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污水知識 > 番茄廢水處理

番茄廢水處理

發布時間:2022-11-26 19:59:40

1. 膜分離設備的在食品加工中的應用

利用超濾技術,可以除去酒及酒精飲料中殘存的酵母菌、雜菌及膠體物質等,可以改善酒的澄清度,延長保存期,還能使生酒具有熟成味,縮短老熟期。經超濾處理後,酒的風味有所改善,變得清爽可口,而又醇香延綿。此法還可避免酒的熱殺菌易引起的混濁成分的析出,簡化過濾設備。所處理的酒類有葡萄酒、威士忌、燒酒、清酒、黃酒等。
生啤酒的口味雖優於熟啤酒,但不能長期保存,給運輸及銷售等帶來一定的困難。採用超濾技術進行啤酒的精濾和無菌過濾,可以使生啤酒不經低溫加熱滅菌而能長期保存。 膜技術在豆製品工業中的主要應用是分離和回收蛋白質。生產豆乳時產生的大豆乳清,通常方法只能從中提取60%的蛋白質,利用超濾法濃縮殘留蛋白質,能夠增加20~30%的豆腐收得率。採用超濾法還可以在濃縮蛋白的同時,去除產生豆膻味和影響豆乳穩定性的低分子物質,提高豆乳質量。
豆製品工業中的乳清處理,對防止水體污染意義重大。大豆乳清中含有多種低分子蛋白質、多糖類、肽、少糖類等物質,採用超濾法可以從大豆乳清中回收濃縮大豆蛋白,以滿足人類和畜牧業的需求。此外,還可獲得β-澱粉酶產品。
利用膜技術還可以獲得大豆異黃酮、大豆寡糖、大豆分離蛋白、寡肽、免疫球蛋白、竹葉黃酮等功能食品的功能配料。 城市污水深度處理和回用開始於20世紀60年代。城市污水具有量大、集中、水質較為穩定的特點,是一種潛在的水資源。城市污水深度處理通常以污水處理廠的二級或三級排放液為水源,用反滲透(RO)對它進行最後的脫鹽,脫COD、BOD以及微量有機物和重金屬離子的脫除,出水水質可達到飲用水標准。但由於某些主觀原因,大多不直接用作飲用水。國外常將其注入地下蓄水層或淡水水庫進行自然凈化(通常需存放兩年),也有用作工業冷卻水,鍋爐用水等非飲用目的。城市缺水制約著經濟的發展,把城市的二級出水進行處理後再生回用是解決水源短缺的一條途徑。二級排放液在進RO裝置前需進行預處理,以使進水水質符合RO裝置的使用要求。預處理的好壞是RO技術應用成敗的關鍵。RO前採用MF或UF預處理的深度水處理過程已成為非直接飲用水回用工程中城市廢水處理的工業標准,國內外都在積極地採用膜技術大規模地把城市污水開發為新的水資源。我國採用「微絮凝纖維過濾+膜濾」對洗浴廢水進行了研究,試驗表明,此工藝具有出水穩定、佔地面積小的特點。天津經濟技術開發區污水處理廠引進挪威SBR序批式活性污泥法先進工藝,每天可提供10萬噸二級生化處理出水作為水源,使污水深度處理後回用成為可能。我國的城市污水再生回用並不普及,膜技術在深度處理的應用相對也很少,今後我們還需在污水的再生回用和深度處理技術上進行研究。
由於工業的發展,大量工業廢水排入水體,這些工業廢水,面廣量大、危害深,大多含有不同濃度的化學物質,其中有些具有較高的經濟價值,而有些則具有毒性,對人類環境有害。為保護環境不受污染,並回收有用物質,在工業廢水排放之前必須進行凈化處理,膜分離技術既能對工業廢水進行有效的凈化,又能回用其中的有用物質,同時還可節省能源。膜技術在處理電鍍廢水、造紙廢水、重金屬廢水、含油廢水和印染廢水這五大類主要工業廢水中都得到了廣泛的應用。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對飲用水的水質要求也越來越高,加上傳統工藝中的某些弊端,如加氯殺菌會使氯與水中的某些有機物反應生成新的危害巨大的三致(致癌、致突變、致畸變)化合物。膜技術用於飲用水處理是一個重大突破。
水的凈化與純化是從水中去除懸浮物、細菌、病毒、無機物、農葯、有機物和溶解氣體等,在這方面,膜分離技術發揮了其獨特的作用。膜分離中的微濾、超濾和納濾所組成的水處理方法,對去除水中的微米級的顆粒優於常規水處理技術中的過濾能力,而且還具有去除過濾所不具備的納米級微粒的能力,可有效去除水中的懸浮物、細菌、病毒、無機物、農葯、有機物和溶解氣體等雜質。符合飲用水水質不提高的要求。
我國西部省區嚴重缺水問題在中國這個缺水國家尤為突出,苦鹹水淡化是解決我國西部省區缺水的一個有效途徑。用於苦鹹水淡化的膜技術主要有:電滲析技術、反滲透技術、納濾技術。我國西部油田幾乎都用電滲析法製取生活飲用水。電滲析不能去除水中的有機物和細菌,設備運行能耗大,這使其在苦鹹水淡化工程的應用受到限制。苦鹹水也可用一級反滲透裝置脫鹽製得飲用水。反滲透系統淡化苦鹹水,其出水水質優於我國飲用水衛生標准。對含高氟、低礦化度苦鹹水通過反滲透淡化,出水水質可達到我國飲用水衛生標准。反滲透法比電析法生產成本低,無污染,是苦鹹水淡化最經濟的方法。納濾是一種低壓反滲透技術,在較低的壓力下具有較高的脫鹽性能。對特定溶質,尤其是苦鹹水的表徵離子,具有很好的脫鹽效果。對苦鹹水較多的西部省區,納濾將是製取優質飲用水的有效途徑。

