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污水知識 > 生活污水含鋅

生活污水含鋅

發布時間:2022-05-06 00:20:15

❶ 一般用什麼表示被污染的水源中有機質的含量多少

可能有點多,自己慢慢看吧

當今,在淡水資源十分緊張的情況下,許多地方利用污水灌溉農田。未經處理的污水,既含有農作物生長所必需的養分,又含有有毒成分。盲目使用污水,不僅會污染土壤,而且還會影響農作物的生長和產品質量,損害人體健康。為了科學利用污水,妨患於未然,現將國家頒布的「農田灌溉水質標准」(GB 5084-92)中提到的水環境中的主要污染物的超標對農業環境的危害分述如下:
1、五日生化需氧量
五日生化需氧量是指在好氧的條件下,溫度為20 培養水樣5天水中微生物分解有機質的生物化學過程中所需要的溶解氧量。五日生化需氧量常作為水體有機物污染程度的指標。
灌溉水中的需氧有機污染物進入農田後,最終要被分解。在處於氧化條件的旱田土壤中,有機物質將被分解為二氧化碳和水等;在水田處於還原條件的土壤中,將生產氨氣、沼氣、有機酸、乙醇類等中間代謝產物。在分解過程中,由於消耗了水中的溶解氧及土壤中的氧化物的氧,從而使土壤的氧化還原電位下降,產生二價鐵、硫化氫、二價錳等。
灌溉水中需氧有機物的含量不太高時,對作物生長一般無不良影響,在一定條件下甚至還有改良土壤,促進增產的作用。但是,需氧有機物的含量過高時,上述產生的過剩的二價鐵、硫化氫等就要隨同有機酸等一起被水稻吸收,阻礙植株體內的代謝活動,抑制根系生長,甚至引起爛根,以至影響地上部植株的發育。尤其是作物對氮、磷、鉀等養分的吸收受到阻礙後,必然造成作物減產。
需氧有機物污染對水稻的危害一般在水田入水口附近較明顯,這是由於水中不溶性的有機物多半沉積在這里,土壤發生還原性危害所致。國標要求灌溉水中五日生化需氧量的含量:水作應小於80 mg/l,旱作應小於150 mg/l,蔬菜應小於80 mg/l。
2、化學需氧量
化學需氧量是在一定的條件下用強氧化劑氧化水樣時,所消耗該氧化劑量相當的氧的質量濃度,以氧的mg/l表示。它是指示水體被還原性物質污染的主要指標。其中包括大多數有機物和部分無機還原物質。
作為灌溉水的污染指標,化學需氧量與五日生化需氧量具有一定的類似性質,只是化學需氧量除了包括需氧有機生物氧化所耗之氧外,還包括無機還原性物質化學氧化所耗的氧。國標要求灌溉水中化學需氧量的含量:水作應小於200 mg/l,旱作應小於300mg/l,蔬菜應小於150mg/l。
3、懸浮物
懸浮物系指水樣經過慮後,截留在慮片上並於103~105 烘至恆重的固體物質。
含有大量的懸浮物的污水灌入農田後,由於流速減緩或膠體被破壞而使懸浮物大量沉澱,如果這些沉澱是由金屬粉末、泥沙組成,則會覆蓋在農田表層而影響農田的肥力;懸浮物還是水中各種重金屬污染物的吸附劑,這些重金屬污染物隨著懸浮物一起沉澱在農田,造成重金屬污染物在土壤和作物中的積累。國標要求灌溉水中懸浮物的含量:水作應小於150 mg/l,旱作應小於200 mg/l,蔬菜應小於100 mg/l。
4、凱氏氮
凱氏氮是指以凱氏法測得的含氮量。它包含了氨氮和在此條件下能被轉化為銨鹽而被測定的有機氮化合物。
氮本是植物生長所必需的營養物質,但當其含量過高時會使土壤板結,影響作物的生長。國標要求灌溉水中凱氏氮的含量:水作應小於12 mg/l,旱作應小於30 mg/l,蔬菜應小於30mg/l。
5、總磷(以P計)
動物或植物內所含磷質,經過分解與氧化作用,最後生成硫酸鹽。人每天從食物中得到的磷質,經過新陳代謝而排出硫酸鹽。洗滌劑、磷肥及骨粉等工廠廢水中也含有磷酸鹽。天然水中磷酸鹽含量一般較低,如果水中發現過量的磷酸鹽存在可表明水被污染。若同時發現過量的硝酸鹽和氯化物時,更可以進一步證實動物性物質曾經污染過水源。
天然水和廢水中的磷以正磷酸鹽、縮合磷酸鹽以及與有機體相結合的磷酸鹽3種形態存在。總磷量即水樣中各種形態的磷經消解後轉變成正磷酸鹽的總磷濃度。
磷也是植物生長所必需的營養物質,但當其含量過高時會使土壤板結,影響作物的生長。國標要求灌溉水中總磷的含量:水作應小於5.0 mg/l,旱作應小於10 mg/l,蔬菜應小於10 mg/l。
6、水溫
水溫過低會減緩植物生長,水溫過高會造成植物根系腐爛、死亡,農灌水水溫要求小於35 。
7、pH值
pH值除直接影響植物生長外,還會使一些營養物質被淋失或被土壤固定,造成植物缺乏養分而致害;或吸收了有毒的元素,造成生理危害,這些都是導致植物死亡的原因。pH值小於4,大於9時,對農作物均會產生不良影響。用pH低於3,高於11的水灌溉作物,作物很快死亡。大部分栽培植物喜歡在弱酸性和弱鹼性條件下生長。它們對pH的適應范圍為4~9,最宜范圍為5-8.5。不同作物對pH值的要求不同。小麥在弱酸性條件下比中性條件下生長的好。國標要求灌溉水的pH值允許范圍是5.5~8.5。
