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粉末塗料用各類飽和型聚酯樹脂的粘度值是多少
測試的方法不一樣的,一般分180°和200°測試,180°測試的話一般在4.2左右比較好,200°的話控制在2.2到3.2之間比較有好的流平,不過要是做特殊的粉就另當別論了,比如砂紋,
㈡ 聚脂樹脂粉末塗料包括哪些品種,主要使用的是什麼固化劑
粉末塗料聚酯樹脂的品種較多,主要品種包括混合型聚酯樹脂、TGIC型聚回酯樹脂、HAA型聚酯答樹、PU型聚酯樹脂、PT910型聚酯樹脂。
在耐候性聚酯粉末塗料中,目前主要使用的固化劑為TGIC和HAA。一般來說,TGIC固化聚酯粉末塗料的塗膜外觀,塗膜各種性能都比較好,缺點是烘烤溫度高一點,比HAA毒性大一點,HAA固化聚酯粉末塗料的缺點是塗膜過厚時容易出現豬毛孔現象,在烘烤固化時塗膜耐泛黃性不如TGIC體系,一般歐洲標准要求較嚴,均要求HAA型聚酯樹脂。
㈢ 什麼是環氧改性聚酯樹脂粉末塗料
粉末塗料聚酯樹脂的品種較多,主要品種包括混合型聚酯樹脂、TGIC型聚酯樹脂、HAA型聚酯樹、PU型聚酯樹脂、PT910型聚酯樹脂。在耐候性聚酯粉末塗料中,目前主要使用的固化劑為TGIC和HAA。一般來說,TGIC固化聚酯粉末塗料的塗膜外觀,塗膜各種性能都比較好,缺點是烘烤溫度高一點,比HAA毒性大一點,HAA固化聚酯粉末塗料的缺點是塗膜過厚時容易出現豬毛孔現象,在烘烤固化時塗膜耐泛黃性不如TGIC體系
㈣ 環氧樹脂,聚酯樹脂,丙烯酸樹脂。酚醛樹脂。這四種樹脂在粉末塗料中的區別和優劣。
要看你做什麼塗料 再說
耐高溫的 還是什麼
㈤ 誰能詳細介紹一下粉末塗料用的飽和聚酯樹脂,另外飽和聚酯樹脂和不飽和聚酯樹脂有什麼區別有毒嗎急用
飽和聚酯樹脂:
採用不同的多元酸和多元醇可合成出不同類型、不同特性的飽和聚酯樹脂。若使用的都是直鏈結構的二元醇和二元酸,產生的就是只含直鏈結構的聚酯樹脂,若使用的多元酸中含苯環(例:苯酐、對苯二甲酸、偏苯三酸酐等)產生的就是含有苯環結構的聚酯樹脂,若採用化學反應引入除多元醇、多元酸之外的其它成份,產生的就是改性聚酯樹脂。
合成聚酯樹脂若採用直鏈結構的多元醇與多元酸,合成得到的樹脂具有線性結構,柔韌性非常好,主要用途不是在塗料行業;日常生活與工作中所接觸到的尼龍就是很典型的線性聚酯,最典型的線性聚酯尼龍-66就是己二胺與1,6-己二酸的產物,從結構上看也可用1,6-己二醇與1,6-己二酸合成。
合成聚酯樹脂若採用苯環的多元酸與多元醇反應,合成得到含有苯環結構的樹脂,苯環的剛性特徵賦予樹脂以硬度,而苯環的穩定的結構特徵賦予樹脂以耐化學性。
不飽和聚酯樹脂:
一般是由不飽和二元酸二元醇或者飽和二元酸不飽和二元醇縮聚而成的具有酯鍵和不飽和雙鍵的線型高分子化合物。通常,聚酯化縮聚反應是在190~220℃進行,直至達到預期的酸值(或粘度),在聚酯化縮反應結束後,趁熱加入一定量的乙烯基單體,配成粘稠的液體,這樣的聚合物溶液稱之為不飽和聚酯樹脂。
常用於物體表面加厚、固化,使用時如同刷油漆一般,層層加疊,固化過程釋放苯乙烯等有害氣體。
不飽和聚酯樹脂是熱固性樹脂中最常用的一種,它是由飽和二元酸、不飽和二元酸和二元醇縮聚而成的線形聚合物,經過交聯單體或活性溶劑稀釋形成的具有一定黏度的樹脂溶液,簡稱UP。
不飽和聚酯樹脂有毒,主要是其中苯乙烯的毒性。
㈥ HG/T2006-2006熱固性粉末塗料標准
這個應該是沒有下載的了,不過我有電子版本的粉末塗料的很多標准,現在復制給你吧!
