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污水知識 > 四氯吡啶合成毒死蜱廢水統計

四氯吡啶合成毒死蜱廢水統計

發布時間:2022-06-21 23:03:16

A. 農葯毒死蜱和苦參鹼能混用嗎

氯吡硫磷
同義詞 毒死蜱一般指氯吡硫磷
氯吡硫磷,又名毒死蜱、氯蜱硫磷,化學品名:O,O-二乙基-O-(3,5,6-三氯-2-吡啶基)硫代磷酸,白色結晶,具有輕微的硫醇味。非內吸性廣譜殺蟲、殺蟎劑,在土地中揮發性較高。[1]
中文名
氯吡硫磷
外文名
Chlorpyrifos
分子式
C9H11Cl3NO3PS
分子量
350.59
CAS號
2921-88-2
MDL號
MFCD00041800
EINECS號
220-864-4
RTECS號
TF6300000
密 度
1.398(g/mL,25/4℃)
熔 點
42.5~43℃
沸 點
200℃
簡介
WinID:0BV2[1-3]
中文名稱:毒死蜱
英文名稱:Chlorpyrifos Standard
別名名稱:氯吡硫磷;樂斯本;白蟻清;氯吡磷;O,O-二乙基-O-(3,5,6-三氯-2-吡啶基)硫代磷酸酯
英文別名:Chloropyriphos;Chlorpyriphos Brodan;O,O-Diethyl-O-(3,5,6-trichloro-2-pyridyl) phosphorothioate
分子式:C9H11Cl3NO3PS
分子量:350.59

物性數據
性狀:白色結晶,具有輕微的硫醇味
密度(g/mL,25/4℃):1.398
熔點(℃):42.5-43
沸點(℃,常壓):200
折射率:1.56
閃點(℃):181.1
水溶性:微溶於水,溶於大部分有機溶劑[4]

分子結構數據
摩爾折射率:77.23[1]
摩爾體積(m3/mol):236.7
等張比容(90.2K):637.9
表面張力(dyne/cm):52.7
極化率(10-24cm3):30.61

毒理學數據
試驗方法:口服[1]
攝入劑量: 300毫克/千克
測試對象:人-人
毒性類型:急性
毒性作用: 1.神經和感覺異常,2.肌肉無力,3.昏迷
試驗方法:口服
攝入劑量: 82毫克/千克
測試對象:嚙齒動物-鼠
毒性類型:急性
毒性作用:詳細的毒副作用沒有報告以外的其他致死劑量值
試驗方法:吸入
攝入劑量:200 mg/m3/4H
測試對象:嚙齒動物-鼠
毒性類型:急性
毒性作用: 詳細的毒副作用沒有報告以外的其他致死劑量值

安全術語
S1/2Keep locked up and out of the reach of children.[1]
上鎖保存,並避免兒童觸及。
S45In case of accident or if you feel unwell, seek medical advice immediately (show the label whenever possible.)
若發生事故或感不適,立即就醫(可能的話,出示其標簽)。
S60This material and its container must be disposed of as hazardous waste.
該物質及其容器須作為危險性廢料處置。
S61Avoid release to the environment. Refer to special instructions / safety data sheets.
避免釋放至環境中。參考特別說明/安全數據說明書。

風險術語
R25Toxic if swallowed.
吞食有毒。
R50/53Very toxic to aquatic organisms, may cause long-term adverse effects in the aquatic environment.
對水生生物有極高毒性,可能對水體環境產生長期不良影響。
質量標准

項目名稱

指標

原葯含量:%≥

95.0,96.0,97.0,98.0

水份:%≤

0.2

產品特點
⒈ 具有胃毒、觸殺、熏蒸三重作用,對水稻、小麥、棉花、果樹、蔬菜、茶樹上多種咀嚼式和刺吸式口器害蟲均具有較好防效。
⒉ 混用相容性好,可與多種殺蟲劑混用且增效作用明顯(如毒死蜱與三唑磷混用)。
⒊ 與常規農葯相比毒性低,對天敵安全,是替代高毒有機磷農葯(如1605、甲胺磷、氧樂果等)的首選葯劑。
⒋ 殺蟲譜廣,易於土壤中的有機質結合,對地下害蟲特效,持效期長達30天以上。
⒌ 無內吸作用,保障農產品、消費者的安全,適用於無公害優質農產品的生產。[5]

