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污水處理廠經營范圍有哪些
經營范圍: 城市污水處理、中水回用(需經許可經營的,須憑許可證經營)。(依法須經批準的項目,經相關部門批准後方可開展經營活動)。
處理問題:
城市污水處理工藝一般根據城市污水的利用或排放去向並考慮水體的自然凈化能力,確定污水的處理程度及相應的處理工藝。處理後的污水,無論用於工業、農業或是回灌補充地下水,都必須符合國家頒發的有關水質標准。
現代污水處理技術,按處理程度劃分,可分為一級、二級和三級處理工藝。污水一級處理應用物理方法,如篩濾、沉澱等去除污水中不溶解的懸浮固體和漂浮物質。污水二級處理主要是應用生物處理方法,即通過微生物的代謝作用進行物質轉化的過程,將污水中的各種復雜的有機物氧化降解為簡單的物質。生物處理對污水水質、水溫、水中的溶氧量、pH值等有一定的要求。污水三級處理是在一、二級處理的基礎上,應用混凝、過濾、離子交換、反滲透等物理、化學方法去除污水中難溶解的有機物、磷、氮等營養性物質。污水中的污染物組成非常復雜,常常需要以上幾種方法組合,才能達到處理要求。
污水一級處理為預處理,二級處理為主體,處理後的污水一般能達到排放標准。三級處理為深度處理,出水水質較好,甚至能達到飲用水質標准,但處理費用高,除在一些極度缺水的國家和地區外,應用較少。目前我國許多城市正在籌建和擴建污水二級處理廠,以解決日益嚴重的水污染問題。
② 現在全國具體有多少家污水處理廠
城市的生活污水處理廠4000個左右 我前幾天看的全國統計報表 ,具體的數值你不用寫的太具體 這東西可能幾天又冒出來幾個。
要是帶上企業的 那就不計其數了。
③ 請問,污水處理廠屬於哪個部門管理
污水處理廠一般屬於自來水公司,當然,有些化工企業也有自己的污水處理廠
④ 鄭州的污水處理廠有哪些
鄭州目前投入運行的污水廠有三個(有一個在建,是否運行我還不知道呢~),
有:
五龍口污回水處答理廠
五龍口污水廠在鄭州五龍口路(冉屯路以北, 煤倉北路和五龍口路交叉口以東),五龍口鎮以東,威尼斯水城小區以北。
馬頭崗污水廠
這個我具體路明說不上來,反正是老107國道過了連霍高速,還得往北數公里路東。應該在馬頭崗村附近
王新莊污水廠
在鄭州市東四環路和金水東路交叉口附近,王新莊
⑤ 濟源概況
濟源概況
濟源因濟水發源地而得名,古時濟水與長江、黃河、淮河並稱「四瀆」。從最新考古發現證明,早在舊石器時代末期和新石器時代早期,即距今10000年前,人類就已在此繁衍、生息。這里曾是夏王朝的都城,戰國至兩漢時期「軹邑」以富庶聞名天下。隋開皇16年(公元596年)設縣,1988年撤縣建市,1997年實行省直管體制,是河南省18個省轄市之一。為中原歷史文化名城。
濟源市市域面積1931平方公里,轄8鎮4鄉4個街道辦事處,總人口66萬人,其中市區面積28平方公里,建成區面積20.66平方公里,城區人口18萬人。近年來,濟源的城市建設始終者以「科學規劃、加快建設、強化管理、爭創一流」為指導思想,堅持不懈地開展「五創建」活動(創衛生城市、優秀旅遊城市、園林城市、雙擁模範城市、文明城市),強力推進城市化進程,1990年以來連續7次榮獲河南省城市「三優杯」競賽優勝獎,先後榮獲全國城市環境綜合整治優秀城市,獲全國衛生先進城市、中國優秀旅遊城市、河南省園林城市、省級文明城市等榮譽。
濟源撤縣建市以來,以老城為中心向外輻射,先後修建、改造城市道路20餘條,架設了7座城市橋梁和2座立交橋,城市主次幹道總長達110餘公里,形成了七縱八橫的中等城市框架。近年來,小浪底水利樞紐工程在濟源境內修建,沁北電廠等一批國家重點工程相繼開工,進一步推動了濟源經濟的發展。全市國內生產總值、財政收入、農民人均純收入等主要經濟指標均居全省前列。
自然歷史
濟源是河南省十八個省轄市之一,是一座新興的工業旅遊城市。全市總面積1931平方公里,總人口66萬。1988年撤縣建市,1997年元月1日起,河南省委、省政府對濟源市實行直管體制。
區位情況。位於河南省西北部,北依太行山,與山西省晉城市毗鄰;南臨黃河,與古都洛陽市隔河相望;西踞王屋,與山西省運城市接壤;東臨華北平原,與焦作市相連,自古有「豫西北門戶」之稱。在區位上是溝通晉豫兩省、連接華北平原和中西部地區的樞紐。在全國經濟布局中具有東引西進、南下北上的有利條件,有著十分重要的戰略地位和良好的區位優勢。