8、全鹽量
全鹽,主要是鈣、鎂、鈉、鉀所形成的硫酸鹽、鹽酸鹽和碳酸鹽,它們對作物的影響主要是通過離子起作用。對作物危害最大的是鈉鹽,鈣鹽和鎂鹽對作物也有一定的影響,但並不佔主導地位。
灌溉水含鹽量在1000mg/l以上,對作物生長有抑製作用,有使土壤積鹽的可能性。含鹽2000mg/l以上,使土壤積鹽明顯,會導致作物產量下降。土壤鹽分增加,使土壤溶液濃度提高,物質形態變化,造成植物吸收水分和養分的困難,植物因缺乏養料導致減產或最後死亡。因鹽類對離子的拮抗作用和協同作用,在灌溉水中,必須注意多種鹽類的存在,以防治單因子鹽類對作物的傷害。國標要求灌溉水的全鹽量在非鹽鹼地區應小於1000 mg/l,在鹽鹼地區應小於2000 mg/l,有條件的地區可以適當放寬。
9、氯化物(以CL計)
氯化鈉危害小麥發芽的臨界濃度為2000mg/l,危害水稻發芽的臨界濃度為1000mg/l。國標要求灌溉水的氯化物的含量應小於250 mg/l。
10、硫化物(以S計)
地下水(特別是溫泉水)及生活污水,通常含有硫化物,其中一部分是在厭氧條件下,由於細菌的作用,使硫酸鹽還原或由含硫有機物的分解而產生的。某些工礦企業,如焦化、造氣、選礦、造紙、印染和製革等工業廢水亦含有硫化物。
水中硫化物包括溶解性的 、 、 ,存在於懸浮物中的可溶性硫化物、酸可溶性金屬硫化物以及未電離的有機、無機類硫化物。硫化氫易從水中逸散於空氣、產生雞蛋臭味,且毒性很大。硫化物是水體污染的一項重要指標。
硫化物濃度即使很低也會使土壤有臭味,因此禁止採用含硫化物的廢水灌溉作物。國標要求灌溉水的硫化物的含量應小於1.0 mg/l。
11、汞及其化合物(按Hg計)
含汞0.005mg/l以上的水溶液灌溉水稻,糙米中含汞量均超過我國《食品中汞允許量》規定的0.02毫克/公斤的標准。汞在糙米及油菜中的殘留量隨灌溉液中汞的濃度的增加而增加。汞在水稻各器官中的分配為根>莖葉>殼>糙米。
灌溉水中含汞0.005mg/l,則汞在土壤表層即稍有積累,長期灌溉可造成汞在土壤表層的積累,污染土壤,造成對作物的危害。土壤中含汞量隨灌溉水中汞的濃度的增加而增加。隨灌溉水進入土壤中的汞主要集中在表層0-5厘米處。農作物能從被污染的土壤中吸收汞。作物中含汞量與土壤積累量成正相關。根據汞對農作物生長,產量的影響及農產品中的殘留,在土壤的積累,考慮到汞的毒性較大,長期灌溉能污染土壤,擬定汞的農田灌溉水質標准為0.001mg/l。
12、鎘及其化合物(按Cd計)
土壤對鎘有很強的吸附力,特別是粘土和有機質多的土壤,易於造成鎘含量的積蓄。當土壤的pH值偏酸時,鎘的溶解度增高,而且在土壤中易移動,可能污染地下水,同時也易被植物從根部吸收;當土壤pH值偏鹼時,鎘的移動性差,作物也難以吸收。在銅、鋅、砷、鎘這些元素中以鎘最容易造成土壤污染。
當灌溉水中或土壤中含有一定鎘時,均可被農作物吸收和在土壤中造成積蓄,其吸收量和積蓄量的多少隨灌溉水中鎘濃度、灌溉量和污灌年限的增加而增加。農作物吸收鎘後,鎘在植物體內的分布順序是根>莖葉>籽實。各種作物吸收鎘的能力有很大差異,小麥的吸收能力比水稻高,而玉米的吸收能力又低於水稻。由於鎘大量地積累在植物根、莖葉中,因此,在受鎘嚴重污染的農田裡,農作物的莖葉不宜作家畜飼料,根茬也不宜漚制肥料。為了防治土壤及在其上生長的農產品中有鎘的積累,建議灌溉水中鎘的最高允許濃度不應超過0.005mg/l。
13、砷及其化合物(按As計)
砷在土壤中的殘留主要集中在表層,自上而下的移動性小。
利用含砷污水灌溉農田,隨灌溉水中砷含量的增高和灌溉次數的增加,砷在土壤和作物中累積增加,使作物受害,污染收獲物。0.05mg/l以上的砷使水稻減產15.9%。0.1mg/l以上的砷使油菜減產10.3%。水稻、油菜減產百分率均隨砷濃度的增高而增加。用含砷0.25mg/l的水灌溉水稻,開始在糙米中出現殘留。含砷0.5mg/l水灌溉油菜,在油菜中開始出現砷殘留。用含砷0.5mg/l以下的灌溉水對水稻、油菜生長影響不明顯;含0.5mg/l以上砷的水對水稻、油菜生長有抑製作用,抑製程度隨砷的濃度增高而加大,含砷0.5mg/l為危害濃度,100mg/l為致死濃度。因為砷及其含砷化合物毒性很強,對人、蓄的健康有較大影響。規定灌溉水中的砷含量:水作、蔬菜不得超過0.05mg/l,旱作不得超過0.1mg/l。
14、六價鉻化合物(按Cr 計)
含六價鉻的灌溉水對水稻、小麥種子的萌發及其生長發育都有一定影響。水稻、小麥均能吸收灌溉水及土壤中的鉻。鉻對數種蔬菜及穀物的生長有刺激作用。鉻濃度5mg/l對作物有害;濃度10mg/l時作物出現嚴重的萎黃病;鉻與鎳協同作用時,鉻濃度僅2mg/l即對作物產生損害。鉻還在作物內積累。吸收的鉻主要積累在根中,其次是莖葉,少量積累在籽實里。
