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為什麼碧桂園房子便宜
這主要是因為碧桂園的發展戰略所決定的,碧桂園主要經營三四線城市,這些城市的城市化進程還比較緩慢,房地產市場不是特別好,所以地方政府為了發展,想拉進一些大的開發商來開發項目,以帶動區域的消費和經濟的發展,但因為人口和消費方面的不足,所以大開發商不是特別願意過去。因此只能通過低價出售土地的方式來吸引大開發商,碧桂園的大多數剛需項目都是通過這種方式拿到土地,因此土地樓板價比較低,當然土地所處的區域亟需開發也是一個重要因素,所以相對而言開發成本較低,最終給人形成的印象就是體現在房價上比較低!望採納,恆大其實也是這種模式!
B. 閩南有哪些地方好玩啊
閩南,跟你說我知道的廈、漳、泉吧。
A廈門有1、南普陀(這是燒香買佛爬山,風景不錯在廈大旁,可以順便去逛下廈門大學)2、五緣灣(有個晚上玩的迷宮,傳說兩個人從不同的入口進去若能相遇註定會在一起)3、鼓浪嶼(廈門的一個島嶼,那裡有賣一本小旅遊本子,島嶼上的店都免費蓋章留紀念)4、中山街(要逛街的話)5、觀音山(在海邊,是游樂場)
B漳州有1、漳浦的「漳州地質火山公園」裡面啥都有,吃的、玩的、看的都有。2、雲霄的將軍山(爬山還可以吃燒窯雞,很出名的,那邊還有一個泡菜館,特好吃)3、東山的風動石(看海景與風動石)4、長泰的漂流5、南靖的土樓6、平和的千年古剎「三平寺」
C泉州有1、崇武古城(是座小鎮,戰跡吧,裡面很多石雕)2、牛姆林(一個很漂亮的地方,風景區)3、爬山的有清水岩、天後宮(廟宇)、仙公山、清源山、4、蔡氏古居民5、五里橋就是一座很長很古風的長石橋,還蠻好看的 6、岱山瀑布7、塗門街(一條擁有很多古跡的街)8、深滬灣(在晉江,也就是一個海邊風景)9、洛陽橋(是中國現存最早的跨海梁式大石橋)10、府文廟11、泉州還有西湖公園、閩台博物館、開元寺等。
D別的城市,我聽朋友說三明那有個天鵝洞。還有福州的青雲峰(這個蠻漂亮的)
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C. 港尾有什麼好玩的
港尾鎮位於龍海市東南部,地處漳州市南太武經貿協作區中心腹地,毗鄰廈門經濟特區。與金門一水相連。境內山川綺麗、人才輩出、物阜年豐、經濟繁榮,素有「魚米之鄉」之美譽,也是著名的旅遊風景區和僑、台胞祖籍地。 該鎮旅遊資源豐富,有太武山勝跡:古稱太姥山,又名南太武,以「閩南第一峰」著稱。位於港尾鎮東南部,與廈門五老峰、金門北太武山鼎足相望。海拔562米,東北面瀕大海。山上景色幽雅、古跡薈萃。原有延壽塔、棲雲樓、安樂窩、錦亭峰、石鍾樓、瀾谷橋、浴仙盆、雲根洞、九霄岩、石眼泉、煙霞石、彌陀石、香爐石、涅盤石、棋盤石、馬蹄石、百丈石、獅子跡、仙人跡、仙灶、石門、石屏、龍潭、象徑等廿四景。 龍海市卓岐瑞成休閑農庄:農庄位於省級精品村、著名僑鄉——卓岐村,其地理位置得天獨厚,西與招商局漳州經濟開發區和廈門大學漳州校區相接,北與廈 門特區僅一水之隔。農庄融合了東南亞藝術建築風格,錯落有致,獨具特色;主建築樓室內採用價格不菲的漢白玉原材料,氣勢宏偉;庄內配備標准套房,設有幽靜典雅的茶座、咖啡屋等休閑場所,在此小憩,心曠神怡;入庄漫步,舉目遠眺,近山遠水皆佳景,令人流連忘返。
