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塑料製品一般要用到哪些化工助劑
幾種常用的塑料添加劑
塑料添加劑按其特定功能可分為七大類:①改善加工性能的添加劑,如熱穩
定劑、潤滑劑等。②改善機械加工性能的添加劑,如增塑劑、增韌劑等。③改
善表面性能的添加劑,如抗靜電劑、偶聯劑等。④改善光學性能的添加劑,如
著色劑等。⑤改善老化性能的添加劑,如抗氧劑、光穩定劑等。⑥降低塑料成
本的添加劑,如增量劑、填充劑等。⑦賦於其他特定效果的添加劑,如發泡劑、
阻燃劑、防霉劑等。
添加劑是指分散在塑料分子結構中,不會嚴重的影響
塑料的分子結構,而能改善其性質或降低成本的化學物質。添加劑的加入,能
促使塑料改進基材的加工性、物理性、化學性等功能和增加基材的物理、化學
特性。
添加劑主要有以下幾種分類:
1
、抗氧化劑(
Antioxidant
)塑料中的不飽和雙鍵受氧原子、熱與光的侵
襲而引起斷裂產生自由基,由此引起連鎖反應,使分子鏈斷裂或形成鏈交聯,
而導致塑料成品的強度降低或變脆。抗氧化劑的功能就在於延緩塑料因氧化而
分解,延長塑料產品的壽命。塑料工業所用的抗氧化劑依功能可區分為:(
1
)
氧化連鎖反應抑制劑:如烷基酚(
Alkyl
phenol
)、丁基化基甲苯(
Butylated
hydroxytoluene
簡稱
BHT
)、芳香胺類(
Aromatic
amines
)、苯基–
B-
耐胺
(
Phenyl
–
B-Naphthylamine
)、烷對錕(
Alkyl
Quinone
)、烯基雙酚
(
Alkylene
bisphenol
)、烷基酚硫醚(
Alkyl
phenolthioether
)、水楊酸
苯指(
Phenyl
salicylate
)等。(
2
)過氧化物分解劑:如劉醇急硫醚系、硫
丙酸酯(
Thio
propionate
ester
)、有機亞磷酸化合物(
Organic
phosphites
)、二硫磺酸鹽系等。(
3
)重金屬不活性化劑:如醯胺化物、聯氨
化物、芳香族胺系化合物等。
2
、抗靜電劑(
Antistatic
agent
)抗靜電劑的主要功能是賦予塑料產生
導電性,以使其避免因摩擦而造成靜電的積存。常用的抗靜電劑有四級銨鹽
(
Quaternary
ammonium
salt
)、乙氧化胺類、脂肪酸酯類與磺化臘類
(
Sulfonated
wax
)等。
3
、發泡劑(
Blowing
agent
)塑料用發泡劑主要有三類:①氮氣、二氧化
碳、及空氣,直接壓入塑料熔膠中使發泡;②揮發性液體如丁烷、戊烷、石油
醚、二氟二氯甲烷等,在升溫後即揮發膨脹,而使塑料體發泡,常見的聚苯乙
烯泡綿即屬於這類型;③分解性化學發泡劑,這類發泡劑一般為固體粉末,它
們在加熱時即分解放出氣體(通常為氮或二氧化碳),而使塑料產生細胞狀結
構,並減輕重量。該類發泡劑多為有機的偶氮化合物,如偶氮雙甲醯胺
(
Azodicarbonamide
)
、
偶氮雙異丁晴
(
Azobisisobutyro-nitrile
簡稱
AIBN
)
。
發泡的塑料主要有:
