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蟲膠樹脂的紫膠簡介
紫膠 也稱為蟲膠,是一種很有經濟價值的林副產品和重要工業原料。它是寄生在某些植物上的紫膠蟲膠的分泌物,主要由紫膠樹脂、紫膠臘、紫膠色素組成,還含有少量雜質,如糖類、鹽類、蛋白質、蟲屍和木屑等。
紫膠的利用已有悠久的歷史。約兩千年前,已用它來粘接農具,並用做葯物,但主要是利用其中的水溶性紫膠色素,作為大紅染料和化妝品。當時紫膠的加工目的幾乎是為了獲取這種紫膠染料。
到十九世紀末葉,由於合成苯胺染料的發明,天然紫膠染料在國際市場上一落千丈。人們及時注意到了紫膠樹脂,發現它有很多用途,用於清漆和拋光劑,即光滑美觀又防水、防潮、耐油、耐酸、其絕緣性好,初期的電器工業就使用了它;二戰期間和戰後,紫膠樹脂產品廣泛用於軍事工業,作為機械和裝備的塗飾劑、膠粘劑和絕緣材料。在火箭用的火葯中,用作阻滯劑。信號彈的主要成分—鎂,儲存時必須塗一層紫膠清漆,以防氧化。此外,紫膠樹脂的一種主要成分—罌子桐酸,還是製造防彈玻璃和防紫外線、防輻射等軍用器材的原料之一。因此許多國家曾經和現在把紫膠列為軍備戰略物資。據統計,紫膠已應用於軍事、電氣、塗料、油墨、機械、橡膠、塑料、製革、造紙、醫葯、食品等200多種行業,廣泛用於揮發清漆、拋光劑、粘合劑、絕緣材料和熱塑性膜制原料。
紫膠產地 產地集中、產量不穩,紫膠蟲多分布在東經70°—120°,北緯8°—32°,特別是北緯19°—26°之間。世界上生產紫膠的國家,除我國雲南外,主要是東南亞和南亞的越南、緬甸、寮國、泰國和印度。其中以印度最多,泰國其次。
寄主樹 紫膠蟲是一種廣食性昆蟲,其中印度的久樹、紫柳、滇刺棗和兒茶,泰國的雨樹,越南的牛脛巴,緬甸的緬甸娑羅雙樹,寮國的久樹、木豆和牛脛巴等是目前才用的最常用的寄主樹。
紫膠蟲 能分泌紫膠的紫膠蟲,全世界約有20多種,目前正式放養的有兩種。在南亞如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國等國放養的,簡稱紫膠蟲,在東南亞和中國放養的,稱為中國紫膠蟲。由於種類不同分泌的紫膠又一定差異,前者色淺,後者色深。紫膠蟲【Laccifer lacca(Kerr)】是一種微小的介殼蟲,屬同翅目新蚧總科的膠蚧科。膠蚧科分為兩個亞科:紫膠蚧亞科,包括5個屬,共46種;角質蚧亞科有65種。除歐洲外其它各大洲均又分布。其中40%的種幾乎集中在亞洲北緯30度以南的地方,即中國的南部與東南亞和南亞的一些國家。在這兩個亞科中紫膠蚧亞科的分泌物是生產上真正需要的紫膠,而角質蚧亞科的分泌物種沒有紫膠樹脂。是一種硬的角質物質。 紫膠蟲的生活周期 按照蟲體的發揚變化科分為3個階段:幼蟲階段、成蟲階段、涌散階段。
紫膠樹脂 是紫膠的主要組成物質,它占原膠重量的60%-85%,粒膠的85-92%,片膠的90%-94%,脫蠟膠的97%-98.5%。紫膠樹脂是一種由羥基羧酸的內酯和膠酯構成的固體溶液。樹脂的結構很復雜,目前的認識它是由羥基脂肪酸和倍半萜烯酸構成的一種具有彈性的格網,空隙中含有低分子脂肪酸酯的混合物。其中某些低分子脂肪酸酯起著一種曾塑性的作用。紫膠樹脂的平均分子量約為1000,可以用C60H90O5表示。它是一種酸性樹脂,其平均分子中至少含有1個游離羧基、5個羥基、3個脂基和一個醛基。
硬樹脂和軟樹脂 紫膠樹脂用乙醚萃取時可明顯地分為兩部分:溶解與乙醚的部分(約佔30%)和不溶解於乙醚的部分(約佔70%),前者稱為「軟樹脂」,是一種粘結的似香脂的物質;後者稱為「硬樹脂」或「純樹脂」,其軟化點比片膠的約高10℃.片膠的平均分子量約為1000,軟樹脂的為550,硬樹脂的近2000.硬樹脂和軟樹脂具有不同的物理和化學性質。
