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國企的污水處理廠污水操作工和國企改制民營水電站的運行工哪個更好
1、我國污水處理廠大部分都是國企,污水處理廠是從污染源排出的污(廢)水,因含污染物總量或濃度較高,達不到排放標准要求或不符合環境容量要求,從而降低水環境質量和功能目標時,必需經過人工強化處理的場所。一般分為城市集中污水處理廠和各污染源分散污水處理廠,處理後排入水體或城市管道。有時為了回收循環利用廢水資源,需要提高處理後出水水質時則需建設污水回用或循環利用污水處理廠。處理廠的處理工藝流程是有各種常用的或特殊的水處理方法優化組合而成的,包括各種物理法、化學法和生物法,要求技術先進,經濟合理,費用最省。設計時必須貫徹當前國家的各項建設方針和政策。因此,從處理深度上,污水處理廠可能是一級、二級、三級或深度處理。污水處理廠設計包括各種不同處理的構築物,附屬建築物,管道的平面和高程設計並進行道路、綠化、管道綜合、廠區給排水、污泥處置及處理系統管理自動化等設計,以保證污水處理廠達到處理效果穩定,滿足設計要求,運行管理方便,技術先進,投資運行費用省等各種要求。
2、電站大部分也是國企或是央企,能將水能轉換為電能的綜合工程設施 。一般包括由擋水、泄水建築物形成的水庫和水電站引水系統、發電廠房、機電設備等。水庫的高水位水經引水系統流入廠房推動水輪發電機組發出電能,再經升壓變壓器、開關站和輸電線路輸入電網。
② 電廠化學水處理的流程。
電站的水處理流程分為兩大組成部分,第一部分是物理軟化水流程,第二部分是化學除鹽水流程。
物理軟化水流程:來自廠區供水管網的原水(又稱生水),經過石英砂過濾器、活性炭過濾器,除去了原水中的固體顆粒和懸浮雜質,稱為澄清水;澄清水再經過反滲透裝置清除了其中大部分鈣、鎂離子,成為軟化水。
化學除鹽水流程:軟化水經過除碳器,除去水中的二氧化碳(嚴格地說是HCO3—),再經過混床,除去水中殘存的鈣、鎂、鈉、硅酸根等有害離子,成為除鹽水,也就是鍋爐補給水,存儲在除鹽水箱,再用除鹽水泵打入除氧器,最終經給水泵打入鍋爐汽包。
拓展資料:
關於「軟化水」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經常見到水壺用久後內壁會有水垢生成。這是什麼原因呢?原來在我們取用的水中含有不少無機鹽類物質,如鈣、鎂鹽等。這些鹽在常溫下的水中肉眼無法發現,一旦它們加溫煮沸,便有不少鈣、鎂鹽以碳酸鹽形成沉澱出來,它們緊貼壺壁就形成水垢。我們通常把水中鈣、鎂離子的含量用「硬度」這個指標來表示。硬度1度相當於每升水中含有10毫克氧化鈣。低於8度的水稱為軟水,高於17度的稱為硬水,介於8~17度之間的稱為中度硬水。雨、雪水、江、河、湖水都是軟水,泉水、深井水、海水都是硬水。
水的硬度主要由其中的陽離子:鈣(Ca2+)、鎂(Mg2+)離子構成。 當含有硬度的原水通過交換器的樹脂層時,水中的鈣、鎂離子被樹脂吸附,同時釋放出鈉離子,這樣交換器內流出的水就是去掉了硬度離子的軟化水,當樹脂吸附鈣、鎂離子達到一定的飽和度後,出水的硬度增大,此時軟水器會按照預定的程序自動進行失效樹脂的再生工作,利用較高濃度的氯化鈉溶液(鹽水)通過樹脂,使失效的樹脂重新恢復至鈉型樹脂。
(資料來源:網路:軟化水)
③ 誰能分清「引水工程和供水工程」的實質性區別我覺得本就一碼事為何分得那麼清
引水工程是從水源地到水庫或者水處理廠之間的工程。
供水工程是從水庫或水處理廠到用戶之間的工程。
④ 有壓引水系統的設計
恆壓供水是來用於住宅、廠自房、辦公樓、學校、酒店等供水系統,工作原理是靠變頻器改變水泵的運行轉速達到水泵出口壓力恆定,也就是供水系統用水量在變化,但是水泵的出水壓力不變,恆定在我們自設定壓力。故這類系統較恆壓供水系統。
