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污水知識 > 污水處理中絲狀菌的泡沫觀察

污水處理中絲狀菌的泡沫觀察

發布時間:2022-05-24 23:10:51

污水處理過程中產生大量泡沫是怎麼回事

主要是以下原因來:1、污源水處理設備處理的廢水含有一定量的泡沫,如果進水的溫度高的話,泡沫顆粒泡沫會很大,而且產生的更多。建議用戶添加消泡劑,或者是具有較好相溶性的抑泡劑。2、污水處理設備沒調好,葯物殘留太多,水的表面張力大,所以氣泡也會多。3、還可能是生化工藝的問題,如果泡沫白色易碎,那是溶解氧不夠,進水負荷太大。4、另外就是設備自身問題,如推流器運行狀況,或者加PAC量大,迴流也會造成部分泡沫增多。

Ⅱ 污水處理好氧池泡沫大是怎麼回事

污水處理氧池泡沫大主要有以下幾種原因:

1、污泥老化,再加上絲狀菌過多回會引起泡沫增加。答

2、原水中存在過多表面活性劑,比如洗滌用品。

3、水中氨氮過高也會引起泡沫大,如果以前不多,但現在突然增加的話可能是氨氮引起。

(2)污水處理中絲狀菌的泡沫觀察擴展閱讀:

污水處理按照其作用可分為物理法、生物法和化學法三種。

①物理法主要利用物理作用分離污水中的非溶解性物質,在處理過程中不改變化學性質。常用的有重力分離、反滲透、氣浮等。

②生物法:利用微生物的新陳代謝功能,將污水中呈溶解或膠體狀態的有機物分解氧化為穩定的無機物質,使污水得到凈化。常用的有活性污泥法和生物膜法。

③化學法:是利用化學反應作用來處理或回收污水的溶解物質或膠體物質的方法,多用於工業廢水。常用的有混凝法、氧化還原法、離子交換法等。

Ⅲ 污水處理嗅養池有白色和黃色泡沫是什麼原因呢

1.水中含有表活性物質
2.絲狀菌過量生長會導致菌膠團攜帶大量空氣從而在水面形成穩定的,難以去除的浮渣泡沫,現在已證明絲狀菌的過量生長是生成泡沫的主要原因
3.如果廢水中含有過量的脂肪酸系統的污泥停留時間較長,污泥迴流率較低較低的FM比會造成絲狀菌的過量生長導致泡沫產生

Ⅳ 污水處理廠出水中有泡沫的原因是什麼

原因有很多,要看這個處理廠運行是在什麼階段.
在調試階段,活性污泥培養初期會產生大量泡沫,原因是活性污泥沒形成,污水中的表面活性劑無法降解(通俗的說就像水裡加多了洗衣粉),等活性污泥增多後,吸附力、降解力都有增加,泡沫會逐步消失.
運行階段,活性污泥中毒,污泥中菌落死亡導致的處理能力降低,原因和調試階段出現的泡沫一樣.硝化反應中出現反硝化作用產生的氣泡較少,污水很渾濁.
還有種可能,在運行時,水體中生長出大量的絲狀菌、放線菌,容易產生大量泡沫,該泡沫多呈黃褐色,較難處理.
解決方法一般分為三種:
物理法:高速水流、水珠擊碎泡沫,安裝噴淋管之類,治標不治本.
化學法:投放化學葯劑,如煤油、聚丙烯醯胺等,成本較高.
生物法:主要針對微生物形成的泡沫,處理方向窄.

Ⅳ 如何控制和消除污水處理廠曝氣池產生的泡沫

曝氣池溢泡的形成和消泡方法

目前,世界范圍內大多數城市污水處理廠採用活性污泥法處理工藝。普遍存在的問題之一就是曝氣池表面常常會產生嚴重的泡沫,大量的泡沫使曝氣池表面被覆蓋,若從池中溢出會引起外部設備及外部池壁的污染,嚴重影響了周圍的環境,給污水處理廠的運行和管理帶來了困難,同時也使出水水質惡化。根據對國內外污水處理廠的調查,大多數都不同程度地受到泡沫問題的影響,特別是採用延時曝氣工藝的污水廠更是如此。


