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藻類植物在農業、漁業、凈化廢水等方面的作用
①藻類通過光合作用固定無機碳,使之轉化為碳水化合物,從而為水域生產力提供基礎。海洋浮游藻的總生產力估計每年為31×109噸碳。在食物鏈的轉換中,1千克魚肉約需100~1000千克浮游藻,因此浮游藻類資源豐富的海區都是世界著名漁場所在地,而浮游藻類的產量就成為估算海洋生產力的指標。
②在池塘魚類養殖中一般根據水色判斷水質,而水色是由藻類的優勢種及其繁殖程度決定的。如血紅眼蟲藻占優勢種時表現紅色水華,說明水質貧瘦;衣藻占優勢時呈墨綠色水華且有粘性水泡,表示水質肥沃;微囊藻與顫藻、魚腥藻占優勢時池水呈銅銹色紗絮狀水華,味臭有害於魚;藍裸甲藻占優勢形成的藍色水華是養殖鰱、鱅、鯉、鯽、非鯽高產魚池的典型水質之一,但繁殖過盛也會使水質惡化造成魚類泛池。此外,扁藻、杜氏藻、小球藻等單細胞藻類蛋白質含量較高,是貝類、蝦類和海參類養殖的重要天然餌料。
③固氮藍藻是地球上提供化合氮的重要生物,也是可利用的重要生物氮肥資源。目前已知固氮藍藻有120多種,在每公頃水稻田中固氮量達16~89千克。
④褐藻門的海帶、裙帶菜,紅藻門的紫菜,藍藻門的發菜,綠藻門的石蒓和滸苔等都是重要的食用藻類。
⑤藻類在工業上的用途主要是提供各種藻膠。褐藻門的海帶、昆布、裙帶菜、鹿角菜、羊棲菜等除供食用外,可作為提碘、甘露醇及褐藻膠的原料。巨藻、泡葉藻及其他馬尾藻也可作為提取褐藻膠的原料。褐藻膠在食品、造紙、化工、紡織工業上用途廣泛。從石花菜、江蘺、仙菜等可提取瓊膠用作醫葯、化學工業的原料和微生物學研究的培養劑。從紅藻門的角叉藻、麒麟菜、杉藻、沙菜、銀杏藻、叉枝藻、蜈蚣藻、海蘿和伊穀草等藻類中,可提取在食品工業上有廣泛用途的卡拉膠
B. 藻類對給排水工程的影響
有害影慶凳響
藻類大量繁殖時會出現赤潮時,導致水體中的神差魚類等大量死亡,原水水質急劇惡化。
增加了自來水的處理難度和處理成本,藻類死亡後被分解產生藻毒素,而藻毒素是對人體有危害的,且目前還沒有非常有效的去除方法,主要依靠活性炭吸附,但除去效率只有50%左右。
堵塞取水口
有益影響
目前主要應用於濕譽瞎旅地污水凈化系統中,通過藻類植物的根莖的吸附,提高對污水中氮磷等的去除效率。
C. 微生物在給排水專業中的應用前景
您想問的是微生物在給排水專業中的應用前景怎麼含桐樣嗎?很好。
微生物掘笑種類繁多、適應性強、代謝方式多樣,幾乎可以降解環境中的所有污染物質,處理污水的方式更判老含加靈活多樣,因此在污水處理中的應用前景非常廣闊。
微生物包括細菌、病毒、真菌以及一些小型的原生生物、顯微藻類等在內的一大類生物群體。
D. 哪些植物吸收水中的污染物
1藻類在污水凈化過程中產生大量的氧氣,可減少水體因缺氧而形成的惡臭氣味。因此,用藻類處理污水在水質的改善中得到越來越廣泛的應用。(在南非開普敦附近的一個污水處理場,採用一面積為1000m2充滿螺旋藻的水池,成功地處理著1000人產生的生活污水。在納米比亞和德蘭士瓦等地的多家製革廠利用螺旋藻處理生產廢水。Semple和應用丹麥赭球藻成功處理含苯酚工業廢水。)藻類除對污水中的氮、磷等營養物有明顯的去除效果外,對其他有機物和重金屬亦有較強的富集和去除作用。 