D. 漳州龍海哪裡有好玩的地方
風景名勝
龍海市境內國家4A級風景名勝區有龍佳生態溫泉山莊1個,國家地質公園有漳州濱海火山國家地質公園(牛頭山景區)1個;省級「水鄉漁村」有龍佳生態溫泉山莊、龍海市釣魚台休閑農庄2個;省級歷史文化名村有埭美水上古民居民;省級濕地自然保護區有九龍江口紅樹林自然保護區;龍海市級風景名勝區有雲蓋寺、金仙岩2個。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白礁慈濟宮、林氏義庄、天一總局、江東橋等4處,省級文物保護單位楊氏大夫第、白礁王氏家廟、木棉亭碑刻、鎮海衛古城遺址等4處,龍海市級文物保護單位129處。
龍海市十大旅遊景點:九龍江口紅樹林濕地,白礁慈濟祖宮,紫雲公園,普照禪寺,鎮海衛城,馬崎連氏宗祠,江東橋,龍佳生態溫泉山莊,南太武山,國家地質公園牛頭山古火山口景區
雲蓋寺:位於龍海市浮宮鎮田頭村,始建於宋朝,是龍海市級文物保護單位。1995年重建廟宇,創辦雲蓋山佛光文化事業,有佛光文化城、法華院、雲蓋山旅遊風景區等。廟宇分為中、左、右三殿,中殿為「大雄寶殿」,主神壇供奉南無本釋釋迦摩尼佛。寺後高山群立,奇石巍然,樹木青翠。其南面有座白雲水庫;西北側山上有烘爐寨,為鄭成功踞守廈門時重要的外圍防禦據點,現存外寨、內寨、中心指揮台、暗道機關和集義廳等。[22]
金仙岩:位於白水鎮庄林村。始建於元至正十九年。岩上供奉如來、觀音。金仙岩寺佔地面積一萬多平方米,坐南朝北,建築依山而建。岩上有明張瑞圖手跡「金水潭」,鄉賢王命岳「如是」,何楷「求雨文」等摩崖石刻數段。金仙岩內景觀眾多,分別為渡雲橋、迎客松、蓬萊仙閣、滴水成泉、品茶亭、岩潭月影、千年鐵樹、龍泉石刻八景。
普照禪寺:位於龍海市港尾鎮卓岐村的「瑞成休閑農庄」內。普照禪寺前身是福德寺,又名關刀寺,系以當地古跡「石關刀石」取名。
白雲岩:龍海市市級文物保護單位,位於龍海市顏厝鎮洪坂村的白雲山,白雲岩禪寺范圍內建有紫陽書院。宋理學家朱熹在岩上建紫陽書院,內有「卓錫流泉」、「何有石」、「百草亭」、「洗硯池」、「松濤鳥語」、「棠蔭漏月」、「晚浦歸帆」、「意果園」八景。
南太武山:位於港尾鎮東南十餘公里處,與金門的北太武遙相呼應,古時曾是軍事要地。山上有古剎「福興寺」。南太武山又是一座天然中草葯庫,其中名貴的「太武香菇」馳名海內外。
紫雲公園:位於市區石碼鎮南郊,是以自然景觀為基礎,寺廟人文景觀為特點,具有一定文化內涵的以休閑、健身、觀景、娛樂、度假為主要功能的綜合性公園。
埭美水上古民居:為福建歷史文化名村,位於東園鎮埭美村,是一片保存完好的明清建築群,也是龍海市現存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古民居建築群,是閩南古建築的一個縮影,因此有「閩南水上第一村」的美譽。
