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污水知識 > 如何分析金屬治煉廢水

如何分析金屬治煉廢水

發布時間:2022-04-25 15:52:03

① 冶金工業廢水怎麼處理

冶金工業產品繁多,生產流程各成系列,排放出大量廢水,是污染環境的主要廢水之一回.循環用水是冶金廢水治理的答一項重要措施.:發展和採用不用水或少用水及無污染或少污染的新工藝、新技術。

現階段為實現節能減排,多數冶金企業將綜合廢水收集一起,處理後作為生產補水全部回用

② 重金屬廢水處理的方法有哪些

重金屬廢水常見於電鍍、電子工業和冶金工業,尤其是電鍍、電子工業廢水,它的成分非常復雜,除含氰(CN-)廢水和酸鹼廢水外,根據重金屬廢水中所含重金屬元素進行分類,一般可以分為含鉻(Cr)廢水、含鎳(Ni)廢水、含鎘(Cd)廢水、含銅(Cu)廢水、含鋅(Zn)廢水、含金(Au)廢水、含銀(Ag)廢水等。

 

廢水中的重金屬是各種常用方法不能分解破壞的,而只能轉移它們的存在位置和轉變它們的物理和化學形態。例如,經化學沉澱處理後,廢水中的重金屬從溶解的離子狀態轉變成難溶性化合物而沉澱下來,從水中轉移到污泥中;經離子交換處理後,廢水中的金屬離子轉移到離子交換樹脂上;經再生後又從離子交換樹脂上轉移到再生廢液中。總之,重金屬廢水經處理後形成兩種產物,一是基本上脫除了重金屬的處理水,一是重金屬的濃縮產物。重金屬濃度低於排放標準的處理水可以排放;如果符合生產工藝用水要求,最好回用。

 

重金屬廢水處理方法通常有沉澱法、物理化學法、電化學處理技術、生物化學法;以上所述方法都有各自的優缺點,在使用這些方法的時候需要根據重金屬廢水的具體特點進行方案的設計。很多時候,單一的方法往往很難取得較好的效果,同時使用兩種或者多種方法則可以更好更快地達到治理重金屬廢水的目的。

③ 有色金屬冶煉對環境有什麼影響

主要是工業上說的廢水廢氣廢渣.
廢水——主要是濕法冶煉過程中(酸性浸出、鹼性浸出、萃取、制備硫酸、洗渣等)排除的工業廢水,其一般含有重金屬,如銅、鋅、鉛、鎘、鈷等,特別是鎘、鉛、鈷等毒性大的金屬,會對土壤、江河等造成污染.造成的土壤污染主要是改變土壤的性質,造成植物死亡、無法種植莊稼等,或者莊稼作物含超標的重金屬元素;未經處理或為達到排放標準的廢水直接排入江河,會造成江河的污染,不但使得其中的生物死亡,也直接影響到人類用水.近幾年出現過影響很壞冶金污染事件,如株洲冶煉廠排放的污水直接排入湘江,導致湘江污染很嚴重;韶關冶煉廠排放的污水導致珠江水重金屬超標,直接影響珠江下游居民飲水,冶煉廠附近的農田無法種植水稻,居民的血鉛嚴重超標等等;廣西龍江河鎘污染事件等等.這些都是簡報了的,還有很多沒有報道的.
廢氣——主要是火法冶金排放的廢氣,其中主要含有二氧化硫等有害的氣體.含二氧化硫的氣體遇到雨天就會變成酸雨,酸雨對土壤、植物、江河等有很大的危害.因為廢氣是流動的,往往形成酸雨降落下來的地方不是排放源地,甚至遠在萬里之外.這里報道是有挺多的,只不過沒有很明確的指出是誰排放的廢氣.
廢渣——無論是濕法冶金還是火法冶金都有廢渣.火法冶煉得到的渣基本是穩定的,不會因為雨水或者時間會使得其中的有害金屬進入土壤或水中造成污染,但是其排放量大,目前的技術有無法使其得到合理的使用,使用佔地大,也是目前要處理的問題之一.而濕法冶金過程中得到的渣,用於採用酸性浸出或者鹼性浸出,使得其中的鉛、鎘、鈷等有害金屬化合物變成不穩定的化合物,堆放時間長了或者露天堆放遇雨水,其中的不穩定的化合物會分解加入水中,使鉛、鎘、鈷等進入水中,污染土壤和水.影響很惡劣的廣西龍江河鎘污染事件就是這類.