ABS
、
PS
、
PVC
、
PU
、
EVA
、
PE
、
PP
等。
4
、阻燃劑(
Flame
retardant
)當添加難燃劑的塑料暴露於火焰時,能自
行抑制火焰的蔓延,防止煙霧的形成,當火焰去掉時燃燒便會停止。塑料使用
的難燃劑原理大致可分三種:(
1
)反應型(
Reactive
type
)的難燃劑可與氧
反應形成惰性氣體,籠罩在燃燒物四周,降低燃燒物氧氣含量,以達到終止燃
燒的目的。凡是燃燒時能產生
CO
、
CO2
、
NH3
及鹵素化合物,如
PVC
、
PU
泡綿、
聚酯或環氧樹酯等均選用本法。(
2
)非反應型(
Non-Reactive
type
)的難燃
劑是含有鹵素、磷、氮或硼的化合物,當發生燃燒時,就能分解出一種惰性物,
披蓋在塑料燃燒物表面,形成一層障礙物,以隔絕外界之氧氣,達到耐燃之目
的。(
3
)含水氧化物如氧化鋁的難燃劑遭遇燃燒時,可放出水氣,吸收燃燒過
程之熱氣,使燃燒物周圍溫度降低而達抑制火焰的蔓延,防止煙霧形成。
5
、潤滑劑(
Lubricant
)滑劑可分為內部滑劑與外部滑劑,內部滑劑最主
要的功能是改善樹脂的內流動性,減少樹脂分子鏈間的內摩擦,如脂肪酸脂類
(硬脂酸單甘油酯);外部滑劑在降低樹脂對加工機械之黏著,並提高產品表
面的光滑易於脫模,如
Hoechst
Wax
。
6
、耐沖擊改質劑(
Impact
modifier
)耐沖擊改質劑通常是具有特殊性的
樹脂以混煉(
Compounding
)方式添加,而改善塑料的耐沖擊性。耐沖擊改質劑
常常影響到塑料的耐熱性、流動性或加工性,選擇時必須慎重。
7
、增塑劑(
plasticizer
)絕大部分合成樹脂具有可塑性,但可塑性的大
小卻不相同,為了使樹脂易於塑化和賦予製品柔軟性,一般在樹脂中加入一些
低分子物質,這些低分子物稱為增塑劑。增塑劑是液體或低熔點物質,與樹脂
應有較好的混溶性。常用的增塑劑由鄰苯二甲酸酯類、脂肪族二元酸酯類、磷
酸酯類、氯化石蠟等。
8
、著色劑(
coloring agent
)是為了美化和裝飾塑料而在物料中加入的含
色料的添加劑稱為著色劑。
9
、填料(
filling material
)是加於塑料的配合料中以降低成本,有時也
可增進塑料的物理性能,如硬度、剛度及沖擊強度的相對惰性的物質稱為填料。
最常用的填料由粘土、硅酸鹽、滑石、碳酸鹽等。
2. 合成樹脂是不是都有毒 塑料是不是都是樹脂加助劑來的
不能說全有毒啦,要是有毒早就禁用了,但有少部分確實是對人體有害,而在市內面上見到的容一半情況下都可以安全使用的。
塑料也不一定說是來自樹脂,塑料的范圍很廣,包括的種類很多,例如
ABS樹脂是由丙烯氰,丁二烯和苯乙烯的三元共聚物,是熱塑性塑料。
而樹脂應該是性能比較好的塑料吧。
至於做鏡片的樹脂就肯定是人工合成的了。
以上純屬個人觀點,有錯請諒解~呵呵
3. 助劑是樹脂嗎
塑料助劑又叫塑來料添加自劑,是聚合物(合成樹脂)進行成型加工時為改善其加工性能或為改善樹脂本身性能所不足而必須添加的一些化合物。例如,為了降低聚氯乙烯樹脂的成型溫度,使製品柔軟而添加的增塑劑;又如為了制備質量輕、抗振、隔熱、隔音的泡沫塑料而要添加發泡劑;有些塑料的熱分解溫度與成型加工溫度非常接近,不加入熱穩定劑就無法成型。因而,塑料助劑在塑料成型加工中佔有特別重要的地位。
