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好氧生物處理曝氣量怎麼計算
從標准CECS128:2001《生物接觸氧化法設計規程》可以找到:
氣水比最好通過試驗或者參照相似條件運行資料確定。當BOD5在60-180mg/L時二段式總氣水比可採用3:1-7:1,一氧池汽水比採用2:1-4:1,二氧池汽水比1:1-3:1,生物接觸氧化的曝氣強度宜採用10-2-M3/M2*h
空氣量D:D=Do*Qv
Do--汽水比
Qv--設計污水量
❷ 關於曝氣池的問題
曝氣強度 應該是單位面積的曝氣量,在泥法中,決定了混合效果;
在膜法中,決定了對生物膜的剪切力。曝氣強度常用於曝氣用來作攪拌時計算用,你在網上搜索可以看到大量控制曝氣強度來調整工藝運行的文章,如:曝氣強度對膜污染的影響Effect of aeration intensity on membrane fouling
混合液濃度的高低及其粒度分布特性是影響膜生物反應器膜污染的重要因素.在一定污泥濃度下,主要考察了曝氣強度對污泥絮體粒度分布的影響,以及不同粒度下的膜污染特性.試驗結果表明,曝氣強度提高,可以起到減緩污泥顆粒在膜表面的沉積作用,但高的錯流流速產生的剪切效應使得污泥顆粒變得瑣碎,導致細小膠體粒子和溶解性部分增多,增加了膜孔吸附和堵塞的機會,加劇了膜污染的進程.膜污染速率在曝氣強度提高初期階段迅速降低,接著又隨曝氣強度增加而緩慢升高,在污泥質量濃度為8 g/L的試驗條件下,對應的最適曝氣強度為84 m3/(m2·h).
一體式MBR控制膜污染的最佳曝氣強度及影響因素 OPTIMUM AERATION STRENGTH AND ITS INFLUENCING FACTORS FOR MEMBRANE FOULING CONTROL IN AN INTEGRATED MEMBRANE BIOREACTOR [水處理技術 Technology of Water Treatment] 楊小麗 , 王世和 , 盧寧 , Yang Xiao-li , Wang Shi-he , Lu Ning
http://www.ilib.cn/A-hjwryfz200508007.html
曝氣量的計算如下,一般有3種方法:
1.有資料上採用公式:O2=aQSr+bVXa O2 曝氣池需氧量, Q 設計進水量, a 氧化每千克BOD所需氧量的kg數,可取0.7~1.2,b 污泥自身氧化率, Sr 進出水BOD差mg/L Xa 曝氣池污泥濃度mg/L V 曝氣池容積
2.根據化學需氧量COD,要消耗的氧量,1gCOD需要1gO2
3.經驗數據——汽水比10~25:1
最簡單的是第三種,最復雜是第一種了.一般都是用第一種方法,還要+硝化的好氧量!
第二種不怎麼用.
第三種估算準確度太差.
網上還有一些曝氣量計算的軟體下載,也是第一種方法軟體。
所以,曝氣量直前渣頌接計算可以得到,曝氣強度需要根據經驗摸索或者根據前人經驗調整使用即可。
曝氣強度一般根據實驗得到,給出如下文章摘要你看看:
污泥濃度與曝氣強度對MBR運行的綜合影響
高污泥濃度可以在減少剩餘污泥產量的同時提高系統的容積負荷,但經濟曝氣強度隨污泥濃度的增加呈指數遞增,從而使能耗大大增加。為解決這一矛盾,進行慧鄭了一體式A/O法膜生物反應器處理城市污水的試驗,結果表明:過高或過低的污泥濃度和曝氣強度都會影響膜生物反應器對COD、NH3-N、TN等污染物的去除效果,並且會加劇膜污染。膜生物反應器存在臨界污泥濃度和經濟曝氣強度,在試驗條件下分別為4.73 g/L和451 L/(m2.h)。
曝氣強度對地下水生物除鐵除錳影響的研究
為了研究曝氣在生物除鐵除錳中的作用,確定合理的曝氣方式和曝氣強度。採用曝氣+一級過濾工藝進行現場試驗,三座試驗濾柱曝氣強度分別為高強度曝氣、低強度曝氣和不曝氣三種,對三座濾柱的出水鐵、錳含量及生物相進行了對比研究,並從水中DO、碳源、Fe2+、Fe3+絮凝物的影響等方面進行了機理分析。結果表明:原水Fe2+、Mn2+含量不超過5~6mg·L-1和1·8~3·2mg·L-1時,採用低強度曝氣(DO=7mg·L-1左右),處理效果較好,出水鐵、錳的合格率分別可達100%和83%。