2. 求翻譯 污水處理 酌情加分

生物轉盤處理系統(小試試驗裝置)
生物轉盤裝置圖如圖3所示。反應池容積為5.19L,等分為四個區域,32個聚乙烯轉盤安裝在水平軸上由變速電動機帶動旋轉。每個區域安裝8個直徑為14厘米的轉盤,每個聚乙烯轉盤提供的微生物生長面積為0.95m2,轉盤一半浸沒在水下。轉盤轉速為4rmp。生物轉盤系統之後是一個5L的沉澱池。預處理水不斷進入生物轉盤系統,其生物單元的水力負荷為0.03m3/m2d。平均有機負荷為0,63gBOD/m2d。

厭氧處理系統
試驗在1.7L有機玻璃製成的實驗室規模的UASB反應器中進行,其有效反應容積為1.5L,如圖4所示。反應器污泥為11.5gVSS/L,接種自鄰近的厭氧污泥處理廠。反應器中設置固氣分離器。該反應器以8小時和6小時兩種水力停留時間連續處理經預處理的污水。

結果與討論
生產工藝
圖5介紹了香料生產的主要流程。香料製作包括各種粉末或液體原料,如番茄,洋蔥,辣椒,大蒜檸檬油,橙油,糖和鹽等。香料製作有四個過程,磨成晶粒的原料經蒸汽處理形成熔融脂肪材料,然後根據一定的比例與氣體成分混合並在配送前進行產品包裝。液態香料僅包括兩個步驟,根據規定將原料混合,然後包裝配送。生產過程中,明確規定清潔各個生產過程的容器。水用於清潔容器並將污染物排入污水系統。一般工藝過程的清洗是污水的又一來源。因此,處理需要在排水管末端進行。

