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西安市鄧家村污水處理廠簡介
鄧家村污水處理復廠位制於西安市西郊,主要接納西安市工業區西郊及部分南郊的污水,總污水中工業廢水佔70%左右。該廠始建於1956年,經過三次改擴建後,規模達到16萬噸/天,同時以部分污水再生利用為目的,提高二級處理出水水質,新建處理規模為6萬噸/天的回用水系統。設計採用的A2/0加化學除磷及微絮凝過濾工藝為國內外先進技術,在國內大型城市污水廠設計中首次利用生物加化學法除磷工藝,可保證出水磷的濃度在規定指標之內。工程總投資1.06億元(含390萬美元)。鄧家村污水處理廠服務人口約50萬人,服務面積2500公頃。
2007年年底,天津創業環保股份公司出資6.43億元,取得了鄧家村污水處理廠、北石橋污水凈化中心這兩家企業25年的經營權
Ⅱ 水泥工廠廢水廢氣工程都包含什麼內容
水泥生產工藝中有很多工序可以產生廢氣,比如焚燒、預熱分解等,而且會有粉塵,粉塵也是廢氣的一直表現形式,廢氣處理中除塵是相當重要的工作。水泥工業是對礦物原料進行加工處理的工業,水泥廠在運行過程中對周邊環境的污染主要來自於生產過程中產生的廢氣、雜訊、廢水、固體廢棄物等。廢氣是水泥廠最主要的污染源,其特點是排放點多、排放量大,其中粉塵有組織與無組織排放共存,幾乎所有工藝環節都有粉塵產生。其次是雜訊,雜訊污染是水泥生產除大氣污染之外,對環境較為嚴重的污染源,這與水泥生產工藝中主要以沖擊、擠壓、輾磨和空氣介質的增壓及管道輸送與排放等機械動力性和空氣動力性加工工藝有關。
隨著人們物質和精神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以及環保意識的不斷增強,公眾對環境污染不斷給予高度的重視並尋求行之有效的解決方法。本文主要針對雲南省省內的新型干法水泥熟料生產線(不含石灰石礦山) 運營過程中產生的主要污染物及其治理措施進行分析探討。
水泥廠在生產過程中產生的大氣污染物主要為粉(煙)塵、SO2 和NOx,其中粉塵污染給霧霾天氣造成較大的影響;生產工人長期在水泥生產過程中接觸粉塵,對身體健康還有一定的危害。
水泥廠粉塵包括有組織粉塵和無組織粉塵。一般水泥廠內最大的的煙塵排放源是窯尾煙囪,以雲南省昭通市某水泥廠為例,其窯尾煙囪煙塵的廢氣排放量占總廢氣量的37.79%。新型干法水泥熟料生產線生產過程有組織粉塵產生量較大的排放點一般還包括:石灰石破碎及輸送、輔助原料破碎及輸送、石灰石預均化堆棚、原料配料及輸送、生料粉磨、生料均化及窯尾喂料、窯頭廢氣處理、原煤破碎及輸送、煤粉制備及輸送、熟料儲存散裝及配料、混合材破碎、水泥配料、水泥粉磨、水泥庫、水泥散裝、水泥包裝及成品庫等。
水泥廠生產過程中粉塵的無組織排放主要產生於物料堆棚、熟料庫、水泥成品庫、廠區道路(物料運輸)、物料轉運點等。一般情況下,排放點主要為:石灰石入均化庫卸料點;原料破碎進料口、入均化堆棚卸料點;原煤堆棚入料點、破碎進料口、出煤皮帶機入料點及卸料坑口;預均化堆棚入料點、原煤倉入料點;原料配料庫底;生料均化庫底;熟料庫底;水泥庫底、水泥散裝車間發散處;吊車庫進料、配料倉進料處等。
表1 為我省近年來水泥廠環境影響評價報告書中核算的的粉(煙)塵的排放情況。由表1-1 可以看出,各水泥廠運營期窯尾有組織煙塵排放量佔有組織粉(煙)塵總排放量的32.03%~43.84%。
Ⅲ 西安有哪些污水處理廠
概述
污水處理設備採用膜生物反應器(Membrane Bioreactor,簡稱MBR〕技術是生物處理技術與膜分離技術相結合的一種新工藝,取代了傳統工藝中的二沉池,它可以高效地進行固液分離,得到直接使用的穩定中水。又可在生物池內維持高濃度的微生物量,工藝剩餘污泥少,極有效地去除氨氮,出水懸浮物和濁度接近於零,出水中細菌和病毒被大幅度去除,能耗低,佔地面積小。70年代在美國、日本、南非和歐洲許多國家就已開始將膜生物反應器用於污水和廢水處理的研究工作。其水源取自生活污水(如淋浴排水、盥洗排水、洗衣排水、廚房排水、廁所排水等〕和冷卻水。
適用范圍
適宜住宅小區、辦公樓、商場、賓館、飯店、機關、學校、部隊、工廠等生活污水和與之類似的工業有機廢水,如紡織、啤酒、造紙、製革、食品、化工等行業的有機污水處理。
工藝流程
原水→格柵→調節池→提升泵→生物反應器→循環泵→膜組件→消毒裝置→中水貯池→中水用水系統
工藝流程說明
污水經格柵進入調節池後經提升泵進入生物反應器,通過PLC控制器開啟曝氣機充氧,生物反應器出水經循環泵進入膜分離處理單元,濃水返回調節池,膜分離的水經過快速混合法氯化消毒(次氯酸鈉、漂白粉、氯片)後,進入中水貯水池池。反沖洗泵利用清洗池中處理水對膜處理設備進行反沖洗,反沖污水返回調節池。通過生物反應器內的水位控制提升泵的啟閉。膜單元的過濾操作與反沖洗操作可自動或手動控制。當膜單元需要化學清洗操作時,關閉進水閥和污水循環閥,打開葯洗閥和葯劑循環閥,啟動葯液循環泵,進行化學清洗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