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污水處理標准一級a好還是b好
一級A和一級B的標准水質雖然差的不多,但是建設成本和處理成本相差挺大。
一般一級版B如果進水磷濃權度不高的話,平時可以不加葯除磷,運行穩定時候二級出水就可以達標。
而一級A的二級處理設施停留時間要加長,內迴流比例要提高,而且必須增加深度處理構築物(一般採用混合沉澱過濾工藝),建設成本高了,污水廠運行需要的水頭損失高了,能耗也高。同時,一級A的出水總磷為0.5mg/L,一般生物處理除磷是達不到的,因此必須設置化學除磷,日常加葯量也多了。
對於1500方小規模,初略估計,一級A的處理成本要高0.4~0.5元,運行成本要高0.2元左右,僅供參考。
㈡ 廢水一級處理的目的和意義是什麼
環節:
污水處理一般來說包含以下三級處理:一級處理是它通過機械處理,如格柵、沉澱或氣浮,去除污水中所含的石塊、砂石和脂肪、油脂等。二級處理是生物處理,污水中的污染物在微生物的作用下被降解和轉化為污泥。三級處理是污水的深度處理,它包括營養物的去除和通過加氯、紫外輻射或臭氧技術對污水進行消毒。可能根據處理的目標和水質的不同,有的污水處理過程並不是包含上述所有過程
意義:
作為一個水資源極度緊缺的國家,我國的水環境現狀不容樂觀。水資源緊缺矛盾的日益加劇,使得污水處理成為水污染治理的首要任務。我國污水處理行業正在快速發展,污水處理總量逐年增加,城鎮污水處理率不斷提高。從環保的嚴格意義上來講,建立污水處理廠不過是將污染進行了減量和形態轉變,並沒有完全地消除,並且這種轉變甚至可能使某些有害污染物(如重金屬離子等)富集,它們一旦進入了食物鏈,所造成的危害反而更大。
處理污水越多污泥就越多,但現在污水處理廠基本上沒有兼顧污泥,個別有污泥處理設施的也沒有正常運營。這是因為污水處理費用中並沒有包含污泥處理的費用,而在國外,污泥處理的費用都是包含在污水處理費中的,並且要佔到總費用的40%左右。
㈢ mbr法生活污水處理有什麼優缺點
MBR 工藝廢水處理具有以下主要特點:
優點:
1 出水水質優質穩定
由於膜的高效分離作用,分離效果遠好於傳統沉澱池,處理出水極其清澈,懸浮物和濁度接近於零,細菌和病毒被大幅去除,出水水質優於建設部頒發的生活雜用水水質標准( CJ25.1-89 ),可以直接作為非飲用市政雜用水進行回用。 同時,膜分離也使微生物被完全被截流在生物反應器內,使得系統內能夠維持較高的微生物濃度,不但提高了反應裝置對污染物的整體去除效率,保證了良好的出水水質,同時反應器對進水負荷(水質及水量)的各種變化具有很好的適應性,耐沖擊負荷,能夠穩定獲得優質的出水水質。
2 剩餘污泥產量少
該工藝可以在高容積負荷、低污泥負荷下運行,剩餘污泥產量低(理論上可以實現零污泥排放),降低了污泥處理費用。
3 佔地面積小,不受設置場合限制
生物反應器內能維持高濃度的微生物量,處理裝置容積負荷高,佔地面積大大節省;該工藝流程簡單、結構緊湊、佔地面積省,不受設置場所限制,適合於任何場合,可做成地面式、半地下式和地下式。
4 可去除氨氮及難降解有機物
由於微生物被完全截流在生物反應器內,從而有利於增殖緩慢的微生物如硝化細菌的截留生長,系統硝化效率得以提高。同時,可增長一些難降解的有機物在系統中的水力停留時間,有利於難降解有機物降解效率的提高。
5 操作管理方便,易於實現自動控制
該工藝實現了水力停留時間( HRT )與污泥停留時間( SRT )的完全分離,運行控制更加靈活穩定,是污水處理中容易實現裝備化的新技術,可實現微機自動控制,從而使操作管理更為方便。
