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初三化學題
1.Cl2+2NaOH=NaClO+NaCl+H2O
2.氣球會脹大,因為一抽氣,瓶內的氣壓減小,氣球內的氣壓比瓶內的氣壓大,所以氣球會脹大
3.難溶物溶解;Ca(HCO3)2=加熱=CaCO3+CO2+H2O; CaCO3+2HCl=CaCl2+CO2+H2O
4.取一定量的的生活污水,在加入鹽酸,生成的氣體在通入飽和石灰水中,若石灰水變渾濁,則有碳酸根離子,裝置是兩個集氣瓶用導管連著左邊的做反應裝置,裡面裝的是生活污水,瓶塞上插著吸管裡面裝的是鹽酸;右邊的集氣瓶裝的是石灰水,用來檢驗是否有二氧化碳生成。
5.甲烷;CH4+2O2=CO2+2H2O
❷ 洗完衣物的污水有哪些物質
分2種類型的洗衣廢水
第1種、常規普通洗衣粉的主要成分是陰離子表面活性劑:烷基苯磺酸鈉,少量非離子表面活性劑,再加一些助劑,磷酸鹽,硅酸鹽,元明粉,熒光劑,酶等。經混合、噴粉等工藝製成。現在大部分用4A氟石代替磷酸鹽。因此一般廢水是直鏈烷基苯磺酸鈉,直鏈烷基苯磺酸鈉大量表面活性劑廢水會造成水體起泡,產生毒性,且表面活性劑在水中起泡會降 低水中的復氧速率和充氧程度,使水質變壞,影響水生生物的生存,使水體自凈受阻. 此外它還能乳化水體中其他的污染物質,增大污染物質的濃度,造成間接污染.表面活性劑廢水屬於生物難降解物質,它的廣泛使用,不可避免地對水環境造成了污染,陰離子表面活性劑具有抑制和殺死微生物的作用, 而且還抑制其他有毒物質的降解, 同時表面活性劑在水中起泡而降低水中復氧速率和充氧程度,使水質變壞,若不經處理 直接排入水體,將造成湖泊,河流等水體的富營養化問題,相當一部分表面活性劑使用後直接被遺棄到水環境系統中,嚴重影響了周圍生態系統的平衡發展。由此,表面活性劑生產廢水及廚房廢水,洗浴廢水,洗衣廢水等含直鏈烷基苯磺酸鈉的廢水,對動植物和人體慢性毒害作用較大.
第2種 環保型有氧清潔顆粒,如湖南潔宇日化生產的氧凈牌多功能洗滌氧顆粒,根據聯合國環境署2006年公布的《經合組織過氧碳酸鈉篩選數據組》和歐盟HERA項目專家報告《過氧碳酸鈉對人類和環境的風險評估》,氧凈的成分是過氧碳酸鈉,溶於水後離解成過氧化氫、碳酸根離子和鈉離子,它們都是人體和環境中自然存在的物質。不致畸,不致癌,在標明的濃度下使用不刺激皮膚,對人體安全。碳酸鹽還會吸收環境中的二氧化碳,轉變為碳酸氫鹽;還會釋放氧氣,改善室內空氣,對環境無害。
氧凈洗衣不用搓,內衣殺菌不過敏,浸泡除茶垢,清潔洗衣機,去除洗衣二次污染,祛味去霉除污漬,溶解抽油煙機的油垢、餐具瓜果清潔降解農葯殘留、疏通洗菜池下水道...氧凈,真正的家中常備品!歡迎您來我的華美龍家居安坊 ---淘-寶店主就是我同名賬戶
❸ 生活污水中一般含有什麼常見的離子
一般鈉離子,鈣離子,鎂離子,碳酸根,硫酸根等,要是提純一般用強酸性陽離子樹脂和陰離子樹脂就能去除這些離子。可能超出了高中的范圍,希望對樓主有些幫助