辛苦翻譯的哦 希望你喜歡

3. 番茄紅素的制備

1.1浸提法:
番茄紅素不溶於水,難溶於甲醇、乙醇,可溶於乙醚、石油醚、己烷、丙酮,易溶於氯仿、苯、二硫化碳等有機溶劑。利用這一性質,可利用親油性有機溶劑浸提番茄紅素。一般工藝為:番茄皮進行乾燥後用有機溶劑提取;過濾後濾渣繼續用有機溶劑進行二次浸提,濾液部分濃縮後成為粗產品,精製可得番茄紅素。
在提取過程中,為了分離葉黃素與番茄紅素,一般先用有機溶劑洗去葉黃素,再加另一有機溶劑提取番茄紅素,常常使用不止一種有機溶劑,給最後的精製帶來一定麻煩。為此又有人對此工藝進行改進。改進一為利用皂化反應使晶體析出,其工藝為:將番茄皮或製品進行乾燥,加入一定量的植物油,研磨成細小顆粒,加入丙二醇、氫氧化鉀、水使之發生皂化反應;加水並靜止擱置使晶體析出。這一過程關鍵是皂化反應時控制提取物、丙二醇、氫氧化鉀與水的比例在4~5:3~4:1:1皂化反應原料添加順序靈活,最佳為將鹼液緩緩加入番茄紅素油溶脂與丙二醇的均相液中,以保證晶粒的最好析出。
改進二為利用有機溶劑在不同濃度、溫度下對不同物質的溶解度不同,採用單一溶劑二次萃取。工藝為:番茄及製品進行洗滌,破碎等預處理;加入72%的酒精加熱沸騰15min,過濾後的不溶物繼續用94%的酒精在72℃下浸提3~4次每次10min;將濾液合並,在10℃下靜止2~12h晶體析出。該工藝以含水20%~30%(最好28%)的酒精進行預處理即可洗脫極性物質如葉黃素、胡蘿卜素及農葯,又可避免溶解番茄紅素。
1.2超臨界萃取法:
具有工藝簡單,能耗低,萃取劑便宜、無毒、易回收,可低溫處理,適於番茄紅素等熱敏性成分的優點。
Enzo等研究了溫度在40℃~80℃,壓力在1.8X105~2.88X105Pa,操作參數對β胡蘿卜素與番茄紅素分離的影響,日本一專利報道了超臨界流體萃取精製番茄紅素。將粗番茄紅色粉末和己烷(1:2)放入抽提罐,形成均質混合系,使原料中的色素從己烷中溶出,在35℃~50℃300kg/cm2的條件下,接觸超臨界CO2;,用減壓法進行色素回收,在分離罐中得到精製番茄紅素(含量13.7%)。孫慶傑等報道了此方面的研究,並建立了一套實驗裝置。該裝置可取得90%以上的番茄紅素,經超臨界萃取的番茄紅素無異味,無溶劑殘留。
1.3酶反應法:
日本一些專利」』介紹了利用番茄皮自身酶反應來提取或制備番茄紅素的方法。在微鹼條件下(pH=7.5~9),使番茄皮中的果膠酶和纖維素酶反應,分解果膠和纖維素,使得番茄紅素的蛋白質復合物從細胞中溶出。所得色素為水分散性色素。
1.4生物及化學合成法:
由於番茄紅素在天然產物中的含量較低,提取代價較高,各國學者又相繼在生物及化學合成領域進行了研究,並取得了一些突破。由絲狀真菌三孢布拉霉Blakesleatrispora生物合成β胡蘿卜素的過程中,通過pH控制環化即可合成番茄紅素。Gavilou等在三孢布拉霉的生長介質中加入工業番茄廢水,發現抑制了β—胡蘿卜素的生產並刺激番茄紅素的合成。Obata等通過對蜂房芽孢桿菌DC—1在6~7klx光照下培養生產番茄紅素。Matsmural等開發了能積聚番茄紅素螺旋藻的生產方法,通過發酵並在培養基中加入尼古丁200~500mmol/L生產番茄紅素,該方法成本較低。
羅氏公司所採用的合成番茄紅素工藝是由三苯基(3,7,1l—三甲基—2,4,6,10—十二四烯基)—氯化磷與2,7—二甲基-2,4,6—辛三烯二醛用甲醇鈉甲醇在2—丙醇中進行Wittig烯化反應,製得番茄紅素,收率65%。此外,Wegne等也完成了由三苯基(3,7,11—三甲基—2,4,6,10—十二四烯基)—甲磺化磷與2,7—二甲基—2,4,6—辛三烯二醛經Wittig烯化反應得到番茄紅素的工藝開發,並在歐洲提出專利申請,1999年10月獲批准。
1.5其他方法:
在各國學者的不斷努力下,又開發出許多高科技的生產技術。日本KirinBrewerry公司採用代謝工程技術,即通過DNA重組技術改變細胞的代謝系統生產番茄紅素。Kajiwara等從產生蝦黃素的酵母Pharffi'arhosozyma和雨生紅球藻中分離出cDNA編碼異戊烯焦磷酸酯(IPP)異構酶,將編碼IPP異構酶cDNA轉入E.codi菌株JMl01能增加番茄紅素的產量3.6~4.5倍。相信隨著科技的發展和研究的深入這些技術會更加完善和成熟。

4. 番茄醬加工廢水怎麼處理

屬於高cod高氨氮廢水,處理起來也不難,廣州味可美食品公司就是生產麥當勞番茄醬的公司,不知道你們是什麼公司?