百花村:位於九湖鎮。1963年2月17日,朱德委員長到此參觀,看到滿村花木繁榮、景觀瑰麗,贊賞地說:「真是個百花村」。從此,長福村又稱百花村,百花村的花卉和盆景盆栽,不僅暢銷國內各省市,更是遠銷港澳地區、東南亞國家及世界各地。
E. 港尾鎮著歧管村到龍海市國稅局怎麼走
公交線路:21路 → 龍海26路,全程約36.0公里
1、從卓岐村步行約670米,到達卓岐站
2、乘坐21路,經過8站, 到達港尾站
3、步行約20米,到達港尾公交站
4、乘坐龍海26路,經過60站, 到達港龍新村站
5、步行約800米,到達龍海國稅局
F. 福建省漳州市龍海市港尾鎮卓岐村大埕社郵編是什麼
福建省漳州市龍海市港尾鎮卓岐村大埕社郵編是363105
G. 港尾鎮的社會事業
村鎮建設扎實推進。鎮區太武、鴻江等10條大街寬暢筆直,金融大樓、郵政大樓、港尾中學相映生輝,衛生院、計生樓、完全中學、中心小學、農貿市場、超市錯落有致、功能齊全。鎮區范圍進一步拓寬,規劃建設上午新村、湯頭新村,使鎮區范圍逐漸向南延伸,向北拓展。鎮區建設產生「長藤結瓜」效應,如今港尾的農村,一座座新房撥地而起,一條條水泥街道四通八達,一排排綠樹黃花掩映街心,基本實現道路水泥化、垃圾定點化、住宅樓房化、飲水自來化、環境優美化,培育了省級精品村——卓岐村,石埠、深沃、斗美、浯嶼等村各具特色,氣概不凡。1996年10月,在全省「家園杯」新型村鎮建設競賽活動中榮獲「優勝鄉鎮」和「優勝村莊」稱號。
科技方面:積極爭創「全國、全省科技示範鎮」,科技工作通過年度驗收。教育方面:斗美小學新教學樓投入使用,改善了教學條件,港尾中學通過省三級達標校驗收並被確定為全市四個高考考點之一。文體方面:卓岐村宣傳文化中心榮獲「全省農村文化工作先進單位」稱號,與廈大漳州校區建立聯誼共建關系,豐富了城鄉文化生活。
衛生方面:全鎮初級衛生保健工作通過省級達標驗收;抗「非典」工作實現無疫情目標,確保了人民群眾的生命安全。「計生五清理」工作順利開展,整體工作水平進一步提高。計生工作步入全市一類鄉鎮行列。社會安定穩定,創建「平安港尾」專項整治工作成效明顯,社會治安環境得到有效改善,人民群眾安全感普遍得到增強。2010年以來,港尾鎮獲得全國創建文明村鎮工作先進單位、省文明鄉鎮、省漁業十強鎮、省發展外向型經濟先進單位、省先進基層黨校、省婚育新風進萬家活動先進鄉鎮等十幾項中央、省級榮譽稱號。
H. 漳州有什麼寺廟
漳州寺廟道觀景點,主要有:
1、南山寺,位於漳州市南郊,建於唐開元年間,為閩南著名古剎之一。
寺內現存建築群為清末重修,但具有唐代的風格,規模雄偉。寺內的歷史古跡以「南山寺五寶」最為著名,它們分別是重達650多公斤的大銅鍾、用天然石筍雕刻的佛像、血書滑緣經、光緒帝御賜藏經及緬甸玉佛。在這五樣寶貝中,以緬甸玉佛最為珍貴,它是由純漢白玉石雕琢而成的,是清末年間從緬甸運回的,目前我國僅存三尊,南山寺的這尊是最大的。
2、九侯禪寺,位於漳州市詔安縣境內的武夷山脈系烏山山脈的九侯山上,始建於唐代,並經由宋、清兩代重修。正殿懸掛著「洗心之藏」木匾,系黃道周所題。寺兩邊為東齋、西齋,尚存朱熹手跡。此外還有天開門、望海樓、五儒書室、試劍石、花瓶峰、松澗泉等十八景,絢麗多姿,引人入勝。