❹ 用ph試紙測定污水的pH值,試紙顯藍色 初步認為含有鐵、鋇、鈉、氫氧根、氯、碳酸根、硝酸根離子
肯定有的離子是…… OH- 肯定沒有的離子是…… FE3+ 可能含有的離子是 CO32- BA2+ NA+ CL-
❺ 地下水中的主要化學成分
地下水是由各種無機物和有機物質組成的天然溶液,從化學成分來看,它是溶解的氣體、離子以及來源於礦物和生物膠體物質的復雜綜合體。
(一)地下水中的主要氣體成分
地下水中溶有不等量的氣體,一般其含量為10-4%~10-1%,常見的氣體有氧(O2)、氮(N2)、硫化氫(H2S)、二氧化碳(CO2)等。
1.氧(O2)、氮(N2)
氧是地殼中分布最廣的元素,地下水中氧主要來源於大氣,在高度25km大氣圈中氧的含量佔20.95%。植物的光合作用也能析出氧。近地表的地下水中氧的含量多,越往深處,含量越少,其變化范圍通常在每升十幾毫克以內。氧在水中有較大的溶解度,其溶解量與水的礦化度、埋藏深度、大氣壓力等有關。含溶解氧多的水,說明處於氧化環境。
氮在空氣中佔78.09%,地下水中的氮氣主要來源於大氣,結晶岩地區一些構造破碎帶的低礦化含氮溫泉,以及火山熱液氣體成分中,經常含有氮氣(表5-6)。氮的溶解度與溫度有關,但它的變化幅度較小。
表5-6 火山熱液氣體成分的含量(單位:%)
2.硫化氫(H2S)
天然水中硫化氫的含量很少,能夠呈溶解氣體和硫氫酸鹽的離解形式存在,但各種形式的存在狀況與pH值有關系(表5-7)。
地下水中硫化氫來源於硫酸鹽的還原、硫化物的分解以及火山噴發物質。
普通水文地質學
某些地下熱水、工業廢水及生活污水中也含有H2S。硫化氫含量大於2mg/L的地下水,稱為硫化氫礦水。在某些油田水中,每升水中硫化氫含量可高達幾克,因此,常以此作為尋找油氣田的間接標志。
表5-7 硫化氫和硫氫酸的存在形式與pH值的關系
3.二氧化碳(CO2)
二氧化碳的來源很復雜,它可能來自大氣(空氣中二氧化碳佔0.03%);土壤中生物化學作用(土壤中每年形成13.5×1010t二氧化碳);火山岩漿活動地帶碳酸鹽遇熱分解:
普通水文地質學
沉積岩中含碳酸鹽岩石與酸性礦水作用也能形成二氧化碳:
普通水文地質學
地下水中的pH值決定了各種形式碳酸的含量(表5-8)。地下水中二氧化碳含量通常為每升幾十毫克,一般不超過150mg/L,由於二氧化碳的存在,使水的類型、侵蝕性、礦化度等發生了變化。
表5-8 pH值與碳酸形態之間的關系表
(二)地下水中的主要離子成分
地下水中離子成分是水溶解礦物鹽分的產物。地下水中分布最廣的有Cl-,SO2-4,HCO-3,Na+,K+,Ca2+,Mg2+七種離子。這七種離子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地下水化學的基本特性。
1.氯離子(Cl-)
氯離子是地下水中分布最廣的陰離子,溶解度比較高,幾乎存在於所有的地下水中,其含量由每升數毫克至百餘克,在弱礦化的地下水中,氯離子含量極少,隨著礦化度的增加,氯離子含量有所增加。在乾旱地區的潛水中,氯離子含量與礦化度成正比。
