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麻繩纏繞管子教程
麻繩纏繞管子教程如下:
1、麻繩(當地實體店買的,8mm粗,綁起來更細致,細節更好處理,就是比較費時間)看水管長短,我家這一截我買了150米,沒用完,剩下二三十米(如果在當地買,可以先少買一點,反正綁的時候繩子也要割斷的)
另外買一些單股麻繩(2mm、3mm的都行),纏繞樹枝部分。
2、熱熔膠槍和膠棒若干(當地實體店買的,網購也很方便)
4、如擔心水聲的問題,可先包隔音棉(扎帶接頭後捆綁),我家是貼完瓷磚管子離牆太近,包了隔音棉就伸不進手纏麻繩了。
與傳統包管方式相比,其實利用麻繩包管倒是有這個好處:
1.利用麻繩包管,施工更簡單方便
傳統的磚砌或龍骨框架來包管,施工過程都過於復雜,不像用些麻繩直接纏繞到水管外壁即可,簡單又省時間,有利於施工進程。
2.利用麻繩包管,不費錢,節約人力、財力
傳統磚砌或扣板包水管,都會需要一定的施工費和材料費,而藉助麻繩包管的話,只需要買些麻繩,自己就能做。
❷ 塑料的下水管道排水管道,用麻繩纏繞裝飾。會不會把管道勒壞
不會,下水管道沒什麼驟冷驟熱的情況,即使有,麻繩的材質伸縮系數很小,不足以把管道勒壞
❸ 雨、污水波紋管每段安裝怎樣才能不鋸管子
施工原則
1)管道施工:先主幹,後分支,分支管線施工應該在構造物施工之後進行。
2)管溝採用機械開挖(人工配合,基地留200mm厚人工清槽),管溝邊坡坡度為1:1,溝深超過4m時預留寬度為1.2m的馬道,分層開挖。小管溝採用人工開挖。當機械無法開挖的部位採用人工開挖。
3)檢查井安裝前要先進行外觀檢查與型號核對。
4)雙壁波紋管採用承插式介面,當不能採用單承口連接時,可採用雙承口連接,雙向承插彈性密封圈連接。
5)雙壁波紋管施工前,管溝需要鋪一層200mm厚的砂墊層,壓實度需達到85%~90%。雙壁波紋管回填施工時,必須採用中粗砂回填密實。回填范圍不得小於設計支撐角2α+30°( 180°),回填密實度應達到95%以上。
6)雙壁波紋管與檢查井的連接可以採用剛性連接或者柔性連接。
剛性連接:檢查井砌築時,井壁內預埋管件或者短管,承口向外,便於插口連接。採用這種連接方式時,水泥砂漿應飽滿。
柔性連接:在檢查井上安放帶有承口的預制混凝土圈樑,圈樑內徑與管插口外留有一定間隙,使管端的橡膠圈與圈樑相接後允許產生一定的轉角,以適應檢查井與管道間的不均勻沉降和變形要求。
1.2 施工流程
測量放線→機械開槽→槽底平整夯實→砂礫墊層→砂基→管道安裝→井室砌築、抹面→胸腔填土→閉水試驗→回填土夯實
1.3 檢驗計劃
施工前,實驗人員要對材料進行質量、強度檢查,對溝槽進行壓實度檢查;施工時要檢查管道的走向,標高和坡度;管道安裝後要進行密實性試驗,回填後進行壓實度試驗。
1.4.材料管理
1)材料檢驗。
a.管道組成件使用之前,應對型號、外觀進行檢查,不合格者不得使用;
b.管材在接受和使用之前,應對質量證明文件進行審查與實物核對。
1.5.測量放線
1)以施工圖紙為依據,對管線進行定位放線,經復測無誤後進行管溝開挖。
2)在管溝開挖後,應對管溝的標高進行測量,確認無誤後,才能做管道基礎。
3)在下管前,復核測量安裝管道的坐標、標高和坡度,確認無誤後方可安裝。
1.6.管溝開挖及措施
1)土方開挖要先了解開挖區域的地下狀況,當地下有電纜、管道等不明物體時,嚴禁機械開挖。
2)管溝開挖根據現場的土質情況,兩邊留1:1的坡度,土方開挖必須要與設計工況相一致,並遵循「開槽支撐,先撐後挖,分層開挖,嚴禁超挖」的原則。
3)當機械開挖土方接近設計底標高200mm,應改用人工開挖至設計標高,嚴禁超挖。如果局部發生超挖或發生擾動,應換填10~15mm天然級配砂石料或5~40mm的碎石,整平夯實。
4)管道基礎嚴格按照設計要求施工,所有管道在安裝前,溝底應預留好操作坑。
5)管溝開挖深度大於4m的,管溝兩側應做鋼板支護,並且對地下水位、周圍環境進行必要的檢測和保護。
6)坑內人工開挖300mm×300mm的排水溝,積水要及時排出,潛水泵抽水時水中不得有人工作,移動潛水泵必須使用麻繩,不得使用鐵絲等導電較強的繩索
❹ 陽台露出了一條很醜的水管,要怎麼樣才能美觀一些
衛生間也好,陽台也罷,如果排水管道直接裸露在外,無疑是難看的,所以大家在裝修時總想方設法把它藏起來,除包進櫃子中,還有哪些比較好操作、能自己上手的辦法?
以上5種方式,1、2、3最省錢,4最實用,5最美觀,如果你們家陽台排水管道外露,會採用哪種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