熱固性粉末塗料
HG/T 2006-2006 Thermosetting powder coatings
編者按:中華人民共和國化工行業標准HG/T 2006-2006於2006年7月26日發布,2007年3月1日執行。該標准代替原HG/T2006-91和HG/T2597-94。
0 前言
本標准非等效採用日本工業標准JIS K 5981-1992《熱塑性和熱固性粉末塗料》。
本標準是由HG/T2006-91《電冰箱用粉末塗料》和 HG/T2597-94《環氧-聚酯粉末塗料》兩個標准合並修訂而成。
本標准與以上兩個標準的主要技術差異為:
— 適用於所有通用型熱固性粉末塗料,較前兩個標准適用范圍廣;
— 增加了產品分類和產品分級;
— 增加了在容器中狀態、粒徑分布、膠化時間、流動性、耐沸水性、耐人工氣候老化性、重金屬等檢驗項目;
— 「光澤」項目由規定具體指標改為商定;
— 按光澤高低分別規定了耐沖擊性、彎曲試驗和杯突項目的要求
— 部分項目技術指標與前兩個標准相比有所變化;
— 與HG/T2006-91相比,刪除了固化溫度、固化時間和耐劃痕性檢驗項目。
本標准由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提出。
本標准由全國塗料和顏料標准化技術委員會歸口。
本標准負責起草單位:中國化工建設總公司常州塗料化工研究院、阿克蘇•諾貝爾•長誠塗料(寧波)有限公司、杜邦華佳化工有限公司、廣州擎天粉末塗料實業有限公司、南寶樹脂(中國)有限公司、廊坊市燕美化工有限公司、杭州中法化學有限公司、奉化南海葯化集團寧波南海化學有限公司、巴陵石油化工有限責任公司環氧樹脂事業部。
本標准參加起草單位:中國化工學會塗料塗裝專業委員會、氰特表面技術(上海)有限公司、DSM塗料樹脂公司、佛山市順德新松美化工有限公司、深圳松輝化工有限公司、江蘇華光粉末有限公司、東營魯能方大精細化學工業有限責任公司、廣東格蘭仕企業集團有限公司、廣東美的集團製冷家電集團、裕東機械工程公司、美國Q-Panel lab Procts公司、北京聖聯達金屬粉末有限公司。
本標准主要起草人:馮世芳、黃俊鋒、汪鵬 、高慶福、林永正、陳君、董億政、胡寧先、鄧海波、劉澤曦、蔣文群、賈林、朱鵬、錢錦林、潘劍亮、馬迎春、高敏堅、張恆、滕景軍。
本標准自實施之日起,同時代替HG/T2006-91、HG/T2597-94。
本標准委託全國塗料和顏料標准化技術委員會負責解釋。
1范圍
本標准規定了熱固性粉末塗料產品的分類、分級、要求、試驗方法、檢驗規則、標志、包裝和貯存等內容。
本標准適用於以合成樹脂為主要成膜物,並加入顏料、填料、助劑等製成的熱固性、塗膜呈平面狀的通用型粉末塗料1)。
2規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條款通過本標準的引用而成為本標準的條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隨後所有的修改單(不包括勘誤的內容)或修訂版均不適用於本標准,然而,鼓勵根據本標准達成協議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適用於本標准。
GB/T 1250 極限數值的表示方法和判定方法
GB/T 1732-1993 漆膜耐沖擊測定法
GB/T 1733-1993 漆膜耐水性測定法
GB/T 1740 漆膜耐濕熱測定法
GB/T 1766-1995 色漆和清漆 塗層老化的評級方法(neq ISO 4628:1980)
GB/T 1771 色漆和清漆 耐中性鹽霧性能的測定(GB/T 1771-1991,eqv ISO 7253:1984)
GB/T 1865-1997 色漆和清漆 人工氣候老化和人工輻射暴露(濾過的氙弧輻射)(eqv ISO 11341:1994)