3、三坪寺,閩南佛教名剎,位於平和縣文峰鎮,距漳州市區47公里。
三坪寺內供奉開山始祖楊義中高僧,他被尊稱為「三坪祖師」,唐玄宗曾賜號「廣濟大師」。三坪寺始建於公元866年的唐代,至今香火鼎盛,在閩南及港澳、東南亞地區久負盛名,香客絡繹不絕,尤其是每年農歷的正月初六、六月初六、十一月初六以及三坪祖師的誕辰、出家、圓寂之日,更是人聲鼎沸、香火繚繞。
現存的寺院是在清末時重修的,整個寺依山而築,有山門、大雄寶殿、祖殿、齋堂僧房、塔殿及鍾、鼓二樓等建築,結構嚴謹。1996年又興建了廣濟園、百果園、迎客園、仰聖山莊等服務配套設施。
值得一提的是,園內有相茗居茶莊和葯膳堂,那裡有三坪祖師留下的生活和飲食良方,不妨去看看,獲得一些健康長壽的秘訣。
4、銅山關帝廟,又名武廟,位於漳州市東山縣銅陵鎮海邊,始建於明洪武二十二年(1389),正德三年(公元1508年)擴建,至第四年,始建成縱袤一百二十尺,橫廣五十一尺的宮殿式大廟。爾後,幾經擴建、焚毀、重修,終成現在的規模。關帝廟,它沒有北方高堂的粗獷,卻有南國宮殿的精巧;沒有名都聖殿的巍峨,卻有臨海建築的雄偉;沒有府城古剎的寬廣,卻有老鎮廟宇的結實。專家見之,贊曰:「選址精妙,結構精巧,工藝精湛。」名家見之,喜不自禁,吧為觀止。攝影家見之,拍案叫絕,即刻定為天宮外景。
5、海月岩寺,在漳浦縣梁山東麓,距縣城40多公里。
這是一個建於宋代的岩寺,它依天然石洞而建,頂蓋一巨石,石長31米,寬13米。寺內的石壁上有一尊如來佛像,每當旭日初照的時候,陽光照在佛像上,被稱為「日出窺禪」。在中秋之夜(20:30左右),月光經過岩下羊角潭的水反射到佛像胸部,這被稱為「月照禪心」。大雄寶殿有一副對聯描繪了這樣的景象:「海氣凝雲雲氣結成羅漢相,月光映水水光返照菩提心」。
海月岩寺前空曠,從這里憑欄遠眺,但見海天遼闊、煙波浩渺,景象甚是壯觀。
6、白礁慈濟宮,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位於福建省龍海市角美鎮白礁村,內祀宋代民間名醫、保生大帝(俗稱大道公)吳夲(音滔)開基神像,是閩台保生大帝廟宇的祖廟,這是是閩台一帶最有影響的民間信仰之一。
現存的白礁慈濟祖宮,建干南宋紹興二十年(西元一一五零年)。是宋高宗頒紹賜建的三進宮殿式廟宇,總面積1300平方公尺。整座殿宇依山遞高,飛檐交錯,富麗堂皇,雄偉壯觀。殿內的盤龍石柱、斗拱朱漆、彩繪描金,集宋、元、明、清的建築、繪畫、雕塑、書法等藝術於一爐,有「閩南故宮」之稱。前殿為五門二層富樓,正門上懸「慈濟祖宮」橫匾,正中大門一對紫銅色石獅,雙獅戲球的石刻浮雕,以及中殿正中石階下的祭壇獻台、台緣的飛天仙女石雕均屬建宮時的原物。獻台前置威猛雄駿的國母獅,系明朝朱棣文皇後為感神恩所踢。天井中的「龍泉井」,水質甘淳,久旱不涸,無數信徒到此「請回聖水」,祈求「消災滅病」。前殿門廊六根蟠龍石柱,是清嘉慶二十一年重修時台灣同胞獻置。正殿門廊四根朝天蟠龍石柱系宋代建宮遺留下來之建築物。還有兩根方形石柱,上刻竹葉體筆跡對聯,聯曰:「慈心施妙法,濟眾益良方」、「保我德無量,生民澤利長」,系先賢所書,筆跡不凡,意味深遠。
