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污水知識 > 大豆食品廢水

大豆食品廢水

發布時間:2023-04-10 03:18:43

A. 含脂肪酸的廢水屬於什麼廢水

廢水來源

合成脂肪酸廢水的是石蠟氧化法生產脂肪酸工藝中產生的有機廢水,主要來自氧化蠟沉降水、氧化蠟水洗水、芒硝水、回收醇廢水等。該廢水中絕大部分是低碳脂肪酸、醛、酮、酯、烴等有機物,均溶解或乳化在水中,污染成分復雜,廢水呈強酸性。其COD、BOD5的質量濃度分別約為23600、17000mg/L,pH值為3 ̄4。通常合成脂肪酸工業排出的廢水的水量占工業廢水總排放量的8%,而所含污染物占總污染物的92.4%。

乳製品廢水是乳製品加工過程中排放的廢水,根據其來源可分為三大類:即洗滌廢水、冷卻廢水和產品加工廢水。廢水中主要含有酪蛋白、油、脂肪、脂肪酸、乳糖和無機鹽等,洗滌廢水中還含有清洗設備的洗滌劑和殺菌劑。其COD的質量濃度約為13000mg/L,水儲存一段時間後會產生大量乳白色浮渣,生化性能較好。


特徵

含脂肪酸廢水的是一種廣泛存在的廢水,由於此類廢水中含有大量的脂肪酸、甘油、表面活性物質、油脂等,呈現出良好的乳化性和親和性,少量就能導致水體的COD、BOD5的值迅速升高,更加劇了處理的難度。同時進入污水處理廠的含脂肪酸有機廢水中的中長碳鏈脂肪酸、油類物質包裹在填料外層阻礙氧的傳質,導致好氧微生物代謝紊亂。在廢水排放系統中中長碳鏈脂肪酸及油脂的積累會導致排水管道的水力容量損失(或排水管道堵塞)。在污水處理廠中油狀的中碳鏈脂肪酸和固狀的長碳鏈脂肪酸的混和油脂會阻塞格柵,在污泥泵中積成渣垢,影響設備的正常運行。且在好氧處理單元和最終沉澱池中,含脂肪酸的混合物會結成「脂球」連同粘附的污泥處於懸浮狀態,隨出水排出。一方面造成污泥流失,同時也影響出水水質。


含脂肪酸廢水的處理方法

1、化學法處理

常用的化學法主要有水解、化學沉澱等,主要是去除廢水中的油、脂肪酸等。此法一般作為廢水的預處理,也可作為廢水的最終處理。常用的混凝劑有鋁鹽、鐵鹽等,其中聚合硫酸

鐵混凝處理含脂肪酸廢水效果較好。在聚合硫酸鐵的合成中,加入任意比例的鋁鹽和一定比例的硅酸鹽,以及少量的聚丙烯醯胺生成一種新混凝劑CPFA-CS。此復合混凝劑具有較寬的pH值和溫度適用范圍,用它作為處理含脂肪酸廢水的混凝劑,COD和色度去除率可分別達75%和95%以上。


2、好氧生物處理

活性污泥法是傳統的活性污泥法COD去除率一般為80%,BOD5約為90%[7],處理含脂肪酸廢水一般難以達到廢水綜合排放標准。主要原因是:a.長碳鏈脂肪

酸在水中溶解度很差。含酸廢水酸化時,長碳鏈脂肪酸會形成粘滯的難以過濾的沉澱物,即使在相同pH值的溶液中,濾液中仍含有極限溶解度所允許的粘質(長碳鏈脂肪酸等),給廢水處理帶來很大的困難。b.傳統活性污泥法中,大部分微生物對中長碳鏈脂肪酸及油脂物質的直接分解能力低,對高濃度有機廢水的抗沖擊能力差,並且容易產生污泥膨脹等問題。採用序批式間歇活性污泥法(SBR)可大大突破這一界限。SBR法用於肉類加工廢水處理,COD去除率可達95%以上。在SBR法的基礎進行改進後出現了二段SBR法,其特點是系統設兩段SBR池串聯,分別培養出適宜於不同有機物的專性菌,從而使不同種類的有機物在不同的生化條件下都得到充分降解。該法對水質水量的變化適應能力強,運行靈活,抗沖擊能力強,出水的水質穩定,易實現自動化控制。SBR法處理含脂肪酸廢水是一種較為經濟有效的方法,但肉類加工廢水含有大量的油脂、血水,易產生油性泡沫而使污泥鬆散和指數增高,易出現高粘性膨脹而導致污泥流失問題,且存在污泥上浮現象;另外該方法對油、SS、色度的去除效果並不理想,必須輔以一定的預處理。


3、生物膜法具有水力條件好、抗沖擊負荷強、生物濃度高的特點。在相同運行條件下,生物膜系統處理效果優於活性污泥系統,其COD、BOD5和油脂去除率分別可達97%、99%和82%。出水水質可達廢水綜合排放二級標准,達到相同的污染物去除率時,生物膜系統的運行管理更方便,且克服了活性污泥系統存在的污泥流失等問題與污泥上浮現象。但生物膜法對油脂、SS、色度的去除能力有限,也需要進行預處理。

4、厭氧生物處理

與好氧法相比,厭氧法在獲得同樣高的BOD5去除率條件下具有成本低,產生的污泥少、穩定、易脫水,佔地面積小,操作方便,且產生的甲烷可作為燃料再利用的優點。

厭氧生物處理法主要用於處理高濃度有機廢水,但厭氧反應器處理含脂肪酸廢水時受廢水中懸浮固體及其油脂、脂肪濃度的影響較大,主要原因是:

第一、容易漂浮的油脂使菌體難以長時間保留。

第二、脂類降解產生的長碳鏈脂肪酸對厭氧微生物有強烈的抑製作用。長碳鏈脂肪酸對產甲烷菌的抑制破壞了厭氧代謝的平衡,使揮發性脂肪酸等中間產物得以積累,導致反應中的pH值下降,影響厭氧處理效果。出水水質往往達不到排放標准,需與好氧處理相結合。UASB與CASS(循環式活性污泥法)相結合處理大豆蛋白廢水和屠宰廢水的混和水,已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克服了單一厭氧處理不徹底的缺點,其COD、SS和油脂去除率分別可達95%、94%和99%。採用UBF-SBR工藝處理屠宰廢水已有工程應用,經處理後的排水達到《肉類加工工業水污染物排放標准》(GB13457-92)的標准。


5、膜生物反應器(MBR)

MBR法處理廢水技術是把傳統的活性污泥法和膜分離技術組合在一起而形成的一種新型的污水處理工藝。厭氧MBR工藝處理高濃度食品廢水,當COD負荷為2~3kg/(m3・d)時,COD去除率可達80%~90%,SS、色度和細菌的去除率分別可達

100%、98%和99.9%。好氧MBR工藝處理油脂廢水,COD、SS、油的去除率可穩定在85%以上。但因為膜生物處理存在膜污染的問題,該技術在實際處理中應用很少。

