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桂林工學院資源與環境工程系
學校隸屬關系:中央與地方共建,以地方為主電話:0773-5896079(院辦)、5896271(資環系)
學校所在地:廣西壯族自治區桂林市建幹路12號傳真:0773-5892796
郵政編碼:541004網址:http://www.glite.e.cn
桂林工學院創建於1956年,原為一所單科性地質專科學校,從創建到1977年,一直從事地質專科教學。1978年,學校升格為桂林冶金地質學院,成為以地學本科教學為主的工科院校。由於改革開放和社會需求的變化,從1983年開始,學院的辦學方向開始轉變,學院進入了漫長的轉型期。1994年,學院更名為桂林工學院,標志著學院向多科性本科學校發展。經過多年努力,目前學院學科門類已涵蓋理、工、文、管、藝5大類,14個二級類,36個本科專業,20個碩士專業。地質類專業在全院學科中所佔比例已大大縮小。
一、專業設置
現有資源勘查工程、勘查技術與工程、珠寶首飾及材料工藝學、資源環境與城鄉規劃管理、水文與水資源工程、環境工程、環境科學、給水排水工程等8個本科專業,本科學生近1200人;礦產普查與勘探、構造地質學、礦物學岩石學礦床學、地球探測與信息技術、環境工程、地球化學、市政工程、水文與水資源等8個碩士點,碩士研究生74名;與中南大學等聯合培養博士研究生,現有聯合培養博士研究生5名。
二、地質類教師隊伍現狀及隊伍建設
桂林工學院地質類專業全部在資源與環境工程系內。該系成立於1997年。全系現有86名教職工,其中教授(研究員)18名,博士生導師1名,副教授、副研究員、高級實驗師30名。現有地質類專業教師30人,其中正高9人,副高15人,博士9人,師生比遠高於其他專業。教師隊伍中具有碩士以上學位的有38人,其中已取得博士學位的6人,正在攻讀博士學位的有13人。每年各教研室根據計劃安排教師攻讀學位或在國內外進修,已有3名教師從國外學成歸來。
阮百堯教授,博士生導師,現任桂林工學院副院長,是廣西重點學科地球探測與信息技術專業的學科帶頭人,先後主持和參加了數十項國家級、省部級、國際合作和科技開發項目,在《中國科學》、《物理探查》、《科學通報》、《地球物理學報》、《地球科學》等國內外學術刊物上發表論文 50餘篇,獲教育部高等學校優秀骨幹教師、廣西首屆「十大傑出」青年教師等榮譽稱號。
羅先熔教授:現任桂林工學院隱伏礦床預測研究所所長,資源與環境工程系系副主任,碩士生導師。一直從事地質、地球化學、地球電化學勘查研究教學工作,先後主持和承擔了20餘項地質科研項目的研究工作,出版學術專著2部,在國內外學術刊物上發表學術論文30餘篇。獲中國青年地質科技銀錘獎,廣西優秀專家榮譽稱號。目前正承擔國家「十五」重大科技攻關項目——「西部荒漠戈壁區大型銅鎳金礦勘查評價技術及綜合示範研究」。
馮佐海教授,現任資源與環境工程系副主任、碩士研究生導師。長期致力於花崗岩體構造、成礦構造解析和環境地質學等領域的研究,主持、參加過包括「國家重點基礎研究發展規劃」(國家「973」規劃)在內的國家級項目,在中文核心期刊上發表學術論文55篇,出版學術專著2部。目前正主持國土資源大調查專項基礎地質研究項目的研究工作。
吳虹研究員,碩士研究生導師,現任桂林工學院遙感應用研究所所長,國家自然基金委員會遙感/GIS課題同行評議專家。曾作為訪問學者兩赴德國柏林工業大學開展中德科研合作,在德國出版遙感/GIS專著一部,主攻研究方向為:環境與資源遙感、GIS與動力學模型、綜合地學信息可視化分析、數字圖像處理、模式識別等。