GB/T 6742 漆膜彎曲試驗(圓柱軸)( GB/T 6742-1986, neq ISO 1519:1973)
GB/T 9271-1988 色漆和清漆 標准試板(eqv ISO 1514:1984)
GB/T 9274-1988 色漆和清漆 耐液體介質的測定(eqv ISO 2812:1974)
GB 9278 塗料試樣狀態調節和試驗的溫濕度(GB 9278-1988,eqv ISO 3270:1984,Paint and Varnish and their raw materials—Temperatures and humidities for conditioning and testing)
GB/T 9286-1998 色漆和清漆 漆膜的劃格試驗(eqv ISO 2409:1992)
GB/T 9750 塗料產品包裝標志
GB/T 9753 色漆和清漆 杯突試驗(GB/T 9753-1988,eqv ISO 1520:1973)
GB/T 9754 色漆和清漆 不含金屬顏料的色漆漆膜之20°、60°和85°鏡面光澤的測定(GB/T 9754-1988, eqv ISO 2813:1978)
GB/T 13491 塗料產品包裝通則
GB/T 16995-1997 熱固性粉末塗料在給定溫度下膠化時間的測定(eqv ISO 8130-6:1992)
GB 18581-2001 室內裝飾裝修材料 溶劑型木器塗料中有害物質限量
ISO 8130-5:1992 粉末塗料—第5部分:粉末/空氣混合物流動性的測定
ISO 8130-13:2001 粉末塗料—第13部分:激光衍射法分析粒徑分布
ISO 15184:1998 色漆和清漆—鉛筆法測定漆膜硬度
ISO 15528:2000 色漆、清漆和色漆與清漆用原材料— 取樣
3 產品分類、分級
本標准根據粉末塗料塗裝產品的使用場合分為室內用粉末塗料和室外用粉末塗料兩種類型;每種類型又根據塗膜性能分為優等品和合格品兩個等級。
4 要求
產品應符合表1的要求
表1 要求
項目 指 標
室 內 用 室 外 用
合格品 優等品 合格品 優等品
在容器中狀態 色澤均勻,無異物,呈鬆散粉末狀 色澤均勻,無異物,呈鬆散粉末狀
篩余物(125μm) 全部通過 全部通過
粒徑分布 商定 商定
膠化時間 商定 商定
流動性 商定 商定
塗膜外觀 塗膜外觀正常 塗膜外觀正常
硬度(擦傷) ≥ F H F H
附著力/ 級 ≤ 1 1
耐沖擊性/ cm
光澤(60°)≤60
光澤(60°)>60
≥40
50
50
正沖 50,反沖50
≥40
50
50
正沖 50,反沖50
彎曲試驗/ mm
光澤(60°)≤60
光澤(60°)>60
≤4
2
2
2
≤4
2
2
2
杯突/ mm
光澤(60°)≤60 ≥
光澤(60°)>60 ≥
4
6
6
8
4
6
6
8
光澤(60°) 商定 商定
耐鹼性(5%NaOH) 168h無異常 商定
耐酸性(3%HCl) 240h無異常 240h無異常 500h無異常
耐沸水性(時間商定) 無異常 無異常
耐濕熱性 500h 無異常 500h 無異常 1000h 無異常
耐鹽霧性 500h
劃線處:單向銹蝕≤2.0mm
未劃線區:無異常 500h
劃線處:單向銹蝕≤2.0mm
未劃線區:無異常
耐人工氣候老化性
/
500h
變色≤2級
失光a≤2級
無粉化、起泡、開裂、剝落等異常現象 800h
變色≤2級
失光a≤2級
無粉化、起泡、開裂、剝落等異常現象
重金屬/mg/kg
可溶性鉛 ≤
可溶性鎘 ≤
可溶性鉻 ≤
可溶性汞 ≤
/
90
75
60
60
/
90
75
60
60
a 光澤(60°)≤30單位值時不考察塗膜失光情況。
5試驗方法
5.1 取樣
產品按ISO 15528:2000規定取樣。取樣量根據檢驗需要確定。
5.2 試驗樣板的制備
5.2.1底材的選用