4. 哪位大蝦幫幫忙,人造革塑料配方中選用的樹脂和助劑包含哪些,這些助劑的作用是什麼十分感謝。
樹脂主要四種:
聚氯乙烯、聚氨酯、聚醯胺、聚烯烴。其中最常見的是 聚氯乙烯(PVC)和 聚氨酯(PU)兩大類
助劑需要根據工藝流程的不同具體選擇
以聚氯乙烯(PVC)樹脂為例可能的助劑有十大類
1、增塑劑
增塑劑的加入,可以降低PVC分子鏈間的作用力,使PVC塑料的玻璃化溫度、流動溫度與所含微晶的熔點均降低,增塑劑可提高樹脂的可塑性,使製品柔軟、耐低溫性能好。
增塑劑的種類有鄰苯二甲酸酯類、直鏈酯類、環氧類、磷酸酯類等,就其綜合性能看,DOP是一個較好的品種,可用於各種PVC製品配方中,直鏈酯類如DOS屬耐寒增塑劑,長用於農膜中,它與PVC相容性不好,一般以不超過8份為宜,環氧類增塑劑除耐寒性好以外,還具有耐熱、耐光性,尤其與金屬皂類穩定劑並用時有協同效應,環氧增塑劑一般用量為3~5份。電線、電纜製品需具有阻燃性,且應選用電性能相對優良的增塑劑。PVC本身具有阻燃性,但經增塑後的軟製品大多易燃,為使軟PVC製品具有阻燃性,應加入阻燃增塑劑如磷酸酯及氯化石蠟,這兩類增塑劑的電性能也較其他增塑劑優良,但隨增塑劑用量增加,電性能總體呈下降趨勢。對用於無毒用途的PVC製品,應採用無毒增塑劑如環氧大豆油等。至於增塑劑總量,應根據對製品的柔軟程度要求及用途、工藝及使用環境不同而不同。一般壓延工藝生產PVC薄膜,增塑劑總用量在50份左右。吹塑薄膜略低些,一般在45~50份。
2.熱穩定劑
熱穩定劑必須能夠捕捉PVC樹脂放出的具有自催化作用的HCL,或是能夠與PVC樹脂產生的不穩定聚烯結構起加成反映,以阻止或減輕PVC樹脂的分解。一般在配方中選用的熱穩定劑的特點、功能與製品的要求來考慮。例如:
鉛鹽穩定劑主要用在硬製品中。鉛鹽類穩定劑具有熱穩定劑好、電性能優異,價廉等特點。但是其毒性較大,易污染製品,只能生產不透明製品。近年來復合穩定劑大量出現,單組分的穩定劑已有被取代的危險。復合穩定劑的特點是專用性強,污染小,加工企業配料簡便等優點。但由於無統一的標准,所以各家的復合穩定劑差異很大。
鋇鎘類穩定劑是性能較好的一類熱穩定劑。在PVC農膜中使用較廣。通常是鋇鎘鋅和有機亞磷酸酯及抗氧劑並用。
鈣鋅類穩定劑可作為無毒穩定劑,用在食品包裝與醫療器械、葯品包裝,但其穩定性相對教低,鈣類穩定劑用量大時透明度差,易噴霜。鈣鋅類穩定劑一般多用多元醇和抗氧劑來提高其性能,最近已經國內已經有用於硬質管材的鈣鋅復合穩定劑出現。深圳市森德利塑料助劑有限公司成功開發出CZX系列無毒鈣鋅穩定劑,能夠滿足硬質管材及管件的生產,並在聯塑等管材生產廠家批量使用。
有機錫類熱穩定劑性能較好,是用於PVC硬製品與透明製品的較好品種,尤其辛基錫幾乎成為無毒包裝製品不可缺少的穩定劑,但其價格較貴。
環氧類穩定劑通常作為輔助穩定劑。這類穩定劑與鋇鎘鈣鋅類穩定劑並用時能提高光與熱的穩定性,其缺點是易滲出。作輔助穩定劑的還有多元醇,有機亞磷酸酯類能。
