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排泥井和排氣井統稱
排泥井和排氣井統稱排水閥
⑵ 閥門井,是干什麼用的
閥門井是地下管線及地下管道(如自來水、油、天然氣管道等)的閥門為了在需要進行開啟和關閉部分管網操作或者檢修作業時方便,就設置類似小房間的一個坑(或井),將閥門等安裝布置在這個坑裡,便於定期檢查、清潔和疏通管道,防止管道堵塞的樞紐。這個坑就叫閥門井。有閥門井必定有閥門,但有閥門不一定有閥門井。
閥門井因為是管道的樞紐,所以其自身有以下幾個要求:
1:閥門井本身不能滲水,必須保證其密封性;
2:給水管道在使用過程中,管道會受到來自不同方面的壓力,從而會產生不同程度的抖動或沉降,即要求給水管道與閥門井的連接方式要可靠,能夠適應一定程度的抖動和沉降,而不會使水滲進井室;在埋地很深的閥門井管道稍大時一般都採用鑄鐵閥門(如截止閥,蝶閥等)鑄鐵閥門長期在水裡浸泡,會影響其使用壽命或引起斷裂,因此對密封性的要求更高;
3:閥門井井筒與井體、井蓋的連接方式要可靠,不能因為大雨或積水就滲水進入井室里。
4:閥門井是埋設於地下的,要承受來自各個方向的不同壓力,和不同化學物質的腐蝕和侵害,及要求其承壓能力和耐酸鹼腐蝕性要好。
⑶ 什麼是給水排泥井
給水排泥井是給水管道中 設置的沉積物排除系統的井
底部管道給水排泥井在《室外給水設計規范》專(GB50013-2006)第7.4.8條中稱為泄(排)水閥井,在《室外給水管道附屬構築物》(05S502)標准設計圖中稱為排泥閥(濕)井。該井一般在輸水管道、配水管網低窪處及閥門間管段低處設置,其作用是考慮管道排泥和管道檢修排水以及管道爆管維修的需要而設置的。
給水管道中,排泥濕井中的水和泥清除方法有:自流、水泵抽取和人工清掏三種方式。
1、底部管道自流需要具備的條件是雨水井或者河道的水位低於濕井的底部標高,水能夠自流到雨水井或者河道。
2、水泵抽取通常是泥沙的含水率較高、可以用排污泵抽出,通常在排泥濕井底屬部設有集水坑。
3、人工清掏是在排出的泥沙含水率較低、不能自流或者泵抽時採用。若預計需要人工清掏,在設計上建議將濕井的內部空間預留大一些。
溢流管是配套的高位排放,一方面是防止濕井內的水溢出井蓋,另一方面是預防給水管和閥門長期被浸泡而產生銹蝕和不易開關等問題。
⑷ 小於dn200的給水管需要排泥井嗎
一般不需要,圖集里給水排泥井最小干管也是Dn200。但如果你的管子太長有個1公里左右,還是最好設一下
⑸ 污水排泥井是不是沖洗井
排泥濕井一般是污水處理廠用來作為 「污泥濃縮」 的處理作業的。 排泥濕井內的水應版該是溢流就近接入雨水權管的,可是實際上這樣的排泥井內充滿了污水,而且要是溢流管高於排泥泄水管很多的話,那麼天長日久,濕井內的泥水也 會把泄水口堵了。
⑹ 給水管道中,排泥濕井中的污泥是靠人工清掏、水泵抽取的,還是通過溢流管溢流到雨水井或者河道里去的呢
給水管來道中,排泥濕井中的水和泥自清除方法有:底部管道自流、水泵抽取和人工清掏三種方式。
1、底部管道自流需要具備的條件是雨水井或者河道的水位低於濕井的底部標高,水能夠自流到雨水井或者河道。
2、水泵抽取通常是泥沙的含水率較高、可以用排污泵抽出,通常在排泥濕井底部設有集水坑。
3、人工清掏是在排出的泥沙含水率較低、不能自流或者泵抽時採用。若預計需要人工清掏,在設計上建議將濕井的內部空間預留大一些。