作用機制
⒈是乙醯膽鹼酯酶抑制劑,屬硫代磷酸酯類殺蟲劑。[4]
⒉抑制體內神經中的乙醯膽鹼酯酶AChE或膽鹼酯酶ChE的活性而破壞了正常的神經沖動傳導,引起一系列中毒症狀:異常興奮、痙攣、麻痹、死亡。
殺蟲譜廣
登記作物 防除對象 登記用量 商品用量 使用方法
水稻 稻飛虱 畝用70~90毫升 莖葉均勻噴霧
水稻 稻縱卷葉螟 畝用70~90毫升 莖葉均勻噴霧
水稻 三化螟 畝用70~90毫升 莖葉均勻噴霧
水稻 稻癭蚊 畝用300~360毫升,在秧葉1葉1心期及本田分櫱期噴施,也可辦細沙15-20公斤撒施。
柑橘樹 介殼蟲 稀釋1000~1500倍 莖葉均勻噴霧
蘋果樹 綿蚜 稀釋1500倍 在綿蚜發生期均勻噴霧
荔枝 蔕蛀蟲 稀釋1000~1500倍 在荔枝、龍眼採收前20天和7-10天各施葯一次
十字花科蔬菜 斜紋夜蛾 畝用45~60毫升 幼蟲3齡前莖葉均勻噴霧
十字花科蔬菜 菜青蟲 畝用50~75毫升 幼蟲3齡前莖葉均勻噴霧
十字花科蔬菜 小菜蛾 畝用100毫升 幼蟲3齡前莖葉均勻噴霧
十字花科蔬菜 黃曲跳甲 成蟲:畝用45~60毫升均勻噴霧;幼蟲:稀釋2000倍液 每畝稀釋葯液300公斤澆灌
韭菜 根蛆 畝用250~300毫升兌水1000公斤 順根澆灌或每畝用400~500毫升隨灌溉水施入
小麥 蚜蟲 畝用15~25毫升/畝 在蚜蟲發生盛期均勻噴霧
油菜 粘蟲 畝用40~50毫升在3齡幼蟲前均勻噴霧
注意事項
⒈ 該品對柑橘樹的安全間隔期為28天,每季最多使用1次;對水稻的安全間隔期為15天,每季最多使用2次。
⒉ 該品對蜜蜂、魚類等水生生物、家蠶有毒,施葯期間應避免對周圍蜂群的影響、蜜源作物花期、蠶室和桑圓附近禁用。遠離水產養殖區施葯,禁止在河塘等水體中清洗施葯器具。
⒊ 該品對瓜類、煙草及萵苣苗期敏感,請慎用。
⒋ 使用該品時應穿戴防護服和手套,避免吸入葯液。施葯後,徹底清洗器械,並將包裝袋深埋或焚毀,並立即用肥皂洗手和洗臉
⒌ 迪芬徳雖然屬低毒農葯,使用時應遵守農葯安全施用規則,若不慎中毒,可按有機磷農葯中毒案例,用阿托品或解磷啶進行救治,並應及時送醫院診治。
⒍ 建議與不同作用機制殺蟲劑輪換使用。
7.不能與鹼性農葯混用,為保護蜜蜂,應避免在開花期使用。
8.各種作物收獲前應停止用葯。

安全處理
中毒症狀:表現為抽搐、痙攣、惡心、嘔吐等;[4]
不慎誤服:用清水將嘴清洗干凈,不要自行引吐,攜此標簽送醫診治。醫生可使用阿托品、解膦定等治療有機磷農葯中毒的葯劑,並注意遲發性神經毒性問題;不慎吸入:應將病人移至空氣流通處;不慎眼睛濺入或接觸皮膚:用大量清水沖洗至少15分鍾。
貯存和運輸:
該品應遠離兒童及其他無關人員,應貯存於陰涼、乾燥、通風的倉庫中,勿與食品、種子、飼料等同貯同運;運輸時要防潮防曬;裝卸時禁止說笑打鬧,禁止吃、喝、抽煙。