一體式MBR控制膜污染的最佳曝氣強度及影響因素
強化曝氣可有效控制膜污染,但會導致系統能耗增加,且曝氣強度過大還會對膜污染控制產生負面影響;系統存在一個經濟曝氣強度-可在保證處理效果、控制膜污染的同時最大限度地降低能耗。反應器結構、膜組件型式、曝氣方式、污泥濃度、抽停梁輪時間、操作壓力等運行條件都會影響經濟曝氣強度。本試驗條件下,最佳組合操作條件為:經濟曝氣強度500~550L/m·2h、污泥濃度6g/L、抽吸時間12min、停抽時間3min、操作壓力40kPa。
曝氣強度對膜生物反應器膜污染形成特性影響的研究
曝氣是控制膜生物反應器膜污染的重要手段,而曝氣強度大小的確定是有效控制膜污染的關鍵因素。本文通過實驗考察了浸沒式中空纖維膜生物反應器在5種不同的曝氣強度下[40,60,80,100,120 m3/(m2·h)]處理人工合成有機廢水過程中膜污染的發展變化情況,並對膜污染的形成特性進行了分析。結果表明:曝氣強度為80 m3(m2·h) 時,膜過濾壓差及壓差變化率dp/dt最低,膜污染阻力中沉積層所佔的比例較大,隨著曝氣強度的增加,壓差下降不明顯,甚至出現回升,阻力構成開始發生變化,達到120 m3/(m2·h)時,膜孔堵塞和凝膠層所佔阻力比例明顯增加,污染加重。實驗確定80 m3/(m2·h)為最佳曝氣強度。
❸ 好氧池污泥調試時需要投加多少量污泥如何計算
一、採用干污泥(壓濾機壓出污泥)接種法
保證生化池中的污泥濃度在3000mg/L左右,即3Kg/m3,由於干污泥的含水率一般在75%-80%左右,也就是含泥量約為20%。因此至少應向曝氣池內投加干污泥的量為3÷20%=15Kg/m3,即100m3的池子中應投加干污泥為15kg/m³×100m³=1500kg左右。優選為沒有加絮凝劑的污泥。
主要優點:投加數量較少,運輸方便。缺點:一般加有絮凝劑,不利於培養。
二、採用現有活性污泥培養
採用吸污車,到現有污水處理廠的污泥池去抽泥水混合物,一般抽吸的泥水混合物量為調試項目池子容積的60%左右,如池子容積100m³,則抽吸60m³左右。當池子進水達到100%容積後,污泥濃度約為3000mg/L。
優點:無添加葯劑,馴化更為快速。 缺點:體積較大,來回運輸成本較大。
三、採用濃縮污泥培養
按整個生化池總容積5-10%,一般按5%投加(即投完污泥後,污泥靜止後占污水的5%,此為靠自然沉澱的濃縮污泥,含水量接近100%)。
例如:生化池容積100m3,
濃縮污泥投加量為:
100×5%=5m3(濃縮污泥)
❹ 污水處理,污水處理為什麼要曝氣,污水處理工藝
曝氣量就是水中的供氧量,溶解在水體中的氧被稱溶解氧。單位用mg/L表示。水體中的生物與好氧微生物,它們所賴以生存的氧氣就是溶解氧。在自然情況下,空氣中的含氧量變動不大,故水溫是主要的因素,水溫愈低,水中溶解氧的含量愈高。溶解於水中的分子態氧稱為溶解氧,通常記作DO,用每升水裡氧氣的毫克數表示。
水中溶解氧的多少是衡量水體自凈能力的一個指標。不同的微生物對溶解氧的要求是不一樣的。好氧微生物需要供給充足的溶解氧,一般來說,溶解氧應維持在3mg/L為宜,最低不應低於2mg/L;兼氧微生物要求溶解氧的范圍在0.2-2.0mg/L之間,而在SBR好氧生化過程中,水中的溶解氧一般在2.0-8.0mg/L之間。因此,兼氧池操作時曝氣量要小,曝氣時間要短;而在SBR好氧池操作時,曝氣量和曝氣時間要大得多和長得多;而厭氧微生物要求溶解氧的范圍在0.2mg/L以下,而我們用的是接觸氧化,溶解氧控制在2.0-4.0mg/L。
污水處理廠好氧池溶解氧過高會造成如下幾種狀況,所以必須控制。
①好氧污泥會自身氧化,污泥顏色變白
②好氧污泥逐漸老化,結構鬆散,菌膠團瘦小,絲狀菌增多,輪蟲大量繁殖