地下水中氯離子來源於鹽岩礦床、岩漿岩的風化礦物(如氯磷灰石Ca5[PO4]3Cl、方鈉石Na8[AlSiO4]6Cl2),火山噴發物質等。此外,還來源於生活污水及工業、農業排放的廢水。在沿海地區由於海水入侵使氯離子含量增高。
2.硫酸根離子(SO2-4)
地下水中硫酸根離子的含量每升水中由十分之幾毫克至數十克不等,由於鈣離子的存在使硫酸根離子的含量受到限制,因為它們能形成CaSO4沉澱。在中等礦化的水中,硫酸根離子可成為含量最高的陰離子。
地下水中硫酸根離子來源於石膏及其他硫酸鹽沉積物的溶解,硫化物和自然硫的氧化。如:
普通水文地質學
火山噴發時,有相當數量的硫化物和硫化氫氣體噴出並被氧化成硫酸根離子。
硫酸根離子也來自有機質的分解及某些工業廢水,因此,居民點附近地下水中SO2-4的存在常常和污染有關。
3.重碳酸根離子(HCO-3)
重碳酸根離子是地下水中重要的組成部分。它是低礦化水的主要陰離子成分,常和Ca2+,Mg2+共存,其含量一般小於1g/L。當地下水中有大量二氧化碳時,重碳酸根離子的濃度大大增加。在碳酸水中可達1.24g/L或更多,而在河、湖水中不超過250mg/L。
地下水中重碳酸根離子主要來源於碳酸鹽岩類(如石灰岩、白雲岩、泥灰岩)的溶解。
普通水文地質學
在岩漿岩與變質岩地區來自鋁硅酸鹽礦物(如鈉長石鈣長石)的風化。
4.鈉離子(Na+)
天然水中,鈉離子的分布在陽離子中占首位,海水中鈉離子含量佔全部陽離子的84%。鈉鹽具有較高的溶解度,在低礦化水中鈉離子含量由每升幾毫克至幾十毫克,隨著礦化度的增加鈉離子含量也增加,在鹵水中最高含量可達每升數十至百克。
地下水中鈉離子來源於鹽岩礦床及火成岩和變質岩中含鈉的礦物(如鈉長石、斜長石、霞石)的風化。如:
普通水文地質學
鈉還可以由含有吸附鈉的岩石與含有鈣離子的水發生陽離子交替吸附作用,使原來岩石上吸附的鈉離子轉入地下水中。
5.鉀離子(K+)
鉀在地殼中的含量與鈉相似(鉀佔2.59%,鈉佔2.83%),鉀離子來源於含鉀鹽沉積物的溶解及岩漿岩、變質岩中含鉀礦物的風化。鉀同鈉一樣與主要陰離子組成易溶化合物(KCl,K2SO4,K2CO3)。鉀鹽的溶解度較大,但在地下水中鉀離子的含量卻很少,一般只有鈉離子含量的4%~10%,其原因是鉀離子易被植物吸收和黏土膠體吸附,也可形成難溶的次生礦物(如水雲母等)。
6.鈣離子(Ca2+)
鈣離子是低礦化水的主要陽離子,由於鈣鹽的溶解度很小,因此,在天然水中鈣離子的含量並不高,一般很少超過1g/L。只有在深層的氯化鈣鹵水中鈣離子的含量才能達到每升幾十克。
鈣離子的主要來源是石灰岩、白雲岩和含鈣硫酸鹽礦物的溶解及岩漿岩與變質岩中含鈣礦物的風化。
7.鎂離子(Mg2+)
鎂離子在地下水中分布也很廣,但絕對含量卻不高。Mg2+在低礦化水中,可達數毫克每升,中等礦化水中幾克每升,高礦化水中可達幾十克每升。鎂鹽的溶解度大於鈣鹽,但在地下水中鎂離子的含量比鈣離子少,其主要原因是鎂離子易被植物攝取,易參與次生礦物生成。
鎂離子的主要來源是白雲岩、泥灰岩的溶解或基性、超基性岩石中某些礦物(黑雲母、橄欖石、角閃石等)的風化和分解。
