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污水知識 > 漢丹江流域污水排放

漢丹江流域污水排放

發布時間:2022-10-17 05:53:43

❶ 水源區的主要生態環境問題

3.2.1 水源區水環境狀況

丹江口水庫在河南省境內主要匯水支流為老灌河和丹江。老灌河在南陽境內河流長146.4km,流域面積2523km2,屬山區型河道,具有洪水猛、變幅大、縱坡陡、沙石多的特點。丹江發源於山西省商縣秦嶺蘭關,自北向南經陝西省商南縣進入河南省淅川縣,至湖北省均縣丹江口匯入漢江,幹流全長390km,至豫鄂交界處集水面積14714km2,在河南省境內幹流長117.4km,在河南省境內流域面積5592km2

根據南陽市地表水環境功能區劃結果,丹江淅川縣段劃為Ⅱ類水質;老灌河西峽縣城以上劃為Ⅲ類水質,西峽縣城以下至擋子嶺劃為Ⅳ類水質(擋子嶺斷面為西峽老灌河出境水控制斷面,接納了西峽縣工業廢水和縣城生活污水);淅川縣城以下至張營劃為Ⅲ類水質(張營斷面為淅川縣老灌河入丹江口水庫控制端面,主要接納了淅川縣工業廢水和縣城生活污水);丹江口水庫庫區河南省區域內地表水功能區劃為Ⅱ類水質(表3.8)。

表3.8 南水北調中線工程取水源頭匯水區域控制斷面水質情況

根據南陽環境部門在南水北調中線工程丹江口水庫匯水區域的丹江布設的監測斷面和老灌河布設的監測斷面進行的水質監測結果,不同斷面水質狀況如下:

(1)丹江界牌斷面,豐水期超過Ⅱ類水質;枯水期和年均值水質均符合Ⅱ類水質標准,符合功能區劃水質類別,影響因素主要是豐水期有機物和氨氮。

(2)丹江史家灣斷面,豐水期超過Ⅱ類水質;枯水期水質為Ⅱ類;年均值超過Ⅱ類水質;總氮超標。

(3)老灌河擋子嶺斷面,豐水期水質滿足Ⅳ類水質標准;枯水期超過Ⅳ類水質標准;年均值符合Ⅳ類水質標准。

(4)老灌河張營斷面,豐水期超過Ⅲ類水質標准,其中COD(化學需氧量)稍超標,氨氮超標1.73倍,總氮超標1.79倍;枯水期超過Ⅲ類水質標准,其中COD超標2.97倍,CODMn(高錳酸鉀法測COD)超標2.02倍;年均值超過Ⅲ類水質標准,COD超標2.25倍,CODMn超標1.08倍。西峽縣擋子嶺斷面以點源有機型污染為主,淅川張營斷面,豐水期以面源氨氮污染為主,枯水期以點源有機型污染為主。

(5)南水北調中線工程渠首取水口處陶岔,豐水期、枯水期和年均值超過Ⅱ類水質標准,超標因子為總氮和總磷,主要由面源污染引起。

3.2.2 水源區環境污染形勢嚴峻

水源區環境污染,包括點源污染和面源污染。工業污染是點源污染的主要原因,農業生產中大量使用農葯、化肥和農膜是面源污染的主導因素。

南水北調中線工程要求丹江口水庫庫區水質要達到國家地表水Ⅱ類水質的要求,規定丹江口水庫水源地水質總磷不能超過0.02mg/L,總氮不能超過0.04mg/L,氨態氮不能超過0.5mg/L。丹江口水庫庫區水樣檢測結果,庫區水質大多數指標滿足Ⅱ類水質要求,其中總磷濃度為0.02~0.05mg/L,總氮濃度為1.46~1.60mg/L,總磷、總氮明顯超標。對超標成分的分析,主要是由於污水、農葯、化肥、人畜糞便及生活垃圾污染形成的面源污染引起。

3.2.2.1 工業污染

水源區工業污染的狀況不容忽視。一是工業產業結構不盡合理,重污染的造紙、化工、制葯、釀造行業在工業生產總值中所佔比重還比較大,工業廢水是造成地表水體污染的主要因素。二是水源區所有城鎮沒有生活污水處理廠和垃圾處理廠。隨著城市化進程的加快和城鎮框架的拉大,生活污水和生活垃圾污染將會日趨嚴重。三是地處源頭地區的山區縣地方財政困難,對城鎮建設投入不足,縣城和主要城鎮沒有統一的排水體系,工業廢水、生活污水與雨水沒有實行清污分流,混合排入地表水體,廢水直接排入河道,造成老灌河乃至丹江口水庫水體的污染。根據南陽市環保局監測結果,水源區西峽、淅川、內鄉3縣2003年的廢水污染物排放情況表3.9。

表3.9 水源區水污染物排放情況(2003年)

注:據南陽市農業局,2004,南水北調水源區面源污染情況調查報告。

3.2.2.2 農業生產中大量使用農葯和化肥

南陽境內庫區流域屬農業主產區,種植業佔主導地位。據測算,丹江口水庫水源地4縣36個鄉鎮111.4萬畝耕地年化肥投入量為4.35×104t(折純),用量最大的是氮磷化肥。按全國平均水平30%~40%的化肥利用率推算,年土壤固定、空氣揮發和滲入地下水、匯入地表徑流的流失量達(2.61~3.045)×104t;水源地年農葯施用量275t,品種多為殺蟲劑、殺菌劑、除草劑等,對環境造成危害的是含磷、砷、汞類高毒高殘留農葯。農葯除40%被農作物及害蟲吸收分解外,一部分揮發入空氣,大部分殘留在土壤地表滲透到地下水或隨雨水沖刷匯入地表徑流流入庫區,造成污染。據調查推算,化肥、農葯對庫區總磷超標的貢獻率超過75%。水源地庫區年農膜覆蓋21.32萬畝,農膜使用量704t,按平均殘留率5.88%計算,每年殘留地膜41.39t。殘留在農田中的農膜難以分解,影響耕作,少部分分解物釋放出有害物質也污染土壤和地下水。

3.2.2.3 畜禽糞便及生活垃圾量逐年增大

隨著農業生產結構的調整,畜牧養殖業發展迅速,畜牧養殖業造成的面源污染問題也越來越突出。據調查統計,丹江口水庫匯水區現有規模養殖場超過200個,畜禽散養情況普遍,年畜禽糞便排放量超過826×104t,糞便簡單處理率僅為59.5%,糞便排放隨意性強,氮、磷、COD等大量富營養物質直接或間接排入庫區,造成環境和水體水質的直接污染。丹江口水庫匯水流域內生活污水和垃圾長期直接排放,污染地表水和地下水。

3.2.3 水源區生態環境脆弱

丹江口水庫水源區地處我國南北過渡帶、東西結合部,是一個相對獨立的自然地理單元。目前區內森林植被稀少、質量差,蓄水、固土能力低下。加之不合理的耕作方式,導致生態環境惡化,水土流失十分嚴重。資料表明:1979~1999年的20年間,丹江口水庫的淤積總量為89715.5×104m3,年平均淤積高達4485.775×104m3。按此淤積速度,將會大大縮短丹江口水庫的使用壽命。降水與徑流時空分布嚴重不均,水旱災害頻發。雨季洪水頻發,石沙俱下,冬春乾旱缺水,溝溪斷流,人畜飲水困難,不少地方山區人民往往為吃水要跑幾十千米的路程,嚴重製約了水源區經濟的發展。水旱災害的發生頻率由20世紀50年代的每年0.42次增長到目前的每年0.83次。據南陽市水利部門對淅川縣荊紫關、寺灣、大石橋、滔河4個鄉的調查,近幾年因洪水災害,減少良田500多平方千米;西峽縣自1954年以來,因洪水災害減少耕地0.7×104km2,並以每年3.6%的速度增加。

庫區大量土地被淹沒,淹沒良田2萬多平方千米,7.4萬移民外遷,10萬多移民和反遷移民被後靠安置搬遷到丘陵、低山薄地上。水源區大部分山丘區人口稠密,耕地資源匱乏,其中西峽縣人均耕地不足0.047km2,遠低於全省和南陽市平均水平。耕地後備資源不足,未利用土地中可開墾的土地資源很少,人地矛盾十分突出。隨著丹江口水庫大壩的加高,淹沒地區面積將擴大到1050km2,這一矛盾將會進一步加劇。由於土壤瘠薄,農業產業結構單一和生態環境比較脆弱,當地人民目前尚未擺脫貧困落後的局面。人均年佔有糧食僅340kg,為了生存,農民被迫開荒種地,導致森林資源銳減,加劇了生態環境惡化,使山區農業陷入了「越窮越墾,越墾越窮」的惡性循環中。

丹江口水庫庫區周邊地區以淺山丘陵地為主,溝壑縱橫,地形破碎復雜,坡度陡,植被多為中幼、中齡林和低效林,植被覆蓋率低,防護能力差,自然調節能力低下,枝葉截留及根系固土保水能力減退,生態環境較為脆弱。

3.2.3.1 水源區土壤性能差

水源地土壤以黃褐土、黃粘土或紅粘土為主,質地黏重,易干縮裂縫,通透性差,表土層疏鬆淺薄,既不耐旱,又不耐澇,並易受侵蝕,淺山丘陵區的石灰岩、片岩等抗侵蝕能力差,風化嚴重,對降雨沖擊的抵抗力較弱,極易形成水土流失。

表3.10 水源區林業用地情況 單位:hm2

表3.11 水源區域森林面積及蓄積量

表3.12 水源區林地分類情況

3.2.3.2 水源區氣候與水資源影響

丹江口水庫匯水區域內,氣候屬亞熱帶季風型大陸性氣候,降雨量年際間變化大,受季風影響,降水年內分配不均,汛期降雨量佔全年降雨量的 58% ~ 62%。暴雨集中,強度大,歷時短,入滲有限,容易沖刷侵蝕地表。丹江口水庫南陽境內支流,均屬山區型河道,坡度大,地下水資源量甚微,水資源總量以地表徑流為主,是水土流失的主要動力。水土流失使沙塵及附著在土壤上的農葯化肥殘留量得以匯入地表徑流,流入庫區,造成庫區懸浮物和氮、磷超標,對庫區水質影響較大。

3.2.3.3 水源區森林資源問題突出

一是森林資源分布不均。人們把森林作為一種自然資源對待,對森林的再生性、多功能性和更新周期長認識不足,急功近利,取之於林多,用之於林少,致使有限的森林資源分布極不合理,大部分分布在深山區的河流源頭,生長量偏小,生態系統呈現結構與功能退化狀態,防護效益差。而地處淺山、丘陵平原的下游地區,人口密度大,墾殖指數高,森林資源少,又多是人工幼林,不少地方地表裸露嚴重,是水土流失重災區。二是生態效益低。林分質量不高,低產、低效防護林所佔比重大,生產力水平低。三是林種結構和林齡結構不合理。林種結構不合理,從防護林整體上看,防護林比例仍偏小; 從林齡結構上看,幼中齡偏多,其面積、蓄積分別占整個林分的 95.8% 和 89.4%; 而近成熟-過熟林面積與蓄積分別占整個林分的 4.2%和 10.6%。水源區森林資源情況見表 3.10 至表 3.12。