應用技術
高效、廣譜有機磷殺蟲劑--毒死蜱,對害蟲具有觸殺、胃毒和熏蒸作用,尤其對褐飛虱的防治有非常好的效果。現將有關應用技術介紹如下:[4]
一、產品特點:
1、毒死蜱國內目前有乳油、顆粒劑、微乳劑等劑型。其中以40.7%乳油(同一順、樂斯本)含量最高;大部分為40%乳油(毒絲本、新農寶、博樂),使用中以乳油最多,效果好;5%的顆粒劑(佳絲本)主要用於蔬菜、瓜類地下害蟲的防治,是取代高毒農葯3%呋喃丹顆粒劑的優良品種;30%微乳劑正在逐步推廣。
2、毒死蜱屬中毒農葯,對魚類及水生生物毒性較高,對蜜蜂有毒,在葉片上殘留期一般為5~7天,在土壤中殘留期較長。對多數作物沒有葯害,但對煙草、番茄葉面噴霧比較敏感。
3、在當前5代褐飛虱卵孵化盛期或田間蟲量較低的田塊,可選用25%噻嗪酮(撲虱靈)加40%或40.7%毒死蜱乳油80~100毫升/畝噴霧。施葯時,田間保持2~3厘米水層,對稻田密度較高、葯液難以噴到水稻基部的稻田,用擔架式噴霧機大容量噴霧;對稻縱卷葉螟、稻薊馬,用40.7%毒死蜱乳油每畝80~120毫升用彌霧機細噴霧;對小菜蛾、菜青蟲、大豆害蟲,用40.7%毒死蜱乳油每畝用量80~150毫升細噴霧;對柑桔潛葉蛾、紅蜘蛛、茶尺蠖等害蟲,40.7%毒死蜱乳油稀釋濃度為1000~2000倍。
二、注意事項
1、在當前防治褐飛虱時,為提高防效果,毒死蜱可同噻嗪酮、吡蚜酮現混現用,提高對褐飛虱害蟲的觸殺,胃毒、熏蒸作用。2、在水稻後期用葯,更要注意有足夠的噴霧量,在每畝推薦用量的情況下,用葯量應隨噴霧葯液增減。水稻後期,應推薦用量的上限,手動噴霧器噴葯液每畝50升以上,擔架式機動噴霧機噴葯液每畝300升以上。3、遵守農葯安全使用規程,做好勞動保護。4、糧桑混栽區,要遠離養蠶地區謹慎用葯,避免稻田用葯污染桑葉和蠶中毒。
苦參鹼
苦參鹼是由豆科植物苦參的乾燥根、植株、果實經乙醇等有機溶劑提取製成的, 是生物鹼。一般為苦參總鹼,其主要成分有苦參鹼、槐果鹼、氧化槐果鹼、槐定鹼等多種生物鹼,以苦參鹼、氧化苦參鹼含量最高。其他來源為山豆根及山豆根地上部分,純品外觀為白色粉末。
中文名
苦參鹼
外文名
Matrine
外 觀
白色粉末
制 成
苦參的乾燥根、植株、果實經乙醇
用 途
利尿作用
農業方面
苦參鹼是一種植物源農葯
CAS號
519-02-8 10236-74-2
EINECS號
209-012-2
分子式
C15H24N2O
分子量
248.37
密 度
1.16g/cm3
熔 點
77℃
沸 點
396.7℃ at 760 mmHg
閃 點
172.7℃
苦參鹼的用途

農業方面的應用
在農業中使用的苦參鹼農葯實際上是指從苦參中提取的全部物質,叫苦參提取物或者苦參總鹼。近幾年在農業上廣泛應用,且有良好的防治效果,是一種低毒、低殘留、環保型農葯。主要防治各種松毛蟲、茶毛蟲、菜青蟲等害蟲。具有殺蟲活性、殺菌活性、調節植物生長功能等多種功能
苦參鹼作為生物農葯的特點:
首先苦參鹼是一種植物源農葯,具有特定性、天然性的特點,只對特定的生物產生作用,在大自然中能迅速分解,最終產物為二氧化碳和水。 其次苦參鹼是對有害生物具有活性的植物內源化學物質,成分不是單一的,而是化學結構相近的多組和化學結構不相近的多組的結合,相輔相成,共同發揮作用。 第三,苦參鹼因為多種化學物質共同作用,使其不易導致有害物產生抗葯性,能長期使用。 第四,對相應的害蟲不會直接完全毒殺,而是控制害蟲生物種群數量不會嚴重影響到該植物種群的生產和繁衍。這種機理和在化學農葯防護副作用凸顯後經過幾十年研究得出的綜合防治體系中有害生物控制的原則是十分近似的。 綜上四點可以說明苦參鹼與一般高毒、高殘留的化學農葯有著明顯區別,是十分綠色、環保的。