紫膠的加工產品
顆粒紫膠 是原膠經過破碎、洗滌、脫水和乾燥等工序製成的粒狀半成品,為各種膠片和漂白膠生產的原料,其質量優劣直接影響到片膠、漂白膠的生產工藝和產品質量,含有木棍等小雜質為正常現象。
蟲膠漆片 簡稱蟲膠片,北方地區俗稱漆片,由於紫膠顆粒仍含有5-10%的雜質,雜質的存在是紫膠樹脂發揮其固有特性的一大障礙,所以在應用前需要進一步精製使雜質含量降低到1%以下。蟲膠漆片就是其中的一種,是紫膠顆粒經過熱濾法或溶劑法提純加工後得到。其用途可見蟲膠漆片中。根據其中是否含有蟲膠臘,可分為含臘蟲膠漆片和脫蠟蟲膠漆片,由於脫蠟蟲膠漆片容易結塊不穩定所以除非客戶有要求否則市場上很少有。
紫膠紅色素 紫膠中含有兩部分紫膠紅色素,一部分是溶於水的紫膠紅色素,在原膠破碎清洗時這部分色素基本被清洗出來,再經過特殊提取製成蟲膠紅色素。另一部分是非水溶性的色素。蟲膠紅色素可用於各種染料、食品添加劑、化妝品等行業,由於其綠色、環保、對人體無害、天然等特性被國際社會越來越重視
漂白紫膠 漂白紫膠可分為普通漂白紫膠和脫蠟漂白紫膠(也稱為精製漂白蟲膠),在紫膠樹脂產品的應用中,雖然有的用戶對原色要求不高,但也有不少工業,如造紙、食品和傢具製造等需要淺色樹脂產品;還有有的工業需要配製各種顏色的塗飾劑;改性紫膠也通常於漂白蟲膠為原料,所以近年來,紫膠顆粒大多被製成精緻漂白蟲膠後投入市場。其漂白脫色原理主要是採用漂白劑將其含有的色素中和除去。脫蠟原理主要是採用蟲膠臘質不溶(或難溶)於鹼性溶劑,而蟲膠樹脂能溶來將樹脂和臘分離,精緻漂白蟲膠是目前油墨和食品行業主要採用的紫膠樹脂產品。
粘接用蟲膠片 由於近年來人們發現將松香加入蟲膠顆粒中制出的蟲膠片應用在水鑽等行業,能提高其粘接和固定性能而且大大降低了原料成本,所以此產品便出現在市場上,但此功效只限定在某些特殊行業,不能用於傢具、軍工、食品等行業,由於在外型上和蟲膠漆片的區別不大,所以某些商家很容易用這種蟲膠片冒充蟲膠漆片,給用戶帶來很大損失
② 喜馬拉雅山區可以植樹造林嗎
喜馬拉雅山脈的植被可以大體分為4帶——熱帶、亞熱帶、溫帶及高山帶——主要是根據海拔和雨量畫分的。地方地形和氣候以及光照和風吹的差別,造成每一帶內植被構成的相當大的變化。熱帶常綠雨林局限於東喜馬拉雅山脈和中喜馬拉雅山脈潮濕的丘陵地帶。常綠龍腦香科森林——一個可產木材和樹脂的樹群——是常見的;它們的異種生長在不同的土壤上和陡峭程度互異的山坡上。鐵木(Mestua ferrea)可見於183~732公尺(600~2,400呎)這一高度內可滲透的土壤上;竹子生長在陡峭的山坡上;櫟樹和栗生長在石質土上,覆蓋了從阿魯納恰爾邦西向至尼泊爾中部,在1,097~1,737公尺(3,600~5,700呎)高度的砂石。榿木可見於較陡的山坡水道沿線。在更高處,它們為山地森林所取代,林中典型的常綠樹是一種露兜樹。除了這些樹外,估計約有4,000種開花植物生長在東喜馬拉雅山脈,其中20種是棕櫚。
隨著西向雨量的減少和高度的增加,雨林次於熱帶落葉森林,珍貴的木材樹娑羅雙樹(sal, 即柳安)成為主要樹種;娑羅雙樹在海拔914公尺(3,000呎)的高原(濕娑羅雙樹)及高達1,372公尺(4,500呎)的高原(乾娑羅雙樹)生長最為繁茂。再往西,草原森林(即廣闊平原上的森林)、草原、亞熱帶棘草原及亞熱帶、半沙漠植被次第出現。溫帶森林從大約1,372公尺延伸到大約3,353公尺,包括針葉樹和溫帶闊葉樹。
③ 桫欏與娑羅是一個意思嗎
桫欏 suōluó
科屬:桫欏科(Cyatheaceae)