④ 重金屬污水怎麼處理

重金屬的污染問題已成為今世界各國共同關注的問題,國內外對重金屬的處理方面的研究正在全面進行中。我國也在這方面取得了矚目的成績。

重金屬廢水處理的方法有很多,可分為兩大類:一類是使溶解性的重金屬轉變為不溶或者難溶的金屬化合物,從而將其從水中除去。另一類是在不改變重金屬化學形態的情況下進行濃縮分離,例如反滲透法、電滲析法、離子交換法、蒸發濃縮法等。

1.氫氧化物沉澱法。該方法是通過向重金屬廢水投加鹼性沉澱劑(如石灰乳、碳酸鈉液鹼等),使金屬離子與輕基反應,生成難溶的金屬氫氧化物沉澱,從而予以分離的方法。
2.硫化物沉澱法。該方法是通過向廢水中投加硫化劑,使金屬離子與硫化物反應,生成難溶的金屬硫化物沉澱從而得以分離的方法。硫化劑可採用硫化鈉、硫化氫或硫化亞鐵等。此法的優點是生成的金屬硫化物的溶解度比金屬氫氧化物的溶解度小,處理效果比氫氧化物沉澱更好,而且殘渣量少,含水率低,便於回收有用金屬。缺點是硫化物價格高。
3.還原法。該方法是通過向廢水中投加還原劑,使金屬離子還原為金屬或低價金屬離子,再投加石灰使其成為金屬氫氧化物沉澱從而得以分離的方法。還原法可用於銅、汞等金屬離子的回收,常用於含鉛廢水的處理。
4.離子交換法。離子交換法是利用離於交換劑的交換基團,與廢水中的金屬離子進行交換反應,將金屬離子置換到交換劑上予以除去的方法。用離子交換法處理重金屬廢水,如Cu2+、Zn2+、Cd2+等,可以採用陽離子交換樹脂;而以陰離子形式存在的金屬離子絡合物或酸根 (HgCl2-、Cr2O72等),則需用陰離子交換樹脂予以除去。
5.鐵氧體法。鐵氧體是由鐵離子、氧離子以及其它金屬離子所組成的氧化物,是一種具有鐵磁性的半導體。採用鐵氧體法處理重金屬廢水是根據鐵氧體的製造原理,利用鐵氧體反應,把廢水中的二價或三價金屬離子,充填到鐵氧體尖晶石的晶格中去,從而得到沉澱分離的方法。
6.電解法。電解法是利用電極與重金屬離子發生電化學作用而消除其毒性的方法。按照陽極類型不同,將電解法分為電解沉澱法和回收重金屬電解法兩類。電解法設備簡單、佔地小、操作管理方便、而且可以回收有價金屬。但電耗大、出水水質差、廢水處理量小。
7.膜分離方法。該方法是利用一種特殊的半透膜,在外界壓力的作用下,在不改變溶液中化學形態的基礎上,將溶劑和溶質進行分離或濃縮的方法。膜分離法包括反滲透法、電滲析法、擴散滲折法、液膜法和超濾法等。
8.吸附法。該方法是利用吸附劑將廢水中的重金屬離子除去的方法。吸附法由於佔地面積小、工藝簡單、操作方便、無二次污染,特別適用於處理含低濃度金屬離子的廢水。
更多污水處理技術文章參考易凈水網資料庫www.ep360.cn/qita

