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污水處理站中的「事故池」是什麼,怎麼建造,有什麼標准
事故池(事故水收集池)是污水處理過程中所需構築物的一種,在處理化工、石化等一些工廠所排放的高濃度廢水時,一般都會設置事故池。
原因在於當這些工廠出現生產事故後,會在短時間內排放大量高濃度且pH值波動大的有機廢水,這些廢水若直接進入污水處理系統,會給運行中的生物處理系統帶來很高的沖擊負荷,造成的影響需要很長時間來恢復,有時會造成致命的破壞。
為避免事故水對污水處理系統帶來的影響,因此很多污水處理場設置了事故池,用於貯存事故水。
標准:在非事故狀態下需佔用事故池時(例如,前期雨水池共用),佔用容積不得超過事故池容積的1/3,並應設有在事故時可以緊急排空的技術措施。污水處理事故池不可作為事故儲存設施,不能把風險進一步轉加到污水處理系統。
(1)消防事故廢水池擴展閱讀
應急事故水池容量應根據發生事故的設備容量、事故時消防用水量及可能進入應急事故水池的降水量等因素綜合確定。罐區防火堤內容積、排至事故池的排水管道在自流進水的事故池最高液位以下的容積、現有儲存事故排水設施的容積均可作為事故排水儲存有效容積。
計算應急事故廢水量時,裝置區或貯罐區事故不作同時發生考慮,取其中的最大值。應按事故排水最大流量對事故排水收集系統的排水能力進行校核,明確導排系統的防火、防爆、防滲、防腐、防凍、防洪、抗浮、抗震等措施。
B. 消防池和事故池的區別是什麼
消防水池是儲蓄備用的消防滅火用水的,事故水池是儲蓄工業設施的備用水的。事故水池可以作為消防備用水池的。
C. 關於消防水池和事故收集池能否合二為一
不可以的,消防水池是發生火災時用的,裡面是裝滿水的,而事故應急池是空的,用於發生事故時裝污水用的,二者不是一個概念。事故應急池的容積在《石油化工企業設計防火規范》GB50160-92第5.2.17條有規定的。
D. 事故水池的事故水池的設計要求
1、事故池容積確定應執行的標准或規范主要有:GB50483-2009、Q/SY 1190-2009和中國石化安環[2006]10號等。GB50483規定的應急事故水池容積確定方法,對所有涉及危險化學品環境風險事故排水的項目均應適用執行。其中消防用水量確定、圍堰或防火堤有效容積確定時應按《建築設計防火規范》(GB50016-2006)、《石油化工企業設計防火規范》(GB50160-2008)、《石油庫設計規范》(GB50074-2002)、《儲罐區防火堤設計規范》(GB50351-2005)[10]等有關規定執行;最大降雨量確定按《室外排水設計規范》(GB50014-2006)、《石油化工企業給水排水系統設計規范》(SH3015-2003)等執行。必須根據項目特點、行業標准或規范、事故池容積確定的具體要求等,注意區分各標准規范的適用范圍和具體規定條款的執行,尤其是石油化工企業和石油庫。
2、應急事故水池容量應根據發生事故的設備容量、事故時消防用水量及可能進入應急事故水池的降水量等因素綜合確定[1]。罐區防火堤內容積、排至事故池的排水管道在自流進水的事故池最高液位以下的容積、現有儲存事故排水設施的容積均可作為事故排水儲存有效容積。計算應急事故廢水量時,裝置區或貯罐區事故不作同時發生考慮,取其中的最大值[1]。應按事故排水最大流量對事故排水收集系統的排水能力進行校核,明確導排系統的防火、防爆、防滲、防腐、防凍、防洪、抗浮、抗震等措施。
3、必須注意事故時進入事故水池的雨水量,與正常生產時初期雨水量(即前期雨水)的本質區別,不可混淆。一是降雨歷時不同,正常生產運營過程中初期雨水是指剛下的雨水,一次降雨過程中的前10~20min最大降水量[1],其設計參數計算必須按GB50014規定的短歷時暴雨強度公式確定;而事故時降水量應根據事故消防時間(參照GB50016、GB50160規定一般為2~6h,Q/SY 1190規定為6~10h)確定。二是匯水面積不同,初期雨水的匯水面積必須考慮生產區和儲存區總的匯水面積;事故時只考慮裝置區或罐區單獨的能進入事故排水系統的最大降雨量,不作同時匯水考慮,且應採取措施盡量減少進入事故排水收集系統的雨水匯集面積。
4、在非事故狀態下需佔用事故池時(例如,前期雨水池共用),佔用容積不得超過事故池容積的1/3,並應設有在事故時可以緊急排空的技術措施。污水處理事故池不可作為事故儲存設施,不能把風險進一步轉加到污水處理系統。