錢建平教授,碩士研究生導師。多年來一直致力於構造地質學、地球化學和礦床學及其相關領域的教學與科研。在研項目7項。公開發表學術論文40餘篇,在控礦構造、構造地化與動力成礦理論和找礦實踐方面科研成果較為突出,曾獲第三屆全國構造地化會議優秀論文一等獎,地窪學說二等獎。
張良鉅教授,現為桂林工學院珠寶教育與檢測中心主任。資源與環境工程系礦物、寶石專業碩士生導師。主要從事寶石礦物學的教學、科研工作。先後參加或負責完成包括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和省部級項目5項,合編專著一部、在礦物學報等核心刊物發表論文20多篇。研究方向為:礦物晶體化學、寶石礦物的研究與開發等。
張桂林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為構造地質學、岩石學、金礦床的控礦規律及GIS的應用研究,曾多次赴英國和澳大利亞學習工作。發表被SCI收錄的論文30餘篇,主持和參加科研項目15項,目前在研科研項目4項。
張小路研究員,主要從事使用地球物理方法進行隱伏礦床找礦預測研究工作,和工程物探勘查研究工作。主持或參加過國家「九五」科研攻關項目、國家新疆三0五項目、國家國土資源大調查項目子課題研究等。獲部級科技進步三等獎一次。
喻亨祥研究員,碩士研究生導師。桂林工學院隱伏礦床預測研究所副所長,主要研究方向為花崗岩地質與成礦作用、成礦規律與成礦預測等,先後主持和承擔了國家「973」、中澳國際合作研究等10餘項國家級、省部級項目。在國內外重要核心期刊上公開發表學術論文20餘篇,獲2項部級科技進步三等獎。
三、人才培養
資源與環境工程系迄今已培養碩士研究生100多人,博士研究生8人。全系現有聯合培養博士生5名,在校碩士研究生54名(不含研究生班),本科生1090人,高職生35名,函授生300餘名。
在一大批教授、博士的帶動下,在濃厚學術氛圍的影響下,資環系形成了良好的學習風氣,近年來,共獲得包括全國英語競賽、全國數學建摸大賽、「挑戰杯」全國大學生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競賽等在內的國家級、省部級各種獎勵近20項,畢業生考研氛圍濃厚,連年研究生考取率在15%左右。
由於具備良好的綜合素質和扎實的專業知識,我系畢業生受到了用人單位的廣泛歡迎,近三年來,一次就業率均在85%以上,今年更是達到了96%。尤其是資源勘查工程專業和勘查技術與工程專業,畢業生供不應求,連年一次就業率100%。
四、辦學優勢與特色
資環系現有資源勘查工程、勘查技術與工程、珠寶及材料工藝學、資源環境與城鄉規劃管理、水文與水資源工程、環境工程、給水排水工程7個教研室,地質工程中心實驗室、環境工程中心實驗室兩個中心實驗室,隱伏礦床預測研究所、高技術研究所、環境工程研究所、環境影響評價研究室、工程物探科技開發中心、寶玉石測試鑒定中心等科研及科技開發機構。
雖然經過轉型,地質類專業已被大大壓縮,但它在學校各學科中的地位依然無可替代。其中地質工程、勘查技術與工程、環境工程3個學科為自治區重點建設學科,地質工程中心實驗室、環境工程中心實驗室2個實驗室為自治區重點建設實驗室。