含鉻污水灌溉後,土壤可以積累鉻。植物吸收和土壤積累的鉻都隨灌溉水中鉻的濃度的增加及灌溉年限的增加而增加。可通過增加土壤有機質施用量和適當提高土壤的pH值來減少鉻污染造成的危害。為防止鉻對農作物、土壤造成的污染危害,灌溉水中鉻的最高允許濃度控制在0.1mg/l以下。國標要求灌溉水的六價鉻的含量應小於0.1 mg/l。
15、鉛及其化合物(按Pb計)
含鉛污水灌溉農田,其最高允許量應在1.0mg/l以下,否則抑制植物生長。進入土壤的鉛主要分布在土壤表層。當污灌水中鉛的濃度為50ppm左右時,對水稻產生毒害作用。但污水中硫酸根離子含量較多時,易生成硫酸鉛,就沒有危害了。鉛對植物毒性比砷、銅小。作物可以通過根吸收土壤或灌溉水中的鉛,並主要積累在根部,只有極少部分轉移到地上部。國標要求灌溉水的鉛及其化合物的含量應小於0.1mg/l。
16、銅及其化合物(按Cu計)
含銅污水灌溉農田,其最高以允許量應在2.0mg/l左右。銅是植物必需的微量元素。植物缺銅時,幼葉尖端乾枯,葉片脫落,生長受到抑制。谷類作物一般不能結實。土壤含銅過高時,作物主要積累在根部,造成根系發育惡化,減弱了根對各種營養成分的吸收。作物受害的程度,一般是隨農業環境中銅的含量的增加而加重。銅被作物吸收後,以根部分布的最多,莖葉次之,籽粒中最少。國標要求灌溉水的銅及其化合物的含量應小於1.0 mg/l。
17、錳
錳濃度1~10mg/l對豆類有害;達5mg/l對橙和柑桔幼苗有致毒作用;錳濃度5~10mg/l對西紅柿有致毒作用;錳濃度10~25mg/l對大豆和亞麻有致毒作用。
18、鋅及其化合物(按Zn計)
鋅是植物生長必需的微量元素。鋅可以間接影響植物生長素的形成,在缺鋅的土壤里,作物生長常常受到抑制,並出現各種病症。含鋅廢水灌溉農作物,鋅可以在土壤內累積,並能富集。土壤里含鋅過高時,主要傷害作物的根系,使根的伸長受到阻礙,葉子呈黃綠色,並逐漸萎黃,而且分孽少,莖短。小麥受鋅危害,葉尖上即出現黃褐色的條斑點。被吸收的鋅主要積蓄在植物的根部,也有一部分向莖葉中轉移。鋅在植物體內的移動性居於中等水平,向籽實中的轉移不如鎘。我國規定灌溉水中鋅及其化合物的含量為不超過2.0mg/l。
19、氟化物(按F計)
氟在植物體的積累隨著植物種類不同而有所差異。氟化物含量在34.0mg/l以下,水稻生長發育未受影響;113.25mg/l以上,水稻生長發育受到抑制;453mg/l可致水稻死亡,但此濃度以下對茄子無影響。含氟污水中有一定的磷酸鹽,污灌後硫化細菌增加,可促進磷酸鹽的轉化,提高了土壤中可溶性磷的含量,有利作物生長。含氟污水灌溉後細菌數量增大,生物學過程旺盛,產量增加。由於不同作物對氟敏感程度不同,為避免對地面水和漁業的污染危害,為保護整個農業環境和人民健康,規定氟的灌溉標准為高氟區應小於2.0mg/l,一般地區應小於3.0mg/l。
20、氰化物(按游離氰根計)
50mg/l以上氰對水稻、油菜的生長、發育和產量有影響,並開始在糙米、油菜中有殘留,殘留量隨灌溉濃度最高而加大。
根據不同生育期污灌氰殘留量不同,在生產上利用含氰污水灌溉水稻宜在前期,不宜在後期。不同濃度氰在水稻根、莖、葉中有殘留,殘留量與澆灌濃度成正相關。殘留量:根>莖葉>谷殼>糙米。根殘留量佔80%左右,莖葉佔15%左右。不同濃度氰在土壤中有殘留,殘留量隨著濃度增加而增大,但不與灌溉濃度成正比上升。土壤中氰的分解速度與氣溫和灌溉濃度有關,但無論在何種氣溫下,土壤中氰的分解速度都與灌溉氰的濃度成正相關。氰化物隨水進入土壤後消失的速度較快,在土壤中不會逐年積累。一般大田土壤中,氰的年凈化率都在90%以上。採取隔年清污輪灌,不會造成土壤和水稻的明顯污染。國標要求灌溉水的氰化物的含量應小於0.5mg/l。
21、揮發性酚
灌溉水中的酚,高濃度時(50-1000mg/l)可影響作物的正常生長和產量,甚至造成作物的死亡(1000mg/l)。低濃度時(30mg/l)可促使作物增產。不影響作物正常生長和產量的安全濃度在50mg/l左右。灌溉水中的酚可造成作物體內酚量的增加。作物體內的酚量隨灌溉水中酚濃度的提高而增加。作物體內酚積累量莖>根>籽粒。酚毒性較小,酚在作物中的積累問題,以及酚對作物生長、產量的影響問題,不會成為制定農田灌溉水質標準的限制因素。
含酚污水進入土壤,主要分布在土壤表層,50厘米以下的土層中酚的含量極少。土壤對酚具有較強的凈化能力,酚在土壤中的年凈化率在90%以上。因此,低濃度含酚污水灌溉後,不會影響土壤肥力,也不會造成土壤污染。國標要求灌溉水的揮發酚的含量應小於1.0 mg/l。