⑤ 重金屬廢水的危害及來源

1.重金屬廢水來源

重金屬廢水主要來自礦山、冶煉、電解、電鍍、農葯、醫葯、油漆、顏料等企業排出的廢水。廢水中重金屬的種類、含量及存在形態隨不同生產企業而異。由於重金屬不能分解破壞,而只能轉移它們的存在位置和轉變它們的物理和化學形態。例如,經化學沉澱處理後,廢水中的重金屬從溶解的離子形態轉變成難溶性化台物而沉澱下來,從水中轉移到污泥中;經離子交換處理後,廢水中的重金屬離子轉移到離子交換樹脂上,經再生後又從離子交換樹脂上轉移到再生廢液中。

2.重金屬廢水處理標准

(1) 改革生產工藝,不用或少用毒性大的重金屬。

(2) 採用合理的工藝流程、科學的管理和操作,減少重金屬用量和隨廢水流失量,盡量減少外排廢水量。重金屬廢水應當在產生地點就地處理,不同其他廢水混合,以免使處理復雜化。更不應當不經處理直接排入城市下水道,以免擴大重金屬污染。

(3) 廢水中呈溶解狀態的重金屬轉變成不溶的金屬化合物或元素,經沉澱和上浮從廢水中去除。可應用方法如中和沉澱法、硫化物沉澱法、上浮分離法、電解沉澱(或上浮)法、隔膜電解法等。

(4) 將廢水中的重金屬在不改變其化學形態的條件下進行濃縮和分離,可應用方法有反滲透法、電滲析法、蒸發法和離子交換法等。這些方法應根據廢水水質、水量等情況單獨或組合使用。

⑥ 怎麼處理高溫冶金污水

這個要分析你的污水復含有什麼物質,然制後針對你的污水制定處理方法。首先高溫你要建一個冷卻塔來降溫。另外冶金廢水還有重金屬比較多。就需要你通過沉澱的方法把重金屬沉澱下來,然後沉澱的渣滓再處理就行了。每個廠家的污水含有的重金屬又不是一定的,就需要你通過測定污水含有那種重金屬這樣才能確定用何種方法來處理

⑦ 測得某金屬冶煉廠的酸性工業廢水中,含有一定量的Fe3+、Cu2+、Au3+等離子.按照「變廢為寶」的原則,設計

由工藝流程圖示知,E為鐵元素的離子,而A為銅、金的單質,通過過濾將鐵元素與活潑性比它弱的銅、金分離出來,因此①處加入的物質為鐵屑,發生的反應為Fe+2H+═Fe2++H2↑,2Fe3++Fe═3Fe2+,Cu2++Fe═Cu+Fe2+,2Au3++3Fe═2Au+3Fe2+;②處加入稀硫酸以除去銅、金中過量的鐵屑,並將過濾後的硫酸亞鐵溶液與含Fe2+的E溶液相混合;③處利用金不溶於硝酸的性質將銅與金分離開;④處將得到的銅離子用氫氧化鈉轉化為氫氧化銅沉澱,從而再受熱分解為氧化銅;⑤處加入氫氧化鈉將亞鐵離子轉化為氫氧化亞鐵沉澱,再利用空氣將其轉化為氫氧化鐵沉澱,最終受熱分解為鐵紅(氧化鐵).
(1)由以上分析可知①鐵屑;②稀硫酸;③稀硝酸;④氫氧化鈉;⑤氫氧化鈉,
故答案為:鐵屑;稀硫酸;稀硝酸;氫氧化鈉;氫氧化鈉;
(2)①處加入的物質為鐵屑,發生的反應為Fe+2H+═Fe2++H2↑,2Fe3++Fe═3Fe2+,Cu2++Fe═Cu+Fe2+,2Au3++3Fe═2Au+3Fe2+
故答案為:Fe+2H+=Fe2++H2↑、2Fe3++Fe=3Fe2+、Cu2++Fe=Cu+Fe2+、2Au3++3Fe=2Au+3Fe2+
(3)③處利用金不溶於硝酸的性質將銅與金分離開,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3Cu+8HNO3(稀)=3Cu(NO32+2NO↑+4H2O,
故答案為:3Cu+8HNO3(稀)=3Cu(NO32+2NO↑+4H2O.