2沉水植物可以提高水體透明度,增加水體溶解氧,降低氮磷營養物含量。沉水植物系統的存在有利於湖泊富營養化的防治。(菹草對富營養化和重金屬污染的水體和底泥可起到一定的凈化作用。對氮磷有較強的吸收能力,能在一定程度上減輕水體的營養負荷。) 3吳振斌等採用漂浮植物塘、挺水植物塘和藻菌共生塘的串聯系統可有效地凈化城鎮污水。王國祥等採用漂浮、浮葉及沉水植物塘相間連接,較理想地實現了對太湖局部水域水質的改善。阮宜綸等用三棱草塘、蘆葦塘、香蒲塘和水葫蘆塘的串聯系統有效地處理了地熱尾水。 4大型水生植物是濕地生態系統一個不可分割的組成部分。它在該污水處理系統中起著關鍵的作用,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牢固濕地床表面,為物理過濾提供良好條件;形成隔離層,在冬季可防止霜雪直接凍結濕地表面;給根區微生物及部分野生生物提供良好生境;通過根系的輸氧作用改善系統中的生物地化循環;吸收部分營養物質,降低污染負荷;改善景觀等。 5紅樹林有許多經濟價值及生態效應,可凈化污水、改善水質。其具有潛在的污水凈化能力,已越來越被人們作為污水和廢水排放的便利場所。紅樹林沼澤對稀釋的有機廢水具有較強的凈化潛力,紅樹林的底泥可作為重金屬的沉積地。 6高等植物不僅可用於生活污水的處理,還可應用於行業廢水的處理。吳振斌等用鳳眼蓮凈化石化廢水,鄭瑛和李暉用香蒲凈化礦山廢水,夏漢平用香根草和水花生凈化垃圾污水,錢明浩等用雍菜-多花黑麥草凈化浸出油廠廢水,艾爾肯熱合曼利用水浮蓮凈化釀酒廢水,楊鳳江和李立明用水葫蘆和細綠萍凈化澱粉廢水,曾健等用水葫蘆、水浮蓮和浮萍凈化高能液體燃料廢水,胡煥斌等用蘆葦床處理鐵礦炸葯污水,吳振斌等用蘆葦和香蒲床處理藻毒素水體,均取得良好效果。 7水生維管植物對有機污染物的凈化包括附著、吸收、積累和降解等。水生維管植物可以其巨大的體表吸附大量有機物,相對減少水中有機物的濃度,盡管這不能根本消除有機物的存在,還隨時可能將其釋放到水中,但在一個相對時間內,還是可以起到凈化作用的(水生維管植物對有機污染物的凈化效果明顯。茭白、慈菇對城市污水BOD的去除率可達80%以上。蘆葦、香蒲、眼子菜和鳳眼蓮等可去除石油廢水的有機污染物達95%以上。水蔥可使食品廠廢水中COD降低70%~80%,使BOD降低60%~90%。鹽生燈心草、燈心草和水蔥等對酚的凈化能力都很強,100g植物在100h之內對酚的吸收分別為204mg/L,230mg/L和202mg/L) 8一些水生維管束植物對有機農葯的凈化能力也很強。當水中DDT濃度為0.445μg/L時,眼子菜體內濃度達1.0mg/L,富集系數為2220,水中DDT濃度為2.1mg/L時,富集系數可達3500。水中DDT濃度為0.30μg/L時,蓼屬植物體內濃度可達30.3mg/L,富集系數為10萬。 來自論文水生植物在污水處理和水質改善中的應用,這些方面有很多人研究的,但需要你自己去學習。我只能給你選擇性復制一點過來。
E. 俄羅斯利用藻類植物凈化污水的原因
俄羅斯利用藻類植物凈化污水的原因是做核粗能夠高效凈化污水、節約成本並節能減排。
1、純鎮能夠高效凈化污氏遲水:藻類植物能夠在生長過程中吸收水中的有機物和無機物,降解有害物質,具有非常良好的凈水作用。此外,藻類植物還能夠吸收和去除水中的磷、氮等營養物質,從而有效地防止水體富營養化。