❷ 城市生活污水中為什麼銅鋅含量很高

主要是城來市中的工廠排放的自廢水沒有經過進一步處理就直接排放造成的。直接排放的工業廢水中銅鋅含量很高。所以才導致城市生活污水中銅鋅含量高的。銅的含量高還和游泳池排的廢水有關,因為游泳池一般都用硫酸銅來消毒的。

❸ 垃圾污染給人類帶來了哪些危害

垃圾侵佔土地,堵塞江湖,有礙衛生,影響景觀,危害農作物生長及人體健康 垃圾的嚴重危害,首先是侵佔大量土地。二是污染農田。三是污染地下水。四是污染大氣。工業廢渣中的有些有機物質,能在一定溫度下通過生物分解產生惡臭,從而污染大氣。五是傳播疾病。生活垃圾中含有病菌、寄生蟲,如果直接用來作為農家肥料,人吃了施用過這種肥料的蔬菜、瓜果,就可能得傳染病。 隨著經濟的發展,人民生活的改善,城市垃圾大量增加。垃圾處理已成為城市環境綜合整治中的緊迫問題。 食品污染 食品是構成人類生命和健康的三大要素之一。食品一旦受污染,就要危害人類的健康。食品污染是指人們吃的各種食品,如糧食、水果、蔬菜、魚、肉、蛋等,在生產、運輸、包裝、貯存、銷售、烹調過程中,混進了有害有毒物質或者病菌。 食品污染可分為生物性污染和化學性污染兩大類。 生物性污染是指有害的病毒、細菌、真菌以及寄生蟲污染食品。屬於微生物的細菌、真菌是人的肉眼看不見的。雞蛋變臭,蔬菜爛掉,主要是細菌、真菌在起作用。細菌有許多種類,有些細菌如變形桿菌、黃色桿菌、腸桿菌可以直接污染動物性食品,也能通過工具、容器、洗滌水等途徑污染動物性食品,使食品腐敗變質。真菌的種類很多,有5萬多種。最早為人類服務的黴菌,就是真菌的一種。現在,人們吃的腐乳、醬製品都離不開黴菌。但其中百餘種菌株會產生毒素,毒性最強的是黃麴黴毒素。食品被這種毒素污染以後,會引起動物原發性肝癌。據調查,食物中黃麴黴素較高的地區,肝癌發病率比其他地區高幾十倍。英國科學家認為,乳腺癌可能與黃麴黴毒素有關。我國華東、中南地區氣候溫濕,黃麴黴毒素的污染比較普遍,主要污染在花生、玉米上,其次是大米等食品。污染食品的寄生蟲主要有蛔蟲、絛蟲、旋毛蟲等,這些寄生蟲一般都是通過病人、病畜的糞便污染水源、土壤,然後再使魚類、水果、蔬菜受到污染,人吃了以後會引起寄生蟲病。 化學性污染是由有害有毒的化學物質污染食品引起的。各種農葯是造成食品化學性污染的一大來源,還有含鉛、鎘、鉻、汞、硝基化合物等有害物質的工業廢水、廢氣及廢渣;食用色素、防腐劑、發色劑、甜味劑、固化劑、抗氧化劑食品添加劑;作食品包裝用的塑料、紙張、金屬容器等。如用廢報紙、舊雜志包裝食品,這些紙張中含有的多氯聯苯就會通過食物進入人體,從而引起病症。多氯聯苯是200多種氯代芳香烴的總稱,當今世界生產和使用這種東西的數量相當大。有資料證明,在河水、海水、水生物、土壤、大氣、野生動植物以及人乳、脂肪,甚至南極的企鵝、北冰洋的鯨體內,都發現了多氯聯苯的蹤跡。食品在加工過程中,加入一些食用色素可保持鮮艷色澤。但是有些人工合成色素具有毒性。 防止食品污染,不僅要注意飲食衛生,還要從生產、運輸、加工、貯藏、銷售等各個環節著手。只有這樣,才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 土壤污染 土地是人類的衣食之本,在科學技術高度發展的今天,土地卻遭受到空前的破壞。其中,土壤污染像一把軟刀子,正在剝奪大片肥田沃土的生產力。 土壤污染主要是指土壤中某些有害物質大大超出正常含量,土地無法消除這些有害物影響的現象。嚴重的土壤污染可以導致農作物生長發育的減退甚至枯萎死亡,這些污染後果是可以及時發現的。更多的土壤污染並無明顯表現,卻降低了農產品的質量,特別是通過農作物對有害物的富集作用,暗地裡危害牲畜和人體健康,必須引起高度警惕。 土壤污染主要來源於生活污水和工業廢水、廢氣、廢渣以及化肥和農葯。生活污水和人畜糞尿中含有許多植物需要的養分,用污水灌田或施用糞肥一般會使農作物增產。但這些廢水、廢物中的病原菌、病毒、寄生蟲及蟲卵等則進入農田,沉積於土壤中,造成土壤污染。人接觸了污染的土壤和農產品,會引起破傷風、流行性病、地方病和寄生蟲病等。 現代農業大量施用化肥,致使硝酸鹽、硫酸鹽、氯化物等無機物大量殘留在土壤中。它們破壞土壤的理化性質,使土壤板結和鹽漬化,從而使農作物減產。使用農葯則使多環芳烴、多氯聯苯等有機物沉降在土壤中,毒害動植物和人。 大氣中的煙塵和二氧化硫、氮氧化合物以及放射性塵埃等有害物質會自然地或隨雨雪沉降在土壤中。冶煉廠和汽車排放的廢氣中的鎘、鉛等有害物也會被土壤吸附,造成污染。因此在工廠周圍和公路兩側的土壤最容易受污染。 在土壤污染中重金屬污染造成的危害最大。鉻、錳、鎳等還能在人體不同部位引起癌症。 土壤中金屬含量過高也會使植物受害。據實驗,每公斤土壤含銅20毫克時,小麥就會枯死,達到250毫克時,水稻也會枯死。每公斤土壤含鋅超過50毫克,就會影響作物的生長。 土壤一旦被污染,其影響很難被消除。有機農葯分解很慢,重金屬根本不分解,污染的土地即使在不再繼續污染的情況下,三五年內仍含較高的有害物質,並可通過食物鏈富集危害人類。所以,受到嚴重污染的土地上的植物不但不能食用,也不能作飼料或肥料。