基本信息
通用名稱: 苦參鹼(matrine)。
別名:母菊鹼、苦甘草、苦參草、苦豆根、西豆根、苦平子、野槐根、山槐根、幹人參、苦骨
商品名稱: 綠寶清、百草一號、綠寶靈、維綠特、碧綠
毒性: 為低毒殺蟲劑。原葯大鼠急性經口、經皮 LD50 均>5000mg/?。對動物和魚類安全。
提取來源: 苦參鹼是由豆科植物苦參Sophora flavescens Ait的乾燥根、植株、果實經乙醇等有機溶劑提取製成的, 是生物鹼,一般為苦參總鹼,其主要成分有苦參鹼、槐果鹼、氧化槐果鹼、槐定鹼等多種生物鹼,以苦參鹼、氧化苦參鹼含量最高。其他來源為山豆根Sophora subprostrata (shandougen),以及Sophora alopecuroides地上部分
外觀:苦參鹼純品為白色粉末。
常用制劑: 0.3% 苦參鹼水劑、1% 苦參鹼醇溶液、0.2% 苦參鹼水劑、1.1% 苦參鹼粉劑、1% 苦參鹼可溶性液劑。
產品特點及防治對象: 苦參鹼是天然植物性農葯, 對人畜低毒, 是廣譜殺蟲劑,具有觸殺和胃毒作用。對各種作物上的黏蟲、菜青蟲、蚜蟲、紅蜘蛛有明顯的防治效果。
化學成分
國外早在30年代初蘇聯開始研究,國內開始於1972年,國內外研究的重點均放在生物鹼上,目前國內自苦參植物中提取、分離、鑒定的生物鹼主要有氧化苦參鹼(oxymatrine,C15H24N2O2),苦參鹼(Matrine,C15H24N2O),異苦參鹼(Iosmatrine,C15H24N2O),羥基苦參鹼(sophor-anol),槐果鹼(Sophocarpine,C15H22N2O)、氧化槐果鹼(N-oxysophocarpine,C15H22N2O2),槐胺鹼、槐啶鹼(Sophoridine,C15H24N2O)、苦豆鹼(Aloperine),金雀花鹼(sparteine),N-甲基金雀花鹼(N-methylcytisine),安那吉鹼(anagyrine),膺靛葉鹼(bap-iifoline)、脫氫苦參鹼(sophocarpine),d-苦參鹼(d-Matrine),d-異苦參鹼(d-isomatrine),d-氧化苦參鹼(d-Oxymatrine),l-臭豆鹼(l-Anagyrine),l-甲基金花鹼(l-Methyleytisine),l-穿葉贗靛鹼(Baptifoline),苦參啶(kurarid-in),槐醇(Sophoranol, C15H24N2O2),氧化槐醇鹼(SophoranholN-oxide,C15H24N2O3),N-甲基野靛鹼(N-methylcytisine,C12H16N2O),等生物鹼。
黃酮類化合物: 苦參所含黃酮類化合物多為二氫黃酮及二氫黃酮醇類,亦有黃酮,異黃酮,查爾酮等,從總黃酮分離的黃酮類化合物見下表:去甲苦參酮(降苦參酮,norkurarinone,C25H28O6)、苦參啶醇(kuraridinol),苦參醇(kurarinol),新苦參醇(neo-kurarinol),去甲苦參醇(norkurarinol),異苦參酮(isokurarinon,C26H30O6);高麗槐素(maackiain,C16H12O5);4-甲氧基高麗槐素(4-methoxy-maackiain,C17H14O6);三葉豆紫檀甙(trifolirhizin,C22H22O10);降脫水淫羊藿素(nor-anhydroicaritin,C20H18O6);槐屬二氫黃酮B(sophoraflavanone B,C20H20O5);芒柄花素(formoronetin,C16H12O4);黃腐醇(Xanthohumol),異黃腐醇(Isoxanthohunol),3,4`5-三羥-7-甲氧-8-異戊烯基山柰酚(3,4`5-Tri-7-Meth-8-prenylkeamferol;)等。莖、葉含木犀草素-7-葡萄糖甙(Luteolin-7-glucoside).
脂肪酸和揮發油:從苦參中已鑒定出20種脂肪酸成份,主要為不飽和脂肪酸,其含量占脂肪酸總量的72.79%,其中亞油酸相對含量為48.95%,苦參揮發油已鑒定出47個成份。
苦參的用途和功能
苦參鹼在農業上的應用:
苦參鹼是由中草葯苦參的根、莖、葉果實經乙醇等有機溶劑提取製成的,是生物鹼,一般為苦參總鹼,成分主要有苦參鹼,氧化苦參鹼、槐果鹼,氧化槐果鹼、槐定鹼等,以苦參鹼、氧化苦參鹼的含量最高。 苦參鹼是天然植物農葯,害蟲一旦觸及本葯,即麻痹神經中樞,繼而使蟲體蛋白質凝固,堵死蟲體氣孔,使害蟲窒息而死,本品對人畜低毒,是廣譜殺蟲劑,具有胃毒和觸殺作用。符合農業可持續發展方向,目前國內苦參鹼制劑有0.3%苦參鹼水劑、0.8%苦參鹼內酯水劑、1%苦參鹼溶液、1.1%苦參鹼溶液、1.1%苦參鹼粉劑等,這些植物源葯劑已應用在防治蔬菜、果樹、茶葉、煙草等作物一些害蟲取得良好防效。
對蔬菜刺吸式口器昆蟲蚜蟲、鱗翅目昆蟲菜青蟲、茶毛蟲、小菜蛾,以及茶小綠葉蟬、白粉虱等都具有理想的防效。另外對蔬菜霜霉、疫病、炭疽病也有很好的防效。值得關注開發。
防治的主要害蟲
1.各種松毛蟲、楊樹舟娥、美國白娥等森林食葉害蟲在 2-3 齡幼蟲發生期,用 1%苦參鹼可溶性液劑1000-1500倍液均勻噴霧。
2.茶毛蟲、棗尺蝶、金紋細蛾等果樹食葉類害蟲用1%苦參鹼可溶性液劑 800-1200倍液均勻噴霧。
3.菜青蟲:在成蟲產卵高峰後7天左右, 幼蟲處於2-3齡時施葯防治, 每畝用0.3%苦參鹼水劑500-700 毫升,加水40-50千克進行噴霧。本品對低齡幼蟲效果好,對4-5齡幼蟲敏感性差。
注意事項 嚴禁與鹼性葯混用,本品速效性差,應搞好蟲子情預測預報,在害蟲低齡期施葯防治。

