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污水知識 > 挺水植物在污水處理中的作用

挺水植物在污水處理中的作用

發布時間:2024-06-01 06:51:09

Ⅰ 如何利用植物凈化污水

用人工濕地的方法可以有效的凈化污水!

  1. 人工濕地中的植物版,可分為浮水植權物、沉水植物和挺水植物三類,

  2. 選擇植物是要根據:耐污凈化能力強,抗凍、抗熱、抗病蟲害等抗逆性強,根系發達適應性強,經濟和觀賞綜合利用價值高,利於物種間的搭配,易於管理方面選擇。

  3. 植物去污機理:第一,直接吸收利用污水中的N、P等營養物質,吸附和富集污水中的重金屬鉛(Pb)、鎘(Cd)、汞(Hg)、砷(As)等有害物質;第二,輸送氧氣到植物根區,為微生物生長、繁殖和降解反應提供氧氣;第三,增強和維持水體的水力傳輸能力。另外,人工濕地植物還具有其他作用:維持系統的穩定;釋放促進生物化學反應的酶和影響酶的分布;濕地植物的抑澡作用;濕地植物的景觀效應;經濟和生態價值等。

Ⅱ 人工濕地去污機理要點是什麼

用人工濕地(Constructed wetland)來處理城市污水是發達國家近十年來才興起的生態處理法,它是為處理污水而人為地在有一定長寬比和底面坡度的窪地上用土壤和填料(如礫石等)混合組成填料床,使污水在床體的填料縫隙中流動或在床體表面流動,並在床體表面種植具有性能好,成活率高,抗水性強,生長周期長,美觀及具有經濟價值的水生植物(如蘆葦,蒲草等)形成一個獨特的動植物生態體系。

人工濕地去除的污染物范圍廣泛,包括N ,P ,SS ,有機物,微量元素,病原體等。有關研究結果表明,在進水濃度較低的條件下,人工濕地對BOD5的去除率可達85%――95%,COD去除率可達80%以上,處理出水中BOD5的濃度在10mg/l左右,SS小於20mg/l。(2)廢水中大部分有機物作為異樣微生物的有機養分,最終被轉化為微生物體及CO2 ,H2O。

人工濕地面積可視情況而言,可在市郊結合部,也可在污水處理廠出水的附近建造。一些人工濕地屬預處理型,在那些目前還不具備建造污水處理廠的城鄉結合部建造人工濕地,將生活污水排入,利用所種植物對其進行處理,然後再排入自然水系,保護水體;還有些濕地屬於加強型,在污水處理廠附近建造人工濕地,將污水處理廠處理過的水引入,再經過人工濕地的加強處理,提高其水質,然後排入自然水系,作為其補充水源。

人工濕地的分類

根據濕地中主要植物形式人工濕地可分為:1、浮游植物系統; 2、挺水植物系統;3、沉水植物系統。其中沉水植物系統還處於實驗室研究階段,其主要應用領域在於初級處理和二級處理後的精處理。浮游植物主要用於N ,P去除和提高傳統穩定塘效率。目前一般所指人工濕地系統都是指挺水植物系統。挺水植物系統根據廢水流經的方式,可分為表面流濕地(SFW)、潛流濕地(SSFW)、立式流濕地(VFW)。(3)表面流濕地和立式流濕地因環境條件差(易孳生蚊蟲),處理效果受氣溫影響較大以及對基建要求較高,現多不再採用。故人工濕地大部分採用潛流式濕地系統。

人工濕地在國外研究應用發展

自西德1974年首次建造人工濕地以來,各種不同的濕地在世界各地已被用來處理大量不同的廢水。1996年9月在奧地利維也納召開的第四次國際研討會,標志著人工濕地作為一種獨具特色的新型廢水處理技術已經正式進入水污染控制領域。

自由表面流濕地在歐洲發展緩慢。瑞典1994年在Wittgren建一座處理6500PE,佔地22公頃的自由表面流濕地。在北美約200座濕地處理系統有2/3是自由表面流濕地,其中一半又是自然濕地。自然濕地的大小從1―1000公頃,其中一半在10-100公頃。