5、事故池容積的確定,應結合項目的三級防控體系[5](污染源頭、過程處理和最終排放)建設進行,做到「預防為主、防控結合」,以將事故狀態下的廢水控制在廠內不排入外環境,確保環境安全。一級防控體系必須建設裝置區圍堰、罐區防火堤及其配套設施(如備用罐、儲液池、隔油池、導流設施、清污水切換設施等),防止污染雨水和輕微事故泄漏造成的環境污染;二級防控體系必須建設應急事故水池、攔污壩及其配套設施(如事故導排系統),防止單套生產裝置(罐區)較大事故泄漏物料和消防廢水造成的環境污染;三級防控體系必須建設末端事故緩沖設施及其配套設施,防控兩套及以上生產裝置(罐區)重大事故泄漏物料和消防廢水造成的環境污染。
E. 消防廢水如何處理使成本降低
你好,設置消防池,發生火災收集了消防廢水,然後利用消防池可以有效的降低成本
消防水池是一種人工建造的蓄水設施,供固定式或移動式消防泵吸水使用。 當市政給水管網或家庭進水管不能滿足室內外消防給水的設計流量時; 1個消防給水或僅1個進水管,室外消火栓設計流量大於20L/s或建築高度大於50m; 市政消防給水設計流量小於建築物室內外消防給水設計流量等規定之一的,應當設置消防水池。
拓展資料:一:什麼是消防用水
我國的消防用水主要是生活飲用水。 建築物消防設計規范規定「消防用水可由供水管網、天然水源或消防水池供水。但最好不要接消火栓的水飲用!主要考慮衛生。一般 ,消防管道和管件不需要滿足與用水有關的衛生標准,許多因素都會影響水質。
1.安全保護
上述水作為消防水源最大的技術問題是安全防護。一般設計以生活用水作為消防水源,生活用水與消防用水可通過水池、水箱或管道連接。但以中水為水源時,為保證生活用水安全,不得將消防系統與生活供水系統直接相連。
2. 用水保證
用中水或循環冷卻水和消防水建造的水池容積必須滿足建築防火設計規范的蓄水量和中水和循環冷卻水系統的用水要求。水池補水管除滿足再生水和循環冷卻水系統的需要外,還必須滿足消防規范規定的消防系統補水要求。
3、泵房設計
當中水、循環水箱的水泵房耐火等級滿足消防規范要求且有直接室外緊急出口時,中水、循環水箱的消防泵房、泵房可拼裝,但應分開布置,便於操作。當條件不滿足消防要求時,應獨立建設消防泵房。
二:什麼是成本
成本是商品經濟的價值范疇,是商品價值的組成部分。 人們要進行生產經營活動或達到一定的目的,就必須消耗一定的資源。他們花費的資源的貨幣表現和對象化稱為成本。隨著商品經濟的不斷發展,成本概念的內涵和外延也在不斷變化和發展。從另一個角度來看,成本也可以是做出選擇所必須付出的代價。當人們「舍魚取熊掌」時,「魚」就是人的成本。企業投資時,企業支付的錢就是企業投資的成本。
F. 事故水池的設計要求是什麼
應急事故水池容量應根據發生事故的設備容量、事故時消防用水量及可能進入應急事故水池的降水量等因素綜合確定。罐區防火堤內容積、排至事故池的排水管道在自流進水的事故池最高液位以下的容積、現有儲存事故排水設施的容積均可作為事故排水儲存有效容積。
G. 事故救援過程中產生的消防廢水流入河流如何處理
摘要 危險化學品著火後的消防廢水不可以直排,廢水含危化品和消防過程中產生的其他燃燒物雜質,成分復雜還有害,要有事故應急池進行收集,最後作為危險廢物交有資質的單位處理。
H. 消防廢水池和低濃度廢水池能否共用
可以,但是要保證消防用水量。
一般不合用,因為消防水池一般比生活水池大,生版活水池要保證水質,成本權較高。
1、依據《二次供水設施衛生規范》GB17051-1997的規定。
2、合用水池因要保證消防用水不被動用,且一般存在消防用水存水量大於生活用水存水量的情況,使水在池中停留時間過長,水在池中的流動性差,有死角,使池(箱)中的水質一般達不到生活飲用水衛生標準的要求。
3、消防管網中的水,因長期不動而水質惡化,一旦倒流或滲流入合用水池或水箱,使池(箱)中的水質受污染。
工業建築中,亦應將生活飲用水池與工業用水水池分開獨立設置,需合用時必須得到當地疾病控制中心的批准。
規范只對容量做出了規定,沒有強制不能合用。
I. 消防廢水如何排放
像一般的工業園區會有事故水池,依託園區的雨水管線收集事故水,事故水主要包括消防用水和發生事故時的雨水。發生火災時,通過閥門的切換,講事故水排入事故水池,經過監測達標後排放,如若不達標則泵提升至附近污水處理廠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