5. 關於西紅柿的說明文

西紅柿屬茄科,為一年生蔬菜。原產南美洲,我國各地均普遍栽培,夏秋季出產較多。
相傳西紅柿最早生長在南美洲,因色彩嬌艷,人們對它十分警惕,視為「狐狸的果實」,又稱狼桃,只供觀賞,不敢品嘗。
現在它是不少人餐桌上的美味。西紅柿含有豐富的胡蘿卜素、維生素C和B族維生素,尤其是維生素P的含量蔬菜之冠。
西紅柿的食用部位為多汁的漿果。它的品種極多,按果的形狀可分為圓形的、扁圓形的、長圓形的、尖圓形的;按果皮的顏色分,有大紅的、粉紅的、橙紅的和黃色的。
紅色西紅柿,果色火紅,一般呈微扁圓球形,臍小,肉厚,味甜,汁多爽口,風味佳,生食、熟食可,還可加工成番茄醬、番茄汁;粉紅西紅柿,果粉紅色,近圓球形,臍小,果面光滑,味酸甜適度,品質較佳,黃色西紅柿,果桔黃色果大,圓球形,果肉厚,肉質又面又沙、生食味淡,宜熟食。
西紅柿的品質要求:一般以果形周正,無裂口、蟲咬,成熟適度,酸甜適口,肉肥厚,心室小者。宜選擇成熟適度的番茄,不僅口味好,而且營養價值高。
營養價值
番茄含有對心血管具有保護作用的維生素和礦物質元素,能減少心臟病的發作。
番茄紅素具有獨特的抗氧化能力,能清除自由基,保護細胞,使脫氧核酸及基因免遭破壞,能阻止癌變進程。西紅柿除了對前列腺癌有預防作用外,還能有效減少胰腺癌、直腸癌、喉癌、口腔癌、肺癌、乳腺癌等癌症的發病危險。
番茄中的維C,有生津止渴,健胃消食,涼血平肝,清熱解毒,降低血壓之功效,對高血壓、腎臟病人有良好的輔助治療作用。多吃番茄具有抗衰老作用,使皮膚保持白皙。
尼克酸能維持胃液的正常分泌,促進紅血球的形成,有利於保持血管壁的彈性和保護皮膚。所以食用西紅柿對防治動脈硬化、高血壓和冠心病也有幫助。西紅柿多汁,可以利尿,腎炎病人也宜食用。
經常發生牙齦出血或皮下出血的患者,吃番茄有助於改善症狀。
番茄所含的蘋果酸或檸檬酸,有助於胃液對脂肪及蛋白質的消化。
食用效果
西紅柿性平、味甘、酸、微寒,歸肝、胃、肺經;
具有健胃消食,清熱解毒,涼血平肝,生津止渴,補血養血和增進食慾的功效;
可治口渴,食慾不振。
適用人群
一般人群均可食用。
1. 適宜於熱性病發熱、口渴、食慾不振、習慣性牙齦出血、貧血、頭暈、心悸、高血壓、急慢性肝炎、急慢性腎炎、夜盲症和近視眼者食用;
2. 急性腸炎、菌痢及潰瘍活動期病人不宜食用。

6. 污水處理場清池的谷殼垃圾種了番薯能不能吃

污水處理廠如果是城市的污水,污水處理廠清池的谷殼垃圾,如果中了番茄是不能吃的,因為這些谷殼垃圾,有很多有害物質,有的有害物質是能夠被番茄吸收的,吃了這樣的的番茄,對人的身體是不利的。