B. 山東禹王生態食業有限公司怎麼樣

簡介:禹王集團始創於1978年,總部位於山東省德州禹城市。禹王集團汲取大禹「疏導治水,造福於民」的文化精髓,鑄就「貢獻於社會,服務於大眾」的企業宗旨,傳承歷史且銳意創新。禹王集團始終致力於為人民創造營養、健康、精緻、科技的品質生活,成為大豆蛋白、生物制葯、精細化工、精密陶瓷4個產業的領軍者,是國家級重點高新技術企業、國家級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國家級生物產業基地核心企業、國家級食品工業優秀龍頭企業、全國放心糧油示範加工企業、全球最大的深海魚油精製加工基地。
山東禹王生態食業有限公司隸屬於禹王集團,秉承「綠色環保,循環往復,生生不息」的先進經營理念,一直關注對國產「非轉基因高蛋白」大豆產業的充分開發,率先提出打造「中國大豆」國際品牌戰略,全產業鏈布局,將循環經濟的發展理念貫穿到企業運營的全過程,先後設立東北黑土地萬畝基地,建造先進加工工廠,組建省級大豆生物工程中心,建成「非轉基因高蛋白」大豆育種、種植管理、「非轉基因」大豆油脂加工、「非轉基因」大豆蛋白原料及深加工、生態養殖等生態產業鏈,形成了產品循環、廢物循環及水循環三大循環系統。公司擁有4個大豆加工廠,年加工大豆40萬噸,年產「非轉基因」大豆分離蛋白7萬噸,「非轉基因」大豆油7萬噸。其中「禹王」牌非轉基因低溫豆粕和大豆分離蛋白榮獲全國知名品牌,產銷量全國第一,是全球最大的「非轉基因」大豆蛋白及原料敏並生產加工基地,同時位列中國糧油企業100強。公司還先後投入大量資金完善了污水處理系統,並利用大豆蛋白廢水制備沼氣,進行沼氣發電,利用廢渣生產大豆膳食纖維,實現了資源的綜合利用,橋碼跡起到了行業示範帶動作用。禹王被評為「山東省節能先進企業」、「最受新農村尊敬的企業」, 這是禹王人堅持「天人合一、創意自然」生態理念的體現,也是企業永恆不變的追求。
「關愛生命,關注健康,安全放心」是山東禹王生態食業有限公司的承諾和責任。公司先後建立並實施了ISO9001質量體系、ISO14001環境體系、OHSAS18001職業健康安全體系、GMP、HACCP和BRC等認證,並已通過國際SGS非轉基因IP認證和非轉基因可追溯體系,從原料、生產、檢測、流通等各個環節防止任何食品安全事故和隱患發生的可能性,為消費者提供更安全、更放心的優質產品。
目前,集團公司實施「豆益香」和「禹王」雙品牌運作糧油產品,「非轉基因」大豆油和雜糧系列業已全面上市,歡迎各界有識之士踴躍加盟,為中國「非轉基因」大豆油脂事業開創美好未來!
招聘電話:88235800 山東業務招聘電話:13506400110 江蘇業務招聘電話13815377893 其他地區業務招聘電話:13333117856 雲總
法定代表人:劉錫潛
成立日期:1324310400
注冊資本:8000萬元人民模宴幣
所屬地區:山東省
統一社會信用代碼:91371482588751998E
經營狀態:在營(開業)企業
所屬行業:製造業
公司類型:其他有限責任公司
人員規模:100-499人
企業地址:山東省德州(禹城)國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富華街
經營范圍:豆製品、食用植物油、大豆原油、食品添加劑生產、銷售;預包裝食品、散裝食品批發兼零售;大豆種植、大豆購銷;豆粕副產品、大豆蛋白副產品生產、銷售;洗滌用品(不含屬危險化學品的種類)研發、生產、銷售;沼氣電力生產(企業自用);蒸汽銷售;科研所需原輔材料(不含危險化學品)、機械設備及配件、儀器儀表生產、銷售;貨物及技術的進出口業務(不含出版物進口)。(依法須經批準的項目,經相關部門批准後方可開展經營活動)

C. 豆製品污水處理/豆腐污水好處理嗎

豆製品食品廠在我國分布十分廣泛,由於生產工藝簡單,水污染不嚴重,豆製品的污水處理一直不被重視。但是,由於越來越現代化的密集型生產,導致豆製品企業排放的污水也開始對環境造成危害了,因此,豆製品污水處理設備也漸漸被人們所熟知。豆製品污水設備原理並不復雜,了解豆製品污水處理設備,就要先了解豆製品生產工藝以及排污情況。
豆製品的主要生產原料是大豆。曬干後的大豆經篩選去除雜質後,用水浸泡、淘洗去除灰份,漂洗至潔凈,使其充分吸水膨脹,然後用打漿機磨碎,用水調成豆漿。豆漿蒸煮後,根據不同的產品,加人不同量的鹵水,攪拌均勻,壓濾脫水後,可製成各種豆腐製品。
豆製品廢水處理設備豆腐生產工藝:風選一水洗一浸泡一煮漿一點鹵一壓濾一成品豆腐生產過程中的廢水排放廢水水量在豆腐生產的過程中,產生大量的廢水,廢水主要來源於水洗、浸泡和壓濾過程,另有部分沖洗水廢水。各股廢水的水量和濃度會隨著生產工藝、產品類別、生產習慣等的不同而不同。
我國的豆腐產量大,由豆腐生產而排放大量的廢水,廢水中的有機物污染物濃度高,對水環境污染嚴重,現在還沒有很好的、專門化的處理技術,對此進行厭氧技術。採用厭氧為主的技術,處理豆腐廢水,COD去除率高,操作管理簡便,運行費用低,將是一種處理豆腐廢水的首選技術。豆腐生產廢水屬於豆製品廢水,豆製品廢水處理方法有氧生物處理、好氧處理、厭氧-氧結合處理等。
豆製品廢水處理設備厭氧生物處理豆製品廢水處理的厭氧生物處理工藝有:厭氧濾床(AF)、厭氧流化床(AFB)、上流式厭氧污泥床(UASB)、折流板反應器(ABR)、兩相厭氧處理工藝等。
當前的豆製品污水處理設備多數是一體化的復合型設備,體積小、結構簡單,便於維護是豆製品污水處理設備的主要特點,由於其造價低廉,被行業內很多豆製品企業采購和使用。
采購豆製品污水處理設備http://www.nmgjlscl.com/Item/Show.asp?m=1&d=3080

D. 大豆加工利用有哪些途徑

絲片類、干類、熏制類、油炸類、炸鹵類、炸鹵炒類、豆腐類、麵筋類等傳統大豆加工製品。大豆蛋白飲料、大豆蛋白仿肉製品、起泡性植物蛋白粉等新型大豆加工製品。
(一)傳統大豆加工製品
傳統大豆加工製品的品種很多,綜合可歸為以下幾類產品:1、絲片類,2、干類,3、熏制類,4、油炸類,5、炸鹵類,6、炸鹵炒類,7、豆腐類,8、麵筋類等。
1、絲片類:具有代表性的成品有豆絲、豆片等。
豆腐片可以再加工生產出許多種衍生產品,如素雞、辣雞片、熏雞、元雞等。如辣雞片是將精選後的豆片經過抄白→卷制→煮活→打包→切制→調味→回涼→辣雞片
2、干類:具有代表性的產品有白乾、菜乾、五香乾、模型干、茶干、蘇州乾等。
生產工藝:豆漿經凝固後,破腦→上活→壓榨→切塊→白乾→鹵制,既可製成各種干類。
以五香乾為例:用0.5cm的板干,切成4×4cm的方塊,調味是採用50%的醬油對入50%的五香鹽水,鹽水濃度5%,煮30分鍾後撈出,涼至表面水分微干,即可。
3、熏制類:它是干類和片類成品經成型為半成品後,經過抄白再放入熏爐內熏制,然後調味而成。抄白的目的是溶解一部分表面蛋白,使熏制出的成品表面有光澤。
以五香熏干為例:將厚度為2.5cm的板干切成2.5×5cm的長方塊,抄白→回涼→熏制→調味→成品
一般用3%~5%的五香鹽水,渥煮30分鍾;干類生產應注意渥煮,有些干類為什麼要渥煮,如果開鍋煮,有些干類產品就會煮爛,或者影響其質量。
4、油炸類:主要產品有豆泡、炸豆腐、炸素蝦等。
生產工藝特點為,在豆漿點漿前加入1/3~1/5的冷水;油炸類產品生產的各方面要求比干類要高,對於原料、點漿的老嫩、加水量的要求都比較更為嚴格。
炸素蝦生產工藝:燒熟的豆漿→加冷水→點漿→破腦→上活→壓榨→切塊→油炸→調味→油炸→成品
5、炸鹵類:炸鹵類的產品由於各地風味不同,品種也是各式各樣,主要是炸後再經調味,如鹵花干、元雞、素雞腿、素肉、啤酒豆腐等。
6、炸鹵炒類:產品經過炸、鹵制後再炒制而成。目前軟包裝、罐裝產品的主要品種。炸鹵炒產品主要有辣干、甜干、干尖、鹵制干、麻辣豆腐等。
辣干生產工藝:將板干切成5×1×1cm的調,然後用120℃~140℃的熱油炸至外皮微焦,撈出控油待用,將鍋內按1:1的比例放入醬油、五香鹽水,將鍋燒開放入辣干坯,將其煮透控湯代用,將炒鍋內放入適量油,油熱後放入辣椒粉,炒至變色(不要過火變黑)放入控完湯的坯子翻炒,放入糖及其他調味料,翻炒均勻除鍋即成。
7、豆腐類:豆腐大致可分為三種,即北豆腐用鹽鹵作為凝固劑,南豆腐用石膏作凝固劑,內酯豆腐以葡萄糖酸內酯作為凝固劑。近年來,在製作方法上也有了一些變化,使用混合凝固劑的產品逐漸增多,如鹽鹵+石膏、石膏+內酯等。生產豆腐的主要問題是水質與凝固劑的使用,在有些地區凝固劑的用量比一般值高出一倍還多。
得州豆腐:提起豆腐,人們大都熟悉的是南北豆腐、以及內酯豆腐。得州豆腐即得克薩斯生產的豆腐,它是世界上銷售地域最廣的豆腐,在北美洲各超市都能見到其身影。其貨架期可長達45天,保鮮時間長為其他豆腐所望塵莫及。它口感潤滑而細膩,北美各餐館都用它來做湯,因而又有高級湯用豆腐的美譽。得州豆腐也分為硬、中、軟三種,大多數人喜歡中硬度的,它既能做湯又可炒菜用,深受北美地區人民的歡迎。
其配料中需要加入少量的果膠,生產工藝為:
大豆浸泡→磨漿→煮漿→過濾→調配→燒漿→凝固→成型→包裝→滅菌→成品
8、麵筋類:產品主要是炸麵筋、水麵筋,在加工的麵筋產品有油浸麵筋、香茹麵筋等。