與招生相比,這些年地質類專業的分配形勢越來越好。2001年我院地學類專業畢業生80人,而社會需求為400餘人,供需比為1∶5,2002年畢業生73人,社會需求為450餘人,供需比為1∶6;2003年畢業生為80人,需求量640人,供需比為1∶8。地質類專業畢業生連續三年就業率為100%,說明社會對地質類專業畢業生的需求保持旺盛。
廣西是沿海、沿邊的西部少數民族省份,礦產、旅遊、水能等資源比較豐富,有一定的地域優勢和資源優勢,雖然社會經濟發展相對落後於國內發達省區,但也為人才培養和教育進步提供了機遇。經過近50年的發展,桂林工學院已形成以工為主、文理經管等多學科相互支撐的學科專業結構,包括地礦類及相關的材料類、測繪類、環境類等許多專業都是廣西獨一無二或具有一定優勢的,其中一些還被列為廣西重點專業或精品專業。
五、學科建設
1.資源勘查工程
本學科是我院最早建立的學科,也是地礦類學科群中的主幹學科。1995年被廣西第一批列為區級重點學科。在「六五」直至「九五」期間的20年中,承擔了廣西和全國乃至中外合作的各類研究課題。獲得過包括國家科技進步特等獎、國家教委科技進步一等獎在內的各級獎項。在有色多金屬大型礦床的成礦規律、華南隱伏礦床的綜合預測理論與找礦方法、花崗岩體構造侵位機制與岩漿動力學研究、顯微構造與組構學、區域構造與成礦構造、構造地球化學與成礦地球化學等領域已經形成特色與優勢,處於國內先進乃至部分國內領先水平。本重點學科現有一個本科學士學位授予點(資源勘查工程),四個碩士學位授予點(礦產普查與勘探,礦物學、岩石學、礦床學地球化學和構造地質學),並掛靠在中南大學內招收博士生(礦產普查與勘探)。
資源勘查工程學科建設的整體目標是:以廣西的地質和礦產資源的預測、勘查、評價和開發為立足點,參與國內重要成礦區帶的科研競爭,跟蹤國際先進的成礦理論與預測技術,將本學科建設成為整體國內先進,部分國內領先並在國際上有一定影響,能對廣西地質和資源預測、勘查、評價、開發起帶動和輻射作用的高層次人才培養、科研、測試,科技咨詢與成果轉讓的基地。
本學科主要研究方向:成礦規律與隱伏礦床預測、礦產資源綜合評價、綜合利用和可持續發展、花崗岩構造與成礦動力學、現代構造解析與成礦構造、成礦地球化學與構造地球化學。
2.環境工程
環境工程學科是在地質學科基礎上發展起來的,有著寬厚的多學科支撐體系。1993年,在地球化學勘探基礎上,設置了環境工程本科專業和給水排水工程專業。2000年通過多學科橫向聯合申報,成為廣西第一批成功申報環境工程學科碩士點學位授予權的單位。1996年來,在廣西從事水環境防治、水資源保護規劃、設計以及環境地質項目62項,其中,國家及國務院各部門包括廣西科技廳、教育廳項目12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3項,地方政府項目25項,應用研究項目22項,總科研經費836萬,40%的科研成果已轉化為生產力,取得了一定的社會經濟效益;發表學術論文208篇(其中學術會議56篇),出版專著6部,省部級獲獎項目21項,轉讓或被採用的科研成果25項,使本學科主要研究方向及成果在我國和廣西區內已有了一定的地位和聲望。
環境工程學科發展的總體目標是:堅持多學科橫向聯合,大力發展以水資源保護與可持續利用、固體廢棄物處理與處置、環境地質、水污染控制工程等幾個方向的科學研究與人才培養,形成具有與我國國情尤其是廣西地方特色相適應的環境工程研究中心與高級人才培養基地;在應用基礎與應用技術研究開發領域達到廣西領先、總體國內先進、部分領域達到國內領先和國際先進水平;培養和造就一批具有合理梯隊結構的高水平學術隊伍。