氣候狀況。位於北緯35.05°,東經112.38°,屬中溫帶大陸性季風型氣候,其特徵是:春季溫暖多風,夏季炎熱多雨,秋季天高氣爽,冬季乾冷少雪。濟源市山區面積大,地形復雜,氣候多樣,呈區域或立體相態分布。平原區光熱水三要素配合協調;沿太行山南麓有逆溫存在;西北部深山區溫度低而不寒,光照隨地形的不同而有差異。
交通條件。焦枝鐵路和侯月鐵路在境內交匯,形成「丁」字型的鐵路樞紐。207國道由北向南穿境而過,省道溫邵線橫貫東西,向西直通山西省侯馬市,郭木線向北直達山西陽城,向南直通洛陽。隨著黃河小浪底水庫的建成,濟源至三門峽開航運輸。目前,濟源至洛陽、濟源至焦作、濟源至晉城高速公路已經開工或即將開工建設,濟源至運城高速公路正在加緊做前期工作。便利的交通條件,明顯的區位優勢,使濟源成為晉東南、豫西北的主要商品集散地。
資源狀況。山嶺平川兼備,土地肥沃,氣候溫和,適宜多種農作物和動植物生長和生存。全市動植物資源3200餘種,動物中的獼猴、金錢豹、大鯢,植物中的紅豆衫、連香樹、銀杏等均為國家或省級保護的珍稀動植物。礦產資源豐富,礦產種類較多,主要有:煤、鐵、銅、鋁釩土、石英石、白雲石等,目前已查明各種金屬、非金屬、能源、水氣等礦藏41種,探明儲量有19種,已開發利用的16種。旅遊資源十分豐富,盤古開天、女媧補天、黃帝祭天、黃帝戰蚩尤等眾多傳說就發生在這里。王屋山為古代九大名山之首,五龍口景區活潑可愛的獼猴達3000餘只,小浪底水庫呈現北方千島湖景觀。
文化淵源。濟源因系濟水發源地而得名,歷史文化源遠流長,夏二世曾在此建都,史稱「原」。隋開皇16年(公元596年)設縣,距今已有1400餘年的歷史。境內文物保護單位達260餘處,其中國家級3處、省級14處,文物總數量列全省各直轄市第二。濟源又是傳說中「愚公移山」的地方,千百年來,堅忍不拔、鍥而不舍的愚公移山精神一直是激勵濟源人民加快發展的持久動力和寶貴的精神財富。
行政區劃
濟源市共有4個鄉、8個鎮、4個街道辦事處、50個居委會、484個村委會。
經濟社會
改革開放以來,濟源市委、市政府歷屆領導班子始終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不斷解放思想,適時調整發展思路,促進了全市經濟的快速發展。「八五」之前,濟源的發展主要以農業經濟為主,在加強農業基礎設施建設的前提下,堅持發展「五小工業」。在此基礎上,1987年,濟源將發展路子定位於工業旅遊城市。1990年,濟源進一步提出了「以市屬骨幹企業為支撐,帶動經濟社會全面發展」的思路,把加快發展的主要增長點鎖定在工業經濟上。1998年,市委、市政府提出了「突出工業帶動,堅持『四輪'(農業產業化、鄉鎮企業、個體私營經濟、旅遊業)驅動,調整優化結構,提高經濟效益」的發展思路,促進了全市經濟的健康發展。進入新世紀,濟源制定了以加快發展為主題的「十五」發展綱要,確定了12%以上的年均經濟增長目標,並根據全市經濟發展的良好態勢,站在更高的層次上對濟源的發展進行重新定位,提出了「一爭一創」的目標,即「主要經濟指標增幅在全省爭第一,城市品位在全省創一流」。2003年,新一屆市委、市政府又結合濟源實際,及時提出了在中原地區提前十年率先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奮斗目標。
在這一系列重要決策的指導下,濟源始終把加快經濟發展,提高經濟發展質量作為主題,把經濟結構的戰略性調整作為主線,大力推進產業、產品、城鄉、所有制、企業結構的戰略性調整,促進了全市經濟的快速發展。
國民經濟持續發展,經濟總量邁上新的台階。2004年濟源市生產總值120.76 億元,增長17.1% 。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8.87億元,增長10%;第二產業增加值83.51億元,增長22.1%;第三產業增加值28.38億元,增長7.8%。
2004年,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規模以上產品銷售收入、進出口總值等經濟指標增幅位居河南省十八個省轄市第一,實現了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良好開端。
濟源農業
濟源市丘陵山區面積佔全市總面積的80%,水域面積98平方公里,耕地面積50萬畝;總人口66萬,其中農業人口46萬。
近年來,濟源市農業發展以結構調整為主線,突出四個特色:特色農業、綠色農業、觀光農業、科技農業,重點培植六大基地:優質糧食基地、優質畜產品基地、無公害蔬菜基地、萬畝鮮切花基地、優質果品基地、優質煙葉基地,大力推進了農業產業化進程。