3.2.4 水源區水土流失嚴重

3.2.4.1 水源區水土流失現狀

表 3.13 給出了水源區土壤侵蝕的不同類別及相關數據。大量的水土流失不但造成水庫淤積,而且使水質質量變差,富營養化程度提高。

表 3.13 水源區土壤侵蝕的類別及相關數據

根據2000年全國第三次水土流失遙感調查資料,丹江口庫區及上游流域南陽境內水土流失面積3369.01km2,年平均土壤侵蝕量約990×104t。水土流失程度大致以淺山丘陵區的中、強度流失逐漸向中山區的輕、微度流失變化,大部分發生在丹江口水庫環庫區周邊的淺山丘陵區和人口集中、植被差、養殖和農業種植區以及交通便利、開發建設項目比較集中的區域。平均土壤侵蝕模數為2938t/km2·a,溝壑密度為2.61km/km2。強度水土流失面積為446.87km2,占水土流失面積的7%,主要分布在西峽312國道沿線、淅川環丹江口庫區等植被覆蓋率較低的荒山荒坡和坡耕地上,以面蝕、溝蝕為主要形式;中度水土流失面積為1369.7km2,占水土流失面積的21.5%,主要分布在西峽縣南部山區,老灌河、淇河等沿河兩岸的狹窄地區和淅川、內鄉、鄧州的環丹江口水庫淺山丘陵區,該區人口密度較大,植被覆蓋率較低(<30%),耕地多為坡耕地,流失形式以面蝕為主,兼有溝蝕,局部有滑坡、泥石流等重力侵蝕;微度、輕度水土流失區總面積為4545.37km2,其中輕度水土流失面積1552.44km2,微度流失區面積2992.93km2,主要分布在西峽中山區和淅川西北山區、丹南山區,海拔較高,山體完整,居民少,森林茂密,交通閉塞,植被覆蓋率較高,大部分為水平梯田、水田及建築區,水域也包括在內,流失形式以面蝕為主,兼有溝蝕(表3.14,圖3.3)。

表3.14 南陽市丹江口水庫及上游流域水土流失強度分級面積及流失量

注:據南陽市水利局,2003,南陽市丹江口庫區及上游水土保持規劃。

3.2.5 水源區礦山地質環境問題

水源區礦產資源的特點是礦種類型較多,礦點多,分布較集中,但大中型礦床較少,多數為小型和礦點,絕大部分為小規模的民采。開采方式多為露天開采,產生大量尾礦棄渣。目前開采較活躍的金屬礦種為釩礦、鐵礦、金礦、輝銻礦等;非金屬礦種有大理岩、石灰岩、石墨、白雲岩等。石灰石礦、大理岩礦和釩礦等,開采極盛,常形成礦山集中分布的群采區。因此,研究區礦山環境地質問題突出。

3.2.5.1 礦山開采引起的礦山環境地質問題

(1)引起土地資源的毀損:采礦佔用和破壞土地。經調查,中型礦區佔用和破壞土地面積一般為2~9hm2,小型礦區佔用和破壞土地面積一般為1~6hm2。例如:在淅川縣城—西廟崗一帶為山間谷地,是大理岩石材加工聚集地,沿G312兩側分布加工廠幾十家。佔地寬20~50m,斷續延伸近20km。棄渣改變、破壞土地現象較為嚴重。

圖3.3 研究區水土流失分布

(2)引起地貌景觀的毀損:露天采礦破壞地貌景觀非常嚴重,毀壞了植被和生態環境。在交通干線兩側的可視范圍內可以看到采礦留下的痕跡,而且還有持續增加的趨勢。大型礦區植被破壞面積為15hm2,中型礦區植被破壞面積一般為1.5~4.5hm2,小型礦區植被破壞面積一般為0.5~2.0hm2。水源區因采礦引起的地貌景觀毀壞主要分布在以下地帶:①淅川縣城—毛堂—西簧一帶,為釩礦采礦密集地,分布采礦點幾十家,采坑沿礦脈分布,寬6~10m,深5~8m,斷續延伸近50km,總面積約100hm2,開礦棄渣就地堆積於山坡,隨處可見,對山體植被及土地破壞較為嚴重,並為水土流失提供了基本條件;②淅川縣蒿坪—大石橋一帶,為大理岩礦采礦密集地,分布采礦點幾十家,采坑沿礦脈分布,寬6~10m,深5~30m,斷續延伸近40km,總面積約80hm2,開礦棄渣就地堆積於山坡,對山體植被及土地破壞較為嚴重,並對丹江風景區有一定影響,也為水土流失提供了基本條件。

(3)地質災害頻繁發生:石灰岩、大理岩、釩礦等礦山在開采過程中,經常發生邊坡失穩、滑坡、崩塌等現象。井下開採的金礦、鐵礦易發生礦坑塌陷現象。礦山排出大量礦渣及尾礦的堆放,除了佔用大量土地、嚴重污染水土資源及大氣外,還經常發生塌方、滑坡、泥石流。尤其是一些鄉鎮集體和個人采礦場,在河床、公路兩側開山采礦,亂采濫挖,亂堆亂放,對河道暢通有一定程度的影響,也為泥石流的形成提供了固體物源。

3.2.5.2 水源區土污染分析

為了解釩礦對土壤的影響,在釩礦采礦分布較密集的毛堂—西簧一帶布設了兩條土質取樣剖面。根據分析結果得出:遠離采礦點釩含量有明顯的遞減趨勢。

3.2.5.3 水源區水環境質量分析

(1)地下水環境質量分析:地下水水環境分析主要通過地下水質量評價和地下水污染評價來實現。

1)地下水質量評價:此次評價選擇pH值、總硬度、溶解性總固體、硫酸鹽、氯化物、鐵(Fe)、錳(Mn)、銅(Cu)、鋅(Zn)、揮發酚類、陰離子合成洗滌劑、高錳酸鹽指數、硝酸鹽、亞硝酸鹽、氨氮(NH4)、氟化物(F)、汞(Hg)、砷(As)、鈹(Be)、隔(Cd)、六價鉻(Cr6+)、鉛(Pb)、碘(I)等24項組分作為評價指標。以水質分析資料為基礎,依據單項組分,按《中華人民共和國地下水質量標准》所列分類指標確定該組分的質量類別,為單因子評價方法。根據各單項組分所屬質量類別,依表3.15的規定分別確定單項組分評價分值Fi

表3.15 各類別單項組分評價分值

按式(3.1)和式(3.2)計算綜合評價分值F。

河南省土地資源生態安全理論、方法與實踐

式中:F為各單項組分評價分值Fi的平均值;Fmax為單項組分評價分值Fi中的最大值;n為項數。

根據計算的F值,按表3.16劃分地下水質量級別。

表3.16 地下水質量級別判定

2)地下水污染評價:選取地下水質量評價中的24項組分作為評價指標。以《中華人民共和國地下水質量標准》(GB/4848-93)中Ⅱ類水標准限值作為背景值,採用組分綜合法和污染指數法分別對無機污染進行評價。

單項指標的污染指數(I)按式(3.3)進行計算。

河南省土地資源生態安全理論、方法與實踐

式中:I為某項污染物的污染指數;Ci為某項污染物的實測含量;C0為某項污染物的背景值或對照值,此次取Ⅱ類水標準的上、下限值。

Ci值在區間內,令I=1,如果I值大於區間值的最大值或小於區間值的最小值,分別用Ci值除以區間值的最大值或最小值。

多項指標的綜合污染指數(PI)按式(3.4)和(3.5)進行計算。

河南省土地資源生態安全理論、方法與實踐

河南省土地資源生態安全理論、方法與實踐

式中:PI為單個樣品多項組分的綜合污染指數; 為各單項組分污染指數I的平均值;Imax為各單項組分污染指數I的最大值;n為項數。

根據計算的PI值,按表3.17劃分污染級別。

表3.17 地下水污染級別分類

最後計算出F值最大為7.19,最小為2.15。質量級別為「良好」和「較差」兩個級別,綜合評價結果與單項組分評價結果一致,即Ⅲ類水屬「良好」級別,Ⅳ、Ⅴ類屬「較差」級別 。

(2)水源區地表水環境質量評價:根據國家標准中基本項目標准限值中的24項指標,選擇pH值、溶解氧、高錳酸鹽指數、化學需氧量(CODcr)、生物需氧量(BOD5)、總磷(以P計)、總氮(以N計)、銅(Cu)、鋅(Zn)、氟化物(以F計)、砷(As)、汞(Hg)、鎘(Cd)、六價鉻(Cr6+)、鉛(Pb)、氰化物、揮發酚類等17項組分作為評價指標。根據分析結果,對水源區水環境質量的評價表明:地下水組分中溶解性總固體、總硬度、硫酸鹽(S02-4)、硝酸鹽(NO3-、以氮計)、陰離子合成洗滌劑、六價鉻(Cr6+)等6項含量差異較大,在礦山及人口密集區附近含量較高,其分布面積較小;地下水質量較好的區域居多。地表水部分河段質量較差,入丹江口水庫的丹江入口處為Ⅱ類水,淇河入口處為Ⅴ類水,老灌河入口處為Ⅳ類水;南水北調中線取水口(淅川陶岔)地表水樣為Ⅱ類水,滿足生活飲用水標准。現狀條件下,采礦活動引起地下水和地表水質量的變化對丹江口水庫水質的影響程度盡管不太明顯,但對地下水和地表水質量已經造成不同程度的污染,應引起高度重視 。