(三)地下水中的主要微量元素
地下水中的元素含量小於10mg/L時稱為微量元素。常見的微量元素有:溴(Br)、碘(I)、氟(F)、硼(B)、磷(P)、鉛(Pb)、鋅(Zn)、鋰(Li)、銣(Rb)、鍶(Sr)、鋇(Ba)、砷(As)、鉬(Mo)、銅(Cu)、鈷(Co)、鎳(Ni)、銀(Ag)、鈹(Be)、汞(Hg)、銻(Sb)、鉍(Bi)、釩(V)、鎢(W)、鉻(Cr)、錳(Mn)及放射性元素:鈾(U)、鐳(Ra)、氡(Rn)、釷(Th)等。
水中微量元素呈膠體、分子或離子等形式存在。它們的含量一般低於1mg/L,因此,常用μg/L表示。
下面著重介紹地下水中常見的溴、碘、氟、硼四種微量元素。
1.溴(Br)
溴是地殼中數量不多且處於分散狀態的元素。它在天然水中的含量低於氯。淡水中的溴含量為0.001~0.2mg/L;海水中為65mg/L;礦水中溴的含量較高,為10~50mg/L;某些鹽湖水中可高達900mg/L;油田水中最高可達2000mg/L。
溴與氯一樣,隨礦化度增加而增加。結晶岩、沉積岩和土壤中處於分散狀態的溴和海洋中的溴是地下水中溴的主要來源。
2.碘(I)
碘在天然水中的含量比溴少,海水中碘含量為0.05mg/L,鹽湖鹵水中不含碘。與溴相似,在石油天然氣田中聚集了大量碘。我國四川盆地某石油井在5237m深處地下水中含碘量高達586mg/L。
碘是人體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元素,地下水中碘的高含量可能與有機質有關,或從海水蒸發進入大氣,形成降水入滲到含水岩層中。
3.氟(F)
河水、湖水和自流水鑽孔中的氟含量為0.3~1.0mg/L,海水中氟含量在1mg/L左右,礦泉水中氟含量增高,如雲南騰沖礦泉中氟的最高含量可達32.50mg/L,鹽湖鹵水可達37.80mg/L。
含氟礦物(如磷灰石、螢石、電氣石、雲母)是地下水中氟離子主要來源。岩石的平均含氟量以酸性岩最高,超基性岩最低。在現代火山活動區,氟可能來源於初生水。
4.硼(B)
硼屬稀散元素。天然水中都含有硼元素,但含量不高。礦化度低的地下水中硼含量為每升千分之幾到萬分之幾毫克;海水中硼為1.50~4.44mg/L;鹽湖鹵水中硼含量可高達150.00mg/L。地下水中的硼是從溶濾海相沉積岩或火山活動區岩石中富硼礦物進入地下水中的。
(四)地下水中其他成分
1.膠體成分
純水一般呈真溶液狀態,由於溶解某些鹽類或含有固體懸浮物質往往形成膠體溶液或懸濁液。組成地下水中膠體成分很多,但由於許多膠體成分不穩定,易生成次生礦物而沉澱。地下水中膠體成分主要有硅酸、氫氧化鐵、氫氧化鋁等。
(1)硅酸
硅酸是很弱的酸,它的離解程度很低。硅酸在每升地下水中的含量一般是十分之幾毫克,少數達幾毫克,但在鹼性熱水中,它的溶解性能好,可達到100mg/L。我國南方多雨潮濕的結晶岩地區,在一些低礦化度水中富集了硅酸鹽型水。黏土礦物即是硅鋁酸化合物膠體,最簡單的形式是Al2O3·2SiO2·2H2O,硅鋁酸陰離子使黏土膠體粒子帶有負電荷,是吸附陽離子的主要原因。
