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醫院污水消毒葯劑消耗標准
一般每噸污水投加5-10克二氧化氯;醫院污水大量傳染性病菌、病毒、化學污染物及放射性等有毒有害物質
一般醫院污水按每噸污水投加20-50克二氧化氯,傳染病醫院按每噸投加50-80克二氧化氯,投加方式可採用每小時按污水流量大小連續投加,也可採用每天按污水量大小間斷性投加
2. 污水消毒殺菌次氯酸鈉比例是多少
不同水質次氯酸鈉配比如下:
1、自來水消毒殺菌——加葯一般1~3mg/L。
2、熱電廠循環水、海水殺菌除藻,加葯量一般為3~5mg/l。
3、污水處理後生產的中水,加葯量一般為5~10mg/l。 石油行業的回填水(注水),加葯量一般為3~6mg/l。
4、醫院廢水殺菌消毒,加葯量一般為30~50mg/l。
5、養殖業、畜禽舍的消毒殺菌,加葯量一般為5~10mg/l。
6.畜產品消毒殺菌,加葯量一般為1~3mg/l。
7、蔬菜、果品及食品的殺菌消毒,加葯量一般為1~3mg/l。
8、酒店、飯店、醫院、食品與肉類加工企業及公共設施環境的消毒,加葯量一般為1~3mg/l。
(2)醫院廢水預消毒臭氧投加量擴展閱讀:
注意事項:
1、沖洗時不可加壓,針頭不可堵住根管,以免溶液超出根尖孔,損傷根尖周圍組織。為了使葯液達到根尖1/3處的根管,應在根管預備充分通暢後使用。
2、應新鮮配製,避光、避熱、密閉保存。
3、濃度高時對黏膜有刺激。
操作注意事項: 密閉操作,全面通風。操作人員必須經過專門培訓,嚴格遵守操作規程。建議操作人員佩戴直接式防毒面具(半面罩),戴化學安全防護眼鏡,穿防腐工作服,戴橡膠手套。
儲存注意事項: 儲存於陰涼、通風的庫房。遠離火種、熱源。庫溫不宜超過30℃。應與酸類分開存放,切忌混儲。儲區應備有泄漏應急處理設備和合適的收容材料。
3. 臭氧需要量,需要考慮出水COD濃度嗎
這很正常,臭氧的作用分解大分子基團,把一些原本無法檢測的物質變成顯性的。
臭氧僅僅會把大分子打碎而已
你測的是CODMn還是CODGr?是做廢水還是飲用水? 臭氧不僅僅只把大分子開環斷鏈,也能夠消解COD,它的作用機理很復雜。只是在作用的初期(投加量較小的時候),它更多地是開環斷鏈的作用。liangbb(站內聯系TA)檢查一下設備,我以前做臭氧測COD和TOC也升高,結果發現是濾膜和乳膠管的問題。濾膜沒浸泡就使用了,乳膠管插在水中取樣被氧化使COD升高,排除這些原因後再考慮有機物氧化的機理揚州夢(站內聯系TA)Originally posted by shenjerry at 2011-04-25 08:46:31:
臭氧僅僅會把大分子打碎而已
3mg/L的投加量不能算多,只能算是預處理的范疇,還要注意投加方式。如果臭氧在水中停留時間過短,氣水混合效果不好的話,實際效果會更差。可以通過檢測尾氣中臭氧殘余的方式檢查實際效果 這個測尾氣的臭氧殘余我也考慮過,看來的確得認真做一下。
另外,臭氧是不是會和水中的余氯反應,生成常溫水中不能氧化碘化鉀的產物?ralfzhou1979(站內聯系TA)LZ你做的是飲用水處理。一般來說,臭氧消毒預處理會跟水中的NOM(腐植酸等)發生反應,生成一些消毒副產物(disinfection byprocts)或跟鹵素離子反應產生一些次氧化性的氧化離子/分子,如次氯酸,溴酸根等等,這些離子往往會跟重鉻酸鉀發生反應,導致COD值的增高。另外,如果水中有臭氧殘留,也會導致COD升高。