人工自然表面流濕地通常較小,60%小於10公頃。自然濕地水力負荷小於人工濕地。系統水深范圍5-90cm,30-40cm較普及。最常用的預處理是兼性或好氧塘,表明許多濕地系統用於現行塘系統的精處理。(4)地下潛流系統在歐洲應用較多,有幾百座。在丹麥,德國,英國等國家都至少有200個系統在運行。此技術還在快速發展,特別是在一些東歐國家。絕大多數系統種植有蘆葦,也有種植其它濕地植物的。

在德國大多數系統介質是土壤,人們認為根的生長和蘆葦根區會增加和穩定導水性,但幾乎所有土壤系統都遇到表面斷流問題。為保證潛流,英國和北美絕大多數採用礫石床。雖有些礫石床也堵塞,但主要是由於預處理不足。在歐洲此類系統趨向對近1000PE的鄉村級社區進行二級處理;北美則趨向更多人口的高級處理。在澳大利亞和南非則用於處理各類廢水。

美國EPA目前正在開發北美人工濕地資料庫,地方資料庫在其它國家已存在,為減少重復勞動和改良經驗濕地設計方法,所有這些濕地都應通過公共資料庫使世界各地的工程師和科技人員能夠獲得。這樣的資料庫可減少建設低效濕地的風險。兩種濕地的設計指南現已出版,但改良工作仍然需要,有必要更細致的研究不同地區特徵和運行數據以便在將來的建設中提供更合理的參數。豎流濕地在歐洲許多地方投入運行已有幾十年。豎流系統至今未廣泛使用是因為其需要更細致的建設和介質選擇。

最近國際會議上有幾篇文章對豎流系統評價很高,目前世界上科技工作者正投入大量精力以改良人工濕地技術。潛流系統的處理效率可通過選擇豎流系統,採用間歇負荷和合理選擇介質而獲得提高,還可引入一些傳統處理技術的理論,如迴流。此外,不僅對豎流系統,對所有人工濕地系統都需深入研究以改良優化工程設計參數,還需對系統的長期運行能力和管理問題進行研究。人工濕地不僅可用於城市和各種工業廢水的二級處理,還可用於高級處理中的精處理和對農田徑流的處理。在有些情況下,人工濕地可能是唯一使用的技術。
出自http://info.ep.hc360.com/zt/rgsd/index.shtml
參考資料:http://info.ep.hc360.com/zt/rgsd/index.shtml

Ⅲ 氧化塘和人工濕地污水處理技術有何異同

氧化塘:是一種利用天然凈化能力對污水進行處理的構築物的總稱。其凈化過程與自然水體的回自凈過程過程相似答。通常是將土地進行適當的人工修整,建成池塘,並設置圍堤和防滲層,依靠塘內生長的微生物來處理污水。主要利用菌藻的共同作用處理廢水中的有機污染物。穩定塘污水處理系統具有基建投資和運轉費用低、維護和維修簡單、便於操作、能有效去除污水中的有機物和病原體、無需污泥處理等優點
人工濕地是由人工建造和控制運行的與沼澤地類似的地面,將污水、污泥有控制的投配到經人工建造的濕地上,污水與污泥在沿一定方向流動的過程中,主要利用土壤、人工介質、植物、微生物的物理、化學、生物三重協同作用,對污水、污泥進行處理的一種技術。其作用機理包括吸附、滯留、過濾、氧化還原、沉澱、微生物分解、轉化、植物遮蔽、殘留物積累、蒸騰水分和養分吸收及各類動物的作用。
四川永沁環境

Ⅳ 工業廢水污染過的土地適合種什麼蔬菜

種植蔬菜不可以食用。芹菜:可以吸收重金屬離子,達到凈化水質的作用。

挺水植物通過根部吸收底質中的氮磷,可以直接從水層和底泥中吸收氮、磷,並同化為自身的結構組成物質,從而加快了水體中氮、磷營養物質的去除,但這種同化作用並非植物去除水體中氮、磷的全部途徑。植物促進水體的凈化的作用機制還表現在化感作用、與微生物協同作用等幾個方面。

富營養水體中的無機氮(氨氮)作為植物生長過程中不可缺少的物質被植物直接攝取,合成蛋白質與有機氮;磷作為植物必需的營養元素,水體中的無機磷在植物吸收及同化作用下可轉化成植物的ATP、DNA、RNA等有機成分。

