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各種塑料的密度及收縮比例越詳細越好
低密度聚乙烯,0.910~0.9259/cm3
中密度聚乙烯MDPE0.926~0.9409/cm3
甚低密度聚乙烯VLDPE在0.910g/cm3 以下
密度/(g/cm3) 材料 密度/(g/cm3) 材料
0.80 硅橡腔(可用二氧化硅填充到1。25) 1.19~1.35 增塑聚氯乙烯(大約含有40%增塑劑)
0.83 聚甲基戊烯 1.20~1.22 聚碳酸酯(雙酚A型)
0.85~0.91 聚丙烯 1.20~1.26 交聯聚氨酯
0.89~0.93 高壓(低密度)聚乙烯 1.26~1.28 苯酚甲醛樹脂(未填充)
0.91~0.92 1-聚丁烯 1.26~1.31 聚乙烯醇
0.9~0.93 聚異丁烯 1.25~1.35 乙酸纖維素
0.92~1.00 天然橡膠 1.30~1.41 苯酚甲醛樹脂(填充有機材料:紙,織物)
0.92~0.98 低壓(高密度)聚乙烯 1.30~1.40 聚氟乙烯
1.01~1.04 尼龍12 1.34~1.40 賽璐珞
1.03~1.05 尼龍11 1.38~1.41 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醇酯
1.04~1.06 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ABS) 1.38~1.50 硬質PVC
1.04~1.08 聚苯乙烯 1.41~1.43 聚氧化甲烯(聚甲醛)
1.05~1.07 聚苯醚 1.47~1.52 脲-三聚氰胺樹脂(加有有機填料)
1.06~1.10 苯乙烯-丙烯腈共聚物 1.47~1.55 氯化聚氯乙烯
1.07~1.09 尼龍610 1.50~2.00 酚醛塑料和氨基塑料(加有無機填料)
1.12~1.15 尼龍6 1.70~1.80 聚偏二氟乙烯
1.13~1.16 尼龍66 1.80~2.30 聚酯和環氧樹脂(加有玻璃纖維)
1.10~1.40 環氧樹脂,不飽和聚酯樹脂 1.86~1.88 聚偏二氯乙烯
1.14~1.17 聚丙烯腈 2.10~2.20 聚三氟-氯乙烯
1.15~1.25 乙醯丁酸纖維素 2.10~2.30 聚四氟乙烯
1.161.20 聚甲基丙烯酸甲酯
1.17~1.20 聚乙酸乙烯酯
1.18~1.24 丙酸纖維素
ABS苯乙烯-丁二烯-丙烯酯塑料1.05克/立方厘米
PE塑料(聚乙烯)0.94-0.96克/立方厘米
PP塑料(聚丙烯)0.9-0.91克/立方厘米
PMMA聚甲基丙烯甲酯1.17~1.20克/立方厘米
PC聚碳酸酯1.2克/立方厘米
CR39烯丙基二甘碳酸酯1.32克/立方厘米
AS苯乙烯-丙烯腈共聚物1.075~1.1克/立方厘米
② 模壓成型的原材料有哪些
模壓成型原材料:
1、合成樹脂
復合材料模壓製品所用的模壓料要求合成樹脂具有:①對增強材料有良好的浸潤性能,以便在合成樹脂和增強材料界面上形成良好的粘結;②有適當的粘度和良好的流動性,在壓制條件下能夠和增強材料一道均勻地充滿整個模腔;③在壓制條件下具有適宜的固化速度,並且固化過程中不產生副產物或副產物少,體積收縮率小;④能夠滿足模壓製品特定的性能要求。按以上的選材要求,常用的合成樹脂有:不飽和聚酯樹脂、環氧樹脂、酚醛樹脂、乙烯基樹脂、呋喃樹脂、有機硅樹脂、聚丁二烯樹脂、烯丙基酯、三聚氰胺樹脂、聚醯亞胺樹脂等。為使模壓製品達到特定的性能指標,在選定樹脂品種和牌號後,還應選擇相應的輔助材料、填料和顏料。
2、增強材料
模壓料中常用的增強材料主要有玻璃纖維開刀絲、無捻粗紗、有捻粗紗、連續玻璃纖維束、玻璃纖維布、玻璃纖維氈等,也有少量特種製品選用石棉氈、石棉織物(布)和石棉紙以及高硅氧纖維、碳纖維、有機纖維(如芳綸纖維、尼龍纖維等)和天然纖維(如亞麻布、棉布、煮煉布、不煮煉布等)等品種。有時也採用兩種或兩種以上纖維混雜料作增強材料。
3、輔助材料
一般包括固化劑(引發劑)、促進劑、稀釋劑、表面處理劑、低收縮添加劑、脫模劑、著色劑(顏料)和填料等輔助材料。
③ 模壓成型的工藝方法及流程是什麼
模壓成型工藝按增強材料物態和模壓料品種可分為如下幾種:
(1)纖維料模壓法:將經預混或預浸的纖維狀模壓料,投入到金屬模具內,在一定的溫度和壓力下成型復合材料製品。