⑧ 重金屬廢水來源及其處理原則是什麼

重金屬廢水主要來自礦山、冶煉、電解、電鍍、農葯、醫葯、油漆、顏料等企業排出的廢水。廢水中重金屬的種類、含量及存在形態隨不同生產企業而異。由於重金屬不能分解破壞,而只能轉移它們的存在位置和轉變它們的物理和化學形態。
例如,經化學沉澱處理後,廢水中的重金屬從溶解的離子形態轉變成難溶性化台物而沉澱下來,從水中轉移到污泥中;經離子交換處理後,廢水中的重金屬離子轉移到離子交換樹脂上,經再生後又從離子交換樹脂上轉移到再生廢液中。
因此,重金屬廢水處理原則是:
首先:最根本的是改革生產工藝.不用或少用毒性大的重金屬;
其次:是採用合理的工藝流程、科學的管理和操作,減少重金屬用量和隨廢水流失量,盡量減少外排廢水量。重金屬廢水應當在產生地點就地處理,不同其他廢水混合,以免使處理復雜化。更不應當不經處理直接排入城市下水道,以免擴大重金屬污染。
對重金屬廢水的處理,通常可分為兩類;
一是使廢水中呈溶解狀態的重金屬轉變成不溶的金屬化合物或元素,經沉澱和上浮從廢水中去除.可應用方法如中和沉澱法、硫化物沉澱法、上浮分離法、電解沉澱(或上浮)法、隔膜電解法等;
二是將廢水中的重金屬在不改變其化學形態的條件下進行濃縮和分離,可應用方法有反滲透法、電滲析法、蒸發法和離子交換法等。這些方法應根據廢水水質、水量等情況單獨或組合使用。