該學科主要研究方向:水資源保護及可持續利用、水污染控制工程、固體廢物資源化以及環境地質。
3.勘查技術與工程
該學科是桂林工學院最早建立的重點學科之一。勘查技術與工程的主要對象是水土、礦產等資源及相關的地質地理環境。它涵蓋應用地球物理學、應用地球化學、水文地質與工程地質學、勘查工程等學科及相關專業。自1996年以來,本學科承擔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3項,國家「973」項目1項,廣西自然科學基金項目4項,原地礦部、有色金屬總公司指令和專項基金項目11項,國家攻關項目7項,其他科研項目60項。總項目數86項,總經費720萬元,人均項目數2.3項(含交叉參加數)。共獲省部級各類成果獎20項(含優秀論文獎11項)。
勘查技術與工程發展整體目標是:以廣西國土資源與生態環境為主要依託背景,重視占廣西國土面積 41%的岩溶區,以資源、環境為綱,以地球系統學科和系統方法為經,以「地質—經濟—社會」的復雜關系為緯,建成一個在礦產資源及水資源勘查、基礎建設和地質災害防治等方面能適應國家和廣西經濟建設和社會需要,跟蹤學科前沿,達國內領先、部分達國際水平,並對廣西的資源勘查、工程勘察起帶動和輻射作用,集人才培養,科學研究和對社會服務為一體的省(區)級重點學科基地。本學科主要研究領域圍繞中國西部(重點在廣西)資源、環境和生態建設的基礎性、戰略性、前瞻性科學問題,推動本學科及相關學科的發展,為廣西資源開發與管理、環境保護與生態建設提供新的科學依據,已初步形成學科自身獨特的優勢和特點。
主要研究方向:應用地球物理、應用地球化學、水文地質工程地質、勘察工程。
六、實驗室建設
目前,資環系共有實驗室20個,主要有礦物岩石實驗室、寶石實驗室、普通地質實驗室、地學數據採集與處理模擬實驗室等。專職實驗人員12 人,其中高級實驗師3 人,實驗師、工程師4人。共有實驗用房約2000 m2。有實驗儀器設備479 台(件),總值達434萬元。其中超過5萬元的大型儀器設備3台套,比較大型的儀器設備有:總有機碳分析儀(日本);原子吸收光譜儀(美國);紫外光分析儀(美國)。
七、科學研究
在長期的學科建設與發展中,資源與環境工程系發揚地質、物探、化探、水文、環境等多學科交叉的優勢,在地物化綜合找礦、地質環境治理、水資源保護、水污染控制、固體廢棄物處理與處置中取得了一批國內先進、部分達國際水平的成果,獲得包括國家科技進步特等獎、國家教學成果優秀獎、國家教委科技進步一等獎在內的各種獎勵數十項,近年來先後承擔包括國家「973」項目、國家科技攻關項目和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在內的各類科研項目100餘項。
全系目前在研項目40餘項,合同經費800餘萬元,其中國家級項目8項,省部級項23項,橫向項目90項。
主要研究機構及研究方向有:
1)隱伏礦床預測研究所:成立於1984年,創始人、首任所長是國際知名地質學家、寶石(觀賞石)學家、博士生導師袁奎榮教授。現任所長羅先熔教授。本研究所是全國地質系統第一個從事花崗岩與隱伏礦床預測研究的專業研究單位,現擁有專兼職科研人員20人。其中研究員5人,副研究員7人,助理研究員7人。該所通過18年的實踐所提出的隱伏花崗岩預測及深部找礦理論和方法,已經逐步趨於完善,在國內外享有盛譽。兩次舉辦全國隱伏花崗岩及深部找礦的學術討論會,3次擔任國際學術會議執行主席,與日本、德國、美國、澳大利亞、英國、俄羅斯的10所著名大學交流密切,為促進國際間的地學交流和提高我國學術地位做了開拓性工作。中科院院士、著名地質學家塗光熾教授、徐克勤教授、陳國達教授及南京大學王德滋教授等,都對研究所有較高評價。
