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精鑄使用的硅溶膠,硅粉提煉法的好還是離子交換法的硅溶膠好
2. 硅溶膠是怎麼生產出來的,都用什麼原材料
你好,我正好有這方面的資料就和你分享下了。
目前硅溶膠的主要生產方法有:溶解法、離子交換法、膠溶法、分散法等。
1、硅溶解法:採用無機或有機鹼作催化劑,以單質硅與純水反應來制備硅溶膠的方法稱為硅溶解法。該法的優點是硅溶膠成品中雜質含量少,二氧化硅的膠粒粒形、粒徑、黏度、p H 值、密度、
純度等易控制,膠粒外形圓整均勻,結構緻密,硅溶膠的穩定性較好。
2、離子交換法:離子交換法是目前研究最多、技術最成熟的工藝,通常分為下列2 個步驟①活性硅酸制備②膠粒增長和濃縮 該方法需注意,成品中一般有少量的雜質存在,需進行純化。除去雜質的有效方法是離心分離。
3、電解電滲析法:電解電滲析法制備硅溶膠是一種電化學方法。在電解電滲析槽中加入電解質,調節電解質溶液的pH 值,控制電解電滲析反應的電流密度、溫度等反應條件,在裝備有合適的電極( 如析氫電極、氧陰極)的電解電滲析槽中反應後可製取硅溶膠成品。該法的主要優點是,該法制備硅溶膠的操作條件可控制,便於優化硅溶膠成品的質量,是有開發價值的電化學方法。
4、膠溶法:膠溶法制備硅溶膠是先用酸中和水玻璃溶液形成凝膠,所得凝膠經過濾,水洗,然後加稀鹼溶液,在加壓加熱條件下解膠即得溶膠。主要優缺點:該法製得的硅溶膠粒徑分布較寬,純度較低。
5、酸中和法:酸中和法一般採用稀水玻璃(Na2O . xSiO2)作為起始原料,稀硫酸等無機酸作為酸化劑[13]。根據酸用量的不同,可制備酸性或鹼性硅溶膠。具體工藝步驟包括離子交換去除鈉離子、制備晶核、酸中和反應、晶粒增長。主要缺點:酸中和法製得的硅溶膠一般雜質離子含量較高,穩定性較差。
6、分散法:分散法是利用機械將SiO2微粒分散在水中制備硅溶膠的物理方法。具體步驟如下:稱取定量的去離子水加入到乾燥潔凈的塑料杯中,將其固定於高速分散機上。開動高速分散機,將定量的氣相SiO2 粉末連續加到杯中,杯上蓋塑料膜,以防止水分蒸發和SiO2 粉末飛揚。SiO2 粉末加完後,補加定量的去離子水,調節高速分散速度,保持1.5h,製得SiO2 水分散液。將SiO2 水分散液陳化過夜後,高速分散2 h ,加入添加劑溶液,繼續高速分散2 h,用300 目濾網過濾後得到性能良好的硅溶膠。主要優缺點:潘鶴林等利用合適的分散工藝和添加劑,將
氣相S i O 2 粉末分散在水溶液中製得穩定性高達1 年,黏度低達0.01Pa..s的高性能硅溶膠,其各項性能指標均符合要求。
總的來說國內生產硅溶膠就這些方法。其實各種方法都有其優缺點,關鍵看你的制備方向和用途。
3. 硅溶膠生產工藝