⑨ 重金屬廢水的處理方法

可分為兩類:一是使廢水中呈溶解狀態的重金屬轉變成不溶的重金屬化合物或元素,經沉澱和上浮從廢水中去除,可應用中和沉澱法、硫化物沉澱法、上浮分離法、離子浮選法、電解沉澱或電解上浮法、隔膜電解法等;二是將廢水中的重金屬在不改變其化學形態的條件下進行濃縮和分離,可應用反滲透法、電滲析法、蒸發法、離子交換法等。第一類方法特別是中和沉澱法、硫化物沉澱法和電解沉澱法應用最廣。從重金屬廢水回用的角度看,第二類方法比第一類優越,因為用第二類方法處理,重金屬是以原狀濃縮,不添加任何化學葯劑,可直接回用於生產過程。而用第一類方法,重金屬要藉助於多次使用的化學葯劑,經過多次的化學形態的轉化才能回收利用。一些重金屬廢水如電鍍漂洗水用第二類方法回收,也容易實現閉路循環。但是第二類方法受到經濟和技術上的一些限制,目前還不適於處理大流量的工業廢水如礦冶廢水。這類廢水仍以化學沉澱為主要處理方法,並沿著有利於回收重金屬的方向改進。
電解法:比較廣泛地用於處理含氰的重金屬廢水。以電解氧化使氰分解和使重金屬形成氫氧化物沉澱的方式去除廢水中的氰和重金屬。硫化汞廢渣用電解法處理能高效地回收純汞或汞化物。
上浮法:廢水中的重金屬氫氧化物和硫化物還可用鼓氣上浮法去除,其中以加壓溶氣上浮法最為有效。電解上浮法能有效地處理多種重金屬廢水,特別是含有重金屬絡合物的廢水。這是因為在電解過程中能將重金屬絡合物氧化分解生成重金屬氫氧化物,它們能被鋁或鐵陽極溶解形成的活性氫氧化鋁或氫氧化鐵吸附,在共沉作用下完全沉澱。廢水中的油類和有機雜質也能被吸附,並藉助陰極上產生的細小氫氣泡浮上水面。此法處理效率高,在電鍍廢水處理中往往作為中和沉澱處理後的進一步凈化處理措施。
離子浮選法:往重金屬廢水中投加陰離子表面活性劑,如黃原酸鈉、十二烷基苯磺酸鈉、明膠等,與其中的重金屬離子形成具有表面活性的絡合物或螯合物。不同的表面活性劑對不同的金屬離子或同一種表面活性劑在不同的pH值等條件下對不同的重金屬離子具有選擇絡合性,從而可對廢水中的重金屬進行浮選分離。此法可用於處理礦冶廢水。
離子交換和吸附:廢水中的重金屬如果以陽離子形式存在,用陽離子交換樹脂或其他陽離子交換劑處理;如果以陰離子形式存在,如氯鹼工業的含汞廢水中的氯化汞絡合陰離子(HgCl4)-2,氰化電鍍廢水中的重金屬氰化絡合陰離子Zn(CN)厈、Cd(CN)+、Cu(CN),含鉻廢水中的鉻酸根陰離子CrO-,則用陰離子交換樹脂處理。
活性炭能在酸性(pH值2~3)條件下從低濃度含鉻廢水中有效地去除鉻。含硫活性炭能有效地去除廢水中的汞。活性炭還可用於處理含鋅和銅的電鍍廢水。活性炭能吸附CN-,並在有Cu2+和O2存在的條件下使CN-氧化,從而使吸附CN-的部位得到再生。
膜法:主要有電滲析和反滲透法。電滲析的特點是濃縮倍數有限,須經多級電滲析處理,才能把廢水中有用物質濃縮到可回用的程度。反滲透法用於處理鍍鎳、鍍銅、鍍鋅、鍍鎘等電鍍漂洗廢水。對鎳、銅、鋅、鎘等離子的去除率大都大於99%。因此重金屬廢水通過反滲透處理就能濃縮和回用重金屬,反滲透水(產水)質量好時也可回用。
納米重金屬水處理技術:
納米材料因其比表面積遠超普通材料,故同一種物質將會顯示出不同的物化特型,很多新型的納米材料都不斷地在水處理行業中實驗、實踐。被環保部、科技部、工信部、財政部四部委聯合審批立項為「2011年國家重大科技成果轉化項目」———納米水處理工藝及系列產品,在江西銅業股份有限公司應用取得了歷史性的突破,填補了國內空白 。
國內通常採用的重金屬廢水處理方法,包括石灰中和法和硫化法等。這些傳統的處理工藝,雖然可以將廢水中的重金屬去除掉,但是處理效果並不穩定,處理後回收的清水水質仍難以確保穩定達標排放,而且還會產生二次污染。納米重金屬水處理技術不僅能使處理後的出水水質優於國家規定的排放標准且穩定可靠,投資成本和運行成本較低,與水中重金屬離子反應快,吸附、處理容量是普通材料的10倍到1000倍,而且使沉澱的污泥量較傳統工藝降低50%以上,污泥中雜質也少,有利於後續處理和資源回收。有數據顯示,同樣是每日處理300立方米重金屬污水量,傳統工藝每天要產生25噸石灰渣污泥,而採用納米技術後每月只產生25噸納米金屬泥。尤其值得關注的是,這種污泥中的重金屬單位含量提高了30倍。若以銅冶煉廠的廢水處理為例,其回收的納米銅泥品位已達到20%,完全可以作為銅礦資源再生利用。