7. 急求全硫碳酸鈉的性質和用途以及和它相關的一切東西!!!謝謝

1.在農業上
用作於殺菌劑和殺線蟲劑線蟲是一種危害性極大的植物植物寄生蟲,在經濟上造成危害的植物寄生蟲多大10,000種,其中至少有150種危害植物生命,從1750年就知道植物寄生線蟲。大多數線蟲以植物的根為食物而對作物造成損害,因此主要是在根部或緊鄰根部的土壤的上部幾英寸處發現這些線蟲。線蟲進食可造成肥大或蟲癭形成,嚴重感染的跡象是植物發育遲緩、葉片灰白、枯萎、在極端的情況下造成植物死亡。全世界的作物和觀賞植物都可能會受到寄生線蟲的侵襲。破壞性嚴重的線蟲種類包括寄生於番茄、苜蓿、棉花、玉米、馬鈴薯、柑橘和許多其它作物上的根瘤線蟲。到目前為止還沒有比較好的方法預防和根治線蟲,而全硫碳酸鈉對控制線蟲和土壤疾病有顯著的效果。
2.處理廢水
處理廢水中的重金屬離子重金屬廢水來源於電鍍、采礦、化工等部門。主要來自礦山排水、廢石場淋浸水、選礦廠尾礦排水、有色金屬冶煉廠除塵排水、有色金屬加工廠酸洗水、電鍍廠鍍件洗滌水、鋼鐵廠酸洗排水,以及電解、農葯、醫葯、油漆、顏料等工業的廢水[1]。廢水中重金屬離子的種類、含量及其存在形態隨不同生產種類而異,差異很大。一般重金屬產生毒性的范圍大約在1.0 mg/ L~10 mg/ L之間,毒性較強的重金屬如鎘、汞等毒性濃度范圍在0.001 mg/ L~0.1mg/ L。以鉻為例,Cr3+在人體中屬於微量元素,參與葡萄糖和脂類代謝。但過量的Cr3+易積存在肺泡中,引起肺癌,進入血液中引起肝和腎的障礙。Cr6 +有很大的刺激和腐蝕性,引起潰瘍、喉炎和腸炎。流行病學研究表明:Cr6+化合物是常見的致癌物質,吸入到血液中奪取部分O2,使血紅蛋白變成高鐵血紅蛋白,紅細胞攜氣機能障礙,發生內息。Hermann研究了Cr6 +的毒性,討論了Cr6 +濃度對紅細胞攜氣機能的影響,與Cr3 +相比,Cr6 +毒性遠遠大於Cr3+[2]。因此,必須嚴格控制重金屬廢水的污染。處理重金屬廢水的方法大體可分為物理法、化學法、物理化學法、生物法和高效集成法等。其中最主要的方法是化學法和物理化學法。以硫化物沉澱法為例,利用投加硫化劑,使重金屬離子呈硫化物沉澱析出。常用的硫化劑有Na2S、NaHS、H2S等。重金屬硫化物的沉澱溶解度小,沉渣含水率低,不易返溶而二次沉澱。但硫化物本身有毒、價貴。硫化劑若過量,在酸性廢水中易產生H2S,排水須再處理,因此處理廢水流程長、操作較繁、處理費用高,限制了硫化物沉澱法的應用[1]。鑒於重金屬廢水濃度稀,成分復雜,處理達標要求又非常嚴格,傳統的廢水處理技術的缺點表現為處理劑使用量大、價格昂貴、反應不易控制、反應較慢、效果不理想、水質差、殘渣不穩定、回收貴金屬難。在重金屬廢水處理領域,開發和利用對環境無影響葯劑的代用品、無毒無害新型水處理葯劑,以及加強各種水處理技術的綜合應用等研究對於保障環境安全和實現循環經濟具有重要意義。全硫碳酸鈉(即三硫代碳酸鈉,Na2CS3)具有結構,它能與重金屬離子形成沉澱物,已用於重金屬廢水的處理中,在國外已經實現了商業化應用。陶長元等採用微波法,快速高效地合成了全硫碳酸鈉,並申請了發明專利。 3.用作黃鐵礦浮選中的捕收劑
電化學控制接觸角測定結果表明:全硫碳酸鈉要比二硫代碳酸鹽易於氧化成相應的二硫醇鹽。捕收劑常規吸附量分析結果表明,全硫碳酸鈉捕收劑可有效地用於硫化礦混合浮選中。浮選試驗研究證明,全硫碳酸鈉捕收劑浮選硫化銅礦物和鉑族金屬硫化礦物很有效。
4.主要技術指標:
(1)全硫碳酸鈉溶液:濃度40%~60%,殘余硫化鈉5%~8%,殘餘二硫化炭3%~5%.避光或用深色瓶保存。有毒化學品,可作殺蟲劑。嚴禁與氧化性物質接觸。
(2)全硫碳酸鈉晶體:每分子全硫碳酸鈉含1~3分子結晶水,容易吸潮,易溶於水。避光、低溫運輸。嚴禁煙火。

8. 廢水中和處理產生的硫酸鈣是否屬於危險廢物

硫酸鈣本身是不屬於危險廢物的,因為它甚至不是危險化學品,這是一種普通的無機鹽,但是由於是廢水綜合產生的沉澱,那裡面可能會夾帶廢水中的其他有害雜質,所以這種所謂的危險性應該是針對其他這些雜質來說的。

9. 脫硫廢水紅色的原因

化學需氧量COD是以化學方法測量水樣中需要被氧化的還原性物質的量。脫硫廢水出水和受污染的水版中,能被強氧化劑氧權化的物質(一般為有機物)的氧當量。在脫硫廢水運行管理中,它是一個重要的而且能較快測定的有機物污染參數。