2)工程物探科技開發中心:成立於1994年3月,中心現有人員工12人,其中教授4人,副教授6人,工程師2人、具有博士學位的3人,中心擁有加拿大EKKO-100A地質雷達,EM-57(C)瞬變電磁儀,SWS-1G型多功能面波儀等先進設備,可以承接工程地基勘查、樁基檢測、管線探測及漏水調查、金屬礦地球物理勘探、地質災害調查等工程項目。多年來承擔了許多這方面的項目,積累了豐富的經驗並取得了較好的成果。
3)高技術研究所:成立於1987年,注冊資金為人民幣捌拾柒萬元。主要從事廢水處理工程、大氣污染治理、固廢處理工程、雜訊控制工程及中央空調清洗工程等項目。同時從事環境影響評價與環境有關的科學技術研究和開發。現有專職技術人員31人,其中有高級職稱的17人(教授8人、副教授9人)。目前主要承擔科技項目有:國家「863」項目1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l項;廣西科技廳項目6項;廣西教育廳項目2項。
4)遙感應用研究所:成立於2002年11月,主要利用當前最先進的各種空間解析度尺度的商業衛星遙感影像,開展地質調查、礦產資源勘查、構造地質填圖、礦山礦產資源亂采亂挖調查、水資源調查與評價、地質災害調查/監測、區域生態環境監測、農作物長勢與病蟲害監測、植被覆蓋調查、森林火災監測與損失評估、水災監測與損失評估、城市區域地理構成現狀調查、城市區域發展變化動態分析、城市熱島效應影響定量評價、土地利用現狀調查、大型工程選址、海岸及近海生態環境監測與調查等遙感應用技術服務。
5)環境工程技術研究所:成立於1993年7月,環境工程技術研究所技術力量十分雄厚,已經擁有國家環境工程水污染專項設計乙級資質書,能夠承擔污水處理工程的設計,並開展環境技術領域的各種工程咨詢和技術服務。多年來,取得了一批頗具影響的學術成果,榮獲省部級科技進步獎。高濃度味精有機廢水處理新工藝獲得了國家授予的發明專利。
八、國際交流與合作
對外科技學術交流活動十分活躍,目前,與近20多個國家和地區建立學術交流及友好往來關系。目前學院有30多人分別在美國、日本、澳大利亞、加拿大、德國、英國國家學習或進修。與美國科羅拉多大學、英國明多薩克斯大學每年相互交換留學生。1995年起學院與英國皇家寶石協會聯合辦學,並在我院設立FGA教育培訓中心和國際珠寶鑒定師資格考核考點。由我院負責教育培訓的學員考試通過率連續 5年為100%,為世界寶石教育培訓通過率之最,受到國際珠寶界的高度評價。
九、出版物
《桂林工學院學報》是CA收錄期刊,BIG固定刊源,中國科學引文資料庫來源期刊,1989、1995、1999連續三屆獲全國高校優秀自然科學學報一等獎。
(撰稿:王殿華)
『貳』 你好,我想問下污水處理廠的前景到底怎麼樣,還有工資待遇怎麼樣,我是廣西柳州的應屆大學生,感謝
現在發展得火熱,污水廠,基本算是事業單位,工資只能說比上不足,比下有餘。 我廠的普工工資是1500左右,班長1800左右,經理主要看年底獎金,平時也就在2500左右,年底在1W5到3W不等。廠長年工資在8到12萬,總經理在10到20萬。根椐部門不同而有所變化,處理量,決定著獎金與工資。