6 易於從傳統工藝進行改造
該工藝可以作為傳統污水處理工藝的深度處理單元,在城市二級污水處理廠出水深度處理(從而實現城市污水的大量回用)等領域有著廣闊的應用前景。
缺點:
膜-生物反應器也存在一些不足。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膜造價高,使膜 - 生物反應器的基建投資高於傳統污水處理工藝;
2 膜污染容易出現,給操作管理帶來不便;
3 能耗高:首先 MBR 泥水分離過程必須保持一定的膜驅動壓力,其次是 MBR 池中 MLSS 濃度非常高,要保持足夠的傳氧速率,必須加大曝氣強度,還有為了加大膜通量、減輕膜污染,必須增大流速,沖刷膜表面,造成 MBR 的能耗要比傳統的生物處理工藝高。
由於膜通量的提高、膜壽命的延長會大幅度降低MBR的運行費用,因此,在保證出水水質的前提下,膜通量應盡可能大,這樣可減少膜的使用面積,降低基建費用與運行費用。因此控制膜污染,保持較高的膜通量,是MBR研究的重要內容。而膜通量與膜材料、操作方式、水力條件等因素密切相關。
能耗
能耗是污水處理工藝的一個重要的評價指標,直接關繫到處理方法的可行性。目前,常規分離式MBR運行能耗為3~4 kW•h/m3,淹沒式MBR運行能耗為0.6~2 kW•h/m3,高於活性污泥法的0.3~0.4 kW•h/m3。
較高的動力費用是MBR推廣應用中遇到的主要問題之一。許多研究結果也表明:能耗是造成MBR運行費用高的主要原因。
分離式MBR的能耗組成:泵的熱能損失、曝氣能耗、管道阻力能耗、膜組件能耗和迴流污泥水頭損失能耗,其耗能大小依次為:膜組件>泵>曝氣>管道>迴流污泥,膜組件能耗占總能耗的40%~50%,其中80%用於膜過濾的能量以熱能的方式散發。其中曝氣的能耗占總能耗的96%以上。
希望能夠幫助到你,資料參考與易凈水網資料庫
㈣ 污水處理一級,二級,三級是什麼意思
1、一級處理
主要去除污水中的懸浮固體污染物,大部分物理處理方法只能滿足一級內處容理的要求。污水經一級處理後,BOD一般可去除30%左右,達不到排放標准。第一處理屬於第二處理的預處理。
2、二級處理
主要去除污水中的膠體和溶解性有機污染物(BOD、COD),去除率可達90%以上。有機污染物去除率達到排放標准,懸浮物去除率達到出水的95%。
3、三級處理
對難降解有機物、氮、磷的進一步處理,可導致水的可溶性無機物富營養化。主要方法有生物脫氮除磷、混凝沉澱、砂濾、活性炭吸附、離子交換和電滲析。
(4)一級污水處理的優缺點擴展閱讀:
處理方法:
1、物理處理法
通過對廢水中不溶性懸浮污染物(包括油膜和油滴)的物理分離和回收,可分為重力分離法、離心分離法和篩選保留法。
2、化學處理法
通過化學反應和傳質處理廢水,分離和去除廢水中的溶解和膠體污染物,或將其轉化為無害物質。
3、生物處理法
通過微生物的代謝作用,使廢水中呈溶液、膠體以及微細懸浮狀態的有機污染物,轉化為穩定、無害的物質的廢水處理法。
㈤ 一體化污水處理設備的優缺點有哪些
優點:
1、全套設備可埋設於凍層以下或放置地上,設備上方地表可作為綠化或其他用地,不需要建房及採暖、保溫。
2、二級生物接觸氧化處理工藝均採用推流式生物接觸氧化,其處理效果優於完全混合式或二級串聯完全混合式生物接觸氧化池。並比活性污泥池體積小,對水質的適應性強,耐沖擊負荷性能好,出水水質穩定,不會產生污泥膨脹。池中採用新型彈性立體填料,比表面積大,微生物易掛膜,脫膜,在同樣有機物負荷條件下,對有機物去除率高,能提高空氣中的氧在水中溶解度。