至於TOC監測,它的原理是燃燒後用磷酸吸收尾氣(前處理用磷酸酸化去除碳酸根)。一般來說,臭氧預處理不會對增大TOC的檢測值。很有可能是儀器誤差,多進幾次樣,取平均值試試
4. 誰知道用臭氧來處理污水的計算參數非常感謝
大量的理論和實踐充分證明,無論是生活污、或者是工業廢水,採用單獨的臭氧回處理,是及不答經濟的,其投加量,是根據污染物的濃度來計算,不同濃度的污水,其投加量是完全不同的,如果用每噸水投加5-10臭氧來處理污水,完合是一種誤導,請用戶千百不要輕信。
5. 水處理臭氧發生器中臭氧投加量是怎麼配置的
一般情況下,每噸水的臭氧投加量為3-5克,可根據被處理水的噸數來選擇臭氧發生器。
6. 臭氧氧化廢水中的COD時,如何計算臭氧的投加量
不同污染物消耗量不一樣,有的1:10,又得20:1,有的不反應。
按照實驗值加一些保險系數進行推算。
7. 水處理中消毒劑的投加量如何確定
這個東東沒有準確的理論量,一般情況下控制余氯在0.5就好了.如果你不知道控制餘量的話,循環冷卻水加液體消毒劑100-200.固體加10-20.看到有粘泥產生了就按4-5倍的投加量投加一次,就OK了.
8. 臭氧氧化在水處理過程中,投加量怎麼確定
3. 1 臭氧投加量的確定
為保證接觸裝置的設計合理、可靠,應通過模擬試驗取得設計參數。但是由於目前沒有原水中的COD 組分的詳細分析,也沒有臭氧投加量的小試數據,因而此處根據公開發表的文獻以及臭氧供應商的建議來確定臭氧投加量:《城市污水二級處理水臭氧深度處理初探》的實驗結果表明,臭氧對色度的去除非常有效,在臭氧消耗量為5mg/L 和反應時間為5min的條件下,出水色度為3 度以下,脫色率高達80%以上,其結論指出在臭氧氧化和生物處理組合工藝中,考慮到臭氧氧化的目標和經濟運行費用,臭氧氧化最佳設計運行參數建議為臭氧消耗量5mg/L,臭氧接觸氧化時間5~ 10min; 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經開再生水廠(4 萬m3/d) 採用CMF+ O3 工藝,臭氧投加量為5~ 8mg/L,接觸時間約為34m in; 日本東京有明再生中心臭氧投加量為4. 9mg/L,出水色度小於10。綜合考慮本工程原水為一級A 出水,又經過自清洗過濾器和超濾膜處理,水體中的污染物含量以及色度會有所降低(西安建築科技大學在北京北小河污水處理廠利用二沉池出水直接進行超濾膜處理試驗,其試驗結論指出總大腸桿菌和糞大腸桿菌的去除率大於99%,對CODcr 的平均去除率為22. 63%,對色度的平均去除率為38. 52%,對氨氮的平均去除率為2. 42%) ,因而此處選用5mg/L 臭氧投加量,臭氧濃度為12%(質量比) ,接觸時間約為20min,純氧需要量為48m3/h。
3. 2 氧源的確定
臭氧發生器的氧源主要包括空氣、現場制氧。
採用空氣制臭氧,由於其效率低、能耗較高而多用於臭氧量非常小的情況,本工程採用現場制氧再制臭氧的方案,重點對現場制氧的方案進行比較。
(1) 常壓解吸變壓吸附制氧PSA(推薦)。由空壓機增壓,再生時放到常壓進行解吸,利用余壓將產生的氧氣供給用戶。
(2) 真空解吸變壓吸附制氧VPSA。由鼓風機供氣,供氣壓力較低,再生時需要設置真空泵抽真空進行解吸。
(3) 真空解吸制氧VSA。原理同VPSA,只是原料空氣進氣壓力低於VPSA,所以設備規模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