❷ 陝西省漢江丹江流域水污染防治條例

第一章總則第一條為了防治漢江、丹江流域水污染,保護和改善水資源環境,保證水資源的有效利用,促進區域經濟可持續發展,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污染防治法》等法律、行政法規,結合本省實際,制定本條例。第二條本條例適用於本省行政區域內漢江、丹江流域的地表水體和地下水體的污染防治。第三條漢江、丹江流域水污染防治堅持預防為主、防治結合,從源頭防治污染、保護生態環境和誰污染誰治理的原則。
漢江、丹江流域水污染防治工作實行統一規劃、綜合治理、分級負責、分段管理和排污總量控制與環境容量控制相結合的制度。第四條省人民政府負責漢江、丹江流域水污染防治總體規劃的批准和規劃的監督實施。
漢江、丹江流域市、縣(區)人民政府負責本行政區域內漢江、丹江流域水污染防治規劃的實施。第五條省人民政府和漢江、丹江流域市、縣(區)人民政府應當將漢江、丹江流域水污染防治工作和城鎮生活污水處理設施、生活垃圾處理設施建設納入國民經濟與社會發展規劃和年度計劃,將水污染綜合性防治費用列入財政預算。第六條省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對漢江、丹江流域水污染防治工作實施統一監督管理。
漢江、丹江流域市、縣(區)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對本轄區內水污染防治工作實施統一監督管理。
漢江、丹江流域市、縣(區)交通行政主管部門對船舶污染實施監督管理。
省和漢江、丹江流域的市、縣(區)發展和改革、水利、建設、衛生、國土資源、農業、林業、工商等行政部門,應當按照各自職責負責做好水污染防治工作。第七條任何單位和個人有保護漢江、丹江流域水環境的義務,有權對污染和破壞漢江、丹江流域水環境的行為檢舉和控告。受理機關和部門應當按照有關規定予以處理。
各級人民政府和有關部門對在漢江、丹江流域水污染防治工作中做出顯著成績的單位或者個人,應當給予表彰獎勵。第二章污染防治第八條省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負責制定漢江、丹江流域水污染防治總體規劃,報省人民政府批准。漢江、丹江流域市、縣(區)人民政府根據漢江、丹江流域水污染防治總體規劃,制定本行政區域水污染防治規劃以及水污染防治計劃和方案,報上一級人民政府批准後實施。
漢江、丹江流域水污染防治總體規劃包括以下內容:
(一)流域水體的環境功能要求;
(二)分階段、分區域、分斷面達到的水質目標及達標時限;
(三)水污染防治的重點控制區域、重點污染源的工業污染和面源污染的具體防治措施;
(四)流域內城鎮生活污水和生活垃圾處理設施建設規劃。第九條漢江、丹江流域的市、縣(區)人民政府應當結合本行政區域水污染防治規劃和漢江、丹江流域水環境功能區劃,合理規劃產業發展和城鄉建設布局,調整產業結構,推行清潔生產。
在漢江、丹江流域新建、改建、擴建的工業、工程項目,應當依法進行環境影響評價,符合環境影響評價要求,並經規定程序批准後,方可開工建設和生產。
已有的工業、工程項目應當依法進行污染防治,對造成水污染嚴重的生產企業和礦山企業,應當限期治理,治理不達標的,應當限期轉產或者依法關閉。第十條建設項目中的水污染處理設施,進行集群綜合處理的,必須與建設項目同時配套建設;建設項目單體處理的,必須與建設項目同時設計、同時施工、同時投入使用。
水污染物處理設施應當保持正常運行,不得擅自拆除或者停運、閑置。第十一條禁止向水體排放有劇毒性、放射性、腐蝕性等有害的廢液、廢水或者傾倒固體廢棄物。
禁止將可溶性劇毒廢渣直接埋入地下。
輸送、運輸、貯存有毒、有害廢水或者其他污染物的管道、溝渠、坑塘、運輸車輛、貯存倉庫、容器等,必須採取防滲漏等安全措施。第十二條進行地下勘探、采礦、選礦等活動應當採取水污染防治措施。禁止向裂隙、溶洞、滲坑、滲井排放有毒、有害廢水。第十三條船舶裝載運輸油類或者有毒貨物,必須採取防溢流和防滲漏措施。排放含油污水、生活污水必須符合船舶污染物排放標准。
船舶殘油、廢油應當回收,船舶垃圾應當集中收集處理,不得排入水體。

❸ 誰知道「三河三湖」的主要污染有哪些

三河三湖工程

"三河三湖"(淮河、海河、遼河、太湖、滇池、巢湖)水污染防治工作是我國"九五"期間環境保護工作的重點,也是我國跨世紀的環保工程。目前"三河三湖"流域水污染防治工作已經取得了階段性成果。
我國確定的"三河三湖"2000年階段目標為:
(一)淮河流域:實現淮河水體變清(COD年均值幹流達到Ⅲ類,主要支流達到 Ⅳ類),COD入河量控制在36.8萬噸。
(二)太湖流域:實現太湖水體變清(集中式飲用水源地和主要出入湖流COD達到地面水Ⅲ類標准),COD、總氮、總磷達到控制要求。
(三)滇池流域:外海COD達到或接近地面水Ⅲ類標准,草海COD達到地面水Ⅴ 類標准。
(四)巢湖流域:出、入湖的主要河道COD分別達到地面水Ⅲ類和Ⅳ類標准。
(五)海河流域:工業企業達標排放,COD排放總量控制到119.6萬噸,入河量控制在88.4萬噸;城鎮集中式飲用水源水質達到Ⅱ類標准,農村淺層地下水水質達到飲用標准,北京、天津、石家莊、秦皇島四城市地面水水質達到5種類型功能要求,其它主要河流水質應有明顯改善。
(六)遼河流域:工業企業達標排放,COD排放總量控制到27.12萬噸;城鎮集中式用水源地達到Ⅱ標准,全流域消滅超五類水體。
經過努力,目前"三河三湖"水污染防治工作進展順利,"三河三湖"流域的水質惡化趨勢得到控制,一些河段的水質有所改善,但主要支流和部分湖區水質污染依然嚴重。 目前存在的主要問題有:
1、淮河、太湖、巢湖、滇池流域已經達標企業確有反彈、不能穩定達標甚至偷排,海河、遼河流域尚有224家企業沒有動工,包括一些大企業;
2、環保監督力量和執法手段不能滿足執法需要;
3、結構性工業污染依然突出,造紙制漿企業依然是"三河三湖"流域的主要污染源;
4、城市污水處理建設進展緩慢,市級污水處理廠到2000年底能夠投入運行的不到50%;
5、"三河三湖"流域內的一些支流污染依然較重,水質達標形勢相當嚴峻。

長江黃河流域 幹流43個水質監測斷面均達到Ⅱ至Ⅲ類水質標准。主要一級支流漢江水質達到Ⅱ類水質標准;嘉陵江達到Ⅱ至Ⅲ類水質標准;岷江、湘江和贛江達Ⅱ至Ⅳ類水質標准。主要污染指標為石油類和氨氮。幹流7個水質監測斷面Ⅱ、Ⅲ、Ⅳ和Ⅴ類水質比例分別為28.6%、42.8%、14.3%和14.3%。主要污染指標為高錳酸鹽指數等。黃河幹流懸浮物濃度高達1500~5500毫克/升。兩大支流渭河和汾河污染嚴重,主要污染指標為氨氮、高錳酸鹽指數、生化需氧量和石油類。

珠江流域 28個水質監測斷面中,Ⅰ、Ⅱ、Ⅲ和Ⅳ類水質比例分別為57.1%、28.6 %、3.6 %和10.7%,水質良好。廣東境內部分江段有機污染指標超過Ⅲ類標准。

松花江流域 16個水質監測斷面中,Ⅲ、Ⅳ類水質比例分別為43.8%和56.2%。其中嫩江達到Ⅲ類水質要求,第二松花江以Ⅲ~Ⅳ類水質為主,松花江幹流則以Ⅳ類水質為主。主要污染指標為高錳酸鹽指數和生化需氧量。

淮河流域 淮河流域 82個水質監測斷面中,54.8%的斷面達到Ⅰ~Ⅳ類水質要求,8.9%的斷面屬Ⅴ類水質,36.3%的斷面屬劣Ⅴ類水質。幹流水質基本達到規劃目標高錳酸鹽指數為Ⅲ類的要求。流域枯水期水質較差,豐、平水期水質相對較好。主要污染指標為氨氮和高錳酸鹽指數。

海河流域 56個水質監測斷面中,達到Ⅰ~Ⅲ類水質要求的佔30.3%,主要分布在水源地及其上游生態保護區內,Ⅴ類和劣Ⅴ類水質的斷面比例分別為7.1%和60.7%,主要分布在一般監管河流、跨省界河流及渤海灣入口處。主要污染指標為高錳酸鹽指數、生化需氧量和氨氮。

遼河流域 16個水質監測斷面中,Ⅱ、Ⅳ、Ⅴ類和劣Ⅴ類水質比例分別為6.3%、25.0%、6.3%和62.4%。主要污染指標為高錳酸鹽指數和生化需氧量。

浙閩片河流 總體水質良好。水質達到Ⅰ類的斷面佔7.0%,Ⅱ類佔30.0%,Ⅲ類佔45.0%,Ⅳ類佔9.0%,Ⅴ類佔6.0%,劣Ⅴ類佔3.0%。主要污染指標為氨氮。金華江和衢江部分江段污染相對較重。

內陸河流 污染較輕,Ⅰ類水質的斷面佔21.0%,Ⅱ類水質佔52.0%,Ⅲ類水質佔26.0%,Ⅳ類水質佔1.0%。

七大水系污染程度由重到輕順序為:遼河、海河、淮河、黃河、松花江、珠江和長江。各大流域片的主要污染河段均集中在城市河段。

大型淡水湖泊

太湖 101個監測點位中,80.0%的點位高錳酸鹽指數達到規劃要求。湖體22個點位中,總氮、總磷等超標突出,屬富營養化狀態。環湖主要河流及環湖交界水體污染嚴重。

滇池 湖體13個監測點位均為劣Ⅴ類水質,草海污染突出,外海高錳酸鹽指數基本可達Ⅲ類水質要求,總氮、總磷污染仍很嚴重,處於重富營養化狀態。

巢湖 湖體12個監測點位中,54.0%的點位為Ⅴ類水質,46.0%的點位屬劣Ⅴ類水質,總氮、總磷超標嚴重,屬中富營養狀態。

其它大型淡水湖泊 洱海、興凱湖和博斯騰湖水質良好,湖體水質均達到Ⅲ類水質標准;洞庭湖、鏡泊湖和洪澤湖水質達到Ⅳ類水質標准;白洋淀、達賚湖和南四湖污染嚴重,均為劣Ⅴ類水質。

大型水庫

北京密雲、撫順大夥房、吉林松花湖、天津於橋、湖北丹江口、合肥董鋪、青島嶗山、煙台門樓、漢口石門和杭州千島湖等10座大型水庫中,千島湖為Ⅰ類水質,於橋水庫和松花湖為Ⅲ類水質,其餘7座水庫為Ⅱ類水質,大型水庫水質總體良好。丹江口水庫、千島湖和石門水庫處於貧營養狀態,其他7座水庫處於中營養狀態。

地下水

2000年,東北、華北和西北地區因降水量普遍較小及主要城市開采量增加,地下水水位總體呈下降趨勢;東南、中南和西南地區因降水量較大、地下水開采程度相對較低,地下水水位變化較為平衡。

黃淮海地區由於地下水開采量的不斷增加和降水量的減小,近年來地下水位不斷下降,地下水降落漏斗面積及漏斗中心水位埋深在不斷增大;河北、河南豫北地區和山東西北地區的地下水降落漏斗已連成一片,形成包括北京和天津在內的華北平原地下水漏斗區,面積超過4萬平方公里。

2000年,全國多數城市地下水受到污染,局部地區地下水部分水質指標超標,主要有礦化度、總硬度、硝酸鹽、亞硝酸鹽、氨氮、鐵、錳、氯化物、硫酸鹽、氟化物、pH值等。在污染程度上,北方城市重於南方城市,尤以華北地區污染較突出。我國大部分地區地下水水質趨於穩定或略有改善,但仍有部分城市和地區地下水污染加重。