(2)碎布料模壓法:將浸過樹脂膠液的玻璃纖維布或其它織物,如麻布、有機纖維布、石棉布或棉布等的邊角料切成碎塊,然後在模具中加溫加壓成型復合材料製品。此法適於成型形狀簡單性能要求一般的製品。
(3)織物模壓法:將預先織成所需形狀的兩維或三維織物浸漬樹脂膠液,然後放入金屬模具中加熱加壓成型為復合材料製品。
(4)層壓模壓法:將預浸過樹脂膠液的玻璃纖維布或其它織物,裁剪成所需的形狀,然後在金屬模具中經加溫或加壓成型復合材料製品。
(5)纏繞模壓法:將預浸過樹脂膠液的連續纖維或布(帶),通過專用纏繞機提供一定的張力和溫度,纏在芯模上,再放入模具中進行加溫加壓成型復合材料製品。
(6)片狀塑料(SMC)模壓法:將SMC片材按製品尺寸、形狀、厚度等要求裁剪下料,然後將多層片材疊合後放入金屬模具中加熱加壓成型製品。
(7)預成型坯料模壓法:先將短切纖維製成品形狀和尺寸相似的預成型坯料,將其放入金屬模具中,然後向模具中注入配製好的粘結劑(樹脂混合物),在一定的溫度和壓力下成型。
(8)定向輔設模壓:將單向預浸料製品主應力方向取向鋪設,然後模壓成型,製品中纖維含量可達70%,適用於成型單向強度要求高的製品。
(9)模塑粉模壓法:模塑粉主要由樹脂、填料、固化劑、著色劑和脫模劑等構成。其中的樹脂主要是熱固性樹脂(如酚醛樹脂、環氧樹脂、氨基樹脂等),分子量高、流動性差、熔融溫度很高的難於注射和擠出成型的熱塑性樹脂也可製成模塑粉。模塑粉和其他模壓料的成型工藝基本相同,兩者的主要差別在於前者不含增強材料,故其製品強度較低,主要用於次受力件。
(10)吸附預成型坯模壓法:採用吸附法(空氣吸附或濕漿吸附)預先將玻璃纖維製成與模壓成型製品結構相似的預成型坯,然後把其置於模具內,並在其上倒入樹脂糊,在一定的溫度與壓力下成型。此法採用的材料成本較低,可採用較長的短切纖維,適於成型形狀較復雜的製品,可以實現自動化,但設備費用較高。
(11)團狀模塑料模壓法:團狀模塑料(BMC)是一種纖維增強的熱固性塑料,且通常是一種由不飽和聚酯樹脂、短切纖維、填料以及各種添加劑構成的、經充分混合而成的團狀預浸料。BMC中加入有低收縮添加劑,從而大大改善了製品的外觀性能BMC。
(12)氈料模壓法:此法採用樹脂(多數為酚醛樹脂)浸漬玻璃纖維氈,然後烘乾為預浸氈,並把其裁剪成所需形狀後置於模具內,加熱加壓成型為製品。此法適於成型形狀較簡、單厚度變化不大的薄壁大型製品。
模壓成型的工藝流程:
(1)加料:按照需要往模具內加入規定量的材料,而加料的多少直接影響著製品的密度與尺寸等。加料量多則製品毛邊厚,尺寸准確度差,難以脫模,並可能損壞模具;加料量少則製品不緊密,光澤性差,甚至造成缺料而產生廢品。
(2)閉模:加料完後即使陽模和陰模相閉合。合模時先用快速,待陰,陽模快接觸時改為慢速。先快後慢的操作方法有利於縮短非生產時間,防止模具擦傷,避免模槽中原料因合模過快而被空氣帶出,甚至使嵌件位移,成型桿遭到破壞。待模具閉合即可增大壓力對原料加熱加壓。
(3)排氣:模壓熱固性塑料時,常有水分和低分子物放出,為了排除這些低分子物、揮發物及模內空氣等,在塑料模的模腔內塑料反應進行至適當時間後,可卸壓松模排氣一很短的時間。排氣操作能縮短固化時間和提高製品的物理機械性能,避免製品內部出現分層和氣泡;但排氣過早、遲早都不行,過早達不到排氣目的;過遲則因物料表面已固化氣體排不出。
(4)固化:熱固性塑料的固化是在模壓溫度下保持一段時間,使樹脂的縮聚反應達到要求的交聯程度,使製品具有所要求的物理機械性能為准。固化速率不高的塑料也可在製品能夠完整地脫模時固化就暫告結束,然後再用後處理來完成全部固化過程;以提高設備的利用率。模壓固化時間通常為保壓保溫時間,一般30秒至數分鍾不等,多數不超過30分鍾。過長或過短的固化時間對製品的性能都有影響。
(5)脫模:脫模通常是靠頂出桿來完成的。帶有成型桿或者某些嵌件的製品應先用專門工具將成型桿等寧脫,然後進行脫模。
(6)模具吹洗:脫模後,通常用壓縮空氣吹洗模腔和模具的模面,如果模具上的固著物較緊,還可用銅刀或銅刷清理,甚至需要用拋光劑刷等。
(7)後處理:為了進一步提高製品的質量,熱固性塑料製品脫模後也常在較高溫度下進行後處理。後處理能使塑料固化更加的完全;同時減少或消除製品的內應力,減少製品中的水分及揮發物等,有利於提高製品的電性能及強度。
④ 聚甲醛樹脂模壓成型
聚甲醛樹脂成型塑料模具製品簡述!
