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什麼叫精養魚塘
精養魚塘
所謂精養魚塘是相對普通魚塘養殖而且,重點在於一個精字。
精養魚塘的魚池要求:精心修整,挖去過多的污泥,清除雜草、雜質,平整池底,修補池邊,疏通注排水渠道。合理配置增氧機,投料台。定期注新水施基肥,消毒。
管理要求:精心管理。科學選放魚種,密度比普通魚池要大。經常巡塘,觀察魚的動態。合理投餌,定期消毒。經常加註新水,調節水質。及時防治魚病。
2. 養殖污水排放標准有哪些
目前養殖污水排放相關國家標准有《污水綜合排放標准》、《畜禽養殖業污染物排放標准》、《農田灌溉水質標准》。浙江省、山東省和廣東省已制定了畜禽養殖業污染物排放地方標准。
我國於1996年發布了《污水綜合排放標准》(GB 8978—1996),規定了69種水污染物最高允許排放濃度及部分行業最高允許排水量,其中與養殖污水有關的污染物指標及其限值如下表所示。
污染物 稻田 旱地 蔬菜BOD5(毫克/升) 60 100 40,15COD(毫克/升) 150 200 100,60SS(毫克/升) 80 100 60,15大腸菌(個/100毫升) 4 000 4 000 2 000,1 000蛔蟲卵(個/升) 2 2 2,1氯化物 350鉛 0.2砷,鉻 0.1鎘 0.01汞 0.001
3. 魚塘污染物超標572倍是什麼概念
7月16日報道,辛苦養了兩年多,4萬公斤魚幾天之內全部死光,損失超過40萬元。而根據檢測報告顯示,魚塘養殖用水中檢出的石油類污染物含量達28.6mg/L,超過國家標准572倍。
「南大溝水庫旁邊沒有企業,除了108國道改線修路施工,廢機油是不可能從其他地方來的。」李小明說,檢測結果出來後,他找到施工單位,而對方說賠幾萬塊錢,「但這連本錢都不夠。」
4. 魚塘的污水怎麼處理
魚塘的來污水,需要看你自魚塘的規模了。對於育苗場的養魚污水,一般需要經過物化處理去除水中的魚糞便,懸浮雜質以後,在進行殺菌消毒後排放或者過濾回用繼續養魚。你可以聯系山東拓源環保科技有限公司,他們有專業的技術工程師為你解答養魚污水處理的方法。
5. 精養魚塘需要具備哪些條件_
①水源:水質需符合漁業水質標准,無污染,水量_充足。水源應靠近魚池,注排水方便。_ ____ ②面積:宜在20~30畝之間。以前的魚池都是小面積的,隨著養魚技術的不斷發展,魚池面積逐漸呈大形化。俗話說:「寬水養大魚」,魚池面積大,魚的活動空間大,水的流動也大,可以起到增氧的作用。_ ③水深:2~3米。_ ④魚池堤壩堅實,不受洪澇危害,土質保水性強。 _⑤池底平坦,並有一個較緩的坡度,以便於捕撈和清_ 塘。淤泥厚度不超過10厘米。魚池東西向長方形為好。 ⑥每個魚池均需有電源,確保飼養期內各養魚機械可正常使用。_
6. 池塘養殖國家有什麼政策
每個地方的政策都不一樣,你需要咨詢當地農業部門。
日前,廬江縣政府出台了《關於加快漁業產業發展的意見》。文件對新增或改造的標准化養殖基地予以補貼。其補貼范圍是:對新增或改造的標准化養殖基地的網箱養鱔以戶為單位,以5畝為起點,每畝補助200元;網箱養鮰以500平方米為起點,每平方米補助20元;河蟹生態養殖以500畝為起點,每畝補助10元;精養魚塘以200畝為起點,每畝補助50元;水產苗種場建設以100畝為起點,每畝補助300元。
三、種苗救災資金來源及安排
省海洋與漁業廳撥付我市種苗救災資金366萬元。結合我市實際:
1、安排180萬元用於淡水羅非魚購買種苗補助;
2、安排160萬元用於石斑魚及南美白對蝦補助;
3、安排26萬元用於東風螺種苗補助。
( 以上資金安排結合生產實際可互相調整。)
四、補助標准
1、羅非魚種苗補助標准。池塘養殖羅非魚每尾補貼0.06元,以2000尾/畝計,每戶最高補貼規模100畝,水庫養殖羅非魚以60元/畝,1000尾/畝計,每戶最高補貼規模100畝。
2、對蝦種苗補助標准,對蝦每萬尾補貼20元,以80000尾/畝計算,每戶最高補貼規模50畝。
3、石斑魚種苗補助標准,石斑魚等海水魚類每尾補貼0.2元,以1000尾/畝計,每戶最高補貼規模50畝。
4、東風螺種苗補助標准,東風螺每粒補貼0.02元,以1000粒/平方米計,每戶最高補貼規模200平方米。
7. 養殖污水如何處理有哪些設備
養殖場污水處理設備系統有好幾種,要根據實際情況來定,主要是看採用什麼處理工藝,這就要看您要處理的水量,排放標准,預算等等,上次我有個朋友在春雷一體化設備商城上去找的,你也可以去看看。
8. 怎樣處理高密度養魚廢水
一、水產養殖需要過環保關
在過去,養魚幾乎跟環保沒有什麼關系。但現在不一樣了,不僅魚塘的水不能夠外排,即使是存留在自己魚塘中的水質如果不做防滲防溢處理,環保也是一樣要管的。
特別是現在隨著高密度魚蝦、蛙、龜鱉等的養殖,大量飼料的投喂帶來了更嚴重的水質污染,不僅養殖水質氨氮、亞硝酸鹽、硫化氫、磷等濃度高,腥臭味和藻類也非常嚴重,導致水產動物疾病頻發,不斷用葯,但還是控制不住大量的死亡等情況。最關鍵是,這種惡劣的水質由於需要大量的不斷換水,導致帶來的環保問題非常嚴重,環保部門目前已經嚴格進行管理。對現有的魚塘要求整改、對新建的魚塘必須通過評審(建設時需要提供廢水的處理工藝等)才能進行養殖。
二、低成本解決工藝達到的效果
小編下面就給大家提供完整的低成本水產養殖廢水處理工藝,這個工藝不僅僅是給環保看的,關鍵是非常實用,廣泛用於高密度養殖各種魚類、蛙類、龜鱉類等,運用後能夠達到如下效果:
1.養殖環境腥臭味下降80%以上。
2.養殖水質改善明顯,減少換水頻率。
3.水產動物腸道和皮膚疾病顯著減少,死亡率明顯減少。
4.廢水通過幾個簡單的水池處理即可達到農灌水標准(COD、氨氮、總磷、懸浮物達標)。
三、基本的設施
除正常的水產動物養殖的基本設施外,還需要3個廢水沉澱微生物處理池,以及水稻田和普通魚塘作為輔助(因為當前的大部分地方環保政策,即使處理達標也不可以對外排放,但排放到自己的水田或一般以低密度且水草為主的魚塘中,再排出到外面或者循環使用就沒有問題)。
四、實施說明
1.新水入口處長期滴入激活的「養殖場污水生物處理劑」(每1500立方水體每3天使用1kg)或者每5-10天使用1次「富養魚塘強力凈水劑」(每1500方水體每天使用500g的量)。確保高密度水產養殖池水不富營養化,這樣可以減少換水頻次和用水量。這些微生物菌劑不會對水產動物產生副作用,還有保護皮膚等的功效,且水體活爽度明顯改善,腥臭味顯著降低。
2.飼料中長期添加專業復合益生菌「高密度水產養殖專用復合益生菌」,500g拌料100公斤,提高飼料消化吸收率節約飼料成本,能夠從源頭減少排放,且對水產動物腸道保健效果顯著。
3.集污池根據實際情況是否做固液分離,無很多渣和大的固態物可以不用固液分離。在這個地方需要長期加入激活的「養殖場污水生物處理劑」激活菌液,在這里根據廢水的濃度調節加入量,一般1kg「養殖場污水生物處理劑」可以處理500立方左右甚至更多。3級沉澱微生物處理池大小根據實際情況來決定,一般日換水1000立方為例,每個處理池大約在300-500立方即可。每個池用一半面積(出水口方向)種植水生植物(如水葫蘆)用於提高凈化能力。