(二)新型大豆加工製品
作為素食人群,補充蛋白質的最好來源就是大豆蛋白質;近年來新型大豆蛋白食品的開發在全世界范圍蓬勃發展。
1、大豆蛋白飲料:
(1)酸豆乳飲料
是以豆粕為原料,經過磨製→適度酶解→加熱殺菌→調整pH值→調味→滅菌→灌裝→成品
添加有機酸調整到適當的pH值,可以有效抑制微生物的繁殖,最後的滅菌環節掌握好工藝條件,就可以不用添加防腐劑。
(2)果汁豆乳飲料
其生產原理與酸豆乳飲料相同,但可以不經過酶解。由於水果中的有機酸成分各不相同,後期還需要進一步調整。
(3)脫脂大豆清涼飲料
脫脂大豆清涼飲料是以豆粕為原料加工製造的。其生產關鍵是有效去除飲料中的豆腥味。飲料中的蛋白質含量可以在較大的幅度內進行調整。必要的情況下,可以採用離子交換的方法加以精製,並用樹脂柱進行脫色。後期調味是本產品加工的關鍵工序。
(4)豆乳飲料
以豆粕為原料,經加熱使豆粕中所含的大豆蛋白適度變性,用有機酸調整pH值,經酸性蛋白酶作用使蛋白水解,將水解後得到的蛋白降解產物經過離心分離、過濾,再經過風味蛋白酶的進一步分解所得到的富含多肽與氨基酸的大豆蛋白水解液。後期經過風味調整、滅菌等工序製得成品。
(5)豆乳乳酸飲料
是豆乳經過發酵得到的乳酸飲料。該乳酸飲料的特點是,具有酸乳酪的風味,同時還含有低酒精發酵產生的碳酸氣體,其風味較為獨特。根據對產品的不同需求,可以適當增稠調整凝固程度。
生產工藝:5~7波美的豆乳→添加適量奶粉→加熱滅菌→接入發酵菌種→培養10~12小時→無菌灌裝→成品
2、大豆仿肉製品
(1)風味蛋白肉:
以大豆分離(或濃縮)蛋白為主要原料,配合其他植物性蛋白質原料、肉類風味劑,經科學加工而成的風味植物蛋白肉製品。通過改變原料配比和變換不同的食品添加劑,可以製得不同口味的素食仿肉製品。
(2)植物蛋白素腸
以大豆為原料生產的植物蛋白素腸,無論從口感還是風味上都可以和肉腸相似,而在營養方面則更高於一般的肉腸。由於大豆蛋白本身沒有什麼味道,所以加工後的調味技術顯得格外重要。
(3)素肉鬆
以脫脂大豆蛋白粉為主要原料,經過擠壓膨化得到疏鬆狀蛋白製品,然後添加多種調味料,經過進一步加工而製得。產品口感與肉鬆幾乎毫無差異。
3、食品添加劑
起泡性植物蛋白粉
大豆蛋白經酶處理,加水分解時,分子量變小,即使加水加熱也不會形成凝膠,而起泡性增強,可是,進一步水解,則分子量變小,起泡性消失,最後形成氨基酸。
製造工藝:
將豆粕放在水中浸漬,溶出蛋白質,去掉豆渣得到豆乳,將豆乳pH值調整到4.2~4.5,使蛋白質等電點沉澱,在除去乳槳的凝乳中加酸,將pH值調整到1.5,使之溶解,通過蛋白分解酶等蛋白酶的作用後,加水分解,中和後加熱,使酶鈍化,最後噴霧乾燥,得到起泡性粉沫狀植物性蛋白。工藝概略如下:
豆粕→豆乳→酸沉大豆蛋白→蛋白酶水解→酶鈍化→乾燥→粉碎→成品
部分加水分解(酶處理)的植物性蛋白粉與普通的蛋白粉不同。無論在酸性溶液中還是在鹼性溶液中都能溶解,既使在熱槳狀態下也不會凝固。這種大豆蛋白粉不具有植物蛋白粉所特有的凝膠性。根據這一發現,起泡性大豆蛋白粉可用於新的領域,如與卵白蛋白或全卵合用,作為起泡速度、體積和穩定性的改良劑,用於糕點、糖果和冰激淋等食品的加工等方面。還可用作冷凍烹調食品的油炸用粉等。

(三)制約豆製品發展的主要問題
制約豆製品發展的主要問題是豆製品的貨架期短,這一問題長期以來困擾著豆製品生產廠家。二十世紀九十年代,我國開始在國外建廠生產豆製品,當時遇到的首要問題就是豆製品貨架期太短。為了達到所要求的相應保質期,從生產原料、生產設備、廠房條件、所用添加劑、生產操作管理等諸方面同時進行改進。如:設備要求必須採用具有一定標準的不銹鋼材質,所用添加劑必須達到企業規定的衛生標准,廠房必須密封並配有排送風和空調設備等。

近年來,美國科學家為了促進大豆的生產與利用,在政府機構和民間組織的資助下,開發試制了一系列新的大豆加工產品。本文僅舉數例,供有關部門參考。

1、用大豆粉製造聚氨酯聚氨酯是一種用途廣泛的絕緣材料,小到運動鞋、保齡球,大到汽車及飛機零部件、建築材料均可用到聚氨酯。目前,美國密蘇里大學的研究人員已試驗成功用豆粉製造堅實耐用、質優價廉的聚氨酯泡沫材料。這種用豆粉製成的聚氨酯泡沫絕緣材料含有大豆成份7%~10%。

2、用豆油製作潤滑油由美國大豆基金會(USB)新產品開發部贊助的用豆油製成的若干種汽車發動機潤滑油將於1~2年內面市。目前正在研究解決的問題還有:①研究能在水溶液中進行生物降解,以利保護水源,更適應歐洲市場的需要;②研製用豆油製作四輪驅動車發動機的機軸箱潤滑油;③研製可用於割草機等兩輪驅動發動機,並在使用過程中滴落在地面或水面的潤滑油得以降解。上述各項研究均已獲得很大進展。用豆油製作的機軸箱潤滑油和水溶性潤滑油2~3年內即可上市。

3、研製用大豆製作的新型油漆塗料美國大豆基金會(USB)出資贊助東密執安大學及密蘇里一若拉大學等機構,與油漆廠商合作研究開發用豆油及原有設備,生產持久耐用的金屬、木材兩用水溶性塗料。這一產品應對熱塑性塑料、聚乙烯及其它產品有竟爭力。東密執安大學負責研究開發能與乳膠競爭、持續期為兩年的豆油塗料;密蘇里一若拉大學的科學家則負責開發無有害氣味的豆油塗料,以及用微波生產大豆塗料。

4、用大豆皮凈化污水美國農業部的研究人員開發了用大豆皮將廢水轉化為飲用水的新技術。其工藝原理是:將大豆皮轉化為非碳化的金屬吸收劑,或轉化為活性金屬碳。他們發現,用次氯酸鈉(家用漂白劑)之類的氧化劑處理豆皮,即可得到金屬吸收劑。豆皮對金屬的親和力還能除掉水中的鎂和鈣,將水軟化。這一新產品將在今後兩年內問世。

5、用豆油製作軍用煙霧劑美國密蘇里大學與美國國防部共同開發食用豆油製作軍用車、船及軍隊的掩護用煙霧劑,代替過去使用的石油制劑,這樣即可保護環境,又取材方便,減少了對進口石油的依賴,並可為國內增加更多的就業機會,價格上又有競爭力。

6、從大豆提取有益心臟健康的維生素E天然維生素E是從若干種植物油中提取的,而豆油是提取維生素E的最佳原料油。西方國家最近掀起的這一「維生素E熱」,使美國生產維生素E的最大廠家伊利諾斯州的ADM公司,將其生產能力擴大了50%,開足馬力生產這一產品。

7、研製可防癌的大豆食品伊利諾斯大學的研究人員正致力於提高大豆食品的抗癌能力的研究。他們已從一種大豆副產品中鑒定出一種具有保護哺乳動物細胞免遭致癌因子侵害能力的物質。這項研究成果將為美國的大豆產品開發一個全新的市場領域,並擴大對大豆產品的需求。不久的將來,即可生產具有葯用價值的某種類型的大豆。