廢水和主要污染物排放量

2000年,全國工業和城市生活廢水排放總量為415億噸,其中工業廢水排放量194億噸,城市生活污水排放量221億噸。廢水中化學需氧量(COD)排放總量1445萬噸,其中工業廢水中COD排放量705萬噸,生活污水中COD排放量740萬噸。

2000年,全國工業廢水處理率(含縣及縣以上工業和重點鄉鎮工業污染源)為94.7%,工業廢水排放達標率為82.0%;縣及縣以上工業廢水處理率和排放達標率分別為95.0%和82.1%。

「三河三湖」流域水污染防治淮河及"三湖"水污染防治工作第二階段目標部分完成,海河及遼河治污正進入第一階段。淮河流域已建成和在建城市生活污水處理設施38座。已建、在建規模312.5萬噸/日,占應建規模(364.5萬噸/日)的86.0%。太湖已建成和在建城市生活污水處理設施53座。滇池有5個城市污水治理項目正在建設,其中1個為擴建,4個新建。巢湖水污染綜合整治全面展開。

❹ 關於母親河污染

保護母親河

漢江發源於陝西省漢中市,作為長江的最大支流,以及南水北調中線工程水源頭丹江口水庫最大的水量供應者,其水質狀況對南水北調工程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近日"中華環保世紀行"記者團溯漢江而上,沿途采訪,來到漢江發源地漢中市。該市有關主要領導在與記者團座談時坦言影響漢江水質污染的主要因素如下:

一是生活污水、生活垃圾產生量日益增長,超過工業廢水廢渣排放總量,成為漢江污染的首要因素。2004年漢江漢中段流域生活污水排放總量達4091萬噸以上(占工業排放量的2倍多),污水中COD產生量16643.5噸、氨氮產生量1925.4噸(占工業排放量的4倍多),生活垃圾產生量50多萬噸,成為漢中市水環境污染的首要因素。目前,除漢中城區建有日處理5萬噸的城市污水處理廠和醫療廢物處理中心已經建成、垃圾處理場正在建設外,其餘10個縣城和沿江25個鄉鎮尚無污水處理廠和垃圾處理場。

二是漢江流域水土流失嚴重,上游來水量下降。據有關資料顯示,漢中市漢江流域現有水土流失面積9600.1平方公里,占流域總面積的48%,土壤侵蝕模數每年每平方公里4062噸。還有123.37萬畝25度以上的坡耕地需要退耕還林,占總面積的51.8%。水土流失導致水源涵養能力下降,河流泥沙量增加,河床和水庫淤積加速。據2002年對漢江流域38座百萬方以上水庫實測統計,年均淤積量達到256萬立方米。

三是面源污染嚴重。2004年,全市化肥施用量52.1萬噸、農葯954.8噸,使用強度分別為78公斤/畝、0.14公斤/畝。

四是工業污染治理水平雖然不斷提高,但是一些企業污染處理設施水平較低,工業廢水難以穩定達標排放。也有一些企業受利益驅動,擅自停運治理設施、偷排和超排。同時,漢中市環境管理能力比較薄弱,環境監察人員和裝備與國家規定標准相差較遠,市一級環境監測設備大部分陳舊、落後,大部分縣區沒有必要的監測設備,難以適應漢江流域水環境保護監管工作要求。

五是地方財政困難,無力投入資金進行環保基礎設施建設,影響了生活污水、垃圾的處理。漢中市屬經濟欠發達地區的欠發達市,2004年地方財政收入7.5億元,財政自給率僅為35%,地方財政無力負擔城市環境保護項目所需要的資金。漢中市規劃所列的縣級城市生活污水、垃圾處理設施項目,因資金問題都只進行了前期工作,後續工程無法開工建設。而已經建成的漢中市中心城區生活污水處理廠運行費用也存在很大缺口,難以保證長期、穩定、正常運行。

❺ 國家重點生態功能區縣域生態環境質量考核工作實施方案怎麼寫有範例嗎

陝西省國家重點生態功能區縣域生態環境質量考核工作方案

陝西省環境保護廳

陝西省財政廳

陝西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

二○一一年五月

一、適用范圍

本工作方案適用於我省列入《國家重點生態功能區縣域生態環境質量考核辦法》(以下簡稱《考核辦法》)中「附件3:國家重點生態功能區縣域名單」中的41個縣區(見附件2)的生態環境質量考核評價。

西安市:周至縣

寶雞市:鳳縣、太白縣

延安市:子長縣、安塞縣、志丹縣、吳起縣

榆林市:綏德縣、米脂縣、佳縣、吳堡縣、清澗縣、子洲縣

漢中市:漢台區、南鄭縣、城固縣、洋縣、西鄉縣、勉縣、寧強縣、

略陽縣、鎮巴縣、留壩縣、佛坪縣

安康市:漢濱區、漢陰縣、石泉縣、寧陝縣 、紫陽縣、嵐皋縣、平利縣、鎮坪縣、旬陽縣、白河縣

商洛市:商州區、洛南縣、丹鳳縣、商南縣、山陽縣、鎮安縣、柞水縣。

其中試點縣:志丹縣、吳起縣、鎮坪縣、旬陽縣。

二、組織機構

為指導各市做好考核工作,省環保廳、省財政廳及省發改委聯合成立陝西省國家重點生態功能區縣域生態環境質量考核工作領導小組。

組 長:省環保廳廳長 何發理

副組長:省財政廳副廳長 韓中林

省發改委總工程師 樊維斌

省環保廳副廳長 李孝廉

成 員:省財政廳經建處處長 秦孝忠

省發改委規劃處處長 溫志剛

省環保廳監測處處長 李大虎

省環保廳規財處副處長 馬占斌

省環境監測中心站站長 黃國全

領導小組下設陝西省國家重點生態功能區縣域生態環境質量考核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以下簡稱省考核辦),辦公室設在省環保廳監測處,具體負責國家重點生態功能區縣域生態環境質量考核各項日常工作。辦公室主任由李大虎兼任。

三、任務分工

省財政廳:負責對考核評價工作的全過程進行指導與監督。

省發改委:負責對南水北調中線水源區漢中、安康、商洛三市的28個縣(區)考核評價工作的過程進行指導與監督。

省環保廳:負責考核評價工作的組織實施,編制從2010年開始每年度的陝西省國家重點生態功能區縣域生態環境質量考核報告。

省環境監測中心站:負責考核評價的技術支持工作,整理匯總和審核各市縣區報送的數據資料,編寫技術審核報告,協助省環保廳完成考核評價工作。

有關市級環境保護主管部門:負責組織轄區內的國家重點生態功能區縣域開展生態環境質量考核工作,協調組織水質、空氣質量監測、數據整理和審核。

被考核縣域人民政府:按照環保部和財政部、省環保廳要求填報相關數據、編寫自查報告,完成縣域水質、空氣質量監測工作。

四、考核程序

(一)列入國家重點生態功能區縣域名單中的縣級人民政府負責本縣生態環境質量考核的自查工作,於每年1月底前向省考核辦報送自查報告。

(二)省考核辦於每年3月底前將全省的審核報告和審核意見上報環境保護部,同時抄報省財政廳、省發改委(省漢丹江流域水污染防治和水土保持聯席會議辦公室)。

五、2011年工作計劃

以2009年為基準年,考核評價41個縣(區)2010年的縣域生態環境質量變化情況。

2011年4月20日前:省環保廳聯合省財政廳轉發環境保護部、財政部聯合印發的《考核辦法》。

省環保廳和省環境監測中心站參加國家相關培訓,准備試點縣域生態遙感影像。

省環保廳組織全省7市41縣相關人員開展培訓,制訂陝西省國家重點生態功能區縣域生態環境質量考核工作方案。

2011年4月25日前:被考核縣級人民政府按照《考核辦法》及《實施方案》的要求,將自查報告(見附件1)、數據資料報所在市級環保主管部門,各市審核後統一報送省環保廳。

2011年4月30日前:省環保廳對省域內被考核縣域的數據進行匯總整理,對數據質量進行審核,形成省級數據審核表並報送環境保護部。

2011年6月30日前:省環境監測中心站於5月15日前完成4個試點縣域遙感解譯工作。被考核縣級人民政府做好迎接環保部抽查准備工作。

六、指標解釋

(一)林地覆蓋率:指標解釋按照國家林業部門概念,數據由縣級人民政府林業主管部門提供。

計算公式:林地覆蓋率=縣域內林地面積/縣域面積×100%

(二)草地覆蓋率:指標解釋按照國家農業部門概念,數據由縣級人民政府農業主管部門提供。

計算公式:草地覆蓋率=縣域內草地面積/縣域面積×100%

(三)水域濕地覆蓋率:指標解釋按照國家水利、林業部門概念。數據由縣級人民政府水利、林業主管部門提供。

計算公式:水域濕地覆蓋率=(縣域內河流面積+湖庫面積+灘塗面積+沼澤面積)/縣域面積×100%

(四)耕地和建設用地比例:指標解釋按照國家農業、國土資源、城建主管部門概念。數據由縣級人民政府農業、國土資源、城建主管部門提供。

計算公式:耕地和建設用地比例=(縣域內耕地(水田、旱地)面積+建設用地(城鎮用地、農村居民地及其他建設用地)面積)/縣域面積×100%。

(五)坡度大於15度耕地面積:縣域內山區、丘陵地區耕地及坡度≥15°的耕地面積。由縣級人民政府農業主管部門提供。

(六)未利用土地面積:縣域內沙地、戈壁、裸地、鹽鹼地等未利用地面積。由縣級人民政府國土資源主管部門提供。

(七)SO2排放強度:指單位面積SO2的排放量,單位:千克/平方公里。

計算公式:二氧化硫排放強度= SO2排放量/縣域面積

數據來源:環境保護部門環境統計數據,縣域面積由國土資源主管部門提供。

(八)COD排放強度:指單位面積COD的排放量,單位:千克/平方公里。

計算公式:COD排放強度=COD排放量/縣域面積

數據來源:環境保護部門環境統計數據,縣域面積由國土資源主管部門提供。

(九)固體廢物排放強度:指單位面積固體廢物排放量,單位:千克/平方公里。

計算公式:固體廢物排放強度=固體廢物排放量/縣域面積

數據來源:環境保護部門環境統計數據,縣域面積由國土資源主管部門提供。

(十)污染源排放達標率:污染源排放達標率包括工業污染源排放達標率和城鎮污水集中處理設施排放達標率。污染源主要是指縣級以上重點污染企業,包括國控、省控、市控和縣控的重點排污單位;城鎮污水集中處理設施指縣城、鄉鎮工業區、開發區等的污水集中處理設施。

計算公式:污染源排放達標率=達標排放的污染源數量/區域內污染源總數或縣域內污染源監測達標次數總和/縣域內污染源監測次數總和

數據來源:數據來自環境保護主管部門的環境監測數據。採用污染源監督性監測數據,嚴格按照地方或者國家頒布的行業污染物排放(控制)標准規定的項目進行監測,暫時沒有針對性排放標準的企業,監測項目按地方或國家頒布的污染物綜合排放標准規定中的項目進行,具體監測項目由監督管理的環境保護部門確定。未按照《考核辦法》要求監測的,未監測頻次按不達標次數計算。