B. 氯吡硫磷的生產工藝

O,O-二乙基硫代磷醯氯的制備,見喹硫磷的合成。
2-羥鈉-3,5,6-三氯吡啶的制備 在催化劑在存在下,吡啶於330℃與氯氣發生氯化反應,生成五氯吡啶。然後以乙腈為溶劑,於78℃滴加鋅粉/氯化銨水溶液,反應3h得2,3,5,6-四氯吡啶,在鹼性條件下,四氯吡啶於95~100℃發生水解,硫酸酸化至pH值3.5,得2-羥基-3,5,6-三氯吡啶。 將2-羥基-3,5,6-三氯吡啶在NaOH水溶液中溶解,降溫,加入少量氯化鈉、氫氧化鈉、硼酸、苄基三乙基氯化銨(相轉移催化劑)、1-甲基咪唑及溶劑二氯甲烷,加熱至55℃,於攪拌下加入O,O-二乙基硫代磷醯氯,迴流1.5h,分去水相,有機層經水洗,減壓脫溶,得毒死蜱,含量90.3%,用乙醇重結晶得白色固體,mp. 42.5~43℃。也可將O,O-二乙基硫代磷醯氯與2-羥鈉-3,5,6-三氯吡啶在惰性溶劑中於60~65℃縮合製得毒死蜱。也可採用雙溶劑法,在催化劑存在下反應,控制溫度60℃,反應時間3h,pH值9~10,產品收率和純度分別達94.4%和95%以上。

C. 吡啶類農葯是什麼

吡啶類農葯被稱為第四代農葯,具有高效、低毒的特點,與人和生物具有良好的環境相容性,符合農葯的發展要求和趨勢,含吡啶環的化合物逐漸成為農葯創制的主要方向之一。
除吡啶外,國內烷基吡啶、氰基吡啶、鹵代吡啶、氨基吡啶、乙烯基吡啶等產品生產均呈現規模化和系列化發展的勢頭。目前我國已經成為全球主要的吡啶及其下游產品的主要生產國和消費國之一。由於產能迅速擴增,其市場價格正逐年下降, 2007年國內吡啶價格為6萬元/t,2010年10月下滑至3萬元/t左右,原料供應充足和價格逐漸走低,為下游吡啶類農葯的開發與生產創造了良好的機遇。

