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聚醚胺D230和環氧樹脂怎樣比例
聚醚來胺D230的活潑氫當量是61g/eq,采源用不同型號的環氧樹脂D230用量可以根據活潑氫當量進行計算
100gE51環氧樹脂 D230理論用量是 32g
一般按51:D230=3:1混合使用
聚醚胺常溫固化很慢,適合做加溫固化 建議60℃*3h+80℃*2h+100℃*1h+120℃*30min
⑵ 環氧樹脂使用時為什麼需要加固化劑,固化劑用量
環氧樹脂一般和添加物同時使用,以獲得應用價值。添加物可按不同用途加以選擇,常用添加物有以下幾類:(1)固化劑;(2)改性劑;(3)填料;(4)稀釋劑;(5)其它。
其中固化劑是必不可少的添加物,無論是作粘接劑、塗料、澆注料都需添加固化劑,否則環氧樹脂不能固化。
由於用途性能要求各不相同,對環氧樹脂及固化劑、改性劑、填料、稀釋劑等添加物也有不同的要求。現將它們的選擇方法簡介於下:
(一)環氧樹脂的選擇
1、從用途上選擇
作粘接劑時最好選用中等環氧值(0.250.45)的樹脂,如6101、634;作澆注料時最好選用高環氧值(0.40)的樹脂,如618、6101;作塗料用的一般選用低環氧值(<0.25)的樹脂,如601、604、607、609等。
2、從機械強度上選擇
環氧值過高的樹脂強度較大,但較脆;環氧值中等的高低溫度時強度均好;環氧值低的則高溫時強度差些。因為強度和交聯度的大小有關,環氧值高固化後交聯度也高,環氧值低固化後交聯度也低,故引起強度上的差異。
3、從操作要求上選擇
不需耐高溫,對強度要求不大,希望環氧樹脂能快乾,不易流失,可選擇環氧值較低的樹脂;如希望滲透性也,強度較好的,可選用環氧值較高的樹脂。
(二)、固化劑的選擇
1、固化劑種類:
常用環氧樹脂固化劑有脂肪胺、脂環胺、芳香胺、聚醯胺、酸酐、樹脂類、叔胺,另外在光引發劑的作用下紫外線或光也能使環氧樹脂固化。常溫或低溫固化一般選用胺類固化劑,加溫固化則常用酸酐、芳香類固化劑。
2、固化劑的用量
(1)胺類作交聯劑時按下式計算:
胺類用量=mg/hn
式中:
m=胺分子量
hn=含活潑氫數目
g=環氧值(每100克環氧樹脂中所含的環氧當量數)
改變的范圍不多於1020%,若用過量的胺固化時,會使樹脂變脆。若用量過少則固化不完善。
(2)用酸酐類時按下式計算:
酸酐用量=mg(0.6~1)/100式中:
m=酸酐分子量
g=環氧值(0.6~1)為實驗系數
3、選擇固化劑的原則:固化劑對環氧樹脂的性能影響較大,一般按下列幾點選擇。
(1)、從性能要求上選擇:有的要求耐高溫,有的要求柔性好,有的要求耐腐蝕性好,則根據不同要求選用適當的固化劑。
(2)、從固化方法上選擇:有的製品不能加熱,則不能選用熱固化的固化劑。
(3)、從適用期上選擇:所謂適用期,就是指環氧樹脂加入固化劑時起至不能使用時止的時間。要適用期長的,一般選用酸酐類或潛伏性固化劑。
(4)、從安全上選擇:一般要求毒性小的為好,便於安全生產。
(5)、從成本上選擇。
(三)、改性劑的選擇
改性劑的作用是為了改善環氧樹脂的鞣性、抗剪、抗彎、抗沖、提高絕緣性能等。常用改性劑有:
(1)、聚硫橡膠:可提高沖擊強度和抗剝性能。
(2)、聚醯胺樹脂:可改善脆性,提高粘接能力。
(3)、聚乙烯醇叔丁醛:提高抗沖擊鞣性。
(4)、丁腈橡膠類:提高抗沖擊鞣性。
(5)、酚醛樹脂類:可改善耐溫及耐腐蝕性能。
(6)、聚酯樹脂:提高抗沖擊鞣性。
(7)、尿醛三聚氰胺樹脂:增加抗化學性能和強度。
(8)、糠醛樹脂:改進靜彎曲性能,提高耐酸性能。
(9)、乙烯樹脂:提高抗剝性和抗沖強度。