(十一)水質達標率:指達到Ⅰ-Ⅲ類水質要求的斷面佔全部監測斷面比例。數據來自環境保護部門環境監測數據。

計算公式:水質達標率=認證斷面達標頻次之和/認證斷面監測總頻次×100%。

數據來源:環境保護部門環境監測數據。未按照《考核辦法》要求監測的,未監測頻次按不達標次數計算。

(十二)空氣質量達標率:指縣域城鎮空氣質量優良以上的監測天數佔全年監測總天數的比例。空氣質量評價使用API指數法,用污染物日均值評價。

計算公式:空氣質量達標率=優良質量天數/全年監測總天數×100%。

數據來源:環境保護部門環境監測數據。未按照《考核辦法》要求監測的,未監測頻次按不達標次數計算。

七、自查報告

自查報告由被考核縣級人民政府完成。自查報告包括被考核縣域「數據指標匯總表」和「上報指標與2009年指標比較情況的說明」兩部分。

(一)數據指標匯總表

數據指標匯總表分為考核指標匯總表和副填報表兩部分。考核指標匯總表主要用於計算被考核縣域2009年、2010年EI值以及EI的年際動態值(△EI)。數據副填報表作為判別縣域生態環境保護效果的輔助依據。

各縣按照各自所屬生態功能類型,填寫匯總表中特徵指標的相關項目。

(二)數據填報要求及注意事項

1.縣級人民政府要認真准備,及時收集相關材料,客觀填報數據,編寫自查報告,保證數據填報規范性、可靠性及報送材料完整性。

2.縣級人民政府填報的數據需具有相關部門(如環保、農業、水利、林業、城建等)加蓋公章的證明。數據填報表、自查報告及相關的監測報告、數據提供證明報送省級環保主管部門。對於無法收集或獲取的數據,需說明原因。

3.填報數據時須注意數據量綱的轉換,避免填報出現差錯。

4.副填報表中C表空氣質量監測數據填報表,若為手工監測應逐次填寫監測日的日均值,不得填報月均值或年均值。

八、有關考核指標環境監測方案

被考核縣級人民政府每年度按照以下監測方案開展環境監測工作。本縣不具備環境監測能力的,應當委託省環境監測中心站或市環境監測站進行監測。

(一)環境質量監測

1.水環境質量監測

水環境監測主要監測地表水。

地表水監測以手工監測為主,自動監測作為補充。

(1)監測斷面布設 地表水監測斷面的設置應符合國家地表水環境監測技術規范要求。評價縣域內至少布設2個監測斷面,已有2個水質監測斷面(包括國控、省控或市控)的,則按照已有點位開展監測,不足2個監測斷面的,應在縣域范圍內選擇最大的河流(水系)和第二大河流(水系)各布設一個監測斷面。縣域范圍內無地表水體的不監測。

(2)監測項目 手工監測項目為《地表水環境質量標准(GB3838—2002)》中表1的指標(糞大腸菌群指標不監測),並增加流量和電導率項目。

自動監測項目為水溫、pH值、溶解氧、電導率,濁度,高錳酸鹽指數和氨氮7項指標。

(3)監測時間及頻次 手工監測每年監測12次,每月監測一次。

自動監測時間為每日的0:00、4:00、8:00、12:00、16:00、20:00時采樣監測。

2.空氣質量監測

空氣質量監測以自動監測為主,尚未具備自動監測條件的採用手工監測或流動監測。

(1)監測點位 已開展空氣質量自動監測的,按已有點位開展監測;尚未開展空氣質量自動監測的,在縣城人口密集區布設監測點位,至少布設1個點位,開展手工或流動監測。

(2)監測項目 監測項目為總懸浮顆粒物(TSP)、可吸入顆粒物(PM10)、二氧化硫(SO2)和二氧化氮(NO2).

(3)監測時間及頻次 手工監測和流動監測每月監測1次,連續監測5天;自動監測為每小時監測1次,手工監測方法按《環境空氣質量手工監測技術規范》(HJ/T194-2005)所規定的方法和技術要求進行。

3.污染源排放達標率

污染源監測按污染源監督性監測有關規定執行,對國控、省控和市控和縣控污染源每季度至少監測一次。

(二)質量保證

水、空氣環境質量監測,執行相關的技術規定和標准,建立全程序的質量管理措施。

1.水質監測執行《地表水環境質量標准》(GB 3838—2002)、《地下水質量標准》(GB/T14848-93)、《地表水和污水監測技術規范》(HJ/T 91—2002),《環境水質監測質量保證手冊(第二版)》及《水和廢水監測分析方法》(第四版)的有關要求。

2.空氣質量監測執行《環境空氣質量手工監測技術規范》 (HJ/T194—2005)、《環境空氣質量自動監測技術規范》(HJ/T193—2005)、《環境空氣質量標准》(GB3095—1996)及《空氣和廢氣監測分析方法指南》的有關要求。

3.水、空氣監測從樣品採集、樣品流轉、樣品分析到數據審核都有完整的記錄,並三級審核,同時建立電子或紙質檔案。

九、質量控制

質量控制工作要貫穿整個考核評價工作。相關參與單位或部門都必須開展嚴格的質量控制工作。

(一)被考核縣域抽查

環境保護部負責組織開展結果抽查工作。抽查方式包括現場核查、高解析度遙感核查、以及無人機監測等。重點檢查具有以下情況的縣域:

(1)與2009年及上一年度相比,報送的指標數據或計算獲得的指標發生明顯變化的縣域;

(2)數據來源不明確,未能提供有效證明的縣域;

(3)未能按照《考核辦法》或實施方案要求提供數據材料的縣域。

(4)工作組織不力,數據填報不規范,存在胡填、亂填嫌疑的縣域;

(二)數據搜集質量控制

被考核縣域在收集數據資料或組織開展監測時,要嚴格執行相關的技術規范及規定。各部門提供的數據(如自然生態指標數據),均需有相應部門加蓋公章的證明文件;對於SO2、COD、固廢等指標數據必須是上級環保部門文件認定的數據;水質、空氣質量監測嚴格執行《地表水環境質量標准》(GB3838-2002)、《地表水和污水監測技術規范》(HJ/T 91-2002)、《環境水質監測質量保證手冊(第二版)》及《水和廢水監測分析方法》(第四版)、《環境空氣質量手工監測技術規范》(HJ/T194-2005)、《環境空氣質量自動監測技術規范》(HJ/T193-2005)、《環境空氣質量標准》(GB3095-1996)及《空氣和廢氣監測分析方法》(第四版)的有關要求,同時從樣品采樣、流轉、分析測試、數據審核、監測報告都有完整的記錄,建立電子或紙質檔案。

十、縣級人民政府數據報送

(一)報送對象:省環境保護廳

(二)報送內容:自查報告、水質、空氣質量監測報告、污染源監督性監測報告等,以及有關數據提供說明和證明材料(按此順序裝訂成冊)。

(三)報送時間:被考核縣級人民政府於每年1月底前,向所在地的市級人民政府環境保護主管部門報送自查報告,由市級環保部門審核後統一報送省級人民政府環境保護主管部門。

(四)報送方式:電子版(光碟)和紙版一式兩份同時報送。附件:1.國家重點生態功能區縣域生態環境質量考核自查報告

2.陝西省41個縣(市)生態功能區類型表

❻ 未來與環境保護相關的六大工程具體有哪些

實施「城市環保工程」
再現藍天白雲
未來5年,我省將全面推廣城市氣化,加快城市清潔能源替代。擴大集中供熱,新增供熱面積9100萬平方米。採取有效措施解決機動車尾氣、餐飲油煙和建築揚塵污染。5年後計劃西安、咸陽、楊凌通過國家環保模範城市驗收,漢中創建國家生態城市。西安、寶雞、咸陽、安康、商洛、楊凌示範區和主要風景區城市環境空氣質量達到二級的天數每年大於292天,渭南、銅川、延安、榆林等市區環境空氣中的二氧化硫和氮化物基本達到國家二級水平。城市垃圾無害化處理率達到70%以上



實施「城市環保工程」
再現藍天白雲
未來5年,我省將全面推廣城市氣化,加快城市清潔能源替代。擴大集中供熱,新增供熱面積9100萬平方米。採取有效措施解決機動車尾氣、餐飲油煙和建築揚塵污染。5年後計劃西安、咸陽、楊凌通過國家環保模範城市驗收,漢中創建國家生態城市。西安、寶雞、咸陽、安康、商洛、楊凌示範區和主要風景區城市環境空氣質量達到二級的天數每年大於292天,渭南、銅川、延安、榆林等市區環境空氣中的二氧化硫和氮化物基本達到國家二級水平。城市垃圾無害化處理率達到70%以上。
實施「水污染防治工程」
再現碧水
未來5年,我省將在渭河流域、漢丹江流域和陝北能源開發區新建污水處理廠79座(處理能力534萬噸/日)。在較大城市建設中水回用工程,新增中水處理能力33萬噸/日,在全省51個水源地開展保護區劃分和定界搬遷污染企業截污,植被恢復等工作,使重點城市集中水源地水質達到率達到100%,全省70%的水體達到水域功能區劃標准。漢江出省斷面保持Ⅱ類水質,丹江保持Ⅲ類水質,配合國家南水北調中線工程,確保一江清水送北京。

❼ 蝕刻不銹鋼是否可以在環保局申請排污許可證如可以應如何辦理或是廢水交由有資質的公司處理可以嗎

可以申請辦理排污許可證,你可以在網上查詢一下你所在地的省一級環保部門頒布的排放污染物許可證管理制度, 如《陝西省排放污染物許可證管理制度(暫行)》。裡面規定有第十一條 排污單位申請排污許可證,應當提交下列材料:
1、《排污許可證申請表》;
2、通過具有相應資質環境保護監測站提供的監測報告;
3、污染物排放許可核定報告。
對申請臨時排污許可證的排污單位,應當提交下列材料:
1、《臨時排污許可證申請表》;
2、環保設施整改報告。
把材料提交給當地的環保部門後,然後詢問還缺少什麼材料,按照環保部門需要的材料進行提交就行了。
廢水處理方面,如果你們能自行處理就自己處理了,如果不能自行處理可交由其它可以處理的單位進行處理,但是有一點要注意的是,必須簽訂合同,(而且是危險廢物的話還要執行危廢轉移三聯單)。這樣便於責任明確。