『叄』 北控水務集團旗下污水處理廠是國企嗎
北控水務是國企,但只是掛名的國企,都是壓榨一線員工的垃圾企業。
深圳橫嶺污水處理廠是北控集團在運營的,北控是屬於國企單位,實力是很強的。污水處理廠都是很偏僻的,那裡招工就是屬於集團招人下方到地方去工作,福利什麼的都是跟著集團走,還不錯的。
我現在在北控水務旗下的一個污水廠上班,北控水務是北控集團旗下的一個公司,北控集團涉及到高速公路,燕京啤酒等等幾個行業(有幾個我記不住了),北控水務主要有污水處理,海水淡化,自來水公司等。關於水的,我覺得北控凈水有限公司有可能是北控水務旗下的一個公司。
北控水務集團是國企。 北控水務集團是北京控股集團有限公司旗下專注於水資源循環利用和水生態環境保護事業的旗艦企業。 北京控股集團有限公司成立於2005年1月18日,是北京市為加快國有經濟布局戰略調整、深化公用事業改革和投融資體制改革,對京泰(實業)集團有限公司、北京控股有限公司和北京市燃氣集團有限責任公司進行聯合重組而成立的國有獨資公司。是北京市資產規模最大的國有企業之一。 北京控股1997年5月於香港聯合交易所上市,是一間具有北京市政府背景的、以城市燃氣和基礎設施為核心業務的綜合性公用事業紅籌公司,位列中國500強公用事業、公共設施經營和管理類企業第1名。
中國最大的城市投資建設與運營服務商——北京控股集團有限公司將到四川南充治水。3月20日,北控城市服務(四川)有限公司、嶺南生態文旅股份有限公司,同南充市嘉陵區政府通過「屏對屏」方式遠程線上簽約方式,簽訂嘉陵區城鄉環境綜合治理PPP項目。北控集團、嶺南股份投資10.59億元,在嘉陵區新建(改擴建)安全飲水、污水治理、垃圾收運等項目。
嘉陵江是長江支流中流域面積最大,長度僅次於雅礱江,流量僅次於岷江的大河。嘉陵江是南充的母親河,所轄9縣(市、區)中,7個縣(市、區)的主城區在嘉陵江畔。嘉陵區位於嘉陵江畔因此而得名,境內有嘉陵江、吉安河、西河等11條江河(均為嘉陵江水系)。在推行河長制過程中,南充市、嘉陵區書記掛帥分別任市、縣級第一總河長,會同市級、縣級、鄉級、村級河(庫)長,河道警長,記者河長等加強對嘉陵江、吉安河、西河等11條主要江河的管理和巡查……南充市及嘉陵區河長制工作取得顯著成效。
『肆』 低頻共振活化水騙局是騙人的嗎
自來水:幾十年來一直是城鎮居民的主要飲水來源,但由於近年來各地的水源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加上城市供水管道年久失修,增加了自來水二次污染的幾率;此外,自來水在消毒時,使用了大量的氯氣或含氯漂白粉,它們在殺菌的同時也帶來了游離氯對種種有機物的氯化作用,其中包括含氯的二惡英在內。這些有毒含氯物質即使在高溫下(100攝氏度)也不易分解,嚴重危害著人類的健康。有關實驗已證明,長期飲用超標准量含氯水,是導致人體部分癌變或突變的重要原因。
純凈水:這種水幾乎沒有什麼雜質,更沒有細菌、病毒、含氯的二惡英等有機物。由於所用的反滲透膜結構的不同,有弱酸性超純水也有中性超純水。在這種水中由於水分子間極性作用,引起分子間過分串聯,形成直徑很大的線團結構,不易通過細胞膜,相反地細胞內的生命動力元素的離子逆向滲到細胞膜外側,進到純凈水線團中,致使人體內有益的生命相關的元素流至體外,有些敏感的人感覺純凈水越喝越不解渴,越想喝,長久下來感覺無力,對正在成長的少年和老人有比較突出的負作用,因此不宜長期喝純凈水。