1 泡沫的形成
活性污泥工藝中,泡沫的形成一般有以下幾種形式,主要包括工藝運行初始時期形成泡沫、反硝化作用起泡、表面活性劑起泡以及生物泡沫等。生物泡沫粘度大,呈黃褐色,具有穩定、持續、較難控制的特點。
1.1 工藝運行初期形成泡沫
曝氣池開始運轉時,特定表面活性劑對有機物的部分降解作用形成泡沫,並使泡沫迅速增長。這些泡沫一般呈白色且質輕,當活性污泥達到成熟時消失。
1.2 反硝化作用起泡
由於在二沉池或曝氣不足的地方會發生反硝化作用,使微小的氮氣氣泡釋放出來,從而使污泥的密度減小,有利於其上浮,產生泡沫現象。這種現象在二次沉澱池中表現明顯,且產生的懸浮泡沫通常不穩定。

1.3表面活性劑起泡
污水中的表面活性劑和澱粉、蛋白質、油脂等表面活性物質在分子結構上都表現為含有極性-非極性基團即所謂雙親分子,在曝氣的條件下,非極性基團一端伸入氣泡內,而極性基團選擇地被親水物質所吸附,這樣親水性物質的表面被轉化成疏水性物質而粘附在氣泡水膜上,隨氣泡一起上浮至水面。
各種懸浮物質若混入表面活性劑等產生的泡中,這些物質單獨存在並不能發泡,但是可使泡沫穩定。如造紙工業中的微細紙漿,食品工業中的纖維質等。另外,如氯化鈉、硫酸鈉、硫酸鋁等鹽類的水溶液,單獨存在幾乎不產生泡沫,但也有助於泡沫的穩定,使泡沫難以消失。
1.4生物泡沫Q
目前,普遍認為生物泡沫形成的主要原因是:在各種因素影響下,造成絲狀菌和放線菌等微生物的異樣生長,絲狀菌的比生長速率高於了菌膠團細菌,又由於絲狀菌的比表面積較大,因此,絲狀菌在取得污水中BOD5物質和氧化BOD5物質所需要的氧氣方面都比菌膠團細菌有利得多,結果曝氣池中絲狀菌成為優勢菌種而大量增值,導致生物泡沫的產生。再加上這些微生物大都呈絲狀或枝狀,易形成網,能捕掃微粒和氣泡等,並浮到水面。被絲網包圍的氣泡,增加了其表面的張力,使氣泡不易破碎,泡沫更加穩定。另外,曝氣氣泡產生的氣浮作用是泡沫形成的主要動力因素。


研究發現,與生物泡沫有關的菌屬主要有Nocardioform actinomycetes(放線菌)和Microthrix parvicella(絲狀菌)等,如圖4所示,前者多出現於夏季,後者多出現於冬季。Linda L.Blackall等通過測定Microthrix parvicella等絲狀菌的16S rDNA序列,對引起生物泡沫的主要絲狀菌進行了分離鑒定和分類[4],如表1所示。Microthrix parvicella是生成生物泡沫的最重要菌種,其16S rDNA序列信息證實Microthrix parvicell也是一種放線菌,通過電子顯微鏡觀察,其細胞壁上有革蘭氏陽性細菌所具有的典型表面,呈單一均質層;Eikelboom Type0092、Eikelboom Type0411 和Eikelboom Type1863絲狀菌革蘭氏染色均呈陰性,16S rDNA序列信息表明三者都屬於Flexibacter-Cytophaga-Bacteroides;Eikelboom Type0803是一種 類Proteobacteria,Williams and Unz認為根據形態學准則很難區別Microthrix parvicell和Eikelboom Type0803,但序列信息表明事實上二者沒有任何關系,Eikelboom Type0803與上述各絲狀菌都不太相似。

D.B.Oerther 等利用低(聚)核苷酸探測技術、雜交培植和抗體著色等方法,對生物泡沫中Gordonia spp.等絲狀微生物進行了定量分析。結果表明,Gordonia spp.等菌體的活性和數量水平的增加與整體微生物群落的活性及數量水平有關,在形成生物泡沫過程中,Gordonia spp.等絲狀微生物自身的物理性質可能比細胞的代謝活性所起的作用要大。


