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污水知識 > 污水廠對地下水的影響

污水廠對地下水的影響

發布時間:2022-04-13 04:29:08

A. 感覺很多農村人打滲井作污水處理,這樣做對地下水源有影響嗎

發現農村有好多人在打滲井來進行污水處理,我不知道這是哪的,我們這里是不允許農民打滲井進行污水處理的,原因很簡單,這樣做就會污染地下水源,甚至會改變土壤環境,造成水資源的污染。

就算是不為別人考慮,也應該想想自己,保護水資源,人人有責。



所以說有些農村的人都開始在家裡挖滲井,這樣的行為是應該受到阻止的,畢竟會對水資源造成影響,也會影響到我們的身體健康。

現在的農村污水處理已經非常的完善了,不像過去農村根本沒有污水排出口,相信以後的農村會越來越好,也會加大對環境污染的保護,使污染降到最低,為我們營造一個舒適美麗的生活環境。

B. 污水亂排會給環境帶來什麼影響

未經處理的污水排放會增加自然環境的負擔,對環境的保護起了很大的阻礙作用。那麼很多人就開始表示疑問了,污水亂排到底如何影響環境的呢?

1、物理性污染物危害人體健康

污水不僅影響水質,它還會影響人體健康。具有刺激性氣味的廢水,例如印染廢水、選煤廢水等都會對我們的呼吸系統產生影響。水中的懸浮物也會成為各種污染物的載體,我們食用的魚類如果受污水影響,它們就會帶著這些污染和水流一起進入身體會影響人體健康。

污水裡殘存的物質對於我們的生態和人體都是有很大的影響的,亂排污水會破壞自然環境,受到污水的直接傷害也是我們人類本身。所以,相關部門需要加強污水處理的管控,嚴懲亂排污水的行為。廠家在排放污水時,一定要按照程序合理處理污水,降低污水對於環境的破壞力。

C. 鑽井污水對地下水的影響

鑽井污水一般都是開采後,會有其餘的化學雜質以及重金屬,這種如果進入地下水,無法自然排斥

D. 污水處理廠會對周圍住宅區環境造成影響嗎

污水處理廠對周圍住宅區環境的影響可以歸結為4個方面:

1、氣味:

污水處理廠散發難聞回氣味,因為污水來源答廣泛,會在污水廠里散發出難聞的氣味, 自身的散發以及曝氣過程中的吹脫。

2、固體垃圾:

格柵過濾會產生一些固體垃圾,這些垃圾的去向以及處理是個問題,部分污水廠會將固體垃圾發電。

3、噪音:

污水廠里有許多大功率的機器,包括鼓風機,水泵等,這些都會產生較大的雜訊,影響周圍的居民。

4、生態污染: 由於大量污染物質聚集,散發的惡臭等改變了原有的空間環境,打破了生態平衡,使得會爆發一些蟲災,就很多污水廠里會有一些你從來沒有見過的蟲子,滿地爬。

E. 污水排到深十米的池子中,是否會對當地地下水造成污染

未經處理的污水,排到未經防滲處理的池子中,如果是滲透性好的岩土層,一定會對周圍的環境產生影響,如果有含水層,也會污染地下水。如果是滲透性特別差的岩層,污染傳播會速度慢一些,但是造紙廠的污水我見過,不經處理就排放,實在是污染太大了。而平原地區,多數是砂、礫等岩土,所以一定會對土壤和地下水造成污染。

F. 污水處理廠對周圍居民有影響嗎

一、污水處理廠對周圍居民有那些影響:1、對生態的影響。2、惡臭的影響。3、雜訊的影響。4、污泥的影響。
二、污水處理廠的建立,讓我們不再擔心水質污染問題,可是隨著污水處理廠的運行,我們發現污水處理過程中,對我們的居住環境也造成了一定影響。
1、對生態的影響
由於污水處理廠通常建在郊區,從城區收集的污水需要通過輸送的管道及污水提升泵站方可送到污水處理廠,輸送管道的建設會破壞土地、河流等生態系統。在城區的污水管網建設和改造中,施工過程的雜訊、粉塵、施工廢水對城區居民產生影響,產生的棄土對佔用土地生態系統產生影響。
2、惡臭的影響
城市污水處理廠的惡臭主要來源於格柵、泵房、沉砂池、反應池、污泥池等,由於廢水中含有氮、硫、氯、磷等污染物,隨著廢水的腐殖發酵形成惡臭。



