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如圖表示滲透作用裝置圖,其中半透膜為膀胱膜(允許單糖透過不允許二糖及多糖透過),裝置溶液A、B、a、b
A、根據題意已知MA>MB,Ma=Mb>MA,即圖1中溶液差值要比圖3小一些,則圖1漏斗內內進入的水分容也要少一些,所以平衡後,漏斗內溶液濃度Ma大於Mb,A正確;
B、根據以上分析可知兩個實驗漏斗內的液面起始高度是一致的,而圖1漏斗內進入的水分也要少一些,所以平衡後,漏斗內液面上升高度h1<h2,B錯誤;
C、平衡後,膜兩側水分子進出速度相等,但是由於漏斗與裝置的液面不一樣高,所以膜兩側溶液濃度不可能相等,C錯誤;
D、若再向a、b中加入等量的蔗糖酶,則漏斗內的蔗糖被水解成單糖,可以移動到漏斗外,而漏斗外的蔗糖不能被水解,所以漏斗內外溶液濃度難以相等,所以漏斗內外液面不會齊平,D錯誤.
故選:A.
❷ 將大分子電解質 NaR 的水溶液用半透膜和水隔開,達到 Donnan 平衡時,膜外水的 pH值
因為大分子R不能通過半透膜,而na+穿過半透膜,由於唐南平衡水解h+與R平衡,多出的oh-流向膜外,造成膜外ph>7
❸ 如圖1表示滲透作用裝置,一段時間後液面上升的高度為h,其中半透膜為膀胱膜,裝置溶液A、a起始濃度分別用
(1)由於開始時Ma>MA,達到平衡後,由於水柱的壓力,使水分子從漏斗進入水槽,所以MA依然小於Ma,這樣才能使進出半透膜的水分子數達到動態平衡;圖1中的半透膜相當於圖2中的原生質層,由①細胞膜、③液泡膜和②兩層膜之間的細胞質組成.
(2)由於開始時蔗糖濃度大於細胞液濃度,細胞失水,細胞液濃度逐漸增大,當蔗糖濃度等於細胞液濃度時,水分進出細胞達到動態平衡.
(3)如果把植物細胞放在清水中,由於外界溶液濃度小於細胞液濃度,真核細胞吸水,故此時細胞處於質壁分離復原過程中,隨著吸水過程的進行,細胞液濃度變小,又因為細胞壁的作用,細胞的吸水能力逐漸減弱,該過程體現了細胞膜的功能特性選擇透過性.
故答案是:
(1)小於 原生質層 1、2、3
(2)等於
(3)質壁分離復原 減弱 選擇透過性
❹ NaCl 水溶液和純水經半透膜達成滲透平衡時,該體系的自由度是多少
不考慮電離,物種數S=2,組分數C=2,相數Φ=2,n=3(一個溫度,兩個壓力)
f=C-Φ+n=2-2+3=3
❺ 滲透系統的滲透平衡是什麼意思平衡時半透膜兩端的溶液濃度是不是一樣大
指半透膜兩側溶液滲透勢一樣大。注意,滲透勢一樣並不代表濃度一樣。
❻ NaCl 水溶液和純水經半透膜達成滲透平衡時,該體系的自由度是多少
一樓錯了,應該是F=2-1+2=3
❼ 在平衡體系Ca(OH)2(s)Ca2+(aq)+2OH-(aq)中,能使c(Ca2+)減小,而使pH增大的是()A.加入
A.鎂離子與氫氧根離子反應生成氫氧化鎂沉澱,平衡右移,c(Ca2+)增大,氫氧根離子的濃度降低,pH減小,故A錯誤;
B.加入少量HCl溶液,中和氫氧根離子,沉澱溶解平衡右移,c(Ca2+)增大,c(OH-)減小,pH減小,故B錯誤;
C.加入少量KCl固體,對平衡移動無影響,c(Ca2+)、c(OH-)不變,故C錯誤;
D.加入少量氫氧化鋇,氫氧根離子濃度增大,平衡左移,c(Ca2+)減小、c(OH-)增大,pH增大,故D正確,
故選:D.
❽ 請回答。第一個問題 怎麼判斷半透膜動態平衡。 第二個問題 見圖片上
平衡是指相對平衡,兩邊的水一直在相互流動,所以說流動速率相同應該是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