⑩ 涉重金屬突發環境事件應該如何處置

一、重金屬突發環境事件污染原因調查程序
(1)調查准備
收集相關資料和信息。主要包括造成重金屬突發事件區域或流域的涉重金屬企業相關情況,初步判斷造成污染的重金屬污染物的來源;調查涉嫌企業的基本信息,包括企業地理位置、基
本工藝、生產規模、以前是否有群眾投訴等;調查涉嫌企業的建設項目環評報告和環評審批文件、「三同時」驗收報告等,收集相關行業的產業政策、排放標准等;收集該區域或流域的環保執行標准。
根據造成污染的重金屬種類統籌安排現場調查需要的調查取證的裝備。
(2)制定方案
根據收集的基本資料和數據,制定調查方案。根據造成污染的重金屬種類確定流域或區域調查步驟、調查路線,可聯系專家或其他部門配合調查取證。
(3)現場調查
按制定的調查方案進行現場檢查,重點針對區域或流域內的可疑企業進行調查,檢查企業相關工序的物耗和能耗相關報表以及生產銷售台賬、污染治理設施運行台賬、企業自行監測記錄等相關資料;檢查企業環境影響評價、「三同時」及環保驗收的執行情況;檢查污染防治設施運行處理及污染物排放情況,污染物排放口是否規范,自動監控設施是否正常運行,應急設施是否配套建設,工業固體廢物是否按規范處理處置;根據上述調查判斷發生重金屬污染的企業或工段。
(4)處理
對於引發重金屬污染的企業,應立即責令企業停產並停止排放污染物。對於排放污水造成的污染事件,應立即停止排放廢水的相關工段生產,或者把污水臨時截留,待處理設施運行正常後再加以處理。
(5)總結歸檔
編寫總結報告,對現場檢查過程中的文字材料進行歸檔,總結調查經驗。

二、現場調查方法
(1)資料檢查
Ø 檢查資料的完備性:需要檢查的資料內容視調查要點的不同而不同。
Ø 檢查資料內容:與相關法律法規相比較。
Ø 檢查資料的真實性:根據不同資料在時間和工況上的一致性進行判斷。
(2)現場檢查
根據所收集資料在現場對流域或區域的相關企業進行調查,主要調查產生該種重金屬污染物企業的生產工藝、生產規模、周邊敏感目標距離、污染治理設施運行狀態、在線監測設備運行情況、污水排放管線等,必要時可利用攜帶型重金屬檢測裝置實地監測污染物排放情況。
(3)現場測算
Ø 攜帶型儀器測量法:主要是指使用攜帶型水質分析儀測定污水處理站排口污染物濃度。
Ø 在線監測數據:檢測企業在線監測系統是否正常運行,調取最近一個月的在線監測數據。
Ø 物料衡演算法:在不具備快速測定污染物排放情況時,可根據收集的企業原輔料、產品的分析數據,根據元素在生產過程的走向,推算各污染源污染物排放濃度。
(4)現場訪談
Ø 與企業現場操作訪談:與車間工人進行隨機性的訪談,了解企業近期生產設施運行狀況、污染治理設施是否正常運行、事故應急處置方案是否進行演練等。
Ø 周邊居民訪談:走訪企業周邊居民,核實企業提供信息的真實性,了解企業運行過程中是否對附近居民帶來廢水、廢氣、雜訊、固廢等方面的污染。

三、現場調查要點
(1)選址是否合理
環境敏感區判斷:
調查該企業選址是否符合國家相關法規的規定。在國家法律、法規、行政規章及規劃確定或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批準的飲用水水源保護區、自然保護區、風景名勝區、生態功能保護區等需要特殊保護的地區,大中城市及其近郊,居民集中區、療養地、醫院和食品、葯品、電子等對環境質量要求高的企業周邊1公里內,不得新建銅、鉛、鋅冶煉企業及生產裝備。
衛生防護距離要求:
是否符合已審批的環境影響報告書文件的規定
(2)環評制度執行情況
Ø 新建、改建和擴建冶煉生產企業,應進行環境影響評價,環評是否批復。
Ø 項目的性質、規模、地點、採用的生產工藝或者防治污染的措施等應與環境影響評價文件或環評審批文件一致,是否存在重大變更或原環境影響評價文件超過五年方開工建設的而未重新報批環境影響評價文件的情況。
Ø 環境影響評價報告是否越級審批。從2009年3月1日起,新建和改擴建銅、鉛、鋅冶煉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文件全部由國家環境保護部直接審批。
(3)「三同時」制度執行情況
Ø 污染防治設施和生態保護措施是否嚴格按照環評審批文件要求與主體工程同時設計、同時施工、同時投產使用。
Ø 檢查環保設施是否按環評審批文件要求建設到位,可根據建設項目環保設施「三同時」驗收一覽表逐一核對各環保設施,同時,檢查環保設施的規模與效果能否滿足要求。
Ø 檢查竣工環境保護驗收手續是否齊全,驗收提出的整改意見是否落實到位。
(4)試生產管理
對於正處於試生產的企業,應調查該企業是否按規定向環境保護主管部門提交試生產申請,並得到環境保護主管部門同意。試生產時間不得超過3個月。經有審批權的環境保護主管部門批准,試生產的期限最長不超過一年。