近年來還出現了稀土類穩定劑和水滑石系穩定劑,稀土類穩定劑主要特點是加工性能優良,而水滑石則是無毒穩定劑。
3.抗氧劑
PVC製品在加工使用過程中,因受熱、紫外線的作用發生氧化,其氧化降解與產生游離基有關。主抗氧劑是鏈斷裂終止劑或稱游離基消除劑。其主要作用是與游離基結合,形成穩定的化合物,使連鎖反應終止,PVC用主抗氧劑一般是雙酚A。還有輔助抗氧劑或過氧化氫分解劑,PVC輔助抗氧劑為亞磷酸三苯酯與亞磷酸苯二異辛酯。主輔抗氧劑並用可發揮協同作用。
4.紫外線吸收劑
在戶外使用的PVC製品,因受到它敏感波長范圍的紫外線照射,PVC分子成激發態,或其化學鍵被破壞,引起游離基鏈式反應,促使PVC降解與老化。為了提高抗紫外線的能力,常加入紫外線吸收劑。PVC常用的紫外線吸收劑有三嗪-5、UV-9、UV-326、TBS、BAD、OBS。三嗪-5效果最好,但因呈黃色使薄膜略帶黃色,加入少量酞菁藍可以改善。在PVC農膜中常用UV-9,一般用量0.2~0.5份。屬水楊酸類的TBS、BAD與OBS作用溫和,與抗氧劑配合使用,會得到很好的耐老化效果。對於非透明製品,一般通過添加遮光的金紅石型鈦白粉來改善耐候性,這時如果再添加紫外線吸收劑,則需要很大用量,不十分合算。
5.螯合劑
在PVC塑料穩定體系中,常加入的亞磷酸酯類不僅是輔助抗氧劑,而且也起螯合劑的作用。它能與促使PVC脫HCL的有害金屬離子生成金屬絡和物。常用的亞磷酸酯類有亞磷酸三苯酯、亞磷酸苯二異辛酯與亞磷酸二苯辛酯。在PVC農膜中,一般用量為0.5~1份,單獨用時初期易著色,熱穩定性也不好,一般與金屬皂類並用
6.潤滑劑
潤滑劑的作用在於減少聚合物和設備之間的摩擦力,以及聚合物分子鏈之間的內摩擦。前者稱為外潤滑作用,後者稱為內潤滑作用。具有外潤滑作用的如硅油、石蠟等,具有內潤滑作用的如單甘酯,硬脂醇及酯類等。至於金屬皂類,則二者兼有。另外需要說明的是,內外潤滑的說法只是我們的一種習慣稱謂,並沒有明顯的界限,有些潤滑劑在不同的條件起不同的作用,如硬脂酸,在低溫或少量的時候,能起內潤滑作用,但當溫度升高或用量增加時,它的外潤滑作用就逐漸占優勢了,還有一個特例是硬脂酸鈣,它單獨使用時作外潤滑劑,但當它和硬鉛及石蠟等並用時就成了促進塑化的內潤滑劑了。
7.無機物填充料
在PVC中加入某些無機填料作為增量劑,以降低成本,同時提高某些物理機械性能(如硬度、熱變形溫度、尺寸穩定性與降低收縮率),增加電絕緣性和耐燃性。
在硬質擠壓成型過程中,PVC製品一般的填料為碳酸鈣和硫酸鋇。對注塑製品,要求有較好的流動性和韌性,一般宜用鈦白粉和碳酸鈣。硬質製品的填料量在10份以內對製品的性能影響不大,近年來大家為了降低成本,使勁添加填料,這對製品的性能是不利的。
在軟製品方面,加入適量的填料,會使薄膜具有手感很好的彈性,光面乾燥而不顯光亮,並有耐熱壓性高和永久形變小等優點。在軟製品配方常用到滑石粉、硫酸鋇、碳酸鈣、鈦白粉與陶土等填料。其中滑石粉對透明性影響較小。生產薄膜是,填料用量可達3份,多了影響性能。同時要注意填料細度,否則易形成僵塊,使塑料斷裂。在普通附層級電纜中主要添加碳酸鈣;絕緣級電纜附層中加入煅燒陶土,可以提高塑料耐熱性和電絕緣性。此外,三氧化二銻也可作為填料加入軟製品中,以提高製品耐燃性。