下面我把陝西省排污許可證管理制度(暫行)全文附後:
陝西省排放污染物許可證管理制度(暫行)
來源: 污控處 發布時間: 2009/11/11 2:33:31
第一條 為了有效地改善環境質量,控制污染物排放總量,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污染防治法實施細則》、《中華人民共和國大氣污染防治法》、《陝西省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辦法》、《陝北石油煤炭污染防治條例》、《陝西省漢丹江流域水污染防治條例》、《陝西省渭河流域水污染防治條例》和省政府《渭河流域水污染防治實施方案》、省政府《貫徹國務院關於落實科學發展觀加強環境保護工作決定的實施意見》等有關規定,制定本制度。
第二條 本制度適用於陝西省轄區內所有直接或間接向大氣和水體排放污染物單位的許可證管理。
第三條 各級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應當按照污染物總量控制的要求,遵循公開、公平、公正的原則核發排污許可證。
第四條 省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負責下列排污單位排污許可證的核發:
1、設區市城市污水處理廠。
2、裝機容量在三十萬千瓦以上的火力發電廠。
第五條 各設區市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負責制定本轄區除省環保行政主管部門核發排污許可證以外單位的排污許可證。並進行環境日常管理。
第六條 上級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可以書面形式委託下一級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按本制度規定核發排污許可證。
第七條 凡直接或間接向大氣和水體排放污染物的單位(以下簡稱排污單位),應當按照本制度的規定向具有核發排污許可證權的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或其委託的下級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提出申請,領取排污許可證。
第八條 在本制度公布之前已建成並投產的排污單位,應當在本制度發布之日起60日內,向具有核發權的環境護行政主管部門或其委託的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提出申請,領取排污許可證;在本制度公布之後的建設項目應在試生產前,向具有核發權的環境護行政主管部門或其委託的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提出申請,領取排污許可證。
第九條 排污單位申領排污許可證的申請,可以通過信函、電報、電傳、傳真、電子數據交換和電子軟體等方式提出。
排污許可證申請的受理參照《陝西省水污染物排放行政許可審批程序》的規定執行。
第十條 各級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應當自受理之日起20個工作日內辦結,不能辦結的經本單位行政機關負責人批准,可延長10日辦結,並將延期的理由告知申請人。
辦理結果應當在網站或其他新聞媒體上公布。
第十一條 排污單位申請排污許可證,應當提交下列材料:
1、《排污許可證申請表》;
2、通過具有相應資質環境保護監測站提供的監測報告;
3、污染物排放許可核定報告。
對申請臨時排污許可證的排污單位,應當提交下列材料:
1、《臨時排污許可證申請表》;
2、環保設施整改報告。
第十二條 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自收到排污許可證申請和相關材料後,應當及時對材料進行審查,並對排污情況進行現場核查。
第十三條 各級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應當根據法律法規及國家和地方排放標准,環境質量、環境容量、總量控制目標,核定各排污單位排放污染物的種類、濃度、總量。
第十四條 排污單位符合下列條件的,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核發排污許可證:
1、生產裝置和工藝及污染治理設施符合國家產業政策和環境保護法律法規規定。
2、排污口規范化整治達到國家和符合總量控制的要求,並做到達標排放。
3、根據環保行政主管部門要求,安裝在線監測儀器。
第十五條 排污單位符合國家產業政策,但達不到第十四條規定的條件,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發給臨時排污許可證,並負責限期整改。
第十六條 領取臨時排污許可證,需要限期整改的排污單位,應當向核發臨時排污許可證的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上報限期整改計劃,限期整改完成後,經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驗收合格後,發給排污許可證。
新的建設項目在試運行前三十日必須向環境保護主管部門申領臨時排污許可證,待項目驗收合格後在三十日內換發排污許可證。
第十七條 排污單位在排污許可證或者臨時排污許可證有效期滿需要繼續排放污染物的,應當在有效期限屆滿之日前30日向原發證機關申請換發排污許可證。
第十八條 排污許可證的持有單位每年向原發證機關提交申請和排污許可證副本接受檢查但不須核查。受理單位應根據持證單位的排污情況,將其年檢結果列入排污許可證副本
第十九條 在排污許可證或臨時排污許可證的有效期限內,排污單位排放污染物的種類、總量、濃度擬發生重大變化的(超過原許可量10%或濃度變化超過20%),應當在發生變化前30個工作日前向原發證的機關提出變更申請,重新換發排污許可證。
第二十條 排污單位發生資產重組、租賃、轉讓、兼並的,新排污單位應當自設立之日起30日內向原發證機關重新申請排污許可證。
發生資產重組、兼並、租賃、轉讓單位的排污量不得超過原排污單位的排污量。
第二十一條 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許可法》第七十條的規定,發證機關應當及時辦理排污許可證或臨時排污許可證注銷手續。並責令排污單位限期整改。
第二十二條 被終止排污許可證的單位,在規定時間內達到要求的可由發證機關恢復其終止的排污許可證。
第二十三條 持有排污許可證的單位,應當按照排污許可證的規定排放污染物,嚴禁超過排污許可證的規定向環境排放污染物。
嚴禁塗改、出租、出借、非法買賣或以其他形式轉讓排污許可證。
第二十四條 持證單位應當建立環境治理台帳,記載排污許可證規定事項及執行情況,並記錄其他環境保護活動情況,長期保存,並自覺接受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監督。
第二十五條 對違反本制度規定,由縣級以上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按照下列規定追究法律責任。
(一)未取得排污許可證或臨時排污許可證排放污染物的,依據《陝西省〈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辦法》第四十條、《漢丹江流域水污染防治條例》第三十二條、《渭河流域水污染防治條例》第三十條第一款、《陝北石油煤炭天然氣開發條例》進行處罰。被中止或吊銷排污許可證的排污單位,在被中止或吊銷排污許可證期間仍排放污染物的和排污單位發生變更、資產重組、租賃、轉讓等情況,未重新申請或經申請未取得排污許可證排放污染物的,按未取得排污許可證處理。
(二)不按照排污許可證或臨時排污許可證的規定排放污染物的,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污染防治法實施細則》第四十四條、《漢丹江流域水污染防治條例》第三十二條第二款處罰。持證單位排放污染物發生重大變化,未提出變更申請,換發許可證的,依不按照排污許可證或臨時排污許可證的規定處理。
(三)濫用職權、玩忽職守核發排污許可證的,超越職權核發排污許可證的,違反程序核發排污許可證的,對不符合條件的排污單位核發排污許可證的,或者排污單位以欺騙、賄賂等不正當方式取得排污許可證的,核發部門應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許可法》第六十九條,撤銷排污許可證審批文件,收回證件。
(四)對違反國家產業政策生產淘汰產品和政府決定搬遷的企業及塗改、出租、出借、非法買賣或以其他形式非法轉讓排污許可證的,按照有關法律、法規的規定追究有關人員責任。
第二十六條 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工作人員在污染物排放數量核定、排污許可證發放和監督管理過程中越權審核發放、濫用職權、玩忽職守、徇私舞弊的,由其所在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給予行政處分。
第二十七條 排污許可證的正本和副本具有同等法律效力。
排污許可證有效期為三年。臨時排污許可證有效期為一年。
第二十八條 排污許可證申請表、排污許可證、臨時排污許可證由省級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統一印製。
第二十九條 本制度自發布之日起實施。《陝西省渭河流域排放水污染許可證管理制度》及配套文件原《陝西省排污許可證管理辦法》同時廢止。

❽ 母親河為什麼有污染的現象

1、主要原因是把個來人利益看的源最大化,廠礦企業為了省治污費,明排偷排現象時有發生。
2、管理部門管理疏忽,執法不嚴或拿錢消災現象已成常規。
3、地方保護主義,為了企業的生存,為了稅收只看到眼前的利益,沒有可持續發展的長遠眼光。
4、缺乏環保意識,隨意丟棄和排放的垃圾及滲出液,下雨後沖入河道。
這些都是造成母親河污染的主要根源。

❾ 陝西省漢江丹江流域水污染防治條例(2020修正)

第一章總則第一條為了防治漢江、丹江流域水污染,保護和改善水生態、水環境,保障供水水質安全,促進區域經濟可持續發展,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污染防治法》等法律、行政法規,結合本省實際,制定本條例。第二條本條例適用於本省行政區域內漢江、丹江流域的地表水體和地下水體的污染防治。第三條漢江、丹江流域水污染防治堅持預防為主、防治結合、綜合治理、公眾參與、損害擔責的原則。

漢江、丹江流域水污染防治工作實行統一規劃、分級負責、分段管理,實施排污總量控制制度。

省人民政府應當統籌協調漢江丹江流域的水資源、水生態、水環境的保護工作,落實分級分部門管理責任。在漢江丹江流域實行河長制,各級河長負責管理區域的組織領導,落實相關工作任務。第四條省人民政府對漢江、丹江流域陝西段的水環境質量負總責。

漢中、安康、商洛市和漢江、丹江流域的縣(區)人民政府對本行政區域內漢江、丹江流域水環境質量負責。第五條省人民政府和漢江、丹江流域設區的市、縣(區)人民政府應當將漢江、丹江流域水污染防治工作和城鄉生活污水處理設施、生活垃圾處理設施建設納入國民經濟與社會發展規劃和年度計劃,將水污染綜合性防治費用列入財政預算。第六條省生態環境行政主管部門對漢江、丹江流域水污染防治工作實施統一監督管理。

漢江、丹江流域設區的市、縣(區)生態環境行政主管部門對本行政區域內水污染防治工作實施統一監督管理。

漢江、丹江流域設區的市、縣(區)交通運輸行政主管部門對船舶、港口污染實施監督管理。

省和漢江、丹江流域設區的市、縣(區)發展和改革、自然資源、住房和城鄉建設、衛生健康、水利、農業農村、應急管理、林業、市場監督管理等行政主管部門,應當按照各自職責做好水污染防治工作。第七條任何單位和個人有保護漢江、丹江流域水環境的義務,有權對污染和破壞漢江、丹江流域水環境的行為檢舉和控告。受理機關和部門應當按照有關規定予以處理。

各級人民政府和有關部門對在漢江、丹江流域水污染防治工作中做出顯著成績的單位或者個人,應當給予表彰獎勵。第八條省自然資源行政主管部門會同其他有關部門根據法律和國家有關規定,組織編制漢江丹江流域國土空間規劃。漢江丹江流域設區的市、縣(區)自然資源行政主管部門會同同級人民政府其他有關部門依照漢江丹江流域國土空間規劃,對所轄漢江丹江流域國土空間實施分區、分類用途管制。對不符合國土空間用途許可條件的,縣級以上自然資源行政主管部門不得辦理國土空間用途許可。

嚴格控制生態國土空間轉為城鎮國土空間和農業國土空間。生態國土空間與城鎮國土空間、農業國土空間的相互轉化利用應當以資源環境承載能力和國土空間開發適宜性評價為依據,報有批准權的人民政府批准後實施。第二章污染防治第九條省生態環境行政主管部門負責制定漢江、丹江流域水污染防治總體規劃,報省人民政府批准。漢江、丹江流域設區的市、縣(區)人民政府根據漢江、丹江流域水污染防治總體規劃,制定本行政區域水污染防治規劃以及水污染防治計劃和方案,報上一級人民政府批准後實施。

漢江、丹江流域水污染防治總體規劃應當包括以下內容:

(一)流域水體的環境功能要求;

(二)分階段、分區域、分斷面達到的水質目標及達標時限;