生產方面,吡啶結構幾乎遍及所有類別農葯之中,2009年農用化學品對吡啶類化合物的需求占其總消費量的50%以上。據最新資料報道,目前商品化的含吡啶環農葯約70餘種,截至2010年6月,在我國登記的含吡啶環農葯有效成份共有45種之多,其中包括百草枯、毒死蜱、吡蟲啉、煙嘧磺隆等市場成熟、產能和產量較大的主流農葯品種。國內吡啶供應充足、價格低廉,利於我國百草枯等大宗吡啶類農葯進一步降低成本和提高國際市場競爭力。同時也利於國內已經開發生產具有良好市場前景的吡啶下游農葯的規模擴大,如氟啶胺、氟草煙、吡氟禾草靈、吡氟氯禾靈、啶蟲脒、烯啶蟲胺、吡嗪酮和吡氟醯草胺等。吡啶及其衍生物大規模生產,將有助於我國逐漸成為全球吡啶類農葯的生產基地。
研發方面,原料供應充足不僅利於國內現有吡啶類農葯的生產,也將促進我國吡啶類新型農葯的研究與開發,隨著吡啶類下游產品開發的深化,新的吡啶類產品將會源源而生。在最新介紹的剛上市或即將上市,以及研發中的60個合成新農葯品種中,共有12個含吡啶環的品種,佔20%,包括殺蟲劑5個、殺菌劑 3個、除草劑4個。
殺蟲劑:氯蟲醯胺,商品名康寬,由杜邦公司開發,目前年銷售額突破1億美元,繼氯蟲醯胺之後,杜邦公司又推出含吡啶環的魚尼汀受體抑制劑cyazypyr,計劃2011~2015年上市;日本農葯公司開發的pyriprole和Pyrifluquinazon作用機理與氯蟲醯胺類似;日本石原產業開發的含吡啶環新農葯為flonicamid。殺菌劑:fluopyram,由拜耳公司開發;pyribencarb,由日本組合化學公司開發,用於蔬菜、豆類等作物防灰霉病等多種病害;異煙酸-2-甲基庚酯,印度RRL公司仿生合成土壤殺菌劑、防治立枯病、猝倒病。除草劑:pyroxsulam,美國陶氏公司開發的乙醯乳酸合成酶抑制劑;aminopyralid,陶氏公司開發的內吸性芽後廣譜除草劑;S9750和SYN523,日本住友化學與先正達公司開發的非選擇性除草劑;flusatosulfron,韓國LG公司開發,後轉讓於日本石原產業公司,磺醯脲類除草劑,主要用於防除稗草。
我國科研機構應充分利用原料優勢,借鑒國外新吡啶環農葯分子結構設計的理念,加快我國新型農葯的開發步伐,促進我國吡啶類農葯整體水平提升,同時也有利於我國吡啶及吡啶鹼產業的健康可持續發展。

D. 甲基毒死蜱的性質

【結構或分子式】
【相對分子量或原子量】322.47
【熔點(℃)】45.5~46.5
【性狀】
純品為白色結晶,具有輕微的硫醇味。
【溶解情況】
25℃水中溶解度為4mg/L,易溶於大多數有機溶劑。
【用途】
是一種廣譜的有機磷殺蟲劑,通過觸殺、胃毒和熏蒸均有效,無內吸性,用於防治貯藏穀物中的害蟲和各種葉類作物上的害蟲,也可用來防治蚊成蟲、蠅類、水生幼蟲和衛生害蟲。在土壤中無持效性。
【制備或來源】
吡啶在330℃、催化劑存在下,用氯氣氯化,得五氯吡啶,而後以乙腈為溶劑,於78℃下緩慢滴加鋅粉/氯化銨水溶液,反應3h,得2,3,5,6-四氯吡啶,然後在95~100℃、氫氧化鉀存在下進行水解,用濃硫酸酸化至pH3.5,歷時18h,得2-羥基-3,5,6-三氯吡啶,最後在其加熱於氫氧化鈉水溶液中溶解後,降溫,加入少量氯化鈉、氫氧化鈉、硼酸、苄基三乙基氯化銨、1-甲基咪唑及二氯甲烷,42℃、攪拌下,加入O,O-二甲基硫代磷醯氯,加畢,迴流1.5h,分離有機相,水洗、減壓蒸除有機溶劑,即得甲基毒死蜱。
制劑有:40%乳油 美國陶氏、江蘇藍豐有登記生產 。
【消耗定額(t/t)】
吡啶(工業品)0.60,O,O-二甲基硫代磷醯氯0.80。
【其他】
在一般貯藏條件下穩定,在中性pH6~8的介質中相對穩定,在酸性介質和鹼性介質中易水解,在鹼性條件下,水解速度較快。急性經口毒性LD50(mg/kg):雄大白鼠為2472,雌大白鼠為1828,雄小白鼠為2254,雌小白鼠為2032。大、小白鼠(雄、雌)急性經皮毒性LD50均大於2800mg/kg。允許殘留量:米0.01mg/kg,蔬菜、甜菜0.03mg/kg。ADI為0.01mg/kg。