(10)、異氰酸酯:降低潮氣滲透性和增加抗水性。
(11)、硅樹脂:提高耐熱性。
聚硫橡膠等的用量可以在50300%之間,需加固化劑;聚醯胺樹脂、酚醛樹脂用量一般為50100%,聚酯樹脂用量一般在2030%,可以不再另外加固化劑,也可以少量加些固化劑促使反應快些。
一般說來改性劑用量越多,柔性就愈大,但樹脂製品的熱變形溫度就相應下降。
為改善樹脂的柔性,也常用增韌劑如:鄰苯二甲酸二丁酯或鄰苯二甲酸二辛酯。
(四)、填料的選擇
填料的作用是改善製品的一些性能,並改善樹脂固化時的散熱條件,用了填料也可以減少環氧樹脂的用量,降低成本。因用途不同可選用不同的填料。其大小最好小於100目,用量視用途而定。常用填料簡介如下:
填料名稱作用
石棉纖維、玻璃纖維增加韌性、耐沖擊性
石英粉、瓷粉、鐵粉、水泥、金剛砂提高硬度
氧化鋁、瓷粉增加粘接力,增加機械強度
石棉粉、硅膠粉、高溫水泥提高耐熱性
石棉粉、石英粉、石粉降低收縮率
鋁粉、銅粉、鐵粉等金屬粉末增加導熱、導電率
石墨粉、滑石粉、石英粉提高抗磨性能及潤滑性能
金剛砂及其它磨料提高抗磨性能
雲母粉、瓷粉、石英粉增加絕緣性能
各種顏料、石墨具有色彩
另外據資料報導適量(2735%)p、as、sb、bi、ge、sn、pb的氧化物添加在樹脂中能在高熱度、壓力下保持粘接性。
(五)、稀釋劑的選擇
其作用是降低粘度,改善樹脂的滲透性。稀釋劑可分惰性及活性二大類,用量一般不超過30%。常用稀釋劑如下:
活性稀釋劑
名稱牌號用途備注
二縮水甘油醚600~30%需多加計算量固化劑
多縮水甘油醚630同上同上
環氧丙烷丁基醚660~15%同上
環氧丙烷苯基醚690同上同上
二環氧丙烷乙基醚669同上同上
三環氧丙烷丙基醚662同上同上
惰性稀釋劑
名稱用量備注
二甲苯~15%不需多加固化劑
甲苯同上同上
苯同上同上
丙酮同上同上
在加入固化劑之前,必須對所使用的樹脂、固化劑、填料、改性劑、稀釋劑等所有材料加以檢查,應符合以下幾點要求:
(1)、不含水份:含水的材料首先要烘乾,含少量水的溶劑應盡量少用。
(2)、純度:除水份以外的雜質含量最好在1%以下,若雜質在525%時雖也可使用權,但須增加配方的百分比。少量使用時用試劑級較好。
(3)、了解各材料是否失效。
⑶ 環氧樹脂調和的比例
一般是環氧樹脂:固化劑是2:1,也有的是1:1或者3:1等;
環氧樹脂
環氧樹脂是泛指分子中含有兩個或兩個以上環氧基團的有機化合物,除個別外,它們的相對分子質量都不高。環氧樹脂的分子結構是以分子鏈中含有活潑的環氧基團為其特徵,環氧基團可以位於分子鏈的末端、中間或成環狀結構。由於分子結構中含有活潑的環氧基團,使它們可與多種類型的固化劑發生交聯反應而形成不溶的具有三向網狀結構的高聚物。凡分子結構中含有環氧基團的高分子化合物統稱為環氧樹脂。固化後的環氧樹脂具有良好的物理、化學性能,它對金屬和非金屬材料的表面具有優異的粘接強度,介電性能良好,變定收縮率小,製品尺寸穩定性好,硬度高,柔韌性較好,對鹼及大部分溶劑穩定,因而廣泛應用於國防、國民經濟各部門,作澆注、浸漬、層壓料、粘接劑、塗料等用途。
幾種分類
對環氧樹脂膠黏劑的分類在行業中還有以下幾種分法:
1、按其主要組成 分為純環氧樹脂膠黏劑和改性環氧樹脂膠黏劑;
2、按其專業用途 分為機械用環氧樹脂膠黏劑、建築用環氧樹脂膠黏劑、電子眼環氧樹脂膠黏劑、修補用環氧樹脂膠黏劑以及交通用膠、船舶用膠等;
3、按其施工條件 分為常溫固化型膠、低溫固化型膠和其他固化型膠;
4、按其包裝形態 可分為單組分型膠、雙組分膠和多組分型膠等;
還有其他的分法,如無溶劑型膠、有溶劑型膠及水基型膠等。但以組分分類應用較多。
⑷ 抗劃傷固化劑固化量達到多少是標准
環氧樹脂固化劑用量的確定