❹ 求一些關於水污染對農業的危害的資料

可能有點多,自己慢慢看吧

當今,在淡水資源十分緊張的情況下,許多地方利用污水灌溉農田。未經處理的污水,既含有農作物生長所必需的養分,又含有有毒成分。盲目使用污水,不僅會污染土壤,而且還會影響農作物的生長和產品質量,損害人體健康。為了科學利用污水,妨患於未然,現將國家頒布的「農田灌溉水質標准」(GB 5084-92)中提到的水環境中的主要污染物的超標對農業環境的危害分述如下:
1、五日生化需氧量
五日生化需氧量是指在好氧的條件下,溫度為20 培養水樣5天水中微生物分解有機質的生物化學過程中所需要的溶解氧量。五日生化需氧量常作為水體有機物污染程度的指標。
灌溉水中的需氧有機污染物進入農田後,最終要被分解。在處於氧化條件的旱田土壤中,有機物質將被分解為二氧化碳和水等;在水田處於還原條件的土壤中,將生產氨氣、沼氣、有機酸、乙醇類等中間代謝產物。在分解過程中,由於消耗了水中的溶解氧及土壤中的氧化物的氧,從而使土壤的氧化還原電位下降,產生二價鐵、硫化氫、二價錳等。
灌溉水中需氧有機物的含量不太高時,對作物生長一般無不良影響,在一定條件下甚至還有改良土壤,促進增產的作用。但是,需氧有機物的含量過高時,上述產生的過剩的二價鐵、硫化氫等就要隨同有機酸等一起被水稻吸收,阻礙植株體內的代謝活動,抑制根系生長,甚至引起爛根,以至影響地上部植株的發育。尤其是作物對氮、磷、鉀等養分的吸收受到阻礙後,必然造成作物減產。
需氧有機物污染對水稻的危害一般在水田入水口附近較明顯,這是由於水中不溶性的有機物多半沉積在這里,土壤發生還原性危害所致。國標要求灌溉水中五日生化需氧量的含量:水作應小於80 mg/l,旱作應小於150 mg/l,蔬菜應小於80 mg/l。
2、化學需氧量
化學需氧量是在一定的條件下用強氧化劑氧化水樣時,所消耗該氧化劑量相當的氧的質量濃度,以氧的mg/l表示。它是指示水體被還原性物質污染的主要指標。其中包括大多數有機物和部分無機還原物質。
作為灌溉水的污染指標,化學需氧量與五日生化需氧量具有一定的類似性質,只是化學需氧量除了包括需氧有機生物氧化所耗之氧外,還包括無機還原性物質化學氧化所耗的氧。國標要求灌溉水中化學需氧量的含量:水作應小於200 mg/l,旱作應小於300mg/l,蔬菜應小於150mg/l。
3、懸浮物
懸浮物系指水樣經過慮後,截留在慮片上並於103~105 烘至恆重的固體物質。
含有大量的懸浮物的污水灌入農田後,由於流速減緩或膠體被破壞而使懸浮物大量沉澱,如果這些沉澱是由金屬粉末、泥沙組成,則會覆蓋在農田表層而影響農田的肥力;懸浮物還是水中各種重金屬污染物的吸附劑,這些重金屬污染物隨著懸浮物一起沉澱在農田,造成重金屬污染物在土壤和作物中的積累。國標要求灌溉水中懸浮物的含量:水作應小於150 mg/l,旱作應小於200 mg/l,蔬菜應小於100 mg/l。
4、凱氏氮
凱氏氮是指以凱氏法測得的含氮量。它包含了氨氮和在此條件下能被轉化為銨鹽而被測定的有機氮化合物。
氮本是植物生長所必需的營養物質,但當其含量過高時會使土壤板結,影響作物的生長。國標要求灌溉水中凱氏氮的含量:水作應小於12 mg/l,旱作應小於30 mg/l,蔬菜應小於30mg/l。
5、總磷(以P計)
動物或植物內所含磷質,經過分解與氧化作用,最後生成硫酸鹽。人每天從食物中得到的磷質,經過新陳代謝而排出硫酸鹽。洗滌劑、磷肥及骨粉等工廠廢水中也含有磷酸鹽。天然水中磷酸鹽含量一般較低,如果水中發現過量的磷酸鹽存在可表明水被污染。若同時發現過量的硝酸鹽和氯化物時,更可以進一步證實動物性物質曾經污染過水源。
天然水和廢水中的磷以正磷酸鹽、縮合磷酸鹽以及與有機體相結合的磷酸鹽3種形態存在。總磷量即水樣中各種形態的磷經消解後轉變成正磷酸鹽的總磷濃度。
磷也是植物生長所必需的營養物質,但當其含量過高時會使土壤板結,影響作物的生長。國標要求灌溉水中總磷的含量:水作應小於5.0 mg/l,旱作應小於10 mg/l,蔬菜應小於10 mg/l。
6、水溫
水溫過低會減緩植物生長,水溫過高會造成植物根系腐爛、死亡,農灌水水溫要求小於35 。
7、pH值
pH值除直接影響植物生長外,還會使一些營養物質被淋失或被土壤固定,造成植物缺乏養分而致害;或吸收了有毒的元素,造成生理危害,這些都是導致植物死亡的原因。pH值小於4,大於9時,對農作物均會產生不良影響。用pH低於3,高於11的水灌溉作物,作物很快死亡。大部分栽培植物喜歡在弱酸性和弱鹼性條件下生長。它們對pH的適應范圍為4~9,最宜范圍為5-8.5。不同作物對pH值的要求不同。小麥在弱酸性條件下比中性條件下生長的好。國標要求灌溉水的pH值允許范圍是5.5~8.5。
8、全鹽量
全鹽,主要是鈣、鎂、鈉、鉀所形成的硫酸鹽、鹽酸鹽和碳酸鹽,它們對作物的影響主要是通過離子起作用。對作物危害最大的是鈉鹽,鈣鹽和鎂鹽對作物也有一定的影響,但並不佔主導地位。
灌溉水含鹽量在1000mg/l以上,對作物生長有抑製作用,有使土壤積鹽的可能性。含鹽2000mg/l以上,使土壤積鹽明顯,會導致作物產量下降。土壤鹽分增加,使土壤溶液濃度提高,物質形態變化,造成植物吸收水分和養分的困難,植物因缺乏養料導致減產或最後死亡。因鹽類對離子的拮抗作用和協同作用,在灌溉水中,必須注意多種鹽類的存在,以防治單因子鹽類對作物的傷害。國標要求灌溉水的全鹽量在非鹽鹼地區應小於1000 mg/l,在鹽鹼地區應小於2000 mg/l,有條件的地區可以適當放寬。
9、氯化物(以CL計)
氯化鈉危害小麥發芽的臨界濃度為2000mg/l,危害水稻發芽的臨界濃度為1000mg/l。國標要求灌溉水的氯化物的含量應小於250 mg/l。
10、硫化物(以S計)
地下水(特別是溫泉水)及生活污水,通常含有硫化物,其中一部分是在厭氧條件下,由於細菌的作用,使硫酸鹽還原或由含硫有機物的分解而產生的。某些工礦企業,如焦化、造氣、選礦、造紙、印染和製革等工業廢水亦含有硫化物。
水中硫化物包括溶解性的 、 、 ,存在於懸浮物中的可溶性硫化物、酸可溶性金屬硫化物以及未電離的有機、無機類硫化物。硫化氫易從水中逸散於空氣、產生雞蛋臭味,且毒性很大。硫化物是水體污染的一項重要指標。
硫化物濃度即使很低也會使土壤有臭味,因此禁止採用含硫化物的廢水灌溉作物。國標要求灌溉水的硫化物的含量應小於1.0 mg/l。
11、汞及其化合物(按Hg計)
含汞0.005mg/l以上的水溶液灌溉水稻,糙米中含汞量均超過我國《食品中汞允許量》規定的0.02毫克/公斤的標准。汞在糙米及油菜中的殘留量隨灌溉液中汞的濃度的增加而增加。汞在水稻各器官中的分配為根>莖葉>殼>糙米。
灌溉水中含汞0.005mg/l,則汞在土壤表層即稍有積累,長期灌溉可造成汞在土壤表層的積累,污染土壤,造成對作物的危害。土壤中含汞量隨灌溉水中汞的濃度的增加而增加。隨灌溉水進入土壤中的汞主要集中在表層0-5厘米處。農作物能從被污染的土壤中吸收汞。作物中含汞量與土壤積累量成正相關。根據汞對農作物生長,產量的影響及農產品中的殘留,在土壤的積累,考慮到汞的毒性較大,長期灌溉能污染土壤,擬定汞的農田灌溉水質標准為0.001mg/l。