8、用豆油製作聚氯乙烯美國巴特勒公司在美國國防部的贊助下,正在研製用豆油製作聚氯乙烯管。巴特勒公司的研究目標就是對豆油的分子結構進行化學改造,克服其脆弱性,使增塑工藝中的豆油用量增至25%。這項分子結構改造工作是用計算機分子模型來調控的。

E. 大豆深加工技術的目錄

第一章 大豆加工生物學特性
第一節 大豆加工用原料品種遺傳生物學特性
一、加工用大豆品種的選擇
二、大豆營養素的合成規律與加工用良種繁育
第二節 大豆加工生物學特性
一、大豆形態結構
二、大豆不同部位與加工的關系
三、大豆感官形態與加工的關系
第三節 大豆的營養素、大豆功能因子與加工的關系
一、大豆中的營養素含量與加工的關系
二、大豆功能因子與加工的關系
第四節 大豆的有害生理活性成分
一、大豆有害生理活性成分概述
二、大豆中主要有害生理活性成分對人體的危害
三、大豆有害生理活性成分的消除
第二章 大豆油脂加工技術
第一節 油脂加工原料大豆的選擇與預處理技術
一、油脂加工用原料大豆的選擇
二、預處理技術
第二節 大豆油脂壓榨法加工技術
一、大豆油脂壓榨法加工技術概述
二、大豆油脂熱榨技術
三、大豆油脂冷榨技術
第三節 大豆油脂浸出法加工技術
一、大豆油脂浸出工業用溶劑種類
二、浸出法大豆混合油加工技術
三、浸出法大豆原油加工技術
四、浸出法大豆食用油的加工技術
第四節 高溫脫溶豆粕與低溫脫溶豆粕的加工技術
一、高溫脫溶豆粕與低溫脫溶豆粕概述
二、高溫脫溶豆粕加工技術
三、低溫脫溶豆粕加工技術
第五節 溶劑消耗與安全防火
一、溶劑正常消耗與異常泄露
二、安全防火
第六節 大豆油脂生產副產物的加工利用技術
一、大豆脂肪酸的加工技術
二、大豆磷脂的加工技術
三、大豆維生素E的加工技術
四、大豆甾醇的加工技術
第三章 大豆蛋白加工技術
第一節 大豆蛋白粉加工技術
一、大豆蛋白粉的種類
二、大豆蛋白粉加工技術
三、大豆蛋白粉脫腥技術
四、大豆蛋白粉的應用與發展趨勢
第二節 大豆濃縮蛋白加工技術
一、大豆濃縮蛋白的概念
二、醇法大豆濃縮蛋白加工技術
三、醇法大豆濃縮蛋白副產物——「糖蜜」的加工利用
四、醇法薄層大豆濃縮蛋白生產線設備簡介
五、酸法大豆濃縮蛋白加工技術
第三節 大豆分離蛋白加工技術
一、大豆分離蛋白有關慨念說明
二、大豆分離蛋白加工技術概述
三、鹼溶酸沉法大豆分離蛋白生產線設備介紹
第四節 大豆組織蛋白加工技術
一、大豆組織蛋白概述
二、大豆組織蛋白的加工技術
三、大豆組織蛋白的應用
第五節 大豆蛋白質的改性技術
一、改性大豆蛋白的定義
二、蛋白質的改性方法
三、大豆蛋白功能性在生產上的應用
第六節 大豆蛋白加工效益分析
一、全脫脂大豆蛋白粉效益分析
二、醇法大豆濃縮蛋白效益分析
三、鹼溶酸沉法大豆分離蛋白效益分析
第四章 豆奶與豆奶粉加工技術
第一節 豆奶加工技術
一、豆奶的概念
二、豆奶的分類
三、豆奶與豆漿、牛奶、人奶的比較
四、豆奶生產加工技術
第二節 豆奶粉加工技術
一、豆奶粉概述
二、速溶豆奶粉的加工技術
第三節 豆奶與豆奶粉市場前景與效益分析
一、豆奶與豆奶粉市場前景分析
二、豆奶生產效益分析
三、豆奶粉生產效益分析
第五章 傳統大豆製品現代加工技術
第一節 非發酵大豆製品現代加工技術
一、豆腐加工技術
二、豆腐乾與干豆腐加工技術
三、腐竹加工技術
四、豆芽加工技術
五、大豆素食品加工技術
第二節 發酵大豆製品現代加工技術
一、豆豉加工技術
二、腐乳加工技術
三、豆醬加工技術
四、醬油加工技術
第三節 傳統大豆製品廢渣廢水加工處理技術
一、豆腐渣的加工處理技術
二、豆腐黃漿水的加工處理技術
第六章 大豆功能因子加工技術
第一節 大豆肽與高純度大豆低聚肽加工技術
一、大豆肽與高純度大豆低聚肽的概念
二、大豆肽理化性質與功能特性
三、大豆肽加工技術
第二節 大豆異黃酮與高染料木苷大豆異黃酮的加工技術
一、大豆異黃酮與高染料木苷大豆異黃酮的概念
二、高染料木苷大豆異黃酮的雙向調節作用
三、大豆異黃酮理化性質與功能特性
四、大豆異黃酮的加工技術
第三節 大豆皂苷的加工技術
一、大豆皂苷的結構與分類
二、大豆皂苷理化性質與功能特性
三、大豆皂苷的加工技術
第四節 大豆低聚糖的加工技術
一、大豆低聚糖的概念
二、大豆低聚糖理化與功能特性
三、大豆低聚糖加工技術
第五節 大豆功能因子連續提取技術
一、大豆功能因子連續提取技術概述
二、大豆功能因子連續提取實施範例
第六節 以大豆加工排放廢水為原料提取大豆功能因子
一、大豆加工排放廢水提取功能因子技術概述
二、大豆加工排放廢水提取功能因子與營養素的技術實施範例
第七節 大豆功能因子與振興大豆產業的關系
一、我國大豆產業現狀
二、大豆功能因子與振興大豆產業的關系
三、大豆功能因子發展前景分析
附錄 大豆加工製品主要成分的測定方法
附錄一 大豆加工製品中營養素的測定方法
一、大豆加工製品中蛋白質的測定方法(GB/T 5009.5—2003)
二、大豆水溶性蛋白質測定方法(GB 5511—1985)
三、大豆加工製品中脂肪的測定方法(GB/T 5009.6—2003)
四、大豆加工製品中還原糖的測定方法(GB/T 5009.7—2003)
五、大豆加工製品中蔗糖的測定方法(GR/T 5009.8—2003)
六、大豆加工製品中水分的測定方法(GB/T 5009.3—2003)
七、大豆加工製品中粗纖維的測定方法(GB/T 5009.10—2003)
附錄二 大豆加工製品中功能性因子的測定方法
一、大豆肽相對分子質量的測定方法(GB/T 22492—2008)
二、大豆異黃酮的測定方法(NY/T 1252—2006)
三、大豆皂苷含量的測定方法(G/T 22464—2008)
四、大豆低聚糖含量的測定方法(GB/T 22491—2008)
附錄三 大豆加工製品中生理活性有害因子測定方法
一、大豆製品中胰蛋白酶抑制劑活性測定方法(GB/T 21498—2008/ISO 14902:2001)
二、大豆加工製品中脲酶的定性檢驗(GB/T 5413.31—1997)
附錄四 大豆加工製品中其他成分的測定方法
一、大豆加工製品中灰分的測定方法(GB/T 5009.4—2003)
二、大豆粕中雜質與摻雜物的測定方法(GB/T 13382—2008)
參考文獻

F. 豆製品污水處理工藝流程

1 廢水來源及排放標准
豆粉生產廢水900
m3/d,濕法無腥速溶豆奶粉生產過程中需要浸泡大豆、燙豆鈍化,產生泡豆廢水、燙豆廢水。糖蜜廢水100m3/d,澱粉經發酵後生成糖蜜,對糖蜜和澱粉漿的混合物進行過濾、提純後得到成品的糖漿,濾布、管道、容器的清洗即形成糖蜜廢水,該廢水濃度很高且變化大,多集中在上午時段排出。
本工程廢水設計水量擬為1 200 m3/d (考慮20%的設計餘量),出水水質執行污水綜合排放標准(GB 8978-1996)排放標准一級標准。廢水設計水質及排放標准見表1。