溢流管是配套的高位排放,一方面是防止濕井內的水溢出井蓋,另一方面是預防給水管和閥門長期被浸泡而產生銹蝕和不易開關等問題。
⑺ 怎麼布置 排泥井 排氣井
一.可參見《室外給水設計規范》( GB 50013-2006)以下規定:
1、輸水管(渠)道的始點、終點、分叉處以及穿越河道、鐵路、公路段,應根據工程的具體情況和有關部門的規定設置閥(閘)門。輸水管道尚應按事故檢修的需要設置閥門。
2、輸水管(渠)道隆起點上應設通氣設施,管線豎向布置平緩時,宜間隔 1000m 左右設一處通氣設施。配水管道可根據工程需要設置空氣閥。
3、輸水管(渠)道、配水管網低窪處及閥門間管段低處,可根據工程的需要設置泄(排)水閥井。泄(排)水閥的直徑,可根據放空管道中泄(排)水所需要的時間計算確定。
二.可參見《室外給水設計規范》( GB 50013-2006)以下規定條文說明:
1、 關於輸水管道和配水管網設置檢修閥門的規定。
輸水管的始點、終點、分叉處一般設置閥門;管道穿越大型河道、鐵路主幹線、高速公路和公路的主幹線,根據有關部門的規定結合工程的具體情況設置閥門。輸水管還應考慮自身檢修和事故時維修所需要設置的閥門,並考慮閥門拆卸方便。
2、 關於輸水管 ( 渠 ) 道和配水管道設置通氣設施的規定。
輸水管 ( 渠 ) 、配水管道的通氣設施是管道安全運行的重要措施。通氣設施一般採用空氣閥,其設置 ( 位置、數量、型式、口徑 ) 可根據管線縱向布置等分析研究確定,一般在管道的隆起點上必須設置空氣閥,在管道的平緩段,根據管道安全運行的要求,一般也宜間隔 1000m 左右設一處空氣閥。
配水管道空氣閥設置可根據工程需要確定。
3、關於輸水管道和配水管網設置泄水閥和排水閥的規定。
泄水閥 ( 排水閥 ) 的作用是考慮管道排泥和管道檢修排水以及管道爆管維修的需要而設置的,一般輸水管 ( 渠 ) 、配水管網低窪處及兩個閥門間管段的低處,應根據工程的需要設置泄水閥 ( 排水閥 ) 。泄水閥 ( 排水閥 ) 的直徑可根據放空管道中水所需要的時間計算確定。
4、根據一些自來水公司反饋的意見,配水管網在事故修復後,由於缺少必要的沖洗設施,造成用戶水質污染的事例時有發生,故環狀管網在兩個閥門間宜設置泄水閥 ( 排水閥 ),在枝狀管網的末端應設置泄水閥 ( 排水閥 ) 。
⑻ 給水工程中的排水濕井是干什麼用的
應該是在給水管道排水口處設置的排水井,用於與排水管道的連接,防止給水管道排水口直接與排水管道連接發生污染問題。
⑼ 排泥井和排泥濕什麼裝
需要人工裝。
排泥閥井是裝設閥門的,用於操作。濕井是緩沖池,一直有水,通過溢流管接至水體或者雨水井內。設置是排泥閥在前,濕井在後。如果不設置濕井,那麼閥門井內容易積水,不易操作。
排泥井——是給水管道中設置的沉積物排除系統的井。底部管道給水排泥井在《室外給水設計規范》(GB50013-20稱為泄(排)水閥井,在《室外給水管道附屬構築物》該井一般在輸水管道、配水管網低窪處及閥門間管段低處設置,其作用是考慮管道排泥和管道檢修排水以及管道爆管維修的需要而設置的。給水管道中,排泥濕井中的水和泥方法如下:自流底部管道自流需要具備的條件是雨水井或者河道的水位低於濕井的底部標高,水能夠自流到雨水井或者河道。水泵抽取通常是泥沙的含水率較高、可以用排污泵抽出,通常在排泥濕井底部設有集水坑。
⑽ 污水處理廠的排泥井的問題
規范跟圖集上有很明確的規定,可以去查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