保護級別:一級
名稱: 樹蕨 類別: 草花
別名: 桫欏、台灣桫欏、蛇木 科名: 桫欏科
拉丁名: Alsophila spinulosa (Hook.) Tryon
娑羅
解釋1
動畫犬夜叉
娑羅原是城主的女兒,一次她們的城被其他人攻擊的時候,殺生丸經過並殺了對方所有人,幫其解了圍,從此她對殺生丸就心懷愛意(其實殺生丸之所以殺人的原因只是他們擋住了他的路,難道他走路是按兩點成一線的方式?)。後來娑羅落魄,成了尼姑,在得病將死的前夕,娑羅看到了路過的犬夜叉。她以為殺了犬夜叉、得到鐵碎牙是殺生丸的最大的願望,所以想幫助殺生丸完成願望。於是,死後的娑羅被妖怪附身,對犬夜叉開始了攻擊並奪得鐵碎牙.殺生丸出現,對犬夜叉說:「這件事和你沒有關系」,然後出手殺了妖怪,解放了娑羅的靈魂。
娑蘿對他微笑著「終於被解放了.殺生丸大人,謝謝你,我沒有後悔,因為我在最後能夠說出了自己的心意……」化成了一堆螢色的粉末。
殺生丸拾起身邊的笛子,插在螢色的粉末上,轉身走遠「在那個世界時吹吹笛子吧!」
解釋2
梵語的譯音。植物名。即柳安。原產於 印度 、 東南亞 等地。常綠大喬木,木質優良。
北魏 賈思勰 《齊民要術·娑羅》:「 盛弘之 《荊州記》曰:『 巴陵縣 南有寺,僧房牀下,忽生一木,隨生旬日,勢凌軒棟。道人移房避之,木長便遲,但極晚秀。有外國沙門見之,名為娑羅也。』」
繆啟愉 校釋:「娑羅是龍腦香科的shorearobustaGaertn。其木材俗名柳安木,在 印度 等地是次於柚木的重要木材。其樹脂可作瀝青的代用品。」
亦附會為七葉樹或月中桂樹。
宋 歐陽修 《定力院七葉木》詩:「 伊 洛 多佳木,娑羅舊得名。常於佛家見,宜在月中生。」
宋 洪邁 《容齋四筆·娑羅樹》:「世俗多指言月中桂為娑羅樹,不知所起。」
元 馬祖常 《送華山隱之宗陽宮》詩:「高談見明月,為我問娑羅。」
④ 沙羅雙樹的名稱是音譯還是有兩棵樹相伴而生。
沙羅雙樹,正名為娑羅雙樹,又名桫欏,因讀音而被通譯作沙羅雙樹。其內涵,就如同菩提在佛教里的指代,是一種心念而已。 正是由於有這種心念,也就是一種禪喻,暗示乃為「阿賴耶識」。在最後的雙樹園歸去的時候的四個字和達到8感,全依靠這個「菩提之心」。
沙羅雙樹(Shorea robusta shorea guiso )是一種生長在南亞的植物。主要分布在喜馬拉雅山以南的地帶,從緬甸一直延伸到印度、孟加拉國和尼泊爾。在印度境內從阿薩姆邦、孟加拉邦、賈坎德邦延伸到哈里亞納邦。沙羅雙樹通常是那裡森林中主導的樹木。
沙羅雙樹生長比較緩慢,樹的高度可達30—35米,樹乾的直徑大約是2—2.5米。葉子約10—25厘米長和5—15厘米寬。在潮濕的地方它是常綠植物。在乾躁的地方則是落葉灌木,在每年的二月到四月之間它的葉子幾乎掉光,可是到了五月葉子又重新長出來。
沙羅雙樹是印度最主要的硬木木材之一。木材中含有豐富的樹脂,並且具有持久性。在印度教儀式中沙羅雙樹脂被用作香來燒,其種子和果實是燈油和植物脂肪的來源。
相傳佛祖是躺在沙羅雙樹下入滅的。
⑤ 娑羅樹什麼時候開花
娑羅樹4月中、下旬展現花蕾,5月上、中旬開花,9月下旬果熟,10月末至11月初落葉。
娑羅樹又名七葉樹,別名桫欏樹、梭欏子、天師栗、開心果、猴板栗 。
其樹干挺直,樹冠開闊,掌狀復葉形態奇異秀麗。是無患子目七葉樹科的落葉喬木,七葉樹種子可食用,但直接吃味道苦澀,需用鹼水煮後方可食用,味如板栗。也可提取澱粉。木材細密可製造各種器具,種子可作葯用,榨油可製造肥皂。七葉樹樹形優美、花大秀麗,果形奇特,是觀葉、觀花、觀果不可多得的樹種,為世界著名的觀賞樹種之一。
⑥ 婆羅雙樹到底是什麼