它是用硅灰石粉和硫酸反應,取過濾液在加壓狀態下加熱,再減壓蒸發即得硅溶膠。 專利主權項一種硅溶膠生產工藝的基本特徵是用硅灰石粉(CaSiO↓[2])和硫酸(H↓[2]SO↓[4]。共80頁2、大粒徑、高濃度穩定硅溶膠的制備新工藝供了一種具有一定生產應用價值和發展前途的大粒徑、高濃度、穩定硅溶膠的制備新工藝。本研究對傳統的「離子交換法」進行。13 CN87105094.3 硅溶膠塗料復合制殼工藝 14 CN89101368.7 穩定性硅溶膠及其製造方法 15 CN89105318.2 硅溶膠生產工藝 16 CN90109033.6 硅溶膠,。產品名稱:出品單位: 大連斯諾化學新材料科學技術有限公司| 產品概況 | 硅溶膠生產工藝技術—可轉讓目前國內制備硅溶膠的方法主要有五種:離子交換法、酸中和法、電滲析。硅溶膠首先由英國人研製出來,最早是通過水玻璃交換製得。通過近百年的發展,硅溶膠的生產工藝十分成熟,特別是到了上世界五十年代,硅溶膠由單一的水玻璃法,變成水玻璃。李國良 誠信通.個人 第1年查看聯系方式 硅溶膠生產工藝技術配方技術 查看詳情 停網上書店[北京一帆書店]在線銷售圖書《硅溶膠生產工藝技術》,圖書價格:280.00;圖書品相:十品;孔夫子舊書網匯集全國各地近5000家書店、展示多達近2000萬種圖書書籍,。大粒徑、低粘度硅溶膠的製造方法12. 一種加氧化劑酸性硅溶膠拋光液的配製方法13. 硅溶膠塗料復合制殼工藝14. 穩定性硅溶膠及其製造方法15. 硅溶膠生產工藝16. 硅溶膠。
4. 硅溶膠的主要成分是什麼
硅溶膠屬膠體溶液,無臭、無毒。硅溶膠為納米級的二氧化硅顆粒在水中或溶劑中的分散液。由於硅溶膠中的SiO2含有大量的水及羥基,故硅溶膠也可以表述為SiO2.nH2O。
硅溶膠的離子交換工藝為美國的NALCO公司在上世紀40年代開發,後由美國杜邦公司等在五,六十年代完善,目前為最成熟也是最為廣泛使用的工藝。該工藝對水玻璃、離子交換樹脂等材料以及操作工藝有一定的要求,而這些正是國產品的弱勢。相對來說,硅粉一步水解法的工藝比較簡單,目前在國內被廣泛使用。然而,用該法制備的硅溶膠通常顆粒大小在10-20納米左右,顆粒間的界面不清晰,形貌為非球形且無法控制,顆粒間的界面不清晰,故通常只是被大量使用在鑄造等行業,而在精密拋光,催化劑等許多要求更高的領域則無大建樹。 與國際知名硅溶膠品牌相比,目前國產硅溶膠的主要缺點為雜質含量高、顆粒大小無嚴格控制、顆粒比表面不受嚴格檢測、二氧化硅的濃度低、酸性或中性條件下穩定性差、使用周期短、或多或少帶點顏色、品種少等等。目前國際知名硅溶膠品牌有杜邦以及格雷斯的LUDOX系列。
5. 硅溶膠的制備工藝
制備硅溶膠的工藝有:離子交換樹脂處理硅酸鈉稀溶液的方法;用硫酸中和水玻璃稀溶液的方法;水解硅酸酯的方法等等。其基本原理都是去掉易溶於水的鈉離子。舉例如下: a 離子交換樹脂。陽離子交換樹脂採用強酸性苯乙烯陽離子交換樹脂;陰離子交換樹指採用弱鹼性苯乙烯系陰離子交換樹脂。
b 生產工藝
將模數為3.5的硅酸鈉溶液用水稀調整至含SiO24%,Na201.15%;將液通過填裝陽離子交換樹脂的閃換柱,得含SIO23.6%,NA200.005%,SiO2/Na2O摩爾比703,PH值2.5的硅酸膠稀液。
離子交換是一個平衡反應,反應的過程是:當把含有Na+的硅酸溶液通過交換樹指時Na+取代了陽離子交換樹脂上的H+。
於是水玻璃中的Na+已被除去,H+陽離子與硅離子與硅酸鈉中的SiO3生成具有活性的硅溶膠稀溶液流出。
硅溶膠的離子交換質量與下列因素有關:
樹脂再生的程度、平衡性質、樹脂的高度、流入深度、離子大小等。