8.著色劑
用於PVC塑料的著色劑主要是有機顏料和無機顏料。PVC塑料對顏料的要求較高,如耐加工時高溫,不受HCL影響,加工中無遷移,耐光等。常用的有:
(一)紅色主要是可溶性偶氮顏料、鎘紅無機顏料、氧化鐵紅顏料、酞菁紅等;
(二)黃色主要有鉻黃、鎘黃和熒光黃等;(三)藍色主要有酞菁藍
(四)綠色主要為酞菁綠;
(五)白色主要用鈦白粉;
(六)紫色主要是塑料紫RL;
(七)黑色主要是碳黑。
另外,熒光增白劑用於增白,金粉、銀粉用於彩色印花,珠光粉使塑料具有珍珠般散光。
9.發泡劑
PVC用的發泡劑主要是ADC發泡劑和偶氮二異丁腈及無機發泡劑。另外,鉛鹽和鎘鹽也有助發泡作用,可使AC發泡劑的分解溫度降到150~180℃左右。發泡劑的用量根據發泡倍率而定。
10、阻燃劑
用於建材、電氣、汽車、飛機的塑料,均要求有阻燃性。一般含鹵素、銻、硼、磷、氮等化合物均有阻燃作用,可作阻燃劑。
PU的助劑還包括
滲透劑、乳化劑、柔軟劑、流平劑、泡孔調節劑、消泡劑、抗菌劑、表面處理劑、塗飾劑、 PU 改性劑、水性聚氨酯膠粘劑等
具體如何選用,依據生產工藝而定
參考資料:http://knology.chinaccm.com/phrase-2006051610354500447.html
以及各種化工類詞典等
5. 改性塑料配方中助劑怎麼選擇
塑料配方設計的基本原則
配方設計的關鍵為選材、搭配、用量、混合四大要素,表面看起來很簡單,但其實包含了很多內在聯系,要想設計出一個高性能、易加工、低價格的配方也並非易事,需要考慮的因素很多,作者積多年的配方設計經驗提供如下幾個方面的因素供讀者參考。
1、樹脂的選擇
(1)樹脂品種的選擇
樹脂要選擇與改性目的性能最接近的品種,以節省加入助劑的使用量。如耐磨改性,樹脂要首先考慮選擇三大耐磨樹脂PA、POM、UHMWPE;再如透明改性,樹脂要首先考慮選擇三大透明樹脂PS、PMMA、PC。
(2)樹脂牌號的選擇
同一種樹脂的牌號不同,其性能差別也很大,應該選擇與改性目的性能最接近的牌號。如耐熱改性PP,可在熱變形溫度100~140℃的PP牌號范圍內選擇,我們要選用本身耐熱140℃的PP牌號,具體如大韓油化的PP-4012。
(3)樹脂流動性的選擇
配方中各種塑化材料的粘度要接近,以保證加工流動性。對於粘度相差懸殊的材料,要加過渡料,以減小粘度梯度。如PA66增韌、阻燃配方中常加入PA6作為過渡料,PA6增韌、阻燃配方中常加入HDPE作為過渡料。
不同加工方法要求流動性不同。
不同品種的塑料具有不同的流動性。由此將塑料分成高流動性塑料、低流動性塑料和不流動性塑料,具體如下:
高流動性塑料——PS、HIPS、ABS、PE、PP、PA等。
低流動性塑料——PC、MPPO、PPS等。
不流動性塑料——聚四氟乙烯、UHMWPE、PPO等。
同一品種塑料也具有不同的流動性,主要原因為分子量、分子鏈分布的不同,所以同一種原料分為不同的牌號。不同的加工方法所需用的流動性不同,所以牌號分為注塑級、擠出級、吹塑級、壓延級等。
6. 塑料里用什麼助劑做多呢