3、雜訊的影響
污水處理過程中,風機、水泵等設備都會產生噪音。雖然污水處理廠選址離居民區比較遠,對周圍居民沒什麼影響,但對於設備的操作人員傷害很大。長期處於強雜訊的工作環境中可能導致耳聾,並對人體的中樞神經、植物神經產生損害。
4、污泥的影響
污水處理過程中會產生污泥,污泥中不僅含有大量的病原體、微生物、寄生蟲、病菌及有機物,還含有汞、鉻、鎘、鉛等重金屬,處理不當將對土壤、地下水、地表水等產生影響。
以上內容就是污水處理廠對周邊環境的影響,雖然污水處理會對周圍環境造成一定影響,但是污水處理也改善了水環境,可以說污水處理廠的建設利大於弊。我們不能對這些問題聽之任之,要想辦法解決這些難題,從而讓污水處理廠百利而無一害。

G. 污水處理廠對地下水有什麼影響

沒有影響,因為污水在混凝土池中,不會滲透到地下
除非是水池有滲漏,會污染地下水

H. 污染物對地下水的污染

5.2.1 地下水污染的含義

由上述已知,液體廢棄物造成地下水污染是主要的環境地質問題之一,研究其形成、變化規律和防治措施,必須首先弄清地下水污染的含義。

目前對地下水污染的含義,國內外尚無統一的定義。德國馬修斯教授(G.Martthess,1972)提出:「受人類活動污染的地下水,是由人類活動直接或間接引起總溶解固體及總懸浮固體含量超過國內或國際上制定的飲用水和工業用水標準的最大允許濃度的地下水;不受人類活動影響的天然地下水,亦可能含有超標準的組分,在這種情況下,亦可根據其某些組分超過天然變化值的現象而定為污染。」法國弗里德教授(J.J.Fried,1975)認為:「污染是水的物理、化學和生物特性的改變,這種改變通常會限制或阻礙地下水在各方面的使用。」美國學者米勒(D.W.Miller,1974)等在他們的論文中談到:「Contamination和Pollution這兩個詞是同義詞,意思是指,由於人類活動的結果使天然水質惡化到使其適用性遭到破壞的程度;……地下水通過含水層運動的天然結果,亦會使一種或多種組分的濃度增加,這種現象稱為礦化。」弗里基(R.A.Freeze)和徹里(J.A.Cnerry)在1979年出版的《Ground-water》一書中談到「凡由於人類活動而導致進入水環境的溶解物,不管其濃度是否達到水質明顯惡化的程度都稱為污染物(Contamination),而把污染(Pollution)一詞,作為污染物的濃度已達到人們不能允許程度的狀況的一個專門術語。」從上述所引用的一些論述中,可以發現一些相互矛盾的看法,主要分歧是對污染標准和污染原因兩個方面的問題認識有異。

在天然地質環境及人類活動影響下,地下水中的某些組分都可能產生相對富集和相對貧化,都可能產生不合格的水質。如果把這兩種形成原因各異的現象統稱為「地下水污染」,在科學上是不嚴謹的,在地下水資源保護的實用角度上,也是不可取的。因為前者是在漫長的地質歷史中形成的,其出現是無法防止的;而後者是在相對較短的人類歷史中形成的,其出現是可以防止的。

在人類活動的影響下,地下水某些組分濃度的變化總是從小到大的量變過程,在其濃度尚未超標之前,實際污染已經產生。因此,把濃度變化超標以後才視為污染,實際上是不科學的,也失去了預防的意義。

因此,我們認為地下水污染的定義應該是:凡是在人類活動的影響下,地下水水質變化朝著水質惡化方向發展的現象,統稱為「地下水污染」。不管此種現象是否使水質惡化達到影響使用的程度,只要這種現象一發生,就應視為污染。至於在天然環境中產生的地下水某些組分相對富集及貧化而使水質惡劣的現象不應視為污染,而應稱為「天然異常」。