10. 幾丁質在食品科學領域有哪些應用

殼聚糖,又稱為脫乙醯甲殼素、甲殼胺,是通過甲殼素經一定程度的脫乙醯而得到,化學名稱是(1,4)-2-醯氨基-2-脫氧-β-D-葡萄糖。不溶於水而溶於稀酸溶液,其分子量為幾十至幾百萬。由於殼聚糖分子結構中大量游離氨的存在,使其成為天然的少有的聚陽離子,具有獨特的功能,廣泛應用於食品、醫葯、農業、環保、紡織、造紙等行業。本文主要介紹其在食品工業上的應用。

1 食品加工助劑

1.1 果汁澄清劑

殼聚糖能用作果汁、食醋、糖蜜、酒類的澄清劑,特別是澄清果汁的研究比較多。要得到清澈、透明的果汁,除了應去除懸浮物及沉澱物之外,更重要的應除去致濁的果膠、蛋白質等膠質物,殼聚糖分子帶正電荷,與果汁中帶負電荷的陰離子電解質(例膠體)互相作用,從而破壞膠體的穩定結構,使膠體聚沉,經過過濾使果汁澄清。多年來有多位學者用殼聚糖澄清獼猴桃汁、蘋果汁、山梨汁,澄清後的果汁透光率達90%~95%以上。殼聚糖澄清果汁的另一優點是能除去果汁中多酚氧化酶,從而可降低果汁的褐變速度。

1.2 糖汁絮凝劑

糖汁中的蛋白質、果膠、單寧、色素、類脂物等一般都帶負電荷。殼聚糖是自然界唯一的鹼性多糖,帶正電荷,加入糖汁中時,蔗汁中帶負電的膠體被-NH3+離子吸附,產生電中和,因而殼聚糖可凈化糖汁。日本在多年前已用殼聚糖澄清混合汁[5]和廢蜜[6]。國內近年來也有陸冬梅等[7]用殼聚糖澄清混合汁,在溫度100℃,pH6.8,殼聚糖量500mg/kg,PAM用量2.5mg/kg的工藝條件下,除色率達79%,除濁率達94%以上。梁平[8]等人進行了殼聚糖絮凝劑清凈亞硫酸法粗糖漿(煉糖廠原糖復篩糖漿)的試驗,結果表明,用氣浮法處理的最佳工藝條件是:P2O5加量450mg/kg,溫度80℃,pH=6.0,殼聚糖加量為110mg/kg,在此條件下,可取得較好的除濁率及脫色率。

1.3 果汁脫酸劑

許多果蔬汁含有較多的有機酸。殼聚糖能與有機酸結合生成鹽。將殼聚糖加入果蔬汁中攪拌、過濾即能脫酸。Rwan等在葡萄果汁中加入15mg/kg的殼聚糖,則葡萄汁中檸檬酸、酒石酸、L-蘋果酸、草酸和抗壞血酸的含量分別減少56.6%、41.2%、38.8%、36.8%和6.5%,從而使果汁中酸的總含量減少52.6%,果汁得以很好的凈化。殼聚糖加入羅漢果汁中可去除不愉快的酸味,改善口感。Spqgna等人報道,將殼聚糖加入純葡萄酒中,由於殼聚糖與聚酚類化合物的親合作用,使葡萄酒由淡黃色變為深金黃色、大大提高了酒的質量。

2 食品添加劑

2.1 食品抗氧化劑

由於肉類食品中含有大量的不飽和脂肪酸而易被氧化使之腐敗變質,從而縮短了肉製品的貨架期,為此必須加入抗氧化劑。殼聚糖作為新型抗氧化劑進展迅速。Darmadji等人研究了殼聚糖對牛肉的抗氧化效果,加入1%的殼聚糖,在4℃下貯存3天。牛肉的硫化巴比土酸(TBA值)減少70%。Shahihi等人報道了N,O-羥甲基殼聚糖鹽(NOOC)及其乳酸鹽、吡咯烷酸鹽對抑制熟肉的氧化非常有效,冷藏七天後的熟肉風味幾乎不變。他指出NOOC及上述殼聚糖衍生物在(500-3000)mg/kg之間的抑制氧化效果分別為69.9%、63.4%和66.3%。