(三)水污染防治的重點控制區域、重點污染源的工業污染和面源污染的具體防治措施;

(四)流域內城鎮生活污水和生活垃圾處理設施建設規劃。第十條漢江、丹江流域設區的市、縣(區)人民政府應當結合本行政區域水污染防治規劃和漢江、丹江流域水環境功能區劃,合理規劃產業發展和城鄉建設布局,調整產業結構,推行清潔生產。

在漢江、丹江流域新建、改建、擴建的工業、工程項目,應當依法進行環境影響評價,符合環境影響評價要求,並經規定程序批准後,方可開工建設。第十一條建設項目中的水污染處理設施,進行集群綜合處理的,必須與建設項目同時配套建設;建設項目單體處理的,必須與建設項目同時設計、同時施工、同時投入使用。

水污染物處理設施應當保持正常運行,不得擅自拆除或者停運、閑置。

❿ 漢中市有幾個建築垃圾處理廠年處理量如何

漢中市江兩岸城市規劃的法律思想的影響對水質的漢江上游及其對策湯失霉**摘要:南水北調東線工程水安全的漢江水區上游的水質是必不可少的。的上游,漢江濱江城市,在主要沿江開發規劃中,很可能會產生嚴重的水體污染。本文分析了漢江上游水質漢中市江兩岸「城市規劃或可能已產生污染的因素,生活污水,工業污水,生活垃圾,水和河邊的娛樂和建設工程的建設,並從法律的角度加強城市環境基礎設施投資,改善水體污染控制系統;聯合管理機制,形成環保工作關鍵詞:城市規劃水體污染的法律思維對策。國民經濟「十五」計劃建立一個「南水北調」工程,線路工程的丹江口水庫作為水源,引水北至天津,北京等城市的水供應。因此,丹江口水庫,水的質量直接關繫到人民的健康供水區以及工業用水的安全性,起源於南部的秦嶺漢江是長江最大的支流,主要流流經陝西,湖北,武漢進口以上的長江,丹江口水庫是漢江流域上游的80%流入漢江,水質,水的總量會計年度存儲漢江上游的水質直接決定了丹江口水庫的漢中漢江上游的第一個濱江城市是陝西南部的重要城市。的西部大開發,實現經濟增長的目標,漢中市人民政府,在宏偉的藍圖為發展沿漢江,發展「江兩岸」城市發展規劃,極大地啟發漢中人民的積極性,以建立更好的家庭和信心。但它是令人擔憂如何,以保持良好的水質量的上游漢江,在全市經濟建設的發展,為了確保丹江口水庫的水質達到供水的質量標准?許多行政管理,科技,環保有關的問題,教育程度,本文將討論漢中市江兩岸「城市規劃及其對水質的影響,認為從法律的角度,並努力找到有效的控制措施。A,漢中市」河岸「的情況江兩岸「城市規劃」城市規劃發展的戰略目標是依靠漢江上的開發和建設,漢江,漢中商業,文化,行政辦公,住宅區內的建設的一個轉折點, ,韓文化,在江南風格的自然生態功能,在形成的融水,堤防,道路,花園和建築為一體的城市沿江景觀帶,促進全市經濟採取的關閉。據漢中市漢的要求流域控制性詳細規劃「,」河岸「規劃中區域位於漢中市,南鄭縣漢江北端的兩側約600米無處大量的南端,是未來漢中市城市嗎?中心位置。規劃總用地743.9公頃,包括382.9公頃的城市建設用地,包括住宅用地,公共設施,道路,廣場和公共綠地的土地,,水域面積285.9公頃;濱江自然生態濕地面積?75.26公頃。江兩岸「規劃重大建設項目的地區如下:(一)住宅小區。」規劃「,167.76公頃,佔43.81%的住宅用地(32.06公頃的住宅用地,類型的住宅用地135.7公頃),城市建設用地主要集中建設成片的住宅發展。街多層商業和住宅的江南濱江路,東環境好的地區,傢具的高層公寓及獨棟,聯排別墅風格的別墅區為主的低高層住宅,形成高,中,低相結合,環境優美,配套齊全,滿足不同需求的住宅小區。目前,各住宅小區正在建設中。(B)南北橋頭堡廣場。河建位於漢江新橋,並提出了新的漢江交通橋計劃的中央大街廣場的兩倍,漢江上回盪在漢中市江兩岸「景觀最耀眼的明珠。南橋廣場居民休閑廣場,面積為2.2公頃,北橋廣場是廣場的交通類型,佔地面積嗎?4.24公頃,這兩個組織城市交通,慶典和群眾遊行,遊行和藝術節,一個大型地下商場通道的數量城市功能的城市廣場,綠色廣場充分利用當地的氣候特點,草坪為主,輔以喬木,灌木,花草樹木,夜間燈光和音樂噴泉和設置組雕塑和建築小品的兩個廣場。 ,已建成並投入使用。(C)城市橋閘工程位於漢中市漢江下游冷水河,或泄水閘和兩個主要的交通橋,水護土結構,升30洞的水平門和174米的溢出堰部分,由五跨下承式鋼管混凝土拱橋支撐和30孔20米大跨度預應力連續梁橋,總長度為1100米,風景旅遊和城市交通為一體的大型綜合性城市基礎設施項目。該項目完成後,交通,它將使漢江水資源的充分利用,調節枯水期流量,漢江城市河道水位,形成一個長6公里,寬800M,400M ---市區?30000平方公里人工湖,一個自然建立清晰的水彩虹景觀,改善了生態環境,提高城市品位,實現生產力收益,造福漢中人民非凡的意義。目前,該項目已被批准通過了陝西省人民的政府,是長江水利委員會等待最後批准。(D)的景觀濱江路,規劃范圍西到北橋廣場,東排洪渠,北濱河路為界,南漢江,約2公里,從東到西,南北寬70-120米,規劃總面積?19.5公頃,規劃區防洪堤為界,分為三個部分: - 是的景觀綠化帶堤北:以綠色為主的園區布局的下沉式廣場和文化廣場;戴克山水游:主要考慮的堤路結合,局部擴闊堤頂小廣場的觀景平台,既豐富堤線性的形式,同時也能滿足觀看的需要,俯瞰;三,淹沒親水活動現狀的平台,以阻止形成許多免費的場地,並延伸到水面。步驟,草地和海岸線進程奠定了從西到東的三個觀景台(遊船碼頭),和4個大型親水平台,所以,一般市民的機會近水,親水,戲水,享受大自然的美麗。(E)公共設施和河濱公園。規劃和設計,在江南江北區規劃面積的公共設施,包括行政辦公,商業和金融區的面積嗎?體育,娛樂和健康,建立基於多層結合了很多組件設置高層建築的南廣場,南北呼應,沿漢江北岸的東環仙橋,從西到上水過渡,總規劃面積500畝,配套建設的綠地,供水,電力,娛樂,休閑設施,開發和建設的濱江公園,公共休閑,娛樂,觀光和地方的大規模的商業活動。根據漢中市漢江的要求控制性詳細規劃「,所有的作品分為三個施工階段:1998至2000年北南廣場開始建設開車沿河流兩側的開發和建設;第二階段,2000年至2005年,主要建設住宅,商業,寫字樓項目,加快發展,建設兩岸第三階段,從2005年到2015年,主要是在大型項目中,以加快發展和建設有一定的經濟,環境和社會效益。二,可能的上游,漢江(漢中段)水質的影響,建設的第一階段的任務已基本完成,第二階段正在進行中,大型項目的開發和建設的如橋閘工程開放式的結構。從整體策劃和運作的主要因素影響的上游,漢江(漢中段):(一)生活污水的水質。 「河岸沿河的城市規劃目標將成為城市中心的住宅用地僅有的規劃人口容量在該地區(不包括行政辦公,商業金融,娛樂場所,等等)高達97,637人(根據國際城市居住區規劃計算)的總耗水量為450升,人均每日用水指標,規劃面積近5萬噸/日,污水排放量的水量的90%,污水排放量,規劃面積,近45000噸/天。漢中市漢台區,包括規劃區,包括污水未經任何處理直接排入漢江,並按照「漢中市城市總體規劃,城市總人口預計將達到6190萬到2015年,每天向漢江排放污水將達到25萬噸左右。 (B)工業污水。漢中城市「河岸」的規劃區域,雖然沒有新的更多的工廠,但目前的情況,漢江北岸,包括北岸,規劃面積,包括34個工業企業的所有工業污水直接通過西排洪渠和東南鄭縣,排入漢江,排洪渠和十堰市淄排放工業廢水2003年年中之到3670600噸;漢江南岸,包括南岸規劃區,包括29個工業企業的工業污水是直接由太太河,冷水河排入漢江,在2003年年中排放的工業污水2899300噸。據調查,從上游漢中市張碼頭,上水過兩部分IV類水,城市Ⅴ類水下游,從上到下,漢江的水質,段呈下降趨勢,張碼頭及上水交叉截面不合格的水,過街樓和金華段的較低水平,水,石油,五日生化需氧量,揮發酚,汞污染的主要因素,導致水質惡化。在穩步發展經濟建設的大好形勢下,工業企業的數量逐年增加,規模不斷擴大,工業排放大幅增加是必然的趨勢。 (C)水體污染的娛樂,濱江公園。閘門,加水,形成一個400米寬的漢江,是一個自然的地方開展劃船,帆船,游泳和其他水上娛樂項目;河濱公園沿江而下,更多的休閑,娛樂的理想的地方。隨之而來的垃圾,污水和娛樂設施,產生的油污染也將是前所未有的速度和規模的演示。各地在談到當前形勢下橋廣場北濱河路南漢江堤防側,燒烤,飲食攤點密集,晚上,廖周圍的煙霧,聲音,歌曲,音頻的聲音振動經過一夜空,而漢江沿岸水渾濁,臭氣熏天,遊客多的地方不能住上了岸。所以今天的未來何堪? (D)的生活垃圾。漢中市每日垃圾產生量已達到430萬噸,預計在2015年達到800噸/天,一直被用來在沒有任何城市生活垃圾處置設施,在市區地勢低窪的打樁原配置。因此,居民的單位的城市排洪渠的海灘和城市空置的私人傾銷的發生反復。隨著近年來,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城市垃圾的有機質增加,使污染物的產生和加劇的影響,並已成為一個潛在的威脅,在漢中市漢台區生態環境的影響。 (E)建設項目。主要是各種設施的建設橋閘工程和河濱公園沿河岸和水。在施工過程中的廢渣,廢水,建築工人,垃圾和漢江水質的建設,形成一定的影響。韓河(漢中段)水污染防治措施的法律思想陝西日報「報道2004年7月13日,說:」最近幾天,記者陪同的環境保護法的省??人民國會常設委員會法執法檢查隊,頂著烈日和酷暑,深入的漢中漢江沿岸看到漢台區,城固縣,勉縣,由於資金短缺,環保和基礎設施建設嚴重滯後等原因,造成了大量的生產和污水到處都是直接排放到漢江和漢江沿岸生活垃圾堆積如山......漢江水污染觸目驚心!漢江水質污染刻不容緩!「我相信,這絕不是危言聳聽,但隨著的不斷深入,市漢中市江兩岸「工程建設第二階段的漢江水污染類型將更為復雜,污染會更快,污染的范圍將更加廣闊,形勢將更加嚴峻。只有嚴格按照法律,法規,採取有效的法律措施,以遏制日益嚴重的水質污染,防止可能出現的發展和建設新的污染。 (一)大力加強城市環境基礎設施的投資,以解決日益突出的城市生活污染。