3、生化池採用生物接觸氧化法,其填料的體積負荷比較低,微生物處於自身氧化階斷,產泥量少,僅需三個月(90天)以上排一次泥(用糞車抽吸或脫水成泥餅外運)。
4、該地埋式生活污水處理設備的除臭方式除採用常規高空排氣,另配有土壤脫臭措施。
5、整個設備處理系統配有全自動電氣控制系統,運行安全可靠,平時一般不需要專人管理,只需適時地對設備進行維護和保養。
缺點:
1、適合小水量污水的處理
2、後期檢修維護不方便
3、設備使用壽命有限制
㈥ 什麼是一級,二級污水處理廠
一級處理廠主要是用物理方法(如隔柵、沉澱池等)去除污染物,出水達到一級處理版標准,對不溶性污染物權有一定去除作用。目前國內一級廠都將逐步改造為二級廠。
二級處理廠在一級處理的基礎主要用生物處理方法(如活性污泥、厭氧好氧等)去除溶解性污染物,達到二期處理標准,是目前全世界處理市政污水的主要形式。
三級處理(深度處理)長是在二期處理的基礎上再用化學或物理方法(如強化混凝、超濾等)進一步提高出水水質。
㈦ 城市污水處理工藝的各種優缺點
用濕地方法最經濟。
沈陽溫度低點,要消耗點地膜。
㈧ 請問一下什麼叫城市污水處理的一級處理、二級處理和深度處理哪位大蝦能指導一下
一級處理也叫預處理
城市污水處理廠的預處理工藝通常包括格柵處理,泵房抽升和沉砂處理。格柵處理的目的是截流大塊物質以保護後續水泵管線、設備的正常運行。泵房抽升的目的是提高水頭,以保證污水可以靠重力流過後續建在地面上的各個處理構築物。沉砂處理的目的是去除污水中裹攜的砂、石與大塊顆粒物,以減少它們在後續構築物中的沉降,防止造成設施淤砂,影響功效,造成磨損堵塞,影響管線設備的正常運行。一級處理工藝:主要是初級沉澱池,目的是將污水中懸浮物盡可能地沉降去除,一般初次沉 淀池可去除50%左右的懸浮物和25%左右的BOD5。
二級處理
主要是由曝氣池和二次沉澱池構成,利用曝氣風機及專用曝氣裝置向曝氣池內供氧,主要目的是通過微生物的新陳代謝將污水中的大部分污染物變成CO2和H2O,這也就是耗氧技術。曝氣池內微生物在反應過後與水一起源源不斷地流入二次沉澱池,微生物沉在池底,並通過管道和泵回送到曝氣池前端與新流入的污水混合;二次沉澱池上面澄清的處理水則源源不斷地通過出水堰流出污水廠。
深度處理:是為了滿足高標準的受納水體要求或回用於工業等特殊用途而進行的進一步處理 ,通用的工藝有混凝沉澱和過濾。深度處理的末端往往還要有加氯要求和接觸池。隨著城市社會經濟的高水平發展,深度處理是未來發展的需要。
㈨ 常用幾種污水處理工藝優缺點比較
生化處理工藝,配置隔柵攔截,沉沙,除油(使用略少,2005年深圳紅樹林?污水處理廠因缺少相專關設施,屬05年上半年有一次大量含油廢水混入導致系統癱瘓後許多城市都增加了相關設施),殺菌消毒,污泥處置等附屬處理工序,組成一套完整的處理系統。可配備物化混凝沉澱(或混凝氣浮)(水質不穩定或有工業污水大量混入地區選用);石英沙活性炭過濾;膜濾(深度處理工藝)等選配工序。生物化學處理工藝說不上哪種工藝更好,各有優缺點和適用性,像生物膜法工藝就比活性污泥工藝穩定性更強,更易於管理,但處理效果比活性污泥工藝略低,工程投入也更大。像你提問里的水量為40000方每天,不是特別大,就可選用接觸氧化工藝(如湖南懷化市鶴城區污水處理廠,07年新建),但目前我國大中型城市的污水處理仍以好氧厭氧結合的環流式或推流式活性污泥工藝為主流。也有使用兼氧性的生物塘;的麥可工藝等的。一些城市污水處理設施在改造提標過程中,引入人工濕地(如杭州西湖邊的濕地公園),MBR等新工藝,但目前應用仍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