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豎直角觀測時,為什麼只需觀測目標方向的讀數若需進行多測回觀測,各測繪間是否應配置度盤讀數為什麼
第一個問題我來回答:豎直角是視線與水平線之間的夾角,一般使視線水平時的豎盤讀數為0或90度的倍數,這樣相當於水平線的目標度數已知,只需照準目標讀取豎直角,再減去水平時的豎盤讀數即可。
② B的半測回垂直角 怎麼求 急需
從題設B的觀測豎盤讀數可以知道,這個是順時針注記,計算公式:
盤左:版αL=90°-L;盤右:權αR=R-270°,一測回直角α=(αL+αR)/2
則B的半測回垂直角:
盤左:αL=90°-72°36′12″=17°23′48″
盤右:αR=287°23′44″-270°=17°23′44″
B一測回直角α=(αL+αR)/2=17°23′46″
以此類推。。。。。。
(若是逆時針注記則計算公式剛好相反,盤左:αL=L-90°;盤右:αR=270°-R,測回公式不變,逆時針注記判斷:L大於90°,R小於270°則為逆時針注記)
③ 半測回豎直角是負數為什麼一測回豎直角是正數
豎直角是測量視線與水平線構成的夾角,仰角為正,俯角為負.當視線水平時無論盤左還回是盤右,豎盤讀答數都是一個定數,即90°的整數倍.但是這個數到底是多少,必須在測量豎直角前搞清楚,具體方法如下:
將望遠鏡放在大致水平的位置,觀察一個讀數,然後慢慢抬起望遠鏡,觀察讀數是減少還是增加,因為仰角為正,所以當讀數增加時,
豎直角=目標讀數-視線水平讀數
如果減少
豎直角=視線水平讀數-目標讀數
豎直指標差是本來當經緯儀視線水平時,豎盤讀數應為90°的整數倍,但是讀數卻與90°或270°有一個差值,這個差值就是豎盤指標差了.
豎直指標差計算公式為:1/2(盤右觀測的豎直角-盤左觀測的豎直角)
豎盤指標差可以通過盤左,盤右觀測豎直角取平均值來消除。
④ 簡答:1、某經緯儀觀測豎直角時,盤左時讀數為53度56分24秒,盤右時讀數為306度3分45秒,求這一測回值.
盤左:90度-53度56分24秒=36度03分36秒
盤右:306度3分45秒-270度=36度03分45秒
則這一測回值為版36度03分40.5秒
水準測量的原理:通過水權准儀獲得水平視線,通過前後水準尺的讀數,然後計算出兩點的高差.通過計算出所測點與水準點的高差而得出所測點的高程.
⑤ 視距測量中豎直角必須測一個測回對嗎
豎直角可以有負值,但求取視距時用到的是該角的餘弦的平方,所以不會影響視距的符號。
⑥ 觀測水平角和豎直角時,為什麼要採用測回法
水平度盤和照準部偏心差的影響可通過盤左盤右觀測取平均值消回除;通過觀測多答個測回,並在測回間變換度盤位置,使讀數均勻地分布在度盤各個位置,可減小度盤分劃誤差的影響。視准軸誤差和橫軸誤差,均可通過盤左、盤右觀測取平均值消除,而豎軸誤差不能用正、倒鏡觀測消除,因此,在觀測前除應認真檢查、校正照準部水準管外,還應仔細地進行整平。
⑦ 用測回法觀測定某目標的豎直角 可以消除什麼誤差的影響
可以消除儀器某些系統誤差(視准軸誤差、豎軸誤差、橫軸誤差)對測角的影響,校核觀測結果和提高觀測結果的精度.
⑧ 簡答題 測豎直角一測回的觀測和計算方法是怎樣的
豎直角是測量視線與水平線構成的夾角,仰角為正,俯角為負.當視線水平時專無論盤左還是盤右,豎盤讀屬數都是一個定數,即90°的整數倍.但是這個數到底是多少,必須在測量豎直角前搞清楚,具體方法如下:
將望遠鏡放在大致水平的位置,觀察一個讀數,然後慢慢抬起望遠鏡,觀察讀數是減少還是增加,因為仰角為正,所以當讀數增加時,
豎直角=目標讀數-視線水平讀數
如果減少
豎直角=視線水平讀數-目標讀數
豎直指標差是本來當經緯儀視線水平時,豎盤讀數應為90°的整數倍,但是讀數卻與90°或270°有一個差值,這個差值就是豎盤指標差了.
豎直指標差計算公式為:1/2(盤右觀測的豎直角-盤左觀測的豎直角)
豎盤指標差可以通過盤左,盤右觀測豎直角取平均值來消除
⑨ 豎盤讀數盤左大於90°時怎麼求盤左半測回豎直角
豎直角測量視線與水平線構夾角,仰角,俯角負.視線水平論盤左盤右,豎盤讀數回都定數,即90°整數倍答.數底少,必須測量豎直角前搞清楚,具體:
望遠鏡放致水平位置,觀察讀數,慢慢抬起望遠鏡,觀察讀數減少增加,仰角,所讀數增加,
豎直角=目標讀數-視線水平讀數
減少
豎直角=視線水平讀數-目標讀數
豎直指標差本經緯儀視線水平,豎盤讀數應90°整數倍,讀數卻與90°或270°差值,差值豎盤指標差.
豎直指標差計算公式:1/2(盤右觀測豎直角-盤左觀測豎直角)
豎盤指標差通盤左,盤右觀測豎直角取平均值消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