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樹脂模具脫模劑的使用方法
脫模臘、脫模劑處理
對模具進行脫模蠟或脫模劑處理。
⑴ 把水磨、拋光處理好的玻璃鋼模具清理干凈,用毛巾擦乾,待干透後,用3~4層干凈的紗布包上適量的脫模蠟(美國船牌 R333號),採用迴旋法均勻的塗在模具表面上,稍待3~5分鍾,用干凈的白毛巾用力揩擦,直至鏡面效果,放置約2小時。重復上述操作共4次。第5次操作放置6小時以上。
防滑面、形狀復雜的地方上完脫模蠟之後,建議塗一遍多次脫模劑。
⑵ A、新模具或舊模具皆應以適當之溶劑(例如丙酮)清洗,務必將表面之雜質、蠟垢等清洗干凈,並至乾燥。
B、將CHEMLEAS PMR 以干凈之紗布浸濕後,塗覆於模具上。
C、塗覆後,在CHEMLEASE PMR 尚未乾固前,用干布均勻塗覆至表面各處。
D、首次使用本品,須重復4—5次,每間隔約10—20分鍾,如模具面積較大,則每塗覆一次後可連續塗覆,最後一層塗覆後須用干布將模具擦拭光亮,並靜置一小時以上使用。
E、一次使用時,膠衣可能難以塗覆,這是脫模效果太好的緣故,可塗少量脫模蠟,以後不必使用。
F、若脫模較困難時,再以CHEMLEAS PMR 塗覆1—2次,如此即可達到節省成本和確保品質的目的。
『貳』 脫模劑配方
脫模劑有兩種配方:
第一種:水基型
脫模劑基本組分:石蠟5~20份,硬脂酸5~8份,植物油5~10份,助乳化劑5~8份,氫氧化鉀計算量,其他輔料適量,尼泊金乙酯適量,去離子水至100份。將石蠟、硬脂酸、助乳化劑、輔助油性原料加一容器中加熱至60~80℃熔化,將水、鹼劑、輔助水性原料等放在另一容器中,混合均勻加熱至80~90℃。
使油相與水相溫度基本保持一致,然後在劇烈攪拌下將水相慢慢加入到油相中,慢慢乳化、轉相,攪拌速度隨乳化溫度降低而逐漸減慢,攪拌至室溫後出產品,得白色水包油型乳劑。得到結果表明,脫模效果跟性能測試都很不錯。
(2)硅樹脂內脫模劑擴展閱讀:
注意事項:
1、使用酸敏顏料會引起顏色變化;
2、使用鹼性填料如碳酸鈣時,酸性脫模劑會與之發生反應,增加混合物的粘度,但不影響脫模效果;
3、如果填料是氫氧化鋁,酸釋放劑除會使混合物的粘度增加外,還會在混合物過程中固化水,造成氣泡、裂紋等問題。
一般內釋劑的初始用量為樹脂含量的1%,有效添加范圍為樹脂重量的0.75-2%。根據實際情況進行適當的調整。
1、薄壁簡單型材,用量可適當減少,如0.8%以下;
2、厚壁或形狀復雜的型材需要添加更多。
3、在高填料體系中,應增加內脫模劑的用量,但過多的內脫模劑會延遲固化。
4、在拉擠生產中,如果阻力過大而找不到原因,則要適當增加脫模劑的用量。使用過程中要注意喂入順序,在加入固化劑、填料及其他樹脂助劑前,應先將內釋放劑加入樹脂體系中並混合均勻。這樣可以達到最好的脫模效果。
『叄』 有幾硅可以直接加在環氧樹脂里做內脫模劑用嗎
不行。有機硅是指硅油 硅橡膠和硅樹脂,他們通常是非極性分子的物質或者弱極性分子的物質,環氧樹脂是極性分子物質,互相不溶解,所以不能把有機硅直接加在環氧樹脂里做內脫模劑使用。
『肆』 脫模劑是怎樣的呢
脫模劑的選擇常用的脫模劑有無機物、有機物以及高聚物三類。無機脫模劑,如滑石粉、雲母粉以及陶土、白粘土等為主要組分配置的復合物,主要用作橡膠加工中膠片、半成品防粘用隔離劑。有機脫模劑包括脂肪酸皂(鉀皂、鈉皂、銨皂、鋅皂等)、脂肪酸、石蠟、甘油、凡士林等。脫模劑是高聚物,包括硅油、聚乙二醇、低分子量聚乙烯等,它們的脫模劑效率和熱穩定性比有機物脫模劑好得多。脫模劑通常有粉狀、半固體和液體之分,粉狀和半固體可像蠟脂一樣用毛刷或手塗於模具表面。液體可用噴霧或毛刷等工具塗於模具表面,從而形成隔離膜。液體脫模劑以噴塗為佳。
『伍』 模具脫模劑,冬天用的都有哪種
為了使大家能更好的理解,我們在這里分為四點來做介紹。1、按用法分類:內脫模劑、外脫模劑;2、按壽命分類:常規脫模劑、半長期脫模劑;3、按形態分類:溶劑型脫模劑、水性脫模劑、無溶劑型脫模劑、粉末脫模劑、膏狀脫模劑;4、按活性物質分類:①硅系列——主要為硅氧烷化合物、硅油、硅樹脂甲基支鏈硅油、甲基硅油、乳化甲基硅油、含氫甲基硅油、硅脂、硅樹脂、硅橡膠、硅橡膠甲苯溶液。②蠟系列——植物、動物、合成石蠟;微晶石蠟;聚乙烯蠟等。③氟系列——隔離性能良好,對模具污染小,但成本高聚四氟乙烯;氟樹脂粉末;氟樹脂塗料等。④表面活性劑系列——金屬皂(陰離子性)、EO、PO衍生物(非離子性) ⑤無機粉末系列——滑石、雲母、陶土、白粘土等。⑥其它含掩蔽劑的含水脫模劑:用掩蔽劑固定水分子耐久型脫模劑;硅油加硅樹脂體系,800次以上多層復合型脫模劑;鹵代烴膜+聚乙烯脫模劑+聚乙烯醇脫模劑芳香族聚碸類脫模劑模具處理之脫模劑含鹵聚醚類脫模劑;降低蒸氣壓,提高分解溫度,不會引起帶電接觸羰烷基硅烷脫模劑;內脫模,提高對水性油墨表面粘合性反應型脫模劑;塗覆後自身進行化學反應成膜,同時與模具表面粘著以上是一些有代表性的脫模劑,它們具有各自的特徵,並可根據用途分別使用。
其次,理想的脫模劑具備了下列10點特性:1、脫模性(潤滑性)。形成均勻薄膜且形狀復雜的成形物時,尺寸准確無誤;2、脫模持續性好;3、成形物外觀表面光滑美觀,不因塗刷發粘的脫模劑而招致灰塵的粘著;4、二次加工性優越。當脫模劑轉移到成形物時,對電鍍、熱壓模、印刷、塗飾、粘合等加工物均無不良影響;5、易塗布性;6、耐熱性;7、耐污染性;8、成形好,生產效率高;9、穩定性好;與配合劑及材料並用時,其物理、化學性能穩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