婆羅雙樹,主要生長在溝谷、河邊熱帶雨林中,在一些地方形成單優勢群落。土壤為發育在玄武岩上的厚層磚紅壤,PH值4.5-5.5。
在我國,僅雲南西部盈江縣那邦壩,約30平方公里的范圍內殘存。印度、緬甸、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菲律賓等國有分布。
(6)娑羅雙樹樹脂擴展閱讀
優曇婆羅花在佛經中,通常提到優曇婆羅花大多是在形容極難遇到佛陀出世,正如極難遇到優曇婆羅花一般。
1975年開始試驗用中華草蛉防治果樹紅蜘蛛為害,不斷地進行室內人工飼養和野外釋放工作,至1977年將防治面積擴大到90餘公頃。通過釋放草蛉卵,有效地控制了果樹紅蜘蛛的為害,不但減少了農葯使用次數,節省了開支和勞力,而且提高了防治效果和減少了對環境的污染。
⑦ 布拉馬普特拉河的自然特性
布拉馬普特拉河的源頭,在西藏西南部瑪旁(Mapam)湖東南約95公里(60哩)處覆蓋著喜馬拉雅山坡的傑馬央宗(Chemayungng)冰川。河水從源頭大體向東流經南面的喜馬拉雅山與北面的念青唐古拉山之間,流程近1,125公里(700哩)。
在西藏,藏布江接納若干支流。最重要的左岸支流為拉喀藏布河與拉薩河,拉喀藏布河在日喀則西面匯入江中,拉薩河流經西藏首府,在曲水匯入藏布江。尼洋曲在則拉從北面匯入江中。年楚河在日喀則從右岸與藏布江合流。
雅魯藏布江在流經西藏後,猝然折向北面和東北面,以一系列激流瀑布,在甲拉佩里峰(Gyala Peri)與南迦巴瓦峰組成的群山中間一連串巨大、狹窄的峽谷中切割出一條河道。此後,該河折向南面和西南面,在喜馬拉雅山脈最東端奪路流入印度東北部阿薩姆河谷,成為迪漢(Dihang)河。
就在印度薩地亞(Sadiya)城西面,迪漢河轉向西南,接納兩條山地河流羅希特(Lohit)與狄班(Dibang)河。合流後,約距孟加拉灣1,448公里(900哩),該河自此即稱為布拉馬普特拉河。在阿薩姆,即使在旱季,該河水量也是浩大的,而在雨季,河寬達8公里(5哩)餘。該河在沿著自己呈幾條辮狀的、長724公里(450哩)的河道穿越谷地時,接納數條來自喜馬拉雅山脈的湍急的河流,包括蘇班西里河、卡門河、帕雷利(Bhareli)河、藤西里(Dhansiri)河、馬納斯(Manas)河、堅巴默蒂(Champamati)河、薩拉爾班加(Saralbhanga)河與桑科什(Sankosh)河。來自丘陵及從高原至南部的主要支流有布里迪星(Burhi Dihing)河、迪桑(Disang)河、迪庫(Dikhu)河與科皮里(Kopili)河。
布拉馬普特拉河在圖布里以下加羅丘陵(Garo Hills)附近南折後流入孟加拉平原。在流過孟加拉吉爾馬里(Chilmari)後,匯合右岸的蒂斯塔河,接著沿正南方向奔流241公里(150哩),為亞穆納河。
亞穆納河在瓜倫多卡德(Goalundo Ghat)迤北與恆河匯合後被稱為博多(Padma)河,兩河合為一體向東南奔流約121公里。博多河在堅德布爾(Chandpur)附近與梅克納(Meghna)河合流,通過梅克納三角灣和一些較小的水道注入孟加拉灣。
(1)氣候。該河谷氣候多樣,西藏嚴酷、寒冷而乾燥,而阿薩姆谷地和孟加拉則普遍炎熱而潮濕。西藏冬季酷寒,最低溫度在0℃(32 ℉)以下,夏季則溫暖和煦。河谷位於喜馬拉雅山脈雨影區,其降水量相對較小︰拉薩年降水量約為400毫米(16吋)。
在屬印度與孟加拉的河谷地段,季風氣候稍微緩和一些;熱季較平常為短,平均氣溫在阿薩姆的圖布里的26℃(79 ℉)至達卡的29℃(85 ℉)之間。降水量較大,濕度終年皆高。年降雨量在1,778~3,810毫米(70~150吋)之間,多降於6~10月初;3~5月也降小雨。