四、污染源現場監察要點
(1)產業政策
調查企業是否符合相關產業政策。有色冶煉企業應符合國家頒布的相關准入條件、有色金屬產業調整和振興規劃、產業結構調整指導目錄等產業政策要求。
(2)生產現場及污染防治措施
有色金屬冶煉過程中主要污染物產生節點及治理措施具體可參照第三章進行篩分檢測,檢查該企業各污染源節點是否按相應的污染治理措施進行處理處置。
(3)環境應急管理
環境應急設施
冶煉企業是否有污水處理事故收集池,收集停電、檢修、故障停車或由於污水處理系統泵機出現短時故障而致使系統無法正常處理污水時的事故排放,以及由於各車間因事故而造成排水。在電解車間底部和凈液車間內部是否建有足夠容量的事故集液池,收集後返回生產系統;在成品酸罐區內是否設有圍堰及收集池,回收事故狀態漏酸,事故排水都進入污水處理站進一步處理回用;事故水池是否進行了防滲、防腐。
(3)環境應急管理
環境應急預案
Ø 企業是否制定環境污染事故應急預案,該應急預案應具備可操作性,並保持不斷更新完善。
Ø 是否制訂預防事故措施,並按照預案要求配備相應的應急物質與設備。
Ø 是否具備應急監測的能力。
(4)綜合性環境管理制度
Ø 排污許可證制度執行檢查企業的《排污許可證》,並調查企業是否按照《排污許可證》的規定排放污染物。
Ø 排污申報登記制度執行
調查企業是否按有關規定向所在地的環境保護主管部門依法進行排污申報登記。
Ø 排污收費制度執行調查企業是否按要求按時繳納排污費。
Ø 企業內部環境管理制度建設
企業是否制定環境監測制度、污染防治設施設備操作規程、交接班制度等各項環境管理制度,是否配置專業環保管理人員。

五、重金屬突發環境事件應對處置方案
處置程序
(一)接報。值班人員接到重金屬突發環境事件報告後,要認真記錄污染事故發生的時間、地點、事故出現的特徵及可能的危害范圍與損失、報告人等,並迅速向應急處置辦公室報告。
(二)行動。各部門接到實施應急預案指令後,應迅速出動趕赴現場,同時,按照職責分工,及時為應急處置領導小組科學決策提供依據,及時採取有效措施控制污染發展態勢。
(三)現場處理處置。應急工作人員到達現場後,聽從指揮,根據職責分工,按照應急處理處置程序,立即開展工作。
(四)應急終止
(1)應急終止的條件
①當事件得到控制,緊急情況解除;
②採取一切必要的防護措施,保護公眾免受污染,並將事件造成或可能造成的危害降低到最低水平。
(2)重金屬突發環境事件的終止,由事件責任單位提出申請,相關部門寫出污染事件應急處理處置報告,經總指揮批准上報後終止應急工作。