E. 求四氯吡啶與氫氧化鈉在水中反應的方程式

如果是2,3,5,6-四氯吡啶的話,與氫氧化鈉鹼解應該得到三氯吡啶醇鈉鹽

F. 毒死蜱主要殺什麼蟲

1、防治水稻害蟲

(1)稻縱卷葉螟、稻薊馬、稻癭蚊

在稻縱卷葉螟初齡期和盛發期、稻薊馬和稻癭蚊盛發期,每畝地使用0%毒死蜱乳油60-100mL(有效成分24-40g)+水40-50kg進行噴霧防治。

(2)稻飛虱、稻葉蟬

在稻飛虱、稻葉蟬若蟲盛發期,每畝地用40%毒死蜱乳油80-120mL(有效成務32-48g)+水40-50kg進行噴霧防治。

2、防治小麥害蟲

(1)粘蟲

對於小麥粘蟲,可以每畝地噴施40%毒死蜱乳油40mL(有效成分16g)+水40-50kg進行防治。

(2)麥蚜

在麥蚜2-3日齡期,每畝地用40%毒死蜱乳油50-75mL(有效成分20-30g)+水40-50kg噴霧防治。

3、防治蔬菜害蟲

(1)菜青蟲

在菜青蟲3日齡期,每畝地用40%毒死蜱乳油80-120mL(有效成分32-48g)+水50-75kg噴霧防治。

(2)小菜蛾

在小菜蛾2-3日日齡期,每畝地用40%毒死蜱乳油100-150mL(有效成分40-60g)+水50-75kg噴霧防治。

(3)豆野螟

在缸豆、菜豆開花始盛期也就是豆野螟產卵盛期,每畝地用40%毒死蜱乳油100-150mL(有效成外40-60g)+水50-75kg噴霧防治,每隔7-10噴霧一次,連續噴霧三次。

4、防治果樹害蟲

對蘋果樹的葉蛾用40%乳油1000倍液噴霧,對蘋果樹的綿蚜用30%微乳劑1200-1500倍液或15%微乳劑600-800倍液噴霧,也可用48%乳油1500倍液浸接穗10秒鍾或浸移栽苗根部30秒可殺滅綿蚜。

對柑橘矢尖蚧、橘蚜、銹壁虱、紅蜘蛛等用25%微乳劑500-1000倍液或用40%乳油1000倍液噴霧。

防治柑橘潛葉蛾,在放梢初期、嫩芽長至2-3毫米或50%枝條抽出嫩芽時,用40%乳油1000-1500倍液噴霧。防治桃小食心蟲在卵果率0.5%-1%、初齡幼蟲蛀果之前,用40%乳油800-1000倍液噴霧。

防治荔枝害蟲,用40%乳油800-1000倍液噴霧,對荔枝蒂蛀蟲,在荔枝、龍眼採收前20天噴葯1次,隔7-10天後再噴葯1次;對荔枝蛾和荔枝尖細蛾,在荔枝新梢抽發、嫩葉開始展開時施葯;對荔枝介殼蟲,在幼蚧發生高峰期施葯。

防治果園白蟻,用40%乳油1500-2000倍液噴霧。

防治枸杞蛾,畝用40%乳油60-80毫升,對水噴霧。

5、小麥害蟲

防治麥蚜,畝用40%乳油50-75毫升,對水50-70千克噴霧。防治麥田黏蟲,畝用40%乳油40毫升(幼蟲3齡前)、50毫升(4齡以後),對水噴霧。

防治小麥吸漿蟲可在兩個時期施葯:

①在吸漿蟲化蛹期,畝用5%顆粒劑800-1000克或48%乳油150毫升,混土20-30千克,撒施於麥田地面(最好在施葯後用掃帚或繩子將麥上的葯土彈落到地面)並及時澆水;

②成蟲期,一般是在小麥70%-80%抽穗時,畝用48%乳油75-80毫升噴霧。發生嚴重的地塊,間隔3-5天,連噴2-3次。

(6)四氯吡啶合成毒死蜱廢水統計擴展閱讀:

農作物病蟲害是我國的主要農業災害之一,它具有種類多、影響大、並時常暴發成災的特點,其發生范圍和嚴重程度對我國國民經濟、特別是農業生產常造成重大損失。

我國農作物常見的有以下種類的病蟲害:稻飛虱、白粉病、玉米螟、棉鈴蟲、小麥銹病、棉蚜、稻紋枯病、稻瘟病、麥蚜、麥紅蜘蛛、蝗蟲、麥類赤霉病等,已成為嚴重影響我國農業生產的重大病蟲害。

農作物害蟲防治案例:

8月9日,鄒城市玉米「一防雙減」飛防啟動儀式在市良種繁育場舉行,市政府副市長宋景春出席了啟動儀式並觀摩了飛防現場。

此次採用直升機、遙控飛行器多機型結合防治形式,計劃進行4-5天,飛防區域覆蓋該市石牆鎮、郭里鎮10萬畝玉米種植區,飛行架次100次左右。

飛機嚴格按照GPS定位,對防治區范圍內的玉米地塊噴灑高效低毒葯劑。此次飛防共投資200萬元,由山東省和鄒城市政府全部承擔,農戶無需支付任何費用。自此標志著鄒城市重大農作物病蟲害防治開始進入了「飛防時代」。

鄒城市為山東省玉米「一防雙減」項目首次實現飛機防治的10個示範縣之一,此次飛防為有效減輕玉米棉鈴蟲、粘蟲等重大病蟲害的發生,破解玉米中後期病蟲害防治難題提供了科學、高效和環保防治新模式,開創了鄒城市重大農作物病蟲害防治史上的先河。

參考資料來源: 網路_農作物病蟲害

人民網_鄒城市重大農作物病蟲害防治進入「飛防時代」

G. 什麼是毒死蜱

簡單地說是一種農葯,以下是它的介紹:

[通用名]:毒死蜱,英文名:Chlorpyrifos

[毒性]:屬中等毒性殺蟲劑。

[產品介紹]:
作用與用途:
(1)用於防治100多種作物及土壤中的鞘翅目、雙翅目、同翅目及鱗翅目害蟲。還可作為家庭和牲畜棚的衛生用葯以及用來除蚊。
(2)毒死蜱具有觸殺、胃毒和熏蒸作用。在葉片上殘留期不長,但在土壤中殘留期較長,因此對地下害蟲防治效果較好,對煙草有葯害。適用於水稻、小麥、棉花、果樹、蔬菜、茶樹上多種咀嚼式和刺吸式口器害蟲,也可用於防治衛生害蟲。
理化性質:原葯為白色顆粒狀結晶,室溫下穩定,有硫醇臭味,密度1.398(43.5℃),熔點41.5~43.5℃,蒸氣壓為2.5mPa(25℃),水中溶解度為1.2mg/L,溶於大多數有機溶劑。

[產品規格]: 95%原葯,480g/升毒死蜱乳油。

H. 到哪找投資的合夥人

邦網路新推出一個免費的整合營銷互動通訊平台——邦著monkey.和傳統的通訊平台的區別在於
一:「明確的客戶定位」,他們的用戶分為三個核心群體,23大行業高管、投資人、顧問;二:「詳細的行業區隔」他們按照行業類別分成高科技、電信及增值、半導體、建築及工程、房產、金融等23大行業;
三「用戶共享」模式,有多少monkey用戶您就有多少好友,不用添加和查找,直接進行交流。
相信對想要找合作和找投資人的人或公司有很大幫助,好的話推薦一下。

I. 四氯吡啶甲酸的歐盟海關編碼是什麼

基本信息:
中文名稱
四氯吡啶甲酸
中文別名
3,4,5,6-四氯吡啶-2-羧酸;
英文名稱
Tetrachloropyridine-2-Carboxylic
Acid
英文別名
Tetrachloropyridine-2-carboxylic
acid;3,4,5,6-tetrachloropyridine-2-carboxylic
acid;3,4,5,6-Tetrachloropicolinic
acid;
CAS號
10469-09-7
歐盟海關編碼(HS-code):29333999
概述(Summary):HS:29333999.Oter
compounds
containing
an
unfused
pyridine
ring
(whether
or
not
hydrogenated)
in
the
structure.
General
tariff:6.5%.

閱讀全文

與四氯吡啶合成毒死蜱廢水統計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分頻器能提升多大音質 瀏覽:70
加侖膜反滲透膜 瀏覽:837
純水機加什麼鹽 瀏覽:739
廢水廢氣在線運維依據什麼 瀏覽:976
京瓷5050送稿器輸紙盤不提升 瀏覽:429
小米凈化器2代睡眠模式怎麼關 瀏覽:915
污水圖例4W1是什麼意思 瀏覽:474
常平鎮污水處理有哪些 瀏覽:648
污水廠項目性質是什麼 瀏覽:264
cod純水加試劑什麼顏色 瀏覽:161
醫院食堂廢水需要消毒嗎 瀏覽:363
小型超濾設備選型 瀏覽:660
企業廢水綠化算排放嗎 瀏覽:996
蒸餾水器進口 瀏覽:116
飛利浦凈飲水機怎麼樣 瀏覽:28
即熱式的熱水器標准溫度提升 瀏覽:324
麻辣燙專用樹脂碗 瀏覽:901
垃圾焚燒廢水 瀏覽:871
污水廠處理能力等級劃分 瀏覽:424
污水井的井頂是指的什麼位置 瀏覽:3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