2 泡沫的控制
根據泡沫形成的機理及其影響因素,可採用物理化學和生物的方法對泡沫進行控制。控制泡沫特別是生物泡沫的實質並非消除Microthrix parvicella等細菌的產生,主要途徑就是在曝氣系統中建立一個不適宜絲狀菌異常生長的環境,抑制其在活性污泥中的過度增殖,使絲狀菌與絮凝體形成菌保持平衡的比例生長。
2.1 物化方法控制泡沫
①噴灑水
噴灑的水流或水珠能打碎浮在水面的氣泡,以減少泡沫。但不能根本消除泡沫現象,是一種最常用最簡便的物理方法。
②投加化學葯劑
陽離子聚丙烯醯胺(acrylamide¬based cationic polymer)是一種常用的消泡劑,工程實例中,把陽離子聚丙烯醯胺投加於二沉池進水管中,其既有抑制Nocardioform actinomycetes生長的作用,又有通過迴流污泥進入曝氣池消除污水中表面活性劑及表面活性物質極性-非極性特點的作用。由於上述兩點的存在,新的穩定泡沫難於大量生成,而在水面上的泡沫層由於水面紊動,泡沫受剪力作用不斷破碎,表面泡沫水膜由於水分不斷蒸發,泡沫不斷破碎,泡沫層也逐漸消失。
低濃度的H2O2也是一種較常用的泡沫消除劑,在活性污泥中投加當投加低濃度H2O2時,其濃度不足以殺死菌膠團表面伸出的絲狀菌,只能氧化部分生物殘渣和消除代謝過程產生的毒素,凈化菌膠團細菌生長的環境,促進了菌膠團細菌優勢生長, 使菌膠團菌和絲狀菌的生長達到了新的平衡,從而達到控制生物泡沫的目的,而出水水質並未惡化。H2O2應投加於迴流污泥中,投加濃度為20~25mg H2O2/(kg/MLSS)。Yongwoo Hwang等通過污水廠觀察、實驗室試驗以及現場應用,發現污水中的泡沫是典型的季節性出現的,代謝和動力學的調節並不能很成功的抑制Microthrix parvicella的過度生長和泡沫的產生,經過與氯、陽離子聚丙烯醯胺兩種化學葯劑相比較,發現除絲狀菌聚季銨鹼(quaternary ammonium¬based anti¬filament polymer, AFP)是一種最有效的物理化學方法來抑制Microthrix parvicella的過度增殖,能有效的控制泡沫,並未給出水水質帶來變化。
另外,如氯、臭氧、聚乙二醇以及氯化鐵和銅材酸洗液的混合葯劑等均具有較強的氧化性,也可當作消泡劑使用。
2.2 生物方法控制泡沫
①降低細胞平均停留時間
降低細胞平均停留時間是很有效的控制泡沫的方法,實質即利用絲狀菌平均世代時間較長於絮凝體形成菌的特點,抑制絲狀菌的過度增殖,細胞平均停留時間越短,絲狀菌越少,泡沫也越少。
②調節污水pH值
研究表明,最適宜Nocardia amarae生長的pH值為7.8,最適宜Microthrix parvicella生長的pH值為7.7~8.0,當pH值從7.0降為5.0~5.6時,能有效控制這些微生物的過度生長,減少泡沫的形成。
③降低曝氣的空氣輸入率
降低了曝氣的空氣輸入率,一是能降低曝氣池中氣提強度,減緩了絲狀菌的上浮速度;二是能降低曝氣池中的溶解氧濃度,Nocardia amarae是嚴格的好氧菌,在缺氧或厭氧條件下,不易生長,但 Microthrix parvicella卻能忍受缺氧狀態。再者,降低曝氣池的空氣輸入量也相應的降低了微氣泡的生成量,即減少絲狀菌和放線菌機體上浮的載體,從而延緩泡沫的形成。
④迴流厭氧消化池上清液
試驗表明,厭氧消化池上清液能抑制Rhodococcus rhodochrous菌屬的生長,採用厭氧消化池上清液迴流到曝氣池的方法,也能控制曝氣池表面泡沫的形成。但由於厭氧消化池上清液中含有高濃度好氧底物和氨氮,它們都會影響出水水質,因此應慎用。
⑤增設生物選擇器
生物選擇器有好氧選擇器和缺氧選擇器兩種,其目的就是使進入曝氣池的污水先於迴流污泥在其中充分混合,通過調節F/M、DO等因素,選擇性的發展絮凝體形成菌,抑制絲狀菌等的過度增殖。在設計選擇器時,選擇器需要分格設置,一般多採用4~6格;盡量提高選擇器第一格的F/M值,形成F/M梯度;還要控制選擇器的水力停留時間,一般為10~15分鍾。另有研究表明:好氧選擇器能一定程度地控制Microthrix parvicella,但對Nocardia 菌屬無大影響;而缺氧選擇器對Nocardia菌屬有控製作用,卻對Microthrix parvicella無太大作用。
⑥採用連續填料反應器
D.Mamais(1998)等也認為,沒有證據表明厭氧和缺氧選擇器能夠絕對成功的控制Microthrix parvicella的擴散和增殖,連續流和序批實驗表明,控制Microthrix parvicella 生長的最佳方式就是採用連續填料反應器,理由有二:一是利用絮凝體形成菌的高吸附能力能夠大量去除慢速生物降解COD;二是能避免膠體物質水解後可溶產物的擴散。

