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廢水中BOD含量過高時對人和環境有什麼危害
BOD是考量廢水污染物含量的一個指標,在污水處理里BOD指的是可生化性的回高低,BOD高的化則代答表微生物要處理的有機物含量高,也就是說水體受污染的程度高。無論是什麼污水,對人和環境當然都是有危害的,對人來說,主要是致病菌,對環境來說主要是有機物對土壤、水體和大氣的影響,對水體主要是富營養化。
Ⅱ 污水中BOD是什麼
污水是指受一定污染的來自生活和生產的排出水。喪失了原來使用功能的水簡稱為污水。
生化需氧量(常記為BOD)是指在一定條件下,微生物分解存在於水中的可生化降解有機物所進行的生物化學反應過程中所消耗的溶解氧的數量。它是反映水中有機污染物含量的一個綜合指標。如果進行生物氧化的時間為五天就稱為五日生化需氧量(BOD5),相應地還有BOD10、BOD20 。
Ⅲ 環境污水處理中的BOD5什麼意思
五日化學需氧量
表示水中有機物等需氧污染物質含量的一個綜合指示.說明水中有機物由於微生物的生化作用進行氧化分解,使之無機化或氣體化時所消耗水中溶解氧的總數量.
Ⅳ 污水處理中的BOD和COD是什麼意思
在我們人類社會產生的污廢水中,大多數的污染物是有機物,但是隨著人類社會工業門類的越發齊全,所產生的廢水中的有機物種類,也是越來越多,越來越復雜,少的十幾種幾十種,多的有上百種甚至上千種。
鑒於人力物力以及科學技術水平,我們不可能檢測到每種有機物,所以用一個統一的指標來代表廢水中的有機物總體含量就變得合情合理。
而絕大多數的有機物組成中包括碳氫成分,是可以被強氧化劑 或者微生物所氧化分解的(終極產物為CO2和H2O)而灰一向機物被氧化的過程中會消耗氧氣,所以耗氧量越多就代表廢水中有機物越多。
所以聰明的環保人們,就學會用化學需氧量和生化需氧量(也就是COD和BOD這哥倆)來代表廢水中有機物的含量。
生化需氧量(BOD)指的是微生物分解有機物所需要的溶解氧 的量,在實際測定水中的溶解氧消耗情況時,一般採用5天作為一個周期,稱為BOD5(實際上氧並不完全)
而化學需氧量(COD)是指灰一定條件下測定單位體積水樣中還原性物質,所消耗的氧化劑量,在污水中一般用重銘酸鉀,稱為CODcr,在自來水檢測中一般用高猛酸鉀,稱為CODMn。
Ⅳ 怎麼把污水中的CODBOD的含量減少
怎麼把污水中的CODBOD的含量減少?
使用絮凝劑結合聚丙烯醯胺,COD去除率可打80%以上!當然,如果絮凝效果不好,加一倍或者兩倍的水稀釋一下是正常的.之後,你可以考慮厭氧生化法處理
Ⅵ 污水中BOD類物質水環境有什麼影響
主要是消耗水體中的溶解氧,是水體好氧生物包括魚類缺氧死亡。厭氧生物進行厭氧反應,發黑和釋放臭氣。
Ⅶ 污水處理後cod和bod過高對於再循環使用有何影響
化學需氧量(COD):在一定的條件下,採用一定的強氧化劑處理水樣時,所消耗的版氧化劑量權。它是表示水中還原性物質多少的一個指標。水中的還原性物質有各種有機物、亞硝酸鹽、硫化物、亞鐵鹽等。但主要的是有機物。因此,化學需氧量(COD)又往往作為衡量水中有機物質含量多少的指標。化學需氧量越大,說明水體受有機物的污染越嚴重。生化需氧量(BOD):表示水中有機物等需氧污染物質含量的一個綜合指標,它說明水中有機物出於微生物的生化作用進行氧化分解,使之無機化或氣體化時所消耗水中溶解氧的總數量。其值越高,說明水中有機污染物質越多,污染也就越嚴重。加以懸浮或溶解狀態存在於生活污水和製糖、食品、造紙、纖維等工業廢水中的碳氫化合物、蛋白質、油脂、木質素等均為有機污染物,可經好氣菌的生物化學作用而分解,由於在分解過程中消耗氧氣,故亦稱需氧污染物質。若這類污染物質排入水體過多,將造成水中溶解氧缺乏,同時,有機物又通過水中厭氧菌的分解引起腐敗現象,產生甲烷、硫化氫、硫醇和氨等惡臭氣體,使水體變質發臭。
Ⅷ 污水處理中的BOD代表什麼
污水處理中的來BOD代表的是生化自需氧量。
生化需氧量主要反映水中有機物等有氧污染物含量的綜合指標。在無機化或氣化過程中,水中有機物所消耗的溶解氧總量由於微生物的生化作用而被氧化和分解。水中有機物的分解分兩個階段進行。第一階段是碳氧化,第二階段是硝化。碳氧化階段消耗的氧氣量稱為生化需氧量。
生化需氧量反映水污染參數。在廢水、污水處理廠出水和污染水體中,微生物利用有機物進行生長繁殖時,需要消耗可降解有機物(微生物可利用)的氧當量。
(8)污水裡的bod太多擴展閱讀
生化需氧量(BOD)廣泛應用於測量廢水污染強度和污水處理構築物的負荷和效率。它還用於研究水的氧平衡。樣品或稀釋水樣品儲存和培養一段時間。樣品貯存前後溶解氧的差異是其生化需氧量。儲存時間和溫度影響耗氧量。