當然,在實際工作中要判別地下水是否污染及其污染程度,最好以地區背景值(或稱本底值)作標准,有時也用歷史水質數據,或用無明顯污染來源的水質作對照值。

5.2.2 地下水污染源與污染物

5.2.2.1 地下水污染源

地下水污染源基本上可分為兩大類,一是人為污染源,二是天然污染源。

人為污染源包括:各種液體廢棄物,這是最普遍和數量最大的,具體特徵如前5.1.2小節所述;其次為生活垃圾、工業垃圾、廢礦堆與尾礦和污泥等固體廢棄物;還有殘留農葯、化肥及農家肥等。

天然污染源主要指:海水、原生含鹽量高水質差的地下水、含有害成分較高的礦體等。它們在天然條件下或是在附近合理開采地下水時,對原良好的地下水水質並不構成威脅,但若對這些污染源周圍的水源地進行不合理地或過量地開采,則可能引起海水入侵、礦體有害成分擴散、原生劣質水滲入,造成地下水污染。

5.2.2.2 地下水污染物

所謂地下水污染物(或稱污染組分)含義是:凡是人類活動導致進入地下水環境,會引起水質惡化的溶解物或懸浮物,無論其濃度是否使水質惡化達到影響其使用的程度,均稱為地下水污染物。地下水污染物種類繁多,按其性質大致可分為三類:

5.2.2.2.1 化學污染物

地下水中最普遍的無機污染物是、其次是Cl-、硬度(Ca2++Mg2+)和總溶解固體等。微量非金屬主要是As、F等。微量金屬主要有Cr、Hg、Cd、Zn等。許多為環境所關注的有機化合物含量甚微,一般為10-9級或ng/g級。

5.2.2.2.2 生物污染物

地下水中的生物污染物可分為三類,即細菌、病毒和寄生蟲。在人和動物糞便中有400多種細菌,已鑒定出的病毒有100多種。在未經消毒處理的污水中,含有大量的細菌和病毒,它們可能進入含水層污染地下水。

5.2.2.2.3 放射性污染物

地下水中的放射性核素可能是人為的,如核電廠、核武器試驗的散落物以及實驗室和醫院等部門使用的放射性同位素;也可能是天然來源的,如放射性礦床。

5.2.3 地下水污染的特點與途徑

5.2.3.1 地下水污染的特點

地下水污染與地表水污染有明顯的不同,其特點有二:

5.2.3.1.1 隱蔽性

即使地下水已受某些組分嚴重污染,但它往往還是無色、無味的,不易從顏色、氣味、魚類死亡等鑒別出來。即使人類飲用了受有毒或有害組分污染的地下水,對人體的影響也只是慢性的長期效應,不易覺察。

5.2.3.1.2 難以逆轉性

地下水一旦受到污染,就很難治理和恢復。主要是因為其流速極其緩慢,切斷污染源後僅靠含水層本身的自然凈化,所需時間長達十年、幾十年、甚至上百年。難以逆轉的另一個原因是某些污染物被介質和有機質吸附之後,會在水環境特徵的變化中發生解吸-再吸附的反復交替。

5.2.3.2 地下水污染途徑

地下水污染途徑是指污染物從污染源進入到地下水中所經過的路徑。研究地下水的污染途徑有助於制定正確的防治地下水污染的措施。但是,地下水污染途徑是復雜多樣的,有人以污染源的種類分類,諸如污水渠道和污水坑的滲漏、固體廢物堆的淋濾、化學液體的溢滲、農業活動的污染以及采礦活動的污染等等,這顯得過於繁雜。這里介紹按照水力學上的特點分類,這顯得簡單明了些。按此方法,地下水污染途徑大致可分為四類,詳見表5.1和圖5.1及圖5.2。