隨著城市化進程的不斷加快,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污水和垃圾。環保總局的調查報告,在最近幾年,城市污水排放量以年均5%的遞增率在1999年首次超過工業污水排放量,占污水排放總量的52.9%,2003年占總的53.8%。漢中市漢台,不僅存在的問題生活污水,生活垃圾排放量逐年提高,面臨的最迫切的需求,所有的污水,垃圾沒有被直接排放或傾倒入河中任何無害化處理的問題。根據現有的法律,法規,我認為應大力加強城市環境基礎設施投資,集中在以下兩個方面:1,加快污水處理廠,垃圾處理廠,危險廢物處置中心和城市雨水污分流排水管網及其他環境基礎設施建設。段1和2的水質污染控製法「第19條規定:」城市應當進行集中處理污水「下的州立委員會和地方各級人民政府有關部門必須保護城市供水和預防和治療的城市水污染納入城市規劃建設和完善城市排水管網,有計劃建設城市污水集中處理設施,加強城市水環境綜合整治。 「水污染防治法實施細則」第14條的規定:「城市建設部門應當根據城市總體規劃,組織編制城市排水和污水處理專業規劃組織,並按照要求的規劃,城市污水處理設施的建設。「固體廢物污染環境防治法」第39條規定:「城市人民政府應當配套建設城市生活垃圾清掃,收集,貯存,運輸,處置設施。 「規定」第47條市人民政府應當組織建設危險廢物集中處置設施。 「國家環境保護」15「計劃還要求:到2005年,中國的城市污水集中處理率,以達到45%,和60%的城市達到人口超過50萬,2010年,所有城市的污水處理率應不低於60%的城市,省會城市和獨立的城市規劃和風景秀麗的城市污水處理率應不低於70%,漢中市作為南水北調中線工程的水源之一,環保基礎設施的建設。必須嚴格執行國家法律,法規的規定,應該是毫無疑問的問題,污水處理率更高的要求。漢中市,但是,貧困的西部城市,資金等因素的影響,政府不拿錢進行了環境基礎設施建設,即使內置困難的工作,因為在困難的環境基礎設施的建設和運營管理或撥款的問題,法律和法規形同虛設。為了打破資金「瓶頸」,漢中市除了積極爭取國家資金應該是在城市基礎設施和環保設施等「非生產性福利」,積極引進國外的概念進行由政府或私人資金,合資,獨資BOT,BT或TOT建設,城市環境基礎設施建設,引進先進的管理機制,漢中市,是利用政府債券和政府投資和的丹麥政府設備貸款,BOT建設的城市污水處理廠的建設,提供了一個良好的榜樣城市環境基礎設施建設和運營。目前正在建設和城市廢物處理廠和城市危險廢物處置中心,城市雨污水排水管網和河濱縣和污水處理廠等環保計劃已被列入漢中市漢台區。2,加快推廣節水技術,新工藝,新設備,節約用水不僅可以減少無效需求,減少水的壓力,並減少污水排放,減少對環境的壓力。「水法」第八條規定的,第1和第2款規定:「國家實行嚴格的經濟用水,促進節約用水措施,推廣節約用水新技術,新工藝,發展節水產業,農業和服務業,建立水節約型社會。 「五一」各級人民政府應當採取措施,加強節約用水管理。建立節水技術推廣系統的發展,培育和發展節約用水產業。 「的第1和第2款規定:」工業用水應當採用先進技術,工藝和設備,增加中水回用,提高水的重復利用率。 「國家逐步淘汰落後的高耗水工藝,設備和產品的具體目錄由國務院有關部門會同國務院和有關部門制定並公布的經濟和水行政主管生產商,銷售商或用戶在生產。和操作應該是在規定的時間到停止生產,銷售或使用的過程,設備和產品的列表中包含內部。「第52條規定:市人民政府應該可以適應當地的條件,以採取有效的措施,以促進節約用水生活用水器具,降低城市供水管網的漏失率,提高生活用水效率,加強城市污水集中處理,鼓勵使用再生水,提高污水回用率。 「國務院關於加強城市供水節水和水污染防治工作的通知過法(2000)第36號],還要求所有新建,改建,擴建的公共和民間,都不允許繼續使用的水家電不符合標准,各單位現有住房建築安裝用水器具不符合節水標准必須在2005年之前全部更換節水器具,鼓勵家庭更換使用節水器具。漢中市,不是一個缺水城市,供水矛盾並不突出,但窮人的城市污水處理能力,節約用水,減少污水排放有著密切的關系,因此,必須嚴格遵守國家法律,法規的規定,使用新技術,新工藝,新設備,新設備,以減少水的消耗。江兩岸城市規劃了大量的住宅樓,寫字樓,商業大廈等新項目,必須做三同時和地點「,也就是主體工程的建設項目水保措施的設計,同時施工,同時投入使用;水用戶的用水計劃到位,節水目標到位,節約用水措施的地方,水管理系統。(B)治療症狀改善水體污染控制系統,現有的水體污染控制,包括污染控制,終端控制,控制污染的行為是一種被動的,消極的治標不治本。要實現「江兩岸」規劃,漢中經濟發展,同時也保證源水水質的要求,我們必須採取的道路,解決水體污染控制的問題。1,前環境保護行政許可源污染??控制。需要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按照行政許可法的規定,使環境行政許可,產業,貿易,土地和城市規劃行政主管部門的相互配合,為建設項目環境行政許可申請商業登記,登記,土地收購程序,建設用地規劃許可證前,批準的行政許可事項,並沒有滿足的嚴格實施環境許可證,並在「3同時」系統,限制國家的產業政策和當地的環境規劃,總污染控制建設項目的名字,以防止一些企業項目的投資,跨地區轉移污染的真正落實,有效防止產生新的污染,從源頭。沒有環保審批建設項目開工建設,應按照處罰行政許可法「和其他有關法律,法規苛刻。2,建立AA良性城市污水集中處理機制,為維護實施城市污水集中處理設施,設施的管網,並保證其順利。19(1,2 )水污染防治法「明確規定:」應著眼於城市污水處理「,」有關部門在國務院和地方各級政府必須保障城市供水,預防和治療的城市水污染納入城市規劃建設和完善城市排水管網,有計劃建設城市污水集中處理設施,加強城市水環境綜合整治。因此,政府和相關部門,以改變城市規模的工廠是獨立的(一方面增加了工廠的資金,在健康狀況不佳,另一方面污水處理設施的污水處理設施建設的要求,不利於監管),同時配套建設和完善排水管網和水的監測設施,實現在城市無害排放的所有污水集中處理。二,實施污水處理收費制度,以保證污水集中處理設施的正常運行。水污染防治法「第19條第3款規定,」城市污水集中處理設施按照國家規定污染者提供污水處理的有償服務,收取污水處理費用,以保證污水處理的正常運行處理設施。「但是,許多城市的污水處理廠由於資金不足,污水處理費徵收困難不能按設計規模能力運行,造成了污水處理廠成為一個新的污水源。為此,國家發展計劃委員會,建設部,國家環保總局聯合下發了「關於促進城市污水,廢物處理業發展的意見」指出:「有一個污水和垃圾處理設施在城市必須立即開征污水和垃圾的處理費,其他城市應徵收2003年年底前。「因此,漢中市人民政府應當,按照的最低充電標準的制定由國家制定一個污水處理費和管理的辦法,確定適當的污水處理費徵收如期到位,污水處理廠的正常運行提供資金的安全性。三,發展城市污水再生利用,提高水資源的綜合利用率,減少水體污染。農業灌溉,工業冷卻,沖洗或沖洗,城市綠化帶,道路沖洗和其他用途的市政污水處理的水可以循環使用,緩解水資源短缺,減少水體污染有顯著的效果。水法「第52條的規定,鼓勵使用再生水。因此,市委,市政府必須清除污水再生利用是城市水資源綜合管理,污水處理和再生水設施的重要組成部分,以提高重要的是水體污染控制措施。唯一的污水處理和循環利用有機地結合在一起,為了控製成本降至最低,並保護水資源,既要發揮經濟效益,但也反映了社會的利益。 3,污染物濃度控制系統和控制系統的組合。水污染防治法第16的狀態:「人民的政府在或省級以上,以實現水污染物排放標准仍然可以不符合的狀態水的質量標准,水環境,主要污染物排放控制系統的總量可以是落實,企業的任務,從而減少排放的主要污染物排放批准制度「,依法設立的一個條件總量控制制度。漢中市水體污染控制管理是污染物濃度控制系統,不僅存在著非理性的污染物排放單位評估,更重要的是作為一個為南水北調東線工程的水源地,其水功能的特殊意義不能漢中市反映。然而,在環保部門的環境管理水平,技術能力,和政府的認識水平之間的差距,並完全按照環境容量的污染物排放總量控制實施是不太現實的。因此,污染物濃度控制系統和控制系統相結合考慮污染物的排放濃度,但也考慮在環境管理污染源的污染物排放總量,使污染物排放量更加合理的監管最大限度地作為水源的地區,區域水環境的保護,促進當地經濟發展,同時也體現了自然的特殊功能。 4,嚴格執行環境影響評價制度。 2002年10月28日第九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通過的環境影響評估法「,已正式實施,2003年9月1日。第VIII的法令:「的相關部門,國務院,區人民政府及其有關部門,組織編制行業,農業,動物畜牧業,林業,能源,水,水利,交通水平以上設置

閱讀全文

與漢丹江流域污水排放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勞爾水處理機官網 瀏覽:849
換熱器器除垢 瀏覽:726
外壓超濾膜通量測試方法 瀏覽:105
含有樹脂的植物 瀏覽:330
1000樹脂植草井蓋 瀏覽:101
清除垢亮白牙膏 瀏覽:567
製作酒蒸餾器 瀏覽:129
為什麼保暖杯里有很多水垢 瀏覽:583
純水晶石眼鏡得多少錢 瀏覽:502
ro膜膜殼帶廢水比 瀏覽:118
電鍍污水處理廠工作流程 瀏覽:680
水龍頭水垢堵塞擰不下來 瀏覽:722
濾芯用什麼材料做 瀏覽:842
生物膜法污水處理工藝特徵 瀏覽:601
翰帝斯凈水器濾芯怎麼安裝 瀏覽:786
廢水泵進水口加什麼閥 瀏覽:873
大麥芽回奶可以用吸奶器吸嗎 瀏覽:598
碧雲泉如何清理濾芯 瀏覽:220
污水井315的規格接什麼管 瀏覽:174
純水機增壓泵電源正負怎麼分 瀏覽:9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