化感作用是一種植物通過向環境釋放化學物質而對另一種植物(包括微生物)所產生的有害或有益的作用。作為一種競爭陽光、營養物質和生存空間的有效手段,水生植物會向水體中釋放化感物質以抑制浮游藻類的生長。大型挺水植物蘆葦中可分離出的化感物質2-甲基乙醯乙酸乙酯(EMA)對藻類的抑製作用具有高效性和選擇性,對銅綠微囊藻和蛋白質小球藻有很強的化感抑製作用。

水生植物對重金屬Zn、Cr、Pb、Cd、Co、Ni、Cu等有很強的吸收積累能力。植物會控制重金屬在植物體內的分布,使得更多的重金屬積累在根部。水生植物根部的重金屬含量一般都比莖葉部分高得多。

同時,水生植物如挺水植物群落的存在,為水生物多樣性、優勢種群的變化提供了條件。首先,為微生物和微型動物提供了附著基質和棲息場所,一些微型動物,大量捕食浮游藻類,有效控制藻類的群體數量。研究表明,有植物的水體中,細菌數量顯著高於無植物系統,植物的根系分泌物還可以促進某些嗜磷、氮細菌的生長,促進氮、磷的釋放和轉化,從而間接提高凈化率。其次,為水體中微生物降解污染物質提供所需的氧。有研究表明,水生植物的輸氧速率遠比依靠空氣向液面擴散速率大,植物的建築新聞輸氧功能對降解污染物好氧的補充量遠大於由空氣擴散所得氧量。最後,植物的存在減小了水中的風浪擾動,這為懸浮固體的沉澱去除創造了更好的條件,並減小了固體重新懸浮的可能性。在以水生植物為挺水植物的莖和葉以及浮水植物的根還可以減緩水流速度和消除湍流,以達到過濾和沉澱泥沙顆粒、有機微粒的作用。如在種有蘆葦的水池中,其水中懸浮物減少30%,氯化物減少90%,有機氮減少60%,磷酸鹽減少20%,氨氮減少66%。

Ⅳ 哪些水生植物,可以改善水質

1、水葫蘆

多年生宿根浮水草本植物。因其在根與葉之間有一像葫蘆狀的大氣泡又稱水葫蘆。莖葉懸垂於水上,櫱枝匍匐於水面。花色艷麗美觀。葉色翠綠偏深。須根發達,分櫱繁殖快,管理粗放,凈化水質的良好植物。

2、紅樹林

紅樹林生態效益是它的防風消浪、促淤保灘、固岸護堤、凈化海水和空氣的功能。

3、蘆葦

水生植物,放在水裡。它的主要機能可以歸納為幾個方面:水質凈化;創造生物(鳥類、魚類)的生息空間;改善景觀。

4、目前治污植物主要是一些水生的茭白、蘆葦、美人蕉、黃花鶯尾、燈心草、沙草等20餘種水生植物,它們不僅能夠有效地吸收水體中的氮、磷等元素,起到凈化水質、美化環境的作用,而且這種植物治污技術比其他處理方式的成本要降低三成。

拓展資料

水質(water quality )水體質量的簡稱。它標志著水體的物理(如色度、濁度、臭味等)、化學(無機物和有機物的含量)和生物(細菌、微生物、浮游生物、底棲生物)的特性及其組成的狀況。

水質為評價水體質量的狀況,規定了一系列水質參數和水質標准。如生活飲用水、工業用水和漁業用水等水質標准。

未經人類活動污染的自然界水的物理化學特性及其動態特徵。物理特性主要指水的溫度、顏色、透明度、嗅和味。水的化學性質由溶解和分散在天然水中的氣體、離子、分子、膠體物質及懸浮質、微生物和這些物質的含量所決定。