1、胺類固化劑用量的計算
胺類固化劑用量的計算方法,其依據是以胺基上的—個活潑氫和一個環氧基相作用來考慮的。各種伯胺、仲胺的用量按下式計算求出: W=(M/Hn)×E;
式中:W—一每100g環氧樹脂所需胺類固化劑的質量,g; M——胺類固化劑分子量;
Hn——固化劑分子中胺基上的活潑氫原子數; E一一環氧樹脂的環氧值。
舉例:用乙二胺作固化劑,使E-44環氧樹脂固化,求每loog環氧樹脂所需乙二胺的用量。
解:乙二胺的分子式為H2N—CH2一NH2,乙二胺的分子量M=60,乙二胺的活潑氫原子數Hn=4,
從表中查出E-44環氧樹脂的環氧值E=0.40~0.47,那麼W最大=60/4×0.47=7.05(g),W最小=60/4×0.40=6(g);
即每100g E-44環氧樹脂需用6-7g乙二胺固化劑。實際上,隨著胺分子的大小,以及反應能力和揮發情況的不同,一般比理論計算出的數值要多用10%以上。
2、酸酐類固化劑的用量計算
酸酐類固化劑的用量通常按下式求出:W=AE·E·K,
式中:W—一每100g環氧樹脂所需酸酐固化劑的質量,g;
AE一—酸酐摩爾質量,kg/mol;
K——每摩爾質量環氧基所需酸酐的量,mol。經驗數據,它在0.5~1.1范 圍內變動,一般取0.85。
舉例:對100g環氧值為0.43的環氧樹脂,若用鄰邦苯二甲酸酐(PA)作它的硬化劑,要用多少量合適?
解:鄰苯二甲酸酐的分子式為:其分子量 M=148;
E=0.43經驗數值取K=0.85 因此其合適的用量為:W=148×0.43×0.85×=54.1(g);
即100g環氧值為0.43的環氧樹脂,用54g左右的鄰苯二甲酸酐作固化劑較合適。實際使用量也均比理論計算的用量值高。
固化劑用量一般比理論計算值高的原因有二:一是在配製過程和操作過程中會有揮發損失;二是不易與樹脂混合均勻。但是當硬化劑用量過大時,會造成樹脂鏈終止增長,降低硬化物的分子量,使固化後的樹脂發脆。
上述計算值,都是指純的固化劑,即含量百分之百。當達不到此純度時,應進行換算調整。
⑸ 固化劑和環氧樹脂的比例
一般環氧樹脂 E 51:固化劑是:50,但是有一部分固化劑是100:40,也有更低的或更高的。比如100:20或100:60。正常來說希望固化劑配比越低越好,因為這樣成本低一些(因為固化劑貴)。
胺類用量=MG/Hn。
M=胺分子量。
Hn=含活潑氫數目。
G=環氧值(每100克環氧樹脂中所含的環氧當量數)。
用酸酐類時按下式計算:
酸酐用量=MG(0.6~1)/100式中:
M=酸酐分子量。
G=環氧值(0.6~1)為實驗系數。
(5)胺類和酸酐類固化環氧樹脂用量計算擴展閱讀:
固化劑按用途可分為常溫固化劑和加熱固化劑。環氧樹脂高溫固化時一般性能優良,但是在土木建築中使用的塗料和粘接劑等由於加熱困難,需要常溫固化;
所以大都使用脂肪胺、脂環映以及聚醯胺等,尤其是冬季使用的塗料和粘接劑不得不與多異氰酸酯並用,或使用具有惡臭氣味的聚琉醇類。
至於中溫固化劑和高溫固化劑,則要以被著體的耐熱性以及固化物的耐熱性、粘接性和耐葯品性等為基準來選擇。選擇重點為多胺和酸酐。由於酸酐固化物具有優良的電性能,所以廣泛用於電子、電器方面。
脂肪族多胺固化物粘接性以及耐鹼、耐水性均優良。芳香族多胺在耐葯品性方面也是優良的。由於氨基的氮元素與金屬形成氫鍵,因而具有優良的防銹效果。
胺質量濃度愈高,防銹效果愈好。酸酐固化劑和環氧樹脂形成酯鍵,對有機酸和無機酸顯示了高的抵抗力,電性能一般也超過了多胺。
⑹ 胺類固化劑用量計算,求助
胺類的固化劑可以通過活潑氫當量計算用量。
100g環氧樹脂中固化劑添加量:
固化劑用量(g)=環氧樹脂的環氧值 × 活潑氫當量