除另有商定外,彎曲試驗選用馬口鐵板,其餘項目選用碳鋼板制備樣板。馬口鐵板和碳鋼板應符合GB/T9271-1988的規定。馬口鐵板的厚度應為(0.2~0.3)mm,杯突項目用碳鋼板的厚度應為(0.3~1.25)mm,耐鹽霧性、耐濕熱性和耐人工氣候老化性項目用碳鋼板的厚度應為(0.8~1.5)mm,其餘項目用碳鋼板的厚度應為(0.45~0.55)mm。商定的底材材質類型和厚度應在檢驗報告中註明。
5.2.2底材的處理
除另有商定外,按GB/T9271-1988中3.4和4.3的規定進行底材的處理。耐鹽霧性試驗用底材除按GB/T9271-1988中3.4處理外,還需經磷化處理,經磷化處理後的磷化板按GB/T 1771進行2小時鹽霧試驗應無破壞。耐鹽霧性仲裁檢驗可選用牌號為RB026S/NL60/O 的BONDER板,即經磷化、鈍化處理後的冷軋鋼板作為噴塗粉末塗料的基材。商定的底材處理方法應在檢驗報告中註明。
5.2.3試驗樣板的制備
將處理好的底材、磷化板和BONDER板放在噴粉櫃中,用噴槍等設備進行噴塗。按粉末塗料供應商提供的固化條件,將噴塗好的樣板放入有鼓風的恆溫乾燥箱中進行固化。除另有商定外,塗膜厚度控制在(60~80)μm。
5.3 試驗樣板的狀態調節和試驗環境
從恆溫乾燥箱中取出的樣板,應在GB 9278規定的條件下調節24h後,按有關檢驗方法進行性能測試。硬度、附著力、耐沖擊性、彎曲試驗、杯突項目應在GB 9278規定的條件下進行測試,耐鹼性、耐酸性應在GB 9278規定的溫度條件下進行測試,其餘項目按相關檢驗方法標准規定的條件進行測試。
5.4在容器中狀態
打開包裝袋,目視檢查,樣品中應無異物,樣品應呈色澤均勻的鬆散粉末狀。
5.5 篩余物
稱取約100g(精確至0.1g) 試樣,將試樣放到附有底盤的125μm(120目)的試驗篩中,蓋好篩蓋,以手工拍打振動試驗篩,直至在試驗篩下面的白紙上無落下的粉末為止。小心地把蓋打開,目視觀察,試樣應全部通過試驗篩,不允許有篩余物。
5.6 粒徑分布
按ISO 8130-13:2001的規定進行。
5.7 膠化時間
按GB/T16995-1997的規定進行。
5.8 流動性
按ISO 8130-5:1992的規定進行。
5.9 塗膜外觀
在散射日光下目視觀察樣板,如果塗膜平整或有輕微桔皮,顏色符合客戶要求或用儀器測試在商定的色差范圍內,則可評為「塗膜外觀正常」。
5.10 硬度
按ISO 15184:1998規定進行,鉛筆為中華牌101繪圖鉛筆。
5.11 附著力
按GB/T 9286-1998規定進行。
5.12 耐沖擊性
按GB/T 1732-1993規定進行。正沖時樣板塗膜朝上平放在沖擊器的鐵砧上進行沖擊試驗,反沖時樣板塗膜朝下平放在沖擊器的鐵砧上進行沖擊試驗。
5.13彎曲試驗
按GB/T 6742規定進行。
5.14 杯突
按GB/T 9753規定進行。
5.15 光澤
按GB/T 9754的規定,以60°角進行測試。
5.16 耐鹼性
按GB/T 9274-1988中甲法(浸泡法)進行。將樣板浸入5%(質量百分數)氫氧化鈉(化學純)溶液中至規定的時間,取出樣板,用流水輕輕地沖洗後立即目視觀察塗膜。如三塊樣板中有二塊未出現起泡、開裂、剝落、掉粉、明顯變色、明顯失光等塗膜病態現象,則評為「無異常」。如出現以上塗膜病態現象按GB/T 1766-1995進行描述。
5.17 耐酸性
按GB/T 9274-1988中甲法(浸泡法)進行。將樣板浸入3%(質量百分數)鹽酸(化學純)溶液中至規定的時間,取出樣板,用流水輕輕地沖洗後立即目視觀察塗膜。如三塊樣板中有二塊未出現起泡、開裂、剝落、掉粉、明顯變色、明顯失光等塗膜病態現象,則評為「無異常」。如出現以上塗膜病態現象按GB/T 1766-1995進行描述。
5.18 耐沸水性
按GB/T 1733-1993中乙法的規定進行。將樣板浸入沸水中至商定的時間後取出,用流水沖掉粘在塗膜表面的異物後立即目視觀察塗膜,如三塊樣板中有二塊未出現起泡、開裂、剝落、掉粉、明顯變色、明顯失光等塗膜病態現象,則評為「無異常」。如出現以上塗膜病態現象按GB/T 1766-1995進行描述。