農業結構調整取得新進展。2004年,糧食作物種植面積占農作物種植面積比重為69%,比上年下降0.7個百分點,全市優質專用小麥種植面積達12.87萬畝,佔小麥種植面積的比重為44.2%。畜牧業的比重增加,畜禽產品、奶產品的優質產品率進一步提高,奶業持續快速發展。區域布局初具規模,特色農業基地發展迅速,農業產業經營水平進一步提高,農業科技推廣力度加大。
畜牧養殖業快速發展。2004年,全年肉類總產量達33406噸,比上年增長10.11%,其中豬牛羊肉總產量29606噸,增長9.8%;禽蛋產量28799噸,增長8%;奶類總產量4010噸,增長40.85%。
農業生產條件繼續改善。2004年末全市農業機械總動力達77.57萬千瓦,比上年增長9.6%;農用拖拉機13842台,比上年增長7.2%,農用運輸車33660輛,比上年增長8.3%;農村用電量19976萬千瓦時,增長8.8%;農田有效灌溉面積20773公頃,比上年下降3.4%。
城市建設
本著「建設山川秀美新濟源」和城市品位在全省創一流的指導思想,以及「不求最大,但求最好」的原則,我市對城市進行了高起點規劃、高標准建設、高水平管理,使城市面貌日新月異。
城市規模。「九五」以來,我市直接投資7.1億元,加快城市建設步伐。城區道路已實現了供排水、路燈、綠化、慢車道和人行道全配套,部分道路供氣、供熱、弱電管線已實現地埋,架設了18座城市橋梁和4座立交橋,城市主次幹道總長達160餘公里,形成了「一環十縱十二橫」的中等城市框架,城市框架面積達到50平方公里,城區人口達到20餘萬。
設施建設。開工建設了濟源籃球城等一批文化體育設施;日處理污水5萬噸的城市污水處理廠、日處理垃圾300噸的垃圾無害化處理廠正在建設中,建成垃圾中轉站36座,水沖式公廁40座;城市日供水能力達到8萬噸,日供氣能力8萬立方米,年供熱能力60萬噸。
園林綠化。先後建成了世紀廣場、迎春苑、惠春園、濱河公園等15個廣場公園和游園,並開工建設了城市河道綜合治理工程、濟瀆園林苑等一批精品工程和亮點工程;並見縫插綠、騰地造綠,建成了30餘處街頭綠地,綠化街道125公里,建成公共綠地近150公頃,城市綠化覆蓋率達到33.14%,綠地率達到28.12%,人均公共綠地達到6.14平方米,2000年跨入「省級園林城市」行列。
現在,濟源市將抓住被列入中原城市群的機遇,進一步加快城市化進程,力爭到2020年實現城市化率達到60%以上,市區人口達到50萬以上,市區建成區面積達到50平方公里以上的目標。
⑥ 濟源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的二級機構有哪些
房管局、風景與園林管理局、公用事業管理局,建設工程管理處、質監站、環衛總公司、監理所、勞動服務公司、管養公司、液化氣公司、苗圃場、中燃公司、定額站,環衛處,市政公司,污水處理廠,自來水公司、廣夏中心、設計院。
⑦ 污水處理廠大量污泥怎麼處理
污水處理廠污泥含水率很高,需要用壓濾機脫水到含水80%左右,然後通過污泥干化或者炭化方法處理。
河南北工是生產污泥炭化設備的,可以將含有機成分比較多的污泥炭化後回收利用。
⑧ 濟源市凌志污水處理有限公司怎麼樣
簡介:抄濟源市凌志污水處理有限公司地址位於濟源市亞橋農貿市場南樓污水處理、環保技術咨詢和技術服務,環境工程承包經營狀態:存續公司類型:有限責任公司(非自然人投資或控股的法人獨資)成立日期:2013-02-27法定代表人:凌美琴法人對外投資營業期限:2013-02-27-2023-02-26注冊資本:1000萬人民幣發照日期:2013-02-27登記機關:濟源市工商行政管理局
法定代表人:凌美琴
成立時間:2013-02-27
注冊資本:1000萬人民幣
工商注冊號:419001000049800
企業類型:有限責任公司(非自然人投資或控股的法人獨資)
公司地址:濟源市亞橋農貿市場南樓
⑨ 污水處理廠屬於市政工程嗎
好像不抄屬於!但是屬於市襲政府照顧的企業!
被招入的人員一定不是事業編制,可能是編外的合同工,待遇比照事業編人員管理,可是沒有編制.還有就是臨時工,這種還是不去為好,待遇嘛就是當地最低工資.
其次污水處理廠本身可能是事業單位,但是很大程度屬於自收自支,其實就是企業.這種單位招人進去還是合同工,根本不在編制.當然比當地的普通企業待遇能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