(2)氫氧化鐵
在還原環境中,地下水中的鐵通常以低價Fe2+出現,亞鐵離子在水中是不穩定的,極易氧化成氫氧化鐵析出:
普通水文地質學
膠體氫氧化鐵在地殼中分布很廣,也是鐵在天然水中存在的主要形式之一。
(3)氫氧化鋁
氫氧化鋁膠體主要由鋁硅酸鹽風化分解而來,但很不穩定,容易形成水礬土,葉蠟石等次生礦物,氫氧化鋁在地下水中含量不高。
2.有機質
有機質的化學成分十分復雜。構成有機質的主要元素碳、氫、氧佔98.5%,此外還有少量的氮、磷、硫、鉀、鈣等元素。
地下水中的有機質大部分由腐殖質所組成,它是有機質經微生物分解後再合成的一種褐色或黑褐色的膠體物質。沼澤地區的地下水,有機質含量較高,呈酸性。油田水中有機質含量最高達n×10-1%。大氣降水和海洋水中有機質的含量最少。其他地下水中含量只有n×10-3%。
地下水中有機質的主要來源是土壤、岩石或石油天然氣的溶解,細菌或生物的作用,沿海鹽水的侵入等。此外,工業廢水、石油、天然氣、煤等礦產的開發,農業排灌以及城市污染等也能形成有機質。
3.細菌成分
地下水中的細菌成分來自生活污水、生物製品、造紙等各種工業廢水,這些污水中往往含有各種病原菌,流入水體後會傳染各種疾病。此外,人類及動物的排泄物也能產生致病菌,污染地下水。
水的細菌分析結果一般用細菌總數(每升水中)、菌度(含有1條大腸桿菌的水的毫升數)和檢定量(1L水中大腸桿菌的含量)表示(表5-9)。我國規定1mL飲用水中細菌總數不得超過100個,大腸桿菌不得超過3個。
表5-9 地下水衛生狀況按菌度劃分
❻ (1)某化工廠排放的污水中,常溶有某些對人體有害的物質.通過目測,初步認為可能含有Fe3+、Ba2+、Na+、
(1)污水無色,說明不含鐵離子,滴入稀硫酸,有大量白色沉澱產生,再加稀硝酸,白色沉澱不消失,說明溶液中含有鋇離子,一定不含碳酸根離子和硫酸根離子,用pH試紙測定污水的pH=10,說明廢水呈鹼性,一定含有氫氧根離子,鈉離子和氯離子的存在與否無法確定,所以本題答案為:Ba2+、OH-,Fe3+、CO32-、SO42-,Na+、Cl-.
(2)①若物質G為能與氫氧化鈉反應生成藍色氫氧化銅沉澱的硫酸銅,而物質E既可與硫酸反應生成硫酸銅又能與一氧化碳反應,可判斷E物質為黑色的氧化銅;故答案:CuO,CuSO4
②D→F即氫氧化鈣與碳酸鈉反應生成氫氧化鈉和碳酸鈣沉澱,故答案為:Ca(OH)2+Na2CO3═CaCO3↓+2NaOH
❼ 甲化工廠排放的酸性污水和乙化工廠排放的污水,共含有以下6種離子中的各3種:K+、OH-、C032-、Ba2+、H+、
甲廠的污水為酸性,說明含有氫離子,而氫離子不能和碳酸根離子、氫氧根離子共存,因此乙廠中含有碳酸根離子和氫氧根離子,而碳酸根離子不能和鋇離子共存,因此鋇離子不能在乙廠,應該在甲廠;因為溶液中必須存在陰陽離子,甲廠中不能只含有氫離子和鋇離子陽離子,所以硝酸根離子應該在甲廠,則乙廠含有碳酸根離子和氫氧根離子及陽離子鉀離子;
故選項為:B.