5.19 耐濕熱性
按GB/T 1740 規定進行。目視檢查樣板,如三塊試板中有二塊未出現起泡、開裂、剝落、掉粉、明顯變色等塗膜病態現象,則評為「無異常」。如出現以上塗膜病態現象按GB/T 1766-1995進行描述。
5.20 耐鹽霧性
按GB/T 1771規定進行,除另有商定外,樣板投試前應劃兩道交叉線,並劃透至底材。試驗結束後檢查樣板劃線處塗膜表面單向銹蝕蔓延程度和未劃線區塗膜破壞現象,也可採用商定的方法對劃線處漆膜進行處理,除去底材已腐蝕和已失去附著力的塗層,以評價底材自劃線處蔓延的腐蝕或塗層的損失,底材蔓延的腐蝕或塗層的損失程度也應滿足要求。未劃線區指樣板劃線處2mm外至樣板周邊5mm以內的區域,如三塊試板中有二塊未出現起泡、開裂、剝落、掉粉、明顯變色等塗膜病態現象,則評為「無異常」。如出現以上塗膜病態現象按GB/T 1766-1995進行描述。
5.21 耐人工氣候老化性
按GB/T 1865-1997表3中操作程式A的規定進行。結果的評定按GB/T 1766-1995進行。
5.22 重金屬
按GB 18581-2001中附錄B規定進行,直接用粉末塗料測試。結果以每千克粉末塗料中所含可溶性重金屬的毫克數表示。
6 檢驗規則
6.1 檢驗分類
6.1.1 產品檢驗分為出廠檢驗和型式檢驗。
6.1.2 出廠檢驗項目包括在容器中狀態、篩余物、塗膜外觀、硬度、附著力、耐沖擊性、彎曲試驗、光澤。
6.1.3 型式檢驗項目包括本標准所列的全部要求。在正常生產情況下,每年至少檢驗一次。
6.2 檢驗結果的判定
6.2.1 檢驗結果的判定按GB/T 1250中修約值比較法進行。
6.2.2 所有項目的檢驗結果均達到本標准要求時,該試驗樣品為符合本標准要求。
7 標志、包裝和貯存
7.1 標志
按GB/T 9750的規定進行。
7.2 包裝
按GB/T 13491中二級包裝要求的規定進行。
7.3 貯存
產品貯存時應保證通風、乾燥,防止日光直接照射並應隔絕火源,遠離熱源。產品應根據類型定出貯存期,並在包裝標志上明示。
注1)通用型粉末塗料不包括功能型和含金屬、珠光顏料的粉末塗料。
㈦ 粉末塗料所使用聚酯樹脂的種類有哪些
聚酯樹脂是不飽和聚酯膠粘劑的簡稱。不飽和聚酯膠粘劑主要由不飽和聚酯樹脂、引發劑、專促進劑、填屬料、觸變劑等組成。主鏈中含有-CH=CH-雙鍵的一種線型結構(見線型高分子)聚酯樹脂,能與烯類單體,如苯乙烯、丙烯酸酯、乙酸乙烯酯等混合後,在引發劑和促進劑的作用下,於常溫下聚合成不溶、不熔產物。不飽和聚酯的英文縮寫為UP。 主要用於生產卷材塗料。
聚酯樹脂由二元醇或二元酸或多元醇和多元酸縮聚而成的高分子化合物的總稱。
聚酯樹脂是分為飽和聚酯樹脂和不飽和聚酯樹脂。不飽和聚酯膠粘劑主要由不飽和聚酯樹脂、顏填料、引發劑等助劑組成。膠粘劑粘度小、易潤濕、工藝性好,固化後的膠層硬度大、透明性好、光亮度高、可室溫加壓快速固化、耐熱性較好,電性能優良。缺點是收縮率大、膠粘韌度不高,耐化學介質性和耐水性較差,用於非結構膠粘劑。主要用於膠粘玻璃鋼、硬質塑料、混凝土、電氣罐封等。
㈧ 粉末塗料聚脂樹脂
粉末塗料聚酯樹脂的品種較多,主要品種包括混合型聚酯樹脂、TGIC型聚酯版樹脂、HAA型聚酯權樹、PU型聚酯樹脂、PT910型聚酯樹脂。
在耐候性聚酯粉末塗料中,目前主要使用的固化劑為TGIC和HAA。一般來說,TGIC固化聚酯粉末塗料的塗膜外觀,塗膜各種性能都比較好,缺點是烘烤溫度高一點,比HAA毒性大一點,HAA固化聚酯粉末塗料的缺點是塗膜過厚時容易出現豬毛孔現象,在烘烤固化時塗膜耐泛黃性不如TGIC體系,一般歐洲標准要求較嚴,均要求HAA型聚酯樹脂。
㈨ 國際上最大的粉末塗料用聚酯樹脂供應商是哪家
金陵帝斯曼樹脂有限公司。簡稱帝斯曼,科寶化工是湖南地區的最大代理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