聚甲醛樹脂是一種高結晶性高密度的線型聚合物原料,它具有良好機械性能和優異抗蠕變性能,並且它的耐疲勞性能是熱塑性樹脂原料中最高的,聚甲醛樹脂還有良好的自潤滑性能和耐磨性,所以聚甲醛樹脂是一種應用十分廣泛的原料。
聚甲醛原料吸濕性小,所以在成型塑料模具製品前不需要對原料進行乾燥處理,如果成型需要放入話可以在90至100攝氏度范圍內乾燥4小時。
聚甲醛樹脂在240攝氏度下會嚴重分解,而在210攝氏度下停留時間不能超過20分鍾;即使在190攝氏度溫度下也最好不要超過一個小時,所以在保證聚甲醛樹脂流動性能的前提下,應當盡量選用較低的成型溫度及較短的受熱時間。
聚甲醛樹脂成型時候的注塑鋼模模溫一般控制在80至100攝氏度范圍內,對於壁薄、長流程、形狀復雜的塑料模具製品,注塑鋼模的模溫可以提高到120攝氏度左右,因為提高注塑鋼模溫度有利於聚甲醛樹脂熔融體的流動,避免因為冷卻太快而使得成型製品出現缺陷,提高注塑鋼模溫度還可以提高塑料模具製品的抗沖擊強度。
成型塑料模具製品的注射壓力對聚甲醛原料的力學性能影響很小,但是對於熔融體的流動性及塑料模具製品表面質量影響卻很大。對於成型小澆口大面積的製品,聚甲醛原理的注射壓力控制在120至140MPa范圍內,而大澆口小面積的製品其注射壓力控制在40至80MPa范圍內。
由於聚甲醛樹脂結晶度高而且體積收縮大,為了防止成型的塑料模具製品出現空洞凹痕,一定保證有足夠保壓時間進行補縮。
聚甲醛樹脂的注射速度快慢取決於成型製品的壁厚,薄壁的塑料模具製品應當快速注射以免聚甲醛熔融體過早凝固,成型厚壁塑料模具製品則需要緩慢注射以免產生噴射影響製品外觀和質量。
⑤ 手糊玻璃鋼模具收縮率是多少
在模具內由熱的熔體冷卻為固態,是有收縮的;收縮產生包緊力,所以脫模時塑專料件緊抱型芯。如果屬產品在自由狀態,這個孔的尺寸就是1mm,因為型芯撐住了,所以在模具上是1.005mm。塑料有一定的彈性伸長范圍。當從型芯上取下來後,就是要的1mm。
⑥ 懸浮聚四氟乙烯樹脂的收縮率變小是什麼原因呢
你是指模壓後的生料和燒結後的熟料的尺寸差吧 一般的是3%正負1%收縮比,比如圓墊圈生料直徑為100毫米,那麼燒結後的熟料為97毫米左右。
⑦ 模壓成型對樹脂的基本要求有哪些
合成樹脂作為復合材料中構成連續相的單一材料,直接影響模塑料的成型工藝版過程及其製品權性能,所以樹脂的選用應滿足以下基本要求。
(1)樹脂應與增強材料和各種填料有良好的浸潤性和黏結力,以提髙組分相互間的黏結強度。
(2)樹脂應具有良好的工藝性,有適當的黏度和良好的流動性,以便在模壓過程中樹脂和增強材料均勻地充滿型腔的各個角落,獲得良好的外觀和性能均衡的模壓製品。
(3)樹脂的固化溫度低,在固化過程中小分子揮發物要少。
(4)從生產效率角度考慮,樹脂應具有較快的固化速度,但對一些結構復雜、要求較髙的大型製品,固化
⑧ 壓塑模具與模壓樹脂模具的區別是什麼
你說的壓塑模具大概應當是注塑模具吧。注塑模具是將塑料原料熔化後注射進塑料內模具的容型腔里冷卻成形;而你說的模壓樹脂模具是屬於干壓模,是要用帶電加熱板的壓力機將樹脂原料加熱固化成型的加工方法。一個是要用注塑機,一個是要用壓力機,兩者是不同的。
⑨ SMC模壓樹脂的凝膠時間和固化時間大約多久
SMC模壓樹脂凝膠時間一般是5分鍾到8分鍾之間,固化時放熱峰值為170~190℃之間,建議你在使用時咨詢樹脂賣家,因為每家樹脂添加固化劑的配比不同。
⑩ 模壓樹脂與手糊樹脂有什麼區別,可以相互代替嗎
主要是看使用條件。模壓樹脂和手糊樹脂是以製作工藝命名的。
多多交流281942776 註明:樹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