六、應急處置措施
(一)成立突發環境污染事件應急工作組
設立重大環境突發事故應急響應領導小組辦公室。辦公室設組長一人,負責全過程統一協調;設現場副組長一人,負責現場應急救援;設保障副組長一人,負責調度內外的保障支援
(二)組織突發環境污染事件應急處置專家咨詢組應急處置專家咨詢組是突發環境污染事件應急領導辦公室的決策和技術支撐,在應急響應時,根據現場提供的評價結果、監測分析結果,對事故性質、影響范圍及危害程度做出評價,向應急領導辦公室提出可供採取的合適的防護措施和防護行動建議,為應急領導辦公室決策提供依據。
(三)環境風險評估與監測
現場應急響應組長必須隨時向應急領導辦公室通報現場情況,判斷事態發展狀況,決策應急響應行動。環境監測部門應根據應急領導辦公室的要求對易燃易爆、有毒有害氣體和水質污染等狀況實施動態監測。
(四)污染控制
重金屬突發環境污染事件應急領導辦公室應根據職責、應急監測的結果和事件的級別採取相應的措施:
(1)從源頭上防堵污染源,防止污染物進入水體或大氣,並及時通報相關部門對污染源進行防控。
(2)採取工程措施,控制污染范圍。以監測數據為依據,採取必要的工程措施,將污染物控制在一定的水域范圍或大氣環境保護范圍內,防止繼續擴散。
(3)對於水體重金屬污染事件,應充分發揮水利設施的作用,結合物理、化學的方法,對受污染的水體進行稀釋、中和、置換、凈化。
(4)對於水體重金屬污染事件,應及時通知可能受水污染事件影響的取水單位停止取水,並做好啟用備用水源或採用其他設備臨時供水的准備工作
(5)對於重金屬超標的周邊居民,應及時安排進行治療,同時根據現場實際情況確定搬遷范圍及安置措施。
(五)應急人員安全
應急響應人員進入應急響應現場必須配備必須的防護器材,進行任何響應行動必須報告,不允許單獨行動,必須有共同行動人員或監控人員。在應急響應人員自身安全無法保證時,領導辦公室應下令應急響應人員撤離。
(六)及時公布處理進程
各級人民政府及環保部門,應當加強對突發環境事件的輿論引導,建立快速發布機制,按照及時主動、准確把握、正確引導、講究方式、嚴格把關的原則作好重金屬污染事件報道工作。按照應急指揮部的統一部署,不定期的就事件預警信息、事件救援情況、現場調查情況、事件認定意見、應急處理結束等信息進行新聞發布。避免因發布滯後造成工作被動及群眾猜疑。對不實傳言以及媒體有關事件內容的不準確報道,應當及時通過發布通告或召開新聞發布會的形式澄清事實真相,以正視聽,避免引發群眾恐慌。新聞稿件統一由應急領導指揮部負責審核。必要時,由事件應急指揮部確定新聞發言人,統一發布信息。建議將手機簡訊預警機制引入突發公共事件的應急處理之中,在第一時間向社會發布簡要信息。
(七)後期處置
根據現場專業人員意見及監測結果,組織事件應急處理後援力量開展現場處置工作,消除污染隱患。同時監測部門提供跟蹤性監測。根據現場調查情況及相應技術支撐部門的科學依據,對事件中涉及的損害賠償問題,按照行政調解程序進行。根據事故認定結論,下達行政處理意見,並對事件進行通報。

七、責任追究
(1)企業責任
(2)相關管理部門責任
Ø 地方政府責任
Ø 環境保護主管部門責任
(3)問責。

參考網路

閱讀全文

與如何分析金屬治煉廢水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大網格樹脂吸附與離子交換的區別 瀏覽:353
同時蒸餾萃取的流程 瀏覽:351
史密斯和歐恩凈水器哪個好 瀏覽:648
養魚凈水器用什麼牌子好 瀏覽:408
外省學生回山東上學用隔離嗎 瀏覽:185
超濾水什麼品牌好 瀏覽:405
ro膜能調精度嗎 瀏覽:447
沁園凈水器185c廢水多少 瀏覽:696
反滲透dro什麼意思 瀏覽:211
凈水器微米多少最好 瀏覽:436
ro膜tds200 瀏覽:336
污水管壓在樓下了怎麼更換 瀏覽:466
污水池圖集09s30420 瀏覽:862
凈化器怎麼工作的 瀏覽:647
雨水回用驗收要求規范 瀏覽:959
南朗污水管道工程多少錢 瀏覽:186
含氧化硅的廢水如何處理 瀏覽:940
污水泵有5根線怎麼接 瀏覽:754
甲級廢水 瀏覽:437
廢超濾膜回收 瀏覽:9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