2 廢水處理工藝流程
2.1 工藝流程
豆粉生產廢水和糖蜜廢水分別由暗渠流入格柵中和池,在格柵池中設有粗細格柵,利用粗細格柵攔截一些大的懸浮顆粒物及隨廢水流出的豆粒,攔截下來的物質通過人工定期清理。由於廢水呈弱酸性,所以廢水進入UASB
反應器之前需要調節pH,本工程設計用氫氧化鈉來調節廢水的鹼度,氫氧化鈉的投加由pH
儀和電動閥自動控制。格柵中和池出水進入集水池。豆粉生產廢水經提升進入轉鼓格柵,去除豆粒和細小的豆粉後進入調節池;糖蜜廢水經提升進入氣浮機,利用空氣的浮選去除廢水中的澱粉顆粒,有效降低廢水的難溶有機物濃度後進入調節池。由於各個時段排出的廢水濃度和水量均不相同,故設廢水調節池來調節水質、水量。在廢水調節池中通入空氣攪拌,使廢水混和更加均勻並防止顆粒物沉澱。調節池的後端設計一個加熱池,加熱池中設有蒸汽加熱管,冬天氣溫低時通過蒸汽加熱廢水,保證生化處理系統正常運行時需要的溫度

G. 常見的水處理工藝有哪些

目前,工業廢水的處理技術主要有以下幾種。 一、混凝沉澱法 混凝沉澱法是利用混凝劑對工業廢水進行凈化處理的一種方法。混凝劑通常有無機高分子絮凝劑、有機高分子絮凝劑和生物高分子絮凝劑3大類。目前,在水處理方面應用最為廣泛的是無機高分子絮凝劑中的聚鋁鹽和復合型聚鋁鹽。聚合氯化鋁(PAC)、聚合硫酸鋁(PAS)是工業上應用最廣泛的兩種聚鋁鹽,其生產工藝成熟,生產原料來源廣泛。實驗證明,PAC對處理石油化工廢水具有高效的絮凝效果,不僅去濁率高,對原水的pH值影響小,處理後水的色度好,可作為石化污水回收處理的絮凝劑。用其處理河水除濁和除COD(化學需氧量)效果良好(除濁度低於 4mg/L、COD低於 6 mg/L )。PAS的絮凝效果大大優於傳統的硫酸鋁絮凝劑,溫度適用范圍廣泛,適合於飲用水、工業用水及絕大多數廢水的絮凝處理,用其處理河水無論是除濁還是去除COD均能達到良好的處理效果。近年來,為了改善單一聚鋁鹽的絮凝效果,人們合成了新型的高分子復合鋁鹽絮凝劑,如聚合氯化鋁鐵(PAFC)、聚合硫酸鋁鐵(PAFS)、聚合硫酸氯化鋁鐵(PAFCS)、聚合硅(磷)酸鋁(鐵)等。這些高分子復合鋁鹽絮凝劑廣泛用來處理飲用水、工業用水、礦井廢水、油田含油廢水、生活用水、天然黃河水、長江原水、印染廢水等。 二、吸附法 吸附法是利用吸附劑對廢水進行處理。目前工業上應用較多的吸附劑有氫氧化鎂、活性纖維素碳(ACF)及新型的吸附劑-殼聚糖及其衍生物。氫氧化鎂作為酸性工業廢水處理劑的應用范圍很廣,可以用於造紙和印染廢水、城市生活污水、電鍍廢水、含氟廢水等,安全可靠,即使中和過量其PH值也不會超過9,且中和過程平緩,沉澱晶粒粗大密實,淤泥易於過濾和排放。由於其比表面積大,吸附力強,可從各種不同的工業廢水中吸附並除去對環境造成危害的Ni2+、Cd2+、Mn2+、Cr3+、Cr6+等重金屬離子。氫氧化鎂還可以有效地除去工業廢水和生活污水中的氨和磷,降低江河等水系的富營養化,控制藻類的生長,有利於生態保護;活性纖維素碳(ACF)是一種高效的吸附材料,是天然纖維、人造纖維經炭化後得到的。其微孔結構分布狹窄均勻,微孔的體積占總體積的90%左右,其孔徑在1nm左右,它具有巨大的比表面積(2000m3/g),因而具有極強的吸附能力。它可以使水澄清、去除水中的異詳情www.likeqing.com味、吸附水中的錳、鐵離子效果最好,對於CN-、Cl-、F-、苯酚的去除率在98%以上,對於細菌有很好的過濾作用。與高分子絮凝劑相比,活性纖維素碳具有極強的再生能力,因此在水處理工業中具有很廣的應用前景;殼聚糖是甲殼素的主要衍生物,分子中含有活性基團-胺基和羥基,是一種很好的絮凝劑和螯合劑,對過渡金屬離子有極強的鏊合作用,可除去工業廢水中的銅、鉻、鎘、汞、鋅等貴金屬離子,其中對汞離子的去除率大於99。8%,對電鍍廢水中的重金屬離子Cr3+、Ni2+、Cu2+、Zn2+的去除率均大於99%,且可回收重金屬。殼聚糖的羧甲基化衍生物對水溶性染料廢水特別是水溶性很好的陰離子型染料脫色效果顯著。研究表明,用羧甲基殼聚糖處理的印染廢水,不僅脫色效果好,而且絮凝速度快,絮體不易破碎,優於合成高分子有機絮凝劑聚丙烯醯胺(PAM)和明礬。用殼聚糖其衍生物處理食品廢水或含高蛋白質廢水可以回收殘渣作飼料,不引起二次污染。研究表明,用其處理味精廠廢水,除濁率可達99.5%, CODcr的去除率可達89.7%;用於處理大豆加工食品生產的廢水,可有效絮凝回收蛋白類固體,也可將處理後的殘渣加工成飼料或餌料。另外,它還廣泛用於水中有機物(如氯酚、聯苯)、造紙廢水的處理、城市生活污水和海水的處理,也用於處理赤潮生物及海水中的COD及固定氧化池廢水中的藻類物質等。 三、生物降解法。 目前,印染和造紙廢水是造成環境污染的兩大主要因素。現在所用染料大多是人工合成的大分子芳香類化合物,結構復雜,難以降解,染料工業廢水顏色深,用物理方法處理的染料廢水色度降低程度雖大,但對COD的去除率較差,且處理費用昂貴,並易引起二次污染,而用化學合成的有機物則會使水體發生中毒,使用生物降解法不僅可以克服上述問題,同時還具有以下優點:①不需對污染物進行預處理;②對其它微生物具有抗括作用;③可以處理污染重、毒性大的污染物;④降解物具有廣譜性。白腐真菌和黃胞原毛平抱菌是兩種很好的可降解含本質素印染造紙廢水的菌種。 四、離子交換樹脂法 離子交換樹脂(IER)是一種含有活性基團的合成功能高分子材料,它是交聯的高分子共聚物引入不同性質離子交換基團而成的。離子交換樹脂具有交換。選擇、吸附和催化等功能,在工業廢水處理中,主要用於回收重金屬和貴稀有金屬,凈化有毒物質,除去有機廢水中的酸性或鹼性的有機物質如酚、酸以及胺等。目前,在工業廢水處理中使用的離子交換樹脂有陰離子交換樹脂、陽離子交換樹脂、兩性離子交換樹脂,應用IER進行工業廢水處理,不僅樹脂可以再生,而且操作簡單,工藝條件成熟且流程短,目前已為一些大型企業採用,其應用前景很好。 五、膜分離技術 在工業廢水處理中,應用膜分離技術可處理各種廢水。用超濾膜對含油廢水進行處理,可以使油脂去除率達到97%-100%。採用梯度氧化鋁膜管和無機膜一生物反應器處理生活廢水,BOD的去除率達83%,COD、NH3-N和濁度的去除率分別超過96%、95%和98%,對SS的去除率達100%。採用耐酸鹼無機膜處理鹼性造紙黑液,不需要調整PH值,利用不同孔徑的膜可回收纖維素、木質素等有用成分,處理後的水質可用於蒸煮制漿、實現造紙廢水的閉路循環;採用泥膜混合工藝處理製革廢水,對CODCr、S2-、Cr6+的去除率分別達86.14%、88.39%和54.5%。此外,利用膜技術還可以處理餐飲廢水、醫葯化工廢水、染料廢水等。 蘇州昊諾整理解答

記得採納啊

H. 食品加工論文範文

食品加工質量安全管理工作是保障企業產品質量安全符合質量標準的關鍵、是維護企業市場信譽的關鍵,是企業在現代激烈市場競爭中贏得市場競爭力的關鍵。下面是我為大家推薦的食品加工論文,供大家參考。

食品加工論文 範文 一:食品工業泡沫分離技術的應用

泡沫分離又稱泡沫吸附分離技術,是以氣泡為介質,以各組分之間的表面活性差為依據,從而達到分離或濃縮目的的一種分離 方法 [1].20世紀初,泡沫分離技術最早應用於礦物浮選,後來應用於回收工業廢水中的表面活性劑.直到20世紀70年代,人們開始將泡沫分離技術應用於蛋白質與酶的分離提取[2-3].目前,在食品工業中,泡沫分離技術已經應用於蛋白質與酶、糖及皂苷類有效成分的分離提取.由於大部分食品料液都有起泡性,泡沫分離技術在食品工業中的應用將越來越廣泛.