礦泉水:有兩種,一種是從地殼深處近3000米遠古生態層流出的泉水;二是從地表溶岩流出的礦物質溶解水。前者中包含相當數量的生命動力元素,特別是鋅、錳、鉬等。後一種礦泉水中多少有一些礦物質:如鈣、鎂、HCO3-,鍶離子等,但主要是HCO3-多,因此有助於消化作用。我國礦泉水廠現有3000來個,其中除了廣西長壽村等若干處自然水之外,多數礦泉水的氧17核磁共振譜太寬,幾乎沒有什麼生命動力元素群。可是國家在批准某種礦泉水生產許可證時,只要符合鈣、鎂、鍶等2-3個元素含量就可以。近年來礦泉水廠生產不少假礦泉水。難以區別真假。由於礦泉水售價高,再加上礦泉水屬於中性,礦物質到體內仍不好吸收等原因,一般家庭仍不能大量飲用。 。
活化水:活化飲用水在人們日常生活中的具體應用,首先是符合(國家)飲用水標準的飲用水;其次,大量的實踐表明,活化飲用水還具有非常神奇的保健和醫療效果。因此,單純地從學術的角度上看,活化飲用水是集飲用、保健、醫療效果為一身的新興產品。活化水分子締結集團小(韓國、日本專家稱之為「五角水」、「六角水」)、表面張力小、酸鹼度合理(PH值為7.3)電位能高。另外活化水的滲透性強,易於被人體吸收,並能調解人體平衡,有效消除體內「垃圾」和「自由基」(是分子或原子因缺少一個電子,而要去奪取另外電子的分子或原子。它是細胞損傷的重要因素之一,它還能破壞正常的基因,造成多種疾病;還能引起身體生理衰老)。活化水具備了其他各種生活水無法替代的綜合功能。據中國預防醫學科學院、衛生部等權威機構驗證,活化水對糖尿病引起的高血糖有降低的功能,對胃、腸潰瘍有癒合作用等。活化水不愧為當代優良的「保健水」。
活化水與純凈水等相比較,它們的共性都是去除細菌病菌和污染雜質,均屬水質達標的安全衛生飲用之水。不同點在於純凈水的檔次還較低、功能單一。這是由處理水的設備和目的要求決定了的。純凈水設備要求,只要將水處理成干凈水,達到能安全飲用就行了,不具備其他功能。電氣石活化水整水器(生成器)是為一家一戶設計並製造的,小巧、使用方便、簡捷,用水時,打開開關即可用,隨用隨放;凈化部分使用一段時間、臟了可以自己清洗,不必長期貯存,污染的機會相對少了。可以說,活化水是當今世界上比較高檔次的飲用水。再加上呈弱鹼性(PH在7.3左右)、溶氧、分子集團小等特點,它就成了一種具有生命力的活水。從活化水的生成原理來看,它是仿照自然界的自凈原理製造出來的,故又是一種「自然回歸水」。
電氣石活化水能量會釋放出來,具有調解體內酸鹼平衡的作用;能改善細胞的環境、活化細胞。鹼性活化水比純凈水的分子集團直徑小二分之一左右,因體積微小,故進出細胞比較自由,具有把養分帶進細胞、血液,同時帶出它們裡面的老舊廢物的功能。活化水還能促進新陳代謝,促進酶(酵素)及腸內微生物的活潑化,防止腸內異常發酵,保護肝臟、腎臟功能,進而維護健康和生命。用活化子水美容,可使皮膚光滑、紅潤。再加上活化水的口感微甜、潤滑,很快就成了國際上爆炸性的飲用水。活化水等的產生,必將使人類的保健科學進入一個更高的境界,為人類抗病、抗衰老做出新的貢獻。
『伍』 幫忙做下《水污染控制工程》課程設計,有高手嗎跪求
哈哈, 我也是從那個時候過來的,老弟,慢慢來吧,沒辦法,那時大學的必修課,樓上才50 頁,我後來做了100多頁,各種參考書20 多本,不過最後壓縮到45 頁。就是一個字:累啊!!!!!!!!!自己去搞吧,最好搞個新穎點的,花錢少的,老師看著不錯,就會給你高分,呵呵!