2.2 食品保鮮劑

殼聚糖及其衍生物的抗菌性近年來倍受關注。它在抗細菌、真菌上效果顯著。有人認為,由於殼聚糖分子的正電荷和細菌細胞膜上負電荷的相互作用,使細胞內蛋白酶和其他成分泄漏,從而達到抗菌、殺菌作用。殼聚糖被廣泛用於果蔬保鮮,肉、蛋品保鮮。Simpaon等人的研究表明,0.02%的殼聚糖濃度足以抑制芽抱桿菌的生長,而對大腸桿菌和沙門氏菌,0.005%濃度的殼聚糖的抑菌效果可達90%,殼聚糖濃度達0.0075%時,可完全抑制細菌生長。

多位學者的研究表明,使用殼聚糖保鮮膜可較好地控制桃子、梨子、獼猴桃、黃瓜、胡椒、葡萄、草莓、芒果和西紅柿的腐爛變質,延長貯存時間與貨架期。這是由於殼聚糖膜可阻礙大氣中氧氣的滲入和水果呼吸產生二氧化碳的逸出,但可誘使水果熟化的乙烯氣體逸出,從而抑制真菌繁殖及延緩水果的成熟。殼聚糖膜塗層能抑制水果的花色素苷、類黃酮和全部酚含量的增加,控制過氧化酶活性的增加,從而可控制水果的變黃、變褐,保證水果質量。以番茄保鮮為例,用濃度2%的殼聚糖對番茄塗膜,貯存15天後發現番茄的總酸度、總糖量及維生素C含量與原番茄接近,一般可儲存30天,貯藏效果好於0.2%的苯甲酸液。張聲輝等採用殼聚糖的衍生物並輔以其它助劑製成塗膜保鮮劑,在10~25℃下蘋果和梨可保鮮6個月,好果率達99%。陳天等用殼聚糖保鮮劑處理中華獼猴桃,貯藏期可達80天,而未處理的只為7~12天。

古偉之等做了殼聚糖對豬肉的保鮮試驗,結果表明:2%的殼聚糖液在20℃和40℃貯存條件下,豬肉的一級鮮度貨架期分別延長2天及6天。Os amu等人將殼聚糖的乳酸液滲入再生纖維素纖維製得的無紡布中形成保鮮材料,用於盛裝魚、肉食品時,可吸收滲液並阻止葡萄球菌、大腸桿菌等微生物生長,達保鮮的目的。

2.3 食品增稠劑

Tetsuya等人用殼聚糖和CaCO3作為面條的增稠劑,其用量為0.4%~1.8%。Tomohiho等人用殼聚糖粉末加入用雞蛋清製得的食品凝膠中提高其硬度和彈性。除上述作用外,殼聚糖還用於食品穩定劑、乳化劑、風味改良劑等。

3 保健食品

殼聚糖被認為是繼維他命丸、麥乳精以及卵磷脂、螺旋藻之後的第二代保健食品。由於它是一種可食性動物纖維,被人食用、人體吸收後,由於腸內細菌的共同作用可將之分解成低聚糖,後者具有較優的生理活性。據報道,殼聚糖具有三調節(免疫調節、pH值調節、荷爾蒙調節),三排除(排除有害膽固醇、排除體內金屬離子、排除農葯及體內自由基等毒素),三降(降血脂、降血糖、降血壓)作用,所以可用殼聚糖製造保健食品。

3.1 減肥降酯

食品殼聚糖及其脂肪酸絡合物是理想的減肥食品。研究發現,殼聚糖及其脂肪酸絡鹽在體內可和相當於它們重量許多倍的脂類物質如甘油三酯、脂肪酸、膽固醇、膽汁酸等化合物生成絡合物,這些絡合物不被消化系統消化吸收、不被胃酸水解,可減少人體對這類物質的消化吸收,使之穿腸而過排出體外,從而減少食品的熱量,達到減肥降酯的目的[21]。同時殼聚糖在腸內細菌作用下生成的低聚糖其熱量明顯低於蔗糖,低聚糖在消化道中不被吸收,幾乎全部進入腸道,故有明顯的防發胖作用。

3.2 抗癌食品

殼聚糖能調節體液的PH值,使之呈弱鹼性。pH的提高使人體內淋巴細胞的活性提高,增強了淋巴細胞破壞癌細胞的活性,起到防癌抗癌的作用。Yukio[22]等研製的抗癌保健食品的配方是:玉米纖維:殼聚糖:藻酸為1:0.01~1.0:0.001~1.0。例如,將下列物質混合後加工成小甜餅:麵粉51g、玉米纖維1%、糖11.3g、低聚糖5g、蜂蜜5g、殼聚糖2g、葡萄糖2g、藻酸0.5g、鹽0.5g、CaCO30.2g、發酵粉2.5g。