1泡沫分離技術的原理及特點

1.1泡沫分離技術的原理

泡沫分離技術是依據表面吸附原理,基於液相中溶質或顆粒之間的表面活性差異性.表面活性強的物質先吸附於分散相與連續相的界面處,通過鼓泡形成泡沫層,使泡沫層與液相主體分離,表面活性物質集中在泡沫層內,從而達到濃縮溶質或凈化液相主體的目的.

1.2泡沫分離技術的特點

1.2.1優點

(1)與傳統分離稀濃度產品的方法相比,泡沫分離技術設備簡單、易於操作,更加適合於稀濃度產品的分離.(2)泡沫分離技術解析度高,對於組分之間表面活性差異大的物質,採用泡沫分離技術分離可以得到較高的富集比.(3)泡沫分離技術無需大量有機溶劑洗脫液和提取液,成本低、環境污染小,利於工業化生產.

1.2.2缺點

表面活性物質大多數是高分子化合物,消化量比較大,同時比較難回收.此外,溶液中的表面活性物質濃度不易控制,泡沫塔內的返混現象會影響到分離效果[4].

2泡沫分離技術在食品工業中的應用

2.1蛋白質的分離

在分離蛋白質的過程中,表面活性差異小的蛋白質,吸附效果受到氣-液界面吸附結構的影響,因此蛋白質表面活性的強度是考察泡沫分離效果的主要指標.譚相偉等[5]研究了牛血清蛋白與酪蛋白在氣-液界面的吸附,並發現酪蛋白對牛血清蛋白在氣-液界面處的吸附有顯著影響.此後,Hossain等[6]利用泡沫分離技術對β-乳球蛋白和牛血清蛋白進行分離富集,結果得到96%β-乳球蛋白和83%牛血清蛋白.Brown等[7]採用連續式泡沫分離技術從混合液中分離牛血清蛋白與酪蛋白,結果表明酪蛋白的回收率很高,而大部分的牛血清蛋白留在了溶液中.Saleh等[8]研究了利用泡沫分離法從乳鐵傳遞蛋白、牛血清蛋白和α-乳白蛋白3種蛋白混合液中分離出乳鐵傳遞蛋白,在牛血清蛋白和α-乳白蛋白的混合液中加入不同濃度的乳鐵傳遞蛋白,並不斷改變氣速,優化了最佳工藝條件.結果得出:在最佳工藝條明閉件下,87%的乳鐵傳遞蛋白留在溶液中,98%牛血清蛋白和91%α-乳白蛋白存在於泡沫夾帶液中.由此可見,利用泡沫分離法可以有效地從3種蛋白質激禪裂混合液中分離出乳鐵傳遞蛋白.Chen等[9]利用泡沫分離技術從牛奶中提取免疫球蛋白.考察了初始pH值、初始免疫球蛋白濃度、氮流量、柱的高度及發泡時間等因素對反應的影響,結果表明:採用泡沫分離方法可以有效地從牛奶中分離出免疫球蛋白.Liu等[10]從工業大豆廢水濃縮富集大豆蛋白,最佳工藝條件:溫度為50℃,pH值為5.0,空氣流量為100mL?min-1,裝載液體高度為400mm,得到大豆蛋白富集比為3.68.Li等[11]為了提高泡沫析水性,研發了一種新型的利用鐵絲網進行整裝填料的泡沫分離塔,利用鐵絲網整體填料塔泡沫分離法對牛血清蛋白進行分離.通過研究填料對氣泡大小、持液量、富集比和在不同條件下以牛血清蛋白水溶液作為一個參考物的有效收集率的影響,評價填料的作用.結果表明,填料可以加速氣泡破裂、減少持液量、提高泡沫析水性和牛血清蛋白的富集比.研究表明,在積液量為490mL,空氣流速為300mL?min-1,牛血清蛋白初始濃度為0.10g?L-1,填料床高度為300mm和初始pH值為6.2的條件下,最佳的牛血清蛋白富集比為21.78,是控制塔條件下富集比的2.44倍.劉海彬等[12]以桑葉為原料,採用泡沫分離法對襲明桑葉蛋白進行分離,並分析了影響分離效果的主要因素,結果測得桑葉蛋白回收率為92.50%、富集比為7.63.由此可見,利用泡沫分離法對桑葉進行分離可得到含量較高的桑葉蛋白.與傳統的葉蛋白分離方法如酸(鹼)熱法、有機溶劑法相比較[13-14],泡沫分離法分離效果好,避免了加熱導致蛋白質變性以及減少有機溶劑帶來的環境污染等問題.李軒領等[15]以亞麻蛋白濃度、NaCl濃度、原料液pH值以及裝液量為主要考察因素,用響應面法優化了從未脫膠亞麻籽餅粕中泡沫分離亞麻蛋白的工藝條件.在最佳工藝條件下,得到95.8%的亞麻蛋白質,而多糖的損失率僅為6.7%.可見,採用泡沫分離技術可以從未脫膠亞麻籽餅粕中有效分離出亞麻蛋白.

2.2酶的分離

蛋白質屬於生物表面活性劑,包含極性和非極性基團,在溶液中可選擇性地吸附於氣-液界面.因此,從低濃度溶液中可泡沫分離出酶和蛋白質等物質.Linke等[16]研究了從發酵液中泡沫分離胞外脂肪酶,考察了通氣時間、pH值及氣速等主要因素對回收率的影響,研究得出通氣時間為50min、pH值為7.0及氣速為60mL/min時,酶蛋白回收率為95%.Mohan等[17]從啤酒中泡沫分離回收酵母和麥芽等,結果表明,分離酵母和麥芽所需的時間不同,而且低濃度時更加容易富集.Holmstr[18]從低濃度溶液中泡沫分離出澱粉酶,研究發現在等電點處鼓泡,泡沫夾帶液中的澱粉酶活性是原溶液中的4倍.Lambert等[19]採用泡沫分離技術考察了β-葡糖苷酶的pH值與表面張力之間的關系,研究表明,纖維素二糖酶和纖維素酶的最佳起泡pH值分別為10.5和6~9.Brown等[7]利用泡沫分離技術對牛血清蛋白與溶菌酶以及酪蛋白與溶菌酶的混合體系分別進行了分離純化的研究.結果表明,溶菌酶不管與牛血清蛋白混合還是與酪蛋白混合,回收率都很低,但是由於溶菌酶可提高泡沫的穩定性,從而提高了牛血清蛋白與溶菌酶的回收率.Samita等[20]對牛血清蛋白與酪蛋白、牛血清蛋白與溶菌酶兩種二元體系分別進行了研究,發現在牛血清蛋白與酪蛋白的蛋白質二元體系中酪蛋白在氣-液界面處的吸附佔了大部分的氣-液界面,從而阻止了牛血清蛋白在氣-液界面處的吸附.而在牛血清蛋白與溶菌酶的二元體系中,研究表明溶菌酶提高了牛血清蛋白的回收率,同時提高了泡沫的穩定性.針對這種現象,Noble等[21]也採用泡沫分離法分離牛血清蛋白與溶菌酶的二元體系,研究發現泡沫夾帶液中存在少量的溶菌酶,提高了泡沫的穩定性,牛血清蛋白溶液在低濃度下本來不能產生穩定泡沫,溶菌酶的存在使得其也能產生穩定的泡沫.這些研究表明,泡沫分離技術可以在較低的濃度下分離具有表面活性的蛋白質,為泡沫分離技術在蛋白質分離中的應用研究開辟了新的領域.國內泡沫分離技術已應用在酶類物質分離中,范明等[22]設計了泡沫分離裝置,利用泡沫分離技術分離脂肪酶模擬液和實際生產生物柴油的水相脂肪酶溶液,對水相脂肪酶進行回收並富集.考察了通氣速度、進料酶濃度及水相脂肪酶溶液中pH值等主要因素對分離效果的影響,當通氣速度為10L/(LH)、進料酶濃度為0.2g/L、pH值為7.0時,蛋白和酶活回收率接近於100%,富集比為3.67.研究表明,初始脂肪酶濃度對泡沫分離的富集比和蛋白回收率有顯著影響,pH值對富集比、蛋白和酶活回收率無顯著影響,而氣速是影響蛋白回收速率的一個重要因素.回收水相脂肪酶的過程中酶活性無損失.可見,泡沫分離是一個回收液體脂肪酶的有效方法[22].