『陸』 廣西博生泰生態環保科技有限公司怎麼樣
廣西博生泰生態環保科技有限公司是2018-11-09在廣西壯族自治區南寧市注冊成立的有限責任公司(自然人投資或控股),注冊地址位於南寧市高新二路1號廣西大學科技園1號孵化樓1-307號房。
廣西博生泰生態環保科技有限公司的統一社會信用代碼/注冊號是91450100MA5NGNY54R,企業法人康海峰,目前企業處於開業狀態。
廣西博生泰生態環保科技有限公司的經營范圍是:一般項目:技術服務、技術開發、技術咨詢、技術交流、技術轉讓、技術推廣;環保咨詢服務;智能農業管理;農業科學研究和試驗發展;固體廢物治理;環境保護專用設備製造;環境保護專用設備銷售;信息系統集成服務;水環境污染防治服務;大氣環境污染防治服務;污水處理及其再生利用;農業專業及輔助性活動;土壤污染治理與修復服務;土壤環境污染防治服務;農業面源和重金屬污染防治技術服務;農業廢物資源化無害化利用技術研發;農林牧漁業廢棄物綜合利用;生物有機肥料研發;農副產品銷售;肥料生產;復合微生物肥料研發;肥料銷售;生物飼料研發;計算機系統服務;軟體開發;軟體銷售;信息系統運行維護服務;計算機軟硬體及輔助設備零售;環境保護專用設備製造;生態環境監測及監測儀器儀表製造;環境監測專用儀器儀表銷售;物聯網應用服務;物聯網技術服務;物聯網技術研發(除依法須經批準的項目外,憑營業執照依法自主開展經營活動)。
通過愛企查查看廣西博生泰生態環保科技有限公司更多信息和資訊。
『柒』 環境工程專業報考公務員的什麼職位比較合適
1、生態環境部下屬生態環境部環境應急與事故調查中心、生態環境部機關;主要工作內容:從事生態環境管理相關工作;需要學歷:本科或碩士研究生。
2、國家知識產權局下屬專利局;主要工作內容:污水或污泥處理領域;需要學歷:碩士研究生及以上。
3、水利部黃河水利委員會下屬菏澤黃河河務局牡丹黃河河務局;主要工作內容:承擔防汛抗旱日常管理、搶險救災等工作;需要學歷:本科及以上。
4、水利部太湖流域管理局下屬水利部太湖流域管理局;主要工作內容:從事流域水政監察有關巡查檢查、水事違法行為查處、執法監督等工作;需要學歷:碩士研究生及以上。
5、生態環境部華北督察局下屬環境保護部華北督察局;主要工作內容:從事生態環境保護督察工作;需要學歷:碩士研究生及以上。
6、長江海事局下屬重慶海事局、九江海事局;主要工作內容:基層一線海事執法,需上船工作,按照國家規定發放工資待遇。;需要學歷:僅限本科。
7、長江海事局下屬瀘州海事局、武漢海事局、黃石海事局、安慶海事局;主要工作內容:基層一線海事執法,需上船工作,按照國家規定發放工資待遇。;需要學歷:本科及以上。
8、江蘇海事局下屬張家港海事局;主要工作內容:基層一線海事執法,需經常上船,適合男性,按國家規定發放工資待遇;需要學歷:僅限碩士研究生。
9、珠江航務管理局下屬珠江航務管理局;主要工作內容:規劃管理;需要學歷:本科或碩士研究生。
10、福建海事局下屬福州海事局、泉州海事局、廈門海事局;主要工作內容:基層海事執法;需要學歷:本科及以上。
11、廣西海事局下屬桂林海事局;主要工作內容:主要從事基層海事執法工作;需要學歷:碩士研究生及以上。
12、海南海事局下屬洋浦海事局;主要工作內容:主要從事海事業務管理工作;需要學歷:本科及以上。
13、審計署駐哈爾濱特派員辦事處下屬審計署駐哈爾濱特派員辦事處;主要工作內容:從事審計業務工作;需要學歷:碩士研究生及以上。
14、審計署駐長春特派員辦事處下屬審計署駐長春特派員辦事處;主要工作內容:從事審計業務工作;需要學歷:僅限碩士研究生。
15、昆明海關下屬打洛海關;主要工作內容:海關貨物查驗;需要學歷:僅限本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