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關於描寫 清理下水道 的作文要詳細
在我的記憶中,有許多人和事都已忘卻,但是有一個人我永遠也無法忘記
一個炎熱的中午,爸爸趕著回單位辦事,媽媽也有事出去了。這時,衛生間的下水道冒出了許多水,我不知所措,只好敲開了鄰居爺爺家的門,爺爺還在午睡,聽我這么一說,二話沒說拿起清潔劑疏通工具來到我家。爺爺走進衛生間,一點點地清理著下水道的垃圾,爺爺忍受著酷熱的天氣、刺鼻的氣味認認真真地掏著垃圾。不一會兒,爺爺的衣服就濕透了,頭上滿是汗,爺爺沒有怨言擦了擦頭上的汗就又開始幹了起來。又過了一會兒,爺爺遇到了一個大麻煩——下水道的出水口被常年積累的頭發、污泥塞住了,手又夠不著。爺爺只好脫下手套,把手伸進去掏,可還是清理不幹凈。爺爺拿起桶,裝好水,向里邊倒去,想用水沖出下水道里的污泥。誰知靠得太近被污水洗了把臉。我被聲響驚動了,打開衛生間的門,爺爺站在裡面,雙手滿是污泥,臉上全是污水,裡面臭氣熏天。我擔心爺爺的身體,對爺爺說:「爺爺,這么熱的天,您不要緊吧!真是辛苦您了!快洗洗臉和手,休息休息吧!」「沒事,我清完最後一點再去休息。」我望著爺爺高大的身軀,感動得說不出話來。
雖然事情已過去很久,但是我卻不能忘記爺爺那高大的身軀。
❷ 100字的污水作文小學語文
污水處理場參觀記
一個陽光明媚的早晨,我們參觀了梅村污水處理場。
進入大門,一陣陣惡臭撲鼻而來,,首先映入眼簾的是污水處理場的「心臟」——污水情況控制中心。我們來到這里,解說員一邊指著污水處理結構圖,一邊給我們耐心地講解關於污水凈化的知識。具了解,其中70%為工業廢水,30%為生活廢水,設計採用CAST污水處理工藝。
我們循梯而上,先到了集水井,呼哧呼哧的機器前面有幾個窨井,沒有蓋子,只有滿坑的臟水和刺鼻的臭味。污水處理的第一道工序是把污水表面的漂浮物清除,然後放入一個大推車里運走,經過第一次處理的水由泵提升至切換井分配到曝氣沉沙地,進一步去處理較細小的漂浮物後,進入初沉池初次沉澱,第一級水處理完畢。
然後,我們進入了二級處理,二級處理除了去除污水中的有機有害物外還能起到除磷脫氮的功能,看著那翻滾著浪花的污水,我的心裡不由得佩服那些不吃苦耐勞的工人師傅們。最後,污水越來越清,那空氣中再也不是臭氣熏天了,那股味道幾乎漸漸地逝去,我們步入了消毒池,消毒污水是最後經過一倒程序,過濾干凈後加葯,那水清澈透明,再把水排放到河裡。
在回來的路上我思緒萬千,「如果沒有它默默無聞的為我們任勞任怨的工作著,排出乾乾凈凈的清水,真是值得讓人贊不絕口啊……」我深深地陷入了沉思。
❸ 小河污染調查報告作文300~400字
我家附近有一條復小河,名制子叫龍山河。原來這河十分清澈、透明。通過河面能看到歡快的魚蝦在河裡自由自在游來游去。可是後來,河水慢慢變渾變臭了。這是為什呢?我百思不得其意。於是,我對小河的污染進行了調查。
調查
我發現,河水污染最嚴重的地方有幾個大污水排放口。每天中午,這幾個排放口都排出一些工業污水,家庭廢水,還散發出一陣陣難聞的臭味。而且小河污染嚴重的是一些遊客隨便把垃圾扔到小河裡。
分析
那些工廠把工業污水通過排水管道直接排入河內。還有河邊有許多居民區,那些家庭廢水也最終流進了小河。使小河變臭變渾。河邊還有買菜的小商小販,把爛菜葉買剩下的菜都丟進河裡。等等一些原因引起河水污染。
結論
小河污染主要原因有:
1、工業污水、家庭廢水排進小河。
2、市場管理不善,一些市場垃圾丟進河裡。
3、有些遊客素質低,隨手向河裡對垃圾。
建議
工廠不應該把污水排入小河,應建污水處理廠,進行污水處理;市場管理人員應該加強市場管理,應該把垃圾運往垃圾處理場,不應隨便丟進小河了事;遊客應當自覺把垃圾放進垃圾桶,不應該把垃圾丟進河裡,保護環境人人有責。
❹ 排放污水作文
眾所周知,在我們生活的這個地球上,水資源正日益匱乏。
地球有將近四分之三的面積被水覆蓋,但其中極大部分是鹹水,只有0.2%左右的淡水能被人類利用。然而,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人們對水資源的保護意識淺薄,水環境已經被我們嚴重污染。
海洋在無知的人類的全面侵入下,早已被嚴重污染。人類繼續把在陸地上演練純熟的老手段:「開發-掠奪-破壞」運用在了地球最後一塊陣地——海洋。現在,美國每年排放入大海的污水超過200億噸,排放入海的還有超過7000萬噸工業廢渣。日本排放入海的污水超過130億噸,獨聯體每天有超過300萬噸的污水排入波羅的海。中國每年也有100億噸的污水排放入海洋, 沿海有200多個排污口,晝夜不停的向大海排放污水,使沿海水域、漁場受到嚴重的污染.最近,渤海灣的漁民沉重的發現:渤海竟然沒有魚了!
在這個星球上每年有2500萬人因水污染而死亡,有10億人喝不到干凈的飲用水 面對如此嚴重的問題,作為學生,我們應該做些什麼呢?用洗過菜、水果的水來澆花,用洗過衣服的水來沖馬桶等。這些辦法都可以達到保護水資源不受污染的效果。我們還可以努力學習,在將來學好知識後,利用先進的科學技術,以低成本將鹹水變為淡水,將受污染的水回收後進行處理並再次利用
水是生命之源、發展之本。讓我們節約每一滴水,珍惜每一滴水,保護每一滴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