把通過陽離子交換柱的硅溶膠稀深再通過弱鹼性陰離子樹脂交換柱,去除液體中的陰離子CL-,以達到更加穩定的狀態。以交換柱流出來的稀硅深膠濃渡很低,需進行濃縮,為了防止濃縮時膠凝,濃縮前必須迅速加入穩定劑。穩定劑常的為MOH(M為L,Na,K,Rb,Cs,NH4.NH2等)穩定劑的用量應該恰當,若小於SiO2摩爾數的1%則難於起到穩定作用;若超過5%則將降低製品的純度。取5kg上述硅溶膠用10%NAOH溶液調PH值至78。取900g調整液注信減壓器中進行真這減壓濃縮。並以保持容器內液面恆定為原則,徐徐加入剩餘的4100g調整液。濃縮溫度保持78℃,最後製得900g含SiO220%,Na200.33%PH為9.6的硅溶膠,其平均粒徑約16mum。
離子交換樹脂進行離子交換後,已失去交換能力。需用鹽酸稀液洗滌,用HCL中的H9+取代樹脂上的Na+。而使離子交換樹脂的活性基團氧化,使樹脂再生,恢復交換能力。再生後和離子交換樹指必須用蒸餾水沖洗至規定的PH值為止,備下次使用。
硅溶膠的技術性能:
SiO2含量地20%30%(以H2SiO3計含量>26%)水分70%80%比重1.141.21Na2O含量0。4%0.5%粘度(塗4)10.9S可存期一年 用酸中和水玻璃時首先選取含有-(CH2)nCH3.R-CH2-R及含親水基的物質,經過化學反應製得一種產物A,用此產物A 再與鈉水玻璃及H2SO4進行反應,最後制提改性水玻璃B。此產物溶於水中的穩定期不少於三個月,失水成膜後,遇水不再溶解。
6. 生產硅溶膠用那種離子交換樹脂型號
用離子交換法生產硅溶膠是美國的NALCO公司在上世紀40年代開發,後由美國杜邦公司等在五,六版十年代完善,權目前為最成熟也是最為廣泛使用的工藝。我公司生產的C151和A451樹脂是生產硅溶膠的離子交換樹脂,此工藝生產的硅溶膠除了被大量使用在鑄造等行業,且能在制備精密拋光,催化劑等許多要求更高的領域中使用。
7. 硅溶膠怎樣製成的
制備硅溶膠的工藝有:離子交換樹脂處理硅酸鈉稀溶液的方法;用硫酸內中和水玻容璃稀溶液的方法;水解硅酸酯的方法等等。其基本原理都是去掉易溶於水的鈉離子。舉例如下:
離子交換法
a 離子交換樹脂。陽離子交換樹脂採用強酸性苯乙烯陽離子交換樹脂;陰離子交換樹指採用弱鹼性苯乙烯系陰離子交換樹脂。
b 生產工藝 將模數為3.5的硅酸鈉溶液用水稀調整至含SiO24%,Na201.15%;將液通過填裝陽離子交換樹脂的閃換柱,得含SIO23.6%,NA200.005%,SiO2/Na2O摩爾比703,PH值2.5的硅酸膠稀液。
離子交換是一個平衡反應,反應的過程是:當把含有Na+的硅酸溶液通過交換樹指時Ma+取代了陽離子交換樹脂上的H+。 於是水玻璃中的NAa+已被除去,H+陽離子與硅離子與硅酸鈉中的SiO3生成具有活性的硅溶膠稀溶液流出。
8. 離子交換法生產硅溶膠,為什麼陽床出來的物料為黃色,經過陰床時又消失了,造成陽床物料發黃原因是什麼
那是因為你樹脂沒洗好 是樹脂的顏色
9. 求:硅溶膠生產方法。目前硅溶膠的主要生產工藝有哪些哪種生產的質量最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