3 現場實例
北京首都機場污水處理廠採用合建式缺氧―好氧活性污泥工藝(A/O)。污水廠的污水主要來源於航空工作區、生活區、賓館以及周邊生活小區,處理能力為20000m3/d。
2004年2月14日至2月17日期間,曝氣池表面出現了嚴重的泡沫,開始採取了向曝氣池表面噴灑清水的措施,但消泡效果不理想。2月18日,採取了降低曝氣的空氣輸入強度的措施,並向二沉池的進水管中投加了約25L(0.5mg/L)的陽離子聚丙烯醯胺溶液,連續投加7天,每天觀察並記錄了泡沫覆蓋曝氣池的百分率,開始投加時泡沫覆蓋率已經達到90%左右,2月20日泡沫覆蓋率下降至70%,到2月24日覆蓋率下降至12%,隨後穩定在10%以下。

4 結語
活性污泥工藝中泡沫產生的條件和機理尚有爭議,但目前的研究認為,主要是由於Nocardia和Microthrix parvicella菌屬的異樣生長,其比生長速率高於菌膠團絮凝體形成菌的比生長速率造成的,Nocardia和Microthrix parvicella菌屬有疏水性極強的細胞表面,遷移並停留在氣泡表面,因而使氣泡穩定。發泡現象也與氣–水界面的疏水性有機化合物的濃度有關。
泡沫的控制主要有物化和生化的方法,通過加入化學葯劑來改變細菌細胞表面的化學性質仍是一種控制泡沫產生的常用方法,而廣泛應用的殺菌劑普遍存在負作用,因為過量或投加位置不當,會大量降低反應池中絮凝體形成菌的數量及生物總量。
總之,目前常用的投加化學葯劑方法只是一種應急措施而非根本解決途徑,因此,還應通過更深入更實際的生物方法的研究,來尋找一種更合理有效、更經濟適用的方法控制Nocardia和Microthrix parvicella菌屬的生長和泡沫的形成,保證活性污泥工藝的正常和高效運行。

水處理中供氧量計算

需氧量計算:

O2=a』QLr+b』V

式中:O2 ----曝氣池混合液需氧量kgo2/d.

a』---氧化kgBOD所需要kg數;

b』----污泥自身氧化需要率1/d,即每kg污泥(MLVSS)每天所需氧量kgshu 3;

Lr=La—Le

La---進曝氣池污水有機物BOD5濃度,mg/l;

Le---二次沉澱池出水的BOD5,mg/l;

V----曝氣池有效容積,m3;

Xv----揮發性污泥濃度,mg/l,對生活污水Xv/X=0.75.

請參閱:http://tyh.1.blog.163.com/blog/static/74145910201332310410597/

Ⅵ 污水處理廠出水中出現大量泡沫的原因是什麼

反硝化抄泡沫.活性污泥處理系統以低負荷串運轉時,在沉澱池或曝氣不足的地方會發生反硝化作用而產生氮氣,氮氣的釋放在一定程度上減小污泥密度並帶動部分污泥上浮,從而出現泡沫現象,這樣產生的懸浮泡沫通常不是很穩定.