有些塑料本身就是單純的樹脂,如聚乙烯、聚苯乙烯等,稱為單一組分塑料。有些塑料除了合成樹脂之外,還含有其他輔助材料,如增塑劑、穩定劑、著色劑、各種填料等,稱為多組分塑料,塑料助劑在塑料中加入助劑的目的主要是為了改善加工性能,提高使用效能和降低成本。助劑在塑料用料中所佔比例較少,但對塑料製品的質量卻有很大影響。不同種類的塑料,因成型加工方法以及使用條件不同,所需助劑的種類和用量也不同。主要的助劑有以下幾類:
增塑劑
增塑劑能增加塑料的柔軟性、延伸性、可塑性,降低塑料流動溫度和硬度,有利於塑料製品的成型。常用的有苯二甲酸酯類、癸二酸酯類、氯化石蠟等。
阻燃劑
能夠提高塑料耐燃性的助劑叫做阻燃劑。含有阻燃劑的塑料大多數具有自熄性,或燃燒速率減緩等。常用的阻燃劑有氧化銻及鋁、硼的化合物,鹵化物和磷酸酯、四氯苯二甲酸酐、四澳苯二甲酸酐等。
潤滑劑
潤滑劑是為了改善塑料加熱成型時的脫模性和提高製品的表面光潔度而加入的物質。常用的潤滑劑有:硬脂酸及其鹽類、石蠟、合成蠟等。
增強材料和填料
在許多塑料中,增強材料和填料佔有相當的比重,尤其是增強塑料和鈣塑材料。主要目的是:為了提高塑料製品的強度和剛性,一般加入各種纖維材料或無機物。最常用的增強材料有:玻璃纖維、石棉、石英、炭黑、硅酸鹽、碳酸鈣、金屬氧化物等。
抗靜電劑
抗靜電劑起著消除或減少塑料製品表面產生靜電的作用。抗靜電劑大多數是電解質,它們與合成樹脂的相溶性有限,這樣可以遷移至塑料表面,達到吸潮和消除靜電的作用。
發泡劑
塑料發泡劑是一種在一定溫度下可以氣化的低分子有機物,如二氯二氟甲烷;或者受熱時會分解出氣體的有機化合物。這些氣體留在塑料基體中便形成有許多細微泡沫結構的泡沫塑料。常用的有偶氮化合物、亞硝基化合物等。
著色劑
著色劑用於塑料的著色。主要起美化、修飾作用。塑料製品中約有80%是經過著色後製成最終製品的
7. 塑料助劑的有什麼樣的作用
塑料助劑又叫塑料添加劑,是聚合物(合成樹脂)進行成型加工時為改善其加工性回能或為改善樹答脂本身性能所不足而必須添加的一些化合物。例如,為了降低聚氯乙烯樹脂的成型溫度,使製品柔軟而添加的增塑劑;又如為了制備質量輕、抗振、隔熱、隔音的泡沫塑料而要添加發泡劑;有些塑料的熱分解溫度與成型加工溫度非常接近,不加入熱穩定劑就無法成型。因而,塑料助劑在塑料成型加工中佔有特別重要的地位。
其有以下的性質,可網路參考詳細的內容。
增塑劑
熱穩定劑
加工改性劑
抗沖擊改性劑
阻燃劑
抗氧劑
光穩定劑
填充增強體系助劑
抗靜電劑
潤滑劑和脫模劑
交聯劑
發泡劑
防霉劑
8. 樹脂和塑料的區別
人們往往把「塑料」和「樹脂」兩個名詞混淆使用。但嚴格來說,兩者的概念是不版同的。樹脂有權天然樹脂和合成樹脂之分。天然樹脂是指由自然界中動植物分泌物所得的無定形有機物質,如松香、琥珀、蟲膠等。合成樹脂是人工合成的高分子聚合物或其預聚體。合成樹脂是塑料的主要成分。塑料是合成樹脂加入(或不加入)各種添加劑,經過加工形成塑性材料(熱塑性塑料)或固化交聯形成剛性材料(熱固性塑料)時,則稱為塑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