❽ 高濃度COD的工業污水如何處理啊
您好,很高興為抄您解答:
目前,三效蒸發和高溫焚燒的方法處理高COD廢水,但這些處理方法存在一些缺點。蒸發焚燒能耗過高,導致污水處理成本高。並且該方法處理的污水中的有機污染物不能完全降解,極易引起二次污染。高濃度COD廢水處理過程中會產生大量有害的亞硝酸鹽,亞硝酸鹽具有很強的致癌性,與有機物接觸時易發生爆炸,二次污染比較嚴重。
也由此產生了一種工藝更合理、處理效率更好的高COD污水處理方法。
高CPD廢水中添加鈣鹽,高C廢水中添加鈣鹽,鈣離子與廢水中碳酸根反應生成碳酸鈣碳酸鈣,再與廢水中碳酸根發生反應生成碳酸鈣碳酸鈣,然後沉降去除碳酸鈣碳酸鈣。在高COD污水中加入氨基磺酸,氨基磺酸恢復廢水中的亞硝酸根產生N2,廢水中不產生氣泡時完成亞硝酸鹽的去除。污水的pH值將被調整到10-12。採用微波催化氧化法處理ph調節高濃度廢水,並將多次微波處理後的廢水降至低於排放標准。
❾ 怎樣分析處理城市生活污水中的主要成分
首先用簡單的離子鑒定方法,例如用硫酸根,碳酸根,氯離子的沉積鑒定法鑒定出這些離子。專其次准確的屬測試需要用激光飛秒檢測技術,分析出裡面的常量和微量的成分和含量。一般來講,城市污水包括生活污水、工業廢水、雨水徑流。生活污水占絕大部分,來自我們的日常生活(洗澡、洗衣服、廚房、部分雨水、商場、單位、洗車點等等 等等都會產生污水),通過排水管網輸送至集中地污水處理設施。
城市每人每日排出的生活污水量為150—400L,其量與生活水平有密切關系。生活污水中含有大量有機物,如纖維素、澱粉、糖類和脂肪蛋白質等;也常含有病原菌、病毒和寄生蟲卵;無機鹽類的氯化物、硫酸鹽、磷酸鹽、碳酸氫鹽和鈉、鉀、鈣、鎂等。總的特點是含氮、含硫和含磷高,在厭氧細菌作用下,易生惡臭物質。生活污水同時也是低溫熱源和甲烷發生源。
❿ 含有碳酸根離子的溶液可以直接排放嗎
證明溶液中有碳酸根離子加強酸性溶液加熱,生成能使澄清石灰水變渾濁的氣體那麼說明含有碳酸根離子。或者加入氯化鈣溶液產生沉澱說明含有碳酸根離子。碳酸根的化學式為CO?(離子CO?2﹣),相對分子質量60。雖然含碳,但含碳酸根的物質卻多是無機物。碳酸根是一種弱酸根,在水中很容易水解產生碳酸氫根離子和氫氧根離子,從而使水偏向鹼性。碳酸根雖然含碳,但含碳酸根的物質多是無機物。碳酸根是一種弱酸根,在水中電離後很容易和氫離子結合產生碳酸氫根離子和氫氧根離子,從而使水偏向弱鹼性。作用:碳酸根對於調節人體酸鹼平衡、維持人體內環境穩態有重要作用。碳酸鈉和碳酸氫鈉混合而成的酸性緩沖劑,可以維持人體胃pH相對穩定;碳酸氫鈉為弱鹼性物質,當胃酸(主要是鹽酸)過多時,碳酸鈉與鹽酸反應生成碳酸氫鈉,可以增高pH;當胃酸較少,胃環境pH較高時,碳酸氫鈉又可與強鹼性物質反應生成碳酸鈉,碳酸鈉呈弱鹼性,因此可以降低胃環境的pH,達到雙向調節作用,以保持胃環境pH相對穩定。檢驗:因為碳酸根離子易與氫離子結合生成二氧化碳氣體,所以可用酸來檢驗。實驗室一般用稀鹽酸與澄清石灰水來檢驗。取樣,加入鹽酸生成的氣體通入澄清的石灰水中。加入鹽酸有無色無味的氣體生成,將生成的氣體通入澄清的石灰水中有白色沉澱生成。說明含有碳酸根離子或者碳酸氫根離子或亞硫酸根離子或亞硫酸氫根離子。另取試樣,加入氯化鈣有沉澱生成,即可證明含有碳酸根離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