(2)水文。在恆河與布拉馬普得拉河的下游,在梅克納河沿線,由於這些活躍河流的河道變遷,土地不斷受到侵蝕和被泥沙淤積。在6~9月雨季期間,大片地區被大規模的洪水淹沒。亞穆納河自1787年以來的擺動幅度一直相當大,該河從未連續兩年確切處於同一地方。河中島嶼與大片新沖積地(沙洲)隨季節的變化而出現或消失。沙洲作為額外的可耕地對於孟加拉的經濟是寶貴的。
該河的另一重要水文特徵是易於氾濫。其在印度與孟加拉境內時水量是巨大的,雨季流量約為14,000立方米/秒(500,000立方呎/秒)。阿薩姆谷地北、東、南3面為丘陵圍繞,年降雨量超過2,540毫米(100吋),而在孟加拉平原,巨大的降雨量(1,778~2,540毫米〔70~100吋〕)加上蒂斯塔河、多爾薩(Torsa)河與賈爾達卡河的巨大流量而更形盈滿。廣泛的洪水由於與1950年阿薩姆地震有關的塌方而加重,實際上在該河河谷年年發生。此外,伴隨從孟加拉灣掃向內陸的熱帶氣旋而來的潮湧,在三角洲地區造成巨大破壞。
(3)動植物。阿薩姆大片地區覆蓋著娑羅雙樹(能產樹脂的珍貴木材樹),高大的蘆葦叢生長在沼澤和遼闊氾濫平原上窪陷的、注滿了水的地區。在阿薩姆谷地居民點周圍,許多果樹結出大蕉、番木瓜、芒果與木菠蘿。竹叢無所不在。
在阿薩姆,最值得注意的沼澤動物是在世界其他地方已經滅絕的獨角犀;加濟蘭加國家公園為該種犀以及包括象、虎、豹、野牛和鹿在內的谷地其他野生動物提供避難所。
布拉馬普特拉河流域長780公里,寬80~90公里,北靠喜馬拉雅山東段,南部是那加山區和戈瓦爾巴拉山區。雅魯藏布江出中國國境後海拔高程已下降了5000多米。在薩地亞,布拉馬普特拉河起點高已只有134米,河道呈分汊型,在迪布魯格爾(Dibragarh)河寬達16公里,形成無數島嶼,其中以馬傑利(Magauli)島量大。
流域內受西南季風(6—9月)和盂加拉灣氣旋的影響,是世界上降雨量最多的地區。流域內年平均降雨量為2850毫米,從下游的1750毫米到上游東部山區的6400毫米。60%-70%的雨量發生在雨季。在印度阿薩姆邦的乞拉朋齊(Cherrapunji)有世界「雨極」之稱,多年干均流量為19600立方米/秒,年最大流量24300立方米/秒(1988年),年最小流量16300立方米/秒 (1985年)。流域內地下水蘊藏量為279億立方米。
布拉馬昔特拉河在巴哈杜拉巴德的實測最大歷史洪水,流量為76410立方米/秒。1972年流域內發生大洪水,印度的潘杜(Pan)站實測洪峰流量為78748立方米/秒。流域內印度部分從1954—1 993年.每年受洪水影響的面積為1 66萬公頃,受影響入口325萬入,受破壞的耕地27.8萬公頃。在盂加拉國平均每年受洪水淹沒的土地達356萬公頃,在個別年份受淹面積達國土面積的一半(包括該國在恆河流域的面積),平均每年洪災損失為9.45億美元。1970年11月受氣旋和潮汐波影響,使三角洲南部地區受到嚴重破壞。估計死亡30萬人。
⑧ 南亞的三條大河是
三條大河:恆河,印度河,在我國發源的是布拉馬普特拉河
娑羅雙樹(能產樹脂的珍貴木材樹)
⑨ 珠穆朗瑪峰周邊地理介紹
珠穆朗瑪峰在我國青藏地區,屬於高原高山氣候,全年低溫,降水較少,成因是地勢高,氣溫低,降水少。此地南臨印度熱帶季風氣候,北臨我國西北內陸溫帶大陸性氣候,東臨我國南方地區亞熱帶季風氣候。因為是高原,所以等高線分布起伏較大,雪線基本就在那幾個高山那有,高原植被覆蓋較低。爪機碼的字,有點不給力,求樓主給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