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進水COD很低怎麼養活污泥
可採取以下措施:
1 集中營養物質供給
2 加大生物反應池的攪拌強度和推流速度,努力提高細菌
捕獲營養物質的幾率,盡可能使細菌在較為富足的營養環境中加快繁殖速率
3 適當引入工業有機廢水
② 污水廠進水COD濃度低造成什麼樣的影響
進水COD低,會造成系統微生物負荷低,污泥會加快老化和死亡,造成處理效率降低,出水COD會升高。
含有大量的有機物的水在通過除鹽系統時會污染離子交換樹脂,特別容易污染陰離子交換樹脂,使樹脂交換能力降低。有機物在經過預處理時(混凝、澄清和過濾),約可減少50%,但在除鹽系統中無法除去,故常通過補給水帶入鍋爐,使爐水pH值降低。有時有機物還可能帶入蒸汽系統和凝結水中,使pH降低,造成系統腐蝕。
在循環水系統中有機物含量高會促進微生物繁殖。因此,不管對除鹽、爐水或循環水系統,COD都是越低越好,但並沒有統一的限制指標。在循環冷卻水系統中COD(K2MnO4法)>5mg/L時,水質已開始變差。
管道沉積對污水處理廠進水COD質量濃度產生一定影響。如果污水管道坡降小,在施時沒有嚴格控制高程,造成返坡現象,污水在管道流速偏低甚至長期積水,加之污水管道很長,污水中小顆粒將會在管道內存在一定程度的沉積,顆粒在沉積過程中會攜帶較多有機污染物質沉澱。
導致通過管網進人污水處理廠的多是污水的上清液,這也是污水處理廠進水COD質量濃度偏低的原因之一。每次大雨初期雖有大量雨水進入污水管道,如果進水水質不降反升,這就表明管道的沉積效果對進水COD質量濃度產生了較大影響。
③ 進水水量和濃度不能滿足污水處理廠正常運行時,有哪些解決措施
投加有機物,增加濃度,大幅減少曝氣量,根據工藝情況減少污泥濃度和迴流。具體措施就比較多了,根據資金多少選擇,比如投加麵粉、葡萄糖、餐廳泔水、糞便等,看條件選擇吧。
④ 污水處理廠進水水質COD濃度偏低是什麼原因
可以像樓上說的測下BOD,一般工廠排出的有機物微生物都不易分解,所以COD會比較版高;而生活污水權中的有機物一般都能被微生物分解。如果BOD跟以前相差不大,說明COD減小的原因可能就是關閉了排污企業。如果BOD也跟著減小較多,看一下自5月起的污水進水量,如果進水量猛增,說明是稀釋導致COD偏低。如果進水量變化不大,可能污水中混進了某種強氧化劑也說不定。
不管怎樣,用數據說明問題。
⑤ 污水廠進水濃度低偏低,水量較少。要保證生態系統正常,應該採取哪些措施。A0工藝。
適當投加,碳源氮源磷源。一般用麵粉或者澱粉、尿素、和過磷酸鈣(俗稱磷肥)
⑥ 污水處理廠進水cod濃度限值是一般是多少
進水沒有上限,有下限低於100的不用處理。但不同處理工藝的COD濃度范圍不一樣,厭氧的濃度高一些,幾千到幾萬,好氧的濃度低一些,500以內。
⑦ 城市污水處理廠進水濃度太低能否培養污泥
有些困難,這樣低的進水濃度,只需要很少的污泥量和曝氣量。如專此就只能間歇曝氣,屬容易造成部分污泥在池底沉積,對運行帶來不利影響。如果減小曝氣量,則更容易造成污泥在池底沉積。過量曝氣會造成污泥老化。如果必須運行,則可以准備甲醇等營養物培養。
⑧ 污水處理廠活性污泥濃度很關鍵,活性污泥濃度提不上去是什麼原因
活性污泥濃度提升困難的原因大致有四點:
1碳源投加不足;
2、曝氣過度,溶解氧過高;
3、進水中含有過量的抑制類物質或者有毒物質;
4、進水底物濃度偏小。
⑨ 污水廠進水COD濃度低造成什麼樣的影響
其實進水COD低還是有個相對的概念的,市政污水處理大部分都是用的
活性污泥法
,活性污泥或者說裡面的
微生物
也需要一個相對穩定的生長環境,所以根據日常的運行情況和結構設計,會有一個保持穩定生長環境的進水COD區間(影響因素不止這一個),如果長期低於這個范圍,就會造成曝氣量過高,污泥膨脹、
污泥濃度
過低等等問題,甚至整個系統都有可能癱瘓。
雖然這種可能性較小,但是確實是有先例的,活性污泥處理系統癱瘓的話,
污水
廠
基本上
也就癱瘓了,污水直排的危害應該能夠想像吧
⑩ 城鎮污水處理廠BOD和總磷入水濃度太大出水不能達標怎麼辦
首先看進水情況,BOD濃度超過了接管標准,還有總磷,如果污水處理廠是一版級處理的話,那麼總權磷也超標了,反正要從廢水來源查找,解決掉超標排污的接管單位。
如果進水濃度達標了但還是比較高,那麼就要對污水廠的處理工藝進行改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