以E51環氧樹脂/二乙烯三胺為例:分子量103,分子中含有5個活潑氫,則活潑氫當量為:103÷5=20.6。
則100gE51環氧樹脂中二乙烯三胺的理論添加量為: 0.51×20.6=10.5 (g)
⑺ 環氧樹脂固化劑用量怎麼計算
廠家生產都是有固定的配比3:1,。
⑻ 如何計算胺類環氧固化劑混胺的胺值
胺類環氧固化劑胺值測定比較麻煩而又重要。最近,專家專門介紹了伯胺值、仲胺值和叔胺值的測定方法,以及改性胺固化劑理論用量的計算公式,重點提出了混胺的胺值、混胺固化劑用量的計算,建議採用伯胺值、仲胺值和叔胺值來表徵混胺的氨基含量,可依此計算出混胺固化劑的理論片用量以為配比設計提供理論依據,並依此准確地控制混胺合成的終點、保證混胺生產質量的穩定;推薦用乙酸酐-高氯酸法測定叔胺值,水楊醛-高氯酸法測定仲胺和叔胺的合量、減去叔胺值即町求出仲胺值,水楊醛-甲醇鈉法測定伯胺值。 胺類固化劑是在環氧樹脂中應用最多的同化劑,由於未經改性的胺類固化劑存在許多缺點。因此國內外不斷研製出大量各具特色的改性胺固化劑,改性胺已成為胺類同化劑的主要品種,並獲得愈來愈廣泛的應用。胺類固化劑改性的方法主要是化學改性,也有少量的物理改性。化學改性主要是利用胺類固化劑中的活潑氫(也可利用其他活潑基團)與改性物進行加成或縮合反應,生成改性胺。通常未改性的胺類固化劑都有各自固定的分子結構,很容易求出其活潑氫當量Eq(-H)。胺類固化劑的最佳用量應在理論用量附近,通過試驗按固化物最佳使用性能來最後確定。 關於活潑氫當量及混胺固化劑用量(理論值)的計算,首先要明確定義及換算關系。第一是混胺的胺值,混胺的總胺值-1g混胺中所含伯氨基、仲氨基和叔氨基的物質的量的總和,單位為mol/g。相當於中和1g混胺所需標准酸的物質的量,單位為mol/g,為了方便汁算不推薦採用通常用的胺值單位(KOH)mg/g;混胺的伯胺值Va(-NH2)-1g混胺中所含伯氨基的物質的量,單位為mol/g。第二是混胺固化劑用量的計算,堅持按等物質的量的原則,重點把握好100g混胺中伯氨基耗用環氧樹脂的量計算、100g環氧樹脂需用混胺量計算。
⑼ 環氧樹脂和固化劑的一般 比例為多少
一般環氧樹脂 E 51:固化劑是100:50,但是有一部分固化劑是100:40,也有更低的或更高的。比如:20或100:60。正常來說希望固化劑配比越低越好,因為這樣成本低一些(因為固化劑貴)。
胺類用量=MG/Hn。
M=胺分子量。
Hn=含活潑氫數目。
G=環氧值(每100克環氧樹脂中所含的環氧當量數)。
用酸酐類時按下式計算:
酸酐用量=MG(0.6~1)/100式中:
M=酸酐分子量。
G=環氧值(0.6~1)為實驗系數。
(9)胺類和酸酐類固化環氧樹脂用量計算擴展閱讀:
固化劑按用途可分為常溫固化劑和加熱固化劑。環氧樹脂高溫固化時一般性能優良,但是在土木建築中使用的塗料和粘接劑等由於加熱困難,需要常溫固化;
所以大都使用脂肪胺、脂環映以及聚醯胺等,尤其是冬季使用的塗料和粘接劑不得不與多異氰酸酯並用,或使用具有惡臭氣味的聚琉醇類。
至於中溫固化劑和高溫固化劑,則要以被著體的耐熱性以及固化物的耐熱性、粘接性和耐葯品性等為基準來選擇。選擇重點為多胺和酸酐。由於酸酐固化物具有優良的電性能,所以廣泛用於電子、電器方面。
脂肪族多胺固化物粘接性以及耐鹼、耐水性均優良。芳香族多胺在耐葯品性方面也是優良的。由於氨基的氮元素與金屬形成氫鍵,因而具有優良的防銹效果。
胺質量濃度愈高,防銹效果愈好。酸酐固化劑和環氧樹脂形成酯鍵,對有機酸和無機酸顯示了高的抵抗力,電性能一般也超過了多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