白礁慈濟祖宮是閩南人文景觀的精華,是台灣與大陸血脈相連的見證。明永曆十五年(西元一六六一年),民族英雄鄭成功從閩南沿海渡海收復台灣,部分忠貞軍特地從「白礁慈濟祖官」迎請保生大帝神像,作為保護神隨軍東渡,於農歷三月十一日在台灣台南學甲鎮頭前寮將軍溪安全登陸。
7、古林寺,位於林坑,背山面江,山明水秀,距碼邑里許,古為騷人俊客賞花吟詩之游覽勝地,今為龍海市紫雲公園名景之一。
古林寺建於清初,因古木成林而名,祀三寶佛和觀音大士。岩上植嘉禾、樹美竹、種名花,為叢林之勝。原寺前紅梅、臘梅成群,清香襲人乃游覽觀花佳處,寺之四周古樹成蔭,百花遍山,岩石之美,泉水之甘,系避暑勝地。上寺途中刻有「古林禪寺」石坊,其時此寺為高僧德尼安身之所,為善男信女集聚之地。但時代變遷,寺之興廢相尋。
甲戌仲春之望,陽光明媚,余與陳老上寺游覽,從林坑登山,有條長三百餘米,寬二米之新修水泥石道,遊人拾級上寺,可觀賞一丘一壑尤極曲折之趣,山腰有山澗流泉,有清沏古井,為久旱不幹,遊人多於此取水為樂,旁有成蔭之榕,於此石椅談心,似入仙景。今之古林寺又建一新。全國佛教協會趙朴初、正果正副會長為之題匾。大雄寶殿兩側擴造二殿,東祀地藏王,西祀關武帝,新雕神像翼然。西旁還有新建的亭樓式三齋堂、休息廳、客房,建築宏偉美觀。寺之周圍有方形、圓形、長方形之石桌、石椅,供遊人憩息。寺後之石桌椅可供百餘人乘涼,於此煮茶談心,有坐者忘暑之趣。從寺旁取道再登高,即到大寨屋頂峰,可觀日出奇景,可游覽石牛、石鱉群、仙床、大寨、二寨諸古跡。
古林寺於林坑老協會辛勤之管理,不分晝夜熱情為香客遊人服務,香煙鼎盛、景色幽美、寺之理事告雲:眾多慈善者樂於解囊擴建此岩擬於「大悲殿」,之後擴建「大悲殿」在「地藏王殿」東旁再新建亭樓式之「迎客閣」供遊人觀覽。並擬於上岩處建個山門,在岩前建個月眉形大石壩,使古林寺更為庄嚴雄偉。還備建滴水飛泉、古林石碑、梅領賞花諸新景點,並告:為迎遊客,林坑村又投巨資新架大橋,新辟一條長五百米,寬十米的大道,可使旅遊車直達古林岩山腳。」
古林岩勝景迷人,遊客雲集,天未明遊人成隊,日西墜,游者忘歸。
8、木棉亭(庵),在龍海市九龍嶺下,距漳州市區約十二公里,因位於木棉村而得名。庵內供奉佛祖和十八羅漢等神像。庵前有座"木棉亭",為南宋末年鄭虎臣誅賈似道之處。
宋代大奸相賈似道是理宗、度宗、恭帝三朝權臣。初"以父蔭補嘉興司倉",後又以其姐得寵於理宗,封為貴妃,官為右丞相,封太師、平章軍國重事。賈似道平日淫逸驕奢,劣跡累累。德右元年(1275年)元軍南侵,賈似道率軍敗逃,朝野大嘩,群臣上疏彈劾,請斬首以平民憤。由於當時垂簾聽政的謝太後包庇,只降職循州(今東龍州)了事。
賈似道被貶遷徙,由武舉鄭虎臣押解,鄭父曾因奉命監押,慘遭賈殺害,自己也曾被賈似道流放充軍,獲釋後在會稽當縣令。對賈似道恨之入骨。押解中途至漳州木棉庵時,聽見沿途百姓要殺賈似道呼聲四起,又聯想家仇國恨,果斷將賈似道處死在木棉庵內。鄭虎臣為民除奸未免引來殺身之禍,回福州後被拘殺於獄中。