表5.1 地下水污染途徑分類

5.2.3.2.1 間歇入滲型

其特點是污染物通過大氣降水或灌溉水的淋濾,使固體廢物、表層土壤或地層中的有毒或有害物質周期性(灌溉旱田、降雨時)從污染源通過包氣帶土層滲入含水層。這種滲入一般是呈非飽水狀態的淋雨狀滲流形式,或者呈短時間的飽水狀態連續滲流形式。此種途徑引起的地下水污染,其污染物質原來是呈固體形式賦存於固體廢物或土壤里的。當然,也包括用污水灌溉大田作物,其污染物則是來自城市污水。因此,在進行污染途徑的研究時,首先要分析固體廢物、土壤及污水的化學成分,最好是能取得通過包氣帶的淋濾液,這樣才能查明地下水污染的來源。此類污染,無論在其范圍或濃度上,均可能有明顯的季節性變化,受污染的對象主要是淺層地下水。

圖5.1 地下水污染途徑

5.2.3.2.2 連續入滲型

其特點是污染物隨各種液體廢棄物不斷地經包氣帶滲入含水層,這種情況下或者包氣帶完全飽水,呈連續入滲的形式,或者是包氣帶上部的表土層完全飽水呈連續滲流形式,而其下部(下包氣帶)呈非飽水的淋雨狀的滲流形式滲入含水層。這種類型的污染物質一般是液態的。最常見的是污水蓄積地段(污水池、污水滲坑、污水快速滲濾場、污水管道等)的滲漏,以及被污染的地表水體和污水渠的滲漏,當然污水灌溉的水田(水稻等)更會造成大面積的連續入滲。這種類型的污染對象亦主要是淺層含水層。

上述兩種途徑的共同特徵是污染物都是自上而下經過包氣帶進入含水層的。因此對地下水污染程度的大小,主要是取決於包氣帶的地質結構、物質成分、厚度以及滲透性能等因素。

5.2.3.2.3 越流型

圖5.2 地下水污染途徑

其特點是,污染物通過層間越流的形式轉入其他含水層。這種轉移或者是通過天然途徑(水文地質天窗),或者通過人為途徑(結構不合理的井管、破損的老井管等),或者人為開采引起的地下水動力條件的變化〔圖5.2(a)〕而改變了越流方向,使污染物通過大面積的弱隔水層越流轉移到其他含水層。其污染來源可能是地下水環境本身的,也可能是外來的,它可能污染承壓水或潛水。研究這一類型污染的困難之處是難於查清越流具體的地點及地質部位。

5.2.3.2.4 徑流型

其特點是,污染物通過地下水徑流的形式進入含水層,或者通過廢水處理井,或者通過岩溶發育的巨大岩溶通道,或者通過廢液地下儲存層的隔離層的破裂進入其他水層。海水入侵是海岸地區地下淡水超量開采而造成海水向陸地流動的地下徑流。此種形式的污染,其污染物可能是人為來源也可能是天然來源,可能污染潛水或承壓水。其污染范圍可能不很大,但其污染程度往往由於缺乏自然凈化作用而顯得十分嚴重。

I. 工廠污水會影響地下水嗎

會,破環水中的離子平衡,殺死水中的微生物,

閱讀全文

與污水廠對地下水的影響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小型屠宰廠污水處理設備多少錢 瀏覽:208
一桶環氧樹脂能用多久 瀏覽:472
960升廢水相當於多少噸 瀏覽:39
硅藻土在污水處理中的用量 瀏覽:991
三星空氣凈化器濾芯怎麼清理 瀏覽:636
海德能反滲透膜材質 瀏覽:687
污水處理如何實現雙碳 瀏覽:766
有機廢水污泥每立方多少公斤 瀏覽:300
沃克飲水機和直飲機有什麼區別 瀏覽:383
edi在實際生活中的應用 瀏覽:602
奶牛養殖生產過程中產生的廢水如何處理 瀏覽:20
02s515檢查井方形污水井 瀏覽:960
聯想ca10車載凈化器怎麼樣 瀏覽:592
2000L蒸餾釜配多大冷凝器 瀏覽:767
苯胺樹脂和特種樹脂的區別 瀏覽:328
污水中含聚乙烯怎麼處理 瀏覽:180
污水處理廠特種作業人員有哪些 瀏覽:104
廢水塔再沸器是什麼設備 瀏覽:704
有機硅改性丙烯酸樹脂用什麼溶解 瀏覽:255
7月底北京回鞍山用隔離嗎 瀏覽:7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