2.3糖的分離

糖一般存在於植物和微生物體內,可根據糖與蛋白質或者其他物質的表面活性差異性,利用泡沫分離技術對糖進行分離提取[23].Fu等[24]採用離心法從基隆產的甘薯塊中分離提取可溶性糖和蛋白,得到的回收率分別為4.8%和33.8%;而採用泡沫分離法時,可溶性糖和蛋白的回收率分別為98.8%和74.1%.Sarachat等[25]採用泡沫分離法富集假單胞菌生產的鼠李糖脂,最佳工藝條件下得到鼠李糖脂97%,富集比為4.__洲[26]利用間歇式泡沫分離法從美味牛肝菌水提物中分離牛肝菌多糖,考察了pH值、原料液濃度、空氣流速、表面活性劑用量及浮選時間等主要因素對分離效果的影響,以回收率為指標評價分離的效果,並優化了分離牛肝菌多糖的工藝條件.在最佳工藝條件下,牛肝菌多糖回收率為83.1%.國內關於食用菌多糖的提取一般利用水提醇析法,但是該法需要消耗大量的乙醇,操作周期長,能耗大[27-28],而泡沫分離法具有快速分離、設備簡單、操作連續、不需高溫高壓及適合分離低濃度組分等優勢,因此間歇式泡沫分離法是提取食用菌多糖的一種有效方法.

2.4皂苷類有效成分的分離

皂苷包含親水性的糖體和疏水性的皂苷元,具有良好的起泡性,是一種優良的天然非離子型表面活性成分,因此可採用泡沫分離法從天然植物中分離皂苷[29].泡沫分離法已廣泛用於大豆異黃酮苷元、人參皂苷、無患子皂苷、竹節參皂苷、文冠果果皮皂苷等有效成分的分離.

2.4.1大豆異黃酮苷元的分離Liu等[10]

採用泡沫分離與酸解方法從大豆乳清廢水中分離大豆異黃酮苷元,指出從工業大豆乳清廢水中提取的異黃酮苷元主要以β-苷元的形式存在,並利用傅里葉變換紅外光譜分析發現大豆異黃酮和大豆蛋白以復合物的形式存在.研究結果表明,利用泡沫分離技術可以從大豆乳清廢水中有效地富集大豆異黃酮,分離出大豆異黃酮苷元和β-苷元.

2.4.2無患子總皂苷的分離魏鳳玉等[30]

分別採用間歇和連續泡沫分離法分離純化無患子皂苷,利用正交試驗,考察了原始料液濃度、氣體流速、溫度、pH值等因素對無患子皂苷回收率的影響,確定了泡沫分離最佳工藝條件.林清霞等[31]採用泡沫分離技術分離純化無患子皂苷,利用紫外分光光度計測定無患子皂苷含量,通過富集比、純度及回收率判斷分離純化的效果.在進料濃度為2.0g/L、進料量為150mL、氣速為32L/h、溫度為30℃、pH值為4.3時,得到富集比為2.153,純度與回收率分別為74.68%和79.19%.研究結果表明:無患子皂苷的回收率隨著進料濃度的增大而減小,隨著氣速、進料量的增大而增大;富集比隨著進料濃度、氣速及進料量的增大而減小,pH值對富集比的影響較小;純度隨著進料濃度、氣速的增大而降低,進料量、pH值對純度的影響較小.

2.4.3竹節參總皂苷的分離

竹節參的主要成分皂苷是一種優良的天然表面活性劑,而竹節參中的竹節參多糖、無機鹽及氨基酸等是非表面活性劑,因此可根據表面活性的差異,採用泡沫分離技術對竹節參皂苷進行分離純化[32-34].張海濱等[35]考察了氣泡大小、pH值、原料液溫度及電解質物質的量濃度等主要因素對泡沫分離竹節參總皂苷的影響,以富集比、純度比及回收率等為指標分析分離純化的效果,得出最佳工藝條件:氣泡直徑為0.4~0.5mm,pH值為5.5,溫度為65℃,電解質NaCl濃度為0.015mol?L-1.在最佳工藝條件下,總皂苷富集比為2.1,純度比為2.6,回收率為98.33%,能夠得到較好的分離.張長城等[36]研究了利用泡沫分離技術對竹節參中皂苷進行分離純化的方法與條件,指出泡沫分離技術分離純化竹節參皂苷具有產品回收率高、工藝簡單、能耗低及不使用有機溶劑等優點,為竹節參皂苷的開發利用提供了技術支持.

2.4.4文冠果果皮皂苷的分離

文冠果籽油是優質的食用油,含油率達35%~40%[37],同時可作為生物柴油的原料.文冠果果皮含有皂苷1.5%~2.4%.研究表明,文冠果果皮皂苷具有抗腫瘤、抗氧化及抗疲勞等功效[38].文冠果果皮皂苷的開發利用帶來的附加價值可以有效地降低生物柴油的生產成本.在生產生物柴油的過程中需要處理大量的果皮,因此需要尋求一種簡單可行、成本低、收率高以及對環境污染小的皂苷分離方法.吳偉傑等[39]使用自製起泡裝置,研究了泡沫分離技術分離文冠果果皮總皂苷的可行性及最佳反應條件.研究得出泡沫分離文冠果皂苷的最佳工藝條件為:料液氣體流速為2.5L?min-1,初始濃度為2mg?mL-1,溫度為20℃,pH值為5.與泡沫分離人參、三七等皂苷的氣體流速相比較,文冠果果皮的氣體流速較低,這樣可以更大限度地降低能耗、節約成本.同時,泡沫分離文冠果果皮皂苷可在室溫條件下進行,降低了加熱所需的能耗.此外,由於文冠果果皮皂苷的水溶液pH值在5左右,泡沫分離時無需調節pH值.在最佳工藝條件下,得到富集比為3.05,回收率為60.02%,純度為63.35%.研究表明,泡沫分離文冠果果皮皂苷可以達到較高的富集比、回收率和純度,對於大力開發利用生物能源、綜合利用文冠果以及降低生物柴油的成本有著重要意義.

3展望

泡沫分離技術是一種很有發展前景的新型分離技術,在食品工業中的應用將會越來越廣泛,今後在天然產物及稀有物質的分離提取等方面有著更加廣泛的應用.同時,泡沫分離技術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為促進泡沫分離技術在食品工業中的應用發展,應該在以下方面進行深入研究:(1)對泡沫分離復雜物料實際分離過程的泡沫形成情況建立理論模型,對標准表面活性劑的分離提取建立標准資料庫,對標准表面活性劑和非表面活性物質間的分離建立指紋圖譜;(2)如何減少泡沫分離非表面活性物質時的表面活性劑消耗量;(3)如何解決泡沫分離高濃度產品時回收率低的問題;(4)目前泡沫分離設備存在局限性,應研究開發新型的適合食品工業分離的泡沫分離設備,提高泡沫分離的效果[40].

食品加工論文範文二:食品工業廢水處理節能研究

食品工業包括製糖、釀造、肉類、乳品加工等,食品工業的廢水主要來源於原料的處理、洗滌、脫水、過濾、脫酸、脫臭和蒸煮過程中產生的,這些廢水含有大量的有機物、蛋白質、有機酸和碳水化合物,具有很強的耗氧性,如果不經處理直接排入水體會大量消耗水中的溶解氧,從而造成水體缺氧,造成水生生物的死亡。食品工業廢水油脂含量高,多伴隨大量懸浮物隨廢水排出,其中動物性食品加工排出的廢水還可能含有病菌,此外,這些廢水還含有銅、錳、鉻等金屬離子。近年來,隨著食品加工業的快速發展,每年由此產生的廢水量也呈現快速增長態勢,許多廢水未經有效處理便被直接排放,給環境產生了十分嚴重的破壞。因此,探討食品工業廢水處理對於生態環境保護具有非常重要的現實意義。

1食品工業廢水處理工藝現狀

目前,國內外對於食品工業廢水的處理過程中主要採用的是生物處理工藝,其中主要包括有好氧生物處理工藝、厭氧生物處理工藝,以及由好氧生物處理工藝與厭氧生物處理工藝相結合的處理工藝。在好氧生物處理工藝方面,主要有活性污泥法(目前實際應用較為廣泛的主要有SBR法)和生物膜法(具有代表性的是曝氣生物濾池法)。由於厭氧生物處理工藝相較於好氧生物處理工藝無論在後期的運行管理費用還是前期的基建投資方面的費用都有較大優勢,其中比較具有典型的處理工藝有厭氧顆粒污泥膨脹床(EGSB)工藝、第三代厭氧處理工藝———厭氧內循環反應器(IC)被廣泛應用到了食品工業廢水處理中。此外,厭氧生物處理工藝在處理食品工業廢水方面具有良好的處理效果[1]。

2各種工藝特點及應用效果分析

目前國內外,食品工業廢水的處理以生物處理[2]為主。在實際中運用較廣,技術較為成熟的主要有厭氧接觸法、厭氧污泥床法、淺層曝氣、延時曝氣、曝氣沉澱池法等等。

2.1好氧生物處理工藝

好氧生物處理是在不斷供氧的環境中,利用好氧微生物來氧化有機物。在好氧過程中,微生物對復雜的有機物進行分解,一部分被轉化為穩定的無機物CO2、H2O和NH3,一部分則由微生物合成為新細胞,最後去除污水中的有機物。