12、鎘及其化合物(按Cd計)
土壤對鎘有很強的吸附力,特別是粘土和有機質多的土壤,易於造成鎘含量的積蓄。當土壤的pH值偏酸時,鎘的溶解度增高,而且在土壤中易移動,可能污染地下水,同時也易被植物從根部吸收;當土壤pH值偏鹼時,鎘的移動性差,作物也難以吸收。在銅、鋅、砷、鎘這些元素中以鎘最容易造成土壤污染。
當灌溉水中或土壤中含有一定鎘時,均可被農作物吸收和在土壤中造成積蓄,其吸收量和積蓄量的多少隨灌溉水中鎘濃度、灌溉量和污灌年限的增加而增加。農作物吸收鎘後,鎘在植物體內的分布順序是根>莖葉>籽實。各種作物吸收鎘的能力有很大差異,小麥的吸收能力比水稻高,而玉米的吸收能力又低於水稻。由於鎘大量地積累在植物根、莖葉中,因此,在受鎘嚴重污染的農田裡,農作物的莖葉不宜作家畜飼料,根茬也不宜漚制肥料。為了防治土壤及在其上生長的農產品中有鎘的積累,建議灌溉水中鎘的最高允許濃度不應超過0.005mg/l。
13、砷及其化合物(按As計)
砷在土壤中的殘留主要集中在表層,自上而下的移動性小。
利用含砷污水灌溉農田,隨灌溉水中砷含量的增高和灌溉次數的增加,砷在土壤和作物中累積增加,使作物受害,污染收獲物。0.05mg/l以上的砷使水稻減產15.9%。0.1mg/l以上的砷使油菜減產10.3%。水稻、油菜減產百分率均隨砷濃度的增高而增加。用含砷0.25mg/l的水灌溉水稻,開始在糙米中出現殘留。含砷0.5mg/l水灌溉油菜,在油菜中開始出現砷殘留。用含砷0.5mg/l以下的灌溉水對水稻、油菜生長影響不明顯;含0.5mg/l以上砷的水對水稻、油菜生長有抑製作用,抑製程度隨砷的濃度增高而加大,含砷0.5mg/l為危害濃度,100mg/l為致死濃度。因為砷及其含砷化合物毒性很強,對人、蓄的健康有較大影響。規定灌溉水中的砷含量:水作、蔬菜不得超過0.05mg/l,旱作不得超過0.1mg/l。
14、六價鉻化合物(按Cr 計)
含六價鉻的灌溉水對水稻、小麥種子的萌發及其生長發育都有一定影響。水稻、小麥均能吸收灌溉水及土壤中的鉻。鉻對數種蔬菜及穀物的生長有刺激作用。鉻濃度5mg/l對作物有害;濃度10mg/l時作物出現嚴重的萎黃病;鉻與鎳協同作用時,鉻濃度僅2mg/l即對作物產生損害。鉻還在作物內積累。吸收的鉻主要積累在根中,其次是莖葉,少量積累在籽實里。
含鉻污水灌溉後,土壤可以積累鉻。植物吸收和土壤積累的鉻都隨灌溉水中鉻的濃度的增加及灌溉年限的增加而增加。可通過增加土壤有機質施用量和適當提高土壤的pH值來減少鉻污染造成的危害。為防止鉻對農作物、土壤造成的污染危害,灌溉水中鉻的最高允許濃度控制在0.1mg/l以下。國標要求灌溉水的六價鉻的含量應小於0.1 mg/l。
15、鉛及其化合物(按Pb計)
含鉛污水灌溉農田,其最高允許量應在1.0mg/l以下,否則抑制植物生長。進入土壤的鉛主要分布在土壤表層。當污灌水中鉛的濃度為50ppm左右時,對水稻產生毒害作用。但污水中硫酸根離子含量較多時,易生成硫酸鉛,就沒有危害了。鉛對植物毒性比砷、銅小。作物可以通過根吸收土壤或灌溉水中的鉛,並主要積累在根部,只有極少部分轉移到地上部。國標要求灌溉水的鉛及其化合物的含量應小於0.1mg/l。
16、銅及其化合物(按Cu計)
含銅污水灌溉農田,其最高以允許量應在2.0mg/l左右。銅是植物必需的微量元素。植物缺銅時,幼葉尖端乾枯,葉片脫落,生長受到抑制。谷類作物一般不能結實。土壤含銅過高時,作物主要積累在根部,造成根系發育惡化,減弱了根對各種營養成分的吸收。作物受害的程度,一般是隨農業環境中銅的含量的增加而加重。銅被作物吸收後,以根部分布的最多,莖葉次之,籽粒中最少。國標要求灌溉水的銅及其化合物的含量應小於1.0 mg/l。
17、錳
錳濃度1~10mg/l對豆類有害;達5mg/l對橙和柑桔幼苗有致毒作用;錳濃度5~10mg/l對西紅柿有致毒作用;錳濃度10~25mg/l對大豆和亞麻有致毒作用。
18、鋅及其化合物(按Zn計)
鋅是植物生長必需的微量元素。鋅可以間接影響植物生長素的形成,在缺鋅的土壤里,作物生長常常受到抑制,並出現各種病症。含鋅廢水灌溉農作物,鋅可以在土壤內累積,並能富集。土壤里含鋅過高時,主要傷害作物的根系,使根的伸長受到阻礙,葉子呈黃綠色,並逐漸萎黃,而且分孽少,莖短。小麥受鋅危害,葉尖上即出現黃褐色的條斑點。被吸收的鋅主要積蓄在植物的根部,也有一部分向莖葉中轉移。鋅在植物體內的移動性居於中等水平,向籽實中的轉移不如鎘。我國規定灌溉水中鋅及其化合物的含量為不超過2.0mg/l。
19、氟化物(按F計)
氟在植物體的積累隨著植物種類不同而有所差異。氟化物含量在34.0mg/l以下,水稻生長發育未受影響;113.25mg/l以上,水稻生長發育受到抑制;453mg/l可致水稻死亡,但此濃度以下對茄子無影響。含氟污水中有一定的磷酸鹽,污灌後硫化細菌增加,可促進磷酸鹽的轉化,提高了土壤中可溶性磷的含量,有利作物生長。含氟污水灌溉後細菌數量增大,生物學過程旺盛,產量增加。由於不同作物對氟敏感程度不同,為避免對地面水和漁業的污染危害,為保護整個農業環境和人民健康,規定氟的灌溉標准為高氟區應小於2.0mg/l,一般地區應小於3.0mg/l。
20、氰化物(按游離氰根計)
50mg/l以上氰對水稻、油菜的生長、發育和產量有影響,並開始在糙米、油菜中有殘留,殘留量隨灌溉濃度最高而加大。
根據不同生育期污灌氰殘留量不同,在生產上利用含氰污水灌溉水稻宜在前期,不宜在後期。不同濃度氰在水稻根、莖、葉中有殘留,殘留量與澆灌濃度成正相關。殘留量:根>莖葉>谷殼>糙米。根殘留量佔80%左右,莖葉佔15%左右。不同濃度氰在土壤中有殘留,殘留量隨著濃度增加而增大,但不與灌溉濃度成正比上升。土壤中氰的分解速度與氣溫和灌溉濃度有關,但無論在何種氣溫下,土壤中氰的分解速度都與灌溉氰的濃度成正相關。氰化物隨水進入土壤後消失的速度較快,在土壤中不會逐年積累。一般大田土壤中,氰的年凈化率都在90%以上。採取隔年清污輪灌,不會造成土壤和水稻的明顯污染。國標要求灌溉水的氰化物的含量應小於0.5mg/l。
21、揮發性酚
灌溉水中的酚,高濃度時(50-1000mg/l)可影響作物的正常生長和產量,甚至造成作物的死亡(1000mg/l)。低濃度時(30mg/l)可促使作物增產。不影響作物正常生長和產量的安全濃度在50mg/l左右。灌溉水中的酚可造成作物體內酚量的增加。作物體內的酚量隨灌溉水中酚濃度的提高而增加。作物體內酚積累量莖>根>籽粒。酚毒性較小,酚在作物中的積累問題,以及酚對作物生長、產量的影響問題,不會成為制定農田灌溉水質標準的限制因素。
含酚污水進入土壤,主要分布在土壤表層,50厘米以下的土層中酚的含量極少。土壤對酚具有較強的凈化能力,酚在土壤中的年凈化率在90%以上。因此,低濃度含酚污水灌溉後,不會影響土壤肥力,也不會造成土壤污染。國標要求灌溉水的揮發酚的含量應小於1.0 mg/l。