生化需氧量(BOD)與化學需氧量(COD)之比可以解釋水中難生化分解的有機物比例。微生物難以分解的有機污染物對環境危害較大。一般認為,當廢水比例大於0.3時,適合生化處理。
Ⅸ 生活污水中指標BOD5高,怎麼處理
生化需氧量(BOD5)測定
一、原理
生化需氧量是指在規定的條件下, 微生物分解存在於水中的某些可氧化物質, 主要是有機物質所進行的生物化學過程中消耗溶解氧的量。分別測定水樣培養前的溶解氧含量和 20±1℃培養五天後的溶解氧含量,二者之差即為五日生化過程中所消耗的溶解氧量(BOD5)。
對於某些地面水及大多數工業廢水、生活污水,因含較多的有機物,需要稀釋後再培養測定,以降低其濃度,保證降解過稱在有足夠溶解氧的條件下進行的。其具體水樣稀釋倍數可藉助於高錳酸鉀指數或化學需氧量(CODcr)推算。
對於不含或少含微生物的工業廢水,在測定 BOD5時應進行接種,以引入能分解廢水中有機物的微生物。 當廢水中存在難於被一般生活污水中的微生物以正常速度降解的有機物或含有劇毒物質時,應接種經過馴化的微生物。
二、儀器
1、恆溫培養箱
2、5-20L 細口玻璃瓶
3、1000—2000mL 量筒
4、玻璃攪棒:棒長應比所用量筒高長 20㎝。在棒的底端固定一個直徑比量筒直徑略小,並帶有幾個小孔的硬橡膠板。
5、溶解氧瓶:200-300mL,帶有磨口玻璃塞並具有供水封用的鍾形口。
6、宏吸管:供分取水樣和添加稀釋水用。
三、試劑
1、磷酸鹽緩沖溶液:將 8.5g 磷酸二氫鉀(KH2PO4),21.75g 磷酸氫二鉀(K2HPO4),33.4g 磷酸氫二鈉(Na2HPO4·7H2O)和 1.7g 氯化銨(NH4Cl)溶於水中,稀釋至 1000mL。此溶液的 PH 值應為 7.2。
2、硫酸鎂溶液:將 22.5g 硫酸鎂(MgSO4·7H2O)溶於水中,稀釋至 1000mL。
3、氯化鈣溶液:將 27.5g 無水氯化鈣溶於水中,稀釋至 1000mL。
4、氯化鐵溶液:將 0.25g 氯化鐵(FeCl3·6H2O)溶於水,稀釋至1000mL。
5、鹽酸溶液(0.5mol/L):將 40 mL(ρ=1.18g/ mL)鹽酸溶於水,稀釋至 1000mL。
6、氫氧化鈉溶液(0.5mol/L):將 20g 氫氧化鈉溶於水,稀釋至1000mL。
7、亞硫酸鈉溶液(C1/2 Na2SO3=0.025 mol/L):將 1.575g 亞硫酸鈉溶於水,稀釋至 1000mL。此溶液不穩定,需每天配製。
8、葡萄糖—谷氨酸標准溶液:將葡萄糖(C6H12O6)和谷氨酸鈉(HOOC—CH2—CH2—CHNH2—COOH)在 103℃乾燥 1h 後,各稱取 150mg溶於水中,移入 1000 mL 容量瓶內並稀釋至標線,混合均勻。此標准溶液臨用前配製。
9、稀釋水:在 5-20L 玻璃瓶內裝入一定量的水,控制水溫在 20℃左右。然後用無油空氣壓縮機或薄膜泵,將此水曝氣 2-8h,使水中的溶解氧接近飽和,也可以鼓入適量純氧。瓶口蓋以兩層經洗滌晾乾的紗布,置於 20℃培養箱內放置數小時,使水中的溶解氧量達到8mg/L。臨用前於每升水中加入氯化鈣溶液、氯化鐵溶液、硫酸鎂溶液、磷酸鹽緩沖溶液各 1mL,並混合均勻。
稀釋水的 PH 值應為 7.2,其 BOD5應小於 0.2 mg/L。
10、接種水:可選用以下任一方法,以獲得適用的接種液。
(1) 城市污水,一般採用生活污水, 在在室溫下放至一晝夜,取上層清液使用。
(2) 表層土壤浸出液,取 100g 花園土壤或植物生長土壤,加入 1L 水,混合並靜置 10min ,取上清液供用。
(3) 用含城市污水的河水或湖水。
(4) 污水處理廠的出水。
(5) 當分析含有難於降解的廢水時, 在排污口下游 3-8km 處取水樣作為廢水的馴化接種液。如無此種水源,可取中和或經適當稀釋後的廢水進行連續曝氣、每天加入少量該種廢水,同時加入適量表層土壤或生活污水,使能適應該種廢水的微生物大量繁殖。當水中出現大量絮狀物,或檢查其化學需氧量的降低值出現突變時,表明適用的微生物已進行繁殖,可用作接種液。一般馴化過程需要 3-8 天。
11、接種稀釋水:取適量接種液,加於稀釋水中,混勻。每升稀釋水中接種液加入量生活污水為 1-10 mL;表層土壤浸出液為20-30mL;河水、湖水為 10-100mL。
接種稀釋水的 PH 值應為 7.2,其 BOD5值宜在 0.3-1.0 mg/L 之間為宜。接種稀釋水配製後應立即使用。
Ⅹ 污水裡的cod bod怎麼處理
用生化池曝氣處理
你想處理什麼污水