2、節約成本並節能減排:與傳統的污水處理方式相比,利用藻類植物凈化污水可以降低處理成本,同時還可以減少能源消耗和二氧化碳排放,符合環保理念。
F. 水處理行業前景怎麼樣
前景是非常好的,我們是做水處理配套塑料水箱的,水處理行業的需求非常大
G. 農村沒有下水道,生活用水要排到哪裡呢!
他們主要用三個辦法來解決問題。
1、最簡單的辦法就是直接把水排到外面,家裡的生活用水像是洗菜淘米水可以直接倒到屋外,或者是拿去澆花澆菜完全沒有任何問題,它們會被土地吸收,幾乎不會有任何味道,對環境也不會有任何的影響。
2、化糞沼氣池。每家每戶在建房子前都會先建一個化糞池。這種化糞池分為三個部分組成,有一級厭氧池,二級厭氧池和澄清池。當我們把生活污水排進去的時候,那些臟東西就會在裡面發酵從而產生沼氣,而沼氣是可以為我們所用的。
3、建一個地下滲透井。在家的周圍或是院子里選一個空曠的地方,而且要注意不能影響到地基,挖好井以後再在井內貼好磚塊加固,不然的話很容易就倒塌,這樣做好後將井口密封,以後家裡的污水就可以直接排到井裡了。
(7)藻類處理污水前景擴展閱讀:
農村污水由於地區分散,人口數量較大,收集難等原因造成農村污水成為水污染的主要組成因素,農村污水中還有大量的有機物和有氮、磷等無機鹽類。根據農村污水的特點,具體針對處理方法主要有以下幾種:
1、高效藻類塘
高效藻類塘內存在的菌藻共生體系,使塘內溶解氧濃度較高(保持好氧狀態),而ph值則存在周期性變化;對cod的平均去除率可達70%,氨氮主要通過硝化作用去除,去除率>90%, 磷酸鹽主要通過沉澱作用去除,去除率為50%。
高效藻類塘與傳統穩定塘相比,既有運行成本低、維護管理簡單等優點,又克服了傳統穩定塘停留時間過長、佔地面積大等缺點,在處理農村及小城鎮污水方面具有廣闊的應用前景。目前已在太湖地區建立了高效藻類塘系統處理太湖地區農村生活污水的實驗研究。
2、生物濾池
生物濾池是一個相對較新的水處理工藝,其最大的特點是集生物氧化和截留懸浮固體於一體,節省了後續沉澱池,厭氧水解—高負荷生物濾池處理系統集初沉池、曝氣池、污泥迴流設施以及供氧設施等於一身,大大簡化了污水處理流程。
3、人工濕地
人工濕地利用人工水生態系統內多級生物的稀釋降解作用來去除或削減水中污染物的方法。人工濕地作為一種新型生態污水處理技術具有投資和運行費用低、抗沖擊負荷能力強、處理效果穩定、出水水質好、水生植物有一定經濟價值等優點。用於農村生活污水處理的主要是潛流人工濕地。
4、無動力地埋式生活污水處理裝置
生活污水首先進入厭氧消化池,污水中的懸浮物沉降下來成為污泥,污泥通過一定時間的自然發酵,有機物得到降解。
H. 哪些水生植物,可以改善水質
1、水葫蘆
多年生宿根浮水草本植物。因其在根與葉之間有一像葫蘆狀的大氣泡又稱水葫蘆。莖葉懸垂於水上,櫱枝匍匐於水面。花色艷麗美觀。葉色翠綠偏深。須根發達,分櫱繁殖快,管理粗放,凈化水質的良好植物。
2、紅樹林
紅樹林生態效益是它的防風消浪、促淤保灘、固岸護堤、凈化海水和空氣的功能。
3、蘆葦
水生植物,放在水裡。它的主要機能可以歸納為幾個方面:水質凈化;創造生物(鳥類、魚類)的生息空間;改善景觀。
4、目前治污植物主要是一些水生的茭白、蘆葦、美人蕉、黃花鶯尾、燈心草、沙草等20餘種水生植物,它們不僅能夠有效地吸收水體中的氮、磷等元素,起到凈化水質、美化環境的作用,而且這種植物治污技術比其他處理方式的成本要降低三成。
水質(water quality )水體質量的簡稱。它標志著水體的物理(如色度、濁度、臭味等)、化學(無機物和有機物的含量)和生物(細菌、微生物、浮游生物、底棲生物)的特性及其組成的狀況。
水質為評價水體質量的狀況,規定了一系列水質參數和水質標准。如生活飲用水、工業用水和漁業用水等水質標准。
未經人類活動污染的自然界水的物理化學特性及其動態特徵。物理特性主要指水的溫度、顏色、透明度、嗅和味。水的化學性質由溶解和分散在天然水中的氣體、離子、分子、膠體物質及懸浮質、微生物和這些物質的含量所決定。
I. 藻類在給排水中的利害
3 藻類對制水的影響
含藻原水進入凈水廠後,對制水生產工藝、葯耗以及構築物池壁都會產生極大的不利影響,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在光合作用下,水中pH值升高,且由於藻類作用,溶解氧增加,礬花密度降低,沉澱去除率下降,導致需要投加的混凝劑增多,高藻水的處理需要消耗大量的混凝劑。
2.藻類物質在濾池中可大量繁殖,會使濾料層堵塞,使過濾周期縮短,減少產水量,增加沖洗水量並影響出水水質。
3.對混凝土池壁構成很大的威脅,如長沙三水廠構築物池壁由於藻類等物質的長期腐蝕,致使池壁粗糙老化,反過來又給藻類物質的寄生繁殖,水垢、青苔的附著生長,提供了有利的棲息場所。
4.藻類細胞成層成為粘質物,附在混凝土池壁表面,形成一層潤滑層,既影響制水過程中的感官質量,又增加了洗池的頻率和費用,以及工人的勞動強度。
5.藻類的存在使水質變化,從而干擾水處理操作,造成處理上的麻煩,生長著和死亡的藻類都會使水中有機物增加,增加氯耗,高藻水的處理更需要消耗大量的消毒劑。
6.對水質影響更為嚴重的是有些藻類的降解產物中含有四氯乙烷、二甲基二硫化物等毒性物質,能引起人、動物中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