4.凈化池其實就是種植水稻等水田或者種植水草低密度養魚的水池,通過前面的處理只需要稍微有一定的面積(原則上越大越好,分成多級更好)進行簡單的凈化即可達標農灌水標准,可以用於循環用水或者對外排放(如果允許的話)。
通過上述基礎設施與全程微生物技術的加入,就可以達到非常滿意的效果。且運用微生物產品的成本可以忽略不計,因為使用後節約的飼料和葯物、減少死亡帶來的效益要遠遠大於投入的微生物使用產品的開支。
9. 養殖廢水應採用哪種處理方式
按國家規范,有三種,我說一下兩種極端情況。
其一,是節約水沖洗,做沼液沼渣,沼氣發電。沼渣和沼液還田。
其二,是上游分離固糞,污水做達標排放。源頭控制。
10. 養豬場廢水該怎樣處理才能達標排放
豬場排出去的污水屬有機污水, 經厭氧發酵效果最佳,但經處理過的污水還未達到最佳標准, 不能直接排放, 適量用於農田、魚塘是極佳的營養液。因此豬場的污水處理必須從生物學及生態學相結合來考慮, 才是最經濟、最有效的種養業相互促進發展的最佳方式。目前國內外規模化豬場糞污的處理方法主要包括綜合利用和處理達標排放兩大類。綜合利用是生物質能經過多層次利用、打造生態農業和保證農業與環境和諧共處的可持續發展之路,處理後達標排則是多級處理環節之後在日允許排放濃度范圍內可排放至魚塘、農田或果園等諸多能被利用的地方,以最大可能減少環境污染的程度。
豬場養殖廢水的預處理方法
豬場養殖廢水無論採取何種工藝及措施來進行處理,都應該採取一定的預處理方法。採用預處理方法可使廢水污染物在之後處理步驟中的負荷降低,同時防止大的固體或雜物進入後續處理環節,造成處理設備的擁堵或損害。針對糞污中的大顆粒成分,豬場可採用沉澱、過濾及離心等固液分離技術來實現預處理,常見的格柵、沉澱池及篩網都屬於此范疇。沉澱是廢水處理中應用最廣的方法之一,可在重力作用下懸浮物自然沉降並且與水分離的處理工藝。目前,在規模豬場有廢水處理設施的豬場基本都將串聯2-3個沉澱池,通過過濾、沉澱及氧化分解將糞污進行處理。此外,還有一些機械過濾設備包括自動轉鼓過濾機、離心盤式分離機都可用於豬場糞污的預處理步驟中.豬場廢水是比較難處理的有機廢水,因為其排量大、溫度低、廢水中固液混雜,有機物含量高,氮、磷含量豐富且不易去除,單純使用物理、化學或生物學方法都很難達到排放要求。厭氧法BOD(生化需氧量)負荷大,好氧法BOD負荷小,在污水厭氧處理過程中,處理後水體仍具有一定的臭味,各項指標並不一定能達到國家排放的標准,一般來說需要採取多種處理方法相結合的工藝,常採用進一步的好氧處理(氧化塘等)來作為厭氧處理的二級凈化,這也是目前處理高濃度有機物污水的一種好方法,也是許多規模豬場採用的廢水處理方法。經過處理後的污水基本都能達到國家排放標准,但最後一般設置排入魚塘,一方面通過魚塘起到更進一步氧化塘的作用,同時藻類復氧提高溶解氧含量,同時促進浮游植物、浮游動物和魚的生長,形成氮、磷——藻類——魚生物鏈,減少氮磷的環境污染。
養殖廢水處理作為一個系統工程,需要遵循生態學原理,結合多種處理方法來形成科學的綜合利用,利用益富源em微生物除臭消毒益生菌,實現處理達標後循環使用豬場用水,有效改善養殖環境,減少對周邊環境的威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