3.3 胃腸道保健食品

由於殼聚糖溶於稀酸溶液後形成膠狀液體,殼聚糖在胃酸作用下形成的膠狀液可粘附在胃壁上形成一層保護膜,可防止胃酸對胃部損傷面的刺激,因而起到輔助治療胃潰瘍的作用。殼聚糖在腸內細菌共同作用下生成的低聚糖能促進腸道有益菌例如雙歧桿菌的生長、增殖,改善腸道的微生態環境。除以上保健食品外,還可將殼聚糖與有關物質製成口腔保健食品,人造肉食品,微量金屬元素調節食品等。

4 水的凈化劑

4.1 食品工業廢水處理

殼聚糖是自然界一種帶正電荷的高分子聚合物,在廢水處理中是一種優良的絮凝劑。食品工業廢水中含有大量蛋白質、脂肪酸等有用物質,殼聚糖能把其有效成分絮凝沉澱下來加以利用,用殼聚糖處理食品廢水或含蛋白質廢水的最大優勢是可以回收殘渣作飼料,不產生二次污染。黃慧等研究了殼聚糖為絮凝劑沉降粉絲濃漿廢水的條件及結果。結果表明,絮凝沉降速度快,COD除去率為86%,蛋白質回收率為81%。在PH為6.5~8.5時,高濃度較低濃度的殼聚糖絮凝效果好。周桂等人以殼聚糖作絮凝劑處理高濃度糖蜜酒精廢液,實驗結果表明,當pH=7.0、溫度為25℃、攪拌時間為30min,靜置時間為2小時、配合助凝劑P30的有效作用,能使糖蜜酒精廢液CODcr去除率達到96.2%。蔡偉民等[25]用改性製得的殼聚糖季銨鹽處理味精廢水,當投量為100mg/L時,除濁率達到99.5%,COD去除率為37.9%。方忻蘭等用殼聚糖處理含水溶性絲膠蛋白的煮繭廢液,在PH7~10條件下,CODcr的去除率可達85%以上,遠遠高於用鹼式氯化鋁作絮凝劑的COD去除率(最高54.7%)。

4.2 純水制備

殼聚糖以其天然、無毒、安全性被美國環保局批准為飲用水的凈化劑。Muzzarelli等採用交聯N-羧甲基殼聚糖為吸附劑從飲用水中有效地去除Pb2+和Cd2+。Murcott等報導:用殼聚糖與膨潤土按一定比例(1:5~1:20)配合使用可去除飲用水中顆粒物質、顏色和氣味,其中殼聚糖用量僅為0.5~1mg/L。經處理後可使水中濁度由2NTU下降至0.3NTU,pH由7.2下降至7.0,鹼度(以CaCO3計)去除17%,色度去除96%~100%。許多學者的研究表明,將殼聚糖作為給水處理用絮凝劑,比傳統絮凝劑有更多優勢。

閱讀全文

與番茄廢水處理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小型屠宰廠污水處理設備多少錢 瀏覽:208
一桶環氧樹脂能用多久 瀏覽:472
960升廢水相當於多少噸 瀏覽:39
硅藻土在污水處理中的用量 瀏覽:991
三星空氣凈化器濾芯怎麼清理 瀏覽:636
海德能反滲透膜材質 瀏覽:687
污水處理如何實現雙碳 瀏覽:766
有機廢水污泥每立方多少公斤 瀏覽:300
沃克飲水機和直飲機有什麼區別 瀏覽:383
edi在實際生活中的應用 瀏覽:602
奶牛養殖生產過程中產生的廢水如何處理 瀏覽:20
02s515檢查井方形污水井 瀏覽:960
聯想ca10車載凈化器怎麼樣 瀏覽:592
2000L蒸餾釜配多大冷凝器 瀏覽:767
苯胺樹脂和特種樹脂的區別 瀏覽:328
污水中含聚乙烯怎麼處理 瀏覽:180
污水處理廠特種作業人員有哪些 瀏覽:104
廢水塔再沸器是什麼設備 瀏覽:704
有機硅改性丙烯酸樹脂用什麼溶解 瀏覽:255
7月底北京回鞍山用隔離嗎 瀏覽:7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