❺ 為什麼生活污水為主的污水處理廠污泥中重金屬zn含量較多

1、鋅是一種藍白色金屬。當溫度達到225℃後,鋅氧化激烈。燃燒時,發出藍綠色版火焰。鋅權易溶於酸,也易從溶液中置換金、銀、銅等。
2、鋅的主要用途
(1)鍍鋅具有優良的抗大氣腐蝕性能,在常溫下表面易生成一層保護膜,因此鋅最大的用途是用於鍍鋅工業。很多水管都是鍍鋅管,
(2)鋅合金用於汽車製造和機械行業。鋅具有適用的機械性能。在一定條件下具有優越的超塑性能。鋅與銅、錫、鉛組成的黃銅,用於機械製造業。含少量鉛鎘等元素的鋅板可製成鋅錳干電池負極、印花鋅板、有粉腐蝕照相制板和膠印印刷板等。
(3)鋅可以用來製作電池。例如:鋅錳電池以及鋅空氣蓄電池。鋅電極可在超市、電池經營點、汽配商店等購買。
(4)鋅具有良好的抗電磁場性能。廣泛用於橡膠 、塗料、搪瓷、醫葯、印刷、纖維等工業。鋅具有適宜的化學性能。鋅粉、鋅鋇白、鋅鉻黃可作顏料。氧化鋅還可用於醫葯、橡膠、油漆等工業。
3、鋅在生活中用途廣泛,又加上其易溶於酸,所以生活污水中會含有很高濃度的鋅,再加之污水處理廠處理污水時,通過絮凝沉澱,把重金屬包括鋅轉移到污泥中。所以,生活污水為主的污水處理廠污泥中重金屬鋅含量較多。