⑤ 如何計算真空引水系統把水引到水泵裡面的時間
先採用吧,然後郵件里告訴你結果
⑥ 引水發電系統是什麼意思
將發電用水輸送給水輪發電機組而專設的水工建築物。有時也將與水電站機組引水直接有關的水電站進水口和前池、調壓室等平水建築物包括在水電站引水建築物中,並合稱為水電站引水系統。
⑦ 水電站輸水引水系統包括哪些部分
取水壩、渠道(隧洞)、沉砂池、壓力前池、管道或有壓隧洞
⑧ 污水處理廠的引水管道內直徑為1.2米,水在管道中的流速,1分鍾可以從管道中流出多少立方米水
水在管道中的流速是每秒9米計算
水管截面積面積=(1.2÷2)×(1.2÷2)×3.14=1.1304(平方米)
1分鍾水流長度=9×60=540(米)
1分鍾水流體積=截面面積×水流長度=1.1304×540=610.416(立方米)
答:自來水廠1分鍾可以從長江中引水610.416立方米
⑨ 水電站引水系統是怎樣運作的引水系統對水電站重要嗎
簡單的說不是引水是蓄水,也就是攔水大壩。水輪發電機組建在地下,通過水的落差來推動水輪機發電。
⑩ 擴建的污水處理廠怎麼引水到新建
擴建的污水處理廠引水到新建的設施通過水泵即可達到目的,選用水泵選泵就是供水設備為滿足工程實際對流量、壓力的要求而確定出水泵的型號和台數。對於建築內不同用途的水泵,選泵時考慮的側重點也有所不同;俱應注意以下幾方面的問題。
(1)不同用途,擇其所需
按供水設備中水泵輸水水質可分為清水泵、污水泵:一般生活、生產、消防給水系統用清水泵;排水採用污水泵.在排除含酸含鹼污水時應採用防腐泵:按水溫可分為常溫(低溫)水泵和高溫水泵.通常在熱水供應系統中採用高溫水泵:
(2)大小兼顧,調配靈活
大型建築內生活給水系統的用水量通常是變化的.其給水管網的水頭損失又與用水量的大小有關.因而所需的水壓也是相應地變化的.選泵時不能僅僅只滿足最大流量和最高水壓時的要求,同時必須考慮到用水量的變化,水泵大小兼顧.便於調配。在實際工程中還可採用設高位水箱或氣壓罐等調節裝置;也可採用變頻調速水泵,在設變頻調速水泵時應有一台小流量水泵配合.此時用水量甚微或節網水量漏損.主要起補壓作用。
(3)型號整齊,互為備用
從泵房運行管理與維護檢修的角度來看.如果水泵的型號太多.則不便於管理。一般盡可能選擇型號相同的水泵並聯工作,這樣無論是給電機、電器設備的配套與儲備,還是給管道配件的安裝與製作都會帶來極大的方便。
(4)合理地用盡各水泵的高效段
應選用效率較高的水泵一般大泵比小泵的效率高,單級雙吸式離心泵是給水系統中常用的一種離心泵.如sh型,SA型。它的經濟工作范圍(即高效段),一般都為其銘牌上額定流量值Q的85%一115%。變頻調速泵在高效段范圍內允許下降20%。
(5)水泵類型的選用
水泵的構造形式付水泵房的大小、結構形式和泵房內部布置等都有影響.因而對泵房造價很有關系。一般立式泵安裝佔地面積小.而安裝高度大:卧式泵與之相反。
(6)水泵並聯運行的要求
在建築內生活無塔供水設備系統、消防給水系統、排水系統中.通常採用水泵並聯運行的方式.其優點為:可以增加供水量.其流量為各台並聯水泵出水量的總和;可以通過開停水泵的台數來調節流量,以達到節能和安全供水的目的:當並聯工作中有一台水泵損壞時.其他水泵仍可繼續供水.提高廠供水的可靠性。
選泵時,對水泵並聯運行.要針付實際情況.作出相同型號、相同水位、對稱布置的水泵並聯和不同型號、相同水位等水泵並聯運行的性能曲線,結台管道系統特性曲線.進行認真分析.使其既滿足工程對水量水壓的要求,同時又盡可能使水泵在高效段內工作。因此,水泵並聯運行應以2 -3台為宜.最多不宜超過5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