地表嚴重變形,塌陷坑面積已達30多km2,最大坑深10m,個別地段已形成積水坑,主要分布在市中心區南部京山鐵路兩側以及國各庄、呂家坨、范各庄、林西、荊各庄村南等地。

采空地面塌陷是由於煤層采空引起的,煤礦開采是其主要的致塌因素,據統計采萬噸煤綜合塌陷率為533.4m2/萬噸。

采空塌陷造成的危害是巨大的。由於地面塌陷使之形成積水窪地,損毀大片良田,破壞地面建築物,使其傾斜甚至倒塌。這一災害已迫使161座村落遷至他鄉;另外,部分塌陷坑已成為污水坑、垃圾坑,污染地質環境。

四、地面沉降

地面沉降主要是由於過量抽取深層地下水引起的。根據國家地震測繪大隊資料,本區大規模地面沉降始發於20世紀50年代,地點主要位於豐南、唐海沿海一帶,年平均沉降速率約10~15mm/a,向北部逐漸變緩,至豐登塢、韓城、開平、塔坨一帶,連續遞減為零,總面積3013.0km2。其中,年降速率5~10mm/a的面積為1510.0km2,年降速率10~20mm/a的面積為805.0km2,年降速率20~30mm/a的面積為65.0km2。截至1990年,唐山南堡開發區一帶地面沉降量已超過1.0m(其中不包括由於構造引起的沉降量)。

本沉降區為天津沉降帶東北邊緣地帶,其沉降中心在天津-新港之間,最大沉降速率為100.5mm/a。本區地面沉降除與區域上的地殼緩慢運動有關外,大量開采深層地下水是其主因。過度抽取地下水時,由於來不及從含水層外面補給水量,地下水位迅速下降,在隔水層頂板和含水層接觸面上產生水力坡度,使粘土層中的水相應地進入含水層中,粘土層中的孔隙水壓力降低,有效壓力增加引起粘土層壓密。如果這種粘土層壓縮性強,厚度又較大時,其壓密的結果就會引起地面沉降。在地面沉降過程中,地下水位下降是主因。地面沉降是一種隱蔽性災害,影響空間范圍大,時間漫長,不易覺察,一旦發生時破壞嚴重,其結果是不可逆的。

綜上所述,由於本地區長期超采地下水,在市區中心形成雙層水位復合漏斗,出現了岩溶水與孔隙水水位優勢互易、水量反補的逆變狀態,改變了水動力條件,潛蝕作用增強,誘發岩溶地面塌陷,造成經濟損失,危及人身安全;水位大幅度下降增加了包氣帶厚度,被疏乾的地質體由弱還原帶變為氧化帶,細菌滋生繁殖,有毒有害物質滯留,形成新的污染源;某些岩溶水開采吊泵懸空,被迫更換抽水設備,加重經濟負擔;地下水自凈能力降低,污染質一旦進入含水層,不但恢復將很困難,而且將嚴重危及人們的身體健康。為治理環境,預防災害,自1986年開始唐山市人為控采地下水,岩溶塌陷得到一定控制,但水位動態仍呈緩慢下降的趨勢。

⑩ 我有事情要反映,請問邯鄲市電視台新聞記者熱線電話是多少。

雞澤縣交警大隊執法不嚴謹,11月4日東關村往南藍牌貨車限行警示牌藏綠化帶里,樹木和廣告牌遮擋,牌子還往非機動車道歪斜,讓外地不熟悉道路司機偵查前行,嚴重影響交通安全和城市形象,而且現場罰款開具罰單是闖限行而聯網上傳的是非接駁客運車輛在高速公路上2時到5時非法運行,然後半月打了兩次12345市長熱線和公安局法務處電話竟然都龜速處理方式,這是再等15天的處理期嗎?邯鄲市的為民服務都是這樣嗎?

閱讀全文

與林西污水處理廠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凈水器s1800g怎麼聯網 瀏覽:195
超純純水機對水質有什麼要求 瀏覽:901
3m一體拋棄式濾芯什麼意思 瀏覽:213
污水泵上兩組進線是什麼意思 瀏覽:705
護士蒸餾水怎麼算 瀏覽:836
欲錢看空氣凈化器什麼生肖 瀏覽:297
飲水機小口漏水怎麼回事 瀏覽:295
污水倒在地上怎麼辦 瀏覽:618
高折光系數丙烯酸樹脂 瀏覽:937
太陽雨凈水機3d多少錢 瀏覽:536
反滲透膜污染後壓力升高 瀏覽:203
生產滌綸樹脂如何控制分子量 瀏覽:338
凈水器控制板怎麼解決 瀏覽:226
超濾納濾反滲透三者之間的區別是什麼 瀏覽:331
怎麼可以用木箱子做個飲水機 瀏覽:643
生產ro膜具備什麼條件 瀏覽:953
玻璃頑固水垢清除妙招 瀏覽:627
路由器對有線網速有提升嗎 瀏覽:930
印染廠的廢水中含有 瀏覽:614
小車機油濾芯器多少錢一個 瀏覽:1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