Ⅶ 污水處理中如何辨別產生的大量泡沫

污水處理產生泡沫的原因:
①在調試階段:活性污泥培養初期會產生大量泡沫,原因是活性污泥沒形成,污水中的表面活性劑無法降解(通俗的說就像水裡加多了洗衣粉),等活性污泥增多後,吸附力、降解力都有增加,泡沫會逐步消失。
②運行階段:活性污泥中毒,污泥中菌落死亡導致的處理能力降低,原因和調試階段出現的泡沫一樣,硝化反應中出現反硝化作用產生的氣泡較少,污水很渾濁。
③還有種可能:在運行時,水體中生長出大量的絲狀菌、放線菌,容易產生大量泡沫,該泡沫多呈黃褐色,較難處理。
解決方法:
①物理法:高速水流、水珠擊碎泡沫,安裝噴淋管之類,治標不治本。
②化學法:投放化學葯劑,如煤油、聚丙烯醯胺等,成本較高。
③生物法:主要針對微生物形成的泡沫,處理方向窄。
實際操作中要根據實際情況多種方法結合處理,希望能夠幫助到您。

Ⅷ 污水處理產生泡沫的原因

1、初期泡沫
曝氣池啟動初期,污泥相對較少,污泥負荷較高,容易產生泡沫。
2、反硝化泡沫
生物泡沫中的諾卡氏菌群是嚴格好氧的微生物,在缺氧或厭氧的條件下,都不能利用基質生長。當溶解氧不足,且系統是低負荷運行時,容易產生反硝化泡沫。
3、表面活性劑泡沫
污水成分中含有表面活性劑成分,表面活性物質在分子結構上都表現為含有極性-非極性基團即所謂雙親分子。在曝氣的條件下,非極性基團一端伸入氣泡內,而極性基團選擇性地被親水物質所吸附,使親水性物質的表面轉化成疏水性物質而黏附在氣泡水膜上,隨氣泡一起上浮至水面。表面活性劑類物質很容易導致大量的出現

Ⅸ 污水處理產生泡沫的原因

是由於污水處理過程中使用設備時加入氣泡,用於分離水中的雜質和內顆粒。

污水處理常用容設備:

1、曝氣機

通過散氣葉輪,將「微氣泡」直接注入未經處理的污水中,在混凝劑和絮凝劑的共同作用下,懸浮物發生物理絮凝和化學絮凝,從而形成大的懸浮物絮團,在氣泡群的浮升作用下「絮團」浮上液面形成浮渣,利用刮渣機從水中分離。

2、氣浮機

將難以溶解於水中的氣體或兩種以上不同液體高效混合。以微小氣泡作為載體,粘附水中的雜質顆粒,顆粒被氣泡挾帶浮升至水面與水分離,達到固液分離的目的。

(9)污水處理中絲狀菌的泡沫觀察擴展閱讀

水污染的分類

一、按水污的質性來分,水的污染有兩類:自然污染;人為污染。

二、根據污染雜質的不同而主要分為化學性污染、物理性污染和生物性污染三大類。污染物主要有:

1、未經處理而排放的工業廢水;

2、未經處理而排放的生活污水;

3、大量使用化肥、農葯、除草劑的農田污水;

4、堆放在河邊的工業廢棄物和生活垃圾;

5、水土流失;

6、礦山污水。

Ⅹ 請教污水處理中絲狀菌膨脹引起的大量泡沫如何控制!

絲狀菌膨脹引起的大量泡沫,主要還是先解決絲狀菌膨脹問題,不膨脹了以後自然就好了,絲狀菌膨脹引起粘度高,粘在泡沫上。大量排泥,或者在生化池投加石灰,注意調節pH,控制CN比,看看溶解氧。

閱讀全文

與污水處理中絲狀菌的泡沫觀察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南匯污水處理廠在哪裡 瀏覽:808
知識蒸餾英文 瀏覽:55
辛集皮革污水招工網 瀏覽:9
醫學陽離子交換劑 瀏覽:736
新車內空氣凈化器怎麼選擇 瀏覽:750
家禽廢水 瀏覽:567
供排水管道除垢 瀏覽:532
凈水出口和純水出口怎麼區分 瀏覽:541
洛陽地埋式污水處理設備價格 瀏覽:503
回用景觀水 瀏覽:447
粉劑除垢劑 瀏覽:296
樹脂瓦機械多少錢 瀏覽:381
環氧樹脂地坪的防火等級要求 瀏覽:218
岳陽污水處理廠有哪些 瀏覽:34
什麼飲水機安全 瀏覽:356
超濾凈的水含有礦物質嗎 瀏覽:594
拾回雕文怎麼用 瀏覽:889
污水處理池施工碰到的問題 瀏覽:129
宋dm空氣凈化器怎麼樣 瀏覽:605
靜放水除水垢 瀏覽:3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