❻ 鋅污染的簡介

鋅對魚類和水生動物的毒性比對人和溫血動物大很多倍。鋅在土壤中富集,會使植物體中也富集而導致食用這種植物的人和動物受害。用含鋅污水灌溉農田對農作物特別是小麥影響較大,會造成小麥出苗不齊,分櫱少,植株矮小、葉片萎黃。過量的鋅還會使土壤失去活性,細菌數目減少,土壤中的微生物作用減弱。我國規定生活飲水的鋅含量不得超過1.0mg/L,工業廢水中鋅及其化合物的最高排放濃度為5.0mg/L,車間空氣中氧化鋅的最高容許濃度為5.0mg/L。
鋅是自然界中分布較廣的金屬元素,主要以硫化鋅、氧化鋅狀態存在。鋅與很多元素如鉛、銅、鎘的礦物共生。在地殼的岩石圈中鋅的平均含量為70ppm,在土壤中的平均含量為50ppm。中國土壤含鋅3~709ppm,中值為100ppm。鋅在大氣中的含量為1.1~5.8微克/米3,在海水中的濃度為0.01毫克/升。鋅是動、植物所必需的營養元素,蔬菜含1~10ppm,谷類含140ppm,茶葉含20~100ppm。鋅是大多數酶的必要成分。標准人體(體重70公斤)含鋅2300毫克,平均濃度為33ppm,其中以肝、隨意肌、骨骼含鋅量為最高。在血液中鋅是血清、紅細胞、白細胞的固有成分。鋅化合物在機器製造工業中用於金屬電鍍,在木材加工中用於木材防腐,在油漆工業中用於生產鋅顏料、白色塗料和白色立德粉顏料。鋅化合物還用於紡織工業、化學制葯和造紙工業。

❼ 人類的日常生活和工業生產都產生了大量垃圾,它們對土地造成了哪些危害

土壤污染主要來源於生活污水和工業廢水、廢氣、廢渣以及化肥和農葯。生活污水和人畜糞尿中含有許多植物需要的養分,用污水灌田或施用糞肥一般會使農作物增產。但這些廢水、廢物中的病原菌、病毒、寄生蟲及蟲卵等則進入農田,沉積於土壤中,造成土壤污染。人接觸了污染的土壤和農產品,會引起破傷風、流行性病、地方病和寄生蟲病等。 現代農業大量施用化肥,致使硝酸鹽、硫酸鹽、氯化物等無機物大量殘留在土壤中。它們破壞土壤的理化性質,使土壤板結和鹽漬化,從而使農作物減產。使用農葯則使多環芳烴、多氯聯苯等有機物沉降在土壤中,毒害動植物和人。 大氣中的煙塵和二氧化硫、氮氧化合物以及放射性塵埃等有害物質會自然地或隨雨雪沉降在土壤中。冶煉廠和汽車排放的廢氣中的鎘、鉛等有害物也會被土壤吸附,造成污染。因此在工廠周圍和公路兩側的土壤最容易受污染。 在土壤污染中重金屬污染造成的危害最大。鉻、錳、鎳等還能在人體不同部位引起癌症。 土壤中金屬含量過高也會使植物受害。據實驗,每公斤土壤含銅20毫克時,小麥就會枯死,達到250毫克時,水稻也會枯死。每公斤土壤含鋅超過50毫克,就會影響作物的生長。 

❽ 問題是"井水中含鋅量高達22mg/l,這種水能飲用嗎長期飲用對人的身體有什麼影響

市疾控中心提醒市民--開採的井水不宜飲用
據疾控中心專家介紹,國家《生活飲用水衛生規范》中,對生活飲用水至少要檢測35個以上指標,根據近10多年來對我市居民提供的井水的檢測結果,自己開採的井水最好不要飲用。原因有三:

一是無機毒性
指標超標。一般市民家中開採的井水為淺表水,而淺表水易受地表工業廢水及生活污水等污染。根據檢測統計,90%以上的井水中,鐵或錳含量超過國家標准,有的甚至超過國家衛生標准10多倍。細心的市民會發現,剛打出來的井水開始沒有什麼顏色,放一段時間後就會變紅,原因就是水中的鐵或錳元素被空氣中的氧氣氧化成高價離子而呈現的顏色。如果井旁有電鍍廠、化工廠、冶金廠等,其它金屬含量也會非常高,如鉛、鎘、砷等,長期飲用將損害身體。

二是井水水質不穩定,有機污染指標易超標。因為自己開采水井,選址上沒有科學論證,周圍垃圾場、糞便池、化工廠的污染物可能通過土壤滲透或雨水沖刷對井水造成污染,往往出現氨氮、亞硝酸鹽、硝酸鹽等偏高。武進某村多戶村民使用同一口老井,幾年下來,出現好幾例胃癌病人,經市衛生檢測中心檢測,發現水中及周圍土壤中含有較高濃度的「六六六」、「滴滴涕」農葯殘留。

三是細菌指標不合格。由於井水沒有經過專業消毒,細菌指標往往達不到直接飲用水要求。井水一旦遭到人畜糞便中傳染性較強的致病菌污染,飲用後常常造成群體性的疾病爆發。用這種水清洗餐具後,這些細菌往往會附著在餐具上污染食物,導致人生病。

所以,在目前環境污染比較重的情況下,市民應飲用和使用經嚴格消毒處理、檢驗合格的管網自來水。

閱讀全文

與生活污水含鋅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小區的活凈水和直飲水哪個貴 瀏覽:646
納米凈化器有什麼用 瀏覽:874
仟品智聯凈水機濾芯怎麼安裝 瀏覽:199
凈水器晚上接單哪個平台好 瀏覽:48
lexy掛燙機清除水垢視頻 瀏覽:458
燒什麼水才不會有水垢 瀏覽:233
凈水器壓力罐里水怎麼能放掉 瀏覽:36
羚羊汽油濾芯怎麼拆 瀏覽:578
用吸奶器吸怎麼避免回奶 瀏覽:664
凈水器代理哪裡有賣的 瀏覽:351
樹脂防滑墊去味 瀏覽:845
薄膜蒸發器有哪些種類污水濃縮 瀏覽:688
文華過濾函數用法 瀏覽:273
濾芯最大操作溫度是多少 瀏覽:988
污水供應商有哪些 瀏覽:990
貴州進口家用污水提升器要多少錢 瀏覽:710
日處理十萬噸污水處理廠需多少人 瀏覽:311
污水處理廠除臭系統廠家 瀏覽:867
RO膜進水要求鐵錳 瀏覽:233
格美凈水器怎麼更換濾芯 瀏覽:7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