③上清液細碎污泥多,處理效果變差,出水變混濁
④出水顏色會變深(經過厭氧處理後斷開的鍵在高氧氧化下會重新鏈接起來)
❺ 污水處理好氧鼓風曝氣,風量怎麼算,曝氣量多大算是合適最適宜污泥生長。
測溶解氧含量
2-5mg/l就可以
❻ 污水處理廠曝氣量怎麼計算
生物反應池中好氧區的污水需氧量,根據去除的五日生化需氧量、氨氮的硝化和除氮等要求,宜按下列公式計算:
O2 = 0.001aQ(So-Se)-c△XV+b[0.001Q(Nk-Nke)-0.12△XV]
-0.62b[0.001Q(Nt-Nke-Noe)-0.12△XV] (6.8.2)
式中:O2—污水需氧量(kgO2/d);
Q—生物反應池的進水流量(m3/d);
So—生物反應池進水五日生化需氧量濃度(mg/L);
Se—生物反應池出水五日生化需氧量濃度(mg/L);
△XV—排出生物反應池系統的微生物量;(kg/d);
Nk—生物反應池進水總凱氏氮濃度(mg/L);
Nke—生物反應池出水總凱氏氮濃度(mg/L);
Nt—生物反應池進水總氮濃度(mg/L);
Noe—生物反應池出水硝態氮濃度(mg/L);
0.12△XV—排出生物反應池系統的微生物中含氮量(kg/d);
a—碳的氧當量,當含碳物質以BOD5計時,取1.47;
b—常數,氧化每公斤氨氮所需氧量(kgO2/kgN),取4.57;
c—常數,細菌細胞的氧當量,取1.42.
去除含碳污染物時,去除每公斤五日生化需氧量可採用0.1.2kgO2.
❼ MBR工藝中的曝氣量怎麼計算
大致按15比1,如果產水量200方,曝氣量在3000方左右。
(1)普通曝氣法
普通曝氣法是推流曝氣法的一種標准形式。污水和迴流污泥全部在曝氣池進口端進入,沿池縱向方向流向出口端。
(2)階段曝氣法
階段曝氣法是普通曝氣法的一種改進形式,迴流污泥在曝氣池進口端進入,污水沿池縱長方向分多點進入流向出口端,又叫多點進水法或分段進水法。
(3)吸附再生曝氣法
吸附再生曝氣法是普通曝氣法的一種改進形式,迴流污泥在曝氣池上游再生區經再生曝氣,與污水在曝氣池下游吸附區做較短時間混合接觸流向出口端。
(4)高負荷曝氣法
高負荷曝氣法是活性污泥法的一種形式,特點是污泥負荷高、污水停留時間短和有機物去除率低。
(5)延時曝氣法
延時曝氣法是活性污泥的一種形式,特點是污泥負荷低、污水停留時間長、有機物去除率高和剩餘污泥量少。
(7)污水站好氧池曝氣量簡易計算擴展閱讀:
活性污泥法最重要的組成就是「兩池兩系統」,其中「兩池」就是指的生物反應池和二次沉澱池。至於生物反應池的類型,按不同條件劃分,有不同的方式。
按混合液流態分,有推流式、完全混合式和間歇式3種,其中推流式代表工藝有普通推流式和階段曝氣式;完全混合式代表工藝有合建式完全混合式和分建式完全混合式;間歇式代表工藝有SBR、CAST;
按池的平面形狀分,有長廊式、圓形、方形和環狀跑道式4種;
按曝氣方式分,有鼓風曝氣式和機械曝氣式;
按曝氣生物反應池和二次沉澱池的組件關系分,有合建式和分建式;
按功能分,有好氧-缺氧工藝(ANO);好氧-厭氧工藝(ApO);厭氧-缺氧-好氧工藝(AAO)。
❽ 曝氣過程中應該怎麼選擇曝氣量既保證好氧池水不黑,有沒有太多的污泥上浮
曝氣頭數目的確定根據表面積定的,按每個曝氣頭服務面積為0.3或0.4m3計算。一般能把空氣分散得越細越好,這樣利用率就大,曝汽頭都差不多,相差一點也不要緊,選擇風機注意風量與風壓就行。
一般好氧池為2mg/L,過多或過少都不利,當然也要根據污水處理廠的具體情況來。
❾ 好氧池曝氣量因該是多少
1、一般控制在3-5mg/l。
2、好氧池是指廢水處理中,生物處理的一種方式;而生物處理根據生物及廢水中污染物處理的不同方式,可分為厭氧、兼氧和好氧,分別指的是水池中溶解氧的含量在<0.5、0.5~2、2<,不同的工藝及處理方式可能定義的值有所不同,但大致都在這個范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