Ⅵ (1)輸入此氧化塘的能量有________、________,氧化塘中的風車草屬於生態系統中

(1)廢水中含有有機物,有機物中有能量,因此輸入氧化塘的能量有太陽能和廢水的有機物中化學能.氧化塘中的風車草是植物,作為生產者、圓田螺作為消費者、細菌作為分解者,它們共同構成生物群落.
(2)植物細胞吸收的磷酸根離子用於合成含有磷元素的一些化合物,如核酸、ATP、[H]等.沉水植物根際的厭氧環境有利於厭氧細菌的活動如搏,分解水中的有機物,為氧化塘後部的植物提供營養,利於它們進行光合作用,產生氧氣,因此經過處理後的氧化塘後部的溶解氧含量比前部的高或多.
(3)廢水中含有大量的污染物,流入厭氧池,造成厭氧池濃度增大,會導致微生物失水過多死亡,因此廢水流入厭氧池前,需經稀釋處理.
(4)(5)廢水中含有大量的有機渣謹祥物,如果快速的將廢水流入晌蘆氧化塘的話,廢水中有機物不能再短時間內被微生物分解,而且無機物也不能被充分吸收,使出水口處的水質不能達到排放要求,因此需要控制廢水流入氧化塘的速率.生態系統的自我調節的能力有一定的限度.當受到大規模干擾或外界壓力超過該生態系統自身更新和自我調節能力時,便可能導致生態系統穩定性的破壞、甚至引發系統崩潰.因此廢水不能過量流入氧化塘.
故答案為:
(1)太陽能和化學能 生物群落
(2)核酸 高(多)
(3)微生物失水過多死亡
(4)挺水植物起遮光作用,影響浮游藻類進行光合作用
(5)無機鹽被充分吸收 自我調節能力有限

Ⅶ 種植什麼植物放在水裡能讓水干凈

種植水生植物可以優化生態環境。這些水生植物不僅具有觀賞功能,還可凈化水環境。水蔥、千屈菜、蘆葦等挺水植物能吸收水底淤泥中的氮、磷等營養元素。

常見的凈水植物種類有藨草、蘆葦、香蒲、燈心草、菖蒲、莎草、荊三棱、茭草、水花生和田邊草,我國運用的最多的為蘆葦、香蒲等少量種類,各地對濕地植物的選擇一定程度上依賴於經驗,而對各種植物應用於污水處理的效果的系統研究較為缺乏。
挺水植物 茭白、蘆葦、香蒲、水蔥、燈心草、水花生、菖蒲、石菖蒲風信子、慈姑、荷花、傘草等。
浮葉及漂浮植物 鳳眼蓮、滿江紅、菱、水鱉、浮萍、荇菜等。
沉水植物 菹草、金魚藻、苦草、伊樂藻、輪葉黑藻等。
鳳眼蓮,又名水葫蘆、水浮蓮等。水葫蘆繁殖快,耐污性強,對水中的化學需氧量(COD)、生化需氧量(BOD)有明顯的降解效果,對氮、磷、鉀及重金屬離子均有一定的吸收作用,是一種凈化污水、美化環境的理想水生植物。在適宜條件下,一公頃水葫蘆能將800人排放的氮、磷元素當天吸收掉。水葫蘆還能從污水中吸收鎘、鉛、汞、鉈、銀、鈷、鍶等重金屬元素,能使水中的酚、氰等有毒物質分解成無毒物質。

閱讀全文

與挺水植物在污水處理中的作用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印染廢水中cod排放量是多少 瀏覽:245
冷干機的濾芯如何拆下來 瀏覽:552
海爾凈水器出水管介面怎麼拆 瀏覽:13
河北水垢漏斗 瀏覽:689
白雲區農村ppp污水項目 瀏覽:498
安吉爾水壺濾芯怎麼拆 瀏覽:318
電廠化學廢水調整及注意事項 瀏覽:892
什麼叫納米微晶技術凈化器 瀏覽:43
百佳境界凈水器如何 瀏覽:695
甲醇蒸餾塔再沸器的原理 瀏覽:268
ro膜氯化 瀏覽:984
潔廁靈能除垢 瀏覽:459
油煙機凈化器的價格多少錢一台 瀏覽:334
凈化器電源怎麼測量 瀏覽:332
wq污水提升泵 瀏覽:415
污水處理50戶需多少立方池 瀏覽:656
樹脂是不是ab膠 瀏覽:694
減壓蒸餾怎麼拆 瀏覽:544
飲水機為什麼加熱一會就保溫 瀏覽:287
電解法處理污水基於什麼原理 瀏覽:2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