2.1.1SBR法,即間歇式活性污泥系統(又叫序批式間歇活性污泥法)。SBR法目前在國內外應用較為廣泛,生物反應池中集中了生物降解過程、沉澱過程以及污泥迴流功能為一體,這種工藝比較簡單,它是在以前間歇式活性污泥工藝基礎上發展來的一種新工藝,採用SBR法處理廢水的運行過程一般包括了進水、充氧曝氣、靜止沉澱、排水和排泥五個步驟。與連續性活性污泥工藝相比,該工藝具有的有點主要有:曝氣池兼具二沉池的功能,不設二沉池,也沒有污泥迴流設備,系統結構簡單,易於管理;耐沖擊負荷,一般無需設置調節池;反應推動力大,較為簡便的得到優質出水水質;污泥沉澱性能好,SVI值較低,便於自控運行,後期維護管理也較為簡便。居華[3]通過SBR法在醬油、醬菜食品廢水處理中的應用研究後得出,原廢水CODcr在2000mg/L~4000mg/L范圍內,經SBR法處理後出水水質得到了二級標准,去除率達96%以上,沒有出現污泥膨脹現象,而且操作管理方便,佔地面積小,運行的費用也低。

2.1.2BAF法,即曝氣生物濾池法。這種工藝最早可以追溯上個世紀80年代,是由歐美等國家應用和發展起來的,大連馬欄河污水處理廠是我國最早採用BAF工藝。該工藝是在生物接觸工藝基礎上,在濾池中填裝陶粒、石英砂等粒狀填料,以填料及其附著生產生物膜為介質,發揮生物的代謝功能,通過物理過濾功能,發揮膜和填料的截留吸附作用從而實現污染物的高效處理。廖艷[4]等採用混凝—ABR與曝氣生物濾池(BAF)聯合處理工藝,對某市肉聯廠高濃度廢水化學需氧量和氨氮的去除研究後發現,化學需氧量和氨氮的去除效果從原水時的1500mg/L~4500mg/L、30mg/L~85mg/L,經處理後出水COD<100mg/L,氨氮<50mg/L,達到了國家一、二級排放標准,取得良好的環境和社會效益。

2.1.3MBR法,即膜生物反應器法。是上個世紀90年代逐漸發展起來的一種廢水處理技術,該工藝是將膜組件替代傳統的二沉池,實現固相和液相分離。其實質是把細菌和微生物以生物膜的方式附著在固體表面上,以污水中的有機物為營養物進行新陳代謝和生長繁殖,從而達到實現凈化污水的效果。該工藝具有較強的抗沖擊力,對水質和水量變化具有較強適應性;污泥產量較低且沉降性能優,易於固液分離;對於低濃度污水也可以進行處理,在正常運行時可以把原水中的BOD5由20mg/L~30mg/L降至5mg/L~10mg/L;運行費用也不高,管理方便。張亮平,王峰[5]以MBR在湖北某食品廠廢水處理中的應用為例進行研究後發現,採用MBR-活性炭-殺菌聯合工藝,出水COD和BOD的去除率達到了99%以上,系統工藝能耗低,運行穩定。

2.2厭氧生物處理工藝

在食品廢水處理過程中,厭氧處理法與好氧處理法相比由於產生的污泥少,動力流耗小,管理簡便,既能節能又能降低成本,逐漸在高濃度有機廢水行業———食品工業廣泛推崇。

2.2.1UASB法,即升流式厭氧污泥床法。該種工藝是由高活性厭氧菌體構成的粒狀污泥,在UASB裝置內隨上升的氣流呈向上流動的狀態。處理效率高、性能可靠、能耗低,也不需要填料和載體,運行成本低等優點,既可以處理高負荷廢水,也不會產生堵塞等優點。也是當前應用最為廣泛的高速反應器之一。王煒,何好啟[6]研究發現,食品廢水經由UASB+接觸氧化法工藝處置後,CODcr、BOD5、SS和植物油由原水濃度的1170mg/L、570mg/L、600mg/L、150mg/L,處置後的效果為60.2mg/L、15.5mg/L、40mg/L和3mg/L,出水水質達到了《污水綜合排放標准》中的一級標准,且工程的經濟運行效益也良好,總運行費用約為0.54元/m3,工藝佔地小,處理成本低,運行方式靈活,值得推廣。

2.2.2EGSB反應器,即膨脹顆粒污泥床反應器。該工藝是在UASB基礎上發展起來的一種新厭氧工藝,與UASB工藝相比,EGSB增加了出水的迴流,提升了反應器中水流的速度,其速度可以達到5m/h~10m/h,比UASB的0.6m/h~0.9m/h高出近10倍。李克勛[7]等以天津某澱粉廠採用EGSB處理澱粉廢水為例,EGSB的厭氧反應器對COD的去除率超過了85%,出水水質達到了國家一級排放標准,大量有機物被去除,後續單元的處理壓力被減輕,此外,厭氧反應器的介入使用,可以產生沼氣作為能源進行二次利用,降低運行費用(總運轉費用為0.73元/m3?d),具有良好的環境效益和社會效益。

2.2.3ASBR法,即厭氧序批式活性污泥法。ASBR厭氧序批式活性污泥法最早誕生於上世紀90年代的美國,是在SBR基礎上發展起來的,該工藝的顯著特點是以序批間歇運行,按次序分為進水、反應、沉澱和排水四個步驟,與連續流厭氧反應器相比,該工藝由於不需要大阻力的配水系統,因此極大地減少了系統的能耗,也不會產生斷流和短流,運行靈活,抗擊能力較強,實現厭氧功能,也同時兼有了SBR的優點。

3厭氧生物處理工藝優勢分析

與好氧生物處理工藝相比,在食品工業廢水處理方面,厭氧生物處理工藝具有很多優勢:工藝運行時污泥的剩餘量非常少,由於不需要附加氧源而降低運行管理費用;食品工業廢水有機物濃度高,而厭氧生物處理工藝擁有良好的抗高濃度有機物的沖擊負荷力優勢,能夠做到間接性排放;另外,厭氧生物處理工藝能夠產生沼氣,實現資源的二次利用,真正實現了 變廢為寶 ,降低能耗,因此,厭氧處理工藝在食品工業廢水處理中是一種節能型廢水處理工藝。作為低能耗而且能夠產生二次能源的厭氧生物處理工藝必將成為食品工業廢水處理的主流方向[8]。

I. 豆製品污水怎麼處理

根據對豆復製品廢水的了解,其制該廢水具有兩大特點,一是PH低,二是蛋白含量高。一般豆製品廢水可生化性好,除了pH值比較低外,有毒有害物質少,適合用生物法進行處理。豆製品廢水處理採用生化工藝具有很多優點,處理效率高,運行的成本低,且產泥量少,又不會產生二次污染。


工藝闡述

豆製品污水首先經過格柵,隔離掉大部分的漂浮物,然後流經沉砂池,在沉砂池內沉澱掉水中的泥沙,再自流進入調節池,調節池是為了調節每天的處理水量;調節池內的污水經過潛污泵打入氣浮機,有效的去除掉水中大部分的懸浮物,懸浮物去除率可達90%;經過氣浮機出來的污水中的COD能被去除30-50%,然後進入後續厭氧好氧生化系統,出水即可完全達標。

J. 豆腐廢水能做碳源嗎

豆腐發酵的廢水是可以做碳源的呀可以燃燒,燃燒值還是挺高的,一般大豆都屬於蛋白質蛋白質燃燒的時候燃燒率是很高的。

閱讀全文

與大豆食品廢水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護士蒸餾水怎麼算 瀏覽:836
欲錢看空氣凈化器什麼生肖 瀏覽:297
飲水機小口漏水怎麼回事 瀏覽:295
污水倒在地上怎麼辦 瀏覽:618
高折光系數丙烯酸樹脂 瀏覽:937
太陽雨凈水機3d多少錢 瀏覽:536
反滲透膜污染後壓力升高 瀏覽:203
生產滌綸樹脂如何控制分子量 瀏覽:338
凈水器控制板怎麼解決 瀏覽:226
超濾納濾反滲透三者之間的區別是什麼 瀏覽:331
怎麼可以用木箱子做個飲水機 瀏覽:643
生產ro膜具備什麼條件 瀏覽:953
玻璃頑固水垢清除妙招 瀏覽:627
路由器對有線網速有提升嗎 瀏覽:930
印染廠的廢水中含有 瀏覽:614
小車機油濾芯器多少錢一個 瀏覽:184
前置凈水器和天地壺什麼區別 瀏覽:136
地暖水除垢 瀏覽:890
廚房污水走哪裡 瀏覽:987
如何製造電瓶蒸餾水 瀏覽:4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