後人為紀念鄭虎臣的除奸義舉,修建一座四方八柱木棉亭,亭側古榕蔭下,立一塊高三米,寬一米的石碑,上刻"宋鄭虎臣誅賈似道於此"十個大字。石碑為明抗倭名將俞大遒所立。清代乾隆年間(1736-1795年)龍溪知縣袁本濂重立。碑旁詩碑上刻有明代文士所題七絕:"當年誤國豈堪論,穿逐遐方暴日棄。誰道虎臣成勁節,木棉千古一碑存。""木棉亭"石柱上所刻對聯曰:"明千秋大義,為天下除奸。
9、瑞竹岩寺位於龍文區藍田梧浦村東的岐山西南麓,為五代僧人楚熙所辟。楚熙剖竹引泉,而竹生筍,故名瑞竹岩。岩上原有寺廟四座,後大部坍塌。所存遺構中,有廟門石柱九皋居士(即林)題刻對聯「夙根有慧皆森發;上善無聲自廣長」。石匾額一個,林題「瑞竹岩」隸書三字。廟內金柱陳天定明天啟五年(1625年)題刻對聯「風靜潮初滿;山空月正中」。廟址前有唐、宋時種的鐵樹兩株。廟左有石室,室外懸岩上刻有「海日江景」四大字,室內有石禪床,傳系楚熙入定處。明東閣大學士林、吏部郎中陳天定曾於此讀書。林還建八角涼亭,題 名「介石雲巢」;陳天定曾鑿山通道。抗日戰爭時期弘一法師(李叔同)曾居於此。岩上還有絕塵禪師等舍利塔及摩崖石刻十餘處。現岩上寺廟系九十年代按原址重建,香火稱盛。
10、普照禪寺位於漳州龍海市港尾鎮卓岐村的南太武山腳下,始建於2000年,佔地160畝,是全國唯一的現代建築風格的寺廟。寺廟與瑞成休閑農庄二合為一,建築群仿造新加坡、印尼等南洋特色工藝施工,融朝聖、觀光、休閑、戶外活動於一體,是寺廟,更是個充滿異國風情的休閑觀光旅遊場所,美不勝收。
漳州與廈門隔海相望,漳州是著名的花果之鄉,盛產荔枝、龍眼、柚子、菠蘿等水果,帶有香味的水仙花更是享譽全國。
這里的普照禪寺是新加坡普照禪寺的克隆品。
11、五恩宮原名「靈惠宮」,祀天上聖母。始建於明萬曆31年(1604年),迄今近四百年。清乾隆年間曾重修。位於今龍海市角美鎮錦宅村。三百多年前其村不少先賢跟隨鄭成功收復台灣,後定居台南縣佳里鎮一帶,當時入台,他們隨身帶的五尊聖母神像遂於落籍地的五個村建廟供奉。因此,尋根謁祖後,重建祖籍地聖母宮,定名為「五恩宮」。
錦宅村古稱十三煙屯,原屬泉州府同安縣管轄,解放初期同安縣劃歸廈門市,然後錦宅村又屬龍溪地區龍溪縣管轄。時代變遷,使錦宅村三度不同地區之管轄,致使三百多年前該村不少先賢跟隨鄭成功收復台灣後定居台南的鄉親在二十世紀八十年代多次組團回鄉尋根之難,後經多次穿梭於閩南的廈門、漳州、泉州之間尋覓,以其祖上遺囑:「祖籍之址乃泉州府同安縣十三煙屯。村口有座聖母宮,宮前有古榕,宮中有口井」為線索,終於查證落實。
五恩宮於1991年12月15日奠基,經三年建設,耗金八百多萬元,建成壯觀美麗之仿古宮廟、廟中的泥雕、木雕、石雕、漆畫皆精著稱絕,聞名海內外,吸引著眾多海外華僑、港台同胞以及各地遊人看客至此游覽朝拜。
當然,其他的規模相對較小的寺廟景觀點還有多處,就不在此一一列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