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已知某城市污水處理廠的最大設計污水量Qmax=0.2m3/s,總變化系數Kz=1.50,求格柵部分尺寸。
並聯設兩台:寬1m、間隙5mm,高度隨進水深以及構築物形式定(採用回轉齒耙式或反撈式根據具體設施情況定)。功率要根據具體廠家產品選型。格柵渠埠設閘門用於檢修。
假設:每1000m3污水的柵渣產生量為0.06m3則:柵渣產生量為:30000/1000=30*0.06=1.8*1.4=2.52m3
總變化系數Kz:最大日最大時污水量與平均日平均時污水量的比值稱為總變化系數。
一般是根據流量按經驗查出來,有一個經驗公式,該式是在多年觀測資料的基礎上進行綜合分析總結出的計算公式。反映了總變化系數與平均流量之間的關系:
Q平均<5時 kz=2.3
Q平均5<Q平均<1000時 kz=2.7/(Q平均的0.11次方)
Q平均>1000時 kz=1.3
(1)污水處理流量Kz定義擴展閱讀:
按形狀,格柵可分為平面與曲面格柵兩種。平面格柵由柵條與框架組成。曲面格柵又可分為固定曲面格柵與旋轉鼓筒式格柵兩種。按格柵柵條的凈間距,可分為粗格柵(50~100mm)、中格柵(10~40mm)、細格柵(1.5~10mm)三種。
平面格柵與曲面格柵,都可做成粗、中、細三種。由於格柵是物理處理的重要設施,故新設計的污水處理廠一般採用粗、中兩道格柵,甚至採用粗、中、細三道格柵。按清渣方式,格柵可分為人工清渣和機械清渣格柵兩種。人工清渣格柵適用於小型污水處理廠。當柵渣量大於0.2m3/d時,為改善工人勞動與衛生條件,都應採用機械清渣格柵。
B. 污水處理廠日處理量怎麼求,日設計流量和最大設計流量有什麼關系
設計流量:取平均流量
最大流量:一般取平均流量是1.2~1.6倍,工業廢水則根據生產工藝,變化范圍可能更大。
如果是雨污合流,系數可以再大一些,但是不可能把全部雨水接入處理,雨水會產生溢流。
C. 污水處理總變化系數Kz如何確定
工業廢水變化系數:工業廢水量的變化系數,根據生產工藝過程特點及生產性質確定。廢水量的時變化系數可參照:冶金:1.0-1.1 化工1.3-1.5 紡織,食品,皮革1.5-2.0 造紙1.3-1.8。廢水量的日變化系數一般取1(視工業務費水位穩定排放)。K總=K時×K日
D. 污水處理比流量、沿線流量及節點流量的含義
答:比流量:在管網的計算中,如果按照實際用水情況來計算管網,非但很少可專能,並且因用戶用屬水量經常變化也沒有必要,因此,在計算時往往加以簡化,即假定用水量均勻分布在全部干管上,由此得出的干管單位長度的流量,稱為比流量;
沿線流量:供給該管段兩側用戶所需的流量;
節點流量:從沿線流量折算得出的並且假設是在節點集中流出的流量。
武漢格林環保公司還不錯,你可以了解一下。
E. 污水處理廠水量設計流量問題
規范復:污水處理構築物的設計制流量,應按分期建設的情況分別計算。當污水為自流進入時,應按每期的最高日最高時設計流量計算;當污水為提升進入時,應按每期工作水泵的最大組合流量校核管渠配水能力。生物反應池的設計流量,應根據生物反應池類型和曝氣時間確定。曝氣時間較長時,設計流量可酌情減少。
粗細格柵、泵房、沉沙池、初沉池、二沉池、接觸消毒池,停留時間都較短,在
6h以下,所以要用最高日最高時流量Qh。
生物池停留時間長,所以要用最高日流量Qd。
濃縮池要看你濃縮的是初沉池與二沉池之和還是只濃縮二沉池的污泥
污泥迴流泵房用迴流污泥流量算。
F. 總變化系數的生活污水量變化系數
總變化系數Κz=Κ1*Κ2
一般城市缺乏k1及k2而有實測的kz數據。 平均日流量(l/s) 5 15 40 70 100 200 500 ≥1000 kz 2.3 2.0 1.8 1.7 1.6 1.5 1.4 1.3 當污水平均日流量為中間數值時,可用內插法求的。
G. 污水處理中已知Q=20000m3/d 在Qmax=Kz*Q中 kz 該取多少
1.0~1.5,拜託,那個值就是自己選取一個的好么……自己做的設計自己設計最大負荷還能不會選,非要要考慮的話,就是當地的人口密度*人均消費水量+雨季水量最高的時候來水量的大概唄。
H. 污水處理流量變化系數KZ
1.1~1.2
I. 污泥迴流比定義請問污水處理中的迴流比的定義是什麼
指 曝氣池中迴流污泥的流量與進水流量的比值。一般用百分數表示,符號為R。
計算公式版:①迴流污泥權量Qr=污泥迴流比R*污水流量Q
②R·Q·Xr = (R·Q + Q)·X
式中:Xr——迴流污泥的懸浮固體濃度,mg/L。
R——污泥迴流比。
X——混合液污泥濃度,mg/L。
Q——污水流量
J. 污水處理流量折算
你說的系數可能就是
總變化系數Kz:最大日最大時污水量與平均日平均時污水量的比值稱為總變化系數。
一般是根據流量按經驗查出來
有一個經驗公式,該式是我國在多年觀測資料的基礎上進行綜合分析總結出的計算公式。它反映了我國總變化系數與平均流量之間的關系:
Q平均<5時 kz=2.3
Q平均5<Q平均<1000時 kz=2.7/(Q平均的0.11次方)
Q平均>1000時 kz=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